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校热原因及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语学院英语1001班王卉 2010110071

浅议“择校热”成因及对策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择校热潮在中国社会兴起。。近些年来“择校热”已经从一线城市蔓延至二三线城市,并且呈从未有过之热度。每年四五月开始,为了让孩子上一所好学校,家长们可谓是绞尽脑汁、各显其能。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初中,“择校热”几乎覆盖学前教育与义务教育阶段的全过程。如此,不但容易滋生腐败,还变相加重了广大家长的负担。城市义务教育阶段严重的“择校热”,已成为公众反映最为强烈的教育问题之一,也是教育改革必须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形成择校热的原因可大致分为三类:

1、社会文化等背景性原因,上世纪80年代以来实行的独生子女政策,传统文化考试至上、分数至上的影响,老百姓望子成龙、追求高学历的心态,学历社会的制度安排、激烈的高考竞争和就业压力等等,是造成全社会性的应试教育、择校热的重要原因。

2、义务教育资源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供不应求,被视为形成“择校热”的根本原因。

3、制度性原因。变相的重点学校制度、择校收费制度、改制学校制度、小升初录取制度,中考制度等,是破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破坏教育公平、扰乱正常教育秩序的主要原因。

以北京市为例,,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六所高校附中是最热的学校,也是家长趋之若鹜的学校。”因为这些学校都在海淀。这就导致了这样一种“怪现状”,北京市适龄儿童的家长都想方设法把自己孩子弄到海淀区来就读。不久前,有关部门曾做过统计,市内七个城区的学龄儿童总数都在流失,只有海淀区在增加,“而且人数非常多”。大家扎堆争夺有限的高质量教育资源,必然引发了种种问题。“择校热”的背后凸显了中国教育一个根本性问题——义务教育阶段优质学校的供求不平衡,处于一个供小于求的状况,优质资源短缺,并且配制不均衡。并且以示范学校、改制学校、名牌学校、星级学校等名义,变相的重点学校依然大行其道。在90年代以来教育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呈不断拉大之势。少数重点学校与多数普通学校、薄弱学校并存的客观现实,造成学生家长不得不择校的“倒逼机制”。

如何解决择校问题?我认为,当前既要从现实条件出发,在解决择校的几个关键问题上取得实效,又要着眼长远,从制度设计入手,坚持改革创新,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和对教育公平的追求。

1、坚决取消变相的重点学校制度。重点高中(示范性高中)与初中彻底脱钩。首先取消对重点高中举办或变相举办的初中在招生、教师编制、奖励、评价等各方面的特殊政策,与其他学校一视同仁,实行免费、免试就近入学。建立教师流动机制。首先实行学区内、城区内的教师流动,骨干教师资源由学区共享。通过教师流动,对本区已经形成垄断地位的初中名校进行拆分。

2、取消择校费制度。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必须依法治教,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限期整改,直至完全取消义务教育阶段“以钱择校”、“以权择校”的择校收费制度。同时,取消“共建生”制度。

3、改革“小升初”和中考制度。要坚决制止少数重点学校与培训市场里应外合,从中牟取暴利的行为;禁止初中用“考证”的方法招生。同时加快改革中考制度。一是将重点高中招生名额按一定比例下放至初中,使得学生在各个初中上学都有机会进入重点高中,从而有效地减缓“小升初”的择校竞争。二是实现高中自主招生(分配名额以外部分),教育行政机构只负责监督与控制。

4、切实落实政府应承担的投入责任。解决择校问题,首要的就是要扩大教育资源总量,缓解供需矛盾,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原则,切实增加教育投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达到4%的比例问题,社会各界已呼吁多年,应该用法律予以保障和落实。

5、优化教育发展环境,科学引导家长的择校需求。择校问题的解决非一日之功。对教育系统来说,要切实加强行风建设,建立教育、制度和监督三管齐下的治理机制,坚决治理择校乱收费,规范办学行为,树立良好教风。教育活动的参与主体是民众。提高公众对教育的认识水平,引导公众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教育质量观,对择校问题的解决有着重要意义。很多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学校时十分盲目,往往不顾实际情况,一味地追求所谓的“好学校”。这就需要通过舆论宣传和正确引导,让广大家长认识到适合自己孩子的学校才是好学校。只有政府、社会、家庭、学校各个方面共同努力,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才能最终遏制择校之风。

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后,保障了孩子的起点公平。真正能令社会满意,能不断提升人民幸福感的教育,是在教育全程中都能一以贯之的实现"公平",即所有受教育者享受同等质量教育的过程。这就要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办出特色,提高质量;要求教师提高专业化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如果质量不能令所有人满意,或者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教育质量差异太大,是无法真正实现教育的公平性。追求优质教育资源,读好的学校,培养优秀的人才,这是任何人都可以有的美好追求。只是,在等待教育均衡化的实现过程中,家长择校不能走极端,让子女成长成才,关键是靠子女自己。同时,教育改革只能沿着正确的方向一步步前进,要着眼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着眼于国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坚定信念,不畏艰难,从最核心的矛盾入手,相信“择校热”问题一定会得到妥善解决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