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第一课(两课时)(可编辑修改word版)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https://img.taocdn.com/s3/m/be92ec4e33d4b14e852468b3.png)
人生发展的不同阶段,有其不同的特点,所面临 的主要问题也会不同。
“吾十有五而至于学,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 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 欲,不逾矩。”
–—— 孔 子
(二)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 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1、要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就 要客观地认识自己,使自己的主观愿望符 合自己的客观实际,从而更好地发挥出自 己的作用。
1、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坚持主观与 客观相符合。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来决 定我们的主观思想和行为。
古时候有个人,希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的 快点,天天到田边去看。可是,一天、两 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也没有长高。他就 在田边焦急的转来转去,自言自语的说: “我得想个办法帮他们长。“一天,他终于 想到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 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 弄得精疲力尽。当他回到家里时,一边喘气 一边对儿子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 没白费,禾苗都长了一大截。” 他的儿子不 明白是怎么回事,跑到田里一看,发现禾苗 都枯死了。
3、要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还要主动选择,既要抓住选择的机遇,又 要慎重选择。
几个学生问哲学家苏格拉底:“人生是什么?” 苏格拉底把他们带到一片苹果树林,要求大家从树林的这头走到那头,
每人挑选一只自己认为最大最好的苹果。不许走回头路,不许选择两次。 在穿过苹果林的过程中,学生们认真细致地挑选自己认为最好的苹果。
态,无穷的变化发展,但归根结底都是客观 实在的外在表现,都是“物质”的外在表 现。
3、“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物质”的根本特性、唯一特性
“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即指客观实际, 就是指存在于我们意识之外的现实情况,即事 物自身的属性和特点,以及事物之间的种种联 系和关系,都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5d4a555b31b765ce05081478.png)
一、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1、人生选择不能只靠主观意志
母鸡下蛋
从前,有一个人养了一只母鸡,他非常关心这只 母鸡每天下蛋的情况,可是这只母鸡每天只能下1 只的蛋。心急的主人 就开始想办法让自己的母鸡 可以下更多的蛋。他想,如果多喂食物给母鸡, 那么它就能下更多的蛋。于是,他每天给母鸡喂 上比过去多一倍的食物。结果,这只母鸡 并没有 按照他想的那样下蛋。主人并没有气馁,认为一 定是给母鸡喂的食物还不够。于是他又增加喂食 的分量,结果,这只母鸡长得太肥胖,再也不下 蛋了。
(2)、创造条件,使人生中最好的可能性转化为人生发展的现实
(3)、做力所能及的选择
理论与探究1:钱学森的选择 钱学森1935年赴美国留学,10年后,他 成为当时一流火箭专家。 美国海军部次长恶狠狠地说: “他知道 所有美国导弹工程的核心机密,一个钱学 森抵得上5个海军陆战师,我宁可把这个 家伙枪毙了,也不能放他回红色中国去!” 在很多时候,我们还要承担国家所赋予我们的责任, 去选择正确的人生之路!
于是,这头可怜的毛驴就这样站在原地, 一会儿考虑数量,一会儿考虑质量,一会儿 分析颜色,一会儿分析新鲜度,犹犹豫豫, 来来回回,在无所适从中活活地饿死了。
二、人生选择的多样性和可能性
1、人生道路不是只有一种选择 2、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近代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莱布尼兹有一天同国王谈论哲学。莱布尼 兹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国王不信,马上命人在花园里找 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结果总是被莱布尼兹挑出它们之间的差别。其实何止 是树叶,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会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孪生兄弟,也有差异。 有一个作家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粒相同的砂子,没有两只相同的苍蝇,没 有两双相同的手掌,没有两个相同的鼻子。”这个作家这样说的是有道理的, 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形形色色、千差万别、千姿百态。莱布尼兹对国王说 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后,他又继续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 全不同的东西。国王又不信,马上要人在花园里找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结 果总被莱布尼兹指出它们之间的相同地方。这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世界上 的事物和现象居然千差万别,但又具有物质统一性。
《哲学与人生》教案(完整版)
![《哲学与人生》教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9a4792377375a417866f8f8e.png)
《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教学目标】1.认知:使学生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理解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是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
2.情感态度观念:培养学生正视现实,自强不息,尊重规律,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与观念。
3.运用:培养学生运用本课知识把握客观规律,判明客观实际,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人生选择的基本能力。
