颈胸脊神经后支射频 PPT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射频在疼痛科的应用PPT参考幻灯片
已被临床证明有效应用的部位和治
疗的疾病有:
(1) 三叉神经各周围分支毁损或半月神经节毁损, 或可行脉冲调节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顽固性 头面疼痛。 (2) 颈、胸、腰椎小关节神经毁损,脊神经后支毁 损或脉冲调节射频,治疗顽固性枕、颈、肩、背、 腰腿痛。 (3) 腰、胸、颈(星状神经节)交感神经节毁损, 治疗头、臂、手、胸腹壁、会阴或下肢搏动性血 管疼痛、紫绀性缺血疼痛、烧灼样交感疼痛。 (4) 颈椎,胸椎,腰椎,骶椎脊神经后根节毁损或 脉冲射频调节治疗头、枕、颈、手、胸、下肢顽 固性疼痛或癌性疼痛。
• 常用的测试运动是2HZ,2V,感觉是50HZ,0.3V。
7
射頻热凝
绝
缘
针
套管针裸端
杆
75°C 60°C 40°C
8
射频热凝技术的优点:
• 温度可控 • 时间可控 • 阻抗显示:根据不同阻抗可以辨别出不同
的原则:
• 经保守治疗无效,且诊断性注射有效,能
改善症状,缓解疼痛,但无法长期维持者。
14
临床表现
• ☆ 疼痛部位 • ☆ 疼痛性质 • ☆ 疼痛程度 • ☆ 疼痛持续时间 • ☆ 疼痛诱发因素 • ☆ 扳机点 •
15
治疗:
射频治疗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介入治疗方法。 有效率91%~99%,但5年复发率可达50%, 再次行射频治疗2年后随访有效率仍可达91.7%。 常见并发症为面部麻木、角膜炎、复视、咀嚼肌 无力等,发生率为1%~4%。
• 有强烈治疗欲望,且理解射频治疗可能发
生的风险者。
• 禁忌症:1、活动性肺结核2、各种原因的
出血3、心力衰竭4、急性感染性疾病5、安 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
10
并发症:
• 出血 • 脑脊液外流 • 治疗部位的广泛性疼痛或防卫性肌痉挛
脊神经后支痛的射频治疗资料共58页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பைடு நூலகம்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脊神经后支痛的射频治疗资料
21、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22、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 23、望云惭高鸟,临木愧游鱼。 24、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 何能尔 ?心远 地自偏 。 25、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
谢谢!
58
《脊神经》课件
第一节 脊 神 经
概述 (一)组成 经纤维
前 内脏运
根 运动神 经纤维 躯体运
神经纤维
动纤维
躯体运 动纤维
前根
8对颈神经 12对胸神经
共31对 5对腰神经
内脏感
觉纤维
感觉神 经纤维
后根
脊神经节
对 骶神经 后根
5 1对尾神经
躯体感
觉纤维
脊神经
后根 脊神经节
31对: C 1-8, T 1- 12, L1-5, S 1-5, CO 1
肋间神经和 肋下神经
支 交 织
腰丛 T12-L4
成
腰大肌深面
髂腹下神经和 髂腹股沟神经 股神经 闭孔神经
丛
骶丛
L4-L5 腰骶干 骶骨 全部S ,CO 梨状肌
前
面
臀上神经 臀下神经 坐骨神经 阴部神经
颈丛
耳大神经 枕小神经 颈丛颈位横置神经 锁骨上神经
膈神经
颈部行程:前斜角肌表面下降, 经锁骨下动静脉间 进入胸腔
肱桡肌覆盖下
桡神经 浅支
绕至手背桡侧
桡神经浅支 指
手背桡侧半和2个半
损伤表现:
运动障碍: 前臂伸肌瘫痪, “垂腕”
感觉障碍:1—2掌骨间隙背面皮肤
最为明显
桡 神 经
颈丛 麻醉点
二、臂 丛
(一)组成和位置
组成:
C5根 C6根
上干 前股
外侧束
中干 前股 上干
C7根
中干 后股 后束
C8根 T1根
下干 前股 内侧束
位置:斜角肌间隙Fra bibliotek锁骨后方
腋腔
后股 下干
臂丛 Brachial plexus 组成和分支
概述 (一)组成 经纤维
前 内脏运
根 运动神 经纤维 躯体运
神经纤维
动纤维
躯体运 动纤维
前根
8对颈神经 12对胸神经
共31对 5对腰神经
内脏感
觉纤维
感觉神 经纤维
后根
脊神经节
对 骶神经 后根
5 1对尾神经
躯体感
觉纤维
脊神经
后根 脊神经节
31对: C 1-8, T 1- 12, L1-5, S 1-5, CO 1
肋间神经和 肋下神经
支 交 织
腰丛 T12-L4
成
腰大肌深面
髂腹下神经和 髂腹股沟神经 股神经 闭孔神经
丛
骶丛
L4-L5 腰骶干 骶骨 全部S ,CO 梨状肌
前
面
臀上神经 臀下神经 坐骨神经 阴部神经
颈丛
耳大神经 枕小神经 颈丛颈位横置神经 锁骨上神经
膈神经
颈部行程:前斜角肌表面下降, 经锁骨下动静脉间 进入胸腔
肱桡肌覆盖下
桡神经 浅支
绕至手背桡侧
桡神经浅支 指
手背桡侧半和2个半
损伤表现:
运动障碍: 前臂伸肌瘫痪, “垂腕”
感觉障碍:1—2掌骨间隙背面皮肤
最为明显
桡 神 经
颈丛 麻醉点
二、臂 丛
(一)组成和位置
组成:
C5根 C6根
上干 前股
外侧束
中干 前股 上干
C7根
中干 后股 后束
C8根 T1根
下干 前股 内侧束
位置:斜角肌间隙Fra bibliotek锁骨后方
