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4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4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3题;共46分)
1. (2分)(2019·浙江模拟) 历史图片被称为“凝固的历史”。

对下列图片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 . 图一反映了西周时期青铜铸造的高超工艺
B . 图二是汉代灌溉工具耧车的实物模型
C . 图三反映了东汉时期冶铁技术的发展
D . 图四展示了汉代农耕工具的进步
2. (2分)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固然成绩突出,但“这些成果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分。

”这主要表明中国古代科技()
A . 缺乏理性精神
B . 求善而不存真
C . 具有很强的封闭性
D . 落后于西方国家
3. (2分) (2020高三下·扬州月考) 下侧邮票是汉代画像石中的农事图。

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 . 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B . 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 . 男耕女织的生产劳作状态
D . 曲辕犁已经普及全国各地
4. (2分) (2020高三上·承德月考) 下表为中国古代医学的部分成就。

这可用来说明,中国古代()
A . 官僚体制推动了医学发展
B . 部分官僚对医学理论的重视
C . 医者十分注重医术的传承
D . 基层医疗保障体系逐渐完备
5. (2分)“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蘅与芳芷……虽萎绝其亦何伤众芳之芜秽”。

这首古代著名诗歌()
A . 反映了西周下层劳动群众的生活
B . 体现了楚国地方特色和浪漫风格
C . 透射出盛唐诗人气度的宏阔广大
D . 表达了宋代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
6. (2分)(2016·晋城模拟) 明清时期,取材于法律文献中的案例与史书中的清官循史传记的公案小说兴起。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清代的《三侠五义》。

这折射出()
A . 政府重视楷模示范效应
B . 民众对理想社会的诉求
C . 民众借助清官伸张正义
D . 官民价值观念的趋同化
7. (2分)一位古董商要出售以下文物:有铭文的青铜器、楷书书写的《道德经》、行书书写的《窦娥冤》、隶书刻写的竹简。

他最可能是何时何地的商人
A . 东汉的洛阳
B . 唐末的长安
C . 北宋的开封
D . 明初的南京
8. (2分)苏轼对右图评价:“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由此可见该作品
A . 追求布局严整
B . 富于色彩美感
C . 受印象派影响
D . 注重诗情画意
9. (2分) 1909年发行的《图画日报》描绘了当时上海人看电影的情景。

当时的票价还比较低,是普通民众可以接受的。

以下叙述你认为没有正确反映当时情况的是
A . “电光电影即电影,票价只卖二十文”
B . “活灵活现景物真,观众面露诧异情”
C . “交头接耳说紫禁,争看清帝丢皇位”
D . “电影初创寂无声,旁有吹吹打打人”
10. (2分)(2017·江苏会考) 京剧的前身徽剧,原以二黄调为主,兼唱昆腔、四平调等,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80大寿,徽班进京演出,后留在北京民间,逐渐吸收了京、秦二腔,发展为今天的国剧。

据此可知,京剧艺术得以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A . 博采众长,兼收并蓄
B . 文武兼修,角色齐全
C . 贴近生活,联系百姓
D . 政策鼓励,题材广泛
11. (2分) (2019高二上·博野月考) 古代中华儿女曾经创造出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西欧有一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的口,法兰西人的手。

”结合古代科技史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 中国人利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B . 阿拉伯人在东西文化交流中起了桥梁作用
C . 欧洲人善于使用但不会创造技术
D . 欧洲人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并将之用于生产与社会实践
12. (2分)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代虽是建筑、水利、机械、纺织大国,但物理成就不多;作为发明造纸术、火药的国家,可化学并不突出;农业技术高度发达,而生物学理论却相当薄弱。

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是()
①具有较强的经验性②重视实用技术
③缺乏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④注重以实验事实为根据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13. (2分) (2020高二上·河南月考) 老子认为统治者的一切作为都会破坏自然秩序,扰乱天下,祸害百姓,主张统治者无所作为,效法自然,让百姓自由发展,具体措施是“劝统治者少干涉”和“常使民无知无欲”。

汉初统治者采取黄老之学,强调道生法,认为君主应无为而治,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

两者思想产生的共同原因是()
A . 法家思想弊端暴露无遗
B . 战争对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C . 人心不古百姓怨声载道
D . 儒家思想未能形成体系
14. (2分) (2020高一下·陕西期末) 根据下图,可以得知玉蜀黍()
▲《本草纲目》中所附的玉米照
A . 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B . 丰富了百姓的饮食结构
C . 在明朝开始被大量种植
D . 是中外物种交流的结果
15. (2分) (2020高一下·宁河月考) 逝去的注定不会再现,然而无数废墟的留存却给了我们长久回望的可能,一段段远古的文明正是在这种回望中逐渐展露出她神秘的笑靥。

如图文物出土于()
A . 尼罗河流域
B . 两河流域
C . 印度河流域
D . 黄河流域
16. (2分)马丁·路德这样描述他在奥古斯丁修道院塔楼的“福音体验”:“我夜以继日地思索上帝公义的问题,直到我看出它与‘义人必因信得生’的关系。

不久我便明白‘上帝的公义’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惠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马丁路德“福音体验”的重大意义在于
A . 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B . 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C . 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D . 使宗教神权、专制王权和贵族特权遭到沉重打击
17. (2分)在湖南汨罗县玉笥山上的祠堂,悬挂着一副对联:“哀怨托《离骚》,生面别开诗赋祖。

