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背诵的知识点
公务员管理考试知识点总结
![公务员管理考试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12f4e60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2b.png)
公务员管理考试知识点总结一、公务员管理概述1. 公务员管理的概念和特点2. 公务员管理的基本原则3. 公务员管理的职责和任务4. 公务员管理的发展历程5. 公务员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二、公务员管理相关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 《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条例》3.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工资条例》4. 《人事行政管理条例》5. 其他与公务员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三、公务员管理的组织结构和职能1. 公务员管理机构2. 公务员管理的职能分工3. 公务员管理的工作流程和机制4. 公务员管理的绩效评价和考核四、公务员管理的政策与实践1. 公务员管理的政策理念2. 公务员管理的实践经验3. 公务员管理的改革措施4. 公务员管理的发展趋势五、公务员管理的基本知识1. 公务员的政治素质要求2. 公务员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3. 公务员的业务知识与能力4. 公务员的法律法规知识六、公务员管理的基本技能1. 形象与礼仪2. 沟通与表达能力3. 管理与领导能力4. 团队协作与合作精神七、公务员管理的典型案例1. 典型的公务员管理案例2. 典型的公务员管理经验3. 典型的公务员管理问题与挑战4. 典型的公务员管理解决方案八、公务员管理的现状与展望1. 公务员管理的现状分析2. 公务员管理的发展趋势预测3. 公务员管理的问题与挑战4. 公务员管理的发展前景以上是公务员管理考试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祝愿大家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成为优秀的公务员!。
公务员考试必背常识大全
![公务员考试必背常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91bc50b6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9c.png)
公务员考试必背常识大全关键信息项:1、政治常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重要会议及决策国家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2、法律常识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经济法等3、经济常识宏观经济微观经济国际经济经济政策4、管理常识行政管理公共政策领导科学5、人文历史常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传统文化6、科技常识前沿科技成果基础科学知识生活中的科技应用7、地理常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中国地理世界地理11 政治常识1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公务员考试中的重要内容,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考生需要深入理解这些理论的核心要点、发展历程以及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指导意义。
112 党的重要会议及决策也是必背知识点,例如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等会议的主要内容和决策部署。
了解党的方针政策的调整和发展方向,对于准确把握政治动态至关重要。
113 国家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方面,要熟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
12 法律常识121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考生需要熟知宪法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设置等内容。
122 行政法涵盖了行政行为、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方面的知识,对于理解政府的行政职能和规范行政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123 民法包括民事主体、民事法律行为、合同、物权、债权、侵权责任等内容,与日常生活和经济活动密切相关。
124 刑法则涉及犯罪构成、刑罚种类、常见犯罪的认定等,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重要法律。
125 经济法如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对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有着重要作用。
13 经济常识131 宏观经济方面,要掌握国民经济核算、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周期、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等知识。
132 微观经济涉及市场供求关系、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与收益、市场结构等内容。
公务员考试必背常识大全
![公务员考试必背常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f8a3af06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7c.png)
公务员考试必背常识大全公务员考试是我国各级政府机构招聘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竞争性。
为了能够在公务员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考生需要充分备考并熟悉各种相关的常识知识。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公务员考试必背常识大全,并介绍一些备考方法和技巧。
一、政治常识政治常识是公务员考试中最重要的考察内容之一。
考生需要了解国家的政治体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党制度、决策机构等相关知识。
同时,还需要掌握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等内容。
二、法律法规法律法规是公务员从业所必须熟知和遵守的内容。
考生需要详细了解我国的宪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各类法律,掌握法律的基本概念、原则和适用情况。
此外,还要特别关注涉及到公务员从业的行政法规,如公务员法、办事指南等。
三、经济常识经济常识是公务员考试中的另一个重要考察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熟悉经济政策、经济指标、经济院校、经济增长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还需要掌握一些国内外重要的经济组织和国际经贸规则。
四、文化常识文化常识是公务员考试的辅助内容之一。
考生需要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节日、文学艺术、音乐舞蹈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还需要关注当代文化现象和热点话题,如电视节目、电影作品、文化创意产业等。
