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精品课程建设实践与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流平台l ; 例
高职精品课程建设实践与探索
课程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
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任务。笔者所在学院十分重视
课程改革与建设工作,在教育部启动的高职精品课程建设 工程当中,学院高职护理专业《病原生物与免疫》课程于 2008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在精品课的建设过程中,我们 深切体会到,深化教学改革、扎扎实实地进行课程建设, 是提高教学质量,打造高职精品课程的关键所在。 一、建设精昌课程需要树立办一流高职教 育的意识 办好高职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落实科学发 展观、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要求。办一流学 院,建一流专业,创一流课程,这也是我们职业院校自觉 的追求。所谓一流教育,就应该是人民满意的教育,就高 等职业教育来说,就应该是高就业率的教育。建设精品课 程是刨办一流高职教育的必然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的任务 就是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高技能人才。 我院是2003年由五所中专学校组建成的大兴安岭职业 学院,我们医学技术系前身是大兴安岭卫生学校,自1970 年创建以来就开设了<病原生物与免疫)课程。多年来, 文/刘丽高丽玲 我们虽然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付出了很大努力,但是由于 种种原因,高职毕业生不能完全适应社会需要的问题仍未 彻底解决,社会责任感、爱岗敬业意识淡薄,自主学习能
力薄弱,专业知识、动手能力欠缺,这些都有待于认真重
视和解决。只有通过向学生提供优质的课程,使学生得到
最好的教育,才能达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适合
高职护理岗位服务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目的。2003年并
入大兴安岭职业学院后,为了适应高职护理专业需求和护
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求,我们在教学内容和方法展开了
大规模的整合及改革。目前,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结构体
系,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制定了完备的教学大纲,编
制了具有针对性的校本教材和实验教学指导书,无论在教
学主体与教学管理上还是在教学改革与实践上都形成了自
己的特色。
二、精品课程建设必须以全面深化教学改
革为基础
精品课程建设应当服从整体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
求,以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设置为前提,以全面深化教学
改革为基础。几年来,我院在深入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的
外法线方向与剪切力的方向一致。在圆周方向d×可以取得 足够小,以至可将在圆周方向的相邻材料对其约束看作是 沿切线方向的,因此研究对象属于平面应变问题。在同一 时刻管壁上的其它部分与上述研究对象的受力不同,但对 于管壁的任一部分,在剪切过程中总有一个时刻会处于上 述状态。 针对不同长度的钢管剪切,端部边界条件有以下三种 情况:对于短管,两端自由;对于长管切头剪尾,一端轴 向约束,一端自由;对于长管中间切断,两端轴向约束。 3.计算结果分析 (1】两端自由的短管剪切。由于固定剪刃和活动剪 刃的交错布置。剪切时必然产生一个翻倾力矩,这个力矩 作用在相对的两个剪刃的侧壁上,因此,在力学模型上的 对应位置加水平约束,以限制被剪材料的翻倾。 一般来说,上剪刃处比下剪刃处的应力线要密集得 多,这是在上剪刃加载荷的缘故。加载初始,在两剪刃之 间便形成了带状的应力等值线。随着载荷的增加,等值线 向外扩散,由原来在剪刃之间的一条窄带蔓延到上下剪刃 与管壁的接触处。当大于屈服应力的等值线贯穿整个剪切 面后,材料开始滑移,实际的切口形状将发生在这里贯通 的塑性屈服应力等值线区域内。 (2)一端自由,一端轴向约束的长管切头。由于一
端的钢管很长,限制了在剪切过程中的翻倾转动,减轻了
对剪切的侧向压力,也改变了剪切过程的应力分布和应力
状态。最显著的变化是当塑性区贯穿整个截面后,其等值
线区域明显地向两剪刃中间靠近。这种情况下切口的平整
程度要好于前者,但仍然不能达到平齐。
(3)两端轴向约束的长管中间剪切。长管中间剪切
时,虽然两端材料对剪切带中间的材料有一定的约束作
用,但其影响是有限的。而且随着剪切过程的深入,这种
影响显得更加微弱。要获得优质切口应当满足如下条件:
第一,在剪切过程中塑性区应在剪刃之间,其应力等值线
应与剪切力方向一致;第二,剪切带中质点的球形应力张
量应为负值。
4.结论
(1】通过对三种不同约束形式下的剪切过程有限元
分析,证实对剪切材料的约束方式不同,直接影响到切口
的表面质量。
(2)着重分析应力状态对切口质量的影响,对钢管
而言采用无间隙、轴向加压、有芯棒的圆周剪切法可以获
得理想的切口质量。
●
(作者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高级技工学校)
实
I雁
曼ANALYSISE-mail zhiyezlzhi0163 co ̄1 I交流平台 编辑孙雁l : .1 I,--■H
基础上,开展了全面的教学改革。
根据本门课程的特点安排教学计划,在学生开始学
习前先到医院见习一周,了解工作环境、体验工作过程,
重点认识有菌环境与无菌环境,并有意思地收集由病原微
生物引起疾病的病例和免疫性疾病的病例。返校后,根
据学生收集到的病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案例式
