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知识点归纳整理
高一语文整理知识点
![高一语文整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9490406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f6.png)
高一语文整理知识点一、文言文基础知识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了解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对高一语文学习至关重要。
1. 词类和成分文言文中的词类包括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和助词等。
这些词类在句子中有不同的成分角色,如主语、谓语、宾语等。
2. 语法规则文言文的语法规则与现代汉语存在一定差异,需要了解其特点。
例如,文言文中动词的时态和语气较多,常见的有「未然」、「然」、「已然」等。
此外,文言文中没有现代汉语中的介词,而是使用动词或副词来表示空间和时间的关系。
3. 辞章修辞修辞是文言文中的常用手法,用以增强表达的艺术效果。
比如,夸张、拟人、比喻、排比等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加丰富和生动。
理解和运用这些辞章修辞对于理解和写作文言文都有很大的帮助。
二、现代文基础知识现代文是用现代汉语书写的语言文体,是我们日常交流和学习时常用的表达方式。
以下是高一语文学习中常见的现代文基础知识。
1. 文章的结构一篇现代文通常由引入、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组成。
引入部分可以用来引起读者的注意,主体部分用来详细阐述论点和论证,结尾部分则用来总结归纳或给出观点。
合理的结构可以使文章逻辑清晰、行文连贯。
2. 表达方式现代文有着丰富多样的表达方式,如描述、叙述、议论、描写等。
了解这些不同的表达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和运用文章中的语言。
3. 修辞手法现代文中的修辞手法也是一种提升文章表达力的方法。
比如,比喻、对偶、排比、夸张等手法可以使文章生动有趣,并增加读者的阅读体验。
三、文学常识高一语文学习中,文学常识是必不可少的部分。
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的常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
1. 古代文学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包括诗、词、曲、文、小说等多种形式。
了解其中的经典作品和代表作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古代文学的魅力。
2. 现代文学现代文学是近代以来的文学形式,包括现代诗歌、小说、戏剧等。
语文高一必考知识点总结
![语文高一必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c31e896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0b.png)
语文高一必考知识点总结高一语文是学生在中学阶段的起点,掌握好高一语文的基础知识点对于学生的学业发展至关重要。
下面是语文高一必考知识点的总结,供大家参考。
一、修辞手法1.比喻: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语言,来表达某种意义,增强表现能力。
2.拟人:将人的特点赋予事物,使其更具有生命力和形象感。
3.夸张:通过夸大事物的形态或程度,以强调事物的特点或引起阅读者的注意。
4.排比:通过并列的方式,对事物进行总结、说明或强调。
5.设问:通过提出问题,引起读者的思考,增加阅读的吸引力。
二、修辞手法在古文中的运用古文是高中语文的重要内容,修辞手法在古文中的运用具有重要意义。
1.比兴手法:比如用景物来象征人的喜怒哀乐等情绪。
2.夸张手法:通过夸张的修辞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情感或强调事物的特点。
3.排比手法:用以增强文章的语言感染力,引起读者的共鸣。
4.反问手法:通过提出反问来引起读者的思考。
三、古文阅读技巧古文阅读是高中语文中的难点,下面介绍几种古文阅读技巧:1.抓住文意:首先理解句子的字面意思,然后通过上下文推断整篇文章的意思。
2.注重常识:通过了解作者的生平、时事背景等常识,认识文章的背景和目的。
3.掌握关键词:通过抓住关键词,理解作者的表达方式和用词含义,揭示文章的主题和逻辑关系。
4.分段梳理:将句子拆分成短语或短句,逐句理解,再将各句间的关系进行梳理。
四、现代文阅读技巧现代文阅读是高中语文的重要内容,下面介绍几种现代文阅读技巧:1.了解背景:通过了解文本所涉及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等信息,有助于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思想。
2.把握结构:分析文章的层次结构、段落结构等,理解作者的组织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3.理解论证:重点理解作者的论述过程和论证方法,揭示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4.辨析选项:在阅读题中,要善于分析选项的表述,结合文本理解进行选择。
五、作文写作技巧高一语文中的作文写作是一项重要的能力培养,以下是几种写作技巧:1.语言表达:选用准确简练的语言,以突出文章的主题和观点。
高一语文必修知识点归纳
![高一语文必修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d450984d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c3.png)
高一语文必修知识点归纳高一语文知识点一词多义1.行Xíng①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副词,将,将要。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六则》(动词,行走。
)③为吾子之将行也《殽之战》(动词,离开,前往。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动词,运行。
)⑤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师说》(动词,实行,执行。
)⑥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名词,行为,动作。
)⑦臣修身洁行数十年《信陵君窃符救赵》(名词,品行。
)⑧《琵琶行》(行,古诗一种体裁。
)háng①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杜甫《绝句》(量词,排,行。
)②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崛起于阡陌之中《过秦论》(泛指军队。
)③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苏武传》(名词,辈分。
)2.引①丁壮者引弦而战《塞翁失马》(动词,开弓,拉弓。
)②相如引车避匿《廉颇蔺相如列传》(动词,牵,拉,引。
)③引壶觞以自酌《归去来兮辞》(动词,拿来,取来。
)④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动词,召请,召引。
)⑤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赤壁之战》(动词,避开,退却。
)⑥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出师表》(动词,引用,援引。
