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寺院教育及其对云南边境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1期第19卷No1.2010
vol.19
缅甸寺院教育及其对云南边境的影响
张庆松
(云南社科院宗教所,云南昆明,650034)
【摘要】缅甸寺校合一的寺院教育构成传统基础教育的支柱,传承着缅甸的民族文化。即使在
缅甸现代教育比较完备的今天,寺院教育在传承佛教文化、培养高素质的僧侣方面仍然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缅甸的寺院教育及其现状对与之毗邻的我国云南的版纳、德宏州小乘佛教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关键词】缅甸;寺院教育;云南边境;影响
收稿日期:2009-11-04
作者简介:张庆松(1973-
),男,安徽六安人,云南社科院宗教所助理研究员,宗教学硕士。
一、缅甸宗教的基本情况
缅甸宗教主要是佛教,其次还有一些少数民族信奉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印度教等。缅甸的佛教已流传一千多年的时间,在缅甸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缅甸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产生着重要影响,曾经被尊崇为国教(现代缅甸为避免宗教矛盾,未把佛教定为国教)。
佛教传入缅甸,是在印度阿育王时代。据《善见律毗婆沙》等经籍记载,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在华氏城结集后派出使团到各地弘法。在这些弘法使团中,高僧苏那迦和郁陀罗二位长老被派至金地传教。缅甸和欧美一些学者根据卡里亚尼等碑文记载,认为金地就是缅甸南部萨尔温江口附近的直通。首先传入的是大乘佛教。公元3至8世纪,斯里兰卡的一些比丘为逃避国内僧团之间激烈的派系斗争和外族迫害,来到下缅甸直通地区。
5世纪中叶,佛学长老在斯里兰卡传写编纂三藏经
典之后,从斯里兰卡带巴利三藏全部经典来缅甸直通弘宣佛教,上座部佛教开始传入直通地区。近代在上、下缅甸出土文物中,有梵文、巴利文佛经残本和3世纪前后铸造的佛像,也印证了5世纪以前佛教已传入缅甸。小乘佛教传入后,取代了流行的婆罗门教,并得到统治阶级的支持而广泛流
传。《新唐书·骠国传》记载,公元7、8世纪时,
其国城“有十二门,田隅作浮图”,“明天文,喜佛法”。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记其国“极尊三宝。多有持戒之人”。可见唐代缅甸佛教已很兴盛。
[1]
近代缅甸佛教史上值得一提的是1954~
1956年在缅甸召开上座部佛教第六次结集大
会,参加者有印度、斯里兰卡、尼泊尔、柬埔寨、泰国、老挝、巴基斯坦等国的比丘共2500人。会上,根据各国的各种版本和缅甸第五次结集的总结,对巴利文经典进行严密的校勘,从而产生了目前最完善的巴利文大藏经版本。
1962年3月奈温开始执政,为了避免僧侣干预
政治和国内各宗教之间的流血冲突,采取措施限制僧侣干预政治,加强对佛教寺庙和团体的控制。1962年4月,颁布“缅甸社会主义道路”的政策,规定信仰各种宗教的自由,取消以佛教为国教。从1962年至今,佛教界基本上实行闭关自守政策,当局强调僧侣要遵守戒律,脱离政治。比丘到国外去弘扬化法的活动基本停止,外国学者和僧侣到缅甸学习修禅与研究佛学也受到限制。
缅甸小乘佛教信众比例占总人口85%以上,小乘佛教不但是缅甸人的宗教信仰,而且是他
