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环分析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三单元1《自然界的水循环》优秀教学案例3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三单元1《自然界的水循环》优秀教学案例3](https://img.taocdn.com/s3/m/62f2fa71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72.png)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地球仪或世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上的水体分布,提出问题:“为什么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如此不均匀?”从而引出水循环的概念。
2.通过播放关于水循环的科普视频,让学生了解水循环的基本过程,激发他们对本节课的兴趣。
3.列举生活中与水循环相关的现象,如雨后春笋、河流改道等,引导学生思考水循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强调水循环在地球生态系统、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引导学生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反思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五)作业小结
1.布置课后作业:
a.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绘制水循环示意图。
b.撰写一篇关于水循环对区域水资源影响的短文,字数500字左右。
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全面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也要关注他们的技能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3.鼓励学生参与评价,让他们在评价他人作品的过程中,学会欣赏、尊重和借鉴,提高自己的审美观念和评判能力。
4.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让家长、同学和其他教师共同参与评价,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水循环的过程和原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对具体实例的分析,理解水循环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变化规律,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使学生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共同探讨问题。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水循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主要环节,如蒸发、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理解水循环对地球水资源的重要性。
高中地理_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地理_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2a2017aaf45b307e9719723.png)
一、课程标准解读课标中对本节的要求是“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主要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课程标准中对《自然界中的水循环》做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1、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主要过程,即要求学生通过读图绘图归纳出水循环的主要过程。
2、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就是要求学生通过读图绘图掌握水循环的每一个环节,各环节在水循环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并思考人类对各个环节的影响会如何影响水循环。
3、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本条标准的重点,要求学生通过对水循环的学习、了解并掌握水循环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的学生,他们已经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能够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知道太阳辐射是地球上物质运动的能量来源。
因为水循环是一种自然现象,所以他们多少对水循环有一定的了解。
学生对于阅读和使用地图已掌握了一些基本技能和方法,但要在材料中能获取的地理信息进行挖掘,有一定难度,因此需要通过引导和多读图来加强和提高学生读图用图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部分教学内容是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
是开篇内容,本节内容首先介绍水圈的构成及其特点,主要讲述了“相互联系的水体”、“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两个知识点。
第一个知识点浅显易懂,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知识,是为第二个知识点的学习作铺垫;第二个知识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通过图文和活动设置介绍了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水循环的类型、环节和意义。
图3.2直观地说明各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联系,本节活动题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学以致用,了解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2、知识结构关联图3、地理学科素养体现(1)“区域认知”素养了解水圈水体的构成和各水体相互转化的关系,根据所提供的资料,同学间合作探究长江水的补给形式。
(2)“综合思维”素养能绘制示意图表示水循环的过程,掌握其主要环节,运用水循环的原理知识,分析常见的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 3.1 自然界的水循环 课件优质课件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 3.1 自然界的水循环 课件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b4a915887c24028905fc337.png)
