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工作原理与运动分析详解
电梯工作原理及结构图
![电梯工作原理及结构图](https://img.taocdn.com/s3/m/169da39d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9a.png)
电梯工作原理及结构图一、电梯工作原理电梯是一种垂直运输设备,通过电动机驱动,使电梯的升降运动实现人员或者物品的快速、安全的运输。
电梯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电动机驱动电梯的运行离不开电动机的驱动。
电梯通常采用交流电动机或者直流电动机作为驱动源,通过电源系统提供的电能,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电梯的升降运动。
1.2 控制系统电梯的控制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控制电梯的起停、开关门等动作。
控制系统通常由电梯控制器、按钮、传感器等组成。
当乘客按下电梯内或者外的按钮时,控制系统会根据指令来控制电梯的运行。
1.3 安全系统为了保障乘客的安全,电梯还配备了多重安全系统。
其中包括紧急制动器、限速器、安全钳等。
紧急制动器能够在电梯发生故障时迅速刹车,避免发生意外。
限速器能够监测电梯的运行速度,一旦超过安全范围,会自动切断电梯的电源。
安全钳则能够在电梯超过安全高度时,阻挠电梯继续上升。
1.4 平衡系统电梯还配备了平衡系统,主要用于平衡电梯的重力和负荷。
平衡系统通常由配重和平衡绳组成。
配重通过重力作用,与电梯的载荷相平衡,减小电梯电动机的负荷,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
二、电梯结构图电梯的结构图包括电梯的主要组成部份及其相互关系,下面是一个简化的电梯结构图:2.1 电梯井道电梯井道是电梯的固定运行轨道,通常由钢结构构成。
井道内有电梯轿厢和配重块运行的轨道。
2.2 电梯轿厢电梯轿厢是乘客或者物品运输的空间,通常由钢结构构成。
轿厢内配有按钮、指示灯等设备,用于乘客选择楼层和显示当前楼层。
2.3 电梯门电梯门用于乘客进出电梯轿厢,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
电梯门通常分为外门和内门,外门用于隔离电梯轿厢和楼层空间,内门用于隔离电梯轿厢和电梯井道。
2.4 电梯驱动系统电梯驱动系统由电动机、减速器和传动装置组成。
电动机通过减速器和传动装置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电梯的升降运动。
2.5 电梯导轨电梯导轨用于引导电梯轿厢和配重块的运行轨迹,通常由钢材制成。
电梯是怎么行驶的原理
![电梯是怎么行驶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31bf7645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9a.png)
电梯是怎么行驶的原理电梯的行驶原理是基于电动机和控制系统的运作。
电梯以垂直方向运动,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起动、加速、匀速、减速和停止。
首先,电梯的运行是由一个电动机驱动的。
该电动机通常是交流电动机,可以通过开关控制电源的通断来控制电动机的工作状态。
电动机带动一个驱动轮,该驱动轮与电梯的钢丝绳捆绑在一起。
当电动机转动时,驱动轮带动钢丝绳并改变其长度,从而使电梯升降。
其次,电梯的控制系统起到了关键作用。
该系统通常由操纵盘、电气控制器、编码器和传感器组成,以确保电梯的正常运行和安全。
操纵盘是电梯的操作面板,允许乘客选择所需的楼层。
当乘客按下所需楼层的按钮时,操纵盘会将信号发送到电气控制器。
电气控制器是控制电梯运行的中央处理设备。
它接收来自操纵盘的信号,并根据信号指令来控制电动机的运行。
根据操纵盘的指令,电气控制器将电动机的速度和方向进行调整,以实现电梯的起动、加速、减速和停止。
编码器和传感器用于监测电梯的运行状态和位置。
编码器可以对电梯运动的速度和位置进行精确测量,并将这些数据反馈给电气控制器。
传感器可以检测到电梯门的开闭状态以及电梯车厢内是否有人员。
根据这些数据,电气控制器可以做出相应的调整,以确保电梯的安全和顺畅运行。
另外,电梯还配备了安全系统,如紧急制动装置和故障保护装置。
当电梯出现故障或状况异常时,这些安全系统会立即启动,保护乘客的安全。
总结起来,电梯的行驶原理是通过电动机和控制系统的协调工作来实现的。
电动机驱动钢丝绳,使电梯在垂直方向上运动。
控制系统负责接收并处理乘客的指令,根据指令控制电动机的转速和方向,以及对电梯的位置进行监测和调整。
通过这些步骤的协调,电梯可以安全、高效地运行。
电梯的工作原理
![电梯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b2b9e0e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d9.png)
电梯的工作原理电梯是现代社会中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广泛应用于高楼大厦、商场、医院等场所。
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动机驱动,利用钢丝绳和配重系统来实现垂直运动。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梯的工作原理及其各个组成部份。
一、电梯的组成部份1. 电动机:电梯的电动机是其核心部件,通常位于电梯井的顶部。
它通过电能转换为机械能,提供动力驱动电梯的运动。
2. 钢丝绳和配重系统:电梯的钢丝绳与配重系统是实现电梯运动的关键部份。
钢丝绳通过滑轮连接电梯舱和配重块,当电梯舱上升时,配重块下降,反之亦然。
3. 控制系统:电梯的控制系统负责监测和控制电梯的运动。
它包括电梯按钮、电梯控制面板和电梯控制器等组件。
4. 安全系统:为了确保乘客的安全,电梯还配备了多种安全系统,如紧急制动装置、限速器、安全门等。
这些系统能够在紧急情况下保护乘客的生命安全。
二、1. 电梯的起动过程:当乘客按下电梯内或者外的按钮时,控制系统会接收到信号,判断电梯的当前位置和运行方向。
然后,控制系统将信号发送给电动机,启动电动机并控制其转速。
2. 电梯的运行过程:电动机通过驱动滑轮转动,使钢丝绳升降。
当电梯上升时,电动机提供的动力将钢丝绳升起,电梯舱随之上升。
相反,当电梯下降时,电动机提供的动力将钢丝绳放松,电梯舱随之下降。
3. 电梯的住手过程:当电梯到达目标楼层时,控制系统会接收到信号,住手电动机的运转。
同时,安全系统会确保电梯舱停在正确的位置,并打开电梯门以供乘客出入。
