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病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斑率—同一样品根据噬菌体斑计算出的效
价与用电镜计算出来的效价之比,称为“成斑 率”。噬菌体的成斑率一般大于50%。
3、 一步生长曲线
——研究病毒复制的经典试验

方法:首先以适量的噬菌体接种高浓度的敏感细胞,待 噬菌体吸附后,再加入抗噬菌体的抗血清处理,然后用 培养液稀释混合液,最后连续培养,定时取样测定噬菌 体效价。 以感染时间为横坐标,噬菌体效价为纵坐标,绘制出的 噬菌体特征性的繁殖曲线,即一步生长曲线。
吸附
尾钉固着
尾鞘收缩
尾管穿入
DNA注入
(3)增殖——大分子的生物合成
包括核酸的复制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噬菌体的 核酸向宿主细胞发出指令,使宿主细胞代谢系统转向 合成噬菌体的核酸、蛋白质和酶类。
T偶数双链DNA噬菌体增殖过程
T偶数噬菌体增殖过程 (i)早期转录: 发生在DNA复制之前,由宿主细胞的 RNA聚合酶转录噬菌体的早期基因,合成早期mRNA, 再翻译成早期蛋白。 早期蛋白的功能:
(0.2µm)。
A、大肠杆菌噬菌体 ( 65 ×95nm ) 衣原体 390nm A 立克次体 450nm G B、腺病毒 (70nm ) C、脊髓灰质炎病毒 (30nm ) F D、乙脑病毒 ( 40nm ) E、蛋白分子 (10nm ) E D F、流感病毒 ( 100nm ) G、烟草花叶病毒(300 ×95nm)
E.Coli 的T偶数噬菌体增殖过程 (1)吸附

吸附是噬菌体与敏感的寄主细胞接触,病毒表 面蛋白与细胞受体特异性的结合,导致病毒附 着于细胞表面。
噬菌体:吸附部位(T偶数噬菌体的尾丝蛋 白); 宿主:受体部位是细胞表面受体,如G+ 菌的 磷壁酸, G-菌的脂多糖,菌毛等。


吸附(动物病毒)
分别吸附于大肠 杆菌性菌毛和菌 体上的噬菌体
► 分解宿主DNA的DNA酶
► 复制 T4 DNA的DNA聚合酶 ► 5-羟甲基胞嘧啶(HMC)合成酶 ► 转录晚期基因的RNA聚合酶 (iii)晚期转录:晚期mRNA聚合酶,大分子合成,如 头部蛋白、尾部蛋白、装配蛋白、溶菌酶等
(4)成熟 T4噬菌体的自我装配: 无尾丝的尾部装配; 头部装配; 尾部与头部自发结合; 单独装配的尾丝与已 装配好的颗粒相连。

1935年W. M. Stanley 首 次 提 纯 并结 晶 了 烟 草花叶病毒;Bowden 等 证 明 烟 草花 叶 病 毒 的本质为核蛋白;

1940年G.A.Kansche首 先用电镜观察到烟草 花叶病毒颗粒;
斯坦利(1904-1971)美 国著名化学家,1935年 提纯了烟草花叶病毒, 1946年获得诺贝尔奖。
(5)裂解 噬菌体基因指导合成破坏细胞膜的脂肪酶和 水解细胞壁的溶菌酶,促进宿主的裂解,从而子 代噬菌体被释放。 裂解量:平均每一个宿主细胞裂解后产生的子 代噬菌体数称作裂解量。 不同的噬菌体裂解量不同。

T4 噬 菌 体 的 复 制 周 期
噬菌体繁殖过程(概括)
1. 吸附:尾丝与特异性受体接触后,吸附在受体上,通过 刺突、基板固定于细胞表面。
底层平板(2%的琼 脂培养基7-8 ml)
双 层 平 板 法
上层平板
上层培养基(1%的 琼脂培养基3 ml)
宿主菌悬液(对数 期0.2ml) 噬菌体试样 (稀释液0.1ml)
混匀
37 度 培 养 10 小 时 , 计 噬 菌 斑
T4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
计数方法的比较:双层平板法计的是有感染
力的噬菌体,而电镜直接计数计的是总数。

1898年M. W. Beijerinck对烟草花叶病病原体的研究结果:
1. 能通过细菌滤器; 2. 可被乙醇沉淀而不失去其感染性;
3. 能在琼脂凝胶中扩散,细菌仍滞留于琼脂的表面 ;
4. 用培养细菌的方法不能被培养出来,推测只能在植物活细胞中生活; 5. 在体外非生命物质中不能生长。
因此推测是比细菌小的具有传染性的活的流质,并用命名为病毒。
► 参与病毒核酸的转录: (T7)转录次早期基因 的次早期mRNA聚合酶; (T4)改变 E. coli 的RNA 聚合酶,使之只能进行T4次早期mRNA的聚合酶; ► 改变或抑制宿主细胞大分子的合成。
(ii)次早期转录:用更改后的E. coli RNA聚合酶来转 录噬菌体的次早期基因,进而合成次早期mRNA和产 生多种次早期蛋白。 次早期蛋白包括:
(二) 病毒的衣壳