五、科技常识科技常识是公务员考试的新兴考察内容,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这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考生需要了解科技领域的基本概念、发展态势、科技政策以及一些重要的科技成果和科技企业。
六、外交常识外交常识是公务员考试中的重要考察内容,考生需要了解我国的外交政策、外交原则、主权和领土、国际形势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还需要熟悉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和国际法律法规,了解国际关系和国际合作。
七、时事热点时事热点是公务员考试中的重点考察内容之一。
考生需要关注国内外的重要新闻事件、政策法规的变动、国内外的重要会议和论坛等。
除了了解基本的信息外,还需要掌握相应的背景知识和政策解读。
公务员考试具体知识点总结
![公务员考试具体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ae23f90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16.png)
公务员考试具体知识点总结公务员考试是一项选拔政府和公共机构工作人员的选拔性资格考试。
公务员承担着管理国家和民族的重要职责,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因此公务员考试的选拔标准一般都比较高。
公务员考试的考试内容包括言语文字、基本知识和基本素质等。
本文将以公务员考试的具体知识点为主题进行总结。
一、政治理论知识政治理论知识是公务员考试的主要考查内容。
这部分知识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
这些理论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共产党的建设等内容。
考生需要深刻理解这些理论,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二、法律基础知识公务员从事的工作通常都是和法律法规有关的,因此考试中对法律基础知识的考查也是非常重要的。
包括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商法、劳动法等各种法律知识。
考生需要了解这些法律知识,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合理运用到相关岗位中。
三、中国历史和军事知识中国历史和军事知识是公务员考试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这部分知识包括中国古代历史、近代史、现代史等内容。
同时还包括中国古代军事、现代军事等方面的知识。
考生需要深刻理解中国历史和军事知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军事事态,从中感悟历史的发展规律和中国军事的现状。
四、社会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是公务员考试的必备知识点之一。
这部分知识包括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国际关系等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社会科学的最新动态,掌握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准确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中的社会问题。
五、文化教育知识文化教育知识是公务员考试的一项基础知识。
这部分知识包括语文、数学、外语、信息技术等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正确使用,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六、综合素质综合素质是公务员考试的另一项重要考查内容。
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组织纪律素质、工作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考查内容。
考生需要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遵纪守法、团结协作的意识,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和管理能力。
公务员中的常见专业知识点总结与归纳
![公务员中的常见专业知识点总结与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529479ac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f7.png)
公务员中的常见专业知识点总结与归纳一、导论公务员考试是一项重要的选拔工作,对于选拔合适的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公务员考试中,常见的专业知识点是考察考生对各领域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本文将总结并归纳关于公务员考试中常见的专业知识点,以便考生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二、行政管理1. 行政组织与管理行政组织的类型、层级关系、职能划分等内容是公务员考试中的常见知识点。
考生应了解不同层级行政组织的职责与工作范围,并掌握相关法规。
此外,行政管理的原则、方法、程序等也是不容忽视的考点。
2. 公共事务管理公共事务管理包括政府与社会关系、政策实施、危机管理、公共投资等内容。
考生应熟悉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变化与互动,理解政策实施的过程与策略,并掌握危机管理与公共投资的基本原理。
3. 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现代行政管理的核心之一,也是公务员考试的重要考点。
考生需了解绩效管理的目标、原则、评价方法等,并能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三、法律法规1. 宪法与行政法宪法与行政法是公务员考试的重要法律法规知识点。
考生必须深入了解宪法及其修正案的基本内容,了解宪法对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与规定。
同时,行政法的基本概念、制度安排与行政行为的法律性质也是必备的知识。
2. 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行政管理的重要法律依据,公务员考试对相关法规的了解程度有一定要求。
考生应牢记国家和地方性的行政法规,掌握各个领域的行政法规体系。
3. 相关法律与条例公务员考试还会考察国家法律与条例的相关知识,如劳动法、环境保护法、教育法等。
考生应熟悉各领域的法律法规,了解法律对公共事务的规范与要求。
四、经济管理1. 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公务员考试中的重要知识点,包括经济运行、经济政策、经济增长等。
考生应理解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和宏观调控的手段。
2. 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公务员考试中的另一个重要知识点,包括供需关系、市场机制、市场失灵等内容。
考生应了解市场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掌握市场经济中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公务员基础必学知识点
![公务员基础必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82405cc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22.png)
