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摘要:阅读教学应回归语文教学本体。
在阅读教学课上要立足语言形式的培养,让语文课姓“语”,让学生真正体会言语的魅力,正确、熟练地运用汉语言文字。
关键词:阅读教学语文味教学本体语言形式
叶圣陶先生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
李海林先生曾说,语文是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语文课是以言语为对象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
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不是把语文课上得满满的,肥肥的,花枝招展的,浓妆艳抹的。
语文课要回归本位、要朴实无华、要自然大方。
语文课要从每一个词教起、从每一个句子教起、从每一个语段教起……让中华儿女感受母语文化的精髓,最终因语文而幸福。
一、当前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的语文教学中问题重重。
教学形式多却丢了语言特性。
教师脱离了课文的语言,只是一味深挖和放大课文的人文因素。
在学生还没有读懂课文的情况下,匆匆忙忙地进入“人文对话”过程,发言异常激烈。
观看图片,欣赏音乐,又唱又跳,教学形式多样,课堂教学效果看似很好。
学生课堂上看起来什么都会,下课后却一问三不知。
语文课变成了品德课、音乐课、科学课。
课堂上教师虽然关注了语言文字,但在训练上却采用零打碎敲式。
我们在听课时经常发现这样的现象,学生一读完课文,老师就
迫不及待地提问:“哪个情节给你印象最深刻,哪句话你最受感动?”然后老师就紧紧抓住这个句子不放,提出一连串问题,让学生谈体会,接着就是采用多种形式不断朗读句子。
这样的结果就是一篇文章学习完了,学生对整篇课文的内容并没有整体的印象,更谈不上关注语言了。
语文课教学若放弃了语言学习的这一根本任务,就失去了语文课的真正意义。
二、语文课应该有“语文味”
何为“语文味”?“语文味”应既是语文课的本色本味儿,又是百年来语文实践总结与理论探讨的成果,特别是“新课标”理念在语文课中的鲜活呈现。
首先,从课程性质来说,“语文味”应完整体现语文课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点。
根据“新课标”界定,语文课程的性质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其工具性源于语文的交际功能,而其人文性则是因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
工具性体现为语文学科的奠基作用和实践功能,人文性则体现为母语课程的文化综合性和情感性,而这二者犹如一纸两面是不可割裂而完整统一的。
如果我们只重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语文教学将陷入科学主义的泥坑;如果我们只重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语文教学将堕进人文主义的乌托邦。
“语文味”首先就应完整体现语文课这一课程性质。
既要教“语文”,又要教出“味”。
以听说读写训练为主线,深入挖掘课程
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感、精神与思想,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其次,从文化归宿来看,语文是母语课程。
如果纯粹为了学习语言,特别是口语,则学生几乎没有必要上语文课。
作为母语课程,语文要以培养学生汉语人文情感、汉语人文精神、汉语人文思想为使命。
“新课标”明确要求:“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语文可以传承文化,可以传达社会价值观,语文课程是学生了解和掌握祖国文化的基础,即培养“民族性”。
语文课程鲜明的民族特色就是“语文味”的重要体现。
最后,从新课程目标来谈,“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所谓语文素养是基于人的终生需要和和谐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内涵极其丰富。
其基础是听、说、读、写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汉语人文情感、汉语人文精神、汉语人文思想和汉语人文能力,并养成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激发语文学习的持久兴趣,即“‘教’都是为了用不着‘教’”。
只有始终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才能“语文味”浓郁。
三、语文课如何上出“语文味”
1.定位要准。
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首先要知道哪些东西不属于语文。
语文课不是政治课,不是德育课,不是审美教育课,不是花哨的综艺活动课……无论把语文课上成上述单纯的哪一种课,
都与语文味是背道而驰的。
所以,千万不能出现泛语文化、超文本化的教学。
2.思路要明。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语文教学要防止陷入机械化、程式化的境地,必须处理好三组关系:要注意处理好知识的传授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要注意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与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之间的关系;要注意处理好过分地肢解文本、咬文嚼字与一味地架空文本进行道德教化之间的关系。
3.过程要实。
要教出语文味,首先,要努力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教师应该想方设法使个人的语文特色在课堂上凸显,教出个性美,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如有的教师个性豪放,慷慨激昂,那么在教学中,就上出情来,教出意来,让学生在浓浓情意中得到熏陶。
有的教师见多识广、博学多才、妙语连珠,那就上出理来,上出趣来。
4.教法要活。
要善于创建师生互动的教学平台,采用生动活泼的学习形式,让学生热烈地讨论小说的形象,品味散文的意境,诵读优美的诗歌,演绎戏剧的场景,等等,这样就能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展示自我的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体会到了紧张学习中有所收获的喜悦。
四、“语文味”对语文课的重要意义
“语文味”概念的提出是对当前语文课异化的必要纠偏匡正。
“语文味”概念的提出正是因为“语文课‘串味’太常见了”(程
少堂语)。
这些“串味”的现象实际上已偏离了语文课程性质,异化了语文课。
既然“语文味”是语文课贯彻“新课标”理念的集中体现,那么诸如教师讲得太多,学生动得太少;课文条分缕析,方法生搬硬套;一味求系统、讲技巧,忽视学生情感体验;大谈思想道德,了无语言品味;五花八门大杂烩,知识拼盘无语文;让语文课索然寡味的异化现象都应该以“语文味”为方向进行必要的纠偏匡正。
有没有“语文味”应当作为衡量一堂语文课合格乃至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准。
既然“语文味”是语文课程本质属性的自然外显和形象演绎,那么一堂合格的语文课就必然应当有“语文味”。
而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必然应当是绝佳地贯彻“新课标”理念,遵循语文教育规律,深入挖掘祖国语言文字的文化内涵,洋溢着鲜明的民族特色,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的“语文味”浓郁的语文课。
“语文味”可以作为衡量形形色色的语文教育实践和理论的一把最有说服力的“尺子”。
关于语文教育的实践总结和理论探讨一直就相当热烈,而实行新课程改革后的则更甚。
这本是有利于语文教育的大好事,但毕竟鱼龙混杂,各种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甚至教学模式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莫衷一是。
但无论何种新鲜奇特的论调,语文课都必须有“语文味”。
“语文味”概念的提出者程少堂先生说:“就语文教学而言,如何落实新课标的任务,最重要的是要体现语文特点、语文规律,不
能忘了语文课还是语文课。
换言之,无论你运用什么新观念新方法,语文课必须要有语文味。
”“语文味”这把最有说服力的“尺子”则可以帮助我们在形形色色的语文教育实践和理论面前擦亮双眼,看清本质,找准方向,它是我们在一轮轮语文教改浪潮中博采众长、勇立潮头的最易于掌握而又最有力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