4. 安全保护机制:电梯的安全系统起到关键作用。
例如,当电梯超速时,限速器会自动刹车,防止电梯的运行速度过快。
此外,安全门可以防止乘客在电梯运行时意外掉落。
三、电梯的优势和应用1. 便捷高效:电梯能够快速、高效地将乘客从一楼运送到目标楼层,提供了便捷的垂直交通方式。
2. 节省空间:电梯的垂直运动能够充分利用建造空间,节省了楼梯所占用的面积。
3. 提高楼层可达性:对于老年人、残障人士和携带大件物品的人来说,电梯的存在提高了楼层的可达性。
简易电梯知识点归纳总结
![简易电梯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09450ca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38.png)
简易电梯知识点归纳总结1. 电梯的工作原理电梯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电动机带动钢丝绳或液压缸,使电梯的升降舱厢上下运动。
电梯通常由机房、轿厢、对重、导轨、悬挂系统和控制系统等部分构成,各部分协同工作,实现电梯的正常运行。
1) 机房:机房通常设置在电梯井顶部或地下室,内部安装电动机和传动装置,用于驱动电梯升降。
2) 轿厢:轿厢是电梯运送人员或货物的装置,通常由钢板和门组成。
内部还配备有控制面板和安全设备。
3) 对重:对重是电梯升降的平衡重量,在轿厢上升时,对重下降,反之亦然。
4) 导轨:导轨用于引导电梯轿厢的运动方向,保证轿厢在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
5) 悬挂系统:悬挂系统通常由钢丝绳(或钢带)和各种连接部件组成,用于连接轿厢和对重,保证电梯的升降运动。
6)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电梯的大脑,通过按钮、传感器和控制器等组件,实现对电梯的调度、监控和保护。
2. 电梯的类型根据驱动方式和使用场景的不同,电梯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主要包括乘客电梯、货物电梯、自动扶梯、观光电梯、医用电梯等,下面对其进行简要介绍:1) 乘客电梯:主要用于运送人员,适用于各类建筑物,包括住宅、商业综合体、办公楼等。
2) 货物电梯:主要用于运送货物,适用于工厂、仓库等场所,能够承载较重的货物。
3) 自动扶梯:一种沿着倾斜轨道运动的电梯,主要用于繁忙地段的客流运输,如商场、地铁站等。
4) 观光电梯:设计独特、外观漂亮,通常安装在风景名胜区或高层建筑内,供游客观光使用。
5) 医用电梯:满足医疗设施对电梯的特殊需求,如医院内的病人转运和医疗设备搬运等。
3. 电梯的安全知识电梯是一种特殊的运输设备,使用和维护中需要注意安全事项,下面简要总结几点:1) 乘梯安全:乘客在乘坐电梯时,应注意遵守电梯使用规则,等待有序上下,不在电梯内吸烟、乱扔垃圾等,遇到电梯故障应按规定操作或及时报警。
2) 日常维护:电梯设备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包括清洁、润滑、故障检修等,以确保电梯的正常运行。
电梯工作原理及结构图
![电梯工作原理及结构图](https://img.taocdn.com/s3/m/653db21b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61.png)
电梯工作原理及结构图一、引言电梯作为现代城市交通工具的重要组成部份,广泛应用于高楼大厦、商场、地铁等场所。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梯的工作原理及结构图,以便更好地理解电梯的运行机制和构成要素。
二、工作原理1. 电梯的基本原理电梯的工作原理基于重力和电动机的相互作用。
电梯内安装有一台电动机,通过驱动机械装置来提供上升和下降的动力。
同时,电梯还配备了控制系统,能够实现楼层选择、开关门等功能。
2. 电梯的驱动系统电梯的驱动系统主要包括电动机、传动装置和导轨。
电动机是电梯的动力源,通常采用交流电动机或者直流电动机。
传动装置将电动机的转动力传递给电梯的悬挂装置,常见的传动方式有钢丝绳和液压系统。
导轨则起到引导电梯运行的作用。
3. 电梯的控制系统电梯的控制系统包括电梯控制器和按钮面板。
电梯控制器根据乘客的楼层选择和电梯的运行状态,控制电梯的运行和停靠。
按钮面板则提供给乘客选择楼层、开关门等操作。
4. 电梯的安全系统为了保障乘客的安全,电梯还配备了多种安全系统。
例如,超载保护装置能够检测电梯内的载荷是否超过额定分量,防止电梯超载运行。
紧急制动系统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住手电梯运行,确保乘客的安全。
三、结构图以下是电梯的结构图,详细标注了电梯的各个组成部份和其相互关系。
(结构图见附件)1. 电动机:电梯的动力源,通过驱动机械装置提供上升和下降的动力。
2. 传动装置:将电动机的转动力传递给电梯的悬挂装置,通常采用钢丝绳或者液压系统。
3. 导轨:起到引导电梯运行的作用,确保电梯的平稳运行。
4. 电梯井道:电梯的运行空间,包括电梯轿厢和配重装置。
5. 轿厢:乘客乘坐的空间,内部配有按钮面板和指示灯。
6. 配重装置:平衡电梯的分量,确保电梯的平稳运行。
7. 门系统:包括轿厢门和楼层门,能够实现开关门的功能。
8. 控制系统:包括电梯控制器和按钮面板,用于控制电梯的运行和停靠。
9. 安全系统:包括超载保护装置和紧急制动系统,保障乘客的安全。
电梯工作原理与运动分析
![电梯工作原理与运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2f1e83d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6b.png)
电梯工作原理与运动分析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电梯这个神奇的家伙,看看它到底是怎么工作的,又是怎么运动的。
我先跟您说个事儿,就前几天,我去一个商场,那电梯里人可多了。
我就站在角落里,看着这电梯上上下下,心里突然就琢磨起这电梯运行的门道来了。
要说电梯能上能下,关键就在那一套复杂又精巧的系统。
电梯就像是一个被精心指挥的小乐团,每个部件都在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
咱们先从电梯的结构说起。
电梯主要由曳引系统、导向系统、轿厢、门系统、重量平衡系统、电力拖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和安全保护系统这些部分组成。
曳引系统就像是电梯的“动力源”,它主要由曳引机、曳引钢丝绳,导向轮和反绳轮组成。
曳引机就像一个大力士,通过转动来拉动钢丝绳,带着轿厢上上下下。
您想想,这得需要多大的劲儿啊!导向系统呢,就像给电梯指方向的“指南针”。