)⑦敢竭鄙怀,恭疏短引《滕王阁序》(名词,前言,序文。
)3.乘chéng①聊乘化以归尽《归去来兮辞》(动词,顺着,顺随。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动词,骑,坐,驾御。
)③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过秦论》(介词,凭借,趁着。
)④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黄花岗烈士事略>序》(动词,交互,连接)⑤目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动词,冒着,顶着。
)shèng①于是为长安君约车万乘《触龙说赵太后》(量词,古代一车四马为一乘。
)②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殽之战》(“四”的代称。
)4.策①执策而临之《马说》(名词,竹制的马鞭。
)②策扶老以流憩《归去来兮辞》(动词,拄着。
)③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同“册”,记录。
2024年高一语文必备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一语文必备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1807d63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be.png)
2024年高一语文必备知识点总结____年高一语文必备知识点总结(____字)一、古诗文篇1.古诗文的基本特点及鉴赏方法2.古文阅读方法与技巧3.古文的主题和时代背景4.古代文学流派及代表作品5.鉴赏古代文学名篇二、文言文篇1.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及鉴赏方法2.文言文的阅读方法与技巧3.古代文学流派及代表作品4.历史故事与文言文阅读5.文言文名篇欣赏三、现代文阅读篇1.现代文的基本特点及鉴赏方法2.现代散文的阅读方法与技巧3.现代小说的阅读方法与技巧4.现代戏剧的阅读方法与技巧5.现代诗歌的阅读方法与技巧四、修辞格与写作篇1.修辞格的基本概念与分类2.修辞格在古诗文中的应用3.修辞格在现代文中的应用4.写作技巧与示范分析5.修辞手法的演绎与运用五、古代文化篇1.古代文化的基本概念与特点2.古代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联系与发展3.古代文化名人及其代表作品鉴赏4.古代文化与传统节日的关系与意义5.古代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六、现代语言应用篇1.现代汉语的基本特点与发展2.规范汉语与地方方言的关系与特点3.现代汉语语法与文字运用4.现代汉语词汇的构成与运用5.现代汉语写作与口语表达七、中国文学史篇1.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发展与特点2.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发展与特点3.中国现当代名人及其代表作品鉴赏4.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交流与影响5.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作品八、名著阅读篇1.古代名著阅读方法与技巧2.现代名著阅读方法与技巧3.古代名著与现代社会的关联与启示4.古代名著与现代文学的互动与影响5.名著作品的艺术魅力与永恒价值九、古代故事与寓言篇1.古代寓言的发展与传播2.古代寓言与现代社会的关联与启示3.古代故事与现代社会的关联与启示4.古代故事与童话故事的关系与共通之处5.古代故事与人生智慧的传承与发展十、文化常识与跨文化交流篇1.中华民族的传统与文化2.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关系与发展3.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对比研究4.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与传播5.文化交流与文化冲突的应对与处理以上是____年高一语文必备知识点总结,包括古诗文篇、文言文篇、现代文阅读篇、修辞格与写作篇、古代文化篇、现代语言应用篇、中国文学史篇、名著阅读篇、古代故事与寓言篇、文化常识与跨文化交流篇等十个篇章,总计____字。
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优秀7篇
![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2c16ebb2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55.png)
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优秀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致辞、法律文书、心得体会、岗位职责、鉴定评语、实习文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legal documents, personal experiences, job responsibilities, appraisal comments, internship copywriting,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优秀7篇在我们平凡无奇的学生时代,说起知识点,应该没有人不熟悉吧?知识点也可以理解为考试时会涉及到的知识,也就是大纲的分支。
高一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高一必修一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95302441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76.png)
高一必修一知识点归纳一、语文。
1. 现代文。
- 字词积累。
- 重点生字词,如“彷徨(páng huáng)”“寂寥(jì liáo)”等,要准确掌握其读音、字形和字义。
- 词语辨析,像“遏制”与“遏止”,“遏制”着重于控制,“遏止”侧重于阻止。
- 文学体裁与手法。
2. 文言文。
- 实词虚词。
- 常见实词,如“爱”有“爱护”“喜爱”“吝惜”等义项,在“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中是“吝惜”的意思。
- 虚词“之”的用法多样,可作代词(“君将哀而生之乎”中的“之”指代“我”)、助词(“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中的“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古之学者必有师”中的“之”相当于“的”)等。
- 句式。
- 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被动句(“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倒装句(宾语前置“何陋之有”、状语后置“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等)。
二、数学。
1. 集合。
- 集合的概念与表示。
- 集合是由一些确定的、不同的对象所组成的整体。
可以用列举法(如A = {1,2,3})、描述法(如B={xx>0,x∈ R})来表示集合。
- 集合间的关系。
- 包含关系:若集合A中的元素都在集合B中,则A⊆ B。
当A⊆ B且B⊆A时,A = B。
