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的新十大特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肿瘤的新十大特征(Hallmarks of Cancer: The Next Generation)2000年,Douglas Hanahan和Robert A. Weinberg在《Cell》上撰写题目为:The Hallma rks of Cancer的综述,阐明了肿瘤细胞的6个基本特征,即:自给自足的生长信号(Self -Sufficiency in Growth Signals);抗生长信号的不敏感(Insensitivity to Antigrow th Signals);回避凋亡(Evading Apoptosis);潜力无限的复制能力(Limitless Replica tive Potential);持续的血管生成(Sustained Angiogenesis);组织浸润和转移(Tissue Invasion and Metastasis)。这一肿瘤学经典综述很快被生命科学工作者和教科书大量引用,截止到今天,已经被引用10643次(参考谷歌学者搜索)。

今天(2011年3月4号),他们在《Cell》上再次发表该综述的升级版,题目为:Ha llmarks of Cancer: The Next Generation。整个综述29页,简述了最近10年肿瘤学中的热点和进展(例如细胞自噬、肿瘤干细胞、肿瘤微环境等),并且将过去的6个特征扩增到10个特征,新增加的4个特征为:避免免疫摧毁(Avoiding Immune Destruction);促进肿瘤的炎症(Tumor Promotion Inflammation); 细胞能量异常(Deregulating Cellular E nergetics); 基因组不稳定和突变(Genome Instability and Mutation)。并且将过去的回避凋亡(Evading Apoptosis),调整为抵抗细胞死亡(Resisting Cell Death)。总之细细读完全文,能够快速的了解肿瘤学流派的全貌以及肿瘤研究中的重要事件,毫无疑问该文又将缔造引用神话。

Hallmarks of Cancer: The Next Generation,cell,2011,144(5):646-674.

Nature杂志:肿瘤的第七种特征

以往认为肿瘤有六个特征:不死性,迁移性,失去接触抑制,生长信号的自给自足,对程序性细胞死亡的逃逸,增长血管的能力。最新研究表明,肿瘤还具备第七种特征:肿瘤相关性炎症。

恶性肿瘤以其转移能力为特征,那就是侵犯解剖意义上的远处正常组织,于该处接种并且生长。在这个复杂并且高度选择性的过程中,肿瘤细胞离开他们原始的生长部位,通过如血型途径和淋巴管途径等不同的途径进行播散。不是所有的肿瘤细胞都可以转移,因为成功的转移依靠肿瘤细胞内在的特征及源自肿瘤微环境的一些因素。例如,微环境提供肿瘤内部或周围血管与淋巴管,包括免疫细胞和它们分泌产物的炎性环境,以及以细胞外基质形式存在的可提供进一步生长的支架。关于这方面,Kim等学者意外发现了联系肿瘤微环境的验证与转移的分子通路。

炎症与肿瘤的关联在得到了很好的阐述。包括炎性肠病等数种炎性疾病会增加肿瘤的风险。相反的,在流行病学意义上与明显的炎症无关的肿瘤(如乳腺癌),肿瘤基因的活化会导致炎症分子的产生及炎症细胞的聚集。在肿瘤微环境中,炎症细胞和分子几乎影响到肿瘤进展的每一方面,包括肿瘤细胞的转移能力。

2000年,Hanahan和 Weinberg5提出了肿瘤具备的六个特征的模型。他们是不受限制的复制能力,增长血管的能力(血管发生),对程序性细胞死亡的逃逸,生长信号的自给

自足,对生长抑制剂的不敏感,组织侵犯和转移。Kim与其同事的发现2,加上3,4的研究,表明这个模型应该进行修订,加上肿瘤相关性炎症作为其另一个特征。

一组细胞因子蛋白,包括IL-1, IL-6, TNF 和RANKL,激活炎症并且被认为能够通过作用于细胞播散与在继发部位种植相关的几个步骤从而增加肿瘤细胞转移能力。炎症因子下游的关键转录因子NF-kappaB被这些因子活化并且促进炎症3。在肿瘤微环境中的主要的炎症因子的来源是被成为巨噬细胞的专化的白细胞。肿瘤相关的巨噬细胞不仅通过产生细胞因子,而且通过分泌生长因子和基质讲解酶来辅助肿瘤细胞的恶性行为。