它能保证轿厢和对重在井道里沿着正确的轨道运行,不会跑偏。
轿厢就不用说啦,那是咱们乘坐的地方。
它得结实又舒适,还得美观。
门系统可是关乎咱们安全的重要部分。
每次电梯门打开关闭,都得精准无误。
不然,那可就危险啦!重量平衡系统呢,就像是个“天平”。
它能保证轿厢和对重的重量平衡,这样电梯运行起来才能更稳定、更节能。
电力拖动系统就像是电梯的“发动机”,给电梯提供动力。
电气控制系统则像一个聪明的“大脑”,指挥着电梯的各种动作,什么时候启动,什么时候停止,速度是快是慢,全靠它来控制。
安全保护系统那可是重中之重,就像一个忠实的“保镖”,时刻保护着咱们的安全。
比如说,限速器和安全钳,如果电梯超速了,它们就会立刻发挥作用,让电梯停下来。
电梯的运动原理其实也不难理解。
当我们在一楼按下上行按钮时,电气控制系统接收到信号,就会告诉曳引机开始工作,拉动轿厢往上走。
在运行过程中,各种传感器会实时监测电梯的状态,确保一切正常。
当电梯到达我们要去的楼层时,电气控制系统又会让曳引机减速,然后准确地停在楼层位置,门系统打开,咱们就可以走出电梯啦。
简易电梯知识点总结高中
![简易电梯知识点总结高中](https://img.taocdn.com/s3/m/40f7b6d8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38.png)
简易电梯知识点总结高中一、电梯的原理电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动机驱动电缆或液压系统使电梯吊舱上升或下降。
电梯能够以垂直方向运动是因为它的驱动系统能够对电梯吊舱施加一个恒定的力使其运动。
同时,为了保证电梯的安全,电梯还配备了紧急制动系统和安全装置,以防万一发生意外情况。
二、电梯的结构电梯主要由电梯井、吊舱、驱动系统、控制系统、安全系统和门系统等部分组成。
电梯井是电梯的运动轨道,吊舱是电梯的载体,驱动系统是电梯的动力来源,控制系统是电梯的大脑,安全系统是为了保障乘坐者的安全,门系统是为了确保乘坐者的出入方便和安全。
所有这些部分的协调合作才构成了电梯的整体结构。
三、电梯的安全电梯作为一种载人的交通工具,安全问题十分重要。
为了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电梯必须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定,电梯制造商必须按照标准要求对电梯进行严格的测试和检验。
此外,电梯在运行过程中也必须配备完善的安全装置,比如紧急制动系统、过载保护系统、电气安全系统等。
这些安全装置可以在出现紧急情况时及时触发,将电梯停下来,保障乘坐者的安全。
四、电梯的维护保养电梯作为一个大型机械设备,在日常运行中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
一方面,定期的维护保养可以确保电梯的运行状态良好,延长电梯的使用寿命。
另一方面,维护保养还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一些潜在的问题,确保电梯的安全性。
通常,电梯的维护保养需要由专业的维保人员进行,他们会对电梯的零部件进行检查、保养和更换,以确保电梯的正常运行。
总之,电梯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在现代社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我们应该了解电梯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关注电梯的安全性,并确保电梯得到定期的维护和保养。
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乘坐安全和电梯的正常运行。
电梯工作原理与运动分析
![电梯工作原理与运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0a10463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94.png)
电梯工作原理与运动分析电梯是现代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动机驱动缆绳系统的运动,从而实现上下楼的功能。
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电梯的工作原理和运动分析。
首先,电梯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描述为:电动机带动一根或多根钢丝绳通过滑轮系统与电梯厢体相连,当电动机启动时,钢丝绳便会收缩或拉伸,从而使电梯上升或下降。
电梯在运行时,通过对控制系统的操作控制电梯的开关、运行速度和停靠楼层等。
电梯的运动分析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
首先,电梯的速度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电梯的运行速度由电动机的转速和钢丝绳直径等因素决定。
当电动机转速较大,钢丝绳直径较小时,电梯的速度会较快。
然而,速度过快也会引起安全隐患,所以电梯的速度通常需要在一定范围内控制。
其次,电梯的运行距离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电梯的运行距离由电梯所处楼层的高度差决定。
当两个楼层的高度差越大时,电梯的运行距离也会相应增加。
电梯的运行距离较长时,所需的时间也会相应增加。
另外,电梯在运行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还有电梯的载重能力和安全性。
电梯的载重能力由电动机的功率和钢丝绳的直径等因素决定。
当电梯的载重能力达到一定标准后,才能够确保乘客的安全。
此外,电梯在运行过程中需要通过控制系统对电梯进行安全监测,以确保电梯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最后,电梯的运动还需要考虑电梯的制动和停靠。
当电梯需要停靠在其中一楼层时,电梯的制动系统会发挥作用,通过锁紧钢丝绳,使得电梯能够平稳停靠。
制动系统的设计需要确保制动效果良好,以保证乘客的安全。
同时,电梯在停靠后还需要进行开门和关门的操作,确保乘客能够进出电梯。
总结起来,电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动机驱动钢丝绳系统的运动,从而实现电梯的升降。
电梯的运动分析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电梯的速度、运行距离、载重能力、安全性以及制动和停靠等。
电梯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确保电梯的安全和舒适性。