- 真包含关系:A⊂neqq B表示A是B的真子集,即A中的元素都在B 中,但B中存在元素不在A中。
- 集合的运算。
- 交集A∩ B={xx∈ A且x∈ B},例如A = {1,2,3},B={2,3,4},则A∩ B = {2,3}。
- 并集A∪ B={xx∈ A或x∈ B},对于上述A和B,A∪ B={1,2,3,4}。
- 补集,设全集为U,A是U的子集,则∁_UA={xx∈ U且x∉ A}。
2. 函数。
- 函数的概念。
- 设A,B是非空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y = f(x)与之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
高中高一语文各篇知识点总结
![高中高一语文各篇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f9cd62a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97.png)
高中高一语文各篇知识点总结
一、古文阅读
1. 古文基础知识
- 古文语法
- 古文修辞手法
- 古文常见字词
2. 古文阅读技巧
- 构词法分析
- 字词引申义
- 上下文推测
- 句子结构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
1. 现代文基础知识
- 现代文的特点
- 现代文的表达方式
- 现代文的文体与体裁
2. 现代文阅读技巧
- 认识文章结构
- 抓住关键词语
- 理解段落主题
- 掌握归纳总结方法
三、诗歌鉴赏
1. 诗歌基础知识
- 诗歌的节奏与韵律
- 诗歌的意象与表达
- 诗歌的修辞手法
2. 诗歌鉴赏技巧
- 阅读诗歌的音乐性
- 把握诗歌的意境
- 分析诗歌的修辞手法- 解读诗歌的主旨与情感
四、文言文阅读
1. 文言文基础知识
- 文言文的基本语法
- 文言文的常用词句
- 文言文的表达方式
2. 文言文阅读技巧
- 对文言文进行翻译
- 熟悉文言文的典故和典型用法
- 理解古代人物和事件
- 分析文言文的语言特色
以上是高中高一语文各篇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与归纳大全
![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与归纳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3912d7e3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91.png)
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与归纳大全在高中语文学习过程中,掌握并理解语文知识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语文知识点的总结与归纳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和应用这些知识,提高语文水平。
本文将对高一语文知识点进行全面总结与归纳,以供同学们参考与学习。
一、文言文知识点1. 文言文基本特点文言文是一种古老的汉语文体,具有古朴高雅的特点。
其基本特点包括字词独特、音律优美、语序固定以及典泽丰富等。
2. 文言文常用句式文言文的句式结构通常包括主谓宾结构、状语从句以及修饰成分等。
掌握常用句式有助于正确理解文言文的含义和表达方式。
3. 文言文修辞手法文言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夸张、反问、排比等。
这些修辞手法能够增强表达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二、现代汉语知识点1. 词语辨析现代汉语中有许多词语意义相近,但用法略有差异,例如“因为”和“由于”,“拍摄”和“摄影”等。
正确理解词语的用法和含义有助于准确表达意思。
2. 语法知识语法是语言的基础,掌握好语法知识对于正确理解和使用语言至关重要。
常见的语法知识包括主谓宾结构、时态、语气的运用等。
3. 文章阅读技巧在阅读中理解文章的意义和目的非常重要。
通过掌握一些阅读技巧,如提取关键信息、推理判断、归纳总结等,能够更高效地理解和掌握文章内容。
三、文学知识点1. 古诗词古代诗词是中华文化瑰宝,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艺术风格。
了解古诗词的背景和意境,能够更好地理解其内涵和表达方式。
2. 文学常识学习语文还需要掌握一些文学常识,如文学流派、作家作品、文学理论等。
了解这些常识能够拓宽视野、培养审美情趣。
四、写作技巧1. 写作结构良好的写作结构能够使文章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写文章时要注意开头引入、中间论证和结尾总结等结构要素。
2. 修辞手法运用写作中的修辞手法能够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
比如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能够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3. 语言运用语言是写作的基本工具,要注意运用准确、生动的词语来表达思想。
2024高一的语文知识点整理归纳
![2024高一的语文知识点整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53ddcf4b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32.png)
2024高一的语文知识点整理归纳一、文言文知识点1.文言文的基础知识:文言文是汉语的古代文体,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言文和白话文的区别主要在于词语和句子结构的不同。
学好文言文需要掌握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以及句子结构的特点。
2.文言文的基本句式: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包括主谓结构、并列结构、动宾结构、倒装结构等。
掌握这些基本句式可以帮助理解文言文的结构和表达方式。
3.文言文的基本修辞手法:文字是用来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修辞手法是美化和强化表达的手段。
文言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夸张、对仗、排比等。
学好文言文需要掌握这些修辞手法的特点和运用方法。
4.文言文的词汇和文化背景: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代表,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学好文言文需要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言文。
二、现代文知识点1.现代文的基础知识:现代文是指使用现代汉语书写的文学作品,与传统的文言文有明显的区别。
学好现代文需要掌握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以及现代文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2.现代文的基本句式:现代文的基本句式包括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等。
学好现代文需要掌握这些基本句式的用法和特点,以便更好地理解现代文的结构和表达方式。
3.现代文的修辞手法:现代文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夸张、对称、排比等。
这些修辞手法可以使文本更加生动、形象,更具有感染力。
学好现代文需要掌握这些修辞手法的特点和运用方法。