腋腔
后股 下干
臂丛 Brachial plexus 组成和分支
脊神经完整解剖PPT课件
02 后根
由脊髓灰质感觉神经元轴突组成,主要负责传递 感觉信号。
03 脊神经丛
指脊神经在脊柱各节段形成的神经丛,包括颈神 经丛、胸神经丛、腰神经丛和骶神经丛等。
脊神经的功能
01 感觉功能
脊神经主要负责传递躯体和内脏的感觉信号,包 括痛觉、温觉、触觉等。
02 运动功能
脊神经主要支配躯体的肌肉运动,通过发出运动 指令来控制身体的动作和姿势。
3
神经免疫交互
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的交互作用在许多疾病中发 挥重要作用,深入了解其机制有助于开发新的治 疗方法。
THANKS
感谢观看
每对脊神经由前根和后根在脊 髓相应节段处汇合而成,前根 由脊髓灰质前角运动神经元轴 突和侧角交感神经元轴突组成 ,后根由脊髓灰质感觉神经元 轴突组成。
脊神经主要负责传递感觉信号 和支配躯体运动,同时还有自 主神经功能,可以调节内脏器 官的活动。
脊神经的组成
01 前根
由脊髓灰质前角运动神经元轴突和侧角交感神经 元轴突组成,主要负责传递运动指令和自主神经 信号。
反应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物理疗法
利用物理因子如电、光、热等刺 激神经,促进血液循环和神经再
生。
脊神经基础研究的新发现
1 2
神经细胞信号传导
研究神经细胞信号传导的机制和过程,揭示神经 活动的奥秘,为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提供新思路。
神经胶质细胞作用
神经胶质细胞在神经再生和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 用逐渐被认识,为治疗策略提供新的视角。
当身体受到刺激时,脊髓 可以快速地反射性地调节 肌肉的活动,以维持身体 的平衡和稳定。
内脏功能调节
内脏功能调节概述
除了感觉和运动功能外,脊神经还参与了内脏功能的调节。
由脊髓灰质感觉神经元轴突组成,主要负责传递 感觉信号。
03 脊神经丛
指脊神经在脊柱各节段形成的神经丛,包括颈神 经丛、胸神经丛、腰神经丛和骶神经丛等。
脊神经的功能
01 感觉功能
脊神经主要负责传递躯体和内脏的感觉信号,包 括痛觉、温觉、触觉等。
02 运动功能
脊神经主要支配躯体的肌肉运动,通过发出运动 指令来控制身体的动作和姿势。
3
神经免疫交互
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的交互作用在许多疾病中发 挥重要作用,深入了解其机制有助于开发新的治 疗方法。
THANKS
感谢观看
每对脊神经由前根和后根在脊 髓相应节段处汇合而成,前根 由脊髓灰质前角运动神经元轴 突和侧角交感神经元轴突组成 ,后根由脊髓灰质感觉神经元 轴突组成。
脊神经主要负责传递感觉信号 和支配躯体运动,同时还有自 主神经功能,可以调节内脏器 官的活动。
脊神经的组成
01 前根
由脊髓灰质前角运动神经元轴突和侧角交感神经 元轴突组成,主要负责传递运动指令和自主神经 信号。
反应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物理疗法
利用物理因子如电、光、热等刺 激神经,促进血液循环和神经再
生。
脊神经基础研究的新发现
1 2
神经细胞信号传导
研究神经细胞信号传导的机制和过程,揭示神经 活动的奥秘,为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提供新思路。
神经胶质细胞作用
神经胶质细胞在神经再生和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 用逐渐被认识,为治疗策略提供新的视角。
当身体受到刺激时,脊髓 可以快速地反射性地调节 肌肉的活动,以维持身体 的平衡和稳定。
内脏功能调节
内脏功能调节概述
除了感觉和运动功能外,脊神经还参与了内脏功能的调节。
脊神经人体解剖学课件PPT课件
感染
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
手术治疗
康复治疗
脊神经病变的治疗方法
01
02
03
04
如非甾体消炎药、糖皮质激素等,可缓解疼痛和消炎。
如电刺激、热疗、冷疗等,有助于缓解疼痛和促进神经恢复。
对于严重的脊神经病变,如脊柱骨折、腰椎间盘突出等,可能需要手术治疗以解除压迫。
包括物理疗法、职业疗法和康复训练等,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和日常生活能力。
脊神经传递痛温觉
除了痛温觉外,脊神经还负责传递触觉和本体感觉,即人们感受到的触摸和身体位置的感觉。这些感觉对于人们的平衡和协调非常重要。
脊神经影响触觉和本体感觉
脊神经对人体感觉的影响
脊神经影响内脏功能
虽然脊神经主要负责运动和感觉功能,但它们也影响内脏功能。例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通过脊神经调节心脏、呼吸和消化等器官的活动。
如出汗异常、皮肤温度异常、心律不齐等。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脊神经病变的症状
脊神经病变的原因
如车祸、跌倒等事故导致脊椎骨折或脱位,进而压迫神经。
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由于脊柱结构的改变,压迫脊神经。
脊柱肿瘤或其他转移性肿瘤可压迫脊神经。
