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宋明理学》课件1(23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儒、佛、道三教合一 1、佛教、道教的发展
佛教的传入与影响
公元前六世纪,古印度摩揭 陀国的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东汉 前期传入中国。由于它的平和性 (从未主动挑起宗教战争)、圆 融性(鼓吹三教合一)及它的中 观哲学与中庸之道极为相似,都 六祖慧能 摒斥走极端的思路,加之其因果轮回的理论对社 会产生极大影响,尤其一些高僧在弘扬佛法的同 时也阐发儒学经典,体现了佛教儒学化的倾向, 所以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已为中国士大夫所广泛 接受。禅宗就是中国化了的佛教。
三教合一图
一、儒、佛、道三教合一 二、程朱理学
1、宋代理学的确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理学的产生
理学,又称 “ 道 学 ” ,宋明儒家哲学 思想。在回应佛、道 的挑战时,新兴的儒 学思潮力图建立起既 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 命运,又继承孔孟正 宗并能治理国家的学说,到宋代逐渐确立了一个 以“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即认定“理”先天 而存在,把抽象的“理”(实指封建伦理准则)提 到永恒的、至高无上的地位。
一、儒、佛、道三教合一 二、程朱理学
1、宋代理学的确立 2、“二程”的理学观
“二程”对理学的发展
程颢、程颐兄弟主 张通过格物致知体察天
理;在知行关系上强调
知先行后,轻视实践;
在理欲关系上主张 “ 存
天理,去人欲 ” ,强调
程颢
程颐 封建道德的自我修养。
他们认为“万物皆出于理”,体现在社会上就是儒 家的道德伦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这就将个体
一、儒、佛、道三教合一 二、程朱理学 三、陆王心学
1、理学的发展——心学
“吾心即是宇宙”
陆九渊(1139—1193)是南
宋理学主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
的代表、心学开创者。他提出
了“心即理”、“宇宙便是吾心
吾心即是宇宙”的思想。他认为
“理”就像太阳、月亮一样明显
不用学习也能体会。因此提出
陆九渊
“发明本心”以求理的方法。求
出来的,从而肯定意识为第一性。
王守仁
他的思想核心是“致良知”
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
理。人天生具有良知,因
此天理在心中,不必去外
贵州修文阳明洞
求。
一、儒、佛、道三教合一 二、程朱理学 三、陆王心学
1、理学的发展——心学 2、理学的影响
理学的影响
理学是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经几百年发展, 在政治生活、文化教育和社会教化等方面影响极 为深远。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 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但 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 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
道教的产生与传播
东汉顺帝(公元126—144年)时,张道陵在四 川鹤鸣山创立道教。他自称“太清玄元”,并用符 水咒法为人治病,奉其道者,须出五斗米,因此 在当时称为五斗米道。东汉末年,张角创立太平 道。这是道教早期的两大派别。道教尊老子为教 祖,奉《道德经》等为主要经典。魏晋时期玄学
(一种哲学思潮)盛 行,其代表人物以老 庄解释儒家经文,促 成儒、道融合。
生命、社会及宇宙的根本道理内在地联系起来。
课堂设问
格物:就是推究事物的道理。格物致知,就 是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具体
讲,就是通过接触世 间万事万物,在体会 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 加深对先天存在的 “理”的体验,最终贯 通明“理”。
请思考:格物致知与实践出真知有何区别?
一、儒、佛、道三教合一 二、程朱理学
唯心主义思想体系。
《四书章句集注》书影
程朱理学的地位
在宋代,程朱理学曾 被斥为“伪学”。但元朝却 将《四书章句集注》作为 科举考试的内容,明朝更 进一步确定了程朱理学在 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朱熹曾讲过学的江西 白鹿洞书院
课堂设问
想一想,程朱理学被官学化的原因是什么?
尽管在宋代程朱理学曾被斥为“伪学”,但是 教育和考试的大权仍在理学家手里。朱熹在白鹿 洞书院讲学,许多学生成了理学的传播者;考试 只取赞扬理学的人。再就是理学家们还致力于社 会道德的教化工作,他们的道德标准强化了封建 秩序,适用于小农经济的社会,于是统治者对理 学的限制逐渐松弛下来。最终它从民间书院的讲 习进入了官方教育与选拔系统,渐渐进入权力中 心。
责任和历史使命, 又凸显人性的庄 严,对塑造中华 民族性格起到了 积极作用。
课堂总结
宋明时期,理学家们把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 段。其中朱熹的新儒学思想,远承孔孟,吞吐诸 儒,吸收佛老哲理方法,融入儒学,故能“致广 大,尽精微,综罗百代”,形成儒学思想的成熟 理论状态。理学家们在思辨学术中的精细和创 见,使儒家思想得到正本清源。他们清晰的学术 概念,精密的概念关系,严密的思想体系,使理 学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 体系。然而到了明清之际,程朱理学开始遭到批 判,其原因我们将在下一节课来探究。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和科技
第4课 宋明理学
课标要求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 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导言
汉唐时期佛教东来,本土的道教也相继兴盛, 它们既与儒学对峙,提出挑战,又与儒学互补, 为儒学注入了新的文化成分。南北朝时期的儒、 佛、道三教并立,成为中唐后儒学复兴的重要背 景。在一批心高志远的儒家学者促进下,理学于 宋代兴起,在明代掀起一个高潮,将儒家思想发 展到新的高度。它绵延700余年,对中国的思想文 化及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下面我们就来学 习了解宋明时期的儒学是如何发展的。
1、宋代理学的确立 2、“二程”的理学观 3、朱熹对理学的贡献
朱熹对理学的发展
朱熹(1130—1200),南宋理学
之集大成者。他多年研究传授五经
四书,编著成《四书章句集注》等
书。他提出“去人欲,存天理”,认
为人欲是产生一切罪恶的根源,主
朱熹
发张展用二天程理的克制人欲。朱熹在继承和
思想基础上,建立了客观
道教名山安徽齐云山
一、儒、佛、道三教合一 1、佛教、道教的发展 2、佛、老思想对儒学的影响
三教合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 教、道教的迅速传播,儒学的 发展出现危机。但三教彼此在 反复辩驳中也相互吸纳渗透。 唐宋时期,调和之风尤盛,许 多知识分子兼修儒、佛或三教 并修,出现了“三教合一”的趋 势,它为宋明理学的形成和发 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最终儒 学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这与朱熹格物致知的
的方法发生分歧,1176年,双方在江西信州鹅湖
寺进行了一场辩论,史称“鹅湖之会”。
“致良知”
王守仁(1472—1529),人称阳
明先生。他以反对正统朱学的姿态
出现,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
理”,一切都是从“心”产生出来的,
而不是由踞于心之上的“理”所派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