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性技术_组织创新与产业成长预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 业 数 量, nE≥1, nN≥1, q 为 企 业 的 产 量 , qN, k( k=1, 2……nN) 为 采 用 新 技 术 企 业 的 产 出 , qE, k( k=1, 2
… … nE)
表示采用既有技术企业的产出。假定
Q!
=∑n! k=1
q!, k
(
!=N,
E)
为采用不同生产技术企业的
[收稿日期] 2006- 10- 10 [基金项目] 广东省软科学研究项目“创业、创新与广东民营科技企业成长”( 批准号 2005B70101007) 。 [作者简介] 苏启林( 1971—) , 男, 安徽庐江人, 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副教授, 经济学博士。
117
夺战? Christensen( 1992) 指出技术 S 曲线仅在描述单个公司的经历中有用, 例如, 硬盘产业中的进攻 者取得战略优势的技术变革在本质上是构架上的, 主流公司觉得这些技术难以应用是因为构架配 置从一开始就不受重视, 技术 S 曲线无法预测产业技术发展趋势, 是因为仅从技术角度构架创新是 不可行的, 因为除了技术创新之外, 还要结合市场创新才能准确预测产业技术变迁轨迹。
2. Chr istensen 破坏性创新理论分析框架 Christensen( 1997) 将技术创新与市场创新成功地融合在一起, 提出了破坏性创新的理论分析框 架, 用于分析预测产业发展。以创新的环境为基础确定了两个明显不同的分类, 包括维持性创新 ( Sustaining Innovation) 和破坏性创新( Disruptive Innovation) 。维持性创新是以处于主流市场的高端 消费者为目标, 这些消费者往往要求得到性能更好的产品。大部分维持性创新一般是渐进式的, 这 是所有在位者一直致力发展的目标, 有些维持性创新可能是突破式的, 产品功能被大幅提升。由于 创新过程中并不存在真正的技术障碍, 主流市场上的竞争对手总是在维持性技术竞争中获胜, 获取 先占优势。破坏性创新目标并不是向主流市场上的消费者提供功能更强大的产品, 而是通过引入与 现有产品相比尚不够好的产品和服务, 或者提供比较简单、更加便利与廉价的产品, 吸引处于次要 市场上不太挑剔的消费者, 甚至潜在消费者( 非消费者) 。 值得注意的是, 很少有一种技术或商业创意本质上具有维持性或破坏性。相反, 它们的破坏性 影响必须与战略决策相匹配, 也就是管理者将创意形成计划, 并且实施它。成功的破坏者知道( 无论 是凭直觉还是明确地) , 破坏性战略极大地增加了竞争成功的概率。一旦破坏性产品在新的或低端 市场上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改进循环就开始了。同时, 由于技术进步的速度超过了消费者使用技术 的能力, 因此以前尚不够好的技术最终得到充分改进, 并使之更符合更挑剔的消费者的需求, 在这 种情况下, 破坏者就变成新的市场在位者。虽然行业目前的领导者几乎总能获得在维持性创新方面 的竞争优势, 但是新进入企业更容易取得破坏性创新战略的领先优势。破坏性对行业领导企业( 在 位者) 具有毁灭性打击, 由于在位者资源配置是为了支持维持性创新, 因此, 它们无法做出回应。在 位者主要动机在于维持和提升在高端市场的市场份额( 在位者之间的激烈竞争) , 没有动力在破坏 者认为有吸引力的新的或低端市场上进行防卫( 动机不对称) 。 Christensen 的贡献在于, 发现了技术创新过程所具有的破坏性与非主流性, 并将这一发现表达 成两条平行线, 横轴为时间, 纵轴 为产品功能( 见图 1) 。图 1 中上 面的那条线是由在位者主导, 处 于受攻击地位的主流市场走势; 下面那条线则是由新进者主导, 属于攻击方的次要市场走势。要 寻 找 创 新 的 破 坏 点 , Christensen 认为可紧盯住非消费行为的市 场、永不满足的消费者以及质量 太好的产品或服务三个领域。要 想破坏在位者, 新进者必须利用 更便利、更便宜的破坏性技术作 为工具。破坏性创新的发展, 究竟 是在位者的主流市场被蚕食, 还 是次要市场被在位者吸纳, 并不 决定于一时的得失, 而是一个长 期 演 化 的 过 程 。 Christensen
118
( 1997) 证明, 面对破坏性创新的竞争对手, 那些大公司注定要失败, 因为它们不得不取悦于最有价 值的客户, 而且别无选择— ——它们受到重力一样的力量牵引走向末路。
二、数学模型与实证研究
1. Adner - Zemsky 模型( 2005)
Adner 和 Zemsky( 2005) 对提出 Christensen 的理论进行了模型化。假设仅有两种生产技术( !)
