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班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初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小班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初探
丹徒区高桥中心幼儿园黄晨
在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社会领域中,明确提出“使幼儿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可见::社会交往是幼儿个人生存发展的需要,而幼儿期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必须从小对幼儿进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美国学者研究表明,交往能力差的儿童,其社会适应能力都比较差;相应交往能力强的儿童,其社会适应能力就强,学习成绩也好。幼儿社会性交往能使幼儿的安全感、归属感、认同感得到充分满足,但现在的独生子女几乎都没有兄弟姐妹,再加上生活在单门独院或高层独户的较封问的家里,幼儿缺乏自由交往的伙伴,享受不到亲密的邻里互助的机会,我发现我园小班幼儿身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自私、任性、自我中心的弱点,他们不知道要与同伴交往,而总是哭闹着要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即使有些幼儿与他人交往也表现出不友好的现象,如:争抢玩具、图书、打架等。他们缺乏交往能力,更谈不上互助、合作和分享了。于是,我园小班教师在努力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方面着重做了如下尝试:
一、教师以父母般的爱心与幼儿密切交往。
幼儿在入园前主要的生活、活动都是在家庭中进行的,父母是幼儿最主要的交往对象,因此,当幼儿入园时,幼儿对父母及亲人的依恋程度极高,他们情绪很不稳定,有的幼儿长时间哭闹着要自己的爸爸、妈妈。由于幼儿的心理成熟性较低,依赖性较强,独立性较差,而且对外界许多事物的理解还不深,认知能力和社会性发展水平还不高,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支持,新入园的幼儿往往第一次是哪位老师抱的,他以后就会跟着哪位老师,有的幼儿甚至不见到这位老师不松开家长的手,不上学。因此,我们教师以父母般的爱心去关心每一个孩子,去抱抱他们,摸摸
他们的脸,主动与他们交谈,尽量满足他们的一些需要,就能很快赢得幼儿的信任,使他们的情绪稳定下来,并乐意把自己想说的话表达出来,此时也就能进行正常的师生间的交往,这样就使幼儿既有亲子间的交往,又有师生间的交往,且师生交往逐步成为儿童人际交往的重要内容。
二、教给幼儿交往中必须的礼貌用语。
人际交往必须掌握必须的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某某早”“某某好”“某某再见”等等;与人讲话要用商量、请求的口吻与别人说话,形成热情有礼的语言习惯。而这些礼貌用语的学习和使用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日积月累才能养成。对初入园的幼儿,教师们抓住时机,创造条件教幼儿学习礼貌用语。如:教师每天抓住早晨入园和傍晚离园的时候,教幼儿学习讲“某某旱”“某某好”“某某再见”,有的幼儿不但自己见到老师向老师问候,有一次,小(1)班的凌雅芝还对自己的爸爸说“你向老师说‘老师再见’”逗得大家都笑了。可见,孩子是纯真的,可雕琢的,他们是乐于学习的;教师注意观察幼儿在玩玩具、游戏、玩耍时的表现,当幼儿间发生矛盾时,教师根据情况及时教幼儿学说“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并在课堂上以开展情境表演的方式来学习,幼儿初学时很认真觉得很新鲜,他们会努力去使用它,有的幼儿通过使用这些礼貌用语感受到了无穷的乐趣。但由于幼儿年龄小,理解能力较差,经常有用的不当的时候。如:薛吴小朋友故意把徐亚琅小朋友搭好的积木推倒了,然后很认真地对他说“对不起”徐亚琅说“没关系”,然后徐亚琅又开始搭积木,薛吴又猛一推,并说“对不起”徐亚琅急了,不管他说什么动手就打薛吴,薛吴哭着对老师说“我向他说了‘对不起’了,他还打我。”飞从这一事例说明要使幼儿正确使用礼貌用语,需要老师不断地、耐心地向幼儿讲解,在实际生活中、学习中不断地去强化他们的认识。于是,教师又在班上开展了“这样的行为对不对”(以情境表演的方式开展)、“谁能拿到小红花”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幼儿基本
掌握了礼貌用语及其正确的使用。
三、给幼儿提供交往的机会,鼓励幼儿多与同伴交往。
儿童只有在与人交往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才能提高社会交往能力,才能懂得互助、合作和分享,才能逐步发展起心理能力和社会性。幼儿园生活的所有方面都影响着幼儿及其后一生的成长和发展,教师、同伴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着重大的影响,是儿童生活和发展的“重要他人”,其中同伴问的交往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教师要为幼儿创造提供交往的机会。于是教师们时刻为幼儿创造交往的机会。如认真组织幼儿开展区角游戏活动;在音乐游戏中开展找朋友的游戏;在晨问活动中开展“猜猜他是谁”的游戏;在上课的一些环节安排幼儿自由交流的时间;每天在全
园范围内定时让全体幼儿自由活动等。特别在全园范围自由活动时,会发现许多小班幼儿与中、大班幼儿在一起玩耍、游戏、交往,此时,我们教师注意观察幼儿,并帮助一些找不到朋友的幼儿寻找同伴,使他们对周围的人感兴趣,不怕生,不退缩。我园有一个2周岁还不到的夏轩小朋友,经常和一些中班幼儿交往,时常是被簇拥着,众星捧月般地做着游戏,他的脸上也总量荡漾着快乐的笑容;一位叫冷文武的幼儿有点弱智,但他的交往能力却很强,会经常发现他和一些同伴讲“我们今天在一起玩玩”同伴问的交往给幼儿带来无穷的快乐安慰和动力,使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底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得到迅速的发展。
四、让幼儿学会独立解决同伴交往中的矛盾,帮助幼儿掌握最初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
幼儿间相互交往,发生争吵,矛盾是常见的事,也是很正常的。
幼儿间争吵不一定是坏事,因为它增进了幼儿解决纠纷的技能,丰富了他们的生活经验。有的争吵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许多幼儿是摆脱不了“自我中心”的心理特点,他们常常只想到自己的需要和愿望,不了解他人会有不同的思想感情,只有在争吵中才开始理解别人的主观世界。通过冲突,才会反思和改变自
己的交往方式,学会协商、轮流与合作的方法。教师们采用冷静的观察,适当地提出建议,作暗示,介绍方法或制止打架,但不去过分干涉,尽量启发幼儿自己找出双方满意的办法。教师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还注意培养幼儿养成文明行为,如:不独吃、挑吃,对同伴不逞强、霸道,不小心伤害了别人要道歉,请求原谅,能克制自己,倾听和考虑别人的意见,主动关心的行为方式。对此,教师组织开展活动,设置行为情境,让幼儿评析;看录像中幼儿行为表现是否正确;结合幼儿间实际发生的情况组织教学、交谈等,从而使幼儿初步感受掌握最初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这样让幼儿既通过学习,又通过实际交往,让幼儿多想想对方的处境与需要,克服自我中心,真正掌握有用的社会技能。
总之,人要生存就一天也离不开社会,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各种各样的交往,人每天都要在各种群体充当着不同的角色,表现出自己的“社会性”。研究表明:根据早期的社会适应性,能够预测他们成人后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人的社会交往能力必须从幼儿时期抓起,我们教师必须时刻注意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并采取有效措施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这样才能使幼儿从一个自然的人发展为社会的人,这样的人才能接受到世纪社会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