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XXX旅游区总体规划方案
德阳全域旅游总体规划方案
![德阳全域旅游总体规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919457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13.png)
德阳全域旅游总体规划方案# 德阳全域旅游总体规划方案## 1. 引言德阳市位于四川省成都平原的东北部,拥有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和独特的地方特色。
为了发展旅游业,提升德阳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我们制定了一份德阳全域旅游总体规划方案,旨在打造德阳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之地。
## 2. 目标和原则### 2.1 目标- 建立全域旅游发展的品牌形象,吸引更多的游客到访德阳;- 加强文化保护和传承,提升德阳市的文化软实力;- 发展多元化的旅游产品,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和消费能力;- 建设良好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 2.2 原则- 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 尊重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促进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 加强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合作。
## 3. 主要措施### 3.1 营造宜人的自然环境德阳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我们将致力于保护和提升自然环境,开展生态修复和保护项目,提升生态和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
加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改善,提供更多的休闲和观赏设施,吸引更多的自然爱好者。
### 3.2 传承和保护历史文化德阳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将加大对古建筑、传统手工艺等的保护和修复力度,同时开展相关的文化研究和传承活动。
建立文化遗产保护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
### 3.3 发展特色旅游产品德阳市将通过开展文化旅游节、农业观光等形式,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
发展乡村旅游,推动农民增收致富,提升农村旅游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
积极开拓休闲度假、养生疗养等新的旅游市场。
### 3.4 优化旅游服务设施通过改善旅游交通、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便利化水平,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体验感。
建设更多的旅游休闲区、旅游驿站等基础设施,提供更多的服务项目和便利设施,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 3.5 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加强对德阳旅游品牌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德阳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川绵阳仙海水利风景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DOC-54页)
![四川绵阳仙海水利风景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DOC-54页)](https://img.taocdn.com/s3/m/6c8a5ce40242a8956bece4c0.png)
本页面为作品封面,下载文档后可自由编辑删除!精品文档四川绵阳仙海风景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导言绵阳市仙海风景区是依托沉抗水库建立起来的国家级水利旅游风景区。
风景区总面积63k㎡,其中水面面积6k㎡,有大小岛屿40余座。
风景区内林木繁多,风光秀丽,生态环境优美。
1996年,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对风景区进行了总体规划,依此规划,风景区已开发面积25k㎡,并开始接待游人。
为了对风景区进行进一步的商业开发,成为全国著名的旅游风景区,仙海水利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邀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重新编制仙海风景区旅游发展规划。
●编制要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以旅游为核心,突出旅游观光、水利经济、生态农业、生态居住四个重点,把风景区建设成为湖光山色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生态环境协调,经济快速发展,集生态旅游、休闲娱乐、度假会展等功能为一体的中国西部著名的国家级生态旅游经济区。
为此规划编制工作将整体分为三部分内容:即仙海风景区旅游发展概念规划;仙海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重点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层次阶段。
规划编制组已于2003年11月下旬对仙海风景区进行了第一次考察,同时考察了周边县市的相关资源,现提交本次总体规划的概念性规划,重点将解决仙海水利风景区旅游发展的主题定位、市场形象、产品开发与功能布局及相应的经营模式等问题。
●编制依据国家建设部有关风景名胜区管理规定与规划标准规范国家旅游局相关规范准则要求国家自然保护区的相关法律条例与措施规定国家水利局关于水库风景区的相关规定国家环保局的相关规定四川省相关政策规定绵阳市相关政策规定●主要参考资料:《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10)《绵阳年鉴》2003年《四川省绵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0-2015)《成都统计年鉴》2003年《四川统计年鉴》2003年《绵阳市志》1999年《绵阳市自然地理志》1997年●编制范围绵阳市仙海水利经济开发区63㎞²。
其中包括沉抗水库库区土地及水面约12.8㎞²、沉抗镇辖区47㎞²和绵梓公路以南新桥镇和魏城镇部分村社共11.6㎞²。
世联成都平乐古镇旅游区总体策划p休闲度假区总体规划布局
![世联成都平乐古镇旅游区总体策划p休闲度假区总体规划布局](https://img.taocdn.com/s3/m/f6e62d9f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7a.png)
世联成都平乐古镇旅游区总体策划——休闲度假区总体规划布局引言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日益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世联成都平乐古镇旅游区地处四川省成都市西南部的平乐古镇,是当地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的重要景点之一。
本文将依据当地旅游资源的特点,探讨世联成都平乐古镇旅游区的总体策划和休闲度假区总体规划布局。
旅游资源分析作为历史文化名镇,平乐古镇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如明清古街道、白塔山自然保护区等。
此外,当地的特色美食和民俗文化也备受游客喜爱。
因此,平乐古镇旅游区的定位应以文化历史旅游和生态旅游为主。
总体策划定位和目标基于以上分析,世联成都平乐古镇旅游区的定位为“历史文化+生态美景”的主题旅游区。
具体目标包括:扩大旅游市场份额,提升旅游产品品质,保持旅游资源的长期可持续利用。
总体规划场地规划旅游区场地总面积为300平方公里,整体规划为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分布着以明清建筑风格为主的景点和度假区。
