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课件(共30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课件(共3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20ec758a98271fe910ef930.png)
五铢钱是我国钱币史上使用 时间最长的货币,用重量作为 货币单位。这种小铜钱外圆内 方,象征着天地乾坤。
“铢”是古代一种重量单 位,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 为一铢。
在汉武帝时期,因进击匈奴的需要,汉武 帝接受了桑弘羊的建议,实行了盐、铁和酒 的国家专卖制度。
在产盐和产铁的地方,分设盐官和铁官 进行管理。盐专卖采取在官府的监督下由盐 民生产,官府定价收购,并由官府运输和销 售。铁专卖采取官府统管铁矿采掘、钢铁冶 炼、铁器铸造和销售等一切环节。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推恩令”的实施 原因: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 各自独霸一方。地方上的豪强地 主也发展起来,兼并土地 ,横 行乡里,与官府分庭抗礼。这两 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推恩令
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计谋,下诏规定诸侯王除
主
以嫡长子继承王位之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 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这 样,侯国越来越多, 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汉武帝还建立刺史
父 偃
制度,监视13个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
严禁他们为非作歹。
先“削”、后平”
削藩令
七国之乱
平定叛乱
汉武帝
与汉景帝相比较,同样是削藩, 汉武帝的“推恩令”妙在何处?
1. 方法相对缓和,不费一兵一卒,达到了削弱诸
2. 侯得帝感国到恩势封戴力地德,的名实。加诸强侯为为中 子推削央 弟恩你集 ,德国权 不仅的没目有的反。抗,还对皇
治、思想、经济和军事 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 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 进入鼎盛时期
2、商人控制冶铁 铸币卖盐(控制国 家经济命脉)
3、商人唯利是图, 不关心国事。
解烦之措 1
目的是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 和集权中央。
“铢”是古代一种重量单 位,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 为一铢。
在汉武帝时期,因进击匈奴的需要,汉武 帝接受了桑弘羊的建议,实行了盐、铁和酒 的国家专卖制度。
在产盐和产铁的地方,分设盐官和铁官 进行管理。盐专卖采取在官府的监督下由盐 民生产,官府定价收购,并由官府运输和销 售。铁专卖采取官府统管铁矿采掘、钢铁冶 炼、铁器铸造和销售等一切环节。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推恩令”的实施 原因: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 各自独霸一方。地方上的豪强地 主也发展起来,兼并土地 ,横 行乡里,与官府分庭抗礼。这两 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推恩令
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计谋,下诏规定诸侯王除
主
以嫡长子继承王位之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 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这 样,侯国越来越多, 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汉武帝还建立刺史
父 偃
制度,监视13个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
严禁他们为非作歹。
先“削”、后平”
削藩令
七国之乱
平定叛乱
汉武帝
与汉景帝相比较,同样是削藩, 汉武帝的“推恩令”妙在何处?
1. 方法相对缓和,不费一兵一卒,达到了削弱诸
2. 侯得帝感国到恩势封戴力地德,的名实。加诸强侯为为中 子推削央 弟恩你集 ,德国权 不仅的没目有的反。抗,还对皇
治、思想、经济和军事 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 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 进入鼎盛时期
2、商人控制冶铁 铸币卖盐(控制国 家经济命脉)
3、商人唯利是图, 不关心国事。
解烦之措 1
目的是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 和集权中央。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共21张PPT)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共2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be7da51ff00bed5b9f31d82.png)
空 你要努力成为_儒__学__人才,进入政府机构
影响: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
儒道之争 思想混乱
诸侯坐大 威胁中央
豪强横行 掌控经济
匈奴犯边 袭扰大汉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梦想
大一统危机
现实
业 盛年武帝的帝国 :政治一统
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
主
父
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
偃
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
封号。
“推恩令”
齐分为七,赵分为六,梁分为五,淮南分三。 ——《通典.职官》
诸侯王
诸侯王
诸侯王
诸侯王
侯
诸
侯
侯
王
侯
侯
诸
侯
侯
王
侯
侯
侯
侯
侯
儒道之争 思想混乱
诸侯坐大 威胁中央
豪强横行 掌控经济
匈奴犯边 袭扰大汉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施“推恩令” 设置刺史
梦 想
大一统危机
现 实
业 盛年武帝的帝国 :经济一统
•
小结: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工业 革命以 英国为 中心,18世纪60年代 珍妮纺 纱机问 世标志 工业革 命开始 ,1885年瓦特 蒸汽机 问世大 大推动 了机器 的普及 和推广 ,将人 类推入“ 蒸汽时 代”。
•
•
第二部分:第二次工业革命
•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电 的应用
•
1.阅读教材,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兴 起的条 件和特 点。(从 政治、 经济、 自然科 学等方 面思考)
•
2、学生回答
•
3、解答并导入新课——这两种重要交 通工具 诞生于 第一次 工业革 命时期 。那么 ,第一 次工业 革命最 先发生 在哪个 国家? 其间有 哪些重 要发明 创造? 工业革 命给人 类带来 了哪些 影响? 本节课 我们一 起探讨 。(板 书课题 ,引入 新课)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件】(36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件】(36页)](https://img.taocdn.com/s3/m/b14591be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19.png)
方式和结 果
秦始皇“焚书坑 汉武帝“罢黜百家,
儒”
独尊儒术”
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统治
文化专制
采用法家思想,对 独尊儒术(吸收法、道思
其它思想粗暴破坏 想),以儒学为正统思
,激化矛盾,加速 想,促进了大一统局面
了秦朝的灭亡
的形成和巩固
三、经济篇 盐铁专卖
材料
汉大兴规兵 模伐征匈讨奴匈,奴山,东加水 上旱关,东贫水民旱流灾徙害,皆致 仰使给百县姓官 四,处县流官亡空,虚全。仰仗国库供给,国家出 现财政危机。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 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大一统:
就是中央加强对政治、经济、 军事、思想等各方面的统一领导, 形成高度统一的盛世局面。
一、政治篇 “推恩令”的实施
材料一
西汉前期形势
中央政府 直辖地区
诸王国统 治地区
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
千乘(shèng,兵车) 万乘,和天子一样威风。
——《汉书·食货志》
富富裕商的大商贾人,,冶冶铸铁鬻铸(y币ù)卖盐盐,,财积或累累了万数金以,万而 计不的佐财公产家,之却急不,顾黎国民家重危困急。,加重百姓困苦。
——《史记·平准书》
材料中的富商大贾通过什么方式积累 财富?
