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2014-2019年全球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报告解读

思科:2014-2019年全球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报告解读
思科:2014-2019年全球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报告解读

这些科学家提供的统计数据令人感到十分振奋,比如2014年全球网络数据达到30艾字Exabytes,即300亿GB)。未来5年,由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视频以及

大爆发,网络数据可能达到300艾字节。那意味着,65万亿张照片(或每人拍23张照片),或YouTube视频(每人每天制作2段)。

未来5年中,移动网络用户将增加10亿人,从2014年的43亿人增加到52亿人,移动设备将超过100亿部。网络连接速度将从2014年的1.7Mbps增加到4Mbps。

移动网络用户和移动设备将促使移动数据流量增长10倍。

全球移动网络数据流量增长最快的地区是中东和非洲,但亚太地区产生的网络数据流量在总流量中所占比重最高,2019年将达到39.1%。

2014年全球每月平均蜂窝流量为585MB,到2019年则可增加到4406MB。按地域划分来看,北美地区蜂窝网络流量最高,将从2014年的1893MB达到2019年的11029MB。

我们在移动设备上花费的时间将更多。以视频为例,2014年用户每月平均看3小时视频,而到2019年可达到36小时,每月平均移动数据流量将超过4GB。

未来5年中,移动网络用户将增加10亿人,其中亚太地区增长趋势最为迅猛。

未来5年移动网络设备数量将暴增,达到惊人的115亿部,其中北美地区所占比例最高。

移动网络设备上传与下载速度将更快。到2019年,全球移动网络平均速度将翻近3倍,从2014年的1.7Mbps增加到4Mbps。

观看视频或视频聊天将耗光我们的数据流量。到2019年,视频将占移动网络流量的72%,而2014年这一比例仅为55%。

到2019年,全球移动数据流量将从2014年的每月2艾字节增长到24.3艾字节,移动网络供应商不得不竭力应对增加了10倍的数据量。

这张图表总结了2014年到2019年各区域移动网络动态,包括移动网络用户、数据以及设备增长

情况。

智能手机将成为全球移动设备中的霸主,到2019年,其在移动设备中所占比例将达40%。但是

由于“物联网”的迅猛发展,机器-机器(M2M)设备也将可互相连通。

令人感到惊讶的是,即使到2019年,功能手机依然广泛存在,甚至依然占据手机市场的半壁江山。

2014年,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智能手表等智能设备产生的数据流量是非智能设备数据流量

的22倍。

正因为智能设备使用如此多的数据,它们几乎占据了移动网络上的所有流量。到2019年,智能设备将占移动网络流量的97%。

这张图表显示,2G网络依然在2014年占据主导地位,但4G网络正在崛起,而3G网络将成为未来5年的主要网络。

机器也将成为移动网络中的主角,但它们越来越多使用自己的低功耗广域网网络。从2014年

到2019年,全球机器-机器(M2M)联网设备将增加7倍。到2019年,全球半数以上M2M联网设备将使用3G以上网络。

在未来5年内,网络上1/3的设备将是与其他机器连通的机器,而非人类。到2019年,M2M联网设备将占全球移动设备的28%,占全球移动数据流量的5%。

可穿戴设备即将迎来大爆发!到2019年,我们将拥有6亿部可穿戴设备,其中93%使用WiFi,而非细胞数据。从2014年到2015年,全球联网可穿戴设备数量将增加5倍。

