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申报模板:34-民族民间艺术介入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民间艺术介入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研究
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问题的提出
民族民间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变和西方强势文化的“入侵”,民族民间艺术面临着传承和创新的巨大挑战,不少传统民间技艺正逐步淡出人们的视野。环境设计是对于建筑室内外的空间环境,通过艺术设计的方式进行整合的一门实用艺术设计。然而,环境设计的教学长期以来一直沿用的是西方的现代教育模式,缺少对本土文化底蕴的深入挖掘,现有的创新教育理念滞后,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比较严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提出,2015年起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在此背景下,为了提高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促进民族民间文化的繁荣和发展,特提出本课题。
(2)课题界定
本课题围绕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展开,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以民族民间艺术的学习为切入点,通过融合教学的手段,使学生在学习和领悟我国博大精深的民间艺术深厚文化内涵的同时,学会“古为今用”、“外化而内不化”的方法,理顺传承与创新、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关系,推动设计教育在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创新、提高专业学生创造力培养方面的积极能动作用。
(3)国内外研究现状
当前,国内大多数高校的环境设计教学体系都沿用着西方现代教育的模式,这让许多学生对于西方环境设计体系的了解非常深入,他们习惯西方的设计风格也喜欢它。民族民间艺术在环境设计教学中运用的很少,将它贯穿到整个环境设计教学体系中的研究更是少见。
目前,和本课题完全一样的没有,类似课题有:1、明兰主持的南华大学高等教育改革与研究立项课题“民间美术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价值探索与应用研究”,着重探讨民间美术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重要性及应用研究。2、张慨主持“设计教学中地方文化的导入——以陕西科技大学为例”是陕西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课题,强调地方文化概念及其课程体系建设,研究强调以地方文化产业为主题的案例教学实践,为各地文化产业服务提供培养设计人才的模式。
许多国家对于民族民间艺术的保留与传承工作都进行的十分具体。例如,日本就将民族民间艺术很好的运用到环境设计中,枯山水最早见于平安时代的造园书《作庭记》中,而现代的的日本景观设计师以禅宗哲学为基础将枯山水灵活的运用到环境设计中,将此流传并发扬。
(4)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从环境设计专业开办至今,一直借鉴着发达国家现成的模式,在设计教学的初级阶段起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设计教育的不断深入与完善,我们发现这一教学模式存在一些弊端: 1)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在设计方面容易仅仅停留在使用功能这样的面层,缺乏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没有特色,普遍表现为单调、乏味,设计师的综合素养远不及发达国家;
2)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在设计课程上的设置,还是对包豪斯设计课程的延续与改良,这并不能满足我国环境设计专业的需要;
3)环境设计教学一味地借鉴别国的成功作品,导致我们培养的设计师缺乏民族艺术,缺乏民族自豪感。
本课题的研究能够促进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促进专业的与时俱进和发展,提高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设计作品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文化特色,同时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与创新。
2、课题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
(1)课题理论依据
1) 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学习过程中人的因素,把学习者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观。这一理论遵循了“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迎合了当前新课改的要求,对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自学和探究能力是有着积极作用的。
2) 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巴班斯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完整的活动过程。教学过程最优化要求教师的教学过程最优化和学生的学习过程最优化统一起来。教学过程包括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效果五个基本成分,要使教学过程最优化必须选择每个过程的最优化方案,发挥整个教学系统的最大可能性。
(2)研究目标
本研究将围绕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结构与体系展开,对改进现有教学模式作出探索: 1)如何将民族民间艺术的学习融入到现有的环境设计的教学中来;
2)如何将民俗文化、民族艺术和民族技术等融入到现有的专业教学中,以更加科学有效的方式与设计课程相连接,让原本完全西化的课程体系与之交融,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环境设计课程;
3)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意表达能力。
(3)研究内容
1)民族民间艺术在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的课程设计
民族民间艺术在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的课程设计需要进行课程名称制定、教学时间安排、教学计划制定;教学大纲、教案、讲义的撰写;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考核、进度的设计等内容的研究。
2)构筑传统文化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这是课题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学-用”三位一体教学体系的构建;二是对现有课程教学体系的进一步优化,构建“基础学习-理论提升-创新应用”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三是形成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课程体系,研究实践教学的优化。
3)课程教学管理、运行、监控及评价体系的研究
研究制定与本教学模式相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和办法,建立保障该体系顺利实施的运行机制。增强学产结合,建立有利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新机制。同时,做好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的监控,通过多方位、多侧面的教学信息反馈和质量评估,建立起适合的监控和评价体系。
4)其他配套体系的研究
为突出环境设计学生民族艺术与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创造有利于课程建设的良好环境。首先是打破封闭单一的教室教学方式,扩大人才培养过程的特色性和开放程度,探讨校内与校外,教室与实验室、专业教师与手工艺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其次是加强校内实验室的建设,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提供场地和设施的保障,营造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
(4)研究假设
学生在大学的初期阶段学习民族民间艺术的基础知识,在中期阶段的专业课学习过程中将前期学到的民族民间艺术融入到专业设计中去,相信这会迸发许多新的灵感和新的思路,使学生在学习环境设计的过程中领悟我国博大精深的民间艺术深厚文化内涵,学会“古为今用”的设计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5)创新之处
创新性地提出将民族民间艺术引入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