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过程性、阶段性评价的实施策略
一、实施中的问题
评价工作实施到目前阶段,各个学校确实面临着诸多问题,这是过程性评价中一些较为具体的有代表性的问题:
1.老师们反映要评价的学生多,关注不过来。
2.音、体、美、技术、心理健康教师面对几百名学生怎么办。
3教师课堂,班主任视野以外的学生表现怎么被关注。
4.表格太多,有些参照点看不出来,无法操作。
5.表怎么填写,怎么交流、反馈。
6. 学生反映评语或者太过笼统,看不出个性、有些“失真”;或者只提优点,缺少建议。
7. 表格内容信息量太大,汇总繁琐。
把这些问题认真分析疏理,可作如下归类:一是教师了解学生数量、全面程度;二是观察内容;三是填表技巧;四是表格数量;五是交流反馈。
诸多问题是随着教师的行动路径逐一产生的,因此我们遵循了“操作实践——问题反思——深入研究——再操作实践”的行动研究法来确定实施策略。
下面以问题解决为切入点,通过阐述解决策略从而铺述实施策略。
二、过程性评价的实施策略
(一)“被评价学生多”的解决策略
策略——协作、分组
策略分析:实际工作中教师的行为习惯自然关注那些优秀或淘气的典型学生,对他们最为熟悉,实际情况中班级的这种突出学生确实最为引人注目,但是方案要求关注每一位学生。
于是矛盾产生了,需要突破惯常行为定势的挑战来了,工作量感觉大了。
强调关注全体学生就是强调对大量的被忽略的中等学生的关注,。
反过来想,中等学生有什么理由要被忽略?他们身上蕴藏了多少发展的潜能,有多少潜能接近临界点?我们提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为了一切学生”,难道不是应该把关爱撒播到虽然普通但依然有权利享受关爱的中等学生身上么?所以,一定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性,关注学生六大维度的整体发展,长的要更长,短的要变长。
坚持“双全”原则可被关
注的学生太多怎么办?分解任务量,协作分组,一个教师看不过来可以找伙伴协同“作战”
方法示例:
教师分两类七组:数语外、理化生、政史地、
音美、体育与健康、通用技术、信息技术
分两类依据学习领域不同、模块设置选修必修年段不同、所教班级数量有很大区别。
第一类九科设置三年,第二类多数学科是在高一学年结束。
分组主要是把九科分成三组数语外、理化生、政史地。
依据:从课程设置角度,每个组基本属同一学习领域,分别是语言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从模块课时角度,数语外同步,高一一个学期两模块,政史地、理化生一个学期一个模块,从选修、必修的角度数语外都是必修,其他两组有选修文理方向之分。
拆分学生,把平均每班级60人分成三组。
采用教师分组、班级整体学生拆分的策略要考虑到必修、选修阶段的特定安
排。
以九科教师教师为例
A 必修阶段(高一)
数语外、政史地、理化生九科分为三组;
每班60名学生分三组,每组20名;
一个学段九周,分为三次,每次三周。
一组教师每人隔三周轮换一组学生,在三周里要重点关注20名学生,九周内每名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关注到;有三组教师同时在轮换,每个学生至少被三名教师同时关注。
教师对应学生任务量等于20人乘以所教的班级数量如教六个班级关注120人感觉工作量还是大,不要想总和,在一个班级里还是可以观察过来的,其实不必求全求多写,主动去认识学生,相信教师协作组的集体力量,并且第一次观察可以为后面的观察打基础。
重点关注的同时依然有对其他学生的关注,写诗。
注意全面关注与重点关注的辩证关系。
B必修阶段(高二)
同上
C选修阶段
选修科目、课时安排、班级编制等基本等同文、理科班,
上述办法少了一组教师,可把学生分两组,每组30人。
音美、体育与健康、通用技术、信息技术教师的操作办法采取实事求是,信任教师,重点关注三类突出的学生:一是特长生;二是优势潜能突出或需要强化的学生;三是具有组织带动性、能够发挥骨干作用的学生。
对特长生要全面、持续关注。
(二)“教师课堂以外、班主任视野以外,音体美教师大量不能细致关注到的学生表现”解决策略
策略:师生评价主体的结合
策略分析:我们在与学生调研座谈中发现,学生眼中看到的同学与教师关注的内容角度有很大差别,引起了我们对“关注全面性”的进一步思考。