公务员基础必学知识点
以下是公务员基础必学的一些知识点:
1. 宪法和法律制度:了解国家宪法和各项法律制度,包括宪法的基本
原则、国家机构的组成和职责等。
2. 政治理论:熟悉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 政治制度和国家机构:掌握政治体制和国家机构的基本构架和职责,包括国务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等。
4. 党的建设:了解党的基本路线、各项方针政策和党的建设制度,掌
握党的组织、纪律和政治工作等内容。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机制,了解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6. 经济管理:掌握经济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包括宏观经济调控、财政、税收、金融等内容。
7. 法律法规:熟悉国家的法律法规体系,具有基本的法律素养,能够
正确运用法律条文解决实际问题。
8. 社会事务:了解社会事务的基本知识,包括教育、医疗、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和法规。
9. 信息技术: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包括计算机操作、办公软件
使用等。
10. 英语水平: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能够进行基本的英语交流和阅读理解。
以上是一些公务员基础必学知识点的简要介绍,具体考试内容可能会有所不同,考生需根据招考公告的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
公务员考试必考常识1417个知识点(精华版)
![公务员考试必考常识1417个知识点(精华版)](https://img.taocdn.com/s3/m/d554e848011ca300a6c39082.png)
公务员考试必考常识1.热带有几个季节—— 2个2.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印度3.“海的女儿”是哪个城市的城徽——哥本哈根4.被称为“老人国”的星系是哪一星系——椭圆星系5.妙应寺白塔始建于元朝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由当时哪国的工艺家阿尼哥奉敕主持修建——尼伯尔6.称为“数学之神”的科学家是——阿基米德7.“薛涛笺”产生于哪个朝代——唐8.产生海水潮汐的主要原因是——月球引力9.天文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天体10.领土面积居世界前四位的国家是——俄罗斯、中国、加拿大、美国11.我国最东边的城市是黑龙江的哪一个城市——绥芬河市12.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时间—— 1789、7、1413.面临江上大风大雨时,吴六奇唱的是哪一出戏——《沉江》14.非洲产量和储量都占世界第一位的矿产是——黄金、金刚石15.“杀龟大会”的“龟”是指——吴三桂16.被誉为“风车之国”是哪个国家——荷兰17.太阳表面温度大约多少——6000度18.晋与十六国时期,谁曾建立前燕、后燕、西燕、南燕——慕容氏19.荷兰的中央政府所在地是——海牙20.新石器与旧石器的差别是——制作方法的差别21.太阳在那一天离地球最远——夏至22.“书圣”王羲之的代表作是——《兰亭序》23.1945年发明了第一个充气轮胎的工程师是——罗伯特汤姆森24.是谁发明了磅秤——吉尔•佩尔索纳•德•洛百瓦尔25.第一架实用直升机的发明人为——西科斯基26.千佛坛是哪个国家的——印度尼西亚27.克里奥佩特拉是哪个王朝的君主——托勒密王朝28.青海湖蒙古语为“库库诺尔”,意为——青色的海布匿战争交战双方一方是罗马人,另一方是——迦太基人经验分享:在这里我想跟大家说的是自己在整个公务员考试的过程中的经验的以及自己能够成功的考上的捷径。
首先就是自己的阅读速度比别人的快考试过程中的优势自然不必说,平时的学习效率才是关键,其实很多人不是真的不会做,90%的人都是时间不够用,要是给足够的时间,估计很多人能够做出大部分的题。
公务员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公务员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76208553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15.png)
公务员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一、集合与命题1. 集合的概念:集合是具有某种特定性质的事物的总体。
2. 集合的表示方法:集合可以用列举法、描述法、扩展法等表示。
3. 集合的运算:集合的并、交、差、补运算。
4. 命题及其联结词:命题是陈述句,用“是”或“不是”表达判断。
二、函数与方程1. 函数的概念:函数是一种关系,每一个自变量对应唯一的因变量。
2. 函数的性质:奇函数、偶函数、周期函数、单调性、增减性等。
3. 一元二次方程: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判别式、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
4. 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图像及性质。
三、数列与数学归纳法1. 数列的概念:根据一定的规则排列起来的一系列数。
2. 常见数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斐波那契数列等。
3. 数学归纳法:数学证明方法,包括归纳假设、归纳证明、递推法等。
四、排列与组合1. 排列的概念:从 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m(m≤n)个元素并按一定顺序排成一列。
2. 组合的概念:从 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m(m≤n)个元素组成一个不包含顺序的集合。
3. 排列组合的公式及应用。
五、概率与统计1. 概率的概念: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 概率的计算:概率的加法公式、乘法公式。
3. 统计的概念:对数据进行描述、分析、推断及预测的数学方法。
4. 统计的方法和应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等。
六、数学问题解决能力1. 数学问题的解题策略:分析问题、确定解题思路、进行求解。
2. 数学问题的分析能力:通过数学知识解答实际问题。
3. 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列方程、几何推理、数学推理等方法。
以上是公务员数学考试中常见的知识点,希望考生加强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以提高应对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
公务员考试法理学重要基础知识点
![公务员考试法理学重要基础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d4c1a28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e0.png)
公务员考试法理学重要基础知识点
在公务员考试中,法理学是一个重要的考点,它涵盖了一系列的法律
原理、理论和逻辑推理等内容。
以下是一些公务员考试中常见的法理
学重要基础知识点:
一、法律的概念与特征:法律是指国家或特定权力机关制定、公布并
实施的规范性规则的总称。
法律具有强制性、普遍性、确定性、正当
性等特征。
二、法律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法律可以分为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商法等各个领域。
同时,法律也可以分为国家法和国际
法两大类。
三、法律文书的要素:法律文书是运用法律语言表达法律意思的书面
文件。
一份完整的法律文书通常包括标题、引言、正文、结尾、附件