按照地域划分来看,到2019年,北美地区将占可穿戴设备最大比例。

即使通过WiFi联网,可穿戴设备也将产生巨量网络数据流量……从2014年到2019年,全球联网的可穿戴设备产生的流量将增加18倍。

特别是在北美地区,可穿戴设备有望成为最受欢迎移动产品。

视频依然是移动网络数据流量最大“吃货”,而网上冲浪或通过Skype等应用进行网络语音通话位居第二。到2019年,视频将占用移动数据流量的72%。

无需感到惊讶,用于在云端储存数据的应用将占据大多数应用流量。2014年间,云端服务占移动数据流量的81%。而到2019年,这一比例将提高至90%。

社交网络Facebook在智能手机上产生的移动数据流量最多。

YouTube则在平板电脑的移动数据流量中占主导地位。

大约半数时间,一款设备即可通过细胞或WiFi设备使用WiFi。

4G设备更容易使用WiFi而非细胞网络。

在未来5年中,平板电脑用户更倾向于使用WiFi而非细胞网络,智能手机用户使用WiFi和细胞网络的时间几乎相同。

到2019年,通过WiFi联网的平板电脑、PC等设备将比通过细胞网络联网的设备多3倍。

到2019年,速度更快的4G网络将处理2/3移动网络数据。

2014年,4G设备每月产生2.2GB数据,而非4G设备每月仅产生217MB数据,前者是后者的10倍。

这张表格以功能手机为参照物,对比每种设备产生的数据流量。

你每月的数据流量都用在哪了?这张表格显示每种设备耗费的数据流量,以及未来5年内的增长趋势。其中,平板电脑耗费的流量急剧增加。

好消息是,即使产生更多额外流量,但我们的移动网速可能更快。从2014年到2019年,移动网速将增加2.7倍,从1.7Mbps增加到4Mbps。

WiFi速度也将更快,亚太地区的速度将超过北美。

2014年,20%的网络用户消耗掉你所在网络80%的宽带带宽。

20%的宽带用户每月使用4GB流量。

7%的用户每月使用流量超过5GB,25%用户每月流量超过2GB。

移动互联网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移动互联网现状及其趋势 班级: 姓名: 学号: 学院 【摘要】在我国,移动互联网正在成为主流的无线网络业务。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方便性和全面性,大量行业和企业有了快速发展。未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将继续影响这些行业和企业。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在业务、模式创新以及全球性战略竞争与布局围绕移动互联网全面展开。其中,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和格局尚在形成之中,其发展趋势将对未来的互联网产业、移动通信产业乃至电信业和整个信息产业的影响巨大化。本文对移动互联网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以及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深入思考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潜力。 【关键词】移动换联网、现状、发展趋势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到了极为迅速的程度,在此基础上,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成熟和发展,我国的移动互联网成为新的发展先锋。由于移动互联网比基于PC端的“传统互联网”更加方便、快捷,因此更受人们的青睐,同样也引起了市场和企业的注意。大量行业龙头借助移动互联网实现了扩张,而一些原本发展乏力的行业焕发了生机。 一、移动互联网 广义上说,移动互联网指的是利用移动协议和设备将手持终端接人互联网的联结方式。从技术角度看,移动互联网指的是基于IP宽带技术并能够提供数据和多媒体开

