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类意象解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蝉的意象
1、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 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 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 词。如
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骤雨初息。”还未直接描写别 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 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
秦观《踏莎行》中的名句“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 阳暮”,是从正面实写词人羁旅客馆不胜其悲的现实生活。
3、也有用”杜鹃啼血”来比喻忠贞的。 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的那首《金陵 驿》了。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花”“鸟”同名同构的 杜鹃
作为一种鸟,杜鹃这个诗歌意象,在中 国传统文化中,意味颇丰。同时,杜鹃 还可指一种花,又叫杜鹃花,俗称映山 红。因此花开时正值杜鹃啼鸣的季节, 且杜鹃花的颜色红艳欲滴,故人们很自 然把杜鹃“花”和杜鹃“鸟”联系起来。 古有传说:杜鹃“鸟”叫声象“不如归, 不如归”,鸣时滴血,血滴花红,这花 就成“杜鹃花”。因为这种密切关系, 诗人们在诗文里很自然会由此联想到比, 或者由比联想到此。 如李白的《宣城还见杜鹃花》: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月三春忆三巴。” 这首诗写作者曾在宣城见杜鹃花,触景 生情,联想到在蜀常见的杜鹃鸟,引起 了他对蜀中故地的回忆和眷恋。 杨万里的《晓行杜鹃》: “泣露啼红做么生,开时偏值杜鹃声。 杜鹃口血能多少,不是征人泪滴成。” 诗人由杜鹃花想到杜鹃鸟,再联想到远 行人的痛苦,忧国忧民的情怀,令人感
鹧鸪——悲情
因其声凄切,常寓艰难之处境,惆怅之心情。鹧鸪声 里,陌上行人前路无测,凄苦之绝境可见一斑。古诗 词中出现的“鹧鸪”这一意象也经常透出悲凉之意, 比如李白的 《越中览古》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 有鹧鸪飞。”
乌鸦的意象
乌鸦是一种不吉利的鸟,常常用来表达一种黯然 愁思的情境。
如严维《丹阳送韦参军》:“丹阳郭里送行舟, 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 悠悠。” 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 对愁眠。”
春泥。”
韦应物《长安遇冯著》:“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 晏殊《破阵子》: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 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
2、燕子素以雌雄颉颃(xiéháng),飞 则相随,以此而成为爱情的象征。表现 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
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展示 了词人梦觉酒醒后凄寂惆怅的心境和对 感怀对象的相思之情。
“寒蝉鸣我侧”(三国人曹植《赠白马王 彪》)等诗句也表达这样的情思。
2、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 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 洁来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如 虞世南的《蝉》:“垂绥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 藉秋风。” 骆宾王《狱中咏蝉》:“露重飞 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 谁为表予心?”
1、因杜鹃的叫声被老百姓摹拟为“不如归去”,其声 凄惨,因而古诗词中的杜鹃常常是凄凉、哀伤的象征, 诗人常常用以表达思亲之情、归家之念。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诗人通过即 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 吴融《子规》:“湘江日暮声凄切,愁杀行人归去船”
5、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燕 子的栖息不定留给了诗人丰富的想象空间。 或漂泊流浪 “年年如新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 (周邦彦· 《满庭芳》); 或身世浮沉, “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斑,南来北往随 征燕,行路艰难”(张可久· 《殿前欢》); 燕子,已不仅仅再是燕子,它已经成为中 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融入到每一个炎 黄子孙的血液中。
鸿雁的意象
1.大雁是候鸟,定期南飞北返,这就容易使那些滞留外乡,不 能按期定时回家的人对比自己,生发出无尽的忧思。如:
闻 雁 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寒 塘 赵wenku.baidu.com嘏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雁,春秋迁移,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种景 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 浓浓的乡愁。