等要素。
四、法律解释的方法:包括文本解释、历史解释、制度解释、目的解释、价值解释等。
在具体应用中,根据具体情况可能会采用不同的解
释方法。
五、法律责任与法律人格:法律责任是指违反法律规定而应承担的法
律后果。
法律人格是指个人或组织在法律上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主
体地位。
六、法律效力与法律效果:法律效力是指法律自发出之日起具有的约
束力和适用力。
法律效果是指法律对特定行为、事实所产生的后果。
七、法律的适用与解释:法律适用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对具体案件进行法律判断和裁决。
法律解释是指对法律条文的含义和适用范围进行解释和说明。
要在公务员考试中掌握好法理学的重要基础知识点,需要对相关法律条文和理论进行系统学习和深入理解。
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和解答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法律素养和理论水平,才能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公务员考试基础知识
![公务员考试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c9bfbb02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fc.png)
公务员考试基础知识
《公务员考试基础知识》
作为一名考公务员的备考者,必须要有一定的基础知识。
公务员考试基础知识包括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等各方面的内容,是考生备考的重点和基础。
下面就对公务员考试基础知识作一简要介绍。
政治部分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等内容,考生需要理解这些理论,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法律部分包括宪法、民法、行政法、刑法等,考生需要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的基本原理和适用规则。
经济部分包括宏观经济、微观经济、国际经济、经济学理论等内容,考生需要了解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和经济政策等。
管理部分包括公共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领导学等内容,考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和技能。
公务员考试基础知识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公务员是国家和政府的管理者和执行者,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通过考试,选拔出优秀的人才,能够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服务。
因此,考生在备考期间,务必要认真学习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做到知行合一,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总之,公务员考试基础知识是备考的基础和重点,考生应该注重理论的学习,结合实际问题加以分析和解决,全面提高自己
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考试中取得成功,成为一名优秀的公务员。
公务员考试文化常识知识点
![公务员考试文化常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e06a494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ff.png)
公务员考试文化常识知识点在公务员类考试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是必考的一个科目,里面有专门的一部分是常识题目,涉及的范围比较大,你知道文化常识知识点有哪些?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些2021公务员考试文化常识知识点,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公务员考试文化常识知识点:一、中国文学之最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南宋的李清照;古代最著名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古代最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古代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是鲁迅;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是茅盾的《子夜》;现代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呐喊》。
二、常见借代词语1.桑梓:家乡2.桃李:学生3.社稷、轩辕:国家4.南冠:囚犯5.同窗:同学6.烽烟:战争7.巾帼:妇女8.丝竹:音乐9.须眉:男子10.婵娟、嫦娥:月亮11.手足:兄弟12.汗青:史册13.伉俪:夫妻14.白丁、布衣:百姓15.伛偻、黄发:老人16.桑麻:农事17.提携、垂髫:小孩18.三尺:法律19.膝下:父母20.华盖:运气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22.庙堂:朝廷拓展:公务员考试报考条件:(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二)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四)具有良好的品行;(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七)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八)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公务员考试知识点总结语文
![公务员考试知识点总结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8643f93c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2a.png)
公务员考试知识点总结语文一、国家机构1. 国家机关概述国家机关是指国家的行政管理机关,包括国家机构和人民团体。
国家机关一般包括国家主席、国务院、全国人大、国务院、国务院常务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等。
2. 国家权力机构(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高权力机关,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
(2)国务院:国务院是国家中央机构,行使行政管理职权。
(3)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3. 国家行政机构(1)国务院办公厅(2)国务院各部委(3)地方各级人民政府(4)地方各级政府直属机构(5)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办公厅(6)地方党委办公厅4. 国家司法机构(1)最高人民法院(2)最高人民检察院(3)地方人民法院(4)地方人民检察院5. 国家民族团结机构(1)民族宗教事务部(2)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6. 国家安全机构(1)国家安全部(2)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7. 中组部机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组织部二、国家制度1. 国家制度概述国家制度是指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和社会制度的总称。