成分


蛋白质
衣壳粒

功能

保护病毒核酸; 参与感染过程;

具有抗原性。
对称结构 螺旋对称 20面体立体对称 复合对称
(三) 包膜

成分


脂类、蛋白质、多糖;
刺突 维护病毒体结构完整性; 具有与宿主细胞膜亲和及 融合的性能; 具有抗原性。
核酸 包膜 基质蛋白 糖蛋白


核心是TMV的遗传信息载体,衣 壳起保护作用。
(二)腺病毒 — 二十面体对称的代表

形 态 : 球 形 , 直 径 7080nm;二十面体,有12 个角、20个面和30条棱。 构造: 衣壳:由252个颗粒组成 衣壳(5邻体12个+6邻体 240个),每个5邻体上 突出一根末端带有顶球 的刺突 。刺突对哺乳类 动物的细胞有毒性作用。 核心:由36,500bp的线形 dsDNA。
二十面体对称结构
无囊膜:大肠杆菌T偶数噬菌体(蝌蚪状) 复合对称结构
有囊膜:痘病毒(砖块状)
(一)烟草花叶病毒(TMV)-螺旋对称的代表

外形: 15×300nm,中空直杆状。 成分:由ssRNA(占总量5%)和蛋 白质(占总量95%)组成。 构造: 衣壳: 2130个完全相同的蛋白质 衣壳亚基;每个衣壳粒含有158个 氨基酸;衣壳粒以逆时针方向做 螺旋状排列(130圈) 。 核心:RNA由约6390个核苷酸组 成螺旋状结构(直径4nm,螺距约 2.5nm);相对分子量为2×106; 每圈49个核苷酸。
在2005年发表的ICTV的病毒分类与命名第八次会 议中报道,目前认可的病毒约5450种,设有3个目, 73个科,11个亚科,289个属,1950多个种,包括 亚病毒因子的类病毒、卫星病毒和朊病毒。
第二节 病毒形态学
一、病毒的大小

一般用纳米(nm)为测量单位 ,直径多数
在100---200nm左右,可通过细菌滤器
葡萄球菌 (1000nm) 牛痘病毒 300×250nm
B
C
二、病毒的形态

球形,砖形,杆状, 子弹状,蝌蚪形。 细菌病毒(噬菌 体) :蝌蚪形、微 球形、丝状;



昆虫病毒:多角形;
植物病毒:杆状、丝 状、球状;

动物病毒:球形、卵
园形、砖形。
三、病毒的结构
核心
包 膜
衣壳
核 衣 壳
刺突
(一)病毒的核心
2. 侵入:尾管所携带的溶菌酶把细胞壁上的肽聚糖水解, 将核酸注入宿主细胞内。 3. 增殖:包括核酸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4. 成熟:把合成好的“部件” 进行自我装配。 5. 裂解:在脂肪酶和溶菌酶的作用下,促使细胞裂解。
2、噬菌体效价的测定
效价:每ml试样中所含有的侵染性的噬菌体 粒子数,即噬菌斑形成单位数或感染中心数。 测定效价的方法多种,如双层平板法,电镜 下计数法等。



装配:在宿主细胞核内 进行。
培养:人的几种组织细 胞。
(三) E coli T偶数噬菌体-复合对称的代表
大肠杆菌的T4噬菌体——蝌蚪型

头部: 1.7×105bp 的dsDNA和8种蛋白质, 212个衣壳粒); 颈部:六角形的盘状结构构成的颈环和其上 长着6根蛋白质丝状物的颈须,裹住吸附前的 尾丝);
二、病毒的危害


所致疾病约占传染病的70%; 传染性强、流行广泛,很少有效药物; 有些所致疾病严重,病死率高或有后遗症; 持续性感染; 与肿瘤和自身免疫病有关; 威胁健康的新病原体不断出现。
三、研究病毒的重要意义
控制和消灭有害病毒; 病毒的研究和利用价值,培育活病毒疫
苗株,利用病毒作为昆虫杀虫剂,基因 工程研究的重要载体。
病 毒 鉴 定 , 临 床 诊
断依据。
狂犬病毒包涵体
(二)噬菌斑:在宿主 细菌的菌苔上,噬菌体 使菌体裂解而形成的空 斑。
(三)空斑:由 动物病毒在宿主 单细胞培养物中
形成的。
(四)枯斑:植物病毒 在植物叶片上形成的群 体称为枯斑。
Leabharlann Baidu
五、病毒的对称结构
杆状:烟草花叶病毒等 无囊膜 螺旋对称结构 有囊膜 丝状:大肠杆菌M13噬菌体等 卷曲状:流感病毒等 弹状:狂犬病毒等 病毒 结构类型 无囊膜 小型:脊髓灰质炎病毒 大型:腺病毒 有囊膜:疱疹病毒
影响吸附的内外因素