冶铁、铸币、卖盐
汉武帝从富商大贾的财富积累中获得了 什么治国启示?
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儒家 施行仁政,以德治国
法家 严刑律法,以法治国
2、汉武帝如何归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思想内涵?
崇礼、尊王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忠君守礼
董仲舒
1、汉武帝为达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目的,采取了哪些措施 ?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推行有什么 影响?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课件)(共30张PPT)统编版(2024)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课件)(共30张PPT)统编版(2024)历史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8e88f756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f4.png)
霍去病:西汉名将,卫皇后和卫
青的外甥,17岁深入大漠,19岁指挥 河西之战,直捣匈奴圣地祁连山,从 此匈奴不敢北望。汉武帝想为他修建 府邸,他断然拒绝:“匈奴未灭,何 以家为!”擅长长途奔袭、快速突袭、 迂回战、歼灭战等,23岁时病死。
卫青、霍去病雕塑
四、北击匈奴
3. 影响:
汉武帝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
训练提升
3.从汉武帝建元五年设置五经博士,儒家经学 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专攻经学的博士弟子 由武帝时五十人,逐步递增,成帝时增加到三
D 千人。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
A.“文景之治”政治清明 B.察举制度逐步确立 C.“推恩”诸侯加强控制 D.儒家经学成为官学
训练提升
4.汉武帝采取的这项措施,充实了财政,支援了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新课标:通过了解西汉“削藩”和尊崇儒术,知道统 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和早期发展的过程;通过汉武帝 的大一统,知道西汉从建立之初的社会残破发展到国力 强盛的变化及原因。
学习目标
1.掌握汉武帝在政治、思想、经济方面采取的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一、削弱地方势力 措施5:确立察举制。 结果:选拔了一批优秀的人才。
夏商西周 血缘
战国-秦 军功
汉朝 举孝廉-品行才能
各郡国每年按照人口比例向
朝廷推举有道德、有才能的人,
皇帝也下诏让公卿大臣举荐人
才,经过考察,授予官职。
张仲景
曹操
一、削弱地方势力
3. 影响: 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西汉初期封国形势图
被册立为太子,16岁登基,在位54年。
贡献:汉武帝为巩固统一的封建国家和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课件(共16张PPT)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课件(共1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5e9749d8762caaedd33d478.png)
三、盐铁专卖 【经济隐患】 阅读材料:吴有豫章郡铜山,濞则招致天下亡 命者盗铸钱,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国用富饶。 ------《史记·吴王濞列传》
译文:吴国豫章郡有出产铜的矿山,刘濞就招募天 下亡命之徒来此偷偷铸钱,并在东边煮海水为盐,因为 不纳税,吴国资财十分富有。
结合材料分析西汉经济发展遇到了哪些问题?
私人铸币没有完全禁绝;盐铁经营权掌握在地 方豪强手中。
地方豪强控制着国家重要的经济命脉,盐铁经营 权掌握在地方富商大贾手里,面对这一难题,汉武帝 又是怎么做的呢?
将地方铸币权收归中 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盐铁官营、专卖;在 全国范围统一调配物 资、平抑物价。
五铢钱
课堂活动:鼎盛之谜
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是在哪个皇帝时?分组 讨论,西汉进入鼎盛时期的原因有哪些?
小组活动: 模拟“推恩令”实施效果,理解其巧妙之处。
诸侯国土
封土分一次
封土再分
巧妙利用了嫡长子继承制的矛盾和弊端,层层分 封,最终使诸侯国丧失与中央抗衡的能力。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思想纷扰】 西汉初,统治者奉行 “无为而治”政策,导致 思想领域存在什么问题?
诸子百家思想活 跃,对统治不利。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 1 2课
汉武帝巩固 大一统王朝
什么叫大一统?
中央加强在政治、经济、思想、 文化等各方面进行统一的领导,形 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这就 是“大一统”。
汉武帝七岁时被 册立为皇太子,十六 岁登基,在位五十四 年,他的一生,见证 了西汉王朝的鼎盛。 可是谁又知道,在这 位大汉天子的心里, 也有无数的烦恼„„
帮助汉武帝解决这一烦恼的功臣是谁?汉武帝 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有哪些?