【教学重点】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和方法。
2.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教学难点】1.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教学方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2学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选择正确的道路,永远比跑得快更重要。
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生命,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
人生如同在池塘里钓鱼,选对池塘才能钓大鱼,在错误的地方垂钓,肯定钓不到想要的鱼。
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萨特说过一句富于哲理的话:人有选择的自由,但是没有不选择的自由。
这位大师的话道出了这样一个真理:人生处处有选择。
选择是什么?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命运,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因而,选择就是人生的第一推动力。
只有选择,人生才有主题;只有选择,人生的坎坷才会被踏平;只有选择,人生才能冲破世俗的藩篱;只有选择,人生才能演奏出生命的华彩乐章。
通过短文让学生了解人生必须要选择,并思考选择的依据是什么!运用教材第2页中“小赵从事农机维修成功”的事例,让学生讨论分析,导入本课的学习,引入客观实际的教学内容。
<新课讲授>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公元前638年11月初一,宋楚两军在泓水(今河南柘城北)相遇。
宋军的数量小于楚军,处于劣势。
但是宋军占据了河边的有利地形,在楚人还没渡完河的时候,宋军已经列阵完毕。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教案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75e1cbaa00b52acfc7cac2.png)
《哲学与人生》教案(二)开课单位:授课教师:授课班级:教材版本:《哲学与人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主编:杨耕单元第一单元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课题第1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授课时间年月日第节授课地点学时2学时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实事求是等基本观点及其对人生发展道路的重要意义;指导学生从主客观条件出发选择适合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教学内容1.一切从实际出发2.正确选择人生道路学生分析以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学生应该能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本观点,但具体到自己人生道路选择上,可能对自身条件的影响和制约认识不到位,甚至可能更多强调客观条件。
要引导他们认识到主观要符合客观。
教学方法讲授、体验教学形式课堂教学教学效果评价方式通过提问考察学生对课题的认知程度教学进程及安排第1课时导入:看图提问:读漫画“宝宝快跳”,你对该父母的要求有什么看法?该父母犯主观主义。
不从实际出发。
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首先要解决一个出发点问题,也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1.世界具有无限多样性花鸟鱼虫、山川树木,日月星辰、宇观物质,社会事物、文化现象、人类自身,故事1:胸有成竹宋朝有个画家叫文与可,善于画竹。
他画的竹子栩栩如生受到大家的称赞。
原来文与可在他居住的地方遍种竹子,一年四季观察竹子的变化,他对竹枝竹叶在不同时期的形状姿态都有透彻的了解,所以他画竹时能下笔有神,他的朋友晁补之写下一首诗,称赞他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从此胸有成竹作为脍炙人口的成语流传至今。
如果文与可不与竹子打交道,不论他怎样构思也不会胸有成竹即没有形成竹子的意识。
故事2:两只老虎的启示两只老虎,一只在笼子里,一只在野地里。
在笼子里的老虎三餐无忧,在外面的老虎自由自在,两只老虎经常进行亲切的交谈。
笼子里的老虎总是羡慕外面老虎的自由,外面的老虎却羡慕笼子里的老虎的安逸。
一日,一只老虎对另一只老虎说,咱们换一换,另一只老虎同意了。
于是,笼子里的老虎走进了大自然,野地里的老虎走进了笼子里。
哲学与人生第1课
![哲学与人生第1课](https://img.taocdn.com/s3/m/8c2bb50c02020740be1e9b12.png)
问题:结合上述事例,说明在我们的学习 和生活中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性。
二、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 前提和基础
结合上述漫画,谈谈作出正确的人生选 择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
2.想问题做事情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
物质决定意识,物质 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1)是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根本对立
意识决定物质,意识 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课程改革家规划新教材
第一单元
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 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
第一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第一单元
第一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二、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2012-2——
一、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笑一笑:
从前,有一个秀才,他有一个傻儿子.有一天,朋友 要来拜访这个秀才,他为了显示自己的才能,决定 让儿子招待客人,还特地教儿子几句话:"如果客 人问你咱们家的桃树怎么没了?你就说?让我砍 了卖了?如果他问你咱们家的篱笆为什么那么乱? 你就说?兵荒马乱糟蹋了?如果他问你咱家钱怎 么那么多,你就说?爹妈辛苦挣的?如果他问你怎 么如此聪明?你就说?那当然,我们家世代如此.? 于是,儿子去招待客人. 客人问:"你的父亲呢?"儿子答道:"让我砍了卖 了!"客人很惊讶,接着问"那么你母亲呢?"儿子回 答"兵荒马乱糟蹋了!"客人又问:"你们家门口的牛 粪这么多啊?"儿子骄傲的说:"爹妈辛辛苦苦挣 的!"客人生气的问:"你怎么这么说啊!"儿子得意 的说:"那当然,我们家世代如此!"