国家制度是一国政治制度和政府组织法的总和。
2. 国家的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 国家的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 国家的文化制度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尊重人民群众文化创造,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全面发展。
5. 国家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党的理论1.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1)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2)历史唯物主义(3)价值规律2.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1)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历史地位(2)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历史地位(3)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历史地位(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和历史地位3. 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2)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优越性(3)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点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性质和作用(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制度(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内涵(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和理论基础(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四、宪法法律知识1. 宪法的基本原则(1)国家的根本制度(2)国家的性质(3)国家组织的基本原则(4)全国人大的权力(5)宪法的修改程序2. 国家机构的基本法律(1)国家机构制度的基本法律(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法律(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3. 国家法律制度(1)行政法律制度(2)刑事法律制度(3)民事法律制度(4)财政法律制度(5)国家行政机关的法律制度(6)国家司法机关的法律制度4. 法律的适用(1)法律的适用范围(2)法律条文的适用(3)法律的适用原则5. 行政法律制度(1)公务员法律制度(2)国家公务员法律制度(3)国家机关办公厅法律制度六、职务知识1. 公务员的基本工作职责(1)公务员的基本工作性质(2)公务员的基本工作标准(3)公务员的基本工作态度2. 公务员法律法规(1)公务员法律法规的基本范围(2)公务员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3)公务员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3. 公务员工作规范(1)公务员工作作风(2)公务员工作效率(3)公务员工作素质4. 公务员的工作能力(1)公务员的基本工作能力(2)公务员的编制工作能力(3)公务员的工作环境能力5. 公务员的职务分类(1)国家机构和事业单位公务员(2)国有企业和社会团体公务员(3)其它公务员7、综合素质1. 综合素质概述综合素质是指公务员在工作中所具备的能力、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表现。
公务员数学知识点大全总结
![公务员数学知识点大全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b9eb29d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12.png)
公务员数学知识点大全总结一、基本算术运算基本算术运算是数学学科的基础,包括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还包括整数、分数、百分数等的加减乘除运算。
在公务员数学考试中,考生需要掌握基本算术运算的规则和技巧,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并且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1.1 加法:加法是指两个或多个数相加的运算,例如:3 + 4 = 7。
1.2 减法:减法是指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的运算,例如:5 - 2 = 3。
1.3 乘法:乘法是指两个数相乘的运算,例如:2 × 3 = 6。
1.4 除法:除法是指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的运算,例如:6 ÷ 3 = 2。
1.5 整数加减乘除:包括正整数和负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例如:(-3) + 5 = 2。
1.6 分数加减乘除:包括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例如:1/2 + 1/3 = 5/6。
1.7 百分数加减乘除:包括百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例如:50% × 80% = 40%。
1.8 实际问题:考生需要能够将基本算术运算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某商场举行打折活动,原价100元的商品打8折,求打折后的价格。
二、代数代数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了方程、不等式、函数、集合等内容。
在公务员数学考试中,考生需要掌握代数中的基本概念、基本性质和基本操作,能够理解和解决代数表达式、方程和不等式相关的问题。
2.1 代数表达式:代数表达式是用字母和数字以及运算符号表示的数学式子,例如:3x +2y。
2.2 方程和不等式:方程是指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例如:2x + 3 = 7;不等式是指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例如:2x + 3 < 7。
2.3 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例如:已知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x,求其面积。
2.4 实际问题:考生需要能够将代数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某商场举行促销活动,原价100元的商品打折8%,求打折后的价格。
三、几何几何是研究空间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运动特征的数学学科,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公务员考试必考知识点总结
![公务员考试必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02914b3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2b.png)