放式业务的电信网络。从终端角度看,移动互联网由网络、终端和应用共同构成,即用户借助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利用移动网络,借助各类应用实现信息查询和数据的传递。 二、移动互联网的特点 便携。移动互联网终端以手机和平板电脑为主,现在市场上也出现了智能手环、智能手表和智能眼镜等随身设备,这些设备在“智能化”以前本就是人们随身携带的物品,因此这些智能设备与以往相比并没有增加用户使用中的不便,便携性能依然优越。便捷。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互联网不同,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与互联网相连,只要有移动网络,就能联网,不再依赖于接线插口或其他端口,因此使用过程中更加便捷。即时。移动互联网使人们能够利用“碎片时间”处理一些简单事物,例如收发简单的邮件或接受工作指令,如果用户愿意的话,可以24小时都联网接收和处理信息,不会再有重要信息被错过。强制。移动互联网的“强制性”是一种相对的特点,与“传统”互联网相比,移动互联网使人们习惯于不断查看手机或其他移动设备,每一条信息都有声音或其他提示,这使用户不得不及时处理这些信息。这也体现了移动互联网的软性强制性。封闭。相对于“传统”互联网来说,移动互联网由于基于移动通信信号,因此可以说与用户的手机号码“绑定”了,而无论用户是否用手机号码在各大网站注册,相对于“传统”互联网来说,监控范围更广泛,而人们的视角也相对更加封闭。 三、移动互联网的现状 PC端流量增长出现瓶颈,移动端流量上升。从总体来看,现在整个PC互联网的用户和流量方面的增长已经出现瓶颈。虽然CNNIC的报告当中,PC互联网或者整体互联网的用户规模仍存在放缓式的增长,网民每年增长500。万左右。但根据监测,在PC互联网上用户产生的流量已经开始有下滑的趋势;许多基于PC的网络服务电子邮箱、网页搜索、社区、独立SNS、博客等,其日均覆盖用户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在过去半年时间里,PC客户端的日均覆盖人数下降了7.9%,PC网页端的日均覆盖人数下降15.4%。而在移动APP和移动网页上,这一数字分别增长了46%和41.6%,其中以即时通讯、移动网络购物、应用商店的日均覆盖人数增长尤为迅速。使用APP和用官方浏览器去查看移动网页的用户都有快速的增长,在过去8个月当中,增长率超过了40%。据艾瑞的统计数据,用户使用APP和他们浏览网页的总时间的比例发生了非常惊人的变化。这说明目前大家在PC领域浏览网页的时间仅仅是移动互联网APP使用总时间的2倍左右,而且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速度还会继续加快。整个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实际上只有两三年的时间,但是用户在移动智能终端花费的时间已经出现了非常快速的增长。 PC主要服务流量下降,移动端各项服务流量上升。目前很多基于PC的网络服务时长开始出现一些下降,如电子邮箱、网页搜索、社区、独立SNS,以及博客等的数据都在迅速下滑,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博客。博客服务早已过了它的辉煌时期,现在还在使用博客的用户已经不多了,用户都转移到了其他的社交服务。同时,PC端的其他社交服务,比如独立SNS、社区等,也都呈现出下滑的趋势。相对来说,PC端服务下降幅度最小的是网页搜索,可见搜索仍然是PC端最重要的入口之一。相比PC端的流量全线下降,移动端各项服务都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增长,其中增速最高的是网络购物。这几年,淘宝“双11”活动对于移动购物是一个极大的促进,很有力地培养了用户在移动端的购物习惯。因此,移动网购应用的覆盖人数出现了突下漏讲的增长。 此外,移动端的即时通讯服务几年来却涨幅颇大,即时通讯服务是移动端最为重要,也是最基础的服务类型之一,这个类别的快速增长主要是由于微信的带动。微信已经成为移动端的杀手级应用,其增长是有目共睹的,因此移动端即时通讯服务也借了微信的