鹧鸪鸟的意象 ——离愁别绪
鹧鸪产于我国南部。对于鹧鸪的叫声,古人觉得好像是“行不得也哥 哥”。因此听到鹧鸪声,就好像听到它向人们提出“行不得”的警告一 样,当人们不情愿远行又不得不远行的时候,听到这种叫声,心里便会 产生更加悲凉、伤痛的感受。因此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 蕴。鹧鸪的鸣声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如:“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唐朝张籍《湘江曲》:“湘水无潮秋水阔,湘中月落行人发。送人发, 送人归,白萍茫茫鹧鸪飞”。借鹧鸪之意象抒怅惘之离愁。
其他常见的动物类意象
鸿鹄(理想、追求):貂蝉七叶贵,鸿鹄万里游。 ——王昌龄《留别岑参兄弟》 鸡犬(生活气息、田园生活):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 云中鸡犬喧。 ——王维《桃源行》 马(奔腾、追求、漂泊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李白《送友人》 沙鸥(飘零、伤感):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杜甫《旅夜书怀》 鸳鸯(恩爱):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卢照邻《长安古意》 蝴蝶(爱情、春色):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诗歌是借助于形象来抒情的一门艺术。在绝大多数诗 歌中,诗人不一定把情感直接表达出来,而是借助某 些形象去含蓄地表达,有的事物经过一代代诗人的笔 墨锤炼,凝聚了特定的文化内涵,寄托了诗人特定的 思想感情。 古人仰而观天,俯而察地,体悟天地万物的生生不息。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鸟兽虫鱼,往往寄托 了他们别样的情怀。
2.我国古代有“鸿雁传书”的传说,因为古代人们和外出 的亲人难通音讯,所以又让大雁承担了“信使”的使命。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 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李清照《声声慢》
3.雁总是结阵成“人”字或“一”字形集体迁 徙的,因此孤雁(断雁,孤鸿,断鸿)也就成为 诗人表达自己孤苦漂泊的意象。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在浩淼的江水与低压的阴云之间,只有一只孤雁 在凛冽的寒风中哀鸣,显得那样孤单、渺小、无 助。词人正是借用孤雁的形象来抒发自己风雨飘 摇中流浪江海的悲凉心境
3、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 的感慨和悲愤。燕子秋去春回,不忘旧巢,诗人抓住此特 点,尽情宣泄心中的愤慨,最著名的当属刘禹锡的《乌衣 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燕子无心,却见证了时事的变迁,承受了国破家亡的苦难, 表现了诗人的“黍离”之悲,负载可谓重矣。
4、代人传书,幽诉离情之苦。唐代郭绍兰于燕足系诗传 给其夫任宗。任宗离家行贾湖中,数年不归,绍兰作诗系 于燕足。时任宗在荆州,燕忽泊其肩,见足系书,解视之, 乃妻所寄,感泣而归。其《寄夫》诗云: “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殷勤凭燕翼,寄于薄情夫。” 谁说“梁间燕子太无情”(曹雪芹· 《红楼梦》),正是 因为燕子的有情才促成了丈夫的回心转意,夫妻相会。
燕的意象
1、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相传燕子于春天社日北来, 秋天社日南归,故很多诗人都把它当做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 颂。如“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韦应物《长安遇冯著》),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杜甫《绝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
杜鹃意象
杜鹃意象包含了三层意蕴:第一,声音, 其鸣若曰不如归去;第二,身份,亡国的 冤屈帝王;第三,行为,啼血化魂。 或来自游子思乡之诗,陈述凄惨的身世 之痛; 或来自故人送别之诗,表达悲痛的离别 之情; 或作为冤禽,诉说冤屈之愤; 或与梦蝶意象组合,共奏离恨悲情怨曲。 从而使杜鹃这一自然物象在中国古典 文学中的人文意蕴不断丰富起来。
2、传说杜鹃啼叫时嘴里会流出殷红的血,故“杜鹃啼血” 常用以表现环境之凄凉。 如白居易《琵琶行》中“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 鸣”句,就是借“杜鹃啼血”来渲染江州的荒凉,表达自 己被贬江州的哀怨之情。 李白《蜀道难》中“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则是借 愁鸟子规的哀啼来烘托山的高峻奇险,渲染环境的阴森恐 怖,从而达到强调蜀道难的目的。
猿啼
猿啼 出现在诗歌中常常象征着一种悲伤的感情。杜 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中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 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李端《送客赋得巴江夜猿》: “巴水天边路,啼猿伤客情。”他们都借助于猿啼表 达这种伤感的情绪。 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 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