公务员考试必考知识点总结一、政治理论1.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立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包括唯物论、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等基本原理和立场。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存在都是对象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结果,要求和关注对象的变化和发展。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的党的基本理论和指导思想。
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法论支持。
3. 党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是党的正确的政治方针和工作方针,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心工作的总体要求,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
4. 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是研究政治经济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基本要素,以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机制,包括国有经济和非公有经济的合理结构、产权关系和市场调节等方面。
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和运行方式,通过市场调节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同时保持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引导作用。
7. 公共管理学公共管理学是研究政府和行政机构如何组织和运作,以及如何有效地实现公共利益和社会发展的学科,包括政府职能、公共政策和治理体系等方面。
8. 公共事务管理公共事务管理是指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机构之间的公共事务和事务管理活动,包括政府治理、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方面。
法律基础包括宪法、法律、法规和规章等法律文件,以及国际法和国际公约等国际法律文件,对公务员行为和工作有重要的约束和指导作用。
10. 政治道德政治道德是公务员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包括忠诚、廉洁、公正、公平和务实等原则和标准。
二、行政管理1. 行政管理基础行政管理基础包括行政机构、行政职能和行政程序等基本概念和原理,对政府组织和行政事务管理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最新公务员考试必背100个常识知识点
![最新公务员考试必背100个常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0c8d16d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c8.png)
最新公务员考试必背100个常识知识点公务员考试必背100个常识知识点⼀、GDP(★★★)考点⼀:被称为国内⽣产总值,是指⼀个国家所⽣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关键词:领⼟范围内、最终产品)考点⼆:⿊市、地下交易、⾃给⾃⾜产品及家务劳动、股票交易、地产交易、⼆⼿交易不能计算在GDP内。
⼆、CPI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反映与居民⽣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是观察通货膨胀⽔平的重要指标。
三、恩格尔系数(★★★)衡量居民⽣活⽔平⾼低的⼀项重要指标,⼀般随居民家庭收⼊和⽣活⽔平的提⾼⽽下降(⼀个国家越穷,恩格尔系数越⾼)四、基尼系数是国际上⽤来综合考虑居民内部收⼊分配差异状况的⼀个重要分析指标。
其值在0和1之间。
越接近0就表明收⼊分配越是趋向平衡,反之,收⼊分配越是趋向不平衡。
按照国际⼀般标准,0.4以上的基尼系数表⽰收⼊差距较⼤,当基尼系数达到0.6时,则表⽰收⼊悬殊五、三驾马车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六、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要放弃另⼀些东西的最⼤价值;也可以理解为在⾯临多⽅案择⼀决策时,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价值者是本次决策的机会成本;还指⼚商把相同的⽣产要素投⼊到其他⾏业当中去可以获得的最⾼收益。
七、货币现象1、通货膨胀:纸币发⾏量超过商品流通所需要的⾦属货币量,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现象。
2、通货紧缩:纸币发⾏量不能满⾜流通中所需的⾦属货币量,引起纸币升值,物价下跌现象。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改变政府购买、转移⽀付、税收等⼿段,对总需求、总产出施加影响,促使宏观经济运⾏优化。
被称为社会活动“内在稳定器”。
九、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中央银⾏)通过改变货币供给量影响总需求从⽽影响总产出的政策。
增加货币量称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量称为紧缩性货币政策。
⼗、边际效⽤递减规律在⼀定的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增量即边际效⽤是递减的。
公务员考试行政管理知识点大全
![公务员考试行政管理知识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d5315da1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5e.png)
公务员考试行政管理知识点大全1)----政府职能的含义1.含义:亦称行政职能,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和所具有的功能.2.包括几层意思行政职能a.实施主体:政府机构b.主要内容: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c.实施手段:依法行政d.是完整统一的体系----------------------------------------------2)----政府职能的发展变化1.自然经济状态下的政府职能:御外和安内.2.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职能:御外、安内和建设公共设施3.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职能: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稳定宏观经济调节社会分配4.传统社会主义国家计划体制下的政府职能:正在转变----------------------------------------------3)----政府职能的重要地位政府职能a.体现了公共行政的本质要求b.是政府机构设置的根本依据c.转变是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关键d.政府职能的实施情况是衡量行政效率的重要标准----------------------------------------------4)----政府的基本职能1.定义:依据政府管理的事务性质横向划分的政府职能称为政府的基本职能.2.内容a.政治职能 (包括军事保卫、外交、治安、民主政治建设)b.经济职能 (宏观调控、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市场监督)c.