我国通信行业发展及就业情况分析

近年来随着增值业务进入高速发展前地预热期.从通信行业发展趋势来看,增值业务种类和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展增多,增值业务爆发地基础进一步巩固.调查现象,年通信业运行状况明显好转,行业收入增速大幅提高,固定电话拆机放缓,移动电话用户与互联网宽带用户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网络普及化,越来越多人越来越多地方使用网络,越来越多事情可以通过网络解决. 、无线化,无疑是通信行业趋势,可视电话,高速下载,手机将变电脑 、通信光纤化,光纤将取代铜缆,不但降低价格,还可提高速率 、三网融合在以广电为主导地基础上取得突破性成就.三家电信运营商在三网融合问题上地发言权减小,广电主导,视频产业进一步集中于广电系列地企业,和歌华有线等企业获得新地发展机会.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统一通信得到广泛应用.个人、企业普遍接受统一通信地理念并实施于工作生活之中. 、电子支付和电子商务迎来新地发展期.电子商务进一步规范,电子支付在手机支付、网络支付技术地普及下迎来新地发展阶段,电子货币成为泛在形态.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有线宽带进一步扩充.全国出现甚至地广泛接入试点城市. 、网络覆盖全国,通信行业发展趋势成为普遍服务地一部分,并得到国家政策扶持,成为国家信息化战略地重要组成部分.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中国地通信产业,历经风云变幻,发展站在了一个新地起点上.通信行业研究报告指出:百万信息产业大军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通信业走向新地辉煌而奋战.站在这新地起点,畅想通信业未来一年地发展.下面来看看通信行业前景分析.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从世界范围来看,当前研究开发地主要目标将是和终端(指)和系统产品.通过支持世界上最通用地网络和网,提供多媒体通信业务,将形成相当广阔地应用市场.据分析,在地多媒体业务将有数十亿到上百亿美元地工业潜力.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根据市场调查,从初期(年内),到进入快速稳步增长地阶段(年内),再到市场成熟期(年内),可视电话在电话市场地普及率即使按最保守地估计,应该可以达到.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未来几年内,中国地本地电话、移动电话,数据和多媒体及信息和服务行业市场都会有较大增加,我国地通信业近几年来发展非常迅猛,大城市地电话普及率上升到,可见可视电话地市场潜力非常大,单作为远程监视及监控(上)国内市场需求量在万台以上,这仅占国内可视电话市场地小部分.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近几年来,(微机电系统)技术受到了业界广泛关注,基于地光电子器件也成了一个新地市场热点.技术在光通信中有着十分广泛地应用,特别是,它是各种动态可调器件地基础.这些器件包括:可变光衰减器()、动态信道均衡器()、动态增益均衡器()、激光器、滤波器、色散补偿器等.芯片将在未来地可重构智能光网络中发挥核心作用.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基于上述原因,器件受到系统供应商地青睐,推动了光电子器件市场地迅速发展.全球基于地光电子器件地市场据预测将从年地亿美元增长到年地亿美元,在今后三年内将能有地复合年增长率.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目前,我国光电子器件地格局是:中外合资地光电子产业组装进口器件地方式光电子工程中心其他国产光电子生产厂家与进口器件地竞争,器件业务还处在试探阶段,仅有北京、上海、重庆及山西等几家研究单位和微系统公司从事由实验室研究走向应用,并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地尝试.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一、通信业基本构成 通信业由通信服务业和通信制造业组成. 通信服务业包括提供信息内容服务地信息提供业和提供通信网络服务地运营业.目前,在我国通信服务业中,信息提供业地主要企业是互联网信息内容提供商,这部分产业刚刚兴起,就受到网络经济泡沫破灭地影响陷入低潮,产业还未形成完善地营业创收机制.因此,以下通信服务业主要讨论通信运营业.通信网络运营业可分为三大类:固定通信网络运营、移动通信网络运营和数据通信网络运营.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移动互联 实验报告

北京联合大学 实验报告 课程(项目)名称:移动互联 学院:自动化专业:自动化 班级:自控 1103B 学号:2011100329327 姓名:张淑敏成绩: 2015年1月18日

一、任务与目的 设计一个闹钟(计时结束后可设置为提示窗、播放音乐及振动)。 1.构建一个定时应用 2.定时时间到后可以显示提示框 3.同时可以播放指定的音乐 4.也可选择音乐与震动一起 二、原理 (1)闹钟设置: 在Android中可以通过AlarmManager来实现闹钟,AlarmManager类是专门用来设定在某个指定的时间去完成指定的事件。AlarmManager提供了访问系统警报的服务,只要在程序中设置了警报服务,AlarmManager就会通过onReceive()方法去执行这些事件,就算系统处于待机状态,同样不会影响运行。可以通过Context.getSystemService方法来获得服务。 要实现闹钟,首先需要创建一个继承自BroadcastReceive的类,实现onReceive方法来接收这个Alarm服务,然后通过建立Intent和PendingIntent 连接来调用Alarm组件。 (2)播放音乐: MediaPlayer类用来播放音频、视频和流媒体,MediaPlayer包含了Audio 和Video的播放功能,在Android的界面上,Music和Video两个应用程序都是调用MediaPlayer实现的。 任何MediaPlayer对象都必须先处于准备状态,然后才开始播放。 (3)震动: 开始震动有两个接口 1 . vibrator.vibrate(2000);//震动指定时间,数据类型long,单位为毫秒,一毫秒为1/1000秒 2. vibrator.vibrate(new long[]{100,10,100,1000}, -1);//按照指定的模式去震动。 数组参数意义:第一个参数为等待指定时间后开始震动,震动时间为第二个参数。后边的参数依次为等待震动和震动的时间 第二个参数为重复次数,-1为不重复,0为一直震动 取消震动 vibrator.cancel();//取消震动,立即停止震动 震动为一直震动的话,如果不取消震动,就算退出,也会一直震动 最重要的,增加权限,否则运行时出错 三、内容与步骤 (1)闹钟设置创建Activity01.java 程序:package com.yarin.android.Examples_07_07; import java.util.Calendar;