我们很容易遭遇逆境,也很容易被一次次的失败打垮。但是人生不容许我们停留在失败的瞬间,如果不前进,不会自我激励的话,就注定只能被这个世界抛弃。自我激励能力是人自我调节系统 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表现在对于在压力或者困境中,个体自我安慰、自我积极暗示、自我调节的能力,在个体克服困难、顶住压力、勇对挑战等情况下,都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具备自我 激励能力的人,富有弹性,经常表现出反败为胜、后来居上、东山再起的倾向,而缺乏这种能力的人,在逆境中的表现就大打折扣,表现为过分依赖外界的鼓励和支持。一个小男孩在自家的后 院练习棒球。在挥动球棒前,对自己大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然后扔出棒球,挥动……但是没有击中。接着,他又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扔出棒球,挥动依旧 没有击中。男孩子停下来,检查了球棒和球,然后用更大的力气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可是接下来的结果,并未如愿。男孩子似乎有些气馁,可是转念一想:我抛球这么刁, 一定是个很棒的挥球手。接着男孩子又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挥球手!”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很多人做不到这看似荒谬的自我鼓励,可是,这故事却深深反映了这个男孩子自我鼓励 下的执著,而这执著是很多人并不具备的……而许多奇迹往往是执著者造成的。许多人惊奇地发现,他们之所以达不到自己孜孜以求的目标,是因为他们的主要目标太小、而且太模糊不清,使 自己失去动力。如果你的主要目标不能激发你的想象力,目标的实现就会遥遥无期。因此,真正能激励你奋发向上的是确立一个既宏伟又具体的远大目标。实现目标的道路绝不是坦途。它总是 呈现出一条波浪线,有起也有落,但你可以安排自己的休整点。事先看看你的时间表,框出你放松、调整、恢复元气的时间。即使你现在感觉不错,也要做好调整计划。这才是明智之举。在自 己的事业波峰时,要给自己安排休整点。安排出一大段时间让自己隐退一下,即使是离开自己挚爱的工作也要如此。只有这样,在你重新投入工作时才能更富激情。困难对于脑力运动者来说, 不过是一场场艰辛的比赛。真正的运动者总是盼望比赛。如果把困难看作对自己的诅咒,就很难在生活中找到动力,如果学会了把握困难带来的机遇,你自然会动力陡生。所以,困难不可怕, 可怕的是回避困难。大多数人通过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和看法来看自己。获得别人对自己的反映很不错,尤其正面反馈。但是,仅凭别人的一面之辞,把自己的个人形象建立在别人身上,就会面 临严重束缚自己的。因此,只把这些溢美之词当作自己生活中的点缀。人生的棋局该由自己来摆。不要从别人身上找寻自己,应该经常自省。有时候我们不做一件事,是因为我们没有把握做好。 我们感到自己“状态不佳”或精力不足时,往往会把必须做的事放在一边,或静等灵感的降临。你可不要这样。如果有些事你知道需要做却又提不起劲,尽管去做,不要怕犯错。给自己一点自 嘲式幽默。抱一种打趣的心情来对待自己做不好的事情,一旦做起来了尽管乐在其中。所以,这次犯错,是为了下次接受挑战后,要尽量放松。在脑电波开始平和你的中枢神经系统时,你可感 受到自己的内在动力在不断增加。你很快会知道自己有何收获。自己能做的事,放松可以产生迎接挑战的勇气。事过境迁,面对人生,面对社会,面对工作,一切的未来都需要自己去把握。人 一定要靠自己。命运如何眷顾,都不会去怜惜一个不努力的人,更不会去同情一个懒惰的人,一切都需要自己去努力。谁都不可能一生一世的帮你,一时的享受也只不过是过眼云烟,成功需要 自己去努力。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疲软,再加上每年几百万毕业生涌向社会,社会生存压力太大,以至于所有稍微有点意识的年轻人都想努力提高自己。看着身边一个个同龄人那 么优秀,看着朋友圈的老同学个个事业有成、买房买车,我们心急如梵,害怕被这个社会抛弃。所以努力、焦躁、急迫这些名词缠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我们太想改变自己,太想早一日成为 自己梦想中的那个自己。收藏各种技能学习资料,塞满了��
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知识点梳理总结(优秀3篇)
![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知识点梳理总结(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2664645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ba.png)
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高一地理知识点梳理总结(优秀3篇)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篇一地球上的水1.自然界的水循环(1)相互联系的水体水以气态、固态和液态的形式存在。
气态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
液态水,数量分布次之。
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存在。
(2)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a)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分为有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b)主要环节:蒸发、植物蒸腾、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c)意义:维持全球水平衡,更新陆地淡水资源,调节全球热量平衡,塑造地表形态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1)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a)洋流,又叫海流,是指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地沿一定方向进行较为稳定的流动。
b)按成因分:风海流,补偿流,密度流按性质分:寒流,暖流c)洋流的分布规律:①中低纬度洋流圈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南半球呈反时针方向。
②北半球中高纬逆时针方向洋流圈③南半球40—60度海区形成西风漂流④北印度洋形成季风洋流,冬季逆时针,夏季顺时针。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a)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有有降温减湿作用。
b)寒暖流交汇的海区,形成较大的渔场。
c)对海洋航行也有影响,寒暖流相遇形成海雾,不利航行;洋流还会携带冰山。
d)既可以使污染物因迅速扩散而加快其稀释和净化的速度,也相应地使污染范围扩大。
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1)水资源及其分布水资源的封歉程度,通常用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来衡量。
除南极洲外,亚洲最多,其次南美,大洋洲最少。
从国家来看,巴西最多,其次俄罗斯,中国第六。
我国不均衡,空间上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
(2)水资源与人类社会水资源的数量会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质量会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
科技进步促进人水关系的发展。
(3)合理利用水资源,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污染和过度利用等加剧水资源短缺。
《自然界的水循环》说课稿
![《自然界的水循环》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3ccbb54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5f.png)
《自然界的水循环》说课稿(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述职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策划方案、条据文书、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job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policy docu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自然界的水循环》说课稿《自然界的水循环》说课稿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高一地理必修一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高一地理必修一自然界中的水循环](https://img.taocdn.com/s3/m/ab338fa7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68.png)
• 水是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为什么长江水能够源 源不断东流入海而不 枯竭呢?