电梯工作原理及结构图
![电梯工作原理及结构图](https://img.taocdn.com/s3/m/91fc9839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7c.png)
电梯工作原理及结构图一、电梯工作原理电梯是一种垂直运输工具,通过电动机驱动,利用钢丝绳和导轨系统实现上下运动。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电动机驱动原理电梯的运行依赖于电动机的驱动。
电梯电动机通常采用交流异步电动机,通过电源供电,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驱动电梯的运行。
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将转动的动力传递给电梯的牵引系统,使其上下运动。
1.2 牵引系统原理牵引系统是电梯的核心部件,主要由电动机、减速器、钢丝绳和导轨组成。
电动机通过减速器将高速旋转的电动机转速降低,并通过钢丝绳连接到电梯的吊舱上。
当电动机运行时,通过钢丝绳的卷绕和放出,使电梯上升或下降。
1.3 控制系统原理电梯的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电梯控制器、按钮和传感器。
通过按钮输入乘客的目的楼层,控制器根据输入信号控制电梯的运行。
传感器用于检测电梯的位置、速度和负载等信息,并将其反馈给控制器,以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
二、电梯结构图电梯的结构图主要包括电梯井道、电梯吊舱和控制系统等部分。
以下是一个简化的电梯结构图示例:2.1 电梯井道电梯井道是电梯的安装空间,通常由混凝土墙体构成。
井道内设有导轨系统,用于支撑和引导电梯的运行。
井道顶部设有天花板,底部设有地板,以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
2.2 电梯吊舱电梯吊舱是乘客乘坐的空间,通常由钢板和玻璃构成。
吊舱内设有按钮、指示灯和安全装置等设备,以方便乘客操作和提供安全保障。
吊舱底部设有悬挂装置,用于连接钢丝绳和吊舱。
2.3 导轨系统导轨系统是电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由导轨和导轨支架构成。
导轨用于引导电梯的上下运动,导轨支架用于支撑导轨。
导轨系统通常安装在电梯井道内的墙壁上,以确保电梯的稳定和安全运行。
2.4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电梯的核心部分,主要由电梯控制器、按钮和传感器等设备组成。
控制器负责接收和处理乘客输入的指令,控制电梯的运行。
按钮用于乘客选择目的楼层,传感器用于监测电梯的状态和环境,以确保电梯的安全性。
电梯的工作原理及过程
![电梯的工作原理及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8aa5c93a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bc.png)
电梯的工作原理及过程一、基本原理电梯的运行主要依赖于电动机、控制系统和配重系统。
电动机提供动力,使电梯轿厢在导轨上上下移动。
控制系统接收用户的指令,并根据指令控制电动机的运行。
配重系统则平衡电梯轿厢的重量,减少电动机的负荷。
二、运行过程用户呼梯:用户通过按下电梯门外的上行或下行按钮,向控制系统发出呼梯信号。
控制系统会记录用户的呼梯方向,并准备响应。
电梯响应:控制系统根据当前电梯的位置和用户呼梯的方向,决定哪台电梯响应呼梯信号。
通常,系统会选择最接近用户所在楼层的电梯进行响应。
电梯运行:被选中的电梯会启动电动机,使轿厢沿导轨向用户所在楼层移动。
在移动过程中,电梯门保持关闭状态。
到达指定楼层:当电梯到达用户所在楼层时,电梯门会自动打开,用户可以进入或离开电梯。
电梯继续运行:在用户进入或离开电梯后,电梯门关闭并继续向下一个目标楼层移动。
如果没有其他呼梯信号,电梯会返回基站(通常是底层或顶层)等待下一个呼梯信号。
特殊情况处理:在运行过程中,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如停电、故障等),电梯会自动启动紧急制动系统,将轿厢停在最近的楼层并打开电梯门,以便乘客安全离开。
三、安全保护为了确保乘客的安全,电梯还配备了多种安全保护装置,如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等。
限速器可以监测电梯的运行速度,当速度超过设定值时,会触发安全钳将轿厢夹紧在导轨上,防止轿厢坠落。
缓冲器则安装在井道底部,当电梯失控冲向井道底部时,缓冲器可以吸收冲击力,保护乘客免受伤害。
四、节能环保现代电梯还注重节能环保设计。
例如,采用高效节能的电动机和变频器,减少能源消耗;采用LED照明和智能照明控制系统,降低照明能耗;采用可再生材料制造电梯部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等。
五、智能化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电梯的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
现代电梯可以实现远程控制、语音识别、人脸识别等功能,提高乘客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同时,通过物联网技术将电梯连接到互联网,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和维护,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电梯工作原理及结构图
![电梯工作原理及结构图](https://img.taocdn.com/s3/m/5da353a3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7f.png)
电梯工作原理及结构图引言概述:电梯作为现代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份,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者缺的一部份。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梯的工作原理及结构图,以匡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电梯的运行机制。
正文内容:一、电梯的工作原理1.1 电梯驱动系统- 电梯的驱动系统主要由电动机、减速器和传动机构组成。