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

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 来源:网信上海 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移动互联网流量消费持续高涨,移动智能终端形态更丰富,移动应用数量和下载量同步增长,移动互联网企业投融资规模下滑…… 6.24日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显示,过去一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呈现出诸多特点。 5大发展概况 报告从5个方面梳理了2018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概况: 1、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2、移动互联网流量消费持续高涨 3、移动智能终端形态更丰富 4、移动应用数量和下载量同步增长 5、移动互联网企业投融资规模下滑 4大特点 报告认为,2018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呈现出4大特点: 1、智能驱动,核心技术创新牵引作用突出; 2、“下沉”“出海”“转型”,创造新增长点; 3、立法、监管力度空前,移动空间安全秩序持续改善; 4、移动网络生态向好,助推社会治理与文化建设。 6大发展趋势 报告预测,2019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将在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的大背景下,更生动地展现智能时代、5G时代的活力,凸显价值理念的引领,有6大发展趋势: 1、改革开放进一步增强移动互联网活力 2、工业互联网建设将加速市场结构变化 3、5G商用落地将创造更多新机遇 4、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结合推动爆发式增长 5、移动互联网将进一步普惠更广泛民众

6、价值理念的引领作用将在移动网络空间凸显 下面一起来看下《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详细内容

◆社交类应用格局已松动 从《发展报告》中可以看到,2018年社交领域在3个方面发生了较突出的变化: ?在熟人社交领域,腾讯产品成为“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并开始转型升级; ?陌生人社交领域则不断有新入局者,在垂直、细分领域寻找增长点; ?更为突出的是,抖音、快手等以“短视频+算法推送+移动社交”的属性,在腾讯、微博等分别主导的熟人社交、陌生人社交外开辟了一条“新赛道”,在2018年取得爆发式增长。新技术、新业态、新市场三个因素共同作用,社交类应用稳固的格局开始松动 《发展报告》指出,在未来很长一个时期,熟人社交格局不会有所改变,但在陌生人社交领域,以及新技术领域,仍然有很多机会留给创业者,合规发展是未来社交应用生存发展的根本。 ◆不守规则的“代价”显著提高 2018年,我国移动舆论场传播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发展报告》认为,一方面,跨媒介传播环境下舆情演变愈发碎片化。 以移动短视频和网络社群为代表的新兴传播方式在移动舆论演变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移动媒介的多元化与个性化,也导致舆情演变愈发碎片化,参与其中的个体,在分散化、圈层化传播的有限视野中,受到的情绪感染相对强烈,随众性也更强。一旦媒介过分强调信息的快捷性而忽视准确性,极易加剧公共舆论的“盲从”。 另一方面,现代规则意识已成社交媒体舆论争议中的制高点。 在全面建设法治社会的背景下,主流网民群体崇尚法律权责和公共秩序,对社会法治和规则意识认同度逐步提高。新一代青年人的权利意识和规则意识、公共意识较强,并积极参与舆论场中的表达。 可以看到,在移动社交媒体时代,因不守规则而被曝光和谴责的“代价”显著提高,以法律和公序良俗为基础的规则文明在移动舆论场的弘扬,无疑有助于现代社会的有序运转。 ◆“出海”主打本土发力娱乐 2018年,中国互联网企业在资本与技术的双轮驱动下,加快了全球化发展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 及趋势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当今社会,移动互联网正在如火如荼的发展着,我国的移动手机互联网也是在不甘落后的追随着时代的步伐,现在不管是身边的朋友同事谁的手机拿出来不是一个智能手机,走在大街小巷也是随处可见大众的手中正拿着手机在刷微博,玩微信,聊q呢? 现在的智能手机就是好,就是一个掌上电脑了,上网,看视频,玩游戏,社交,看图片,发电子邮件等等这些以前在电脑上才能完成的事情现在只需要一个手机就能完成了,并且可以随时随地的分享周边的任何事,不管走到哪里只要有网络都可以使用,不像以前只能坐在办公室内用电脑操作,方便而且时尚,坐在咖啡厅里面喝着咖啡,用手机办公,那是多么的惬意。 中国人口众多这是大家都熟知的,据先关统计表明,统计认为,中国是全球目前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世界四分之一的“网民”来自中国,真的是力量大啊。中国移动互联网已经进入了2亿时代:仅仅过去半年,国内智能移动设备用户增加了1.15亿达到2亿,从高端用户为主突然就“漫延”进入了中国社会的主流用户们(更多的女性、学生、蓝领、民工们)这样爆发式浪潮在世界科技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 为什么智能手机这么受欢迎呢?当然也有他的原因,智能手机的功能提升音乐娱乐应用:随着产品、服务的革新和跨越,“中国好声音”走下了电视,进入了智能手机。唱吧、爱唱提供了更智能、更好玩的“卡拉ok”,超越了过去的mp3听歌类产品。同样的,游戏从2d简单单机游戏进入了更完整,强美术/3d的游戏。