如脊柱结核等感染性疾病,可引起脊神经病变。
外伤
脊柱退行性疾病
肿瘤
02
CHAPTER
脊神经的解剖结构
脊神经起源于脊髓,由脊髓发出后穿过椎间孔,进入椎管。
每个脊神经由多条神经纤维组成,这些神经纤维负责传递感觉和运动信号。
脊神经共有31对,包括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和尾神经1对。
脊神经的起源
脊神经从脊髓发出后,沿着脊柱的椎间孔穿行,穿过骨纤维孔,进入椎管。
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
手术治疗
康复治疗
脊神经病变的治疗方法
01
02
03
04
如非甾体消炎药、糖皮质激素等,可缓解疼痛和消炎。
如电刺激、热疗、冷疗等,有助于缓解疼痛和促进神经恢复。
对于严重的脊神经病变,如脊柱骨折、腰椎间盘突出等,可能需要手术治疗以解除压迫。
包括物理疗法、职业疗法和康复训练等,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和日常生活能力。
脊神经传递痛温觉
除了痛温觉外,脊神经还负责传递触觉和本体感觉,即人们感受到的触摸和身体位置的感觉。这些感觉对于人们的平衡和协调非常重要。
脊神经影响触觉和本体感觉
脊神经对人体感觉的影响
脊神经影响内脏功能
虽然脊神经主要负责运动和感觉功能,但它们也影响内脏功能。例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通过脊神经调节心脏、呼吸和消化等器官的活动。
如出汗异常、皮肤温度异常、心律不齐等。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脊神经病变的症状
脊神经病变的原因
如车祸、跌倒等事故导致脊椎骨折或脱位,进而压迫神经。
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由于脊柱结构的改变,压迫脊神经。
脊柱肿瘤或其他转移性肿瘤可压迫脊神经。
如脊柱结核等感染性疾病,可引起脊神经病变。
外伤
脊柱退行性疾病
肿瘤
02
CHAPTER
脊神经的解剖结构
脊神经起源于脊髓,由脊髓发出后穿过椎间孔,进入椎管。
每个脊神经由多条神经纤维组成,这些神经纤维负责传递感觉和运动信号。
脊神经共有31对,包括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和尾神经1对。
脊神经的起源
脊神经从脊髓发出后,沿着脊柱的椎间孔穿行,穿过骨纤维孔,进入椎管。
脊神经后支痛的射频治疗ppt课件
诊断注意: 关节疾病为主-上颈段,炎症、滑脱、不稳、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退变增生为主-下颈段,刺激神经(根) 鉴别注意: 疼痛区域无明显神经根分布现象,深浅感觉、腱反 射正常,肌力正常 前根受刺激→肌痉挛→肢体近端痛,无定位意义 后根受刺激→肢体远端麻痛,有定位意义 小指、掌侧麻痛→①前斜角肌痉挛②颈8神经根受压
脊神经后支及其疼痛的射频治疗
脊神经后支性疼痛
脊神经后支区域
慢性非特异性颈肩腰背痛研究趋势 后支疼痛,受到重视
脊神经组成
前支、后支
脊膜返支、交通支
脊神经总计31对
前支较粗
后支较细
分支交织成网 保持脊柱活动协调性 定位不精确
应用解剖
脊 神 经 后 支 示 意 图
背 部 肌 肉 和 神 经
右 侧 头 颈 部 解 剖Leabharlann T11、12肋角内后侧皮肤
胸神经后支特点
T(6)7~12后内侧支
分布于多裂肌及胸最长肌 分布于背部正中线附近的皮肤 T(6)7~12后外侧支分布于背部皮肤 T12后外侧支越髂嵴至臀外侧部皮肤
腰神经概述
L1-4前支组成腰丛 L4-5前支组成腰骶干参与骶丛 后支较细
腰神经后支特点
从脊神经分出部位 上腰段在椎间孔外侧1.5cm 下腰段在椎间孔外侧2.0cm 主干长约0.5~1cm 主干走行 下位椎体横突上缘、上关节突 外侧向后下走行 呈60°角分出内、外侧支
几个临床特点:
T1 前支入臂丛,肋间小分支分布前胸、腋窝 T2前支部分为感觉神经,连接上臂内侧及挠神 经后臂皮支 T4前支可至锁骨部位皮肤 脊神经后支也可导致上肢痛!
胸神经后支痛─临床表现与诊断
几个临床特点:
T2病变(病因)-T2椎旁压痛-经后外侧支- 肩痛(表现) T7病变(原因)-经后外侧支-T11、12肋区 痛(表现)-与内脏病变鉴别(肝胆肾等) T12病变(原因)-经后外侧支-腹股沟、臀 外上区痛(表现)-与腰骶臀部病变鉴别
脊神经后支及其疼痛的射频治疗
脊神经后支性疼痛
脊神经后支区域
慢性非特异性颈肩腰背痛研究趋势 后支疼痛,受到重视
脊神经组成
前支、后支
脊膜返支、交通支
脊神经总计31对
前支较粗
后支较细
分支交织成网 保持脊柱活动协调性 定位不精确
应用解剖
脊 神 经 后 支 示 意 图
背 部 肌 肉 和 神 经
右 侧 头 颈 部 解 剖Leabharlann T11、12肋角内后侧皮肤
胸神经后支特点
T(6)7~12后内侧支
分布于多裂肌及胸最长肌 分布于背部正中线附近的皮肤 T(6)7~12后外侧支分布于背部皮肤 T12后外侧支越髂嵴至臀外侧部皮肤
腰神经概述
L1-4前支组成腰丛 L4-5前支组成腰骶干参与骶丛 后支较细
腰神经后支特点
从脊神经分出部位 上腰段在椎间孔外侧1.5cm 下腰段在椎间孔外侧2.0cm 主干长约0.5~1cm 主干走行 下位椎体横突上缘、上关节突 外侧向后下走行 呈60°角分出内、外侧支
几个临床特点:
T1 前支入臂丛,肋间小分支分布前胸、腋窝 T2前支部分为感觉神经,连接上臂内侧及挠神 经后臂皮支 T4前支可至锁骨部位皮肤 脊神经后支也可导致上肢痛!