其中,向南是历史文化区域和休闲度假区,向北则是生态景观区域。
景点规划旅游区内的主要景点包括平乐古街、天河楼遗址、白塔山自然保护区、水上公园等。
其中,平乐古街是历史文化区的主要景点,明清古街的传统建筑保留完好,呈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
天河楼遗址则见证了平乐镇的历史文化,同时也是研究古代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文物。
白塔山自然保护区则是游客欣赏生态美景的好去处,山势险峻、森林茂密,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
水上公园是休闲度假区的代表,游客可以在水上运动场地尽情嬉戏。
场馆规划旅游区内还建有博物馆、会议中心、婚礼中心、度假酒店等各类场馆。
其中博物馆展示的是平乐镇的历史人文和自然风光,会议中心与婚礼中心则充分发挥了旅游区场地的多功能性,吸引各行各业人员前来参会或举办婚礼。
度假酒店则是游客度过愉快假期的主要场所。
经济预算项目总预算为10亿元,其中用于场地建设的资金为3亿元,景点建设的资金为3亿元,场馆建设的资金为2亿元,营销和品牌建设的资金为2亿元。
四川唐昌古镇旅游发展策划及概念规划方案
![四川唐昌古镇旅游发展策划及概念规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b6af60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0c.png)
FC
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 FCK
楼阁 碑碣(林)
建筑小品
玉皇楼 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砖雕、堆塑、木雕、雀替、撑拱等
一一、、发发展展现现状状及及趋趋势预势测预测
主类 F
F
主类名称 建筑与设施
建筑与设施
游客对旅游服务的品质 和细节提出更高要求
大众旅游时代来临 国内游起主导作用
现代旅游更加关注文化 属性和体验方式
一一、、发发展展现现状状及及趋趋势预势测预测
四川旅游发展趋势
战略目标:形成具有鲜明四川 文化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
战略布局:构建以成都为中心 的“都市游”文化旅游体系
战略重点:突出休闲旅游、深度旅游和 商务旅游三种方式
社会事业
镇域内有县重点中学一所,初级中学两所、小 学三所、幼儿园一所、县级医院一所、卫生院一所, 敬老院2个,同时有寺庙一座。
一一、、发发展展现现状状及及趋趋势预势测预测 旅游资源分类表
主类 A B B B
E
主类名称 地文景观 水域风光 水域风光 水域风光
遗址遗迹
亚类 AA BA BB BD
EB
亚类名称
7
序
【乡土创意开大局,和谐庄院写新篇】
社会即将步入老龄,市场尚无服务空间。唐昌战旗村以独特的形势和前瞻意 识已经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了样板,进一步扩大产业体量,为当地居民提供更 多、更丰富的收入来源提上日程。针对战旗村民风朴实、区位优势、环境宜人、 劳动力成本不高的特点,我们提出建构城乡复合院落的人居模式,一种亲和、平实 和自主性很强的人居模式则能在复合人居院落的空间里得以实现。城乡移民从来 就是单行道,历史的拐点或许就在唐昌发端。战旗村所推出的“小院落、大家庭、 邻里助、产业兴”就是希望将具有一定消费能力的老龄群体引入院落,提供服务。
四川泸州天仙洞旅游区总体规划方案.doc
![四川泸州天仙洞旅游区总体规划方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1797943408a1284ac9504336.png)
四川泸州天仙洞旅游区总体规划方案天仙洞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说明书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二OO七年十二月项目名称:天仙洞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设计号:06057委托单位:天仙镇人民政府承编单位: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设计证书等级:甲级城市规划设计证书编号:0 2 1 0 8 2院长:樊晟高级规划师总工程师:毛刚高级规划师院规划成果专用章:规划设计编制完成时间:2007年12月编制单位: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主持人:王丹硕士研究生、规划师参加编制人员:岳波工程师肖顺规划师张洁琪规划师协编单位:天仙镇人民政府泸州市园林局前言天仙洞风景名胜区于2003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至今未编制过总体规划。
根据纳溪区人民政府要求,受天仙镇人民政府的委托,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天仙洞风景名胜区进行总体规划编制,本次规划依据《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中综合型风景区的标准和要求编制,目的是为了准确把握天仙洞风景名胜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确定风景区的性质、范围和利用方向,促进风景区所在地的环境、社会、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规划工程组于2006年7月初进场踏勘,收集基础资料,10月下旬提出规划初步方案,向天仙镇人民政府及各相关部门进行多次汇报和交换意见,并向院总工办汇报,经综合地方和院总工办的意见,完成本次规划的评审成果,包括:一、规划文件1. 天仙洞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文本2. 天仙洞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说明书3. 天仙洞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二、规划图纸1. 区位分析图2. 综合现状分析图1∶100003、高程分析图1∶100004. 景源评价图1∶100005. 规划设计总图1∶100006. 保护培育规划图1∶100007. 风景游赏规划图1∶100008. 游览设施规划图1∶100009. 基础工程规划图1∶1000010. 居民社会调控规划图1∶1000011. 土地利用协调规划图1∶1000012. 近期建设规划图1∶10000目录第一章区位关系分析 (1)第二章综合现状 (9)第三章规划重点及对策 (15)第四章景源评价 (17)第五章规划总则 (23)第六章分区、结构与布局 (26)第七章容量、人口及生态原则 (29)第八章保护培育规划 (33)第九章风景游赏规划 (37)第十章典型景观规划 (48)第十一章游览设施规划 (50)第十二章基础工程规划 (54)第十三章居民社会调控规划 (64)第十四章经济发展引导规划 (66)第十五章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69)第十六章分期建设规划 (73)第十七章规划管理配套措施 (77)第一章区位关系分析1.1区域界定天仙洞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内,是川南地区中小型湖泊自然山水景观与历史文化交融的风景名胜区。
四川省仁寿县黑龙滩景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ppt 90)
![四川省仁寿县黑龙滩景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ppt 90)](https://img.taocdn.com/s3/m/20ab2f5b83d049649a66589c.png)
旅游发展环境条件 (二):发展条件
1. 经济条件 人口
仁寿县2001年总人口159.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4.72 万人,非农业人口15.18万人,全县人口密度(2001年)每 平方公里613人。 国民经济状况
2001年全县GDP达512924万元。工业主导产业有采煤、 化工、建材、电力、机械、纺织等。2001年仁寿工业总产 值126278万元,比2000年增长6.7%。农业以小麦、玉米、 稻谷等为主。经济作物以棉花、甘蔗、花生、枇杷为主。养 殖业以淡水鱼、蚕、猪、兔等为主。特产有仁寿芝麻糕、干 巴牛肉等。 产业构成
四川省仁寿县 黑龙滩景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大纲)
规划大纲主要内容
旅游发展环境条件 旅游资源系统及其评价 旅游市场分析 旅游发展战略规划 旅游活动项目规划 旅游功能区规划
旅游发展环境条件 (一):区位条件