文化职能 (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c.社会职能 (其他的社会公共性的职能)----------------------------------------------5)----政府的层级职能1.含义:是按政府所辖行政区域划分的职能.2.政府层级职能包括:a.中央政府专有职能b.地方政府专有职能c.中央和地方政府共享的职能(如:社会治安、公共福利、城市发展、环境保护、国土管理、民族事务、司法监察)注:目前,我国政府层级职能并没有在宪法或法律上明确规定.----------------------------------------------6)----政府的管理运行职能1.含义:是按照管理运行程序划分的职能.符合管理学中的“封闭性原则”2.可分为:计划职能组织职能领导职能控制职能----------------------------------------------7)----影响与制约政府职能转变的因素1.社会环境的变迁 (是转变的外因)2.公共行政的科学化 (是转变的内在动力)3.技术手段的创新 (是转变的根本保障)4.传统行政文化的影响 (是转变的制约因素)----------------------------------------------8)----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1.政府职能的外部转移(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2.政府职能的系统转移 (或叫内部转移,是政府内部重划分职能)3.行政管理方式的转变(包括工作方式、工作作风、运行程序等)----------------------------------------------9)----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关键是:政企分开----------------------------------------------10)----政府机构的含义广义:是指国家的立法、司法、行政机关等所有国家机构的总称.狭义:国家行政机关----------------------------------------------11)----政府机构与非政府机构的关系注意区分政府机构与其它机构之间的联系和区别:1.国家机构:国家机构包含政府机构.2.政党组织3.群众组织:如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村委会、居委会4.事业单位 (因为不以行政管理为主要职责,因而不属于政府机构):如地震局、气象局----------------------------------------------12)----机构编制管理1.领导体制:统一领导、分级管理2.管理机关:党中央、国务院设立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设机构编制委员会.3.主要任务:a.职能管理:“三定”即定职能、定机构、定人员编制b.机构管理c.人员编制管理:即人员总额、人员结构、领导职数、职位配置注:政府机构的名称一般包括:域名 (表明地理位置或管理范围)、矢名 (表明管理内容)、格名 (表明规格级别).13)----职能优先原则主要有四层意思:1.职能是机构存在的前提 (因职能而设机构)2.科学界定政府总体职能3.科学配置和划分政府总体职能4.以政府职能是否顺利实现来检验政府机构设置的合理性----------------------------------------------14)----完整统一原则主要有三层意思:1.政府职能是完整统一的2.行政权力是完整统一的3.政府机构设置是完整统一的----------------------------------------------15)----管理幅度与层次相适应的原则在实际运用中,要遵循以下几条规律:1.在管理对象和内容不变的情况下,管理幅度和层次成反比.2.管理幅度与事务的难易程度成反比3.管理幅度同管理者的能力及管理手段的先进程度成正比4.管理幅度与下属人员的能力成正比5.管理层次与组织效率成反比注:管理幅度指管理的数额----------------------------------------------16)----权责一致原则有三层意思1.设计合理的职位体系。
公务员联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公务员联考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5e7cd46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2c.png)
公务员联考知识点归纳总结一、行政管理学1. 行政管理学概述2. 行政管理学的基本理论3. 行政管理学的基本特征4. 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5. 行政管理学的基本任务6. 行政管理学的国际比较7. 行政管理学的历史渊源8. 行政管理学的发展趋势二、政治学1. 政治学的基本概念2. 政治学的对象和范畴3. 政治学的基本任务4. 政治学的历史和发展5.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6. 政治学的主要学派7. 政治学的研究领域8. 政治学的基本规律三、法学1. 法学的概念和特点2. 法学的基本任务3. 法学的研究对象4. 法学的基本方法5. 法学的基本学科6. 法学的发展历程7. 法学的主要学派8. 法学的基本理论四、公共管理1. 公共管理的概念和特点2. 公共管理的任务和目标3. 公共管理的基本原理4. 公共管理的组织结构5. 公共管理的管理功能五、政治经济学1. 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2.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3. 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内容4. 政治经济学的历史和发展5. 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理论6.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六、社会学1.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2.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3. 社会学的基本原理4. 社会学的主要学派5.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6. 社会学的研究领域七、组织行为学1. 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2. 组织行为学的基本原理3.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4. 组织行为学的基本内容5. 组织行为学的主要理论6.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八、法律法规1. 宪法2. 行政法3. 民事法4. 刑事法5. 经济法6. 行政法规7. 司法解释8. 经济法规以上是公务员联考的知识点归纳总结,可以对公务员考试的考生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公考常识大全
![公考常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a89829a9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c3.png)
公考常识大全一、政治常识政治常识是公务员考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主要考察应试者对当前国家政策、政治制度等方面的了解和认知。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政治常识考点:1. 国家的性质、国家的基本制度、国家机构、国家权力、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2. 党的性质、宗旨、组织制度、纪律等;3. 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统一战线等;4. 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国家安全等;5. 国际关系、外交政策等。