产量。
在古诺均衡下, 每个企业产量满足:
q* !,
k∈arg
max
q
q[p! ( θ*! -
q* !,
k+q,
θ*!)
-
c!
]
即:
θ*!=∑nk=! 1
q* !,
k
!=N, E; θ=1, ……n!
现对新产品需求进行分析。对次要市场的消费者而言, 要么选择购买新产品, 要么选择不买。买
新产品者 θV2- PN>0, 即 θ>PN / V2。假设主流市场消费者数量为 S1, 次要市场消费者数量为 S2, 则需要 新产品的数量为 max{S2 [1- PN / V2], 0}。
考虑市场因素, 将 V1, V2 改 写 成 V1( t) , V2( t) , t≥tN, V2( tN) =CN 为 消 费 者 选 择 新 产 品 的 分 界 点 。
VE′( t) ≥0, 且 VE( tN) >CE 表示既有技术有正的产出( 当新技术可行时) , n 为采用新技术或既有技术的
方面, 既有技术的边际成本越低, 采用既有技术企业的数量也就越多, 运用新技术破坏主流市场也
就越少, 因此, 既有技术边际成本越低导致破坏性技术越少。
消费者的收益为 θV- P( P 为价格) , 每个市场的规模 Si>0, 主流市场上消费者对新产品的质量
判断为 V1, 对次要市场上新产品的质量判断为 V2, 主流市场对既有技术生产的产品为 VE( 在次要市 场为 0) 。按照 Christensen( 1995) 的观点, 新产品在主流市场上质量较低, 因此推出: VE>V1, V2≥V1 ( 新技术在次要市场上更受欢迎) 。
现在再考虑主流市场对新产品的需求, 主流市场消费者有可能选择不买或购买现有产品
( θVE- PE) , 因此, 只有当 θV1- PN>max{θVE- PE, 0}才能导致主流市场消费者购买新产品, 因为 θV1- PN- max{θVE- PE, 0}中 θ增加到 PE / VE 时再下降。主流市场上新产品有正的需求当且仅当( PE / VE) V1-
仅存在于两个不同的市场( i) , 即主流市场( i=1) 和次要市场( i=2) , 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判断( v) 依
赖于他们对技术贡献的估计, 主流市场和次要市场分别具有不同的 v, θ为消费者愿意为该质量支
付的价格, θ~[0, 1]。
新技术首先进入次要市场, 当其成熟时再进入主流市场。判断新技术是否具有破坏性主要在于
个特别低的价格( 即很高的产量) 而言, 企业生产产品不依赖市场, 新技术将不具有破坏性, 这是因
为, 主流市场上的消费者不愿将低价格与质量进行交易( 低端消费者) 。因此企业采用新技术破坏主
流市场可以采用一个高的价格, 面向低价格的低利基价格策略以及大规模生产市场策略等。
当新技术的边际成本越低, 大规模生产市场策略越具有吸引力, 新技术也越具有破坏性。另一
主流市场与次要市场顾客的偏好类似程度、技术轨迹、产品改进后边际效用的降低程度。此外, 还取
决于每个市场的规模, 技术的边际成本以及采用新技术/既有技术的企业数量。
在直觉上依赖对采用新技术企业的需求函数的理解。对一个特别高的价格( 即很低的产量) 而
言, 企业生产只能去顺从次要市场的消费者, 因为只有在次要市场上, 新技术才具有最高价值; 对一
[关键词] 破坏性技术; 创新; 产业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480X( 2006) 11- 0117- 08
一、破坏性创新理论分析框架