噬菌体数量:如果大量噬菌体在短时间内吸附于 同一细胞上,使细胞壁产生许多小孔,也可引起 细胞立即裂解,但并未进行噬菌体的增殖,这种 现象称为自外裂解。 阳离子



辅助因子
pH值


温度
其他影响细胞受体或病毒吸附蛋白活性的因素
(2) 侵入
吸附后,尾鞘发生 移位缩短成原长度的一 半,尾管插入细胞壁和 细胞膜,通过注射的方 式将核酸注入到宿主细 胞内,蛋白质壳体留在 外面。
第三章
病毒和亚病毒
( Virus and subvirus)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病毒形态学 第三节 2类病毒的复制 第四节 亚病毒
第一节 概述

3000BC, 埃及孟非思 壁画中长老 患小儿麻痹 症。
一、病毒的发现和历史研究

1886年A. Mayer 发现具有传染性的烟草花叶病; 1892年D. Ivanovsky烟草花叶病病原体能通过细菌滤器:一种能通过细 菌滤器的“细菌毒素”或极小的细菌;

功能


四、病毒的实验室培养和群体形态

动、植物细胞中病毒形成——包涵体; 噬菌体在细菌菌落上形成——噬菌斑; 动物病毒在细胞培养物上形成——空斑;

植物病毒在叶片上形成——枯斑。
(一)包涵体:感染 病毒的宿主细胞内, 出现在光学显微镜下 可见的大小、形态数 量不等的小体,称为 包涵体。
具有宿主特异性。

噬菌体:噬细菌、藻类、支原体的病毒;

植物病毒:蚕豆萎蔫病毒、水仙黄条病毒、烟草
花叶病毒等;

动物病毒:如禽流感病毒、天花病毒、HIV等。
八、病毒的命名规则
1998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批准,由Mayo等提出了41条命名 原则,主要内容如下: 1、分类系统依次分为目、科、属、种等分类等级; 2、病毒的种命名应由少而有实意的词组成,种名与病毒株名一起应有明 确含义; 3、病毒的“属”是一群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种”,属名词尾:virus; 4、病毒的“科”是一群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属”,科名词尾:viridae; 5、病毒的科与属之间可设/不设亚科,亚科词尾:virinae; 6、病毒的“目”是一群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科”,目名词尾:virales; 7、属名词尾:viroid;类病毒科名的词尾:viroidae。

尾部:
尾鞘:144个衣壳粒缠绕成24环螺旋。 尾管:亦有24环螺旋。 基板:中间有孔的盘状、六角形蛋白质, 上有6个刺突和6根尾丝。 刺突:长20nm,吸附。 尾丝:140nm,折成等长的2段,直径2nm, 专一吸附敏感宿主细胞的相应受体上。
第三节 2类病毒及其繁殖方式
一、噬菌体
主要形态:

蝌蚪状(dsDNA)
球状(ssDNA、 ssRNA)
丝状(ssDNA)

烈 性 噬 菌 体 的 复 制 周 期
1、烈性噬菌体的复制周期

噬菌体的繁殖可分为五个阶段: 侵入 增殖 成熟
装配
吸附
裂解
释放
复制和生物合成

烈性噬菌体:在短时间内能连续完成上述五
个阶段而实现其繁殖的噬菌体;反之即为温
和噬菌体。
四、 病毒的定义
病毒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或加上其他少数成分
组成的 非细胞超显微生物。

以感染态和非感染态两种状态存在。
感染态:活细胞内寄生;


非感染态:离体条件下,以无生命的大分子状态
存在,但具有感染性。
五、病毒的种类
真病毒:至少含有核酸和蛋白质两种组分 非细胞生物 亚病毒 类病毒:只含具有独立侵染性的组分 拟病毒:只含不具独立侵染性的组分 朊病毒:只含单一蛋白质
六、病毒的主要特征


体积微小,结构简单,只含一种类型核酸;
严格的细胞内寄生,不具有个体生长,只具有个 体增殖; 离体条件下,以无生命的大分子状态存在,但具 有感染性,诱发潜伏性感染。 对抗生素(P182)不敏感,对干扰素(P295) 敏感。


七、病毒的宿主范围
一方面可以感染所有的细胞型生物,另一方面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