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魁夷的心灵图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山魁夷的心灵图景
作者:袁雅骞
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19年第44期
摘要:东山魁夷是一名日本画家,但是他的艺术理论和创作的素养却是世界性的。他长期致力于探索东西方艺术融合,坚持“探索日本之美”的绘画主题,他把朴素幽静的东方审美观念和西方造型语言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使他的绘画在风景画中独具一格。本文以东山魁夷的风景画为例,探究繪画特点的形成,分析影响东山魁夷绘画特点的因素,并阐述他绘画语言的现代性,探索东山魁夷风景画的艺术创作思路和绘画特点所给予我的启示。
关键词:东山魁夷;绘画特点;影响因素
一、东山魁夷的艺术地位
东山魁夷是二战后日本最负盛名的风景画画家,他与平山郁夫、高山辰雄并称为日本当代画坛的“三座大山”。同时,他致力于散文写作,文笔细腻而幽美。他保持了日本传统绘画的手法,同时兼收并蓄了中国和西欧的艺术风格。他的风景画探索日本之美,描绘未经尘世污染的纯洁的自然景观。画作在保持原有的平面性的同时增强了时空感,在装饰性中抒情寓意,格调高雅,朴素幽静,充满诗情哲理。
二、东山魁夷的绘画特色
(一)、单纯与丰富结合
东山魁夷的风景画经常以某种色相作为一幅作品的色彩基调。在这个基调里变化纯度和明度,例如《青响》,画面上几乎没有其他的色彩,只有占画面大面积的青绿色的树木与中间白色的泉水相互映衬,越发显得幽静、纯洁。还有的是在这一大色彩基调里糅杂很多颜色,却又协调统一于这一基调。
东山魁夷的作品尽可能地把自然景物概括成简洁的轮廓和图形,有的几乎就是比较含蓄的几何形体,使纷繁的自然风景变得简单而富有层次。他过滤了与心中风景无关的杂质,使得每一具体物象的特征更加突出如树、山、路,轮廓更加简化与清晰。用简单的物象传达深沉的内涵。他的作品《青韵》每棵绿树都是一个几何形体,整幅画就是由无数个几何形体组成,相似却不同,单纯而又丰富。
(二)、理性与感性结合
东山魁夷的绘画在构图和绘画图形以及颜色分布安排上都极为讲究。这是我一直想要学习的地方,也是很难的一部分。构图极简,用色极简。东山魁夷经常选择一种色相作为整幅画的基调色,使画面仿佛被笼罩在一种浓厚的情绪当中,通过他独特的色彩形式以及象征意义,构建了他的风景世界。例如《山谷》,整幅画以小溪为主体,用白雪衬托,或者也可以说用小溪的绿来衬托雪的白,冬天的纯净之感表露无疑。冰冷的白雪间一条小溪缓缓流动,一静一动,透出丝丝暖意。画面的灵魂就在于构成小溪形的那两条曲线,而这两条曲线就是理性与感性的完美结合。诠释出冬雪的柔软与厚度,还有小溪流水自然形成的轨迹。用自己的理性控制来表现生命感和自然感。
(三)、装饰性
日本式审美的最大特点是追求优雅的装饰性。写实与装饰化本来是相反的因素,但在日本绘画中,却将这一对矛盾关系融合得相得益彰,浑然一体。平实细腻的写实性和优美典雅的装饰性协调统一,同时又不失对对象生命感特质的表现。
装饰包括四个因素:抽象性、规则性、几何风格、平面样式。东山魁夷的绘画是基于写实基础上的抽象,有时会运用几何要素,例如《山谷》《冻池》作品全部的生命就寄托在画面中不规则、富有韵律的曲线上.这看似极富装饰意味的线条其实正是画家为了不丧失生命感和自然感的刻意为之。规则性是东山魁夷绘画装饰性的最大特点。例如《青韵》、《映像》整幅画面就是树木的不断重复,重复但有变化,不管是造型还是色彩上都有微妙变化,这样使得画面单纯而又雅致。“对称”体现在构图上,东山魁夷利用水的倒影来完成他对称构图这一偏好。这大概与他的个性有关,平静的水才能倒出完整的影,他的心就如这平静的水一样不问世事。