4.现代文阅读技巧:在阅读现代文时,需要注意文本的主题和结构,把握文本的中心思想,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学好现代文需要掌握阅读技巧,能够快速准确地理解文本的意义和情感。
三、作文知识点1.作文的步骤和要素:在写作文时,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审题、构思、组织、写作、修改。
此外,作文要素包括题意、立意、文体、语言、结构等。
学好作文需要掌握这些步骤和要素,才能写出高质量的文本。
2.作文的文体:作文有多种文体,如议论文、说明文、叙述文、写景文等。
高一语文必背知识点
![高一语文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5fc311f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4c.png)
高一语文必背知识点一、古诗文背诵1. 《诗经》选篇- 《关雎》- 《蒹葭》- 《卷耳》2. 唐诗宋词- 李白《将进酒》- 杜甫《春望》- 苏轼《水调歌头》- 李清照《如梦令》3. 文言文- 《岳阳楼记》 - 范仲淹- 《醉翁亭记》 - 欧阳修- 《出师表》 - 诸葛亮二、现代文阅读1. 散文- 朱自清《背影》-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2. 小说- 鲁迅《阿Q正传》- 茅盾《子夜》节选三、文学常识1. 文学流派- 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 新文化运动2. 文学术语- 比喻- 拟人- 排比- 对仗四、写作技巧1. 文章结构- 引言- 正文- 结尾2. 修辞手法- 夸张- 反问- 设问五、语言知识1. 成语- 必背成语100条 - 成语故事2. 古诗文默写- 课本内古诗文- 经典文言文篇章六、阅读理解1. 主旨大意- 抓住文章中心思想- 理解作者意图2. 细节把握- 文章中的关键信息- 人物、事件、时间、地点七、古文翻译1. 直译与意译- 理解古文原意- 现代汉语表达2. 词汇与句式- 古今异义词- 特殊句式结构请将以上内容复制到Word文档中,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格式设置,如标题加粗、分点符号使用、段落缩进等,以确保文档的专业性和可读性。
此文档旨在为高一学生提供必背的语文知识点概览,便于学生复习和教师指导。
高一语文知识点归纳大全
![高一语文知识点归纳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d45ec2d8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b4.png)
高一语文知识点归纳大全高一语文知识点归纳大全一、通假字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
2.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3.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4.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5.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捧着。
6.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出现。
7.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8.卒起不意卒惶急无以击轲卒,通“猝”,仓促,突然。
二、古今异义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
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2.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
今义:年长之人。
4.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可以用它来……。
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5.持千金之币物古义:礼物今义:钱币。
6.秦王方还柱走古义:跑今义:步行。
7.诸郎中执兵古义:宫廷侍卫今义:指中医。
8.左右既前,斩荆轲古义:周围侍从。
今义:表方向或大约。
三、词类活用现象:名词作状语1.进兵北略地2.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3.函封之4.发尽上指冠高一语文基础知识点整理(一)判断句1、是寡人之过也。
(这是我的过错。
)2、以乱易整,不武。
(用散乱来代替整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3、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天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有用的小子!)4、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
)5、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如今人家有大功反却要攻打人家,是不合道义的。
)6、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他)是沛公的护卫樊哙。
)7、此亡秦之续耳。
(这是走秦朝灭亡的老路啊。
)8、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如今人家正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肉。
)9、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之所以派遣将士把守函谷关,是为的防备其他盗贼窜入和意外的变故。
)(二)倒装句1、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那晋国,哪有满足的时候呢?)2、其无礼于晋。
(介词结构后置句)(因为郑伯(曾经)对待晋侯没有礼貌)3、亡郑而有益于君。
高一语文必修一复习知识点梳理
![高一语文必修一复习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c36f9015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24.png)
高一语文必修一复习知识点梳理(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幼儿教案、音乐教案、语文教案、知识梳理、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knowledge review, English lesson plans, physics lesson plans, chemistry lesson plans, political lesson plans, history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一语文必修一复习知识点梳理本店铺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一语文必修一复习知识点梳理》,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1.高一语文必修一复习知识点梳理篇一1、其实:①古义:他实际上。
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bf6d5e27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94.png)