长江水属于水循环中 的地表径流,不断有大气 降水等的补充,使之能源 源不断的流入东海。通过 大气降水,长江水得到了 不断更新,同时水量也维 持了平衡。
•1、 维持全球水的动 态平衡。
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自 然 界 的 水 循 环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黄河之水天上来,滚滚东流能复回”
激趣生学
李白诗云: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如果河流水真的“ 奔腾到海不复回” 了,那么世界会 发生怎样的变化 ?
阅读P45,思考下列问题:
¡1、自然界的水体有什么关系? ¡2、水的三种形态是什么? ¡3、水圈的特点? ¡4、水体的类型?
1. 水圈的组成
水在地理环境中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式相 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共同构成了一个连续但 不规则的圈层。
水体
气态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 液态水:数量最大,分布次广;
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 能存在。
大气水:占0.001%; 水圈构成 海洋水:最主要的水体,占96.53%;
陆地水:约占3.5%;
水圈的组成
气液固 态态态 水水水
相 态
咸水 矿化度 水
空间 分布
淡水
海洋水 陆地水 大气水
全球 水
液态淡水
人类可利用
记住
水圈的主体——海洋水
海洋水约占水圈水量的96.53%
淡水的主体——冰川
冰川水约占淡水68.7%
2、陆地水体的补给关系
P58 读图思考
1、什么是河流的补给?
2、地球上淡水的主体是( B ) A.海洋水 B.冰川 C.河流水 D.淡水湖泊水
【课件】水循环+课件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课件】水循环+课件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9dc649ad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8f.png)
【活动】
认识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
4.据图说明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变化特点。
水分0-10厘米变化最明显,随着深度加大,砂田 与裸田的土壤含水量差距变小,同一深度,砂田 的土壤含水量大于裸田。 5.简要分析说明砂田的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说明砂田地表粗糙,减少地表径流,增加下渗; 砂层覆盖,反射太阳光,减少蒸发,故砂田具有 蓄水保墑作用。
2.举例说明人类与水资源的关系。
水资源更新
表3.1 地球上不同水体的更新周期
水体
江河
湖泊 深层地下水 高山冰川
更新周期
16天
17年
1400年
1600年
极地冰川 9700年
海洋 2500年
数据来源:《中国百科全书》
1.表格3.1反映的水资源的特征是什么? 不同水体更新周期是不同的,说明水资源在一 定空间与时间范围内,水资源数量是有限的。 2.举例说明人类与水资源的关系。
⑧
⑦
3. 三类水循环都含有的环节是 A.地表径流 B.降水和蒸发 C.地下径流 D.下渗和蒸腾
4. 宁夏中部建设砂田目的主要是 A. ②增大 B.③减小 C.⑥增大 D.⑤减小
课堂检测
图2城市水循环示环节示意图,据图回答5-8题:
5. 据图,判断下列输送正确的是 A.a为地下径流 B.b为下渗 C. c为地表径流 D. d为蒸腾
3.理解佩罗对水文学的贡献。 4.客观评价佩罗的观测方法。
自学窗
1.材料中提到水循环的哪些环节?