胸神经后支痛─临床表现与诊断
几个临床特点:
T2病变(病因)-T2椎旁压痛-经后外侧支- 肩痛(表现) T7病变(原因)-经后外侧支-T11、12肋区 痛(表现)-与内脏病变鉴别(肝胆肾等) T12病变(原因)-经后外侧支-腹股沟、臀 外上区痛(表现)-与腰骶臀部病变鉴别
颈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PPT课件
4
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特征
• 多为单侧头痛; • 疼痛首发于颈部,随之至同侧的额、颞及眶部; • 呈钝痛或胀痛,以额颞、眼眶部为重; • 间歇性发作,劳累加重,后期可持续发作; • 颈部活动、不良姿势及按压(C1-3)所支配区域可诱发; • 颈部僵硬,活动受限,可伴有同侧肩及上肢痛; • 其他相关症状和体征,如恶心、呕吐、畏光、视力模糊、
颈2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
深圳市第六人民(南山)医院疼痛科 广东医学院疼痛学教研室
1
Indication & Contraindication
• 颈源性头痛 • 枕神经痛 • 带状疱疹及疱疹后神经痛 • 紧张性头痛 • 凝血功能障碍,感染,不合作者。
2
颈源性头痛定义
(ii) 颈部活动受限
(iii) 同侧的颈、肩或上肢呈非根性疼痛, 或偶有上臂的根 性痛症状。
II 诊断性麻醉阻滞: 可明确诊断, 这在科研中必不可少
III 头痛发生于单侧, 不转移
6
诊断依据 The Cervicogenic Headache International Study Group,HIS
10
枕神经痛的诊断依据
• 疼痛的特点和部位 青壮年好发;女性容易患病;常单侧发病,亦可 两侧;位于枕部和后颈部,常向头顶和前额部放 散,有时还可累及耳颞部;疼痛程度轻重不等, 多为中等度疼痛;性质多为电击样串痛,也可为 刀割样阵发性疼痛或跳痛。
• 诊断性阻滞: 有效,但易反复。
11
常见头痛的治疗方法
32
几种穿刺针的对比
33
弯钝针的优点
• 利用弯头的优势调整进针方向,使穿刺简单化, 便于到达目标点。
• 以推开组织的方式推进,特别在血管、神经部位 穿刺损伤小,需借助外套管针穿刺进针。
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特征
• 多为单侧头痛; • 疼痛首发于颈部,随之至同侧的额、颞及眶部; • 呈钝痛或胀痛,以额颞、眼眶部为重; • 间歇性发作,劳累加重,后期可持续发作; • 颈部活动、不良姿势及按压(C1-3)所支配区域可诱发; • 颈部僵硬,活动受限,可伴有同侧肩及上肢痛; • 其他相关症状和体征,如恶心、呕吐、畏光、视力模糊、
颈2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
深圳市第六人民(南山)医院疼痛科 广东医学院疼痛学教研室
1
Indication & Contraindication
• 颈源性头痛 • 枕神经痛 • 带状疱疹及疱疹后神经痛 • 紧张性头痛 • 凝血功能障碍,感染,不合作者。
2
颈源性头痛定义
(ii) 颈部活动受限
(iii) 同侧的颈、肩或上肢呈非根性疼痛, 或偶有上臂的根 性痛症状。
II 诊断性麻醉阻滞: 可明确诊断, 这在科研中必不可少
III 头痛发生于单侧, 不转移
6
诊断依据 The Cervicogenic Headache International Study Group,HIS
10
枕神经痛的诊断依据
• 疼痛的特点和部位 青壮年好发;女性容易患病;常单侧发病,亦可 两侧;位于枕部和后颈部,常向头顶和前额部放 散,有时还可累及耳颞部;疼痛程度轻重不等, 多为中等度疼痛;性质多为电击样串痛,也可为 刀割样阵发性疼痛或跳痛。
• 诊断性阻滞: 有效,但易反复。
11
常见头痛的治疗方法
32
几种穿刺针的对比
33
弯钝针的优点
• 利用弯头的优势调整进针方向,使穿刺简单化, 便于到达目标点。
• 以推开组织的方式推进,特别在血管、神经部位 穿刺损伤小,需借助外套管针穿刺进针。
颈胸脊神经后支射频 PPT精品课件
60例病人,20例行神经阻滞;20例连 续射频(80℃);20例脉冲射频。术后分 别于6个月和1 年进行随访,发现脉冲射频 组疗效维持时间较短,而连续射频组1 年 后疼痛评分和ODI均明显改善,病人满意 度更高。
胸脊神经后支射频镇痛技术
黄乔东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疼痛科
中华疼痛学会第一临床中心
3. 脊神经损伤:穿刺过深,可能会导致神经损伤, 造成该神经支配区域疼痛、麻木等。射频操作完毕,局 部注射少量的激素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4. 误入蛛网膜下隙或损伤脊髓:穿刺过程中,始终 保持缓慢进针的原则,并且在X线引导下监测进针深度, 多可避免。
Tekin等对内侧支连续射频和脉冲射频 治疗小关节综合征疗效进行比较:
颈脊神经后支射频技术
一、概述
☆ 1911年,Goldthwait’s报告小关节在腰背痛中的作用 ☆ 二十世纪30年代出现了“小关节综合征”的术语 ☆ 1971年Rees首先应用细长的小刀切断这些供应小关
节的神经,成功地治疗了小关节综合征
☆ 1974年,Shealy用脊神经后支射频治疗小关节综合征 其后,多人应用射频治疗慢性机械性腰背痛
1. 出血:胸椎旁有众多血管,穿刺操作中可能误伤。 常规应用侧位控制针尖深度,针尖到位后注射造影剂,确 认排除误穿血管的可能性。
2. 气胸:一旦有胸痛、干咳、胸闷等,听诊呼吸音减 弱时即做X透视,必要时行胸腔闭式引流。
3.脊神经损伤:反复穿刺,可能会导致神经损伤,造成 该神经支配区域疼痛、麻木等。射频操作完毕,局部注射 少量的激素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3. 仪器与射频套针:准备好射频仪及 10 cm长、5 mm裸露针尖的射频套针。
3.操作方法
(1)体位:取俯卧 位,胸廓下垫枕,使胸 椎变平
胸脊神经后支射频镇痛技术
黄乔东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疼痛科
中华疼痛学会第一临床中心
3. 脊神经损伤:穿刺过深,可能会导致神经损伤, 造成该神经支配区域疼痛、麻木等。射频操作完毕,局 部注射少量的激素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4. 误入蛛网膜下隙或损伤脊髓:穿刺过程中,始终 保持缓慢进针的原则,并且在X线引导下监测进针深度, 多可避免。
Tekin等对内侧支连续射频和脉冲射频 治疗小关节综合征疗效进行比较:
颈脊神经后支射频技术
一、概述
☆ 1911年,Goldthwait’s报告小关节在腰背痛中的作用 ☆ 二十世纪30年代出现了“小关节综合征”的术语 ☆ 1971年Rees首先应用细长的小刀切断这些供应小关
节的神经,成功地治疗了小关节综合征
☆ 1974年,Shealy用脊神经后支射频治疗小关节综合征 其后,多人应用射频治疗慢性机械性腰背痛
1. 出血:胸椎旁有众多血管,穿刺操作中可能误伤。 常规应用侧位控制针尖深度,针尖到位后注射造影剂,确 认排除误穿血管的可能性。
2. 气胸:一旦有胸痛、干咳、胸闷等,听诊呼吸音减 弱时即做X透视,必要时行胸腔闭式引流。
3.脊神经损伤:反复穿刺,可能会导致神经损伤,造成 该神经支配区域疼痛、麻木等。射频操作完毕,局部注射 少量的激素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3. 仪器与射频套针:准备好射频仪及 10 cm长、5 mm裸露针尖的射频套针。
3.操作方法
(1)体位:取俯卧 位,胸廓下垫枕,使胸 椎变平
头颈部神经总结 ppt课件
ppt课件
1
(一)脊神经
1.颈丛 cervical plexus 构成:第1-4颈神经前支 位置:胸锁乳突肌上部深面 分支:皮支、肌支、膈神经
枕小n.