装饰性让东山魁夷的作品打破了日本传统绘画,融入了西方现代元素,但又努力与装饰画保持距离,不失生命感和自然感。
三、影响东山魁夷绘画特点形成的因素
(一)、人生经历
东山魁夷1908年出生于横滨,后随家人到神户生活。当时日本正处于明治维新时期,神户成为日本最大的海港之一,东山魁夷就在这个东西文化碰撞融合的城市度过了自己的童年时代。从小爱画画的他中学开始自学西方美术。由于身体不好,他经常被送到偏远的乡村小镇疗养,身处幽静的山林中,东山魁夷渐渐地喜欢上了神户的山和海,这些山和海走进他的生命,影响着他的一生,成为他一生的绘画主题。
大学时由于父亲的坚持东山魁夷选了日本画专业。之后去德国留学,在柏林大学哲学系学习美术史,使他更全面更深入的接触到西方艺术。之后父亲病重,东山魁夷回国。在接下来短
短几年里他经历了失去血亲和战争肆虐的残酷现实,东山魁夷开始重新感悟人生,风景表达的深刻精神和内涵也更加透彻。
(二)、日本文化(瞬间即永恒)
在审美观上东西方有着显著的差别,日本文化常带有一种伤感的成分。日本的浮世绘通过表现热闹的戏宴歌女、市井生活,来传达一种瞬时性,隐隐透出背后的心酸。所谓浮生若梦。
武士道曾作为长期贯穿日本人内心的一种情绪,无法忍受失败的羞辱。这种情绪,在艺术家群体中同样存在,他们强化自己的感受,并把这种感受放大。情绪上的义无反顾,最后变得鲜血淋漓,不避讳内心的极端感受。正因为他们认识到这种生命短暂的美,做事情才会这样彻底。日本人看似很积极的生活,骨子里却满是悲观。东山魁夷在他的散文里写道:“一只鸟只知道不停地飞,但它不知道飞得越快,越尽快地飞向死亡。” “流转与无常是我的人生”。他的文字里透着悲观,但却又有一种看透人生淡然接受的感觉。所以他的风景画才会让人感受到淡淡的哀伤,却又让人内心平静,是感性与理性的交织。
(三)、禅宗
虽然没有研究表明东山魁夷信奉佛教,但是生长在佛教之国,自然会潜移默化。禅宗认为,人的平常心是道,是“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总是法身。”一般的内悟。例如东山魁夷的《山谷》、《冻池》、《白色的清晨》,任何一处小景色都能唤起艺术家诗情万千,和对人生的感悟。禅宗是从内在捕捉生命,任何看来无意义的事都能表现生命的一体,创造出一种召唤我心的艺术力量。
川端康成评论东山魁夷的风景画为“充满禅意的现代宗教画”。禅宗所谓的禅并不是某一种特定的修行方法,而是指悟到本性的一种状态。他的画以自然景观体现佛理,用山水体现禅机,禅的心境与自然互为幻化,当心境与自然融为一体时,便能体会到一种淡然、清幽、虚寂、无虑的境界。例如他的作品《残照》,他认为这幅作品有着极为独特和鲜明的审美意象,象征着深刻的禅。他撰文道:“命运的安排偶然使我来到九十九谷的山顶上,一切尽收眼底。冬季枯黄的野草在我的脚下,身后树木的叶子不停落下,望着眼前一望无垠的山谷,我感到天地将我包裹起来,我的一切在这一瞬间都与命运连在一起。我平静地确认自己和命运的相互存在,同时也相互生存在无常之中。然而面对这萧瑟荒凉的景色、寂寞孤独的自己,我却能够从内心感到一种充实。”“无常”“宿命”“无我”即是佛教的基本教义,早已在东山魁夷的心里扎根,反复思考着生与死、变化与无常,佛教所传达的思想不仅影响着东山魁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生命观,还有他的审美观。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