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

”它颂扬的是()
A . 司马迁
B . 屈原
C . 李白
D . 苏轼
18. (2分)元丰八年正月四日,苏轼由泗州到宿州,在宿州过上元节,作了一首《南乡子·宿州上元》词,词中写道:“千骑试春游,小雨如酥落便收。

能使江东归老客,迟留,白酒无声滑泻油。

飞火乱星球,浅黛横波翠欲流。

不似白云乡外冷,温柔。

此去淮南第一州。

”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元丰是年号②上元节有放烟花的民俗
③宿州此时的繁华与水运发达有关④与此词词风相似的是柳永的《雨霖铃》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19. (2分)(2019·武汉模拟) 明中期,昆剧在苏州一带大盛,并向南传播到嘉兴、杭州等地,向北传播到无锡、镇江等地;万历年间,昆剧沿运河越过长江继续北上到达北京。

昆剧的传播反映了()
A . 文化重心与政治重心渐趋重合
B . 江南地区经济文化落后于北方
C . 戏曲推动了地区间的文化交融
D . 交通状况影响文化的交流传播
20. (2分) (2018高二下·六安开学考)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A . A
B . B
C . C
D . D
21. (2分) (2018高二下·双峰开学考) 下列关于楚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楚辞是春秋时期由屈原吸收南方民歌的精华,用楚国方言创造的一种新体诗歌
B . 楚辞与《诗经》不同,不是整齐的四言体,而是自由灵活的句式
C . 《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D . 楚辞大量采用象征、比喻手法来表达诗人对祖国人民的忠诚和热爱
22. (2分) (2017高二上·肇庆月考) 明代王骥德《曲律·杂论》载:“元人诸剧,为曲皆佳,而白则猥鄙俚亵,不似文人口吻。

盖由当时皆教坊乐工先撰成间架说白,却命供奉词臣作曲,谓之‘填词’。

”对材料认识最准确的是()
A . 文学发展呈现世俗化趋势
B . 文人素养影响文学创作
C . 元曲发展渐显衰落态势
D . 都市繁荣促进文学发展
23. (2分)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下列哪本著作最能看到关于这一发明的相关介绍()
A . 司马迁的《史记》
B . 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
C . 沈括的《梦溪笔谈》
D .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二、材料分析题 (共3题;共35分)
24.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科学技术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独到的体系。

构成这一独特的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算四大学科,以及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技术。

这四大学科和三大技术是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
树。

——摘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突出特点。

(2)简析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取得“独特建树”的主要原因。

25. (10分) (2018高三上·成都月考)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屈原(约公元前340或339年一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出身贵族,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

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间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屈原为实现振兴楚国的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的局面,后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湘江流域。

楚襄王当政后,更为昏庸,朝政日益腐败,屈原虽遭谗被疏,但他始终以祖国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为念,楚都郑(今湖北江陵)被秦攻破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屈原将对理想的热烈追求融入了艺术的想象和神奇的意境之中。

他将自己满腔愤激的情绪,发而为诗,形成了激楚的情调。

写出了《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著名诗篇,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屈原生活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屈原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的原因。

26. (15分) (2020高三上·黑龙江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代的“受鬻法”规定,年满九十岁的老人,每月可以从官府领取一石粟米。

汉成帝时,又将这种待遇的年龄降到七十岁。

汉高祖曾下诏说,凡五十岁以上的子民,若人品好,又能带领大家向善的,便可尽免徭役,每年十月还赐予酒肉。

汉文帝也要求每年年初要派人慰问老人,赐予布帛酒肉,认为这样才能给天下子孙树立榜样。

《后汉书.礼仪志》中记载“仲秋之月,县、道皆案户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玉杖,哺之糜粥。

八十、九十,礼有加赐,玉杖长尺。


——据赵凯《良举善政下,汉代老人缘何不幸福》等整理
材料二:20世纪初,英国各界对建立养老金制度的呼声日渐高涨。

1909年实施的《养老金法》规定,年满70岁(1901年英国男性的预期寿命为51岁)、品行良好、勤于工作的英国老年公民才有资格领取养老金。

该法的补贴标准是每周1一5先令,相当于一个工人周薪的五分之一。

该法第一次明确了政府对老年人的责任,落实了由谁养老的问题。

1925年,《养老金法案》实施了部分缴费性养老金计划,缴费由个人与雇主分担,补贴标准增加为每周最高10先令。

1940年,英国政府将女性退休年龄降至60岁;1965年,男性退休年龄降至65岁。

65岁和60岁成为男女领取国家基本养老金的起始年龄。

——据唐军《20世纪英国养老金制度的变迁》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汉代尊老的措施,并对这些措施进行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英国养老政策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23题;共46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考点:
解析:
答案:13-1、
考点:
解析:
答案:14-1、考点:
解析:
答案:15-1、考点:
解析:
答案:16-1、考点:
解析:
答案:17-1、
考点:
解析:
答案:18-1、考点:
解析:
答案:19-1、考点:
解析:
答案:20-1、考点:
解析:
答案:21-1、考点:
解析:
答案:22-1、考点:
解析:
答案:23-1、考点:
解析:
二、材料分析题 (共3题;共35分)答案:24-1、
答案:24-2、
考点:
解析:
答案:25-1、
答案:25-2、
考点:
解析:
答案:26-1、
答案:26-2、
考点: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