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及其综合效益评价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8a2f224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7e.png)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一、背景介绍•水土保持是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综合治理是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整体规划、协调各项措施并加以实施的一种方法。
二、计算方法的重要性•计算方法可以帮助评估治理项目的效益,为决策提供参考。
•正确的计算方法可以提高治理项目的执行效果,最大程度地发挥治理效益。
三、常用的计算方法1. 定性评价方法•主要通过对治理项目的成果进行定性评价,例如改善土地质量、增加植被覆盖等。
•优点:简单、直观。
•缺点:不够精确,难以进行量化对比。
2. 定量评价方法•利用各种指标对治理项目的效益进行定量评价,例如水土流失量的减少、农田有效利用率的提高等。
•优点:可以进行精确的比较和分析。
•缺点:需要大量的数据和专业知识支持。
3. 经济评价方法•从经济角度对治理项目的效益进行评价,例如节约水土资源的成本、增加农田产值的收益等。
•优点:能够直接反映治理项目对经济的贡献。
•缺点:需要对经济指标进行分析和计算。
4. 生态评价方法•从生态角度对治理项目的效益进行评价,例如生物多样性的提高、生态系统的恢复等。
•优点:能够综合考虑生态环境的各个方面。
•缺点:需要对各种生态指标进行评估和计算。
四、方法选择及应用•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和目的,应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选择。
•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可以得到更全面、全面的评估结果。
五、案例分析•对于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可以采用定量评价方法和经济评价方法进行评估。
•定量评价方法可通过对流失量的监测和统计进行分析,经济评价方法可计算治理项目的投入与产出。
•结合两种方法的结果,可以全面评估治理项目的效益。
六、总结•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是指导治理工作的重要工具。
•在计算方法选择和应用过程中,需根据项目特点和需求进行合理选择。
•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可以获得更准确、全面的评估结果。
以上是关于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的文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一、背景介绍•水土保持是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区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
![区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d2ead94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ba.png)
区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区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1. 引言水土保持是保护和改善土地资源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于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而区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则是评估水土保持措施的实际效果,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以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水土保持工作。
本文将探讨区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并提出个人观点和理解。
2. 区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区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估水土保持措施效果的基础,需要综合考虑土壤保持、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的因素。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区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2.1 土壤保持指标1)土壤侵蚀情况:如土壤流失率、沟壑侵蚀指数等;2)土壤水分保持能力:如持水量、蓄水能力等;3)土壤肥力和质量:如有机质含量、土壤结构改善程度等。
2.2 水资源保护指标1)地表水保护:如河流水质、湖泊富营养化等;2)地下水保护:如水位、水质等;3)水循环:如降水利用率、径流减少程度等。
2.3 生态环境改善指标1)生物多样性:如物种丰富度、群落组成等;2)生态系统功能改善:如生态系统稳定性、自然灾害抵抗性等; 3)生态景观保护:如保护地面积、连通性等。
3. 区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方法在确定了指标体系后,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区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评价方法:3.1 指标加权法这是一种定量评价方法,通过对各指标进行权重赋值,再根据实际观测数据进行计算,得出最终的评价结果。
权重的确定可以基于专家评分、层次分析法等方法。
3.2 综合指数法这是一种通过将各指标综合到一个综合指数中,来评价水土保持效益的方法。
可以采用线性加权综合指数法或模糊数学综合指数法等。
3.3 熵权法这是一种基于信息熵理论的评价方法,通过测度指标数据的分布情况,计算各指标的权重,进而得出水土保持效益的综合评价结果。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区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指标和评价方法的综合运用。
安塞县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分析
![安塞县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55e9f2c4b35eefdc8d3339d.png)
评 价和 定性 评 价相 结 合 的方 法 , 分析 水 土保 持 工程 所取 得 的 经济 效益 、 会 效 益 、 态效益 , 着重 对 经济效 益 社 生 并 进行 了评估 。结 果表 明 , 安塞 县 的水 土保持 工程 经 济效 益显 著 , 并且 取得 了较 高 的社 会 效益 和生 态效 益。
水 土保 持
2 1 1 中 国水 利 0 2.8
安塞县水 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分析
胡 明
( 西省 渭南 师范 学院 化学 与生命 科 学学 院 , 西省 多河流 湿地 生 态环境 重 点实验 室 , 10 0, 陕 陕 7 4 0 渭南 ) 摘 要 : 土保持 工程综 合效 益评 价 , 水土保 持 宏观 决策 具有 重要 意 义。 安塞 县水 土保持 综合 效益 采 用定量 水 对 对
关 键 词 : 塞 ; 土 保 持 ; 合 效 益 ; 价 安 水 综 评