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一、语文根本知识1.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3.比喻三要素:本体、喻体、喻词。
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何地、何人、何因、何过、何果。
5.律诗四条件:八句四联、偶尾同韵、中联对偶、平声合调。
6.五种表达方式:表达、议论、抒情、说明、描写。
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拟、分类别、下定义。
8.三种说明文说明构造:总分总构造、总分构造、分总构造。
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按时间顺序、按空间顺序、按逻辑顺序。
10.两种根本议论文构造:提出问题---分析^p 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举例法、比照法、喻证法、归谬法。
12.八种主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大、反问、设问、反复、对偶。
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14.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
15.六种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16.十二词类:名动形、数量代、副介连、助叹拟。
17.三种记叙方法:顺叙、倒叙、插叙。
18.三种省略号作用:表引文内容省略、表列举事项省略、表说话中断延长。
19.四种曲折号作用:表解释说明前文、表后文跳跃转折、表声音中断延长、表时地数起止。
20.四种引号作用:表引用实际内容、表挖苦反语、表特定谓语。
二、语文学法归类1、课文预习六步法:查注生词,扫清三字;朗读课文,感知内容;理解作者,把握背景;标明段序,分清构造;画关键句,体会作用;简写主旨,归纳特色。
2、赏诗三步法:知人论世、译析字面、说明主旨。
3、划分文章构造四法:根据表达方式、找寻明暗线索、根据时空顺序、根据逻辑顺序。
4、分析^p 八种关键句作用:点明题目,引起下文;点明中心,亮出主旨;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承上启下,自然衔接;前后照应,和谐统一;侧面衬托,间接映衬;后文铺垫,埋下伏笔;增强语言,突出特征。
语文高一知识点归纳
![语文高一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0e77fbb4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1a.png)
语文高一知识点归纳一、文言文基础知识1. 文言文的特点:古代汉语,注重修辞和意境,使用古文词汇和句式。
2. 文言文的常见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排比、对偶等,用于增强表达的艺术效果。
3. 文言文的阅读技巧:理解句子结构,辨别字词意义,把握上下文,熟悉常见的文言文词汇。
二、现代文基础知识1. 现代文的特点:语言通俗,情感真实,注重表达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2. 现代文的写作技巧: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结构合理,注意段落划分,使文章条理清晰。
3. 现代文的文体特点: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描写文、应用文等,每种文体有不同的写作要求。
三、阅读理解1. 阅读理解的技巧:通读全文,抓住关键词,进行逻辑推理,理解作者观点和意图。
2. 阅读理解的题型:主旨题、细节题、推理题、词义理解题等,针对不同题型采取不同的解题方法。
四、诗词鉴赏1. 诗词的基本结构:诗句、诗行、诗篇等。
2. 诗词的韵律格律:平仄、押韵、格律规则等。
3. 诗词的意象和意境:通过修辞手法和形象描写,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五、写作技巧1. 写作的准备工作:确定写作目的、对象、主题等。
2. 写作的结构规范:引言、正文、结论等。
3. 写作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增强文章的表达力和艺术性。
六、常见修辞手法1. 比喻:用一个事物来说明另一个事物,增强表达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2. 拟人: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的特质,增强描写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3. 排比:用并列的方式列举事物,使表达更加明确和有力。
4. 夸张:夸大事物的程度或程度,增强表达的感染力和艺术效果。
七、文学常识1. 古代文学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了解其作者、主题和故事情节。
2. 现代文学名著:《围城》、《活着》、《百年孤独》等,了解其作者、主题和文学价值。
3. 文学流派:现代派、自然派、浪漫派、现实主义等,了解其特点和代表作品。
八、古代文化常识1. 古代诗词名句:《静夜思》、《登鹳雀楼》等,了解其作者、背景和意义。
高一上学期语文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上学期语文的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8923b64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27.png)
高一上学期语文的知识点归纳总结1.文言文:实词虚词积累:实词: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多种含义,如“爱”在不同语境中可表示“喜爱”“爱护”“吝啬”等;“使”有“派遣”“让”“出使”等意思。
要通过不断阅读文言文篇章来加深理解和记忆。
虚词:像“之”“其”“而”“以”“于”等虚词,要牢记它们的基本用法和特殊语境下的特殊含义。
例如,“之”可以作代词、助词、动词等,“而”可表示并列、转折、承接等关系。
文言文句式:判断句:常见的判断句标志有“……者……也”“……也”“乃”“则”等。
如“陈胜者,阳城人也”“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省略句:注意句子中省略的成分,如主语、宾语、介词等,并能正确地补充出来。
例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
倒装句:包括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
比如“何陋之有”是宾语前置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是状语后置句。
课文重点:《劝学》:理解文章中关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方法和态度等观点。
掌握文中的比喻论证方法,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等,体会其对阐述道理的作用。
《师说》:明确“师”的概念和作用,理解作者倡导的从师学习的道理。
重点掌握“古之学者必有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等名句,以及文章中对比论证的手法。
《赤壁赋》:感受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考。