邯郸学步:战国时,赵国都城邯郸的人以走路姿势优美而著称。 有个燕国人来到邯郸,要学习他们如何走路。他发现满街的人 走路各异,但都优雅,就见一个学一个。结果,他什么都没学 会,连自己原先是如何走路的都忘了,只好爬着回去。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https://img.taocdn.com/s3/m/7a75f312fad6195f312ba697.png)
“ 你母亲呢 ?”
——" 兵荒马乱糟踏了 !”
你们家门前的牛粪怎么这么多呀 ?
——" 爹妈辛辛苦苦挣的 !"
客人生气地问 :“ 你怎么这样说 ?”
——" 那当然 , 我们家世代如此 !"
人们想问题办事情应该一切从实际出发, 使主现符合客观。秀才为了显示自己的才能, 忽视傻儿子低智力水平,主观传授待客之道, 违背客观实际,从而在待客过程中笑话百出。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 性,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秀才的儿子 不能针对语言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回答, 当然会闹出笑话。
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毕达哥拉斯
卢梭
笛卡尔
叔本华
尼采
黑格尔
康德
杜威
萨特
马克思
胡塞尔
罗素
毛泽东
• 柏拉图有一天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 ? 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走一次 要不回头地走 在途中要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麦穗 但只可以摘一次 柏拉图觉得很容易 充满信心地出去 谁知过了半天他仍没有回去 最后,他垂头丧气出现在老师跟前诉说空手而回的原因: " 很难得看见一株看似不错的,却不知是不是最好, 不得已,因为只可以摘一次,只好放弃,再看看有没有更 好的, 到发现已经走到尽头时,才发觉手上一棵麦穗也没有 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 " 那就是爱情 "
在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人面狮身的司芬克斯向从他面前路 过的每个人都说出同样的谜语:早晨用 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晚上 用三只脚走路的东西是什么?行人能答 出,就放其过去,反之,则将其吃掉。
你知道司克芬斯谜语的谜底
《哲学与人生》第1课1
![《哲学与人生》第1课1](https://img.taocdn.com/s3/m/be59ef0ede80d4d8d15a4f10.png)
<哲学与人生> 第一节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框题是:----------------首先,我对本框题进行分析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是人教版教材高一政治必修1第单元第 .个框题。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这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因此,本框题在经济常识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本框题前面承接本教材的这部分内容,后面是本教材的这部分内容,所以学好这个框题为学好以后的经济常识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而且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框题包含的一些经济理论,是以后政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内容。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一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三、说教学的重、难点本着高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重点的依据:只有掌握了,才能理解和掌握教学难点:难点的依据: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框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四、说教法我们都知道政治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
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
考虑到我校高一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
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发展思辩能力,注重学生的心理状况。
当然教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
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哲学与人生(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哲学与人生(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d05efe8f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7e.png)
智慧之光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一
第二节 发展变化与人生的顺境、逆境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一
第二节 发展变化与人生的顺境、逆境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一