考虑学生校园生活活动的时空场所,根据师生评价主体的不同特点将其结合起来,互补互促。
课堂评价完全靠教师,学生要专心致志上课;课外的学生活动及表现要发挥学生评价的作用。
成立学生评价小组,师生结合评价互补,使得关注的全面性又有所提高;把学生小组的评价与班级常规生活有机结合,既加强班级管理,又主动引导学生。
方法示例:设计学生记实表,把评价的维度、参照点与班级日常管理、活动相结合。
比如:班级的纪律、劳动是最基本内容,属于道德品质维度,对应的参照点有:遵规守纪、言而有信、关心集体、尊敬师长、勤俭节约等,由负责班级纪律、劳动的班长、生活委员、学习小组长来负责记实。
把班干部的职责、工作内容与记实结合,这样通过学生扑捉教师观察不到的内容,。
同时又不给班干增加额外负担,还可以与班级周总结结合,也是同学互评的过程性记实,更可以发展出学生干部培养管理系统。
“学生记实表”每周记实情况,因为不是以姓名为单位,所以可汇总到相应教师栏内。
(三)“关注缺乏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策略:关注一个学生的两种突出表现和两种表现突出的学生
策略分析:关注什么内容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有效的价值、作用评定。
判别内容的根本依据——是否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按照“木桶理论”重点解决学生的“短板、长板”问题,也就是要关注一个学生的两种突出表现——优势、潜能与不足和两种表现突出的“两头学生”。
这样在关注全面性基础上,做到了个性、差异性。
在为高校提供可信可用的招生依据时,应该是每一个“鲜活”的学生“真人”。
(四)“怎么填写”的解决策略
填写表格与教师关注学生的内容密切相连。
产生的问题是学生反映教师评语或者太过笼统,看不出个性;或者只提优点,缺少建议。
策略:以记实为主,规范填写用语。
关于记实的要求:1、表述方式:以记实为主,但不能都是评价。
思想观念里尤其要把记实与传统操行鉴定区别开。
鉴定——对人的优缺点鉴别和评定;辨别并确定事物的真伪或优劣。
鉴定侧重权威的定性的结论。
在记实中用鉴定写法违背了方案的基本思想,新课程的理念、《方案》的闪光点恰在于“过程性”,所以要真正建立新课程的评价思维方式。
记实与评价区分
例:刘梦早同学对于民间剪纸的技法和图案进行了一定收集和整理,并制作成贺年卡送给大家。
(记实)
开学以来王玉同学在课前预习方面做得很突出,课上学习效率较上学期有明显的提高。
(评价)李弛同学今天语文课文背诵打破了二班邓长乐的纪录:1分26秒。
目前尚无人能超越。
这一方面表现除了敢于挑战自我的精神,同时也反映出该同学能在课后复习学过知识,巩固所学知识、注重知识间能力的转化,这件事给全班学生以触动。
(记实为主带评价)
2、表不同记实的详略不同。
附表2是典型事例的记实,较为详细,相当于大事记。
附表
3、4一般事实的概括记实,几句话概要描述,但落点应紧扣学科三维目标的范围,在指出学生现象的背后始终暗含着发展方向指引。
普遍的、普通的就不必泛泛、统统填写,不求全但求突出。
举例:
表2:
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过程性评价表
□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
张丹娜同学对中国书法作品有一定的见解,并能将其来龙去脉讲解到位(包括书家背景,字体特点,特殊技法等),并展示于室内设计中。
3、清晰记实内容有动态变化。
记实内容有不同成长阶段的特定情境,如开学初期记实内容多为现象记载,到了学期中根据轨迹的趋向,记实应带有分析、提醒、激励的内容,带有开处方、给建议的内容,不在话多话少重在成长方向引领、学科素养培养。
举例:政治教师对郑凯的写实评价、建议。
两次检查笔记,内容存在缺失,术语不准确,字迹潦草。
建议利用好课堂10分钟整理时间,收回随意发散的思维,进行缜密的推理,用精准的术语、工整的文字将思想清晰地展示在笔记上。
4、突显记实的独特价值。
记实要突显过程性的独特价值,通过日常的记载逐渐描画出学生成长的某种轨迹,为将来评价提供依据,一定要注意轨迹所蕴藏的转变点、生长点、升华点、预测点。
抓住记实的时机,随时记,每天记下来,养成习惯。
不要变成回忆式的,否则记实成了回忆录。