黑龙滩水库距仁寿县城5公里,北距四川省省 会成都市68公里,南距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 的乐山大佛、峨眉山89公里,西距三苏故里 眉山30公里,位于四川旅游南环线中的最佳 位置。经国道213线、成乐高速公路、省道 163线以及环湖西路,分别可从南、北、西三 个方向进入黑龙滩水库景区。随着环湖西路 的建成,从成都乘车仅1小时车程便可到达, 交通十分方便。
山景
1、陈大山 位于黑龙滩水库大坝东北,与大坝隔湖遥峙。山麓三面
环水,峰巅报恩寺宝塔高耸,为黑龙滩第一峰。 2、土地坎 位于陈大山北麓,有三峰临湖屏起,前景湖水涟漪,后
枕杨家、张家、黄连三山,峰有古桐如伞盖然,山腰山下, 果树满坡,且存有普照寺遗址。临山远眺三大湾,俯视青龙 嘴,遥遥十数里,历历在目。土地坎南,背山面水,林木茂 盛,山石嶙峋,有古仁寿(陵州)至成都的驿道,据传为蜀 汉诸葛亮之盐道运输线,现依稀可认出其遗址。
成都旅游文创园区规划方案
![成都旅游文创园区规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c6d26a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78.png)
成都旅游文创园区规划方案一、引言成都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文化中心和旅游目的地,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
为了进一步发展成都的旅游业,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力,我们制定了成都旅游文创园区规划方案。
二、背景分析成都作为国内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资源。
然而,目前成都旅游业过于依赖传统的景点和红色文化,缺乏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文创产业。
因此,我们的规划方案旨在打造一个集旅游、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于一体的现代化文创园区。
三、规划内容1. 定位成都旅游文创园区将定位为集旅游观光、文化体验和创意产业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
通过整合成都的历史文化和现代科技,打造一个充满创意和好玩的旅游目的地。
2. 建设内容- 修复传统建筑:对园区内的传统建筑进行修复和保护,展示成都的历史和文化,为游客提供一个历史感十足的观光体验。
- 设立主题博物馆:建立多个主题博物馆,介绍成都的历史、艺术、风俗等内容,让游客更全面地了解成都的文化底蕴。
- 打造创意街区:规划一条特色鲜明的街区,吸引年轻人和创意企业在此落户,提供创意工坊、艺术展览和创意产品销售等服务,打造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地。
- 创建科技互动体验区:引入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科技手段,为游客提供与成都历史文化互动的全新体验,吸引更多科技爱好者前来参观。
3. 建设要求- 保护历史建筑:在规划过程中,要尊重和保护现有的历史建筑,并在修复过程中保持其原有风貌。
- 提升设施标准:园区内的设施要符合现代化标准,包括博物馆展示设备、创意工坊设备、科技互动设备等。
- 引入专业团队:为了确保规划方案的成功实施,需要引入专业的规划和建设团队,包括建筑师、景观设计师、文化专家等。
四、规划效益1. 旅游业发展- 提升旅游吸引力:通过打造独特而有吸引力的旅游体验,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成都旅游观光,增加旅游收入。
- 增加游客停留时间:提供更多丰富多样的观光项目,延长游客在成都的停留时间,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四川泸州天仙洞旅游区总体规划方案_71页
![四川泸州天仙洞旅游区总体规划方案_71页](https://img.taocdn.com/s3/m/9fde5652fad6195f312ba673.png)
四川泸州天仙洞旅游区总体规划方案_71页讲明书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二OO七年十二月项目名称:天仙洞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设计号:06057托付单位:天仙镇人民政府承编单位: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都市规划设计证书等级:甲级都市规划设计证书编号:0 2 1 0 8 2院长:樊晟高级规划师总工程师:毛刚高级规划师院规划成果专用章:规划设计编制完成时刻:2007年12月参加编制人员:岳波工程师肖顺规划师张洁琪规划师协编单位:天仙镇人民政府泸州市园林局前言天仙洞风景名胜区于2003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至今未编制过总体规划。
按照纳溪区人民政府要求,受天仙镇人民政府的托付,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天仙洞风景名胜区进行总体规划编制,此次规划依据《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中综合型风景区的标准和要求编制,目的是为了准确把握天仙洞风景名胜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确定风景区的性质、范畴和利用方向,促进风景区所在地的环境、社会、经济的和谐和可连续进展。
规划工程组于2006年7月初进场踏勘,收集基础资料,10月下旬提出规划初步方案,向天仙镇人民政府及各有关部门进行多次汇报和交换意见,并向院总工办汇报,经综合地点和院总工办的意见,完成此次规划的评审成果,包括:一、规划文件1. 天仙洞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文本2. 天仙洞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讲明书3. 天仙洞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二、规划图纸1. 区位分析图2. 综合现状分析图1∶100003、高程分析图1∶100004. 景源评判图1∶100005. 规划设计总图1∶100006. 爱护培养规划图1∶100007. 风景游赏规划图 1∶100008. 游玩设施规划图1∶100009. 基础工程规划图 1∶1000010. 居民社会调控规划图1∶1000011. 土地利用和谐规划图1∶1000012. 近期建设规划图1∶10000目录第一章区位关系分析1第二章综合现状7第三章规划重点及计策12第四章景源评判13第五章规划总则19第六章分区、结构与布局21第七章容量、人口及生态原则24第八章爱护培养规划27第九章风景游赏规划31第十章典型景观规划36第十一章游玩设施规划38第十二章基础工程规划40第十三章居民社会调控规划47第十四章经济进展引导规划48第十五章土地利用和谐规划51第十六章分期建设规划53第十七章规划治理配套措施55第一章区位关系分析1.1区域界定天仙洞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内,是川南地区中小型湖泊自然山水景观与历史文化交融的风景名胜区。
乌江寨风景区规划方案最新
![乌江寨风景区规划方案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e3e2400a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35.png)
乌江寨风景区规划方案最新1. 引言乌江寨位于中国四川省乐山市,地处峨眉山的北麓,素有"蜀山水之精华"之称。
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使其成为一个备受游客青睐的旅游目的地。
为了进一步提升乌江寨的旅游价值和吸引力,同时保护和提升乌江寨的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我们制定了这一全新的乌江寨风景区规划方案。
2. 规划目标我们的规划目标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环境,提高乌江寨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保护和弘扬乌江寨的历史文化遗产,提高乌江寨的文化旅游价值;- 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游客体验与便利度;- 推动乌江寨旅游的全面发展,促进地区经济的繁荣。
3. 规划内容3.1 自然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定全面的生态保护措施,确保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