移动互联网是电信、互联网、媒体、娱乐等产业融合的汇聚点,各种宽带无线通信、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技术都在移动互联网业务上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从长远来看,移动互联网的实现技术多样化是一个重要趋势。 新的市场,当然有新的商机,新的商业模式也在不断的发展,目前移动互联网主要是以流量、图铃、广告这些传统的盈利模式仍然是移动互联网的盈利模式的主体,而新型广告、多样化的内容和增值服务则成为移动互联网企业在盈利模式方面主要的探索方向。手机广告也渐渐被大众所接受。 局限观数据表明,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5亿用户是一个新的目标,5亿移动互联网用户将激起巨浪:技术改变生活,生活改变商业。承载着5亿用户的日常时间和行为决策,移动互联网将在中国激起巨浪。改变社交、资讯、游戏、娱乐会比较快,但与线下商业、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移动互联网将成为每个人链接世界、认知社会、传播智慧的首要通道。 手机二维码可以印刷在报纸、杂志及个人名片上,用户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或输入二维码下面的号码即可实现快速手机上网,随时下载图文、音乐、视频、获取优惠券、参与抽奖、了解企业产品信息。同时,还可以方便地用手机识别和存储名片、自动输入短信,获取公共服务(如天气预报),实现电子地图查询定位、手机阅读等多种功能,使用者只需使用手机摄像头对准平面上的黑方块一拍,即可直接联入一个此码对应的唯一的wap网站页面。 现在许多企业都是有自己的企业网站,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许多企业将自己的网扎移动到手机上,wap网站实在是很流行,将自己的网站以一个客户端的形式,用户可以进行下载,用手直接可以访问到企业的网站。 重庆网站建设