另一个独特价值在于写记实尤其是给建议、开处方的记实内容,对提高教师师德、专业素养和专业化水平是很好的提升过程。
不断积累对学生变化的因素分析,规律总结,不但推动教师成长而且可用来指导下届学生。
5、填写用激励性的语言文字以促进学生成长为目的。
(五)“表格多”的解决策略
重新设计表格不是随意删减来简单解决工作量大问题,设计思想既尊重方案精神,体现学科课程标准要求,还要结合实际情况。
策略:拆分整合,分阶段延时,侧重学科特点
策略分析:重预设,把六大维度发展目标具体设置为表格内容从而为学生修身成长预设路径,使师生都有行动方向可以遵循。
预设的路径分布在各学科表格加以实施,各表格有学科侧重,鲜明体现学科特点,不同学科类别的表格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学生的完整成长方向、路径。
为了更好发挥预设功能,学校可以按照附表1制作“综合素质评价参照点卡”,发给所有评价主、客体,使所有评价主体和客体都能熟悉掌握参照点的内容,学生依据参照点的设置方向来提醒自己的发展方向,教师可依据参照点的内容引领学生的修身成长。
易操作,合并重复内容,化繁细为精要,参照点明确清晰,给予教师填写考虑的自主思考空间大一些,更有利于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方法示例:
拆分整合:把原来一份表拆开,按教师分组重新整合。
分阶段延时:6个维度按学年分为高一、高二,形成阶段递进,符合学生成长规律;有些内容需要经过时间积累才能反映出来。
附表3示例,两个年段在审美与表现、交流与合作上各有侧重,
又通过学生小组评价和科任教师评价交叉互补。
高一5个维度侧重学生外在行为,高二5个维度侧重于内在思想。
侧重学科特点:指同一个维度不同参照点在学科用表中有所侧重,发挥学科在预设、引领中的专业作用。
附表4 科任教师记实表按教师七个组分别设计七张表━数语外、政史地、理化生、体育与健康、音美、通用技术、信息技术。
学科特点有所侧重,如:政史地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关注到学生的道德品质,关注社会实践,别的学科很难关注到这些方面;通用、信息技术重点关注到公民素养中的技术素养、信息素养。
附表4政史地、技术教师用表示例。
分阶段延时与侧重学科特点的结合:以道德品质为例,班主任与政史地用表结合。
三种方法交叉运用,这个设计过程集中了教师的整体优势,依照文件、学科课程标准,新表格将附表1里的63个要点全部覆盖。
教师记实表的轮用。
一张表格对应一组教师,每隔三周在一组内三名教师之间传递一次。
示例:政史地用表。
轮用的作用:横向比较,对比其他学科课堂的表现,共性问题不用赘述,本学科特点突出,更有利于全面深入了解学生。
一个学期一名学生得到办主任、九科三组用表一组两份,至少七份,张数不定,还有其他几科。
班主任记实表、科任教师记实表每学期积累,形成“两册”,为总结性评价(三表)提供基础事实依据。
“两册”既体现积累、成长的过程也是评价结果的佐证。
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科任教师评价记实表(高一年级)
说明:本表供思想政治、历史和地理教师使用
学生姓名:郑凯班级:一年八班
(六)“交流反馈实效差”的解决策略
只有认真进行交流、反馈才能充分发挥关注、写实的作用,而交流、反馈正是综合素质评价的意义、影响得以实际产生的重要环节。
交流反馈实效差的原因分析:由于工作量大影响了交流,或者忙不过来没时间交流,或者怕
被让学生看有思想顾虑,或者填表在走形式,内容没有价值。
基于原因分析寻找解决的对策。
策略——即时交流与固定交流相结合
策略分析:坚持“教师的记实、评价一定要让学生看到”,要有交流反馈的过程。
交流反馈的内容一定是对学生成长有价值的信息,这样的过程也才有价值。
要考虑记实评价内容与学生的个性特点的协调关系,要考虑到尊重、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隐私,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对有些性格内向不喜欢张扬的学生,交流的方式要仅限师生两人之间的互动。
方法示例:附表2记载的典型事例一定要即时交流,其它写实也要争取即时交流。
如果间隔过长,动态捕捉、关注就失去了过程的即时意义。