耳大n. 颈横n. 锁骨上n.
颈丛皮支阻滞麻醉点: 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
ppt课件
2
膈神经 phrenic n. 走行:前斜角肌表面→锁骨下V与 膈神经 A之间→胸腔→肺根前方→心包两侧 →膈
应用联系:
受刺激→呃逆 单侧损伤→膈矛盾运动 双侧损伤→呼吸麻痹
ppt课件
3
(一)脊神经
2.颈袢 ansa cervicalis
构成:第1-3颈神经前支
位置:颈动脉鞘表面
下根
分支分布:舌骨下肌群的三
块肌(肩胛舌骨肌、胸骨舌骨
肌、胸骨甲状肌)
应用联系:舌骨下肌群离断安全 平面-“环状软骨平面”
•内支--伴行甲状腺上A的 喉上A,支配声门裂以上 右迷走神经 喉粘膜 •外支--伴行甲状腺上A的 腺支,支配环甲肌
损伤表现:饮水呛咳,声音低沉粗重。Fra bibliotekppt课件
右喉上神经
喉内支 喉外支
右喉返神经
9
喉返神经superior laryngeal n.
左喉返 神经
起始:右侧在锁骨下A附近,左
侧在主A弓附近
左侧面瘫
应用联系:一侧面神经损伤-不能皱眉、闭眼;鼻 唇沟消失、口角偏向健侧、不能鼓腮和吹口哨、口 角流涎和掉饭等。
面神经下颌缘支在面动脉入面点处跨动脉浅面与动 脉交叉,位置表浅易伤。
ppt课件
17
三叉神经trigeminal n.
三大分支:三叉神经节→眼神 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 分布:眼球等眶内容物,额 部,面部,颞区,鼻,口等。
射频靶点热凝治疗脊髓型颈椎病ppt课件
感可适当升温。 4、治疗过程中禁止病人吞咽动作。
5、穿刺过程中禁止病人咳嗽及颈部活动。
胆道疾病病人护理化工企业本质安全 理论实 践及方 法内科 护理学 呼吸系 统总论 概论脾 胃病常 见症状 及治疗 经验偏 瘫截瘫 康复训 练手册 偏执性 精神障 碍品管 圈实践
胆道疾病病人护理化工企业本质安全 理论实 践及方 法内科 护理学 呼吸系 统总论 概论脾 胃病常 见症状 及治疗 经验偏 瘫截瘫 康复训 练手册 偏执性 精神障 碍品管 圈实践
射频低温脊髓热疗治疗经过
椎间盘突出一方面直接给脊髓构成机械压迫,另一方 面也可影响脊髓中央动脉,而减少脊髓血液供应 。所 以,我们利用射频低温脊髓热疗,利用适当温度刺激 使动脉血管扩张,增加脊髓血液供应,同时利用适当 的温度起到热疗作用来减轻脊髓炎性物质,缓解水肿。
1、进针入路同上
2、进针深度:将射频针穿到突出椎间盘顶端。
患者姓名:张元兵 男 50岁 病人基本情况:四肢麻木、行走不稳2个月,加重
伴小便异常10余天。 查体:颈部活动度受限,C3/4/5 棘间及双侧肩胛
骨内侧缘压痛,压顶试验(+),膝腱反射L (+++)R(+++),踝阵挛(+),膑阵挛(+) 双侧霍夫曼征(+)。前胸部胸2~7平面以下同 温觉减退。 MRI:C3/4/5/6椎间盘向后突出,硬膜囊受压,其 中以C5/6最重,脊髓明显受压变性。 诊断:脊髓型颈椎病 治疗方案:颈椎射频热凝靶点治疗术 穿刺入路:鞘膜间隙
(2)椎体束型
中央型病变发展,常可使椎体束受累。轻症 病人自觉下肢麻木、无力,可出现下肢踏棉 感。重症病人自觉下肢发紧,行走困难,易 摔倒。
胆道疾病病人护理化工企业本质安全 理论实 践及方 法内科 护理学 呼吸系 统总论 概论脾 胃病常 见症状 及治疗 经验偏 瘫截瘫 康复训 练手册 偏执性 精神障 碍品管 圈实践
5、穿刺过程中禁止病人咳嗽及颈部活动。
胆道疾病病人护理化工企业本质安全 理论实 践及方 法内科 护理学 呼吸系 统总论 概论脾 胃病常 见症状 及治疗 经验偏 瘫截瘫 康复训 练手册 偏执性 精神障 碍品管 圈实践
胆道疾病病人护理化工企业本质安全 理论实 践及方 法内科 护理学 呼吸系 统总论 概论脾 胃病常 见症状 及治疗 经验偏 瘫截瘫 康复训 练手册 偏执性 精神障 碍品管 圈实践
射频低温脊髓热疗治疗经过
椎间盘突出一方面直接给脊髓构成机械压迫,另一方 面也可影响脊髓中央动脉,而减少脊髓血液供应 。所 以,我们利用射频低温脊髓热疗,利用适当温度刺激 使动脉血管扩张,增加脊髓血液供应,同时利用适当 的温度起到热疗作用来减轻脊髓炎性物质,缓解水肿。
1、进针入路同上
2、进针深度:将射频针穿到突出椎间盘顶端。
患者姓名:张元兵 男 50岁 病人基本情况:四肢麻木、行走不稳2个月,加重
伴小便异常10余天。 查体:颈部活动度受限,C3/4/5 棘间及双侧肩胛
骨内侧缘压痛,压顶试验(+),膝腱反射L (+++)R(+++),踝阵挛(+),膑阵挛(+) 双侧霍夫曼征(+)。前胸部胸2~7平面以下同 温觉减退。 MRI:C3/4/5/6椎间盘向后突出,硬膜囊受压,其 中以C5/6最重,脊髓明显受压变性。 诊断:脊髓型颈椎病 治疗方案:颈椎射频热凝靶点治疗术 穿刺入路:鞘膜间隙
(2)椎体束型
中央型病变发展,常可使椎体束受累。轻症 病人自觉下肢麻木、无力,可出现下肢踏棉 感。重症病人自觉下肢发紧,行走困难,易 摔倒。
胆道疾病病人护理化工企业本质安全 理论实 践及方 法内科 护理学 呼吸系 统总论 概论脾 胃病常 见症状 及治疗 经验偏 瘫截瘫 康复训 练手册 偏执性 精神障 碍品管 圈实践
推荐-人体解剖学课件脊神经 课件 精品