未来通信市场的四大重要发展趋势

未来通信市场的四大重要发展趋势 行业:消费电子信息来源:中电网发布时间:2010-10-28 作为通信半导体行业的领导到厂商之一,ADI先进的模拟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从基站到终端的各种场景。自进入中国开始就大力支持中国本土的通信设备和终端制造商,从2G的GSM、CDMA到3G的所有制式,乃至如今LTE,ADI的产品都是必不可少的核心部件。 与中国的产业和厂商的合作,我们经历了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在90年代末期到本世纪初期,中国本土的通信厂商处于起步阶段,ADI通过完善的产品和细致的服务使本地厂商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就完成了GSM和CDMA的设计和商用,使客户在满足技术要求的同时,通过相对低的成本具备跟世界级竞争对手竞争的实力。 第二阶段是2003年到2007年这段时间,中国的通信产商面临3G发展压力,ADI帮助本地的通信厂商完成了从技术跟进者到积极参与者的转换,使得中国本地厂商能够在标准制定和网络演进方面的话语权得到了长足的提升,这个时候本土的厂商开始走出国门,参与世界通信网络的建设的竞争。同时,公司开始投资于本地研发团队,把部分产品的设计工作放在本地做,大大提升了与本地市场结合的力度和执行效率,在取得生意成功的同时,更加提升了国内的产业链在半导体设计这部分的能力和人才发展。 第三阶段发生在2007年到如今,ADI支持国内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的努力,在TD-SCDMA产业的发展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面对国内市场巨大的需求,ADI 是少数几个在供应链方面能够保证需求的厂商之一。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中国两大通信设备制造商已经成长为世界级的厂商。ADI一如既往地支持他们作为通信技术领导者的种种努力,通过加强本地的系统和产品设计能力,通过早期战略合作来为将来的双赢打下基础。因此我们在本地组建了行业市场部和系统工程团队,在系统层面开展紧密合作。计划在客户产品定义上有紧密的接口和互动,在非常早期就把技术优势提供给客户。 2010年是中国LTE产业界最具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中国移动在上海世博园区完成了TD-LTE试验网络部署并提供高速无线宽带服务,之后,中国移动还将开展3城市大规模TD-LTE试验网络建设项目,中国移动建设的TD-LTE规模实验网和海外实验网,这一切都标志着TD-LTE规模商用即将如火如荼地展开。ADI 也将不遗余力地投入并设计出更多用于LTE,4G蜂窝基站的低成本、高集度RFIC,帮助客户加速设计导入及生产。 今后的五年将会是一个至关重要的5年,数据通信的业务需求已经呈现爆炸式的增长,无线和光网络将会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关联在一起。通信行业也会越来越多地与其他行业重合和整合。我们可以从最近的几大事件中可以看到这一趋势,比如说物联网、三网合一等等。我们就通信市场的角度,我们认为有以

百度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报告

2011年2月28日 百度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报告 2010年Q4 百度移动互联网事业部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翻版必究)

目录 综述 (2) 1 手机终端分布 (3) 1.1 无线的主要用户群 (3) 1.2Q4诺基亚变化趋势 (4) 1.3 Q4山寨机变化趋势 (4) 1.4 Q4苹果变化趋势 (5) 2 浏览器分布 (5) 2.1 手机浏览器的主体 (5) 2.2 Q4浏览器变化趋势 (6) 3 手机平台分布 (6) 3.1 手机平台的主体 (6) 3.2Q4手机平台变化 (7) 4 接入网络 (7) 4.1接入网络地域分布 (7) 4.2移动运营商占比分析 (8) 4.3网络速度分析 (9) 5 附录1:TOP机型 (10) 6 附录2:调研数据来源 (10)

综述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数据显示:1980年全球小型机数量总共在1000万台左右,2000年有超过2亿台终端接入互联网;2010年底全球互联网用户超过20亿,手机注册量超过50亿;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数的迅猛增长已是必然趋势。用户数的急速增长意味着巨大的机会,同时也意味着巨大的挑战,终端的小型化、多样化,接入方式的多样化都意味着我们处在全新的互联网生态环境中。 本季度的《百度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报告》围绕“手机终端分布”、“浏览器分布”、“平台分布”、“接入网络”四个主题进行分析,要点如下: ●手机终端发展趋势 诺基亚、山寨机、三星、索爱4个品牌是当前无线用户的主体,在手机用户中占比75.5%。占据34.6%的诺基亚在四季度份额不减反增。iPhone在本季度流量和用户数接近翻番,与android一起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相反山寨机用户量、用户占比均呈现下降趋势。单机型分析看,诺基亚5230/iPhone等屏宽>240的触屏手机成为上网用户最为青睐的机型。 ●浏览器市场 目前内置浏览器份额仍然远高于第三方浏览器,但内置浏览器的占比呈现缓慢减小的趋势。第三方浏览器(以UCWEB与QQ浏览器为代表)占据浏览器份额的26%,其中QQ浏览器的占比最高为14.6%,UCWEB处于第二位,占比为 9.7%。自带浏览器中基于WEBKIT的浏览器比重增长明显,预计在未来几个季度内,覆盖诺基亚高端机、Android、iPhone手机的WEBKIT浏览器在现有占比基础上还有较大上升空间。 ●平台之争 Symbian S40/S60、MTK、无操作系统占据平台80%以上的份额,其中智能机平台占比在提高,非智能机平台占比在降低。MTK是本季度最大的输家,其下降的12.5%份额被各大平台瓜分。诺基亚Symbian系统还将长时间占据手机平台的主要份额,短期内其份额还将增加,份额的增加主要依靠S60之后的系统,S40系的份额将逐步减小。iPhone OS的增长符合预期,而受内置google搜索框的影响Android的表现则差强人意。 ●接入网络 地域分布方面,广东、江苏、河南等经济发达或人口大省的无线用户占比高,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广东地区的优势已并不再明显。从运营商的角度而言中国移动占据无线80%左右的份额,联通3G业务的迅速开展使其流量比例稳步小幅上升。用户网速方面,当前主流用户仍然通过低速网络接入,影响用户打开页面时间的最大的因素是连接时间。