固定交流要建立制度,每周与学生见一次面,由评价班长负责周末收表,发给学生看,再收回保存到教师手里。
最好建议学生看过之后写自我反思、自我评价,把反思送给教师看,音美、体育与健康、通用技术、信息技术交流反馈,由课代表负责,一个月汇总一次。
这样把教师写实与学生自评有针对性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了师生互动。
交流反馈是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最有价值的环节,是从外在现象行为的关注走进学生内在思想心灵的关键环节,是围绕六大维度多主体的心灵的对话,只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沟通,才能真正引导促进学生内在地主动成长。
三、阶段性评价的实施策略
一个学期、学年结束,将各组教师的表按学生姓名装订,汇总成册,形成班主任手册、科任教师手册(两册)。
在记实基础上,班主任给学生做阶段评价。
重新设计了阶段性评价表。
学生阶段性评价表在家长会上向家长反馈。
阶段性评价表示例。
四、一袋两册三表的关系
班主任记实表、科任教师记实表每学期积累,形成“两册”,为总结性评价(三表)提供基础事实依据。
“两册”既体现积累、成长的过程也是评价结果的佐证。
一袋两册三表分别是过程、结果呈现的载体,从行动角度,学生自我评价为主的成长档案袋与教师评价为主的两册支撑三表,因此三表的内容必须由两册递进,四个阶段性评价跟住总结性评价,否则就是过程敷衍,总结盖帽,失去方案的意义;从内容角度,六大维度作为灵魂线索贯穿一袋两册三表,它们共同展示了一个学生六大维度立体的成长,因此一袋两册之间不能割裂,要将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动起来,只有实现多主体心灵的对话才能促进学生内在地主动地成长。
综合素质评价虽然给教师增加了一项新任务,但不是增加负担。
过去在没有这项工作前教师也关注学生、也谈话、也写操行评语、鉴定,但实际工作中是很随意、很随机的,所以综合素质评价只是把过去做的事情纳入到一个整体系统,并且做得更为深入而已。
很多学校反馈实施综合素质评
价以后学生行为明显改观,学生们主动地约束自己、主动地想要做好,这使得管理量有所减少,这就是教师工作量的辩证关系。
老师虽然多做了一些工作,但是具体的管理量减少了;老师对学生关注写实思考的心思多了,但是让老师操心、不愉快的事情、行为少了。
这种“减少”更有利于新课程下教师幸福指数和专业能力的提高。
面对一项新工作由于不了解、不熟悉而产生诸多问题这是正常的,当前主要实施的障碍在于一些操作环节没有较为科学的安排好。
随着实践的开展,研究的深入,认识的提升,相信教师心理负担会逐渐消失。
我们应该变被动为主动,积极思考怎样充分利用综合素质评价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发展,促进学校新课程环境下的发展。
样表:
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班主任评价记实表(高一年级)
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班主任评价记实表(高二年级)
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科任教师评价记实表(高一年级)
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科任教师评价记实表 (信息技术)
说明:本表供物理、化学和生物教师使用
说明:本表供物理、化学和生物教师使用
说明:本表供语文、数学、外语教师使用
说明:本表供语文、数学、外语教师使用
说明:本表供思想政治、历史和地理教师使用
说明:本表供思想政治、历史和地理教师使用
说明:本表供体育和健康教师使用
说明:本表供体育和健康教师使用
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科任教师评价记实表说明:本表供音乐和美术教师使用
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阶段性评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