Ev l a i n a u t a d n l ss f o p e e sv b n f s f o l nd wa e c n e v to i An a Co t / o n a a y i o c m r h n i e e e t o s i i a tr o s r ai n n si un y /
Hu Mi g n
Ab t a t C mp e e sv e e t v l a i n o o l a d wa e o s r ai n s i n fc n o t c o d c so — s r c : o r h n i e b n f s e au to f s i n tr c n e v t i i o sg i a t f r i ma r e ii n i s
水土保持三大措施的效益评价
![水土保持三大措施的效益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9b372d7caf1ffc4ffe47ac23.png)
水土保持三大措施的效益评价罗珂2013052120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是对指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后所获得的利益或收益的预测和计算。
其目的是分析措施当前的效益;检验原规划、设计的合理性;预测规划措施的效益。
水土保持效益是指水土保持措施对于减弱和预防水土流失、保护和改良水土资源、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社会经济系统健康发展的贡献。
根据水土保持效益的性质,分为蓄水保土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一、效益计算的原则1、根据治理措施的使用年限确定效益计算期一般20-30年。
2、采用的数据资料要翔实可靠。
3、从措施开始生效之年计算效益。
①从开始实施开始计算效益的有:梯田、保土耕作措施和小型蓄水保土工程的保水、保土效益;保土耕作措施的增产效益;采用工程措施造林种草的保水、保土效益。
②没有整地工程时,灌木第三年,乔木第五年,种草第二年开始计算效益,其经济效益应在开始有果品、枝条和饲草等收益时;③封禁治理第3年开始计算。
4、多项措施的效益要分摊二、水土保持效益的计算(一)蓄水保土效益计算蓄水保土效益包括单项措施的蓄水保土效益和小流域或某区域的蓄水保土总体效益。
蓄水保土效益计算方法主要有水保和水文法。
(1)水保法指应用水土保持单项措施来综合计算全流域的蓄水保土效益。
(2)、水文法以水文站或径流站等实测的降雨、径流和泥沙资料为依据,用统计相关分析的方法来计算全流域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后的蓄水、减沙效率。
(二)经济效益计算1、直接经济效益计算以各项措施增产的产品的经济效益计算为基础,并以货币定量表示。
各项治理措施的经济效益,应根据每年实际生产效益的有效面积、单位面积增加的产品数量以及产品价格,逐年计算,最后累加得到在效益计算期内的总效益。
直接经济效益包括:粮食和经济作物增产的效益;栽植经济果林、种草的产品效益;增加木材蓄积量的效益;增加薪材的效益等。
2、间接经济效益计算计算转化效益要注意:当地有转化条件,转化多少计算多少;必须扣除转化中的投入;只计算一次转化提高的产值和投入,而且只限于在当地农村就地加工转化。
阜新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效益评价
![阜新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效益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5247ba7e8e9951e79b892739.png)
22 间接经 济 效 益 .
基 本 农 田修 建 后 , 增 产 粮 食 157万 k , 年 8. g 可 节 约 土 地 面积 276h 、 约 劳 工 22 8工 目 ; 4 . m2节 2 种 草 措 施 全 部 见 效 后 ,年 增产 干 草 162 7 .8万 k , g 可 增加 以草 养 畜 量 01 只 羊 单位 , 畜牧 业 的 发展 .万 对 起 到积 极 促 进作 用 , 接经 济 效益 明显 。 间
治理 前 项 目区植 被 稀 疏 、 质 退化 、 盖 度极 草 覆
低 , 林 种单 一 。 且 治理 后 , 草面 积 增加 1 0 . 林 7552 3
h 2改善面积 407 3h , m, 8 . mz增加了以杨树 、 3 刺槐 、 榆树为主 的水保生态林 和以 山杏 、 沙棘 、 、 梨 大枣 为主的水保经济林 种 ,使单一的植物群落 向多种
各年度各项措施完成情况 , 见表 3 。
21直接 经 济效 益 .
因项 目建 设 期 仅 为 2年 , 理 期 末 , 有 改 垄 治 只
见效 。累计可增 产粮食 15 万 k , 3. 9 g 产值为 239 0. 万 元 。 施 全 部 生效 后 每 年增 产 粮食 157万 、 措 8.
支 柱 产 业 的 老 工 业 基 地 , 土 地 面 积 1 5 m 总 035k ,
水 土流 失 面积 45 2k 。2 0 5 m2 0 2年将 阜 新列 为全 国 资 源 枯 竭 型 城 市 产 业 转 型 试 点 , 投 入 国债 资 金 共 12 0万 元 用 于水 土 保 持 生 态建 设 。共 实 施 2个 年 0 度, 理 7 治 9条 小 流 域 , 实施 治 理 面 积 2 46 m2 4. k 。 4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评价分析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评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a95abb6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9d.png)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评价分析摘要: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工程,需要加大对土地资源以及水资源等自然资源进行保护。
当前大量植被破坏、水资源短缺、土壤退化严重、土地盐碱化导致生态环境脆弱,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风险隐患和不利局面。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评价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评价引言水土流失是我国的一大问题,在一些区域中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生态环境破坏现象,土地沙漠化、土壤盐碱化、滑坡、泥石流、土壤侵蚀等问题,同时也有部分地方因为人为开发,以及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而造成环境污染、破坏植被资源以及水资源浪费等一系列的生态不平衡发展状态。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意见”的实施和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建设思路,国家加大了对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扶持力度,加强了水土保持基础设施建设,这给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加强综合治理和科学控制,保护环境,改善民生问题,有效地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冲突矛盾、资源利用率低等这些难题,才能使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得到良好发展,从而实现我国生态建设目标。
1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背景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但古坡镇由于地处土质疏松地区,开展有计划的综合治理工作较少,水土流失治理程度差,土地利用结构单一,耕地质量下降,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像山镇羊须沟沟道上游汇水面积大,排水设施不完善,导致沟道侵蚀严重,影响道路安全,下游泥沙输入量大,严重影响东关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羊须沟片区沟道十分迫切需要。