第二节 发展变化与人生的顺境、逆境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一
第二节 发展变化与人生的顺境、逆境
小案例
“三日”吕蒙三国时,吴国吕蒙十五六岁就跟随姐夫去打仗,英勇善战,屡建战功,31 岁便升为拱野中郎将。但是他的文化水平很低,常常词不达意,闹出笑话。于是,吕蒙听从孙权的教诲,发愤攻读,并且进步很快。赤壁之战之后,鲁肃接任吴国统帅。鲁肃早先知道吕蒙是文盲武将,很看不起他。有一次,鲁肃路过吕蒙防地,提出好多战略上的问题,故意为难他。鲁肃本以为吕蒙会瞠目结舌,不料吕蒙对答如流,有的连鲁肃也未曾想到。鲁肃大为惊喜,称道:“学识渊博,非吴下阿蒙。”吕蒙听后幽默地答道:“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看。”
人生是一个在曲折中发展的过程
二
第二节 发展变化与人生的顺境、逆境
人生是一个在曲折中发展的过程
二
第二节 发展变化与人生的顺境、逆境
小案例
据医学史记载,17 世纪 20 年代,英国有个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而奇迹般地挽救了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成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用。19 世纪 80 年代,拉丁美洲的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 1901 年维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的造血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从科学输血的历程可以看到,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因此,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又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在曲折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https://img.taocdn.com/s3/m/9a77d14dbe1e650e52ea9986.png)
41、做作业或做一件事情,总比别人花的时间多。
42、喜欢运动量大的体育活动,或参加各种文艺活动。 43、不能很快地把注意力从一件事情转移到另一件事情上。 44、接受一个任务后,就希望把它迅速解决。 45、认为墨守成规比冒风险要强一些。
46、能够同时注意几件事物。
47、当我烦闷的时候,别人很难使我高兴。 48、爱看情节起伏跌宕、激动人心的小说。 49、对工作抱认真严谨、始终一贯的态度。 50、和周围人们的关系总是相处不好。
人不能同时坐两把椅子;也不能同时脚踩两只船。
当我毕业的时候,我打算选择: 继续深造,去高职院校读书 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 听从家人的安排 找一份高收入的工作 没想好……
人生选择存在着多种可能性,我们要学会比较,学 会取舍,该拿起的拿起,该放下的放下,从客观 实际出发选择好自己的人生道路。 讨论:社会上有些人把“相貌像演员,身材像运动 员,收入过十万元”作为爱情的先决条件,这符 合实际吗?为什么?
1、人生的客观实际,包括个人的()条件。 A主观 B客观 C主客观 2、人生的客观实际还指人生( )所具有的不同 特点、情况和问题。 A实际 B不同阶段 C不同性别 3、要作出正确的人生选择,还要正确认识和把握 自己的( ) A过去、现在和将来 B过去 C现在 D将来
二、物质世界的多样统一性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 种可能性
然而爱德华对其兄长的弱点一清二楚。他每天都 打发人把各种各样的美味端给雷纳德品尝。雷纳 德对好吃的是来者不拒。不多日子下来,雷纳德 的体重不减反增,变得越来越肥胖了。 有人指责爱德华不该对兄长如此残忍。爱德 华的回答是:“我哥哥不是一名囚犯。只要他愿 意,他就可以离开,决定权在他手里。” 雷纳德在那个房间一呆就是10年,直到弟弟 爱德华战死后才被放出来。然而,雷纳德的身体 已经被自己多年的贪吃糟蹋得一塌糊涂了,出狱 后不到一年就一命呜呼了。 爱德华说得没错,他哥哥雷纳德没有被他囚 禁,真正囚禁雷纳德的是他自己的欲望。
哲学与人生_(修订版)第一课
![哲学与人生_(修订版)第一课](https://img.taocdn.com/s3/m/d0b63e04a21614791711289b.png)
4.下列哪个成语可以正确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 ( )。
A.量力而行 B.自知之明 C.不自量力 D.妄自菲薄
看病吃药 人工降雨技术
• 唯心
• 意识 • 主观 • 思维
• 巫术 • 祭天祈福
奶牛的故事
实事求是
定义: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经过调查 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 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实事: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 求:分析、研究 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
2.想问题做事情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
阅读P3 ,回答: 小赵文化课基础不差,为什么选择学技术? 他的选择正确吗?
客观实际
定义:客观实际,就是指存在于我们意识之 外的客观事物及其实际状况,即事物自身的 属性和特点,以及事物之间的种种联系。
唯物? 唯心?
唯物
物质 客观 存在
3.根据客观实际选择人生道路
学习P6-8,理解“人生的客观实际”的内涵。
首先是指人生具体的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 还包括个人的主客观条件。
客观条件:自己的体质、学业基础、家庭 主观条件:兴趣、性格、能力
还指人生的不同阶段所具有的不同特点、情况和问题。
阅读P6,回答: 1.他为什么放弃美国优厚的待遇,排除万难,坚持回
国? 2.钱学森为什么在得知祖国解放后才回国? 3.鲁迅为什么要弃医从文?