降水 径流 2.佩罗怎样得到塞纳河流域降水量与径流量关系。
3年的实地观测,估算数据的推论 3.理解佩罗对水文学的贡献。
定量的方法证明降水是河水的主要来源 4.客观评价佩罗的观测方法。 观测空间的不完整性、观测方法、仪器精 度、计算和估算并不精确,需要反复求证。
3.1自然界的水循环优秀教学案例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
![3.1自然界的水循环优秀教学案例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59524fe4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6c.png)
(四)反思与评价
反思与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反思与评价,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提高其学习效果。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价,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分析自己的学习过程,找出不足,明确改进方向。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使其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其地理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情感教育的融入,以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生动的事例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激发其保护环境的内在动力。同时,我将积极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状态下学习,提高其地理学科素养。
3.小组合作寓教于乐:本节课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与水循环相关的任务,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地理学科素养。
4.总结归纳画龙点睛: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总结归纳,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提高其学习效果。
5.作业小结注重实践:本节课布置与水循环相关的作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使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此外,我还将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如水利工程、城市化进程等,引导学生关注水循环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三)学生小组讨论
学生小组讨论是提高学生参与度、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本节课的小组讨论环节,我将提出一系列与水循环相关的问题,如“水循环对地理环境有哪些影响?”“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等,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3.1自然界的水循环优秀教学案例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
一、案例背景
本节内容以“自然界的水循环”为主题,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水循环的基本概念、过程及其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水循环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认知能力,提高其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高一地理水循环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水循环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10c3c7f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30.png)
【导语】⾼⼀新⽣要作好充分思想准备,以⾃信、宽容的⼼态,尽快融⼊集体,适应新同学、适应新校园环境、适应与初中迥异的纪律制度。
记住:是你主动地适应环境,⽽不是环境适应你。
因为你⾛向社会参加⼯作也得适应社会。
以下内容是为你整理的《⾼⼀地理⽔循环知识点总结》,希望你不负时光,努⼒向前,加油!1.⾼⼀地理⽔循环知识点总结 ⼀、⾃然界的⽔循环 1.⽔体的主要类型 (1)海洋⽔:最主要的⽔体。
(2)⼤⽓⽔:数量最少、分布最⼴的⽔体。
(3)陆地⽔:供应⼈类所需淡⽔的⽔体。
2.⽔体的相互关系 从⽔的运动和更新⾓度看,陆地上的各种⽔体之间具有⽔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3.⽔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1)⽔循环的主要环节和类型: ①⽔汽输送;②蒸腾;③蒸发;④地表径流;⑤陆地内循环;⑥海陆间循环。
(2)⽔循环意义:维持全球⽔的动态平衡;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不平衡的⽭盾;联系海陆间的主要纽带;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资源的合理利⽤ 1.现状 ⽬前⼈类容易利⽤的淡⽔资源主要有河流⽔、淡⽔、湖泊⽔和浅层地下⽔。
2..我国⽔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空间上东南多西北少;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
且年际变化⼤。
3..合理利⽤⽔资源 (1)⽔资源与⼈类社会的关系: ①数量——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
②质量——影响⼀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
(2)⽔资源持续利⽤的措施: 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 修建⽔库,调节⽔资源的时间分布 ①开源措施 跨流域调⽔,调节⽔资源的空间分布 海⽔淡化、⼈⼯增⾬加强宣传教育,提⾼公民节⽔意识 ②节流措施 改进农业灌溉技术 提⾼⼯业⽤⽔的重复利⽤率2.⾼⼀地理⽔循环知识点总结 1、⽔循环: ①按其发⽣领域分为海陆间⼤循环、内陆循环和海上内循环。
②⽔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汽输送,降⽔,径流。
③它的重要意义在于:使淡⽔资源不断补充、更新,使⽔资源得以再⽣,维持全球⽔的动态平衡。
2、陆地⽔体的相互关系: ①以⾬⽔补给为主的的河流其径流的变化与降⾬量变化⼀致:a地中海⽓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冬季;b季风⽓候为主河流,流量夏季;c温带海洋性与热带⾬林⽓候河流流量全年变化⼩; ②以冰雪补给为主的河流其径流变化与⽓温关系密切:冰川融⽔补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夏季. ③河流⽔地下⽔之间可相互补给,湖泊对河流径流起调蓄作⽤。
【课件】水循环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课件】水循环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3448c733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ed.png)
施加了影响?( C ) A.① B.④ 的动态平衡
水循环的意义
促进地球上物质迁移和能量的转换
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
第三章 第一节
水 循环
课堂练习
1.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 成下列问题。
(1)只包含a、b的水循环称为 _海__上__内__循__环___;包含a、c、d、e的水循 环称为___海__陆__间__循__环_,它使陆地水不断 得到___更__新__,使水资源得以再生。
蒸发
降水
海洋面上的水蒸发 形成水汽,进入大 气后在海洋上空凝 结,形成降水,又 降到海面的过程。
海上内循环
蒸发
降水
水循环的过程与环节
凝结
陆
植 物
地 内
蒸循
腾环
降 水
蒸发
凝结
降 水
水汽输送
海 陆 间 循 环
海 蒸发 上 降
内水
循
环
认识水循环:主要动力、环节名称、经历的圈层、水态的变化
水循环的概括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water cycle
(3)黄土高原的表面形态有何特点?为什么有这样的特点?长江 中下游平原是如何形成的?这两个问题说明水循环对地理环境造成 了怎样的影响?