2当前制约水土保持工作的因素水土保持工作具有生态性、长期性、基础性、公益性、社会性的特点,相较于其他建设项目,在经济上投入产出比低、融资能力差。
尽管国家、省、市、县对水土保持工作高度重视,但是在经费投入方面仍然存在问题。
正确合理地分析水土保持经济效益评价探究
![正确合理地分析水土保持经济效益评价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29dfb2fbf61fb7360b4c6522.png)
正确合理地分析水土保持经济效益评价探究摘要:水土保持是一项面广量大、复杂的系统工作,要全面测试分析评估其效益,确实不易。
本文就合理分析水土并建立科学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同时提出了正确合理分析水土的具体措施,以实现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经济效益水土评价1、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方法(1)生态功能的效果评价方法。
水土保持生态功能的效果评价,应着眼于水土保持给生态环境带来的物质效应。
即从实物尺度来评价水土保持在防止土壤侵蚀,调节径流,减少洪水总量,改善洪水过程,降低洪峰流量,减少河流泥沙输出量,改良土壤,提高立地地位级,干物质积累量,土壤侵蚀程度的变化等方面的生态效果。
虽然有人把水土保持所发挥的每一种生态功能都转化为一个确切的货币量来进行评价,但事实上,人们寻找出的各种对等物与实际的生态效果不论是存在形态上,还是实际价值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出入,不能完全反映出每一种生态功能所具有的真正的”生态价位”。
因此,在评价水土保持生态效益时,应以人们最为关心的、能普遍接受的生态因子的数量效果为主,而以生态效果的经济评价(即生态效益的货币计量)为辅。
(2)直接经济效益的评价方法。
水土保持经济效益评价,包括水土保持产出效益和水土保持再生产费用两个方面的评价.根据现行价格分别推算出各类标准地水土保持的再生产费用(包括整地、造林、种苗、抚育间伐、更新伐以及基本建设折旧、维护和管理等费用和土地占用费等),再根据标准地的林木蓄积量和枝叶生物量(根据枝叶的发热值及数量将其折合成标准煤)以及林木出材率,现行木材价格和标准煤的价格,推算出水土保持直接产出效益。
然后,再对这两个方面进行总体评价和分析。
常见的评价方法有静态分析法和动态分析法。
(3)生态效果的经济评价方法。
常见的生态效果的经济评价方法是环境效益-费用分析法.它是把某一项目的直接投资与其机会成本之和作为该项目的费用;而把该项目实现以后提高的产品产出率和改善的环境质量,或增加舒适性而直接提高社会福利的所有效果,作为该项目的效益.从费用和效益的比较中,分析该项目在经济上的得失.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NPV=Bd+Be-Cd-Cp-Ce式中,NPV为净现值;Bd为项目的直接收益;Be为外部(或环境)收益;Cd为项目的直接成本;Cp为环境保护费用;Ce为外部(或环境)费用。
湘中丘陵区水土保持效益综合评价
![湘中丘陵区水土保持效益综合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9f26c7116bd97f192279e93f.png)
持续发展 。为治理湘中丘陵区水 土流失 , 湖南省 水利厅根据湘
中丘 陵 区 水 土 流失 现状 与 自然 、社 会 经 济 条 件 的 相 似 性 , 以及
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
1 研 究 区概 况
湖南省水土保 持相关文件 , 将湘 中丘陵 区划分 为 4个 不同类型 的综合治理区 , 即长 、 、 株 潭丘 陵综合 治理 区, 阳丘陵综 合治 衡
理区 , 、 娄 邵丘 陵综 合 治 理 区 和雪 峰 山 山地 丘 陵 综 合 治 理 区 , 并
保持综合效益评 价进 行 了深入研究 。水 土保 持效益 评价 已 由
传 统 的定 性 评 价 转 向 定性 与定 量 相 结 合 的综 合 评 价 , 评 价 结 在 果 的精 度 和 效 度 上有 了质 的 飞跃 。 然 而 , 于 评 价 指 标 和评 价 由
为主 , 红色石灰土黏性大 , 有机 质含量低 , 土体 紧密 , 渗透性差 , 常产生表面 冲刷形 成面 蚀。据 20 0 7年底 统计 资料 , 总人 口约
以 各 区水 土流 失 特 点 为 基 准 , 20 年 以来 , 针 对 性 地 配 置 自 01 有
蚀 模数 高达 420tk 局 部 地 区 可 高达 1 0 k 以 上 , 0 i , /n 0 0t m 0 / 其
中长 、 、 株 潭丘陵综合治理区年土壤侵蚀模数 约为 380tk 0 m , / 衡 阳丘 陵综合治理区约为 43 0tk 娄 、 5 i , 邵丘 陵综 合治理 区 /n
水库工程对区域水土保持的综合效益评价
![水库工程对区域水土保持的综合效益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a2936b3c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80.png)
水库工程对区域水土保持的综合效益评价摘要:本文通过对水库工程对区域水土保持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并探讨了水库工程和区域水土保持之间的关系。
首先介绍了水库工程和区域水土保持的基本概念和意义,分析了水库工程与区域水土保持的紧密关联。
然后,通过对水库工程对区域水土流失、洪水干旱情况以及土地生产能力和生态多样性的影响进行分析,揭示了水库工程在区域水土保持中的综合影响。
最后,针对水库工程在环境改善和生态保护方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评价,并提出了优化建议和策略,为水库工程在区域水土保持中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指导和支持。
关键词:水库工程、区域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1、水库工程和区域水土保持的基本概述1.1.水库工程的定义及其关键特性水库工程是指人工修筑的储存大量水资源的建筑物或工程系统,旨在解决水资源供应、洪水调节、灌溉农田等问题。
水库工程的关键特性包括:规模庞大、供应安全的水资源、多功能性、长期可持续发展。
1.2.区域水土保持的基本概念和意义区域水土保持是指通过改善水土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防止水土流失、保持水土肥力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
区域水土保持的意义在于保护水资源,减少土地退化,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田产量和粮食安全。
1.3.水库工程与区域水土保持的关系探讨水库工程与区域水土保持密不可分。
水库工程的建设可以有效地调节水资源分配,在水土流失多发地区实施水库工程可减少水土流失风险。
水库工程的建设还有利于防洪减灾,降低洪水对土壤和农田的冲击。
此外,水库的蓄水能力可以提供农田灌溉和人口供水,进一步促进区域农业和经济发展。
因此,水库工程对于区域水土保持起到了重要的支持和促进作用。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水库工程与区域水土保持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和相互促进的关系,水库工程的建设不仅可以提供水资源供给,调节洪水,还可以促进区域农业和经济发展,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为了实现水库工程在区域水土保持中的综合效益,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水库工程的影响和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丹东市水土保持20年成果分析及评价