- 电动机通过电力驱动,将动力传递给减速器。
- 减速器通过减速作用,将电动机的高速旋转转换为电梯所需的低速运动。
1.2 电梯控制系统- 电梯控制系统主要由控制器、按钮和传感器组成。
- 乘客通过按钮选择所需楼层,控制器根据按钮信号控制电梯的运行。
- 传感器用于检测电梯的位置和乘客的进出情况,以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
1.3 电梯安全系统- 电梯安全系统包括紧急制动装置、过载保护装置和安全门等。
- 紧急制动装置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住手电梯的运动。
- 过载保护装置能够检测电梯的载荷情况,当超过额定载荷时,会触发保护装置住手电梯的运行。
- 安全门能够保护乘客的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电梯的结构图2.1 电梯井道- 电梯井道是电梯运行的垂直通道,通常由钢结构构成。
- 井道内部设有导轨,电梯通过导轨垂直运行。
2.2 电梯轿厢- 电梯轿厢是乘客乘坐的部份,通常由钢板制成。
- 轿厢内部设有按钮、指示灯和报警器等设备,以方便乘客操作和提供安全保障。
2.3 电梯门- 电梯门分为轿厢门和层门两部份。
- 轿厢门用于乘客进出轿厢,层门用于隔离电梯井道和楼层空间。
2.4 电梯驱动装置- 电梯驱动装置主要由电动机和减速器组成。
- 电动机提供动力,减速器将电动机的高速旋转转换为电梯所需的低速运动。
2.5 电梯控制装置- 电梯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按钮和传感器等设备。
- 控制器根据按钮信号控制电梯的运行,传感器用于检测电梯的位置和乘客的进出情况。
总结:综上所述,电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驱动系统、控制系统和安全系统的协调配合,实现电梯的运行和乘客的安全。
电梯运行的工作原理
![电梯运行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541e7346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75.png)
电梯运行的工作原理
电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机驱动绳索的运动,从而使电梯的轿厢上下运动。
以下是电梯的工作原理的具体步骤:
1. 电机驱动:电梯的主要动力来源是一台电动机,它通过电力驱动绳索的旋转。
电梯通常使用交流感应电动机或涡纹电动机。
2. 吊笼与绳索:吊笼是乘客所在的部分,它悬挂在一组纵向和横向的钢绳上。
这些绳索通过多层滑轮与电机相连。
3. 滑轮组:电动机使滑轮旋转,从而使绳索移动。
每个绳索都通过滑轮组中的滑轮穿过,并分别连接到吊笼的相应角落。
4. 控制系统:电梯的运行由一个中央控制系统控制,它可以由电梯内部的按钮、楼层控制面板或外部的大堂按钮触发。
当乘客按下楼层按钮时,控制系统会根据请求确定乘客的目标楼层。
5. 限速器与安全系统:为了确保电梯的安全,一台限速器通常被安装在电梯上,它能够检测电梯运行的速度。
如果电梯下降速度过快,限速器会自动减速甚至停止电梯。
6. 导轨:为了保持吊笼的稳定和安全,电梯通常在电梯井内部安装有垂直导轨。
吊笼通过这些导轨上下移动,以保持稳定。
以上是电梯的基本工作原理。
当乘客按下目标楼层的按钮后,电梯会由电机驱动纵向绳索移动,直至到达乘客所在楼层。
在此过程中,控制系统会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
电梯的基本工作原理
![电梯的基本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fb861144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cf.png)
电梯的基本工作原理电梯是现代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它通过机械和电气系统的相互配合,能够安全、快速地将人们垂直地从一层楼梯运送至另一层楼梯。
本文将从电梯的基本工作原理、构造和控制系统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基本工作原理电梯的基本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召唤、运行和停靠。
1. 召唤:当乘客需要搭乘电梯时,他们可以通过按压楼层按钮或使用电梯大厅里的控制面板来发出召唤信号。
这个信号将被传递到电梯控制系统。
2. 运行:电梯控制系统接收到召唤信号后,会根据当前电梯的位置和运行状态来决定最佳的响应方式。
在运行过程中,电梯主要依靠电动机和钢丝绳驱动。
电动机通过传递电力给驱动轮转动,进而使钢丝绳绕轮旋转,驱动电梯的升降运动。
3. 停靠:当电梯到达目标楼层时,电梯控制系统将判断是否有乘客需要下车。
如果有,电梯会在正确的楼层停下并打开门,乘客可安全地下车。
如果没有,电梯将关闭门,继续等待下一次召唤信号。
二、构造电梯由多个部件组成,其中包括机房、轿厢、门系统、控制系统和安全系统。
1. 机房:机房通常位于电梯井顶部,它包含了电梯的主要运行部件,如电动机、传动系统和控制器等。
机房还提供了维护和检修电梯所需的空间。
2. 轿厢:轿厢是乘客乘坐的区域,通常由金属或玻璃制成。
轿厢内部配有按钮和指示灯等设备,可以让乘客选择楼层和监控当前运行状态。
3. 门系统:电梯门系统通常包括门、门轨、门锁和传感器等部件。
门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确保乘客上下电梯时的安全,并防止意外发生。
4. 控制系统:电梯的控制系统由电梯控制器、电路板和传感器等组成。
控制系统负责接收和处理乘客的召唤信号,控制电梯的运行和停靠等操作。
5. 安全系统:电梯的安全系统包括紧急制动器、过载保护器和安全门等。
这些系统能够在紧急情况下保护乘客的生命安全,并防止电梯超载和故障。
三、控制系统电梯的控制系统是电梯工作的核心,它通过一系列的传感器和电路来控制电梯的运行和停靠。
1. 电梯控制器:电梯控制器是控制系统的核心组件,它负责接收和分析乘客的召唤信号,并根据当前的状态和运行算法来决策电梯的运行方向和最佳停靠位置。
电梯工作原理及结构图
![电梯工作原理及结构图](https://img.taocdn.com/s3/m/7df7bc47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75.png)
