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王晓钧-第七章-群体、团队与管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群体概述
一、群体的含义和类型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相对稳定的集合 体,他们分享共同的目标和பைடு நூலகம்益,相互作用,彼此 影响,并且互相视为一个共同体。 群体的特点:
(1)群体是一个集合体 (2)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3)群体有着相对稳定的结构 (4)群体成员之间有一定的共同目标
三、地位
地位(status)是指人们对群体成员或群体的社 会位置或层次的界定。
正式地位:是指组织赋予员工的社会职权。 非正式地位:是指没有通过组织认可的,仅以 某些特征来认定的地位。
不论多么优质的钢材,也不论一开始打了多少 锤,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重要关头的断然一击, 分量深浅恰到好处的一锤,是成功的关键。在团队 成长的各个阶段,有很多关键点,闯过去,前面是 个天,这时候就体现了团队中领导(上面故事中的 老者)的关键作用。
目录
第一节 群体概述 第二节 群体结构与管理 第三节 团体与管理
群体规范是指群体所确定的行为标准,提供 群体成员在群体内行事的准则。 群体规范的类型:
1.绩效规范 2.形像规范 3.社交约定规范 4.资源分配规范
(二)群体规范的作用:
1.维系群体的存在。 2.帮助群体完成任务。 3.认知标准化。 4.明确或简化成员的行为。 5.提高对群体成员行为的可预测性。 6.减少成员人际交往的尴尬局面。 7.惰性作用。
第二节 群体结构与管理
群体结构的四变量
一、群体角色 二、群体规范 三、地位 四、群体凝聚力
位由 置于 而人 被们 期在 望某 来一 履群 行体 的或 一组 套织 行中 为占 模据 式特 。定
莎士比亚说,“世界是个大舞台,所有人不过 是舞台上的演员。”社会科学家们借鉴了他的比喻 所有的群体成员也都在组织---这个舞台上中充当 各种角色。
有些人在干部考核过程中,为了自己能够被考 核通过,不惜送钱拉票,被拉的人为了钱而与拉票 者组成了一个利益群体。
4.友谊型群体 友谊型群体:这种群体往往是在工作情境之外
形成的,他们所赖以形成的共同特点可能是兴趣相 投、年龄相近、观点一致、同校校友等。
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利益型群体和友谊型 群体并不矛盾。各群体成员之间是可以兼容的。
肯尼斯.本尼和保罗.希茨将群体角色进行了区 别,划分出三大类27种角色。 (见表7-1)
表7-1 群体中普遍存在的角色 群体任务角色
1.创始-贡献者:针对群体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法。 2.信息寻求者:试图获取必要的信息。 3.意见寻求者:要求明确与组织任务或某个建议相关的价值观。 4.信息提供者:提供事实或进行概括。 5.意见提供者: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观点。 6.详细说明者:运用例子来说明自己提出的建议。 7.协调者:明确不同观点间的联系;汇集各种观点,联系不同成员的 活动。
(一) 很多组织为了适应当前激烈竞争和不断变化 的外界环境,不得不改变已有的管理模式人员结构以及雇佣 关系 这些变化增加了原有心理契约被违备的可能性。
(二)变动的环境也员工对组织产生误解的可能性 大大增加,即使客观上没有出现心理契约的违背,然而员工 还是在主观上认为这种情况出现了。
二、群体规范
(一)群体规范的概念与类型
群体的类型:
1.正式群体 2.非正式群体 3.利益型群体 4.友谊型群体
1.正式群体
特点:
结构明确,角色划分、职责分工清晰,有统一的群体规范,有 清晰的信息沟通路线、权力控制机制以及任务目标明确的群体。
类型:
(1)命令型群体 (2)任务型群体 所有的命令型群体都是任务型群体,但任务型群体不一定是命令 型群体。
8.定位者:根据群体目标来界定其地位。 9.评价-批评者:根据标准来衡量群体成就。 10.激发者:当群体疲软时,激励群体采取行动。
从表7-1中,可以看到人们会在充当不同角色 时表现出不同的角色行为。所谓角色行为是指一个 人接受并意识到自己所承担的角色以后,根据社会 组织或周围群体成员的期待和行为规范,而表现出 来的实际行为。也就是说是个体在担任某种职务时 的实际表现。
第七章 群体、团体与管理
导入
沂蒙山区,有一个专打铜锣的铺子。工匠师傅 已近七十岁。他的儿子虽然已干了十几年,但每到 锣心的时候,他们就停止了。这个时候,他们就把 锤交给父亲,由他完成这最后一锤。我不明白,问 老者。老者说:这锣心的一锤与周边的锤法不一 样,锣心以外的每一锤都只是准备,最后的一锤才 是定音的,都因这一锤而定。这一锤打好了,就是 好锣,要不轻不重,恰到好处。反之,就报废了。
二、群体的发展
(一)群体发展的五阶段模型:
1.形成期 2.震荡期 3.规范期 4.绩效期 5.休整期
(二)群体发展的间断-平衡模型
这一模型认为,群体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分 为六个活动顺序。
间断——平衡模型的特点:群体长期以来是依 照惯性运行,其中只有一次短暂的变革时期。
间断——平衡模型的适用范围是有限的,它主 要是用来解释有时间限制的临时性的任务群体发展 过程。
尽管这种期待只是假设而不是事实,但它却是 社会对你约定俗成的行为约束。
近年来,学者们试图用心理契约这个概念来解释 组织中的角色期待。
心理契约这一术语在阿吉里斯在20世纪60年代初 提出的一个管理心理学概念,正是这种心理契约规定 了每个角色的行为期待。
在组织心理契约的研究中,研究的热点问题主 要集中在心理契约的违背方面。
(二)角色知觉
角色知觉是指对自我的知觉、对他人角 色的知觉、对角色期待的认知。
在组织管理活动中,管理者不仅必须垃 圾员工对自身角色的知觉还要采取措施引导 员工对于角色期待形成的准确的知觉。
(三)角色期待
角色期待是指别人认为你在特定情境中应该作 出的行为反应。
角色期待是别人、社会对你所扮演的角色的一 种行为假设,而非事实。
2.非正式群体
研究表明:当非正式群体具有集体主义倾向
,则有利于群体目标的实现;当非正式群体成员
的目标和组织目标相悖时,则破坏作用很大。
启示:大学学生管理部门应对大学生非 正式群体加以正确引导,使这些非正式群体 能够和大学生培养目标一致起来这样才能保 证大学非正式群体的健康存在。
3.利益型群体
利益性群体:群体成员为了某个共同关心的特 定目标而组成的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