![丹东市水土保持20年成果分析及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7fe26230376baf1ffc4fad32.png)
保 持 方 案 管 理 的 通 知 、 ( 东 市 人 《 丹
民政府 关于 水土 保持 禁 区和水土 保持 重
点 防 治 区 的 通 告 ) 一 系 列 政 策 文 )等 件 ,和 丹 东 市 水 土 保 持 规 划 等 技 术 文 件 。 在 全 市 开 展 了以 治 山治 水 为 中 心 的 “ 禹 杯 ” “ 林 杯 ” 竞 大 、 兴 赛活动 ,把水土保持措施作为 “ 大禹
源 的 建 设 、 开 发 和 利 用 ;鼓 励 森 林 资
亩 ,有 效 遏 止 了 人 为 因素 造 成 的水 土
流失 。 2. 4蚕场砂 化 治理 对 原 有 蚕 场 实 行 压 缩 、 改 造 和 保
中 :维 修 农业 梯 田 l . 亩 ,果 树 2 0 7万 梯 田( 包括 池 田) 2万 亩 ,造 林 整地 l 2
一
保持 总 体规 划和 实施 方 案 , 施 山 、 、 实 水 田、林 、路综 合治 理 ,植 物措 施 与工 程 措 施相 结 合 , 面 治理 与 沟壑 治理 相 结 坡
的深入开展 , 最大限度地控制沟道水土
流 失 , 给百 姓 带 来 了实实 在 在的利 益 也
[~ 1 I
。
把 手任组 长 ,签订 目标责 任书 ,做
中国科技信息 2 1 年第 2 01 期
C IA S I C N E H O O Y I O M TO a .O 1 HN CE E A D T C N L G N R A IN J n2 1 N F
4 2
力 ,带 来 了一 串 串丰 硕 成 果 。 全 市共 开 展水 土 保 土 流 失 面 积 661. 亩 ,其 27万
政 府 实 行 林 地 、 荒 山承 包 ,将 林 地 使 用 权 、 林 木 所 有 权 和 经 营 权 到 户,实现 “ 有其主 、主有其权 、 林 权 有 其 责 、 责 有 其 利 ” 鼓 励 非 公 有 ; 制 经 营 者 以 购 买 、 参 股 、 租 赁 、 合 作 开 发 等 多 种 形 式 , 参 与 国有 森 林 资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评价分析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评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2d86c46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39.png)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评价分析摘要:水土流失是我国基本国情,它影响美好环境的建设,同时制约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几年通过“放管服”政策的实施与落地,水土流失情况得到有效的遏制和治理,但是,我们应该继续保持对水土保持防治工作的重视,高效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度措施的发展。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不仅能够改善生态环境,同时还能够发展生产,促进经济发展。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评价是针对已实施水土保持措施的防治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工作,6项指标达标情况(如水土流失治理度、土壤流失控制比)、保土效益及生态效益等,,不仅能客观地反映治理对农业和经济发展的意义,同时也为治理者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评价对于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对水土保持效益进行了介绍,对水土保持效益的评价方法进行了列举,并对各种治理方法所带来的效益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评价1.水土保持效益1.1水土保持效益的含义水土保持的含义是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
水土保持效益就是对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后所获得的利益或收益的预测和计算。
水土保持效益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分析当前的产生效益,为决策部门服务;检验原规划、设计的合理性,为进一步规划设计提供服务;预测规划措施的效益,对比分析不同的方案,从而决出最佳方案。
1.2水土保持效益的分类根据水土保持效益的性质,可以将水土保持效益分为4类。
(1)蓄水保土效益。
指将降水、土壤利用水土保护措施保持固定在某一限定的地段,由此而取得的效益。
因为特指对水和土的保持,所以称为蓄水保土效益。
(2)经济效益。
对水土流失采取保持治理措施后,提高了土地的生产能力,而带来的社会财富所取得的效益。
又分为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
(3)社会效益。
指实施水土保持后对促进农业的进步和发展,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和水平,对社会进步所带来的效益。
08+水土保持效益与评价
![08+水土保持效益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a37944b465ce050876321306.png)
3. 经济分析 经济分析:
(1)静态分析 ) (2)动态分析 )
一 二 三
水土保持效益的分类 水土保持效益的估算 流域综合治理评价
三、流域综合治理评价
(evaluation of watershed comprehensive control), ),
即对流域水土保持所产生的各项效益进行对比和分析, 即对流域水土保持所产生的各项效益进行对比和分析, 以便促进和完善水土保持的各项工作。 以便促进和完善水土保持的各项工作。
第八章
水土保持效益与评价
一 二 三
水土保持效益的分类 水土保持效益的估算 流域综合治理评价
一、水土保持效益的分类
按性质可将其分为4类 按性质可将其分为 类: 蓄水保土效益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 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 实施范围内受益;实施范围以外受益 实施范围内受益;
增加地面的植被度;改善坡面小气候; 生态效益 增加地面的植被度;改善坡面小气候;改 善了土壤的生物生态环境。 善了土壤的生物生态环境。
一 二 三
水土保持效益的分类 水土保持效益的估算 流域综合治理评价
二、水土保持效益的估算
1. 水土保持效益估算的原则 水土保持效益估算的原则: 根据治理措施的使用年限确定效益计算期。一般取 ~ 年 根据治理措施的使用年限确定效益计算期。一般取20~30年。 使用年限确定效益计算期 计算采用的数据应经分析、核实,翔实可靠。 计算采用的数据应经分析、核实,翔实可靠。 各项治理措施均从开始生效之年计算效益。 开始生效之年计算效益 各项治理措施均从开始生效之年计算效益。 从开始实施开始计算效益的: 梯田、 ①从开始实施开始计算效益的: 梯田、保土耕作措施和小型蓄水保 土工程的保水、保土效益;保土耕作措施的增产效益; 土工程的保水、保土效益;保土耕作措施的增产效益;采用工程措 施造林种草的保水、保土效益。 施造林种草的保水、保土效益。 没有整地工程时,灌木第三年,乔木第五年, ② 没有整地工程时,灌木第三年,乔木第五年,种草第二年开始计 算效益,其经济效益应在开始有果品、枝条和饲草等收益时。 算效益,其经济效益应在开始有果品、枝条和饲草等收益时。 封禁治理第3年开始计算 年开始计算。 ③ 封禁治理第 年开始计算。 多项措施的效益要分摊。 多项措施的效益要分摊。根据水土保持措施的作用和效果确定其效 分摊 益分摊系数。 益分摊系数。
水土保持效益估算与评价
![水土保持效益估算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3c65b2df770bf78a65295463.png)
(2)计算上述间接经济效益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当地必须具有能转化的条件,实际能转化多少 就计算多少,不是所有的产品都能转化。