董仲舒;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件】(31页)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件】(31页)](https://img.taocdn.com/s3/m/e3a0ee44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0f.png)
汉武帝
主父偃
诸侯国土
封土分封
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
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
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封土再分
一、“推恩令”的实施
为什么景帝直接削藩引起七国之乱,武帝“推恩”实际 上是削弱了诸侯的实力,而诸侯还感觉“皇恩浩荡”呢?
抓住人心, 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
一、“推恩令”的实施
地方上的豪强地主势力强大 (豪强地主)“役财骄益,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
二、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汉王朝日益强盛,同时面临诸多棘手 问题亟待解决,当时,诸子百家的各派人 物还很活跃,汉武帝心想……
我用哪种 思想来治 理国家最 好呢?
二、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历史话剧
汉武帝
汉武帝会采用哪家学说来治国呢?
二、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解决措施: 1.
董
仲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
舒
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导入新课
万岁
普通百姓举 杯欢庆时歌 颂和祝福的
词语
皇帝的专属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雄才大略,中华帝国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壹 引航篇 —— 重温大一统盛世 贰 共进篇 —— 推进大一统格局 叁 认知篇 —— 承接大一统伟业
引航篇 —— 重温大一统盛世
——《史记·平准书》 乡间的豪强地主,财货充足而骄横,甚至有想到兼并的,他 们仗其财势,在乡里横行霸道。
刺史制度
皇帝
一、“推恩令”的实施
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称为“十三”州部 地方
刺 刺 刺 刺 刺 刺 刺 刺 刺 刺刺 刺 刺 史 史 史 史 史 史 史 史 史 史史 史 史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件(共18张PPT)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件(共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3db7c5202768e9951e738f2.png)
思想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盐铁专卖, 统一铸币, 平抑物价
统一思想
经济
促进国家经济的 发展
历史意义:从政治、思想、经济方面巩固了大一统
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 进入鼎盛时期。
汉武帝,是刘彻,巩固统一不分裂, 文治武功真了得,国家统一铸 钱币 , 儒术 罢黜百家尊 ,国家垄断 盐和 铁, 还在长安办 太学,财政全由中央管, 推恩令 颁削诸王,国家富强建功业!
思考问题:
(1)用分封诸侯的方法来管理地 方,这种方法还适用吗?请说 出理由。 (2)既然诸侯王已经威胁到中 央的统治,那汉武帝应该怎么 做才能废除这些已经被分封的 诸侯?
推恩令
主父偃
诸侯 国
列侯 列侯 列侯
列侯 列侯 列侯
嫡长子 继承
列侯
列侯
内容: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
子继承王位之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 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定封号。
欢迎指导!
2016.11.9
主流思想 正统地位
盐铁经营权被商人把持! 货币混乱
措施:
(1)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 铸造五铢钱。 (2)在全国各地设置盐铁官, 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 实行盐铁专卖。 (3)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 物资,平抑物价。
名垂青史!
措施 12. 汉 武 帝 巩 固 大 一 统 王 朝 政治 推恩令
(3)推恩令废除了诸侯国, 但是地方与中央距离遥远, 应该如何做才能加强中央 对地方的管理呢?
刺史
对地方监察管理
案例续:在清查诸侯王之时,不仅 发现诸侯王私自豢养众多门客结 党营私,府内还积累巨富。而当 思想不统一 时汉朝的对外战争军费急缺,甚 政府财政危机 至要问商人借钱打仗,有些商人 害怕政府战败而不愿借钱政府财 政吃紧。 思考问题 汉武帝还在为什么事情烦恼?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共26张PPT)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共2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e15bf155a8102d276a22f9c.png)
汉 武 帝
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罢黜百家
思想 独尊儒术
中央统一铸币 盐铁官营
经济
大一统王朝 得到进一步 巩固和发展。
我看——汉武大帝
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 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 他的国号贡献:
汉族
大一统王朝
西汉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推恩令
诸侯王
推恩令
中央
传嫡长子
诸侯王
侯
传嫡长子
诸侯王
侯
侯
侯
侯
侯
皇帝
中 中 央 央 统 诸侯王 诸侯王 诸侯王 统 辖 辖 的 的 郡 郡 侯 侯 侯 侯侯侯 侯侯侯 1、封国的势力越来越小,无力与中央抗衡。 2、汉武帝不费一兵一卒就削弱了诸侯王的势 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政治大一统
通过“推恩”,汉武帝不费一兵一 卒就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加强 了中央集权,解决了威胁中央集 权的诸侯国问题。随后,他又找 各种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 削爵、夺地、除国 严厉镇压他们的叛乱,诸侯王从 此一蹶不振。
情感升华
发愤图强 奋发有为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歌德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莎士比亚 书籍是巨大的力量。 ---列宁 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 ---别林斯基 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 ---马克思 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 ---雨果 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 ---孟德斯鸠 如果我阅读得和别人一样多,我就知道得和别人一样少。 ---霍伯斯[英国作家] 读书有三种方法:一种是读而不懂,另一种是既读也懂,还有一种是读而懂得书上所没有的东西。 ---克尼雅日宁[俄国剧作家・诗人] 要学会读书,必须首先读的非常慢,直到最后值得你精读的一本书,还是应该很慢地读。 ---法奇(法国科学家) 了解一页书,胜于匆促地阅读一卷书。 ---麦考利[英国作家] 读书而不回想,犹如食物而不消化。 ---伯克[美国想思家] 读书而不能运用,则所读书等于废纸。 ---华盛顿(美国政治家) 书籍使一些人博学多识,但也使一些食而不化的人疯疯颠颠。 ---彼特拉克[意大利诗人] 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不读书就完全不可能了解人。 ---高尔基 读书越多,越感到腹中空虚。 ---雪莱(英国诗人) 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我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而我对于事业的勤劳,仍是按照必要,不倦不厌。 ---富兰克林 书读的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但当你读书而思考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 ---伏尔泰(法国哲学家、文学家)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顾炎武 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朱熹 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 ---鲁迅 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煮 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 ---胡居仁[明] 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 ---吴晗 看书不能信仰而无思考,要大胆地提出问题,勤于摘录资料,分析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是做学问的一种方法。---顾颉刚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 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 ---郑板桥 知古不知今,谓之落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 ---王充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郑玄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共27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共2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56548991a37f111f1855b2c.png)
诸侯
中央
诸侯
诸侯
“推恩令”的巧妙之处在哪里?