阅读P7 ,回答: 慧雯最初的职业理想是? 为什么放弃了? 导游适合她吗? 我们在选择未来工作的时候,要考虑哪些条件?
萨柏把个人职业生涯分为五个主要阶段:
(1)成长阶段(从出生到14岁左右):
儿童期,在观察和模仿中逐渐了解自我、探索自我,对职业的认识处在一个朦胧的 幻想状态。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dc2e435980eb6294dd886cc3.png)
很久以前,山村里有一位财主。他非常富有,但生性愚钝, 尽做傻事,所以常遭到村人的嘲笑。
有一天,傻财主到邻村的一位财主家作客。他看到一幢三层 楼高的新屋,宽敞明亮,高大壮丽,心里非常羡慕,心想:我 也有钱,而且并不比他的少。他有这样一幢楼,而我没有,这 像什么话呢?一回到家,他马上派人把工匠找来,问道:“邻 村新造的那幢楼,你们知道是谁造的吗?”
空中楼阁
空中楼阁能够建成 吗?为什么?
• 人不是仅仅依靠自己
的主观意志就能对人
生道路做出正确选择
的。
B
6
鲁侯养鸟
有一天,鲁国城郊飞来一只罕见的海鸟。猎人们知道鲁侯 喜欢养鸟,就捉住海鸟,献给他。鲁侯惟恐海鸟死去, 就把它当成贵宾,供养在庙堂里,下令高级厨师每天给 海鸟准备丰盛的酒席,叫乐队演奏高雅的乐曲,让海鸟 欣赏优美的歌舞。可是那只海鸟却被吓得神魂颠倒,一 点东西也不敢吃,一滴水也不敢喝,三天后就活活饿死 了。鲁侯对海鸟真是关怀备至,尽心尽力,可他是用供 养自己的办法来养海鸟,海鸟怎么受得了呢?
工匠们回答道:“知道,那幢楼是我们几个造的。”
傻财主一听,非常高兴,说:“好极了,你们照样子再给我 盖一次。记住要三层楼的房子,要和那幢一模一样。”
•
B
4
工匠们一边答应,心里一边嘀咕;不知这次他又会做出什 么傻事来。可是不管怎样,还得照吩咐去做,大家便各自忙 开了。
一天,财主来到工地,东瞅瞅,西瞧瞧,心里十分纳闷, 便问正在打地基的工匠:“你们这是在干什么?”
B
9
想一想
• 汉语里有哪些成语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 因地制宜;
• 因势利导;
• 因材施教;
• 量体裁衣;
• 对症下药;
• 随机应变;
修订版版哲学与人生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修订版版哲学与人生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8f998d948bd63186bcebbcab.png)
观察下图中,两根线段,哪根更长?
观察下图中,两个中心圆,哪个更大?
错觉实验告诉我们:
• 眼见不一定为实,一定要调查取证。 •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项事情的基本
要求、前提和依据。
• 想问题办事情从客观实际出发,就必须 探寻和把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做到 实事求是。
• 其实何止是树叶,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会是完 全相同的,即使是孪生兄弟,也有差异。
• 莱布尼兹对国王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 同的东西后,他又继续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 完全不同的东西。国王又不信,马上命人在花 园里找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结果总被莱布尼 兹指出它们之间相同的地方。
• 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 • 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不同的东西
一回到家,他马上派人把工匠找来, 问道: “邻村新造的那幢楼,你们知道 是谁造的吗?”
工匠们回答道:“知道,那幢楼是我 们几个造的。”
傻财主一听,非常高兴,说:“好极 了,你们照样子再给我盖一次。记住要三 层楼的房子,要和那幢一模一样。
工匠们一边答应,心里一边嘀咕; 不知这次他又会做出什么傻事来。可是不 管怎样,还得照吩咐去做,大家便各自忙 开了。
一天,财主来到工地,东瞅瞅,西瞧 瞧,心里十分纳闷,便问正在打地基的工 匠:“你们这是在干什么?”