②在计算转化后提高的产值的同时,必须计算转 化中所需的投入。 ③只计算一次转化提高的产值的投入,而且只限 于在当地农村就地加工转化。至于将水土保持产品 运离当地农村,在外地加工转化的,不作为水保间 接经济效益。
五、经济分析
一般只进行静态评价,一些自筹资金与 银行贷款的项目规划需作动态分析。规划 阶段的经济评价只对规划后的主要经济评 价指标作初步预测,动态经济评价的主要 指标有经济内部回收率、经济净现值、经 济效益费用比等。
(一)静态评价
1、计算净效益(P) P=B-(K+C) (8-30) 式中:B为经济计算期内部治理措施产生的总效益( 元);C为经济计算期内全部治理措施的总运行费(元 );K为治理总投资(元)。 2、计算效益费用比(R) K T (8-31) B C 式中符号同上。 3、计算还本年限(T)
H
Q
Q
Qm
100%
式中:Qm、Q――分别为治理前、治理后的洪峰流量
(二)水文法
水文法又称水文统计相关法,它是以水 文站或径流站等实则的降雨、径流和泥沙 资料为依据,用统计相关分析的方法来计 算全流域实施水土保持治理后的蓄水、减 沙效率。该方法以实测资料为基础,所以 资料系列愈长,分析精度愈高。根据资料 系列的长短,水文法又可有两种途径。 1、相关分析法 2.水文系列对比法
三、社会效益计算
水土保持社会效益包括减轻自然灾害和促进社 会进步两个方面带来的效益。有条件时应进行定 量计算,以实物量或货币表示;不能作定量计算 的,应根据实际情况作定性描述。 (一)减轻自然灾害的效益计算 1、保护耕地的效益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效益核算方法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效益核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49c4fec172ded630b1cb666.png)
2.1.2提高土地产出效益
• 在发生水土流失的耕地上,采用合理的水土保 • 持农业措施,能有效增加地面粗糙度、改良土壤结 • 构、提高土壤肥力和透水贮水能力,从而达到持续 增 • 产的目的。考虑到农业生产中的投入、产出问题, 按 • 实施农业措施带来的土地产出净增值,核算农业措 • 施提高土地产出的效益:
V2
n
S i B i Pi
i 1
n
S iB iPi S Pm
i 1
• 式中: V2 为提高土地产出效益, S′i 和Si 分别 为采用 • 措施前、后不同作物的种植面积, B′i 和Bi 分 别为采 • 用措施前、后不同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 Pi 为不同 • 作物的核算基准年单价,α为采用措施后的土 地管 • 理费用增幅, Pm 为采用措施前单位土地面积 管理费 • 用, i 为不同作物种类。
2.2.1
保育土壤效益
• 林草措施形成的森林草地利用地上特殊的 林冠结构、地下庞大的根系组织和枯枝落 叶层削减侵蚀性降雨,拦截、分散、滞留及 过滤地表径流,同时增强土壤腐殖质及水稳 性团聚体含量,起到固持土壤、减少土壤养 分流失、改良土壤理化性质等保育土壤的 作用 。
2.2.1.1
减少土壤侵蚀效益
• 林草措施形成的森林草地通过特殊的结构,从 • 削减降雨能量、保持土壤水分、提高土壤抗侵蚀 力等 • 多方面减少了土壤侵蚀量,起到良好的保土作用,是 • 保育土壤效益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水土保持生态建 • 设最重要的效益之一。采用机会成本法,将流失土 • 壤的机会成本作为减少土壤侵蚀的价值,核算方法 • 同2.1.1。
V5
n
P4 i P2 i P3 iW S
i 1
水土保持措施及效益分析
![水土保持措施及效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d8f1d21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5b.png)
水土保持措施及效益分析摘要:水利工程的建设周期较长,对施工环境造成的影响较大,而在施工过程中容易造成水土流失问题,所以水利工程中水土保持工作更需要引起广泛的重视。
为推动我国自然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水土保持工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本文结合水土流失原因和类型,论述水土保持措施,分析水土保持效益,以更好地实施水土保持工程,改善生态环境。
关键词:水土保持;原因;有效措施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引言在施工建设环节中,部分单位更加关注如何创设更高的经济效益,忽视工程的社会和环境效益建设,导致施工现场周边自然环境被破坏,甚至加剧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的问题比较严重,甚至给农业生产活动、日常生活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
而开展水土保持工作,能把控与减少水土流失的问题,借助现代化设备,对水土流失的问题进行把控,做好监督验收工作,进而为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1 水土保持的作用1)水土保持有助于提升水资源使用价值。
水土流失可能会直接影响水资源使用效率,甚至出现水资源利用不合理、资源短缺的问题。
水土保持则可以缓解水资源利用率不高的情况,还可以为经济事业建设发展提供更多优质的水资源,并降低水资源浪费风险问题的发生概率。
2)水土保持可以解决河道淤堵的问题,有效防范旱涝灾害。
利用修建水库、植树造林等方式,对水土流失的问题进行把控,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河道淤堵,并适当延长河道使用寿命,将河道防旱抗涝的核心优势发挥出来。
3)水土保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生态条件。
水土保持的核心作用就是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还可以保证生态系统建设的稳定性,并保护水资源与水质,进而为水利事业的稳定发展与进步创设良好的条件。
2 水土流失原因2.1 自然因素在自然因素中最能够导致水土流失的就是气候因素。
例如,暴雨会对本就疏松的土壤造成较大的冲刷力,从而引发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等严重的自然灾害。
除此之外,地形地势也是导致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
民勤县老虎口防沙治沙综合效益评价
![民勤县老虎口防沙治沙综合效益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8a30e247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1d.png)
民勤县老虎口防沙治沙综合效益评价1. 引言1.1 背景介绍民勤县位于中国甘肃省张掖市辖区,是黄土高原上一片典型的沙漠化地区。
由于长期的过度放牧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土地沙化严重,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给当地农民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困扰。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民勤县政府实施了一系列防沙治沙工程,其中老虎口防沙治沙工程是其中重要的一项。
老虎口防沙治沙工程位于民勤县西南部,总投资达数亿元,主要包括固沙林、退耕还林、人工植树等措施。
经过多年的努力,老虎口地区的土地沙化问题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为当地农民创造了更好的生产生活条件。
本文将对民勤县老虎口防沙治沙工程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以期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对工程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进行评价,探讨防沙治沙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助力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生活质量。