教学”,如“肾小球肾炎”病例。或者以学生在实践体 验中发现的问题为切入点,进行“问题引导式教学”, 如“怎样使有菌环境变成无菌环境”等等。真正做到 “教” “学” “做“合一,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 习效率。同时还采用了开放式“现场教学”,把部分形态 理论教学内容引入实验室,把一些综合性实训项目带进附 属医院。在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和消化内科,由临床医生讲 解引起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的致病菌与病毒,实现了理论 与实践、课程学习与岗位工作环境的零距离对接。 通过广泛深入的教学改革,广大教师对职业教育的性 质、任务及其特征有了较清楚的认识。普遍树立起职业教 育的教学观、人才观、质量观,并自觉贯彻到专业建设、 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内容建设当中。 三、建设精品课程,必须全面把握精品课 程建设的内涵 通过认真学习教育部关于精品课建设的有关文件和 领导讲话,我们深刻理解了教育部关于精品课程建设与评 价标准的内涵,即“五个一流”的课程标准:一流的教师 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体 系、一流的实践教学基地:。而贯穿这“五个一流”的精 神主线,就是精品课程的教学思想。 1.敖霄队伍童设 高职教育的教师队伍,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从教 人员不仅是专业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本行业的行家里 手、能工巧匠,即我们所说的“双师型”教师。我们在这 方面有两个做法:一是有计划地对我们的教师进行“双师 型”培养,让他们在医院的一线护理岗位进行技能实训; 二是聘请医学界的知名专家、护理技术能手上课堂,使学 生在课堂上就能接受工作岗位的实践技能训练。 2.教学内窖建设 教学内容建设是精品课建设的核心,高职课程建设要 围绕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来进行,以培养岗位能力为着眼 点,以实用性为特征构建课程体系。高职教育的教学内容 有一个突出要求,就是必须反映先进的护理岗位技术,必 须保证与护理工作实践的“零距离”,它的内容体系要与 现行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相融通,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双证 融通”,如我们的学生在校期间就能考取护士上岗证,在 生产实习期间可顶岗实习。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设 高职教育的教学方法必须体现出高职教育的实践性 特征,尽可能地刨造生产实践环境,让学生作为实践的 主体,教师采用实践性的教学方法。如开放式“现场教 学”:恰当引入临床病例,开展案例式教学;通过教师教 研活动和学生深入临床收集的典型病例,编制适合于微生 物各论及寄生虫各论的病例。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 容在适当的时候将病例展示给学生,设置基于案例、问题 意义的情境,引发学生主动探究,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 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突出“教” “学” “做”合一的教学特色。 4.教材建设
除选用国家高职高专优秀教材和规划教材外,为适应
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我们组织相关人员编写了配套校本部
教材“高职高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教材”
<病原生物与免疫>。该教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将整个课
程分为三个模块,每个模块下又含若干个子模块,采取以
问题引导式、案例分析式及现场教学等方式,以该专业从
本门课程中获取的具体技能为主线组织教学内容,投入使
用以来效果显著,学生学习目的性增强、兴趣提高。
为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知识,我们结合教
学实际,联合相关医疗单位编写了约36万字的<病原生物
与免疫学实践能力培养与评价>。书中涉及了所有章节的
实验实践、课后复习题、综合习题等内容,该书提高了实
验效率,培养了学生科研设计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
的能力。
5.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实践基地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来说,已经重要到决定高等
职业教育生存的程度上7。因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生产
一
线的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它的教学过程必须有生产岗位
的技术情境来保证,学生技能的获得只有在实际的生产岗位
上才能实现。我们有标准的校内实训室以及多处校外实习基
地,并充分重视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建设,才使各门专业课程
的教学目的得以实现,学生岗位技能的培养得到了保障。
通过精品课建设实践与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
益。“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法在高职<病原生物与免疫>精
品课建设中的应用,使<病原生物与免疫>教学过程在科学
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使相关教育科学理论不断在实践中得
到应用和检验,并得到丰富和发展。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知
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减少教学中的盲目性、随意
性,优化教学效果,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
他们的学习动力,改进了教学效果。总之,我们的体会是精
品课程精在创新、重在实践,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是贯穿高
等职业教育的一条主线,这就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我院
的精品课程建设仅仅是开始,精品课程的数量还远远不够。
如何发挥精品课的示范指导作用,全面提升课程建设水平,
打造更多精品课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仍是需要我们进一
步研究探索的课题。我们力争使<病原生物与免疫>课程成
为国家级精品课,打造出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
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
性课程,实现推动大兴安岭职业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的目的,
为地方、行业经济发展培养出更多业务实践能力强、综合素
质高的实用型医护人才。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大兴安岭职业学校)
OCCUP^11ON
2O11 3
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