医学课件
-2-
31对运动性的前根
椎间孔
根据离开椎
31对混合性的脊神经
31对感觉性的后根 处汇合
管的位置
后根(感觉性) 脊神经(混合性)
前根(运动性)
颈神经 8对 胸神经 12对 腰神经 5对 骶神经 5对 尾神经 1对
根根 丝丝
医学课件
-3-
脊神经的纤维成分
躯体传入(感觉)纤维:管理皮肤、骨骼肌和关节的感觉 内脏传入(感觉)纤维:管理内脏、心血管和腺体的感觉 躯体传出(运动)纤维:支配骨骼肌的运动 内脏传出(运动)纤维: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体的活动
医学课件
-4-
二、脊神经分支
脊膜支:由椎间孔返回椎管, 分布至脊髓被膜。 交通支:至附近的交感神经 节,有白交通支和灰交通支 两种。 后支:混合性,细小 前支:混合性,粗大
医学课件
-5-
后支
脊 膜 支
前支
后支:混合性,主要分 布于枕、项、背、腰、 臀部的皮肤及脊柱两侧 深部的肌。
形成
枕大神经 臀上皮神经 臀中皮神经
损伤表现:同侧膈肌瘫痪,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甚至 有窒息感,受刺激可发生膈逆。
医学课件
-9-
四、臂丛 brachial plexus
组成:
C5-C8、T1前支 大部分
锁骨上部
锁骨下部
位置: 斜角肌间隙
锁骨后方
腋腔
医学课件
-10-
臂丛的三个束(内侧、外侧和后 束)是锁骨下部,围绕在腋动脉相 应的位置;臂丛发出五大分支
行径:内、外侧束的正中神经内、外侧根 夹腋动脉 腋动脉外侧 伴肱动脉 经 肘窝向下 指浅、深屈肌之间 腕上方浅 出并位于桡侧腕屈肌腱和掌长肌腱之间 穿腕管 手掌
-2-
31对运动性的前根
椎间孔
根据离开椎
31对混合性的脊神经
31对感觉性的后根 处汇合
管的位置
后根(感觉性) 脊神经(混合性)
前根(运动性)
颈神经 8对 胸神经 12对 腰神经 5对 骶神经 5对 尾神经 1对
根根 丝丝
医学课件
-3-
脊神经的纤维成分
躯体传入(感觉)纤维:管理皮肤、骨骼肌和关节的感觉 内脏传入(感觉)纤维:管理内脏、心血管和腺体的感觉 躯体传出(运动)纤维:支配骨骼肌的运动 内脏传出(运动)纤维: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体的活动
医学课件
-4-
二、脊神经分支
脊膜支:由椎间孔返回椎管, 分布至脊髓被膜。 交通支:至附近的交感神经 节,有白交通支和灰交通支 两种。 后支:混合性,细小 前支:混合性,粗大
医学课件
-5-
后支
脊 膜 支
前支
后支:混合性,主要分 布于枕、项、背、腰、 臀部的皮肤及脊柱两侧 深部的肌。
形成
枕大神经 臀上皮神经 臀中皮神经
损伤表现:同侧膈肌瘫痪,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甚至 有窒息感,受刺激可发生膈逆。
医学课件
-9-
四、臂丛 brachial plexus
组成:
C5-C8、T1前支 大部分
锁骨上部
锁骨下部
位置: 斜角肌间隙
锁骨后方
腋腔
医学课件
-10-
臂丛的三个束(内侧、外侧和后 束)是锁骨下部,围绕在腋动脉相 应的位置;臂丛发出五大分支
行径:内、外侧束的正中神经内、外侧根 夹腋动脉 腋动脉外侧 伴肱动脉 经 肘窝向下 指浅、深屈肌之间 腕上方浅 出并位于桡侧腕屈肌腱和掌长肌腱之间 穿腕管 手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80年代后期曾有报道,在所选择的机械性腰背痛的 病人中,射频热凝疗法解除疼痛的优良率接近66%
二、小关节综合征临床特点
☆ 小关节综合征可以表现为急性或慢性疼痛,与退 行性变或急性损伤有关
☆ 临床表现:椎旁一种深部疼痛,往往会牵涉到肩 胛区、背部
☆ 体查:棘突旁2cm左右组织明显压痛,深压时出 现该神经支配区域的放射痛,伸展脊椎关节和向患侧屈 曲时常诱发疼痛,神经学检查往往正常
☆ 试验性阻滞有两种方法
1. 在被怀疑的小关节注入一次生理盐水(安 慰剂),然后,在另一个时间注入常规麻醉药
2. 用两种局麻药阻滞进行比较:如某个时间 注入短效局麻药(如利多卡因);另一个时段在 相同小关节注入长效局麻药(如布比卡因)
射频治疗
1. 适应证 (1)小关节综合征 (2)脊神经后支综合征 (3)软组织劳损导致的顽固性颈肩痛 (4)其他非特异性颈肩痛
一、相关解剖
后支的内侧支在前后向穿过横突间韧带的 小孔,被连接组织固定于骨膜上。上关节突与 横突根部结合处形成的小凹槽,为内侧支阻滞 的靶区 。
内侧支发出分支分布于小关节、多裂肌、 棘间肌和棘间韧带。外侧支支配竖脊肌但不支 配小关节。
一个水平的内侧支支配 上位小关节的下部分和下位 小关节的上部分。如L3内侧 支(穿过L4横突基底上缘) 分布于L3/4小关节的下部分 和L4/5小关节的上部分。
穿刺靶点
穿刺方向
正、侧、斜位透视观察
电刺激
(1)感觉刺激测试 (2)运动刺激测试
脉冲射频:0.5V左右 射频毁损:0.3V以下
射频治疗:
(1)脉冲射频:2Hz、42 ℃和120 s×2
(2)射频热凝:①局部注射1%~2%利 多卡因1~2 ml。②调节射频温度为75~85 ℃, 持续时间60~120 s。