1.2 研究意义老虎口是民勤县一个重要的防沙治沙项目,该项目的实施对于提高当地的生态环境、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对老虎口防沙治沙工程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为进一步完善项目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老虎口防沙治沙综合效益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于提升生态环境意义重大。
老虎口防沙治沙工程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沙漠化速度,改善当地植被覆盖情况,促进生态系统恢复和生态环境保护。
对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有实质性帮助。
老虎口地区是农民的主要生产区域,防沙治沙工程的成功实施可以减轻农民的自然灾害风险,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增加农民的收入。
通过对老虎口防沙治沙综合效益的评价,可以为类似项目的规划和管理提供经验借鉴,推动更多地区开展防沙治沙工程,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长远目标。
2. 正文2.1 防沙治沙工程概述防沙治沙工程是在沙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进行的一项重要工程,其主要目的是改善土地环境、保护生态系统、提高农田产能和改善人民生活。
民勤县老虎口地区是中国西北地区沙漠化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近年来,该地区通过实施一系列防沙治沙工程,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对水土保持效益评价论文
![对水土保持效益评价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9cfe1d050e2524de5187ede.png)
对水土保持效益评价的探讨摘要:到目前为此,水土保持工作在全国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水土保持的工作大多还停留在理论探索阶段与定性描述阶段,对于水土保持效益评价中的深层次问题还未作深入的研究,如水土保持效益评价中的治理效益模式与水土治理流失模式的关系,治理效益与水土保持措施以及治理效益面与点的关系。
本文从水土保持中这几方面进行探讨,这将会对治理效益评价理论体系的完善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从而加强治理效益评价的适用性与科学性。
关键词:水土保持;治理目标;治理措施;治理效益;效益链;效益评价中图分类号:s15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前言20世纪90年代国家开始强调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并且把生态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切入点,自从这以后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中退耕还草还林方面的水土流失治理有了很大的发展,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效益的显著程度还停留在定性阶段,也就是其定量化描述模型还未形成。
到目前为此,关于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方面的探讨还只是停留在表层,效益的类型、治理措施类型与治理目标的关系、效益评价与指标等都未得到深入的探讨,本文就这几方面进行探讨,从而形成对水土效益评价的新认识,这对水土保持效益不仅具有很大的理论意义,而且还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水土流失治理模式与效益的探讨1.1水土流失治理效益我国标准的水土保持效益计算方法将水土保持效益分为四大类型,分别是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以及基础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现实中常常把基础效益归属于生态效益,因此,在现实中这四大效益常被称为三大效益,即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在理论上看对于水土保持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概念有很清晰的认识,但在实践中,如效益计算或者是效益评估时则会发现对这三大效益的概念的认识并非很清晰,特别是社会效益。
社会效益的概念本身就很含糊,很难用一个简单明确的指标来表达其内涵,如从“减轻自然灾害”和“促进社会进步”这两个方面来反映社会效益。
区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
![区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91e7a6e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d7.png)
《区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和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区域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区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作为评估区域生态环境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的重要手段,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成为学术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焦点。
二、区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1. 概念和意义区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是指用于评价区域水土保持工作效果的一套量化指标和评价体系。
它旨在通过综合评价,客观反映区域水土保持工作的成效,为今后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2. 构建原则区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
要基于科学理论和实证数据,确保指标的科学性和客观性;要涵盖区域水土保持工作的各个方面,确保指标的全面性和综合性;要考虑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确保指标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3. 关键指标区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关键指标包括水土流失率、植被覆盖率、土壤侵蚀强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
这些指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区域水土保持工作的效果,是评价体系的核心内容。