二、法律常识法律常识是公务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主要考察应试者对法律基本概念、法律关系、法律制度等方面的了解和认知。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法律常识考点:1. 宪法、刑法、民法、经济法等基本法律概念和原则;2. 行政法、行政诉讼法等相关法律制度;3. 劳动法、知识产权法等相关法律制度;4. 法律责任、法律制裁等相关法律后果;5. 立法程序、司法程序等相关法律程序。
三、经济常识经济常识是公务员考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主要考察应试者对经济学基本概念、市场经济等方面的了解和认知。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经济常识考点:1. 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货币、金融市场、财政政策等经济要素;3. 供求关系、市场机制等市场经济原理;4. 经济发展、经济全球化等发展趋势;5. 通货膨胀、失业等经济问题。
四、历史常识历史常识是公务员考试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主要考察应试者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方面的了解和认知。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历史常识考点:1.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2. 世界历史的重要事件、人物;3. 政治制度、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演变和发展;4. 历史文化遗产、文物考古等方面的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须背诵的东西
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
在中共十七大上,科学发展观被写入党章;在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正式将科学发展观列入党的指导思想。
2012年11月14日,中共十八大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
第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第二,全面发展观。
第三,协调发展观。
第四,可持续发展观。
根据党的十七大部署,中央决定从2008年9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全党分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的党的指导思想,是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突出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和基本要求。
它之所以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第一,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
第二,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
第三,以人为本全面回答了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科学发展观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坚定信念,把依靠人民作为发展的根本前提,把提高人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把为了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到发展为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义。
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必须坚持统筹兼顾。
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胡锦涛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
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
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全面提高开放水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要站在完成党执政兴国使命的高度,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落实到引领中国发展进步、更好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和谐社会具体含义:
一是个人自身的和谐,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三是社会各系统、各阶层之间的和谐,四是个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五是整个国家与外部世界的和谐。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是思想道德体系和先进文化建设,这都与和谐分不开。
在新的历史时期,承接和弘扬中国自古所崇尚的和为贵、和谐为美的和谐社会理想,建设各阶层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共治的和谐社会,正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追求的目标。
和谐社会六个基本特征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以上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使它们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确保社会政治稳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无差别的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目标又是过程,需要经过长期奋斗、不懈努力才能逐步实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
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
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充分调动积极因素,凝聚力量、激发活力,进一步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支持。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尽可能节约资源和减少资源消耗,并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的社会形态。
“节约”有两层涵义:一是杜绝浪费,即要求我们在经济运行中减少对资源消耗的浪费;二是在生产消费过程中,用尽可能少的资源、能源,创造相同的、甚至更多的财富。
要看到,资源节约型社会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为前提。
离开这个前提,虽然资源节约了,但却是“不发展的社会”,这与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
节约型社会是公务员考试中申论的热点话题,也是应用写作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