重点理解“苏子与客”关于人生的对话,如“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等句子的含义。
2.古诗词:诗词赏析方法:意象与意境:了解常见诗词意象的寓意,如“月亮”常代表思乡、“柳树”常表示送别等。
通过意象来感受诗词所营造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例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意象共同营造出了雄浑壮阔的意境。
表达技巧:掌握诗词的各种表达技巧,如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反问、设问等)、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对比、衬托、象征等)。
比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运用了拟人手法,将花和鸟赋予了人的情感。
高一语文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和做题技巧
![高一语文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和做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8d58740c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f9.png)
高一语文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和做题技巧一、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1. 文言文实词与虚词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如“乃”“则”等高频词语的多义性和用法。
2.文学常识熟记必背篇目作者的生平及作品的文学背景,如《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等篇目的文学特色。
3.古诗词鉴赏理解诗歌的情感基调、表现手法及典型意象,尤其是常考的比兴、对仗等手法。
4.现代文阅读理解重点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论证结构及人物形象分析。
5.修辞手法理解并识别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使用与作用。
6.作文写作强化议论文和记叙文的写作结构,特别是论点的明确、论据的恰当引用与语言的流畅性。
7.成语与病句掌握常见成语的正确用法,以及病句的类型与修改方法。
二、高一语文成绩逆袭提升的高效做题技巧1. 抓住重点,集中复习复习时要集中力量攻克必考的知识点,尤其是高频出现的文言文实词、虚词、诗文默写等。
根据往年考题,总结出高频考点并进行针对性复习。
2.多背诵,打牢基础古诗文背诵和默写是拉开分差的关键。
每天坚持背诵一定量的诗文,并结合默写进行巩固,确保在考试时能够准确写出所有内容。
3.精读训练,提高阅读能力现代文阅读题往往考查对文章结构和论点的理解,复习时可选择历年高考真题或模拟题,做精读训练,逐步提高分析能力和答题速度。
4.文言文注重词语积累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是重点,要多做积累。
将每篇文章中的重要词语分类归纳,并多做练习巩固,用词典帮助理解不熟悉的词汇和句式。
5.反复练习,形成写作思路写作是语文考试中分值较高的一部分。
要通过写作训练,掌握文章的结构技巧、论点布局等,尤其是议论文的写作要注意逻辑清晰、论据充分。
6.定期整理错题,查漏补缺将每次做错的题目整理到错题本中,并定期翻看、总结。
通过对错题的分析,找出自己的薄弱点,进行针对性复习和提升。
7.注重答题技巧,提高得分率语文考试中不仅仅是知识积累,答题技巧也同样重要。
对于选择题、阅读理解题,要学会用关键词、中心句定位,尽量简洁答题,保证得分率。
2024年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
![2024年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https://img.taocdn.com/s3/m/3c1b6062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e1.png)
2024年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____年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第一篇:古代文学常识1. 文言文基本功:古文阅读技巧、词语解释、古文翻译。
2. 古代文学概述:古代文学的发展阶段、主要流派及代表作家。
3. 唐宋词:词的定义、特点、鉴赏方法,唐宋词的代表作品及作者。
4. 宋元话本小说:话本小说的定义、特点,代表作品及作者。
5. 传统戏剧:元曲、元杂剧的特点、代表作品及作者。
6. 古代散文:散文的定义、特点,古代散文的代表作品及作者。
第二篇:古代诗歌鉴赏1. 五言绝句:五言绝句的定义、特点,五言绝句的鉴赏方法。
2. 七言绝句:七言绝句的定义、特点,七言绝句的鉴赏方法。
3. 诗歌写景:景物描写的基本方法,运用修辞手法写景的技巧。
4. 唐人的爱情诗:唐代爱情诗的特点、写情一般技巧。
5. 唐咏史诗:唐代咏史诗的特点、写史的一般技巧。
第三篇:现代文学常识1. 白话文阅读:现代白话文阅读技巧、文学鉴赏方法。
2. 新诗:新诗的定义、特点、鉴赏方法,新诗的代表作家及代表作品。
3. 小说:小说的定义、特点,代表作品及作家,小说鉴赏方法。
4. 戏剧:现代戏剧的发展历程,代表作品及作家。
5. 散文:现代散文的特点、代表作家及作品,散文鉴赏方法。
第四篇:古代诗歌与现代诗歌的构造方式对比1. 古代诗歌的构造方式: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的构造方式。
2. 现代诗歌的构造方式:自由诗与固定诗的构造方式。
3. 句式与篇章结构:古代诗歌与现代诗歌在句式与篇章结构上的对比。
4. 诗歌语言与意象:古代诗歌与现代诗歌在语言与意象上的对比。
第五篇:现代新表达形式分析1. 新闻报道与特写报道:新闻报道的定义及特点,特写报道的定义及特点。
2. 读后感与观后感:读后感的写作要求与技巧,观后感的写作要求与技巧。
3. 书信:书信的种类与格式,书信的写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4. 广告语:广告语的构造特点,广告语的鉴赏方法。
5. 网络语言与宣传文案:网络语言特点与宣传文案的写作技巧。
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套笔记整理
![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套笔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61e957be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1e.png)
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套笔记整理第一章文学常识
1. 文学的定义与特点
- 文学是人类表达思想、情感和体验的艺术形式。
其特点包括:言之有物、形象生动、感情真实、语言优美等。
2. 文学的分类
- 古代文学:包括诗、词、曲、文言小说等。
- 现代文学:包括小说、散文、戏剧、新闻文学等。
3. 修辞手法的运用
- 比喻:通过将两个事物进行类比,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 拟人:将非人化的事物赋予人的特质,增强表达效果。
- 夸张:夸大事物的程度,以突出表达的效果。
- 排比:通过列举相同句式的词语或句子,使文章结构紧凑、
语言生动。
第二章修辞技巧
1. 修辞的基本概念
- 修辞是指通过运用特定的语言技巧,使文本更加富有感染力