比较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的局势和“推恩令” 颁布后的结果,说说看,哪一种策略更能削平封 国的势力?
十年磨一剑,三载不窥园 汉武帝不费财力、兵力,以和平的手 段,削弱了诸侯国势力,使之无力对抗中 央,而且大多数得到封地的诸侯子弟不仅 不会反抗中央而且对此心存感激。
皇帝
中 央 统 辖 的 郡 侯
诸侯王
诸侯王
诸侯王
中 央 统 辖 的 郡
侯
侯
侯
侯
侯
侯
侯
侯
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规定诸 侯王除了让自己的嫡长子继承王位以外还可以推“私恩”, 把王国封地分给其他的子弟,皇帝封他们候,新封的候国
刘邦封王 景帝平乱 武帝推恩
诸侯 中央
七国之乱 加强控制 解除威胁
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 ——贾谊《治安策》 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 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景帝在位时,采纳大臣 晁错的建议,着手削藩。
七国之乱(吴王刘濞等七王以
刘濞
汉武帝
那么汉武帝 如何解决这个 问题呢? 至武帝初年,一些大国
仍然连城数十,地方千里, 骄奢淫逸 抗命 ,威胁着中 央集权的巩固 。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汉文帝
汉高祖刘邦 汉景帝
汉武帝刘彻
汉初的统治
汉高祖刘邦 (休养生息)
汉文帝、汉景帝 (“文景之治”) 汉武帝:经济繁荣, 国力雄厚西汉鼎盛
一、“推恩令”的实施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长期统一的朝代, 包括西汉(公元前202年 — 公元8年)和 东汉(25年 — 220年)两个前后相继的 阶段。 •俗话说:“打天下易,治天下难”刘邦获得 天下后,考虑最多的问题应该是什么?
中央
诸侯
诸侯
“推恩令”的巧妙之处在哪里?
比较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的局势和“推恩令” 颁布后的结果,说说看,哪一种策略更能削平封 国的势力?
十年磨一剑,三载不窥园 汉武帝不费财力、兵力,以和平的手 段,削弱了诸侯国势力,使之无力对抗中 央,而且大多数得到封地的诸侯子弟不仅 不会反抗中央而且对此心存感激。
皇帝
中 央 统 辖 的 郡 侯
诸侯王
诸侯王
诸侯王
中 央 统 辖 的 郡
侯
侯
侯
侯
侯
侯
侯
侯
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规定诸 侯王除了让自己的嫡长子继承王位以外还可以推“私恩”, 把王国封地分给其他的子弟,皇帝封他们候,新封的候国
刘邦封王 景帝平乱 武帝推恩
诸侯 中央
七国之乱 加强控制 解除威胁
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 ——贾谊《治安策》 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 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景帝在位时,采纳大臣 晁错的建议,着手削藩。
七国之乱(吴王刘濞等七王以
刘濞
汉武帝
那么汉武帝 如何解决这个 问题呢? 至武帝初年,一些大国
仍然连城数十,地方千里, 骄奢淫逸 抗命 ,威胁着中 央集权的巩固 。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汉文帝
汉高祖刘邦 汉景帝
汉武帝刘彻
汉初的统治
汉高祖刘邦 (休养生息)
汉文帝、汉景帝 (“文景之治”) 汉武帝:经济繁荣, 国力雄厚西汉鼎盛
一、“推恩令”的实施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长期统一的朝代, 包括西汉(公元前202年 — 公元8年)和 东汉(25年 — 220年)两个前后相继的 阶段。 •俗话说:“打天下易,治天下难”刘邦获得 天下后,考虑最多的问题应该是什么?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上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王朝 (共29张PPT)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上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王朝 (共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919a94825c52cc58bd6be80.png)
思考:汉高祖的目的达到了吗? 产生了什么后果?
没有达到
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
汉景帝采纳晁错的建议,削减诸侯王的封地。吴 王刘濞很早就有篡夺皇位的打算,他便以这次事件为 借口,联合其他六个诸侯王以“诛晁错,清君侧”为 名联兵反叛,这七位诸侯王都是此前分封的同姓子弟。 汉景帝被迫杀死晁错,来安抚他们,但刘濞不仅没有 罢兵,反而扬言“我已为东帝”。被逼无奈的景帝于 是派兵镇压,最后平定了叛乱。这就是“七国之乱”。
以推恩令为幌子,实际上是削弱 目的: 诸侯王国势力,巩固中央集权
推恩令发挥了什么作用?