Kim等探索联系肿瘤分子,巨噬细胞和转移关系的分子通路。通过净化肿瘤细胞(路易士肺癌细胞株)生长的基质成分,他们分离出诱使巨噬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一个因素。他们鉴定了这个肿瘤衍生的巨噬细胞活化因子为多功能蛋白聚糖,一种人类肿瘤中经常上调表达的细胞外基质的组成蛋白。作者们发现多功能蛋白聚糖能够被TLR2 和 TLR6识别,属于微生物衍生的分子和组织破坏的细胞感受器家族的两种受体蛋白。他们继续用RNA干扰技术使多功能糖蛋白沉默,而且用TNF和TLR缺失的小鼠。在所获证据的基础上,作者提出,路易士肺癌的模型,肿瘤衍生的多功能蛋白聚糖通过TLR2/TLR6作用于巨噬细胞,从而产生加强转移的炎症因子。

Kim及其同事的观察情调了细胞外基质在肿瘤相关性炎症中的重要性。基质像一个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的贮存场所,特别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它由炎症性白细胞产生的酶动员并且促进肿瘤进展过程中的血管形成。另外,由人乳头状病毒病毒导致的肿瘤的进展过程中,被称为B细胞的免疫细胞通过产生聚集于细胞外基质的抗体悄悄地汇集炎症。甚者,称为S PARC的巨噬细胞衍生的细胞外基质蛋白易化肿瘤的运动和转移。因此看来,细胞外基质成分不仅起到支架的作用,或是在肿瘤侵袭过程中的酶解底物,而是一种肿瘤相关性炎症的核心成分。

目前的研究提供了联系炎症和肿瘤进展过程中获得转移能力的分子通路的出乎意料的前景。在模型中评价多功能蛋白聚糖和其它细胞外基质蛋白的重要性来反应人类肿瘤的多样性是必须的,通过这个工作可能会翻开肿瘤治疗策略的新的一页。

Cell:肿瘤细胞的十大特征

2000年,Douglas Hanahan和Robert A. Weinberg在Cell上发表文章:The Hallmarks of Cancer,这篇综述性文章介绍了肿瘤细胞的六大基本特征,被称为肿瘤学研究的经典论文,到目前为止,这篇论文已经被引用了上万次。

在近期,3月新出版的Cell杂志上,Weinberg教授又发表了一篇升级版综述:Hallmarks of Cancer: The Next Generation,这篇同样也是与Douglas Hanahan合作的论文长达29页,简述了最近10年肿瘤学中的热点和进展,包括细胞自噬、肿瘤干细胞、肿瘤微环境等等,并且将原有的肿瘤细胞六大特征扩增到了十个,这十个特征分别是:

自给自足生长信号(Self-Sufficiency in Growth Signals);抗生长信号的不敏感(Insensitivity to Antigrowth Signals);抵抗细胞死亡(Resisting Cell Death);潜力无限的复制能力(Limitless Replicative Potential);持续的血管生成(Sustained Angiogenesis);组织浸润和转移(Tissue Invasion and Metastasis);避免免疫摧毁(Avoiding Immune Destruction);促进肿瘤的炎症(Tumor Promotion Inflammation);细胞能量异常(Deregulating Cellular Energetics);基因组不稳定和突变(Genome Instability and Mutation)。

Robert A.Weinberg:美国科学院院士,世界着名的Whitehead研究所创始人之一,他曾发现了第一个人类癌基因Ras和第一个抑癌基因Rb,他的一系列杰出研究工作已经成为肿瘤研究领域乃至整个医学生物学领域的重要里程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