电梯工作原理及结构图电梯是现代社会中广泛应用的垂直交通工具,它通过电动机驱动,利用钢丝绳和导轨系统来实现人员和物品的垂直运输。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梯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图,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电梯的运行机制。
一、电梯的工作原理1.1 电动机驱动原理电梯的运行离不开电动机的驱动。
电梯通常采用交流异步电动机,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产生转矩,驱动电梯的升降运动。
当电梯启动时,电动机通过控制系统接收到信号,启动电梯的运行。
1.2 钢丝绳和导轨系统电梯的运行过程中,钢丝绳和导轨系统起到了关键的支撑和导向作用。
钢丝绳通过电动机的驱动,将电梯的载重舱与对重连接起来,使其能够安全、平稳地上下运动。
导轨系统则负责引导电梯的运行方向,确保其在垂直方向上的稳定运行。
1.3 电梯控制系统电梯控制系统是电梯工作的核心,它通过接收乘客的指令,判断电梯的运行状态,并控制电梯的运行和停靠。
电梯控制系统通常包括主控制器、按钮、传感器等组成。
当乘客按下电梯按钮时,主控制器会接收到信号,并根据当前的运行状态来决定电梯的行驶方向和停靠楼层。
二、电梯的结构图为了更好地理解电梯的结构,下面将介绍电梯的主要组成部分,并提供一份简化的电梯结构图。
2.1 电梯轿厢电梯轿厢是电梯运输乘客和物品的载体,通常由钢板制成。
轿厢内部设有按钮、指示灯、显示屏等设备,方便乘客操作和了解当前运行状态。
轿厢的尺寸和载重能力根据不同的需求而有所差异。
2.2 钢丝绳和对重钢丝绳是电梯运行过程中起到承重作用的重要部件。
一般情况下,电梯采用多股钢丝绳并行布置,以增加其承重能力和安全性。
对重则与轿厢通过钢丝绳相连,用于平衡轿厢的重量,确保电梯的平稳运行。
2.3 电动机和减速机电动机是电梯的动力源,通过控制电动机的转速和转向,实现电梯的升降运动。
减速机则起到减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将电动机的高速转动转换为轿厢的垂直运动。
2.4 导轨系统导轨系统是电梯运行过程中起到导向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梯工作原理与运动分析
![电梯工作原理与运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9aa6b95d4d8d15abe234eb8.png)
提升高度大时驱动设备将变得庞大笨重。而曳引驱动则不受限制,提升
高度大时,无须改变驱动装置。
(3)结构紧凑。采用曳引式驱动,避免了在卷筒方式中因曳引钢丝绳
在卷筒上缠绕导致卷筒直径过大、因卷筒直径变化导致曳引绳速度变化
等问题(尤其在提升高度很大时),使曳引轮直径减少和整个提升机构
更加紧凑。
(4)可使用高转速电动机。当电梯额定速度一定的情况下,曳引轮直
4
一、提升原理
液压驱动
液压梯的轿厢运行靠
液压油缸顶升,不需 要上置式机房。主要 应用在低层站或大吨 位场所。
5
一、提升原理 曳引驱动的优势
(1)安全可靠。当轿厢冲顶或蹲底时,钢丝绳松弛,另一边的对重就
不能继续向上提升,不会发生撞击井道顶板或拉断钢丝绳的事故。
(2)允许的提升高度大。卷筒驱动在提升时要将钢丝绳绕在卷筒上,
径越小,则曳引轮转速越高。
6
二、曳引传动关系 轿厢与对重的运动是依靠曳 引绳和曳引轮间的摩擦力来实现 的,这和力被称为曳引力。要使 电梯运行,曳引力T必须大于或 等于曳引绳中较大载荷力P1与较
小载荷力P2之差,即T>=P1-P2。
7
三、曳引系统受力分析
曳引力的大小为轿厢侧曳引 绳上的载荷力P1,与对重侧曳引 绳上的载荷力P2之差。由于载荷 力不仅与轿厢的载重量有关,而 且还随电梯的运行阶段而变化, 因此曳引力足一个不断变化的力 ,具体分析如下:
擦小,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但其摩擦系数小,所以必须增
大包角才能提高其曳引能力。一般只能用于复绕式电梯,更 多用于反绳轮,常见于高速电梯。
带切口半圆槽:槽底部切制了一个楔形槽,使得摩擦系数
大为增加,一般可为半圆槽的1.5—2倍。由于有这一优点, 使这种槽形在电梯上应用最为广泛。
电梯的工作原理
![电梯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fada5ed2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a9.png)
电梯的工作原理引言概述:电梯是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它能够快速、安全地将人们从一楼运送到另一楼,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电梯的工作原理却是一个神秘的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梯的工作原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便利的交通工具。
一、电梯的基本组成部分1.1 电动机:电梯的动力来源电梯的电动机通常安装在电梯井道的顶部或底部,通过电力传动使电梯提升或下降。
电动机的转动方向决定了电梯的运行方向,从而控制电梯的上升或下降。
电动机的功率大小取决于电梯的负载和升降速度。
1.2 悬挂系统:支撑电梯的主要结构悬挂系统由钢丝绳、导轨、平衡块等组成,支撑电梯的重量并确保其安全运行。
钢丝绳连接电梯舱厢和电动机,起到传递动力和支撑重量的作用。
导轨用于引导电梯舱厢的运行方向,保证电梯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1.3 控制系统:控制电梯的运行和停靠控制系统由电梯控制器、按钮、传感器等组成,用于控制电梯的运行、停靠和门的开关。
电梯控制器根据乘客的需求和电梯当前的状态,决定电梯的运行方向和停靠楼层。
传感器用于监测电梯舱厢的位置、速度和负载情况,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
二、电梯的运行原理2.1 电梯的上升和下降当乘客按下楼层按钮时,控制系统会根据乘客的需求和电梯当前的状态,决定电梯的运行方向。
电动机启动后,通过悬挂系统将电梯舱厢提升或下降至目标楼层。
一旦到达目标楼层,电梯会自动停靠并打开门,乘客可下车或上车。
2.2 电梯的平衡系统电梯的平衡系统通过平衡块和重力来确保电梯的平稳运行。
平衡块的重量与电梯舱厢和乘客的重量相等,使得电梯在运行过程中保持平衡。
重力作用下,平衡块会随着电梯的升降而相应移动,保持电梯的平衡状态。
2.3 电梯的安全装置电梯配备有多种安全装置,如限速器、紧急制动器、门锁等,以确保电梯在突发情况下能够安全停靠。
限速器能够监测电梯的速度,一旦超过设定值,即刻触发制动器,防止电梯失速。
紧急制动器和门锁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停止电梯的运行,确保乘客的安全。