和表现力的手法。
2. 修辞手法的分类与应用
- 比喻:通过类比两个不同的事物,以引发读者的共鸣与思考。
- 拟人:将非人化的事物赋予人的特质,使其更加生动形象。
- 夸张:夸大表达的内容,以吸引读者的注意。
- 对偶:通过对称排列的语句或词语,使文章更加朗朗上口。
- 反问: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发读者思考与回答。
第三章唐诗宋词欣赏
1. 唐诗的特点与风格
- 唐诗以骨骼清奇、意境深远、表达精炼为特点。
分为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两种形式。
2. 宋词的特点与风格
- 宋词以婉约细腻、感情真挚、意境深沉为特点。
对爱情、自然和人生等主题表达深入。
以上是高中语文必修一的全套笔记整理,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如有任何疑问,请随时与我联系。
高一语文重点知识点归纳整理
![高一语文重点知识点归纳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fd6864b2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98.png)
高一语文重点知识点归纳整理高一语文的学习内容涵盖了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文学常识等多个方面。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和复习这些知识点,以下是对高一语文重点知识点的归纳整理。
首先,文言文阅读是高一语文学习的重点之一。
在这部分,同学们需要掌握文言文的常用词汇、句式结构以及翻译技巧。
例如,了解“之乎者也”等虚词的用法,掌握“使动”、“意动”等特殊句式,以及学会如何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此外,同学们还应该通过阅读经典文言文作品,如《论语》、《孟子》等,来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其次,现代文阅读同样重要。
这部分要求同学们能够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达技巧。
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文章的结构布局、语言特色以及修辞手法。
同时,通过大量的阅读练习,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写作能力的培养也是高一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写作方面,同学们需要学会如何构思文章、组织材料、运用语言。
写作时,要注意文章的逻辑性、条理性以及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此外,通过模仿优秀范文,学习不同的写作技巧和风格,也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
文学常识的学习也是高一语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部分内容涉及古今中外的文学流派、作家作品以及文学理论等。
同学们需要对这些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文学素养,还能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更好地理解作品的背景和内涵。
最后,高一语文的学习还应该注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比如,定期进行复习和总结,做好笔记,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高一语文的学习内容丰富而广泛,需要同学们在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和文学常识等方面下功夫。
通过系统地学习和不断的练习,相信同学们能够掌握这些重点知识点,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一上册语文必背知识点
![高一上册语文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bf94e42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a8.png)
高一上册语文必背知识点【篇一】高一上册语文必背知识点1.敢以烦执事古义:文中是对秦穆公的敬称, 不敢直接称对方时的婉转说法。
今义:掌管某些项事情(工作)(的人), 可用作动词或名词。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义:请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来。
古义:出使的人。
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箱子等。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那个人。
今义:尊称人的妻子。
5.然谋臣与爪牙之士。
古义:像爪和牙一样, 指帮助者或得力助手。
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
6.苟得闻子大夫之言。
古义:古代官职, 位于卿之下, 士之上。
今义:医生7.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古义:死在野外尸体不能收殓埋葬。
今义:隐蔽的事物, 缺陷, 矛盾, 问题等显露出来。
古义:原野。
今义: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8.丈夫二十不龋古义:男子。
今义:男女结婚后, 男子是女子的丈夫。
9.今地方千里古义:土地方圆。
今义:田地或疆域。
10.河内凶古义:谷物收成不好, 荒年。
今义:凶恶。
11.是使民养生葬死无憾也古义:供养活着的人。
今义:保养身体。
12.邻国之民不加少古义:更。
今义:增加。
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音cān, 验, 检查。
今义:探究并领会14.假舆马者古义:借。
今义:虚伪的, 不真实的15.蟹六跪而二螯古义:腿, 蟹脚。
今义:两腿弯曲, 使一个或两个膝盖着地。
16.金就砺则利古义:金属, 此代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今义:一种贵重金属【篇二】高一上册语文必背知识点师1、古之学者必有师。
(老师)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从师求学)3、吾从而师之。
(以……为师)4、吾师道也。
(学习)传1、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传授)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流传)3、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解释经文的著作)穷1、穷回溪。
(走到尽头)2、穷山之高而止。
(走到尽头)3、而不知其所穷。
(尽头)绝1、而绝江河。
(横渡)2、不绝如缕。
(断)梦1、卧而梦。
(做梦)2、梦亦同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知识点整理
一,常见文章体裁
议论文
1,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2,论据的种类:事实论据,道理论证
3,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4,论证方法:立论,驳论