- 禁止乱倒垃圾,加大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力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加强对乌江水质的监测与治理,确保乌江水质清澈,保护水生态环境。
3.2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对乌江寨内的历史建筑进行修复和保护工作,确保其原汁原味的风貌。
- 建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加强对乌江寨历史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管,举办专题展览和文化交流活动。
- 整合周边乡村特色资源,打造乡村旅游产品,促进区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3.3 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乌江寨的道路交通网络,提高进出乌江寨的便利度。
- 建设停车场和公共自行车租赁点,鼓励游客使用环保交通出行方式。
- 增设公共厕所和休息点,提供更好的服务设施。
3.4 优化旅游线路与体验- 设立多个观景台、游览步道和体验区,为游客提供不同的观赏和体验机会。
- 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文化节、体育赛事、旅游创意展示等,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乌江寨旅游。
- 加强导游和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体验感。
4. 实施计划我们的实施计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完成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提升基础设施建设,预计需要2年时间。
- 第二阶段:开展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推出乡村旅游产品,预计需要3年时间。
四川仙海风景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四川仙海风景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e314c08a19e8b8f67c1cb9f1.png)
第一章规划背景近年来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突飞猛进,2004年国内旅游人数达11.02亿人次,比2002年增长了25.46%;2004年旅游业总收入高达6840亿人民币,比2002年增长了22.89%;入境游客2004年达到1.09亿人次,比2002年增长11.4%;这些数字表明我国距世界旅游组织预测的“中国将于2010年成为世界第一旅游接待大国”这一令人振奋的目标越来越近了;全国各地的旅游业者都在振奋之余,倍感旅游业迅速发展大势下的压力。
仙海水利风景区也不例外,守着大好的旅游资源和旅游市场,该如何将仙海推向国内外旅游大潮是刻不容缓了;尤其今年,做为四川第二大城市的绵阳,又吹响了百万人口现代科技城宏伟蓝图迈进的战斗号角,仙海的旅游业发展已是迫在眉睫了!2004年4月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四川绵阳仙海风景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于2004年5月20日由绵阳市政府予以批准,从而形成了仙海旅游发展的纲领本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对中规院总体规划中的核心区进行深化和局部调整,既是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又是旅游风景区规划。
第二章规划依据、规划原则及规划指导思想一、规划依据1、国家建设部、国家旅游局、国家水利局、国家环保局等有关风景区及水利风景区规划标准,条例及相关规定;2、中规院《四川仙海风景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4年4月);3、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仙海风景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批复》(2004年5月20日);二、规划原则1、突出主题,强调特色突出仙海水利风景区“以生态旅游为主体的商务会展、休闲度假及高尚居住综合区”的主题,强调仙海作为四川省唯一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独特的“山水交融”特色。
2、注重开发与保护的高度和协以环境保护作为开发建设的基础与前提,以开发建设作为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注重开发与保护的高度和协,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3、统一规划,合理开发,科学管理先进统一的规划与布局,适度合理的开发与建设,科学有效的服务与管理,是仙海风景区达到“山、水、人和谐共生”之高尚境界的三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四川省大英县蓬莱仙山度假区总体规划
![四川省大英县蓬莱仙山度假区总体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338bba10fad6195f312ba68f.png)
四川省大英县蓬莱仙山国际度假中心总体规划第一章:规划背景1.1、休闲正成为中国人生活的重要内容社会越进步,国家越富有,人们的闲暇时间就越多,而休闲的普及又会变成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进而发育出休闲产业和休闲经济。
休闲产业,它远不止是一个传统意义的产业,而是一个产业群或产业链,它是一个社会各种资源的融合器。
休闲产业是指与人的休闲生活、休闲行为、休闲需求(物质与精神的)密切相关的产业领域,特别是以旅游业、娱乐业、服务业、体育产业和文化产业为主体构成的经济形态和产业系统。
未来休闲将不仅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更将成为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动力。
休闲经济也将愈来愈依赖于非物质开发,以适应多变的城市居民的旅游和闲暇需求。
休闲、娱乐业是未来城市的基本功能、城市良性发展的必需和休闲娱乐功能的体现。
现在我国全年有假日114天,休闲正渐渐成为很多中国人重要的生活方式。
这是中国人休闲生活时代的来临。
1.2、旅游业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0年入境旅游人数为8344.39万人,国内居民出境人数1047.26万人,国内旅游人数74400万人,分别比1996年增长163%与138%。
同时,2000年国际旅游收入162.24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3175.54亿元人民币,分别比1996年增长159%与194%。
旅游人数的逐年增加与旅游收入的不断增长,不但活跃了经济,增强了国际国内的经济文化交流;而且,在扩大内需,拉动国内经济发展,提高国民收入水平与保持GDP的持续增长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旅游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激发了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更高追求,亦使人们进一步提高了消费水平。
如2000年国内旅游人均消费426.60元,比1996年增长167%。
因而,旅游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多方面的带动作用。
有关方面统计,旅游业的产值以高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5%—20%的高速增长;很多业内人士认为,旅游业将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旅游业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世界旅游组织也预测,中国将在2020年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国,也就是说中国旅游业在今后20年内,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
国家级休闲度假旅游区——四川瓦屋山旅游区总体规划