穿刺
(1)局麻后,顺X射线投 照方向穿刺,直到接触到靶点 附近的骨质
(2)将穿刺针轻微向头和 向外侧移动使之滑过横突上缘 向前2~3mm
(3)X射线改为侧位透视, 穿刺针针尖应恰好在椎间孔后 面连线的后部
(4)回抽无气、无血液和 脑脊液,即可准备行电刺激
电刺激:
(1)感觉刺激测试 (2)运动刺激测试
2. 禁忌证
(1)全身严重感染或穿刺局部感染 (2)凝血功能异常 (3)因体位、精神病或严重心理疾病, 患者不能很好合作 (4)患者或家属不理解
射频操作方法
【术前准备】
1. 术前签字:特别告知可能发生的并 发症,如麻木等。
2. 术前用药:镇痛药、镇静药。
3. 仪器与射频套针:准备好射频仪及 5~10 cm长、5~10 mm裸露针尖的射频套针。
2.禁忌证
(1)全身严重感染或穿刺局部感染 (2)凝血功能异常 (3)由于侧面或后外侧的广泛而坚固的 融合,难以实施经皮穿刺靶小关节或内侧支 (4)因体位、精神病或严重心理疾病, 患者不能很好合作 (5)患者或家属不理解
【术前准备】
1. 术前签字:特、镇静药。
可注入得宝松3.5 ~7mg,以减少可能出 现的炎性反应和疼痛。
并发症
1. 出血:颈椎旁有血管丰富,穿刺操作中可能误伤。 常规应用侧位控制针尖深度,针尖到位后注射造影剂, 确认排除误穿血管的可能性。
2. 气胸:C7时可能发生。一旦有胸痛、干咳、胸闷 等,听诊呼吸音减弱时即做X透视,必要时行胸腔闭式 引流。
1. 出血:胸椎旁有众多血管,穿刺操作中可能误伤。 常规应用侧位控制针尖深度,针尖到位后注射造影剂,确 认排除误穿血管的可能性。
☆ 辅检:X线、MRI和CT检查对小关节源性痛来说 是非依赖性的。有些病人CT或MRI表现严重却无明显临 床症状;相反,有些病人症状严重而影像学上表现却十 分轻微
☆ 试验性阻滞有助于诊断
关节腔内小关节阻滞通常注入1~3ml混合液, 而关节腔外小关节阻滞常用较大剂量(3-5ml)。 两种注射方法可能都可缓解病人的疼痛。
3. 仪器与射频套针:准备好射频仪及 10 cm长、5 mm裸露针尖的射频套针。
3.操作方法
(1)体位:取俯卧 位,胸廓下垫枕,使胸 椎变平
(2)C型臂X射线投 照器稍微向患侧及向头 或向足倾斜成角,以能 显示分开的横突及其附 着的肋骨
(3)穿刺靶点为同 侧靶上关节突与横突交 接处,在相应的皮肤上 做标记
60例病人,20例行神经阻滞;20例连 续射频(80℃);20例脉冲射频。术后分 别于6个月和1 年进行随访,发现脉冲射频 组疗效维持时间较短,而连续射频组1 年 后疼痛评分和ODI均明显改善,病人满意 度更高。
胸脊神经后支射频镇痛技术
黄乔东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疼痛科
中华疼痛学会第一临床中心
一个腰椎小关节接受来 自两个节段水平的内侧支神 经支配。 L4/5小关节上部分 受L3内侧支支配,而下部分 受L4内侧支支配。
胸部内侧支神经分布与 数量和腰部相似。
三、射频治疗
1.适应证 (1)小关节综合征 (2)脊神经后支综合征 (3)软组织劳损导致顽固性胸背部痛 (4)其他非特异性中轴性胸背痛
脉冲射频:0.5V左右 射频毁损:0.3V以下
射频治疗:
(1)脉冲射频:2Hz、42 ℃和120 s×2
(2)射频热凝:①局部注射1%~2%利多 卡因1~2 ml。②调节射频温度为75 ~85 ℃,持 续时间60~120 s。
可注入得宝松3.5 ~7mg,以减少可能出现 的炎性反应和疼痛。
四、并发症
颈脊神经后支射频技术
一、概述
☆ 1911年,Goldthwait’s报告小关节在腰背痛中的作用 ☆ 二十世纪30年代出现了“小关节综合征”的术语 ☆ 1971年Rees首先应用细长的小刀切断这些供应小关
节的神经,成功地治疗了小关节综合征
☆ 1974年,Shealy用脊神经后支射频治疗小关节综合征 其后,多人应用射频治疗慢性机械性腰背痛
3. 脊神经损伤:穿刺过深,可能会导致神经损伤, 造成该神经支配区域疼痛、麻木等。射频操作完毕,局 部注射少量的激素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4. 误入蛛网膜下隙或损伤脊髓:穿刺过程中,始终 保持缓慢进针的原则,并且在X线引导下监测进针深度, 多可避免。
Tekin等对内侧支连续射频和脉冲射频 治疗小关节综合征疗效进行比较:
二、小关节综合征临床特点
☆ 小关节综合征可以表现为急性或慢性疼痛,与退 行性变或急性损伤有关
☆ 临床表现:椎旁一种深部疼痛,往往会牵涉到肩 胛区、背部
☆ 体查:棘突旁2cm左右组织明显压痛,深压时出 现该神经支配区域的放射痛,伸展脊椎关节和向患侧屈 曲时常诱发疼痛,神经学检查往往正常
☆ 试验性阻滞有两种方法
1. 在被怀疑的小关节注入一次生理盐水(安 慰剂),然后,在另一个时间注入常规麻醉药
2. 用两种局麻药阻滞进行比较:如某个时间 注入短效局麻药(如利多卡因);另一个时段在 相同小关节注入长效局麻药(如布比卡因)
射频治疗
1. 适应证 (1)小关节综合征 (2)脊神经后支综合征 (3)软组织劳损导致的顽固性颈肩痛 (4)其他非特异性颈肩痛
一、相关解剖