三、区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方法研究1. 定性评价方法定性评价方法是根据区域水土保持工作的整体情况和特点,通过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等方式,对水土保持效益进行综合评估。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融合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综合性。
2. 定量评价方法定量评价方法是通过统计学和模型分析等手段,对区域水土保持效益进行量化评估。
常用的定量评价方法包括数理统计分析、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模型模拟等。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明确、具体地反映水土保持工作的效果,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在区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的研究中,我认为必须充分考虑区域的地理特点和生态环境,确保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需要注重定性和定量评价方法的结合运用,以便更全面、深入地评估水土保持工作的成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础效益归属为生态效益,即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效益评价
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是对水土保持措施贡献的计算和分析。通过效益评价可 查明水土保持措施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识理解水土保持措施对水土流失的 影响机理及其区域适宜性,为制定修编进一步的治理规划方案提供依据。因而水 土保持效益评价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保水和保土是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基本功能。其中,保水作用包括拦蓄地表 径流、增加降水入渗等,保土作用则表现为拦蓄坡沟泥沙、减少土壤侵蚀等。另 外,水土保持林草措施形成的水土保持林草植被具有防风固沙、增加生物多样性、 固碳制氧、 改善气候、 提供游栖等功能。 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具体措施为基础, 分别针对水土保持农业措施、 水土保持林草措施和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实际功能 可以确定效益评价内容,构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图 1) , 并逐一建立具体的价值核算方法。
1、农业措施效益评价
水土保持农业措施具体可分为耕作措施和覆盖措施两种类型。 其中,耕作措施 增大了地表粗糙度,提高了土壤入渗,能够有效减少坡耕地侵蚀,提高作物产量,主 要包括等高耕作、等高带状间作、沟垄耕作、丰产沟、深耕密植、坑田、间作套 种和混种等方法。覆盖措施则主要抑制土壤无效蒸发,从而增加土壤含水量、促
积,������ ′ ������ 和������������ 分别为采用措施前、后不同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 为不同作物的核算 基准年单价,α 为采用措施后的土地管理费用增幅 ,������ ������ 为采用措施前单位土地面 积管理费用,������ 为不同作物种类。 2、林草措施效益评价 (1)保育土壤效益 林草措施形成的森林草地利用地上特殊的林冠结构、 地下庞大的根系组织和枯枝 落叶层削减侵蚀性降雨,拦截、分散、滞留及过滤地表径流,同时增强土壤腐殖质 及水稳性团聚体含量,起到固持土壤、减少土壤养分流失、改良土壤理化性质等 保育土壤的作用。 a、减少土壤侵蚀效益 采用机会成本法,将流失土壤的机会成本作为减少土壤侵蚀的价值。 b、减少养分流失效益 采用替代价格法,以同养分含量的化肥售价作为减少养分流失的效益。
2、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效益
水土保持效益是指水土保持措施对于减弱和预防水土流失、 保护和改良水土 资源、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社会经济系统健康发展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家标准”中的“水土保持效益计算方法”将水土保持效益分为 4 大类,分别 是基础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现实中都习惯称三大效益,将基
2、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四项任务
(1)预防监督 重点加强对主要供水水源地、库区、生态环境脆弱区和能源富集、开发集中 区域等水土流失的预防保护和监督管理, 把项目开发建设过程小造成的人为水土 流失减低到最低程度。
(2)综合治理 继续加强长江、 黄河上中游、东北熙土区等水上流失严重地区的治理和防沙 治沙工程建设,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整治。有条件的地方,大力推进淤 地坝建设。 (3)生态修复 在地广人稀、 降雨条件适宜的地区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通过封育保 护、封山禁牧,利用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促进大范围的水上保持生态建设。 (4)监测预报 加强水土流失收测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提高水土流失的监测预报水平,最 大限度地减少水土流失所造成的灾害。
2、生态环境建设
生态环境建设是指对已经退化或被破坏, 正在退化或遭受破坏的生态环境通 过人为措施进行生态恢复( 通过预防保护,依靠自身调解) ,生态修复( 辅助人 工措施) 和生态重建( 完全依靠人工措施) ,从而使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控 制, 使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重新趋向平衡,达到一种相对平衡的状 态,使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趋于协调。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及其综合效益评价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是在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前提下, 运用生态系统的基 本原理,有针对性地实施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规模的水土保持措施,改善 恢复现存的自然生态系统或模拟设计优化的人工生态系统, 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生 产潜力,有效制止生态环境恶化,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综合效益的最大化。作 为一项系统工程,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通过造林种草等生物措施和淤地改坡等工程 措施,不仅使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和改善,并且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 进步。
三、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措施和效益 1、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措施