实力强大的诸侯国逐渐被分成许多小侯 国,再也没有力量与中央对抗,有利于巩 固中央集权,加强政治上的统一。
思考:汉武帝的推令更高明
汉武帝不费财力、兵力,以和平的手段,不断拆 分诸侯国的封地,使之无力对抗中央。
盐铁官营专卖 统一铸五铢钱 平抑物价
官
出土于汉代带“官” 字款的铁器。
五铢钱
思考:这些措施会产生什么作用?
笼天下盐铁诸利,以排富商大贾,损有余补不 足,以齐黎民。是以兵革东西征伐,赋敛不增而用 足。 ——西汉桑弘羊《盐铁论》
小结三:经济方略
盐铁 ___ 专卖 五铢钱 铸____
增强了中央政府的 财政收入,实现了经 济上的大一统。
人物
治国良策
思想内涵
视频中的董公是谁?他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治 国良策?
董 仲 舒
罢黜(chù)百家,独尊儒术 (排除诸子杂说,专门推行儒家 学说。)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
视频最后汉武帝如何归纳儒家的思想内涵?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忠君 守礼
有利于维护统治地位,有利于社会稳定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共29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共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3cbaca3960590c69fc37601.png)
盐铁专卖会议
3、统一调配物资, 平抑物价。 4、这些措施的作用是什么?书56页
补充说明:
四、军事上:反击匈奴(三次战役):
①公元前127年,卫青率兵夺回河套,史称淮南 战役(也叫“河套战役”)。 ②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夺取河西走廊,史称河西 战役。
③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进击漠北,大败匈 奴单于,史称漠北战役。
两个事件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加 强思想统治,巩固中央集权。
方式和结果不同。秦始皇采用法家 思想,对其他思想文化进行极其粗暴 野蛮的破坏,结果未能巩固统治反而 加速了秦的灭亡。汉武帝独尊儒术, 以儒学为正统,巩固了大一统并开创 了中国封建时代第一个鼎盛局面。
1.为加强中央集权,主父偃给汉武帝的建议 是( D ) A.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D.允许诸王将封地分给子弟 2.汉武帝时,中央设立的监视州部内的地方 官吏、豪强地主及其子弟的官吏是( B ) A.锦衣卫 B.刺史 C.太尉 D.节度使
削夺众诸侯, 推恩一妙计。
能不费一兵,不损寸土,就削平封国的势力。
不费多少力,
再现大一统。
2.加强监察制度
皇帝
(中央)
司隶校尉
监督和 检举京师百 官以及皇族 的不法行为
地 方
刺 史
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称为“十三”州部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负责监督地方官员, 并抑制和打击地方豪富。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件共26张PPT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件共2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b144bff76a20029bd642dc7.png)
材 料 呈 现 :
无 “ 芯 ” 之 痛 !
提 升 创 新 能 力
创新发展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
3、为什么要坚持创新发展?(为什么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4) 创 新 发 展 是 中 华 民 族 复 兴 的 国 运 所 系 。 实 施 创 新 驱 动 发 展 战 略 , 推 进 以 科 技 创 新 为 核 心 的 全 面 创 新 , 让 创 新 成 为 推 动 发 展 的 第 一 动 力 , 是 适 应 和 引 领 我 国 经 济 发 展 新 常 态 的 现 实 需 要 。 (P18)
会的正统思想。
富裕的商人,冶铁铸币卖盐,积累了数以万计的财产, 却不顾国家危急,加重百姓困苦。
——《史记.平准书》
完成下表,快速抢答。
经济问题
私人铸币 富豪控制盐铁经营权
富豪唯利是图
汉武帝的政策
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 政策的推行奠定了基础。
改 革
创 新
3、 为 什 么 要 坚 持 创 新 发 展 ?( 为 什 么 要 实 施 创 新 驱 动 发 展 战 略 ? ) ( 6) 让 广 大 人 民 群 众 通 过 创 新 更 好 地 分 享 改 革 发 展 成 果 。 (P19)
3、 为 什 么 要 坚 持 创 新 发 展 ?( 为 什 么 要 实 施 创 新 驱 动 发 展 战 略 ? ) ( 记 ) ( 1) 创 新 是 推 动 人 类 社 会 向 前 发 展 的 重 要 力 量 。 (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的深沉的民族禀赋。 (3)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4)创新发展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课件(共30张PPT)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课件(共3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4d6228f551810a6f4248638.png)
五 铢 钱
汉武帝时开始铸造的一种标准铜币,重量为五铢,故得名。后代继 续沿用五铢钱长达七百多年。
经济集权的措施: 1、把铸币权收回中央,统一铸五铢钱; 2、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3、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4、重农抑商,兴修水利,促进农业发展。
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 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 时期。
拟同天子
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万乘,和天子一样威风。 他还自制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从梁王的表现中你知道了什么?
诸侯国实力强大,威胁中央;地方豪强势力也与官府分 庭抗礼。
怎么办?
“推恩令”的实施
主父偃
“按照规定,只有嫡长子才能继承诸 侯王的王位,其他儿子却分不到一寸土 地。愿陛下颁布一道诏令,让诸侯把王 位传给嫡长子,再把其余土地分封给其 他儿子建立侯国,这既体现了陛下的恩 德,诸侯子弟会感激您;又分了他的国, 诸侯国可以化大为小。”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什么叫大一统?
