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浦城二中翁来兴
●课标要求
运用所学资料,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课标解读
结合最新的典型生态破环、环境污染和全球变暖引起的自然灾害,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产生的影响。
●新课导入建议
由人类活动造成的全球变暖正在影响着地球上的气候变化,极端天气事件不断。如2012年7月以来的美国中西部地区的持续干旱,美国东海岸的飓风“桑迪”袭击;菲律宾的超强台风“宝霞”的袭击,俄罗斯及东欧极端严寒天气等;都给人类造成重大损失,引入新课——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教学流程设计
错误!⇒错误!⇒错误!⇒错误!
⇓
错误!⇐错误!⇐错误!⇐错误!⇓
错误!
1.
(1)产生:由于人类不合理地、过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破坏了自然界原有的生态平衡,由此造成了生态破坏。
(2)直接表现:森林锐减和草原退化。
(3)灾难性后果表现为: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
2.水土流失灾害
(1)人为原因:乱垦土地、滥伐森林、破坏草地的活动,会大大加快地表土壤侵蚀的速度,在一定的条件下即构成水土流失灾害。
(2)危害
①直接危害:使肥沃的表层土壤变薄乃至丧失,土地生产力受到根本性的破坏,甚至使水土流失区的人民失去基本的生存条件。
②间接危害:加剧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并且淤塞水库,抬高河床,影响航运,增大洪涝的风险。
(3)分布
黄土高原地区最为严重,南方红壤和黄壤分布区次之,东北黑土地的水土流失也十分严重。
3.土地荒漠化灾害
(1)概念:荒漠化是指干旱、半干旱地区原来的绿洲、耕地或草场逐渐演化为荒漠的过程。
(2)成因
①自然原因: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是引起荒漠化的基本条件,但其过程一般非常缓慢。
②人为原因:人类毁林、垦荒、过度放牧和不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等不当活动导致土地荒漠化,人为因素是荒漠化发生的主要原因。
(3)本质:是一种与生态破坏直接相关的人为自然灾害。
(4)我国荒漠化现状。我国是世界上土地荒漠化面积最大、蔓延迅速、受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1.
(1)概念:人类排放到自然环境中的各种人造物质破坏了环境的自然状态,通过某些自然过程的积聚和放大,会引发一系列的灾害,反过来给人类自身造成严重的后果。
(2)举例:湖泊富营养化和水华暴发灾害、赤潮、重金属污染。
2.土壤污染灾害
(1)危害
①直接危害:粮食减产和各种农业经济损失。
②间接危害:被污染土壤中的有害物质通过粮食、蔬菜、水果、扬尘等进入人体,威胁人体健康。
(2)防治:建立长期有效的土壤质量监测机制是一项首要任务。
3.水体污染灾害链
(1)水体污染的产生:大量排放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
(2)危害:引起地下水超采,水位下降,导致地面沉降、地裂缝、盐渍化、海水入侵。
1.土壤这个“归宿地”,能否降解净化各种污染物?
【提示】土壤的确具有强大的对污染物的降解净化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度的。当排入土壤的污染物数量超过其净化能力时,或排入土壤的污染物品质不属于其降解范围时,土壤这个各种污染物的“归宿地”就名不符实了。
1.
(1)事实
①过去100多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浓度迅速增加,大气温室效应显著增强。
②全球平均气温在过去的100年升高了0.6 °C。
③全球自然灾害(尤其是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也呈现出加速增长的态势。
(2)原因
①由于工厂、交通工具、家庭炉灶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温室气体排放量加速增长。
②毁林,特别是热带雨林的破坏(森林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而且呈越来越快的趋势。
2.气候变暖的灾难性后果
世界各地异常气候现象增多,洪水、滑坡、泥石流和雪崩的损失增加,水土流失增强,农作物产量下降,传染病蔓延的风险增加,给世界各国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2.温室气体CO2增多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由于工厂、交通工具、家庭炉灶大量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人为二氧化碳排放量加速增长;而人为毁林特别是热带雨林的破坏,使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弱,
从而使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且呈现越来越快的趋势。
1.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有哪些?
【提示】发展立体农业、保护植被、营造薪炭林,开发利用水电、沼气等,解决农村生活能源短缺问题。
2.长江上游植被破坏与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有什么关系?
【解析】长江上游植被破坏,一方面加剧了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在中游湖泊、水库、河床淤积,影响湖泊、水库的蓄洪能力和河道的泄洪能力;另一方面,涵养水源、削峰补枯功能减弱,加剧中游地区的洪涝灾害。
3.石漠化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土层瘠薄的石质山区,受地形、气候、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严重的水土流失使许多耕地变成裸岩地,光秃秃的岩石尽显其上,形成石漠化。1.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成因
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成因一般都要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去分析。具体图解如下: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同一次地震中,东、西两坡相比,受灾体易损程度较大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镇在利用地下水方面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该问题导致的不良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图中西侧森林被砍伐,引起地下水的变化是________,河水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示地区要减轻自然灾害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思路点拨】由图中内容可以看出西坡城镇和井较多说明人类活动多,再结合所学知识确定答案。
【解析】西坡人类活动多于东坡,发生同一灾害时,西坡的环境更不稳定,更易使受灾体受到损害,这也加重了灾情,人类可以通过植树造林,合理利用水资源,增加植被覆盖率,及时防范等方式来减小灾情。
【答案】(1)西坡西坡有城镇分布,人口和经济密度大
(2)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表沉降引起地面建筑物塌陷,并有可能诱发地震或塌方
(3)地下水补给减少,水位下降河流含沙量增加,流量季节变化大,洪水水位抬高
(4)植树造林,恢复植被,增加覆盖率;不要在洪水高风险区有过多的经济活动;合理利用水资源。
1.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由于工厂、交通工具、家庭炉灶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人为二氧化碳排放量加速增长;毁林,特别是热带雨林的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增加,而且呈越来越快的趋势。
2.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提示】加剧洪涝和干旱等气候灾害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影响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1.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及产生的灾难性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