“造一幢三层楼高的屋子呀,是照您吩 咐干的。”
“不对,不对。我要你们造的是那第三层 楼的屋子。我只要最上面的那层,下面那二层 我不要,快拆掉。先造最上面的那层。”
工匠们听后哈哈大笑,说:“只要最上面 那层,我们不会造,你自己造吧!”
• 学会选择,分析个人面临的客观实际以 及自身的实际。
• 善于选择,扬长避短、量力而行、把握 时机。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2.物质世界的多样统一性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课件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2.物质世界的多样统一性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ef9ffe567ec102de3bd8973.png)
14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2.物质世界的多样统一性为人生选择提供 了多种可能性
15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2.物质世界的多样统一性为人生选择提供 了多种可能性
16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2.物质世界的多样统一性为人生选择提供 了多种可能性
17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2.物质世界的多样统一性为人生选择提供 了多种可能性
邯郸学步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2.物质世界的多样统一性为人生选择提供 了多种可能性
8
该怎样选择?
东边邻居家有四个儿子,大儿子老实勤奋,二儿子聪明,三 儿子是瞎子,四儿子驼背。
作为父亲该怎样指导他们人生发展的方向?
•大儿子务农 •二儿子经商 •三儿子算命 •四儿子缝衣服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2.物质世界的多样统一性为人生选择提供 了多种可能性
邰丽华曾经用这样一段文字,质朴地概括了 自己的人生哲学:“其实所有人的人生都是一 样的,有圆有缺有满有空,这是你不能选择的。 但你可以选择看人生的角度,多看看人生的圆 满,然后带着一颗快乐感恩的心去面对人生的 不圆满——这就是我所领悟的生活真谛。”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2.物质世界的多样统一性为人生选择提供 了多种可能性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2.物质世界的多样统一性为人生选择提供 了多种可能性
23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2.物质世界的多样统一性为人生选择提供 了多种可能性
二、物质世界的多样统一性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
24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2.物质世界的多样统一性为人生选择提供 了多种可能性
2014年3月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2.物质世界的多样统一性为人生选择提供 了多种可能性
这就是世界的统一性的“一”字。
5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2.物质世界的多样统一性为人生选择提供 了多种可能性
《哲学与人生》教案全部个单元
![《哲学与人生》教案全部个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a0e28816a8956bec0975e375.png)
【哲学知识点2】怎样理解哲学中所讲的物质世界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
【参考答案】P9
物质世界既是多样性的,又是统一的。
物质世界中各种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的不同表现,它们具有不同的形态和属性,显示出不同质的差别。
【哲学知识点3】是不是一些可能都会转化为现实?(理解可能性与现实性)
【参考答案】P10
可能性——是指包含在事物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当某种事物或现象还没有成为现实之前,只是一种可能性。
现实性——是指一切实际存在的事物。
无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教学点
明确哲学与人生的关系
理解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
理解可能维能力
德育
渗透点
立足自身好好学习,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明确哲学与人生的关系
理解可能性与现实性的关系
难点
理解世界是多样性和统一性
学法引导
1.讲授法(重点讲解,加深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事物运动都是有规律的。敢于行动,善于行动。
难点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人生存在于行动中。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增强自信自强意识。
学法引导
1.讲授法(重点讲解,加深理解)
2.讨论法(积极参与,调动情绪)
教学内容
更新、补
充、删节
《哲学与人生学习指导》 主编:张伟 邹本杰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答案】P4-5
(2021年整理)《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一课
![(2021年整理)《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一课](https://img.taocdn.com/s3/m/3614c05ed4d8d15abe234ef1.png)
(完整版)《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一课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版)《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一课)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一课的全部内容。