中央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进行统一的领 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局面,这就是“大一统”。
清静无为 休养生息
文景之治
有无为为进而取治
刘邦建立西汉后,分封了一些诸侯王(同姓子弟、功 臣)。随着经济的发展,诸侯王的势力膨胀起来……
金缕玉衣
按汉朝礼制,金缕玉衣是皇帝才可以享用的,可后来某些诸侯王 也使用金缕玉衣。这说明了什么?
A、诸子百家 B、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C、法家和墨家 D、道家和兵家
2.西汉王朝的鼎盛时期是( D)
A.汉高祖 B.汉文帝
C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汉景帝
D.汉武帝
3.汉武帝进行货币改革后,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B )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大一统王朝的巩固》课件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大一统王朝的巩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b81ea6f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83.png)
士人四处游说,人们思想不统一。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
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
知所从矣。
——《汉
书•董仲舒传》
贰 思想:尊崇儒学凝思想 如何才能使天下百官、百姓都尊崇儒学呢?
①“尊崇儒术”把儒家 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②兴办太学,以儒家“经 教育 典“作为教材
选官 ③儒生进入各级政府机构
专卖
⑤在全国范围内统
一调配物资,平抑
物价;
⑥对商人征收车船
税。
①尊崇儒术 把儒家学说立 为正统思想 ②兴办太学、 以儒家经典作 为教材。 ③儒士进入各 级政府机构
①派卫青、霍 去病北击匈奴 (漠北战役) ②设置河西四
郡
v 小组合作学习
跨学科作业
【答案】解答思路:
历史背景:了解春秋时期的社会结构、文化【示例】
从此,儒学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
影响: 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共同目的:加强思想控制,巩固统治。
秦始皇
秦坑儒谷
抵制→激化了社会矛盾
汉代讲经图
汉武帝
尊崇→巩固了大一统
军事大一统 北击匈奴
读70页思考汉初对匈奴采取什么措施?汉武帝发生了什么转变? v 自主学习
匈奴是秦汉时期我国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
汉武帝即位Leabharlann 期,面临的问题?①②政治大
①②③④
政治大一统
西
一
经济
①②③④⑤⑥
经济大一统
汉
统
王
王
思想
①②③
思想大一统
朝
朝 的
军事
进
①②
疆域大一统
入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
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
知所从矣。
——《汉
书•董仲舒传》
贰 思想:尊崇儒学凝思想 如何才能使天下百官、百姓都尊崇儒学呢?
①“尊崇儒术”把儒家 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②兴办太学,以儒家“经 教育 典“作为教材
选官 ③儒生进入各级政府机构
专卖
⑤在全国范围内统
一调配物资,平抑
物价;
⑥对商人征收车船
税。
①尊崇儒术 把儒家学说立 为正统思想 ②兴办太学、 以儒家经典作 为教材。 ③儒士进入各 级政府机构
①派卫青、霍 去病北击匈奴 (漠北战役) ②设置河西四
郡
v 小组合作学习
跨学科作业
【答案】解答思路:
历史背景:了解春秋时期的社会结构、文化【示例】
从此,儒学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
影响: 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共同目的:加强思想控制,巩固统治。
秦始皇
秦坑儒谷
抵制→激化了社会矛盾
汉代讲经图
汉武帝
尊崇→巩固了大一统
军事大一统 北击匈奴
读70页思考汉初对匈奴采取什么措施?汉武帝发生了什么转变? v 自主学习
匈奴是秦汉时期我国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
汉武帝即位Leabharlann 期,面临的问题?①②政治大
①②③④
政治大一统
西
一
经济
①②③④⑤⑥
经济大一统
汉
统
王
王
思想
①②③
思想大一统
朝
朝 的
军事
进
①②
疆域大一统
入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课件(28张PPT)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课件(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92c2e08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7c.png)
主父偃
“按照规定,只有嫡长子才能继承诸侯王的王位, 其他儿子却分不到一寸土地。愿陛下颁布一道诏令, 让诸侯把王位传给嫡长子,再把其余土地分封给其他 儿子建立侯国,这既体现了陛下的恩德,诸侯子弟会 感激您;又分了他的国,诸侯国可以化大为小。”
名为推恩德,实为削其国。
“推恩令”P58,规定诸侯王 除了让自己的嫡长子继承王位以 外,可将封地再分封给其子弟作 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相关史事
汉武帝注重发展农业
生产,尤其重视兴修水利。
他曾多次组织数万人开挖
水渠,还对黄河进行治理。
有一年,汉武帝征调数万
人堵塞黄河决口,并亲临
现场,命令随从官员自将
军以下都要背负薪柴参加
堵口,终于成功堵住决口,
止住水患。
白渠
材料研读
当时的农民见经商容易致富,也纷纷弃农经商。《史 记·货殖列传》记载: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 刺绣文不如倚市门……
汉代讲经图
同学们,朕可不止在政治、思想、 文化上下功夫,朕在经济、军事上一样 是功绩卓越,你们当中可有人知道朕在 经济、军事都做过些什么吗?