水土保持措施是指在水土流失区,为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 水土资源而采用的农业技术措施、林草措施、工程措施的总称。水土保持农业技 术措施、林草措施、工程措施是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措施体系的主要组成都分,三 种措施相互结合形成完整的综合防治措施体系。 (1)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 在水蚀和风烛的农田中,采用改变小地形、增加植物被覆、地面覆盖和增强 土壤抗蚀力等方法,达到保水、保土、保肥、改良土壤、提高产员的农业技术方 法,即为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又称水土保持农业耕作措施。 (2)水土保持林草措施 为保护、 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 在水土流失地区采用的人工或飞播造林种草、 封山育林育草等措施,统称水土保持林草措施。 (3)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工程措施是指为防治水土流失危害, 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而修筑的各项工程 设施,包括治坡工程(各类梯田、台地、水平沟、鱼鳞坑等) 、治沟工程(如淤 地坝、拦沙坝、谷坊、沟头防护等)和小型水利工程(如水池、水窖、排水系统 和灌溉系统等) 。
������
������������ = ∆MS
������=������
������������������ ������������������ ��益,������1������ 为土壤氮、磷、钾平均含量,������2������ 为氮、磷、钾折 算比例,������3������ 为化肥市场售价。 c、减少泥沙淤积效益 采用替代价格法,用人工清淤费用作为减少泥沙淤积的效益。 ������������ = ������������������������������ 式中:V4 为减少泥沙淤积效益,λ 为侵蚀泥沙淤积比,β 为泥沙人工清除费用。 d、培育土壤效益 植被建设形成的森林草地 ,借助光合作用 , 吸收土壤和大气中的无机物 ,合成 有机物,并以枯枝落叶的形式将有机物输送到土壤中,在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下 提高土壤腐殖质含量,同时向土壤归还了矿物质元素。其次,植被根系增加土壤通 透性,吸收土壤深处矿物元素并将其向上搬运 ,增加了表层土壤肥力 ,起到了培育 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 采用替代价格法,以同养分含量的化肥售价作为植被凋落物提高土壤养分的 价值。 ������������ =
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其水土流失的基本特点是:分布 广、类型多、强度高、危害深、治理难度大。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 绿洲生态环境恶化、 天然草场退化、山区生态屏障破坏导致的水资源涵养功能下 降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生态环境改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新的形势下, 水利部确立了以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维系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撑经济社会可持 续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保障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基本思路,明确了水土 保持生态建设的“三大目标” 、 “四项任务” 。
进作物生长,主要包括秸秆覆盖、残茬覆盖和农膜覆盖等。可以看出,虽然农业措 施包括很多具体方式,但主要的功能都表现为减少水土流失和提高作物产量两方 面。 (1)减少土壤侵蚀效益 采用机会成本法,将流失土壤的机会成本作为减少土壤侵蚀的价值。 ������������������������ ������������ = ������������
式中: V1 为减少土壤侵蚀价值,T 为核算区域单位面积土地的年均收益,S 为有效措 施面积,Δ M 为措施实施前、后的土壤侵蚀强度变化,ρ 为土壤密度,h 为生产土地 耕作层的平均厚度。 单位面积土地的年均收益可根据效益核算区域主要生产性土 地(耕地、草地和林地)的面积和年产值进行加权平均获得。 (2)提高土地产出效益 根据农业生产中的投入、产出状况,按实施农业措施带来的土地产出净增值,评价 农业措施提高土地产出的效益。 ������ ������2 = ������������ ������������ ������������ −
一、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
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水土保持”以及“生态环境建设”两 个概念被引入到国家相关政策中,两个概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是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均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 地的生产力, 以利丁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 境的事业。水土保持的对象不只是土地资源,还包括水资源。水土保持的内涵不 只是保护,而且包括改良与合理利用。 对于水土保持工作,有关法律法规明确地定义: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 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主要涉及预防、 治理以及成果 管护 3 个层面。 预防主要是针对一些尚未造成水土流失或水土流失状况较轻的地 区,在这一地区除了要采取植物"工程等技术措施外,还要加大水土保持宣传, 激发地区人民的积极性以及保护意识。 而治理则是针对已经发生水土流失现象的 地区,这一地区会采取植物、工程以及耕作措施等进行治理。成果管护是水土保 持工作的最后一个步骤也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它可以有效巩固水土保持工作的效 果。
������
������ ′ ������ ������ ′ ������ ������′ ������ − ������������������ ������
������ =1 ′ ������ =1 式中:V2 为提高土地产出效益 ,������ ������ 和������������ 分别为采用措施前、后不同作物的种植面
3、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
自然环境由多个生态系统构成。水土保持所对应的范围则是水土生态系统, 具体的保护对象是水土资源,内容较为具体,且范围较窄。而生态环境建设将自 然环境中的所有的生态系统包括在内,所保护的对象涵盖了整个自然环境,范围 极为广泛,内容也非常复杂。因此,水土保持是生态环境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同 时,水土保持是生态环境建设的前提和条件。 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都是属于自然环境的范畴, 两者所要治理以及保护 的对象都是自然环境, 最终的目的也都是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污染情况,保护生态 环境以及自然资源,还人类一个舒适、健康以及生态化的生活环境。 对于水土保持工作,所采取的措施有 3 类: 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以及耕作措 施。 由于生态环境建设涵盖了水土生态系统,所以具体措施也包括水土保持的众 多措施, 此外, 还有生物防治措施、 生态移民措施、 化学防治措施等多方面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