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_状态和结构依存特征研究_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状态
和结构依存特征研究
)))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为例
孙涛黄少安
[提要]传统的制度变迁理论中更多地将研究的立足点放在路径依赖的性质上,而对制度变迁过
程中状态和结构依存的特征却不甚关注。实际上,状态、结构依存和路径依赖特征都是影响制度变迁
方向和结果的重要因素。本文以一个最优化的理论模型综合分析了制度变迁理论中有关这两个特征的
一些问题,并且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为例,具体地说明了这两类因素所起的相关作用以及所造
成的经济后果。
[关键词]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状态和结构依存中国农地制度
[中图分类号]F321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14X(2009)02-0019-06
一、概念的阐述和说明
制度通常被定义为一组行事规则的集合,这些规则与社会、政治和经济活动有关,支配和约束社会各阶层的行为(诺斯,1994)¹。由于人们在考虑问题时,总是把一部分因素作为外生变量或参数给定,另外一部分则作为内生变量或因变量,这些内生变量是由外生变量所导致的,从而是这些外生变量的函数。于是,按照D avis and North(1971)的划分方法,根据所要研究的问题,又可以将制度划分成两个范畴:制度环境(i n stituti o na l envir onment)和制度安排(i n stitu2 ti o na l arrange ment)。制度环境是一系列基本的经济、政治、社会及法律规则的集合,它是制定生产、交换以及分配规则的基础。在这些规则中,支配经济活动、产权和合约权利的基本法则和政策构成了经济制度环境。制度安排是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合作和竞争的规则的集合º。制度安排可以理解为人们通常所说的游戏规则,不同的游戏规则导致人们不同的激励反应。尽管从长远看,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会互相影响和发生变化,但如Davis和Nort h明确指出的那样,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通常将经济制度环境作为外生变量给定,而经济制度安排(如市场制度安排)则
根据所要研究或讨论的问题,可以看成外生给定也可内生决定。
路径依赖是指在制度变迁中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的机制。这种机制使制度变迁一旦走上了某一条路径,它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self-reinf orc i n g)。诺斯指出, /一旦一条发展路线沿着一条具体进程进行时,系统的外部性,组织的学习过程以及历史上关于这些问题所派生的主观主义就会增强这一进程。0路径依赖意味着历史的重要性,体现了制度变迁的历时性特征)))人们对过去做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
由于对制度变迁研究的深入,特别是演化博弈分析的发展,经济学家们的基本共识是可以把一项制度视作一个均衡,实际上在诺斯(1994)那里也有类似的定义,/制度均衡是这样一种状态,即行为者的谈判力量及构成经济交换总体的一系列合约给定时,没有一个行为者会发现将资源再建立协约是有利可图的0。而且诺斯认为制度变迁是一种/边际上的持续的渐进变迁0,是所谓/较小的变化0和/边际调整0»。N ash(1953)给出这一观点数理技术层面的支持,他表述了纳什均衡解的无关选择独立性性质,/按讨价还价方式思考,事情就像是一项提出的交易与它自身稍作改动的变体之间的竞争,最后将理解讨价还价是局限少数可选择的交易,而与其他相去甚远的选择无关0¼。而N elson and W inter(1982)基于有限理性和知识的分散性提出了/惯例0(r outi n e)½,惯例在一段时间内将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他们用这一概念分析经济演化中的历史以来问题。
对于路径依赖福利分析,我们可以很容易知道:沿着既定的路径,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变迁可能进入良性循环;也可能顺着原来的错误路径往下滑,甚至被锁定在低效的状态(l o ck-i n eff ect),陷入恶性循环。另外的问题是正如Sche lling(1960)关于聚点(f o cal poi n ts)的创造性论文所提醒我们的那样,存在很好的理由可以证明在参数边际变化的条件下,个体也会继续服从过去的行为模式¾,也就是说即便制度变迁发生,路径依赖的性质不仅仅在于变迁本身,还在于或许更重要的是经济主体的行为不发生变化。
制度变迁的共时性特征则是状态和结构依存。因为进行制度分析时所面对的问题不是简单的因果链,而是一个复杂的、多元的网络系统,影响状态的因素很多,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决定被决定的关系,而是一个状态依存互动关系,有时候A决定B,有时候B决定A,有时候相互决定。一项具体制度的变迁很大程度上受制度环境、现存其他制度以及这些制度变迁的影响。因为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随着时间的推移,状态的变化,制度变迁的主体之间讨价还价的能力会发生相对地变化,这也就可能会影响制度变迁的结果。根据以上的分析,本文研究的方法契合黄少安(1995a)的观点,制度变迁理论的研究是在两个前提下进行的:一、制度是变迁着的或者是可以改变的;二、制度变迁是可观察的。制度在内外因作用下发生变迁¿。对可观察的具体制度变迁现象,我们可以在它历时性和共时性特征的把握上观察和理解。
二、制度变迁的一个分析框架:制度影响下的资源配置
制度变迁中路径依赖和状态以及结构依存的特征影响制度变迁的方向、制度变迁的结果和福利效果。这两个因素引导制度变迁的方向并不总是一致的,甚至有时会有很大的偏差。G reif and Laiti n(2004)提出了/拟参数0(quasi-para meter)这一概念,他们认识到制度的某些方面可以视作是研究自我强化的参数,也可以是作为研究制度动态的变量À。具备内生决定和外生决定双重效应的因素就被定义为拟参数。/拟参数0的参数性和变量性划分,更多地是从长短期角度进行的。我们认为这一认识既将参数和变量在一定意义上进行了统一,又强调了制度变迁中注意
区别稳定的因素和时变(ti m e-varing)、域变(regi o n-sh ifting)的因素,这恰恰和我们所考虑的路径依赖、状态结构依存特征相对应。
在这里笔者以一个理论模型描述这一问题,假定资源配置的模式由特定的制度规定,也就是说资源的配置反映了某种制度安排。设初始的资源配置为c i 0,而每一期期中的一个可行的资源配置为c i a t ,a t I (t ,t =1,2,K ,T,i =1,2,K,I ,其中a t 反映t 期的所有经济状态可能选择,(t 为t 期经济状态的集合。
一个帕累托有效的资源配置(有效的制度安排)为下列最优化问题的解:
max c i o ,c i a t
E I i=1K i [u i 0(c i
o )+E T
t=1E a t I (t P a t (c i a t -1,c i a t-2,c i a t-3,K,c i 0)u it (c i a t )]s .t .E I i=1c i
0=E I
i e i 0;E I i=1c i a
t =E I i=1e i a t ,P a t I (t ,P t
P a t 是一个转移概率函数,表明了经济状态和结构对资源配置和制度安排的影响,而这一概率
被前期的资源配置和制度安排影响,并且时间离得越近影响程度越大,即
9P a t (c i a t-1,c i a t-2,c i a t -3,K,c i 0)9c i a t-1>9P a t (c i a t-1,c i a t-2,c i a t-3,K,c i 0)
9c i a t-2
>K >9P a t (c i a t-1,c i a t -2,c i a t-3,K ,c i 0)9c i 0。这一问题的一阶条件如下:K i u c i 0(c i 0)=<0,P i ;K i P a t u c it (c i a t )= 这里<0, (shado w price),特别 征的影响。 对于这两个一阶条件,我们也可以表示为 P a t u c it (c i a t ) u c i 0(c i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