后支的内侧支在前后向穿过横突间韧带的 小孔,被连接组织固定于骨膜上。上关节突与 横突根部结合处形成的小凹槽,为内侧支阻滞 的靶区 。
内侧支发出分支分布于小关节、多裂肌、 棘间肌和棘间韧带。外侧支支配竖脊肌但不支 配小关节。
一个水平的内侧支支配 上位小关节的下部分和下位 小关节的上部分。如L3内侧 支(穿过L4横突基底上缘) 分布于L3/4小关节的下部分 和L4/5小关节的上部分。
穿刺靶点
穿刺方向
正、侧、斜位透视观察
电刺激
(1)感觉刺激测试 (2)运动刺激测试
脉冲射频:0.5V左右 射频毁损:0.3V以下
射频治疗:
(1)脉冲射频:2Hz、42 ℃和120 s×2
(2)射频热凝:①局部注射1%~2%利 多卡因1~2 ml。②调节射频温度为75~85 ℃, 持续时间60~120 s。
穿刺
(1)局麻后,顺X射线投 照方向穿刺,直到接触到靶点 附近的骨质
(2)将穿刺针轻微向头和 向外侧移动使之滑过横突上缘 向前2~3mm
(3)X射线改为侧位透视, 穿刺针针尖应恰好在椎间孔后 面连线的后部
(4)回抽无气、无血液和 脑脊液,即可准备行电刺激
电刺激:
(1)感觉刺激测试 (2)运动刺激测试
2. 禁忌证
(1)全身严重感染或穿刺局部感染 (2)凝血功能异常 (3)因体位、精神病或严重心理疾病, 患者不能很好合作 (4)患者或家属不理解
射频操作方法
【术前准备】
1. 术前签字:特别告知可能发生的并 发症,如麻木等。
2. 术前用药:镇痛药、镇静药。
3. 仪器与射频套针:准备好射频仪及 5~10 cm长、5~10 mm裸露针尖的射频套针。
2.禁忌证
(1)全身严重感染或穿刺局部感染 (2)凝血功能异常 (3)由于侧面或后外侧的广泛而坚固的 融合,难以实施经皮穿刺靶小关节或内侧支 (4)因体位、精神病或严重心理疾病, 患者不能很好合作 (5)患者或家属不理解
【术前准备】
1. 术前签字:特、镇静药。
可注入得宝松3.5 ~7mg,以减少可能出 现的炎性反应和疼痛。
并发症
1. 出血:颈椎旁有血管丰富,穿刺操作中可能误伤。 常规应用侧位控制针尖深度,针尖到位后注射造影剂, 确认排除误穿血管的可能性。
2. 气胸:C7时可能发生。一旦有胸痛、干咳、胸闷 等,听诊呼吸音减弱时即做X透视,必要时行胸腔闭式 引流。
1. 出血:胸椎旁有众多血管,穿刺操作中可能误伤。 常规应用侧位控制针尖深度,针尖到位后注射造影剂,确 认排除误穿血管的可能性。
☆ 辅检:X线、MRI和CT检查对小关节源性痛来说 是非依赖性的。有些病人CT或MRI表现严重却无明显临 床症状;相反,有些病人症状严重而影像学上表现却十 分轻微
☆ 试验性阻滞有助于诊断
关节腔内小关节阻滞通常注入1~3ml混合液, 而关节腔外小关节阻滞常用较大剂量(3-5ml)。 两种注射方法可能都可缓解病人的疼痛。
3. 仪器与射频套针:准备好射频仪及 10 cm长、5 mm裸露针尖的射频套针。
3.操作方法
(1)体位:取俯卧 位,胸廓下垫枕,使胸 椎变平
(2)C型臂X射线投 照器稍微向患侧及向头 或向足倾斜成角,以能 显示分开的横突及其附 着的肋骨
(3)穿刺靶点为同 侧靶上关节突与横突交 接处,在相应的皮肤上 做标记
60例病人,20例行神经阻滞;20例连 续射频(80℃);20例脉冲射频。术后分 别于6个月和1 年进行随访,发现脉冲射频 组疗效维持时间较短,而连续射频组1 年 后疼痛评分和ODI均明显改善,病人满意 度更高。
胸脊神经后支射频镇痛技术
黄乔东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疼痛科
中华疼痛学会第一临床中心
一个腰椎小关节接受来 自两个节段水平的内侧支神 经支配。 L4/5小关节上部分 受L3内侧支支配,而下部分 受L4内侧支支配。
胸部内侧支神经分布与 数量和腰部相似。
三、射频治疗
1.适应证 (1)小关节综合征 (2)脊神经后支综合征 (3)软组织劳损导致顽固性胸背部痛 (4)其他非特异性中轴性胸背痛
脉冲射频:0.5V左右 射频毁损:0.3V以下
射频治疗:
(1)脉冲射频:2Hz、42 ℃和120 s×2
(2)射频热凝:①局部注射1%~2%利多 卡因1~2 ml。②调节射频温度为75 ~85 ℃,持 续时间60~120 s。
可注入得宝松3.5 ~7mg,以减少可能出现 的炎性反应和疼痛。
四、并发症
颈脊神经后支射频技术
一、概述
☆ 1911年,Goldthwait’s报告小关节在腰背痛中的作用 ☆ 二十世纪30年代出现了“小关节综合征”的术语 ☆ 1971年Rees首先应用细长的小刀切断这些供应小关
节的神经,成功地治疗了小关节综合征
☆ 1974年,Shealy用脊神经后支射频治疗小关节综合征 其后,多人应用射频治疗慢性机械性腰背痛
3. 脊神经损伤:穿刺过深,可能会导致神经损伤, 造成该神经支配区域疼痛、麻木等。射频操作完毕,局 部注射少量的激素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4. 误入蛛网膜下隙或损伤脊髓:穿刺过程中,始终 保持缓慢进针的原则,并且在X线引导下监测进针深度, 多可避免。
Tekin等对内侧支连续射频和脉冲射频 治疗小关节综合征疗效进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