们道德教育的源泉。佛教的经文,尤其是《吉祥经》,是缅甸人民的生活哲学,深深地印在人们的心灵中。缅甸人日常生活中参神拜佛是常事,而且要求信众一路赤脚走去,不允许穿鞋或袜子。不能对寺庙、佛像、和尚有任何轻率的举动,如不能跨坐佛像上拍照等,这些行动会带来麻烦,甚至被判刑。不能穿过短、过于透明的衣服。在缅甸,信佛教家庭的男孩都须入寺庙当一段时间的和尚,过静修生活后才能还俗结婚。缅甸人对和尚十分尊敬和崇拜,只要有和尚来化缘,他们都不惜拿出家中最好的财物送给和尚。缅甸人虔心向佛,以至于民风淳朴、和善,社会犯罪率比较低。缅甸佛家人绝对不杀生,但可以食肉滋养身体。缅佛教徒十分虔诚,每天早晚均要念经一次,每逢缅历初一、十五或斋戒日都要到寺庙朝拜、布施钱财、物品。遇有红白喜事或做生日等,也常请僧侣到家供斋或到寺庙布施。佛教思想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形成缅甸人民根深蒂固的思想体系。
二、缅甸寺院教育的历史和现状
在缅甸,佛教寺院基本上可以分为经教寺院和禅修中心两大类。经教寺院以学习三藏、研究教理为主;而禅修中心则以修习止观、实践佛法为主。除此之外,还有一类缅语称为Pondawkyi Pinnyathin的寺院。这类寺院义务办学,免费教导广大村民的孩子读书识字,为他们提供上学受教育的机会,同时还解决无家可归的孤儿们的食宿问题。这一类的寺院在现代型的世俗学校尚未兴办之前,充当着普及全民基础教育的角色。时至今日,它们仍然遍布全缅各地乡间村落,承担着普及教育的义务。根据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的资料,1992年缅甸男性识字率达到90%,女性识字率达到72%,儿童入学率达97%,这在世界上都是很高的。[2]缅甸的文盲少,除了得力于缅甸政府的免费义务阶段教育和对扫盲工作的重视外,还与缅甸传统的教育模式有关。缅语中的“jiang”既是寺院的意思又有学校的意思,寺校合一是缅甸传统基础教育的基本特色。
缅甸的王朝时代,执行儿童读书、写字、算术的教育机构称为“寺子屋”,这里的教师就是僧侣,指导学生文字的读法、写法、九九乘法和四则运算,以及诵读《吉祥经》等巴利语经典。根据下缅甸英化后所进行的调查,在下缅甸有3500所“寺子屋”,就学的儿童超过40000人;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之间,缅甸男子的就学率是印度的3倍,女子则达5倍之多,这完全是受惠于具有悠久传统的“寺子屋”教育。[3]在寺庙内传授各种哲学理论、伦理道德、佛教经典,努力改善人们的精神面貌,使人们超脱世俗,改邪归正,去恶从善,文明重礼。除此之外还教授非宗教(佛教)的知识学问。历史上在欠发达的偏远农村,无法开办正式学校,寺院便成为当地最好的接受教育之地。寺院传授非宗教的知识学问,从最基础的“扫盲”式的识字、读本,再进而到基础教育的中小学的数学、英语乃至理化,都是传授的科目对象(教育水平的高低以及科目的多少,当然视寺院和尚的文化水平而定)。时至今日,尽管政府教育部的各种中小学校已经很有规划的分布全缅甸,但是部分地区仍不放弃,寺院教育仍然是缅甸国民教育的一部分(尽管不是占据很大部分)。目前,在政府有关方面的认可鼓励下,特别设立的“主持和尚培训学校”中,除有关宗教的理论是“主科”以外,英语、数学也是必修之科目,可见寺院对基础教育的重视。除基础教育,部分寺院的僧侣,还传授一些谋生技术:裁缝、钟表修理、机械修理、甚至电子器件的修理……在农村,僧侣是最高知识分子,必须无所不懂、无所不会;和尚在人民的心中是最大智囊,尽管不是万事精通,但仍需样样都了解一二。因为农村中的淳朴居民,每当生活中碰到困难、疑惑,都会立即请教他们最崇拜者——
—和尚师父。另外,有些寺院还为智障儿童专门设立“聋哑学校”;有些具有远见、文化素质颇高的僧侣还在寺院内设立“图书馆”。
英国占领缅甸后,于1866年成立了教育局,开始对缅甸的封建寺庙教育进行改造,近代教育由此兴起。缅甸的基础教育学制为10年。全国有小学(1~4年级)3.5万所,在校学生约500万人,教师15万人;初级中学(5~8年级)3000多所,在校学生约200万,教师5万多人;高级中学(9~10年级)1800多所,在校学生约65万人,教师1600多人。高等院校有156所,主要大学有仰光大学、曼德勒大学和毛淡棉大学等。全民识字率92.2%。缅甸实行小学义务教育制度。除学校教张庆松:缅甸寺院教育及其对云南边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