(3)降水和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促进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 ✓ 联系地球的各个圈层,促进
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 ✓ 水循环对到达地表的太阳辐
陆地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影响蒸发的因素
影响因素 光照
气温
风速
湿度
水域面积
高一地理笔记水循环知识点
![高一地理笔记水循环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6a432e4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f1.png)
高一地理笔记水循环知识点高一地理笔记:水循环知识点水循环是自然界中最为重要的循环之一,它是地球上水资源得以补给和再利用的关键。
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水资源的重要性、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以及将来可能面临的水资源问题。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水循环的知识点。
1. 水循环的定义水循环,也称为水蒸发-降水循环,指的是地球上水资源的状况不断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
在水循环中,太阳能的作用下,水从地表蒸发成为水蒸气,通过气流运输到不同地区后,再以降水的形式释放到地面,形成河流、湖泊以及地下水,反复循环。
2. 水循环的过程水循环可以分为以下几个过程:蒸发:太阳能使得地表的水蒸发成为水蒸气,水从液态转化成气态。
凝结:水蒸气遇冷后,凝结成为云或雾。
这是水循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降水:当云中的水颗粒凝结成为足够大的水滴或冰晶时,就会降下来,形成雨、雪、雾、露等。
入渗:降水后的一部分水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
河流流域:降水后一部分水通过地表径流进入河流,成为河流流域的供水来源。
蒸散发:包括植物的蒸腾作用和表面水体的蒸发,将水分释放到大气中。
这些过程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循环。
3. 水循环的重要性水循环对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都至关重要。
维持生态平衡:水循环能够保持地球上的水资源平衡,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供水:水循环为我们提供了饮用水、农业灌溉水和工业用水等各种形式的水资源。
调节气候:水循环通过蒸发和降水的过程,调节着地球的气候,使气温保持稳定。
净化水质:水循环中,降水可以清洗大气中的污染物,使水质得到净化。
4. 水循环中的问题和挑战尽管水循环对地球生态系统至关重要,但目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水资源过度利用: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导致地下水过度开采和河流水量减少。
水污染:农业和工业活动引发的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地球上的水资源带来威胁。
水资源分布不均:由于地理条件、气候因素等的影响,地球上各地水资源的分布不均,有些地区面临严重的水资源危机。
高中地理_1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地理_1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8f76302172ded630a1cb61f.png)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教学设计“水循环”位于地理1第三章第一节,在教材结构体系中承接地球的外部圈层,对水圈进行拓展研究和深入学习。
学习本节内容学生可以明白水体分类和地表水资源的总体利用状况,了解水循环的环节、类型和地理意义,加深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认识,为后续学习洋流对地表环境的影响做铺垫。
课程目标核心素养1.课标原文: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过程与地理意义。
(2017年版)2.课标解读:本条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绘制水循环示意图,建立水循环各环节之间的练习,将感性知识和直观图像逐步归纳为水循环模型。
水体的含义、名称、水循环的环节与分类等概念性知识均需要教师作补充。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为本节内容教学重点,教师应当结合四大圈层间的相互作用讲解,表现出自然界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
1.人地协调观:分析宁夏砂田中铺设啥事对水循环蒸发、下渗、径流等环节的影响,说明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改造作用。
2.综合思维:结合实例,解释水循环对生物圈、、岩石圈和大气圈的影响,掌握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3.区域认知:结合水循环示意图,描述海陆间水循环、陆上内循环、海上内循环的过程,认识地表水体的分布、更新速度等特征。
4. 地理实践力:绘制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明确社会循环各环节,提高绘图能力和图表归纳能力。
重点:水循环过程与地理意义难点: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教材、笔记本、白纸、彩笔一、课程导入【教师活动】展示古书中对水循环的描述,例如《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由此提问学生地表蒸发的水去哪里了?为什么李白说黄河之水从天上而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了吗?【学生活动】阅读古诗文,解释诗中对水循环各环节的描述。