三、盐铁专卖
1、背景: 豪强、富商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材料:吴王刘濞大量采铜铸钱,富同天子,并以此作为对抗中央的资本, 甚至宣称他的金钱在全国到处都有,诸王日夜享受不尽,有应当赏赐的, 只要告诉,就送。私铸钱币越来越多,形制杂乱,各个郡县之间所用的钱 都不一样,有轻有重,导致交易市场上一片混乱。各级政府与商民争利, 拼命铸钱,致使通货极度膨胀,钱币的购买能力急速下降,物价飞涨的货 币。
【互动与探究】
根据P57-58,概括西汉初年,在政治上 面临哪些问题?汉武帝是怎么解决的?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行起到了什么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主要内容: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的精神支柱。
相关措施
作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有利于 中央集权的加强,从此儒家思想 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儒学居 于主导地位,统治长达两千多年!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那时候,私人铸币 还没有完全禁绝,
盐铁经营权也大都掌握在豪强手里,富
商大贾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Hale Waihona Puke 汉武帝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经济措施
经济上:把铸币的权?收回中央,统
一铸五铢钱、盐铁官营、专卖;
平抑物价。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五 铢”钱
汉武帝时开始铸造的一种标准铜币,重量为 五铢,故得名。历代继续沿用五铢钱,从汉 武帝直到唐高祖,五铢钱流行了七百多年。
五、汉武帝大一统措施的意义?
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 济和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 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 进入鼎盛时期。
汉
政治:1.颁布“推恩令”
削弱诸侯国势力
加强了中央集权, 维护了国家统一,
武
汉2武.设帝立刺从史政制治度 、实思现想政、治上经的大
帝
一统。
的 大 一
思济统想的和:局军“独罢尊面事儒黜,等术百使方”家西面,汉巩王固实上朝了现的开大了大思一始一想统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资料: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 千乘(shèng)万乘,和天子一 样威风。他还自制弓箭数十万, 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此材料说明了什么?
诸侯国势力强大,严重威胁到中央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汉武帝的烦恼1
假如你是汉武帝身边的大 臣,你会劝汉武帝怎么做?
主 父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小知识: 什么叫大一统?
中央加强在政治、经济、思想、 文化等各方面进行统一的领导,形成 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这就是 “大一统”。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一、“推恩令”的实施
汉 年刘武),彻帝他刘登七彻岁(基被前立1大5为6-汉太-前子8帝,7 十国六宝岁登座基为,帝雄,到心七十勃岁 驾 个勃崩 在,, 位历 最准五 长十 时备四间一年的,皇展是帝第。雄三汉 武 他才帝 继大是 承历 了略史 文上 景。有之他名治的遗面明留君下临,来 的的富又强基是础,一即种位后什便励么精 图 盛样治 。的,把局西汉面王?朝推向极
统
把盐铁铸币权
措 施
经进济入: 收一鼎回铸盛中五时央铢,钱期。统。
实现了经济 上的大一统
平抑物价
材料分析:西汉初年中央和封国力量对
比。 900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中央人口 地方人口
50 40 30 20 10
0
中央辖郡 封国辖郡
(1)材料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
想办法削弱诸侯
偃
国的势力。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的势力
假如一个诸侯王拥有封地是图1这么大,他有四个儿子,将部 分封地分给他们,他的封地就变成了如图2的阴影部分。
“推恩令”妙在哪儿?
通过“推恩”这种相对和缓而“富有人情味” 的方式,原来的王国被分割成许多小侯国,侯 国不再属于王国管理,而归中央直接统辖的郡 管理。
(2)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诸侯国势力强大, 颁布推恩令,削 严重威胁到中央 弱诸侯国的势力
2.请根据以下两幅图说说 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家的 不同态度。汉代讲经图中 的“经”主要是什么内容?
秦始皇采用法家思想,对其 他思想文化进行极其粗暴野 蛮的破坏。汉武帝独尊儒 术,以儒学为正统。 “经”主要是《诗》《书》 汉代讲经图 《礼》《易》《春秋》(《五经》)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武帝的烦恼2 最近比较烦,学派太多,
西诸王汉初门年下聚,诸集子许多百家宾的客思 吵,各得想派常与太我人常民杂心休批物神乱息还评,不道,很皇家唧宁无活帝啊唧为跃的歪!而。政治歪董的,
策,指责中央。
仲
儒家
舒
法家
施行仁政,“以德罢治黜国 百严刑律法,以法治国
家,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四、北击匈奴
秦末汉初,匈奴统一了蒙古草原,西 汉初,由于国力疲弱,不得不对匈奴 实行“和亲”政策,到汉武帝时,国 力增强,开始大举反击匈奴。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 病北击匈奴,匈奴经过漠北战役的沉 重打击,再也无力和西汉对抗。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原因
到了汉武帝时候,经济发展起来 了,国力日益强盛,继续采用“无 为而治”的思想,已不适合统治者 要求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 要。
秦实行法治导致暴政横行,最后使秦 朝二世而亡。西汉统治者显然吸取了 这一教训,不会采取法家思想。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三、盐铁专卖
汉武帝的烦恼3
推 恩 令 不费一兵图一1 卒,达到削弱王国,加强中图2央集权
的目的,而得到封地的诸侯子弟,对皇帝感恩 戴德,从而培养起了侯国的忠诚。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加强中央的监察权
汉武帝将全国分为13个 州,每州设刺史一名
专门负责监察本州的主要官 吏和豪强地主的不法行为。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西周 秦朝
分封制 西汉 郡县制
郡国制
汉高祖刘邦为了让 汉室江山永固,采 取了什么措施?