电梯的运行原理及控制
![电梯的运行原理及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6fe3e673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62.png)
电梯的运行原理及控制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电梯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
但电梯并非只是一台简单的机器,其背后涉及的运行原理和控制技术也是相当复杂的。
一、电梯的基本构造电梯最基本的构造就是电动机、钢丝绳、电动机驱动轮、平衡重块、电梯轿厢和开门机构等组成。
电动机通常由交流电源供电,它的作用是为电梯提供动力。
钢丝绳是电梯的承重部件,钢丝绳通过电动驱动轮拖动电梯轿厢上下行。
同时,电梯中还有平衡重块的存在,它的作用是平衡轿厢运行时的重量变化,保证电梯的平稳运行。
二、电梯的运行原理电梯的运行原理可以简单地概括为“电动机驱动轮转动,使钢丝绳绕轮旋转,以此拖动电梯轿厢上下行”。
在具体操作中,电梯的控制系统会通过电梯轿厢内的按钮或者车站楼层的呼叫按钮等信号来控制电梯的运行。
电梯轿厢内的按钮被按下后,电梯的控制系统会向电动机发送指令,驱动电动机启动,使电梯开始上升或下降。
同时,为了确保电梯的安全,电梯还配备了多重安全保护措施。
电梯轿厢内有门锁,当电梯门未关闭或门锁未完全锁好时,电梯是不能行动的。
此外,电梯还有超速保护、缓冲系统等安全保障机制,能够确保电梯运行时的安全。
三、电梯的控制技术电梯的控制技术也是电梯工程中重要的一环。
首先,电梯的运行状态需要被精确控制。
在电梯的控制系统中,电梯需要实现在不同楼层的精准停靠,包括在提升过程中的平稳启动和平稳停止等功能。
同时,针对不同楼层的流量分布,电梯控制系统还需要实现优化调度,最大程度地提高电梯的载客效率,减少用户等待时间。
其次,对于一些比较现代化的建筑,电梯控制系统还需要实现智能化控制。
这类电梯控制系统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乘客需求的自动识别和控制,在电梯效率和用户体验上有着更加出色的表现。
四、电梯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方案虽然电梯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电梯在实际运行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比如,电梯的故障率较高,存在运行不稳定、设备老化等问题。
电梯的结构与运行原理
![电梯的结构与运行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476c35e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c5.png)
电梯的结构与运行原理电梯是一种垂直运载设备,用于在建筑物内或者其他类似场所中,运送人员或者货物在不同楼层之间进行垂直交通。
它的结构和运行原理涉及到电气工程、机械工程和建筑工程等多个领域。
下面将详细介绍电梯的结构和运行原理。
一、电梯的结构1.电梯井:电梯井位于建筑物内部,是电梯轿厢和电梯设备安装的区域。
它通常由混凝土或钢结构建造而成,用于保护和支撑电梯设备。
2.电梯轿厢:电梯轿厢是电梯内部乘客或者货物的运载部分,通常由钢材制成。
它的尺寸大小根据电梯的使用需求而定,一般分为不同等级的轿厢以适应不同的负载要求。
3.电梯门:电梯门通常分为车门和层门。
车门在电梯井和轿厢之间,用于乘客或货物的进出;层门位于楼层,用于保护电梯井口,避免人员误入。
4.导轨系统:导轨系统是电梯运行的基础,用于引导电梯轿厢的运动。
导轨通常由钢材制成,安装在电梯井壁上,轿厢通过导轨上的轮轨进行上下运动。
5.驱动系统:驱动系统是电梯的动力源,用于提供电梯运行所需的动能。
常见的驱动系统有液压驱动和电动驱动两种。
6.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用于监测和控制电梯的运行。
它通常由电气设备和计算机组成,可实现电梯的起停、运行速度的控制以及安全保护等功能。
二、电梯的运行原理1.电梯的起停控制:电梯的起停控制是通过控制系统实现的。
当乘客选择其中一楼层时,控制系统会启动电梯,电梯轿厢运行到相应楼层并停下。
2.电梯的运行速度控制:电梯的运行速度控制由驱动系统实现。
液压驱动的电梯通过电液泵的控制来调整液压缸的压力,从而调整电梯的升降速度;电动驱动的电梯通过调整电动机的转速来调整电梯的升降速度。
3.电梯的安全保护:电梯在运行过程中,需要进行各种安全保护措施。
比如,电梯中设置有防止超载的保护装置,当电梯超载时,保护装置会阻止电梯上行;电梯还设置有限位开关,用于检测电梯轿厢的位置,一旦超出限定范围就会停止电梯的运行。
4.电梯的能源消耗优化:为了提高电梯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的消耗,一些电梯还设置了能量回收系统。
电梯的知识点总结初中
![电梯的知识点总结初中](https://img.taocdn.com/s3/m/589b8acf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10.png)
电梯的知识点总结初中1. 电梯的基本原理电梯是一种利用电动机和钢丝绳来进行垂直运输的设备。
它利用电动机提供动力,通过升降机(或者螺旋桨)来实现上下运动。
电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重力和电动机的力量来提供运行的动力和控制。
2. 电梯的结构分析电梯主要由电动机、电梯井道、轿厢、门、门限、对重、导轨等组成。
电动机提供动力,轿厢和对重通过钢丝绳来连接,门限用来控制门的开合,导轨用来保证轿厢和对重的运动轨迹。
二、电梯的工作原理1. 电梯的上升原理当电梯上升时,电动机提供动力,使得轿厢和对重同时向上运动,通过配合好的钢丝绳和滚轮系统来保证运动的顺畅和安全。
2. 电梯的下降原理电梯下降时,电动机也提供动力,使得轿厢和对重同时向下运动,同样通过配合好的钢丝绳和滚轮系统来保证运动的顺畅和安全。
3. 电梯的控制原理电梯的运行主要通过控制系统来实现,控制系统包括了电动机的启停控制、轿厢和对重的限位控制、门的开合控制、超速保护、载荷平衡等方面。
三、电梯的安全保障1. 超速保护当电梯超速时,超速保护系统会立即切断电动机的电源,同时通过制动器来停止电梯的运动,以保障乘客和设备的安全。
2. 限位保护电梯的轿厢和对重都设有限位开关,当轿厢和对重达到规定的限位位置时,限位开关会自动切断电动机的电源,以防止电梯超出规定范围。
3. 门的开合保护电梯的门限系统会确保在轿厢没有完全停稳之前不允许门的开启,以及在门关闭时确保门的完全关闭,以保证乘客的安全。