太阳加热海水使海水蒸发,河流注入大海,补充蒸发的损耗,使海水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
【设计意图】引经据典,展现古代地理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情境导入,激发学生思维,为新课讲解做铺垫。
二、新课讲解(一)水循环过程与类型【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46页相关段落,在书中勾画出水循环含义与主要类型。
高一必修一地理知识点笔记
![高一必修一地理知识点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1b6d41ff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c9.png)
高一必修一地理知识点笔记【导语】知识点就是掌控某个问题/知识的学习要点。
作者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一必修一地理知识点笔记》,期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1.高一必修一地理知识点笔记篇一自然界的水循环(1)相互联系的水体水以气态、固态和液态的情势存在。
气态水,数量最少散布最广。
液态水,数量散布次之。
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别条件下存在。
(2)水循环的进程和意义a)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进程。
分为有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b)主要环节:蒸发、植物蒸腾、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c)意义:坚持全球水安稳,更新陆地淡水资源,调解全球热量安稳,塑造地表形状2.高一必修一地理知识点笔记篇二大气的受热进程1、大气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2、大气受热进程及温室效应大气受热进程:⑴太阳辐射能传播的进程中部分被大气吸取或反射,大部分到达地面,并被地面吸取。
⑵地面吸取太阳辐射能增温,以长波辐射的情势把热量传递给大气。
⑶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大气温室效应:大气吸取地面辐射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向上的部分散失到宇宙空间,向下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把热量归还给地面。
①多云的阴天夜晚气温不会太低是由于云层厚大气逆辐射强②十雾九晴:晴天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空气中的水汽易凝聚成雾滴③青藏高原光照强但热量不足的原因:青藏高原空气淡薄,大气吸取太阳辐射少,光照强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3.高一必修一地理知识点笔记篇三光照图的判读(1)判定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定根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2)判定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年龄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26’(3)肯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根据每隔15°,时间相差1小时,每1°相差4分钟,先运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运算出地方时(4)判定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5)判定正午太阳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4.高一必修一地理知识点笔记篇四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新高一地理 必修一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知识点总结
![新高一地理 必修一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aca04acf7ec4afe04a1dfea.png)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1.概念: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类型及主要环节:根据发生的空间范围,水循环可分为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
3.水循环类型4.过程: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在太阳辐射作用下大量蒸发形成水汽。
水汽上升到空中,在一定条件下形成降水。
降落到地面的水,或被蒸发,或沿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或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
两者汇集成河,最后又返回海洋。
5.水循环类型的判定(1)一看联系的圈层:海陆间循环和陆地内循环涉及四个圈层,而海上内循环不涉及岩石圈。
(2)二看发生的领域:海陆间循环的领域既包括陆地,又包括海洋,而其他两种水循环则只包括陆地或海洋。
陆地上外流区内的水体既参与陆地内循环,又参与海陆间循环。
(3)三看水循环的环节:海陆间循环的环节最多最全,而其他两种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是蒸发和降水。
海上内循环不存在下渗环节。
(4)四看参与水量的多少:海上内循环的参与水量最大,陆地内循环的参与水量最小。