![国家级休闲度假旅游区——四川瓦屋山旅游区总体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a68317c39e31433238689322.png)
通过旅游发展布局、相关能源产业联动、大项目开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等多种手段,全面整合、盘活和优化瓦屋山各种显性和隐性旅游资源。
委托客户:四川瓦屋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项目区位: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西南部瓦屋山镇境内项目规模:24万亩完成时间:2006年核心资源:山林资源项目类型: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划成效/后续进展:有效推进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开展,明确景区发展战略方向瓦屋山位于四川盆地西缘邛崃山支脉大相岭东南麓,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西南部瓦屋山镇境内(西部位于雅安境内),西临荥经县,北接雅安市,距成都180公里。
瓦屋山旅游区由瓦屋山森林公园和瓦屋山水库区共同组成,其中瓦屋山森林公园的前身瓦屋山自然保护区。
规划诉求:落实四川省和眉山市、洪雅县相关旅游规划,以及各级领导关于加快瓦屋山旅游业发展的指示精神。
明确瓦屋山旅游在四川省乃至西部地区旅游发展中的准确定位,为更好发挥旅游在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和开发企业业务拓展方面提供战略性指导方案。
综合定位:生态山水度假区组成的以山水观光为重点、休闲度假为主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发展定位/形象口号:云雾方舟,山水瓦屋核心创意:通过旅游发展布局、相关能源产业联动、大项目开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等多种手段,全面整合、盘活和优化瓦屋山各种显性和隐性旅游资源,激活各种旅游生产要素,提高瓦屋山的综合竞争力,最大程度推动瓦屋山旅游与区域经济整体发展。
总体布局——一轴:旅游发展主轴两核:山林风貌圈层水体景观圈层一心:旅游接待枢纽中心七区:★仙台道教文化展示区★山顶台地森林观光区★水库休闲旅游体验区★山地溪瀑运动体验区★珙桐生态体验旅游区★综合旅游服务接待区★瀑布洞天风情游览区亮点项目:象尔山庄——以雪山、森林、云海、树挂等生态环境为大背景,将象尔山庄改造成为“生态型、特色型、环保型”的生态建筑与住宅,增添“雪景、雪情、雪趣”等戏雪活动。
太清宫——依托于张道陵在瓦屋山悟道的文化根基,建设太清宫,该宫殿的建设要符合“道法自然”的道家思想,彰显“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使瓦屋山的鸳鸯池和太清宫成为中华道教的朝祭“圣地”。
02《四川雷波县马湖旅游区总体规划(文本)》修订稿.doc
![02《四川雷波县马湖旅游区总体规划(文本)》修订稿.doc](https://img.taocdn.com/s3/m/09d0b5baf121dd36a32d82ff.png)
雷波县“两湖”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名单组长:蒋若枫县委书记副组长:陆开华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卢史体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白史且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县统战部部长安荣会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宋云县政府副县长谢正东凉山州旅游局规划科科长成员:柳莫且县政府办主任邓华县旅游局局长苟晓峰县发改局局长舒官金县经济局局长叶建华县公安局局长唐江县财政局局长刘学强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陈祥森县规划建设局局长蔡子经县环保局局长苏友门县交通局局长王斌县水利局局长李大春县农业局局长杨夫门县林业局局长白明忠县文体局局长胡务农县卫生局局长曾世林县审计局局长王向阳县统计局局长杨解平县国土资源局局长梁建军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杨文明县安监局局长姜远安县广电局局长雷波县“两湖”规划评审委员会成员名单专家组长:谢正东凉山州旅游局规划科科长成员:王英州旅游局副局长张平州建设局副局长刘宗平州环保局副局长何仁德州发改委综合科科长何万灵州财政局行政政法科副科长周远清州国土局规划科科长雷波县“两湖”规划编制工作组成员名单项目组长:洪基军总策划/所长项目副组长:吕洪梅规划总监项目组成员:赵永忠高级规划师李山博士高级规划师梁建军品牌总监董峰高级策划师刘彪高级设计师洪垒规划师蒋华志营销策划师刘玉芬规划师刘杨规划师李龙城市设计师汪雨润城市设计师衣龙三维设计师王羽景观设计师曹洋景观设计师唐波景观设计师贾媛景观设计师林明珍建筑设计师邱荣旭GIS分析师项目顾问:陈宗海复旦大学旅游系主任教授王远飞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李晓波四川师范大学教授王文国四川师范大学博士骆奕彝族民俗专家丁季华原华东师范大学旅游系主任翁瑾复旦大学旅游系副教授目录第一章规划总纲 (1)第二章资源分类与评价 (2)第三章市场分析及定位 (3)第四章发展战略 (5)第五章总体布局与分区规划 (9)第六章旅游产品规划 (14)第七章产业要素规划 (16)第八章旅游购物与旅游商品发展规划 (18)第九章营销规划 (20)第十章旅游基础设施规划 (24)第十一章土地利用规划 (27)第十二章景观系统及绿化系统规划 (28)第十三章旅游环境保护规划 (30)第十四章投资概算与效益评估 (34)第十五章近期行动计划 (39)第十六章支持与保障体系规划 (41)第十七章附则 (44)第一章规划总纲第一条规划范围雷波县马湖旅游区,包括马湖景区、黄琅古镇、西部沟、马湖乡等,面积156.8平方公里。
四川内景区策划方案
![四川内景区策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ae0e0f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7a.png)
四川内景区策划方案1. 引言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周末或度假时参观内景区。
内景区作为一种新型旅游模式,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和体验,吸引了大量游客。
本文将介绍四川内景区策划方案,通过综合考虑内景区的定位、特色、设施和服务,为四川内景区的策划与发展提供参考。
2. 定位在策划四川内景区时,首先需要明确其定位。
四川内景区的定位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考虑,例如自然风光、文化遗产、休闲度假等。
根据现有资源和市场需求,我们将定位四川内景区为以自然风光为主题的休闲度假景区。
3. 特色为了使四川内景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必须具备独特的特色。
我们选择了四川自然风光为特色,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山水景观四川内景区拥有丰富的山水资源,峡谷、瀑布、湖泊等各种形态的自然景观让人目不暇接。
我们将在景区内规划多条步行和观光路线,使游客可以近距离欣赏到不同的山水景观。
3.2 生态环境保护好生态环境是内景区策划的重要内容。
我们将建立严格的生态保护区,限制游客数量,减少人为破坏,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
3.3 文化体验四川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将在景区内建设古建筑、文化广场等设施,为游客提供了解四川历史和文化的机会。
同时,我们还将组织一些与四川文化相关的活动,增加游客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4. 设施与服务为了提供良好的游览体验,四川内景区需要建设完善的设施和提供优质的服务。
4.1 停车场和交通设施内景区将建设宽敞的停车场,方便游客自驾前往。
同时,在景区内还将设置便捷的交通设施,例如观光车、电瓶车等,方便游客在景区内进行移动。
4.2 游客中心内景区将建设游客中心,提供游客咨询和导游服务。
游客中心将配备专业的导游和多语种翻译服务,帮助游客更好地了解景区和参观路线。
4.3 餐饮和住宿设施为了满足游客的基本需求,内景区将建设餐厅和住宿设施。
餐厅将提供当地特色美食,满足游客的口味需求。
住宿设施将包括高级酒店和度假村,提供舒适的住宿体验。