1. 破坏性创新理论产生的背景分析 Waldman( 2001) 运用 SCP 框架分析了美国计算机业技术的发展, 1957 年 IBM 在晶体管技术上 获得的领先优势使得其销售收入首次突破 10 亿美元( 1946 年仅 1 亿多美元) , 随着系统 360 的成功 开发, 确立了 IBM 在计算机产业 20 年的领先优势。但是, IBM 并没有对大型计算机向小型个人电脑 转变的计算机产业破坏性技术( Disruptive Technology) 变化作出准确的预测, 导致了领导地位的丧 失。而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已经确信计算机产业将走向大众, 并且当它爆炸时, 将会导致规模惊人 的技术革命, 微软从 MS- DOS 起步, 开始在计算机领域雄霸天下。 Foster( 1986) 提出了技术 S 曲线理论, 解释了破坏性技术为什么常常由产业的新进入企业开发 和引进, 而非老牌领先企业( Cooper, Schendel, 1976; Henderson, 1988) , 技术 S 曲线理论大多数在产 业层次上进行分析, 大部分以硬盘产业的技术进步( 硬盘技术的纪录密度) 为案例, 解释一些非主流 技术方案在替代现有主导技术的过程中取得成功或失败。1960—1990 年间硬盘产业有 7 种不同构 架技术的产品, 在元件层次( 磁头、磁盘、伺服装置、马达、控制器软件或固件) 上有无数次的技术进 步, 也有破坏性的技术创新。在这个技术进步的过程中, 包括 IBM 等在内的全世界 130 多家公司先 后进入硬盘产业, 但在定义为产品代的 7 次构架创新中有 5 次是由新进入公司领导的, 即在硬盘产 业中, 不是元件技术而是新构架技术的出现导致产业内领先企业的突然衰落, 14 英寸硬盘主导厂商 CDC 公司在 8 英寸构架推出后, 被 Micropolis 等新进入者超过, 而希捷等新进入者又淘汰了原领先 者, 主导了 5.25 构架, 相比较 5.25 构架, 昆腾在 3.5 英寸硬盘上获取了主流地位( Christensen, 1992) 。 为什么老牌硬盘制造商能够领导整个产业开发元件技术, 但输掉了关键层次上的构架技术争
Biblioteka Baidu119
PN>0 ! PN < V1PE / VE, 即只有 PN 远低于既有的价格 PE 时, 新产品价格在主流市场上有正的需求。 作出以下两个判定标准以判定新技术是否有破坏性( 证明从略) : 一是当 0<θE<S1( 既有产品的
数量低于主流市场消费者数量) ; θN>"θN( θE) >0( 新产品需求大于新产品均衡需求) ; 0<PE<VE( 既有产 品价格低于消费者认可的质量) ; PN <P"N( PE) ( 新产品价格远低于新产品均衡价格) , 同时满足以上 四个条件的新技术才具有破坏性。二是当新技术具有破坏性时, 必须是当 0<θ1<θ2≤1, 低端消费者 θ∈( θ1, θ2) , 购买新产品, 新技术才显示突破性。
2006 年 11 月 第 11 期 ( 总 224 期)
【案例研究】
中国工业经济 China Industrial Economy
Nov., 2006 No.11
破坏性技术、组织创新与产业成长预测
苏启林
( 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 广东 广州 510632)
[摘要] 本文对 Christensen 创立的破坏性创新理论进行了梳理, 对其理论背景、分 析框架、数学模型及实证研究进行了一个全方位的描述。破坏性创新作为目前世界主流管 理理论尽管在中国受到了不应有的忽略, 但相对于 Porter 的竞争理论, 更适合于中国国情 的研究。本文最后运用破坏性创新理论, 对“中国制造”的未来产业成长选择之路进行了 预测。
存在, 一种是新技术( !=N) , 另外一种是既有技术( !=E) , 区分这两种技术的指标是相关产品的边际
生产成本( c) , 新产品为 CN, CN≥0, 既有技术为 CE, CE≥0。不同技术对产品的贡献随着技术的变迁而 改变, 且这种改进是沿着一条固定的技术轨迹推进的, 技术轨迹决定相关的贡献水平。消费者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