4. 电梯的故障保护一旦电梯发生故障,如电动机损坏或者钢丝绳断裂等情况,电梯的故障保护系统会自动切断电源,并通过紧急制动器来保护乘客和设备的安全。
四、电梯的日常维护与保养1. 定期检查和维护电梯设备,包括电动机、钢丝绳、滚轮系统、门限系统、控制系统等,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 对电梯进行定期的清洁和消毒,以及对轿厢内的装饰和设备进行整体的维护和保养。
3. 对电梯的安全保护系统进行定期的检测和测试,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Q一额定载重量(kg)
a
❖
W一对重重量(kg)
g
❖
a一电梯加速度(m/s2)
❖
g一重力加速度(9.8m/s2)
❖ 2 电梯稳定上行阶段的曳引力T2
❖ 这个运行阶段,电梯匀速运行,无加速度, 载荷力(P1,P2)只与
❖ 轿厢和对重的重量有关,这时的载荷力为:
❖ 左侧:P1=(G+Q)
❖ 右侧:P2=W
l+a/g)
❖ 4 电梯下行加速阶段的曳引力T4。
❖ 这个运动阶段电梯向下作加速运动 ,惯性力的作用方向与上行减速阶段 相同,因此此曳引力T4与前面T3是一 样的,即:曳引力
❖ T4=T3=(G+Q)(1—a/g)-W( l+a/g)
❖ 5 电梯稳定F行阶段曳引力T5。
❖ 这个阶段与电梯稳定上行阶段相同 ,
2、各槽型优缺点: ❖半圆绳槽:与钢丝绳的接触面积最大,钢丝绳变形小、摩 擦小,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但其摩擦系数小,所以必须增 大包角才能提高其曳引能力。一般只能用于复绕式电梯,更 多用于反绳轮,常见于高速电梯。 ❖带切口半圆槽:槽底部切制了一个楔形槽,使得摩擦系数 大为增加,一般可为半圆槽的1.5—2倍。由于有这一优点, 使这种槽形在电梯上应用最为广泛。 ❖楔形槽:其有较大的当量摩擦系数,钢丝绳与绳槽的磨损 较快,因此,一般只在杂物梯等轻载低速电梯上才被采用。
❖ 电样电是作匀速运动,因此曳引力 T5=T2=G+Q-W
6 电梯下行减速阶段的曳引力T6
这个阶段电梯惯性力作用方向 与上行加速阶段相同.因此曳引 力T6与前面的T1是一样的,即 :T6=T1(G+Q)(1+a/g)-W(1a/g)
通过以上的计算可知,随着电 梯轿箱载重量大小的不同和电 梯运行所在阶段的不同,其曳 引力不仅有大小的变化,而且 还会出现负值,当曳引力为负 值时,表明力的方向与轿厢方 向相反。
电梯工作原理与运动分析
1
一、提升原理
2
一、提升原理 曳引驱动
➢ 现代电梯广泛采用曳引驱动方式。 曳引机作为驱动机构,钢丝绳挂在 曳引机的绳轮上,一端悬吊轿厢, 另一端悬吊对重装置。曳引机转动 时,由钢丝绳与绳轮之间的摩擦力 产生曳引力来驱使轿厢上下运动。
3
一、提升原理 强制驱动
➢ 由电机带动卷筒旋 转,将钢丝绳缠绕 到卷筒上,通过滑 轮来提升轿厢的运 动。
,但不得小于1.25。 ❖ C2——由于磨损导致曳引轮槽断面变化的影响系数; ❖ 对半圆槽或切口槽C2 =1; ❖ 对V型槽C2 =1.2。
❖ 思考:
❖ 1、设G为轿厢自重,Q为额定载重量,对重 为W,电梯的最大曳引力为多少
❖ 2、轿厢的重量是不是越轻越好
六、曳引轮绳槽与曳引力的关系
1、绳槽形状对曳引力的影响 ❖常用的曳引轮绳槽的形状:半圆槽、楔形槽和带切口的半 圆槽(又称凹形槽)。
❖ 1.电梯上行加速阶段的曳引力T1
❖ 这个运行阶段,电梯向上作加速动
.载荷力(P1、P2)受轿厢和对重惯性力 的影响,这时的载荷力为:
❖ 左侧:P1=(G+Q(1+a/g )
❖ 右侧:P2=W(1-a/g)
❖ 那么其曳引力
❖
T1= P1-P2=(G+ Q)(1+a/g)-
w(1-a/g)
❖ 式中:G一轿厢自重(kg)
4
一、提升原理 液压驱动
➢ 液压梯的轿厢运行靠 液压油缸顶升,不需 要上置式机房。主要 应用在低层站或大吨 位场所。
5
一、提升原理 曳引驱动的优势
➢ (1)安全可靠。当轿厢冲顶或蹲底时,钢丝绳松弛,另一边的对重就 不能继续向上提升,不会发生撞击井道顶板或拉断钢丝绳的事故。
➢ (2)允许的提升高度大。卷筒驱动在提升时要将钢丝绳绕在卷筒上, 提升高度大时驱动设备将变得庞大笨重。而曳引驱动则不受限制,提升 高度大时,无须改变驱动装置。
6
二、曳引传动关系 轿厢与对重的运动是依靠曳
引绳和曳引轮间的摩擦力来实现 的,这和力被称为曳引力。要使 电梯运行,曳引力T必须大于或 等于曳引绳中较大载荷力P1与较 小载荷力P2之差,即T>=P1-P2。
7
❖ 三、曳引系统受力分析
曳引力的大小为轿厢侧曳引 绳上的载荷力P1,与对重侧曳引 绳上的载荷力P2之差。由于载荷 力不仅与轿厢的载重量有关,而 且还随电梯的运行阶段而变化, 因此曳引力足一个不断变化的力 ,具体分析如下:
3、润滑状态与曳引力的关系
哪一种可取?
T1/T2——为载有125%额定载荷的轿厢位于最低 层站及空轿厢位于最高层站的两种情况下,曳引轮 两边的曳引绳中较大静拉力与较小静拉力之比。
C1——与加速度、减速度,及电梯特殊安装情况 有关的系数,一般称动力系数或加速系数。
❖ C1的最小允许值如下(v为额定速度); ❖ 时,为1.10; ❖ 时,为1.15; ❖ 时,为1.20; ❖ 时,为1.25。 ❖ 当额定速度V大于2.5m/s时,C1值应按各种具体情况计算
四、电梯的曳引能力
(一)曳引系数
➢ 曳引能力与曳引钢丝绳在绳槽中的 摩擦系数和曳引钢丝绳在曳引轮上 的包角有关。
e——自然对数的底。
f——曳引绳在曳引轮上的包角(rad)。
a——曳引绳在曳引轮槽中的当量摩擦
系数,与曳引轮的绳槽形状和曳引轮材
料等有关。
13
五、电梯的曳引条件
❖ 由于运行状态下电梯轿厢的载荷的轿厢的位置以及 运行方向都在变化。为使电梯在各种情况下都有足 够的曳引力,国家标准GB7588-1955《电梯制造 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曳引条件应符合:
❖
那么其曳引力
❖
T2= P1- P2=G+Q-W
❖ 3 电梯上行减速阶段的曳引力T3
❖
这个阶段电梯减速制动,载荷力( PJ、P2)受
轿厢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重惯性力的
❖ 影响,但作用方向与前面加速时相反,这时的载 荷力为:
❖ 左侧:P1=(G+Q)(1一a/g)
❖ 右侧:P2=W(1+a/g)
❖ 那么其曳引力
❖
T3=P1 – P2=(G+Q)(1一a/g)-W(
➢ (3)结构紧凑。采用曳引式驱动,避免了在卷筒方式中因曳引钢丝绳 在卷筒上缠绕导致卷筒直径过大、因卷筒直径变化导致曳引绳速度变化 等问题(尤其在提升高度很大时),使曳引轮直径减少和整个提升机构 更加紧凑。
➢ (4)可使用高转速电动机。当电梯额定速度一定的情况下,曳引轮直 径越小,则曳引轮转速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