四川省旅游项目规划方案
![四川省旅游项目规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d2016e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67.png)
四川省旅游项目规划方案1. 引言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省份。
其壮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独特的民俗文化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为了进一步发展旅游业,提升四川省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本文将提出一份四川省旅游项目规划方案。
2. 目标与目的本规划的目标是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旅游项目,提升四川省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和影响力,同时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机会。
具体目的如下:- 扩大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提高旅游消费水平;- 保护和传承四川省的自然和文化遗产;- 提升四川省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旅游形象;- 创新旅游产品和服务,满足游客不同需求。
3. 项目规划与实施3.1 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基础设施是发展旅游业的前提。
四川省将加大投资力度,提升旅游交通、酒店、餐饮、公共设施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游客需求。
3.2 拓展自然风光类项目四川省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风光资源,包括峡谷、湖泊、雪山等。
本规划将重点推进以下项目:- 建设“大峡谷景区”,开发峡谷探险、漂流等项目;- 开展湖泊旅游项目,如大熊猫湖、峨眉湖等,提供游船、钓鱼等服务;- 推进高山旅游项目,如四姑娘山、稻城亚丁,提供登山、滑雪等活动。
3.3 保护与传承文化遗产四川省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都江堰、峨眉山、乐山大佛等。
本规划将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修复,并开展文化体验旅游项目,如古建筑观赏、少数民族文化表演等。
同时,将加强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培养更多的文化传承人才。
3.4 发展特色民俗文化游览四川省有独特的民俗文化,如川剧、蜀绣、巴蜀文化等。
本规划将组织川剧、蜀绣等文化表演,开展体验性民俗文化游览项目,如民俗村、手工艺品制作等,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四川省的独特魅力。
3.5 创新旅游产品与服务本规划将鼓励旅游企业和创业者创新旅游产品和服务。
鼓励开展农家乐、特色客栈等农村旅游项目,提供亲近自然、体验农耕文化的机会。
同时,鼓励开展定制化旅游服务,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
四川省二郎山旅游开发总体规划
![四川省二郎山旅游开发总体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facf5415a2161479171128fd.png)
四川省二郎山旅游开发总体规划项目名称:四川省二郎山旅游开发总体规划规划范围:二郎山旅游区整个规划范围呈梭子状,南北长60公里,东西宽15-20公里,总面积977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建设区约222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喇叭河区,不包含喇叭河自然保护区),控制建设区约520.66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红灵山区和二郎山区)。
鉴于977平方公里范围内部分区域可进入性极差,开发及投入强度大,同时二郎山旅游区涵盖风景名胜区、喇叭河省级自然保护区、二郎山国家森林公园三重性质,考虑到自然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和谐平衡发展,经考察后,将开发范围主要锁定在喇叭河沿线、核桃坪、状元坪、左右大坪、雷音坪、蟠龙道、二郎山隧道、新沟村及红灵山西灵殿周边区域。
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10年——2020年。
近期:2010年——2012年中期:2013年——2016年远期:2017年——2020年战略定位:依托二郎山优越的生态条件及丰富的文化资源,打造以生态度假为核心,兼具户外运动、山岳观光、水域休闲、科普教育、文化体验、商务会议等特色功能的国际生态度假旅游目的地。
主题形象:北纬30°中国二郎山空间格局:一带双区以喇叭河为核心发展带,凭借山岳环境、水域条件,融入高山度假、商务、休闲等功能,完善综合服务配套,成为景区首期旅游品牌主打区。
以二郎山和红灵山为双驱动,以文化体验、生态宜居为发展方向,成为喇叭河带的功能配套单元,最终实现“山上游、山下宿”的发展格局。
其中,喇叭河带依托目前旅游区开发现状,优先发展最易开发且最切合市场需求的产品,迅速积聚人气,推广旅游区知名度。
在喇叭河带发展较为稳定的基础上,带动二郎山区和红灵山区一体化开发,完善旅游产品,提升景区内涵,打造复合型旅游目的地。
规划目标:总体目标通过旅游资源整合、旅游产业培育、重点项目建设、旅游品牌打造,将二郎山建设成为AAAA级旅游区、带动天全、雅安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景区、省级生态旅游度假区、中国第三代野生动物园、国际生态旅游度假目的地。
成都文化旅游区规划方案
![成都文化旅游区规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12f562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0a.png)
成都文化旅游区规划方案概述成都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独特的旅游资源。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些资源,提升成都在国内外的文化旅游地位,制定了成都文化旅游区规划方案。
本方案旨在发挥成都的文化优势,培育和打造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化旅游景区,提升成都的文化形象,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推动地方经济的繁荣。
规划目标- 保护和传承成都的历史文化遗产,提升成都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 开发和建设一批具有独特特色和较高吸引力的文化旅游景区,增加人们对成都的游览意愿和停留时间。
- 加强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推广,提高成都旅游业的综合竞争力。
- 促进文化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推动成都旅游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 提升旅游业对地方经济的贡献度,推动地方经济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规划内容一、保护与传承1. 加强对成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修复,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政策和规章制度,保障成都历史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可持续发展。
2. 开设成都历史文化遗产的博物馆和展览馆,通过展览、教育等方式向公众普及成都历史文化的知识和价值。
3. 打造成都历史文化遗址公园,提供良好的游览环境和服务设施,吸引更多游客了解和体验成都的历史文化。
二、景区开发与建设1. 开展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估工作,确定具有开发潜力和竞争力的文化旅游景区。
2. 给予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吸引社会资本和企业参与景区的投资和开发。