(完整版)《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一课编辑整理:张嬗雒老师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我们任然希望 (完整版)《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一课这篇文档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到下面的留言区,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一课〉这篇文档的全部内容。
同学们好,今天由我为大家讲述“哲学与人生”这门课程。
在开始之前,我先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
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能和大家一起学习这门课程,现在我们开始上课。
人生是什么?老师想先问问同学们同学们说的都很好,其实人生就是由现实生活和情感生活这两个部分组成的.我们说一个人的生命过程由他经历过的事件串接成一部“个人史",是他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
这是从现象层面的理解的,也就是现实生活;那么从意义层面理解来看,一个人生命中由他体验的意义串接成一部“情感史”,是他的自己而不是别人的,这就是我们说的情感生活.怎么理解这个“个人史”和“情感史”呢?简单说,我们的日常生活就叫“个人史",像我们的成长,升学,毕业工作,结婚生子等等的就组成了“个人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联系某职校学生会考学习过去—上课睡觉、不小差、玩手机会考学习现在——成绩不及格,不过关
会考学习未来——端正态度,认真学习,过关
二、物质世界的多样统一性为我们的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1、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举例互动
小组互动
互动碰撞
互动分析
互动总结
联系学生情感升华
(主观符合客观,一切从实际出发来选择)
(联系经济学价值规律:毕业生创业失败事例—去年棉花天冷产量低今年齐种棉花丰收想赚钱反而无人收购亏本案例)
强调:主观符合客观,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存在决定思维点出:哲学原理与对应的方法
画片:“最强大脑”中外最优选手PK二维码的场景, 讨论:为什么你能把二维码能反映出来?(原理是:)
补充:规划短文——我的人生客观实际的选择(字数不低于五百字)
教学后记
本节课属于哲学与人生第二版修订版的再版内容,与第一版相比,内容更丰富,修订版突出人生——哲学——人生选择,这样还是不便于学生理解, 所以授课时调整为哲学原理——哲学方法——人生应用(选择)。
教学过程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
3.运用:培养学生运用本课知识把握客观规律,判明客观实际,并在此基
础上进行人生选择的基本能力。
教学重点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和方法
教学难点
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更新、补充删节内容
无
板书设计
一、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二、物质的多样性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作业布置
哲学与人生修订版学习指导相关练习
理论(理实一体)课教案
课题
第一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授课形式
新授
授课课时
共2课时,第1、2课时
使用教具
多媒体课件
劳模视频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料
课前准备
制作PPT,准备教具
教学目标
1、认知:使学生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理解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是进行人生选择的前提。
2.情感态度观念:培养学生正视现实,自强不息,尊重规律,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与观念。
国家英模杨利伟(不适合点:体能心理素质不够)全国劳模邓建军(可能适合点:技术人才,基层做起)
学生讨论,得出:
1、人生选择虽具有自主性,但不能只靠主观意志,不同的选择产生不同的结果。
(游戏中符合选择的,极有可能成功;选择不符,导致失败)
2、想问题做事情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主观意愿出发,这是做出正确人生选择的前提和保证。
(1)世界是物质的,先物质,后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2)意识对物质有能动反作用,正确意识起促进作用,
情景互动
游戏互动
讲授新课
布置讨论
互动空间
多媒体点现
头脑风暴
讲授重点
小组讨论
课堂抢答
强调巩固
讲授重点
错误的意识起阻碍作用
(3)正确的意识是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的。(方法)
3、从客观实际出发,就必须掌握规律,做到“实事求是”。
解释实事求是:(课本第6页小字)
举例:山东寿光农民是如何利用价值规律来种填山药赚钱
引申升华:尊重规律从客观实际出发,才能发挥人的最大主观能动性
4、每个人要根据主客观条件的客观实际出发,选择好人生道路
(1)人生具体的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
(时势造英雄,时代出精英,点出新时代就能出邓建军、李彬、许振超创新高技能精英的人才,通过努力我们也能这样,情感升华)
(2)人生具体的主观条件制约(体质、学业、专业、兴趣、
家庭、能力、性格等方面要相符)
课本第2页案例:年轻人文学家未成,反成书法家
(3)人生的客观实际还包括人生不同阶段发展的规律相符,相符不同人生阶段的特点。
联系点:学生在校学习——知识和技能、一定的实践经验学生校外实习——转化所学知识技能,较多的实践经验学生正式工作——知识技能的完全运用、创新
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
人生道路与使我们“爱智慧的哲学”有关系吗?今天先来讨论:“只有我想不到没选择到,没有我做不到的”,真的能这样的?
一、客观实际是我们的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你想成为什么的人,你来作选择,哪一种类型更适合你? 游戏:你看你选谁
著名模特瞿颖(不适合点:身高不够) 著名歌手韩磊(不适合点:声限不够)
联系学生情感互动
讲授难点
媒体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