5,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引论)(本论)(结论)
议论文论证法:
例证法,对比法,比喻法,引证法,用典法,归纳法,演绎法,引申法,假设法,类比法
记叙文
口诀:把题目演绎为一个故事(情节)
把故事表达成一个思想(情感)
将这种思想蕴涵于描写之中(情境)
谓前状,谓后补,定语必居主宾前
现代汉语正常语序(定)主状谓 <补>(定)宾
状语与中心词中间的虚词是表修饰
时评
1,针对性
2,时效性
3,群众性
四种文学体裁:诗歌,散文,小说,戏剧
小说:
小说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是时代的生活和情绪的历史(主题)。
小说三要素:人物: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情节:(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环境:自然,社会
欣赏小说的方法:
欣赏小说的情节,人物形象,环境描写
欣赏人物:环境,情节
步骤:速读:把握情节,整体感知
细读:人物关系,层次结构
精读:具体情节,细节描写
鲁迅小说创作:
1“在揭出病哭,以引起疗效的注意“,把小说当做改良社会的手段
2,作品充满反抗虚伪,解剖社会与人性,笔锋尖刻,其小说具
(1)用笔的冷峻深刻
(2)句法简洁峭拔
(3)体裁新颖独创
鲁迅写作风格:阴冷,嘲讽,戏谑,犀利,辛辣,俚俗,(由文言文过度到白话文的文字特点)
游记:将在游览的过程中的见闻和感受,用优美的笔调记录下来的散文
注意:写作顺序:游览先后
写作主体客体:人是主体,景是客体
记游要分清主次
类型:以记录行程为主的是记叙型游记
以抒情为主的是抒情型游记
以描景为主的是写景型游记
以说明道理为主的是说理型游记
四种写景手法
A移步换景(便于纪游)
B定景换点(便于从不同侧面描写重点景观)
C定点变向(便于描写全景,表现局部景物在全景中的位置)
D综合所见,分类描述(便于描写一种景物的千姿百态)
准确性:修辞限定词的功能
信息提炼完整性
概括表述的明确性
注意逻辑推导的合理性
科学小品文:科学性,准确性,文学性,生动性
特点:语言通俗,篇幅短小,形式活泼,语言深入浅出,通俗易
懂
说明时借助一些说明方法:下定义,作解释,分类别,举例子,
作比较或采用比喻,拟人,把说明对象具体化,人格化,生动化
作比较:突出强调被说明对象的特点
下定义:科学准确地解释说明对象的内涵,使说明更严密,便于读者理解文章
举例子:使说明对象的对象具体化,增强说服力
分类别:使说明条理清楚,简化复杂事件
打比方:抽象事物变得具体,生动,形象,增强文章趣味性
列数字:使说明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
作诠释:简明准确,通俗易懂
摹状貌:使说明生动形象,更具可读性
微型小说的特点:
1,短小精悍,寓意深远
2,裁取片段,以小见大
3,布局谋篇,独具匠心
4,人物速写,传神写照
诗体小说:
散文式清新秀美的语言
浓郁诗题画意
细腻人物描写
意识流小说:使用最多的技法是直接内心独白,间接内心独白,无所不知的描写,戏剧性独白
二,各种句式
比喻句:本体,喻词,喻体
细分三中:明喻,暗喻,借喻
明喻:本体,喻词,喻体都出现
暗喻:本体喻体同时出现,喻词“是,成了”
借喻:本体喻词都不出现,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
博喻:多个比喻句的累加,只说明一个主体
拟人:把物拟作人,使其具有人的外表,个性,神态
比拟:拟人,拟物
好处:文章形象生动具体地写出了.......的特征,拟人特有的作用(使事物有血有肉有灵魂,有了人的特征)
倒装句:
主谓倒装谓+主
定语后置主+定+谓+宾主+谓+宾+定
宾语前置状=介+宾主+宾+谓主+宾+介+谓+宾
状语后置主+谓+介宾主+谓+宾+介+宾
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省略句的含义:
A表示反复的动作B意境深远C数量繁多D情感凝重
三,各种作用
通感:利用各种感觉:视觉,嗅觉,味觉,听觉,触觉,相互交
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手指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手法。
留白:国画中的画法,画者写意构图中留空白,突主体,是观赏
者无限遐想。
文学创作的一种笔法,作者用巧妙的文法,将文义表现的模糊又艰难使人从不同角度品味会有不同的体会
引用:充实文章内容,增强可读性,说服力
双线结构:写作过程中设置两条线索,分叙两件事,彼此映照,
对此映照,对比,交叉,重合,从而更好地传情达意的谋篇法
好处:拓宽深度和广度,更好地表现出丰富而复杂的社会生活(意蕴深刻)
写作双线结构的两个要素:1,有两个内在联系人物,两个故事
2,双线交织点(主旨承载物)
引用典故:1,内容丰富,是文章更加丰富充实
2,议论有力,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3,有文采
借代:部分代全班,特征代整体
环境描写作用:
1,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
2,暗示时代背景或人物处境
3,渲染气氛
4,烘托人物心情
5,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6,暗示,推动情节的发展
7,深化作品主题
音乐描写的特色
1,用喻拟声,比喻句
2,用双声词,象声词拟声:切切
3,侧面描写音乐的感染力
表现手法三步走:指出表现手法,具体应用,作用意境型三步走:意象,意境,思想感情
炼字型三步走:指出该字,代人句中解释字,作用艺术手法: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用典等
表达方式:抒情,议论,记叙,描写
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借景抒情:前是景物,后是抒情
寓情于景:都是景物
情景交融:景物都用修饰
语言艺术:化用成语
用谐音
运用修辞,夸张,对比
概括特点,标新立异
以情动人
三,古诗古文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从西周初年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首,汉以前称为《诗》或《诗三百》。
是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
内容:风(民间歌谣)雅(正统音乐)颂(宗庙祭祀音乐)
手法:赋(陈述铺叙的意愿)比(以彼物比此物,比喻)兴(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铺垫,《孔雀东南飞》开头)
形式:四言为主,重章反复
诗经(四言叙事),汉乐府(五言叙事)民间文学,汉末魏晋,中国诗歌史上承前启后
离骚(杂言抒情),汉赋(四六文抒情)文人创作
ps:四六文,骈文的通行别称。
骈文全篇以双句为主,注重对偶
声律,多以四字、六字相间成句,故又称四六文
意象=物象+情意
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
对偶分工对,宽对
工对:诗词一字一对
宽对:宽放对偶
顶真
前后紧凑,气势顺畅,前后事理有机联系,充分阐明之间的辩证关系)(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我国古代乡情诗歌中的明月短笛
月亮有母性情结,寄托人们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笛声在诗歌中的作用:衬悲情,引乡情
乡情诗歌常用意象:晨霜,明月,笛声,泪,山,水,风,雪,树,寒江,玉,碧色,落日,暮色,黄昏,酒
思乡怀旧是散文常见的主题,人们常借别具深意的物或富有特
色的景来抒发思乡之情
特点:形散神聚
一,积累典型意象
恬淡清静月松泉竹莲五柳鹤(怀人念远)
戍边之情青海雪山孤城玉门关黄沙金甲楼兰羌笛狼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