3. 设计和建设有特色、有品质的景区,注重景区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和融合。
4. 通过景观塑造、绿化美化等手段,增加景区的观赏性和吸引力。
5. 加强旅游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建设,提高游客的游览体验和满意度。
三、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与推广1. 挖掘成都的历史文化和民俗资源,开发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
2. 与相关旅行社和企业合作,推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旅游线路和产品。
3. 制作宣传材料和宣传片,加大对成都文化旅游产品的宣传力度,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达州市通川区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一)2024
![达州市通川区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一)2024](https://img.taocdn.com/s3/m/cef796cf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61.png)
达州市通川区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一)引言概述:达州市通川区位于四川省中部,是四川省的重要旅游目的地之一。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通川区面临着旅游资源整合和旅游产品创新的挑战。
为了进一步促进通川区旅游业的发展,提高通川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特制定了《达州市通川区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进行阐述,包括旅游资源整合、旅游产品创新、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市场开拓以及旅游管理与服务,旨在为通川区全域旅游发展提供指导。
正文内容:一、旅游资源整合1. 深入调研通川区旅游资源的现状和潜力2. 指导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3. 优化旅游资源的整合策略,提升旅游产品品质4. 加强与周边地区旅游资源整合合作5. 提高旅游资源的绿色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旅游产品创新1. 发掘通川区独特的文化、历史和自然资源2. 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3. 促进旅游产品的多元化发展,满足不同需求4. 创新旅游线路设计,提升游客的体验感5. 加强旅游产品宣传和推广,提高市场认知度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1. 分析旅游基础设施的现状和不足2. 制定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和目标3. 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4. 完善旅游交通网络,提升通达性5. 提高旅游设施的便捷性和舒适度四、旅游市场开拓1. 研究通川区旅游市场的需求和特点2. 制定市场开拓策略和目标3. 扩大旅游市场推广渠道4. 加强与旅行社、酒店等旅游业相关企业的合作5. 提高产品竞争力,吸引更多游客五、旅游管理与服务1. 完善旅游管理体制和法规2. 建立健全旅游监管和服务机制3. 增加旅游警察和志愿者的力量4. 加强游客信息管理和安全保障5.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塑造良好的旅游形象总结:达州市通川区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通过整合旅游资源、创新旅游产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拓旅游市场以及提升旅游管理与服务水平,旨在推动通川区旅游产业发展,提升通川区的综合竞争力和知名度,从而实现通川区全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四川绵阳仙海水利风景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DOC-54页)
![四川绵阳仙海水利风景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DOC-54页)](https://img.taocdn.com/s3/m/6c8a5ce40242a8956bece4c0.png)
本页面为作品封面,下载文档后可自由编辑删除!精品文档四川绵阳仙海风景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导言绵阳市仙海风景区是依托沉抗水库建立起来的国家级水利旅游风景区。
风景区总面积63k㎡,其中水面面积6k㎡,有大小岛屿40余座。
风景区内林木繁多,风光秀丽,生态环境优美。
1996年,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对风景区进行了总体规划,依此规划,风景区已开发面积25k㎡,并开始接待游人。
为了对风景区进行进一步的商业开发,成为全国著名的旅游风景区,仙海水利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邀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重新编制仙海风景区旅游发展规划。
●编制要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以旅游为核心,突出旅游观光、水利经济、生态农业、生态居住四个重点,把风景区建设成为湖光山色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生态环境协调,经济快速发展,集生态旅游、休闲娱乐、度假会展等功能为一体的中国西部著名的国家级生态旅游经济区。
为此规划编制工作将整体分为三部分内容:即仙海风景区旅游发展概念规划;仙海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重点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层次阶段。
规划编制组已于2003年11月下旬对仙海风景区进行了第一次考察,同时考察了周边县市的相关资源,现提交本次总体规划的概念性规划,重点将解决仙海水利风景区旅游发展的主题定位、市场形象、产品开发与功能布局及相应的经营模式等问题。
●编制依据国家建设部有关风景名胜区管理规定与规划标准规范国家旅游局相关规范准则要求国家自然保护区的相关法律条例与措施规定国家水利局关于水库风景区的相关规定国家环保局的相关规定四川省相关政策规定绵阳市相关政策规定●主要参考资料:《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10)《绵阳年鉴》2003年《四川省绵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0-2015)《成都统计年鉴》2003年《四川统计年鉴》2003年《绵阳市志》1999年《绵阳市自然地理志》1997年●编制范围绵阳市仙海水利经济开发区63㎞²。
其中包括沉抗水库库区土地及水面约12.8㎞²、沉抗镇辖区47㎞²和绵梓公路以南新桥镇和魏城镇部分村社共11.6㎞²。
攀枝花文旅规划方案最新
![攀枝花文旅规划方案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eaa7f052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a5.png)
攀枝花文旅规划方案最新引言攀枝花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的旅游胜地。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攀枝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为了进一步提升攀枝花的文旅吸引力,我们制定了一份最新的文旅规划方案。
一、自然景观游览线路1. 红石林风景区:位于攀枝花市区东面,是攀枝花最著名的自然景观之一。
游客可以欣赏到奇特的红色石林景观,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2. 盘龙景区:位于攀枝花市区南面,这里有壮观的大峡谷和多条龙形石脊,是攀枝花的地质奇观,游客可以进行徒步和攀岩等户外活动。