6.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有利影响修建水库:能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时间)分配不均,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下渗增大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跨流域调水:能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不均,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能起到涵养水源,使下渗增多,地表径流减少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水循环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联系起来,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从而维持水量的全球动态平衡。
小提醒:在一定的空间与时间范围内,水资源是有限的。
如果人类用水过多,超过了水体更新的速度,或者水资源遭受污染,就会导致水资源的短缺。
2.是地球上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
(1)物质迁移:降水和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地表径流源源不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水循环成为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水 啊 楼水 兰 古 国
资料:
水是生命之源。一个成年人体内水的含量大约 占体重的70%。当人体中的水比正常量减少2%时, 人就会感到口渴;当减少5%时,皮肤就会起皱纹、 口唇干裂;当减少15%时,人就会死亡。我们可以 7天不吃饭,但不可以7天不喝水。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降水
蒸发
海洋
海陆间循环
图中构成海陆间循环的环节有哪些?(填序号)
水汽输送
②
③ 降水
下④渗
地⑥表径流
蒸① 发
⑤
海上内循环
陆地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 ① ③ ② ⑤ ⑥ ④ 图海中上构内成循海陆环间水①循环②的有哪些环节?(填序号)
陆地内循环 ⑦ ⑧ ② ③
⑧
②
⑦
⑤
①
④
练习:
三个循环中,水量最小的是 陆地内循环 , 最大的是 海上内循环 , 与人类联系最密切的是 海陆间循环 。
P55活动
1、蒸发蒸腾、地表径流、降水、下渗等 2、气温升高,蒸发增强;降水减少;下渗。 3、上中游植被破坏;过度引水等。 4、统一调配水资源;植树造林;跨流域引水等。
3、水循环的意义
(1)维持全球水量平衡 (2)海陆联系的纽带 3)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4)塑造地表形态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蒸发
(3)P所代表的水循环叫_陆__地__循__环__,N所代表的水循环叫 __海__上__水__循__环__
谢谢!
1.水的三种状态和空间分布
水的三态
分布特点
气态水
最广
数量特征 最少
液态水 固态水
次之
最多
仅在高纬、高山或特 地球淡水的主体,水 殊条件下才能存在 量约占淡水总量的2/3
水圈的构成
问题:
(1)水圈的主体是: 海洋水 (2)陆地水体的主体是: 冰川 (3)我们目前主要利用的是:
河流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思考:
1、2007年10月台风“罗莎”对我国造成了一定影响, 它主要参与了海陆间 循环。
2、长江和塔里木河分别参与了 海陆间循环和 陆地内 循 环。
讨论:
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为什么能够进行相互转化呢? 其内因是 水的三相变化 ,水体蒸发和输送能量来源 于 太阳能 ,形成降水、下渗和径流的原因是 重力能 。
思考:
目前冰川水能否被大量利用? 试分析原因。
不能,主要分布在高纬度、 高山地区,利用难度大。更新周 期长。
陆地上的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读图思考:
(1)河流的补给涉及 哪几种水体? 大气降水、冰川水、积雪 融水、湖泊水、地下水等
注意:
河流的补给类型有很多,一 条河流可能有几种补给来源,但 具体到某一河段以某一种补给为 主。如长江上游地区以冰川补给 为主,下游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 整条河流最主要的形式是大气降 水。
(2)河流与湖泊的补给关系?
枯水期,湖泊补给河流; 丰水期,河流补给湖泊。
长
洪水期
江
枯水期
洞庭湖
丰水期
潜水位 河流
枯水期
潜水位
河流
河水与潜水相互补给取决于什么?
问题: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
从地理学角度来看,大诗气词降前水半句描述的黄河
主要的补给形式是
,后半句的说法
对吗?
不对,因为海洋水、大气水和陆地水之间 不断进行着转化。
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
地表径流
人工降雨
降水
砍伐森林
小结:
相互联系的
自
水体
然
界
的
水
循
环
水循环的过程和
意义
存在形式
空间分布 内因、外因
过程 环节 类型
①
意义
② ③
பைடு நூலகம்
④
P
M
N
B
E
C
F D
A
(1)水循环的原动力是_太__阳__辐__射____
(2)海洋水在太阳辐射作用下,大量的海水(A)_蒸__发___形成水汽, 水汽被(B)__输__送____到陆地上空,在适当的条件下凝结形成 (C)_降__水__,降落到地面的水,通过(F)_地__表__径__流___和(D)____ 地__下__径_流 又返回海洋,这种水循环称为_海__陆__间__大__循环,它 使陆地水不断得到__补__充___、__更__新_____,使水资源得以_再__生__
二.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1.水循环的概念和发生领域 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 水圈 、 大气圈 、
岩石圈 、 生物圈 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 的过程。
自然界中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有: 海洋和陆地之间 、
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陆地和陆地上空之间 。
2.水循环的过程
水汽输送
植物蒸腾
降水
蒸发
基岩
下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