刘邦共封了七个异姓 王和九个同姓王他们 在王国内可以任免官 吏,自征租赋,自铸 钱币,自集军队。
中山怀王刘休的金缕玉衣
按汉朝礼制,金缕玉衣 是皇帝才可以享用的, 已经发现的汉朝墓葬中, 可以看到诸侯王大多使 用金缕玉衣,说明他们 无视朝廷,“拟同天子” 的史实。
主要内容: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的精神支柱。
相关措施
作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有利于 中央集权的加强,从此儒家思想 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儒学居 于主导地位,统治长达两千多年!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那时候,私人铸币 还没有完全禁绝,
盐铁经营权也大都掌握在豪强手里,富
商大贾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Hale Waihona Puke 汉武帝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经济措施
经济上:把铸币的权?收回中央,统
一铸五铢钱、盐铁官营、专卖;
平抑物价。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五 铢”钱
汉武帝时开始铸造的一种标准铜币,重量为 五铢,故得名。历代继续沿用五铢钱,从汉 武帝直到唐高祖,五铢钱流行了七百多年。
五、汉武帝大一统措施的意义?
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 济和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 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 进入鼎盛时期。
汉
政治:1.颁布“推恩令”
削弱诸侯国势力
加强了中央集权, 维护了国家统一,
武
汉2武.设帝立刺从史政制治度 、实思现想政、治上经的大
帝
一统。
的 大 一
思济统想的和:局军“独罢尊面事儒黜,等术百使方”家西面,汉巩王固实上朝了现的开大了大思一始一想统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资料: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 千乘(shèng)万乘,和天子一 样威风。他还自制弓箭数十万, 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此材料说明了什么?
诸侯国势力强大,严重威胁到中央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汉武帝的烦恼1
假如你是汉武帝身边的大 臣,你会劝汉武帝怎么做?
主 父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小知识: 什么叫大一统?
中央加强在政治、经济、思想、 文化等各方面进行统一的领导,形成 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这就是 “大一统”。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一、“推恩令”的实施
汉 年刘武),彻帝他刘登七彻岁(基被前立1大5为6-汉太-前子8帝,7 十国六宝岁登座基为,帝雄,到心七十勃岁 驾 个勃崩 在,, 位历 最准五 长十 时备四间一年的,皇展是帝第。雄三汉 武 他才帝 继大是 承历 了略史 文上 景。有之他名治的遗面明留君下临,来 的的富又强基是础,一即种位后什便励么精 图 盛样治 。的,把局西汉面王?朝推向极
统
把盐铁铸币权
措 施
经进济入: 收一鼎回铸盛中五时央铢,钱期。统。
实现了经济 上的大一统
平抑物价
材料分析:西汉初年中央和封国力量对
比。 900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中央人口 地方人口
50 40 30 20 10
0
中央辖郡 封国辖郡
(1)材料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
想办法削弱诸侯
偃
国的势力。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的势力
假如一个诸侯王拥有封地是图1这么大,他有四个儿子,将部 分封地分给他们,他的封地就变成了如图2的阴影部分。
“推恩令”妙在哪儿?
通过“推恩”这种相对和缓而“富有人情味” 的方式,原来的王国被分割成许多小侯国,侯 国不再属于王国管理,而归中央直接统辖的郡 管理。
(2)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诸侯国势力强大, 颁布推恩令,削 严重威胁到中央 弱诸侯国的势力
2.请根据以下两幅图说说 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家的 不同态度。汉代讲经图中 的“经”主要是什么内容?
秦始皇采用法家思想,对其 他思想文化进行极其粗暴野 蛮的破坏。汉武帝独尊儒 术,以儒学为正统。 “经”主要是《诗》《书》 汉代讲经图 《礼》《易》《春秋》(《五经》)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武帝的烦恼2 最近比较烦,学派太多,
西诸王汉初门年下聚,诸集子许多百家宾的客思 吵,各得想派常与太我人常民杂心休批物神乱息还评,不道,很皇家唧宁无活帝啊唧为跃的歪!而。政治歪董的,
策,指责中央。
仲
儒家
舒
法家
施行仁政,“以德罢治黜国 百严刑律法,以法治国
家,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四、北击匈奴
秦末汉初,匈奴统一了蒙古草原,西 汉初,由于国力疲弱,不得不对匈奴 实行“和亲”政策,到汉武帝时,国 力增强,开始大举反击匈奴。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 病北击匈奴,匈奴经过漠北战役的沉 重打击,再也无力和西汉对抗。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原因
到了汉武帝时候,经济发展起来 了,国力日益强盛,继续采用“无 为而治”的思想,已不适合统治者 要求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 要。
秦实行法治导致暴政横行,最后使秦 朝二世而亡。西汉统治者显然吸取了 这一教训,不会采取法家思想。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三、盐铁专卖
汉武帝的烦恼3
推 恩 令 不费一兵图一1 卒,达到削弱王国,加强中图2央集权
的目的,而得到封地的诸侯子弟,对皇帝感恩 戴德,从而培养起了侯国的忠诚。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加强中央的监察权
汉武帝将全国分为13个 州,每州设刺史一名
专门负责监察本州的主要官 吏和豪强地主的不法行为。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西周 秦朝
分封制 西汉 郡县制
郡国制
汉高祖刘邦为了让 汉室江山永固,采 取了什么措施?
刘邦共封了七个异姓 王和九个同姓王他们 在王国内可以任免官 吏,自征租赋,自铸 钱币,自集军队。
中山怀王刘休的金缕玉衣
按汉朝礼制,金缕玉衣 是皇帝才可以享用的, 已经发现的汉朝墓葬中, 可以看到诸侯王大多使 用金缕玉衣,说明他们 无视朝廷,“拟同天子” 的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