3. 平武古城:位于攀枝花市区北面,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城墙。
游客可以漫步在古城街道上,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文化的底蕴。
二、人文历史体验项目1. 壮族文化体验:攀枝花境内有众多壮族村寨,游客可以与当地居民交流,了解他们的传统文化和生活习俗,还可以欣赏壮族歌舞表演。
2. 丹巴藏区游览:攀枝花东南部有丹巴藏族自治县,这里有独特的藏族文化和建筑风格。
游客可以参观藏寨,品尝当地特色美食,还可以欣赏著名的莫日格错湖。
3. 宗教之旅:攀枝花有众多寺庙,包括九龙寺、松山寺等。
游客可以参观这些寺庙,感受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
三、旅游基础设施提升1. 交通:加强攀枝花与周边城市的交通连接,增加班次和车次,方便游客到达攀枝花。
同时,修建旅游专线公交,方便游客在攀枝花内部的各个景区之间移动。
2. 酒店:增加高端酒店和民宿的数量,提高住宿条件,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鼓励民宿业主提供特色服务,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和个性化的住宿体验。
3. 餐饮:推广攀枝花的特色美食,丰富菜品种类。
在旅游景区增设餐厅或摊位,供游客品尝当地美食。
四、文化活动推广1. 主题节庆:举办攀枝花国际红石文化节、民俗艺术节等主题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参与,加强攀枝花的文化旅游氛围。
2. 扶贫帮困:在旅游发展过程中,要关注当地居民的生活状况,鼓励游客购买当地特色农产品,推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公平共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眉山
眉 山
成渝经济区空间结构规划图
川渝地均GDP分布(2009年,万元/km2)
Xian.shp 1 - 149 150 - 372 375 - 535 536 - 1000 1001 - 9626
GDP增长率(%)
20 15 10 5 0 14.1 14.2 12.1 4.5 1 14.2 11.5 14.5
4.项目目的:
依托复盛、龙正良好的自然环境、独特的资源条件和已有的产业基础支持,结合区域发展产业需求, 引入酿造产业和中国原生态酿造第一镇品牌。用项目地原味的自然山水,酿造“原生态的产地优势” 与“品牌内涵”。在发展“旅游产业”的同时,发展“产业旅游”。在青山绿水般的旅游环境中建设 形成中国酿造工场集群。最终形成通过“旅游产品”来传播复盛、龙正,通过“旅游环境”来营销旅 游产品;实现产业与旅游的和谐,构建特色旅游经济体系,成功实现一、二、三产业的互动。
第 一 篇
项 目 总 体 策 划 及 概 念 性 规 划 方 案
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2.项目地址: 3.项目规模: 中国原生态酿造第一镇(龙正、复盛)旅游区总体策划及概念性规划方案 四川省眉山市复盛乡、龙正镇 项目总规划用地面积约25平方公里,其中复盛区域用地约19平方公里,龙正区域用地约6平方公里
5.项目投资规模: 6.项目投资业主 7.项目策划规划机 构 8.项目总策划 9.项目建设时间
30亿元 四川XX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六合策划机构/成都意境六合旅游规划设计公司(香港•成都)
中国十大策划人 六合机构首席策划——康艇 总体建设周期5年
开创乡村产业旅游新模式,打造中国原生态酿造的第一产地和 全国唯一的酿造乡村产业旅游区
【项目区位及宏观背景研究】 P6
PART 2 第二部分 项目总体策划方案
■ 一、我们有什么?(项目区位及宏观背景研究) ■ 二、我们缺什么?(区域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三、市场需要什么?(餐桌危机引发的市场机遇) ■ 四、我们做什么?(总体策划定位及产业导入)
P7
HAVE 一、我们有什么?
NEED 二、我们缺什么?
【项目区位及宏观背景研究】 P9
属性
名称 成乐高速
等级 高速 高速 国道 省道
简介 位于项目地西侧 规划即将建设,位于 项目地南侧 位于项目地东侧 穿越项目地
路况 优 未建 一般 整改优化中
2.便利的区域交通
□ 复盛与龙正有着便利的区位交通条件,又处在成 渝经济区和成都半小时经济圈内,有着天府粮仓的 产业底蕴。周围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密布,火车、 轻轨、航空更是构建了立体化的交通网络体系,便
□成渝经济区是中国西部最有发展潜力的地区,肩负着辐射与引领中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任。 □成渝经济区的快速崛起,区域竞争从城市走向城市群,加强周边合作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区域一体化步伐加快,眉山的区位和 后发优势逐渐显现,具备发展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潜力。 □眉山是成渝经济区主要经济发展轴上的重要节点,肩负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必将成为区域重点发展的城市之一,但仍 需要提升功能、做强产业和做大规模。 □ 《成渝经济区协调发展规划》对眉山的定位:眉山是成都一小时经济圈南翼重要的经济中心,以三苏文化为特色,以建设宜居风景城 市目标,积极发展商贸业和为成都服务的都市休闲服务业。 □眉山未来发展不仅仅是内向服务功能,而应该更多承担区域产业经济职能分工,实现都市区城镇群的发展目标。 □规划区域的项目必须要站在更高的战略层面统筹考虑,紧紧抓住区域产业经济职能分工使命,主动推进产
公 路
雅资高速 G213国道 106省道
铁路 航空
成昆铁路 成绵乐城际铁路 双流国际机场
到成都火车北站约一个小时,南站半个小时 高铁,串联起成绵乐轴线,经过眉山 到双流机场40公里,约半小时车程
于游客、商家、市场、信息、物质的进入和集散。
【项目区位及宏观背景研究】 P10
(二)成熟的区域发展背景及大环境
1
成都南翼中心城市 地区性经济中心 综合性城市
成都南部休闲旅游板 块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南三点一片 三苏祠、彭祖
P3
PART 1 第一部分 发展背景
■ 一、宏观政策背景研究 ■ 二、项目发展背景扫描
P4
一、宏观政策背景研究
1.中央高度重视城乡统筹、和谐发展; 2.新农村建设渐入佳境,十二五规划对城乡统筹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各地纷纷探索新农村建设新模式; 3.成都平原1小时经济圈的建设将加速推进眉山新型城镇化和产业化发展之路; 4.市区两级政府对“旅游兴县”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业转型升级,力争打造成六带四集群”
布局,融入大区域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之中,谋求产业升级、共同发展!
【项目区位及宏观背景研究】 P11
2.成都都市圈一体化进程加快,眉山赢得先机,有望通过统筹城乡战略推 进新型城镇化
《成都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对眉山区域的定位:
5.食品安全引起全社会关注,党中央高度重视;
【项目区位及宏观背景研究】 P5
二、项目发展背景扫描
1.眉山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却仅为旅游过境通道;
2.东坡诗书城文化品牌很好,但缺乏具体项目实现对东坡文化的发扬光大;
3.便利的区域交通及区位特点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4.处于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区内,为产业升级指明了方向; 5.周边可整合资源较多,包括三苏祠东坡文化、黑龙滩景区等著名旅游资源和旅游景点。
WHAT 三、市场需要什么?
Orientation 四、我们做什么?
P8
(一)独特的区位交通条件
1.优越的地理位置
地理区位:位于中国西南四川省眉山市——复盛乡、龙正镇,分别属于东坡区和仁寿县行政范围内。 经济区位:位于中国第四极——成渝经济区和成都半小时经济圈内,北靠成都,南连乐山,是距成都市区最近的地级市,也是成都都市圈发展主 轴上的重要节点。 产业区位:位于四川盆地成都平原南部,岷江中游和青衣江下游的扇形平原地带,是四川重要的粮仓和中国优质稻米之乡、枇杷之乡、椪柑之乡、 脐橙之乡、竹编艺术之乡、泡菜之乡,农业文明历史悠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