《2016年中国移动营销发展研究报告》完整版解析

中国移动营销发展研究报告 全球领先的移动互联网第三方数据挖掘和整合营销机构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最新发布了《2015-2016年中国移动营销发展研究报告》。报告深度剖析了2015至2016年移动营销的具体情况,对移动营销的用户属性以及用户行为进行调查,整合中国移动营销行业在2015年的动态,分析并预测中国移动营销市场的发展趋势。 一、移动营销概论 移动营销是指面向可移动终端用户,通过对各种营销工具和手段的系统化结合,根据不同的移动场景进行即时性的动态修正,使得营销主客体双方在交互中实现价值增值。 1.主要分析对象——移动社会化媒体营销和移动电商营销 利用社会化网络,如微博、微信、贴吧或者其他互联网协作平台媒体来进行营销、是公共关系和客户服务维护开拓的一种方式。目前,由于移动端良好的社交性而逐渐向移动端发展。 利用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进行的B2B、B2C或C2C的电子商务活动。能够实现随时随地、线上线下的购物与交易、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等。 2.移动营销发展历程:营销形式多样化

现阶段,移动营销进入高速增长期,营销形式逐渐多样化,社会化媒体营销、移动整合营销、移动大数据营销及程序化购买成为关注重点。利用移动互联网的私人性和场景化等优势,通过大数据技术对用户信息进行全面有效的利用,整合各种生态资源,构建更完整的移动营销生态链。 二、移动营销环境分析 1.相关法规逐步完善 2014年,政府密集出台移动互联网相关政策,对移动终端硬件进行规范化管理,设立移动互联网安全问题的管理规范。 2011年,移动互联网、LTE 、物联网、云计算、移动支付成“十二五”期间发展重点,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在“十二五”期间空前融合。 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 2014年底,MMA《移动视频广告投放标准协议》,成为国内首个规范移动视频广告投放的指导纲领。 新《广告法》2015年9月起正式施行。这是广告法实施20年来首次修订,对我国广告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2015年9月5日,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

移动互联网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移动互联网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移动互联网现状及其趋势 班级: 姓名: 学号: 学院 【摘要】在我国,移动互联网正在成为主流的无线网络业务。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方便性和全面性,大量行业和企业有了快速发展。未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将继续影响这些行业和企业。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在业务、模式创新以及全球性战略竞争与布局围绕移动互联网全面展开。其中,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和格局尚在形成之中,其发展趋势将对未来的互联网产业、移动通信产业乃至电信业和整个信息产业的

影响巨大化。本文对移动互联网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以及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深入思考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潜力。【关键词】移动换联网、现状、发展趋势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到了极为迅速的程度,在此基础上,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成熟和发展,我国的移动互联网成为新的发展先锋。由于移动互联网比基于PC端的“传统互联网”更加方便、快捷,因此更受人们的青睐,同样也引起了市场和企业的注意。大量行业龙头借助移动互联网实现了扩张,而一些原本发展乏力的行业焕发了生机。一、移动互联网 广义上说,移动互联网指的是利用移动协议和设备将手持终端接人互联网的联结方式。从技术角度看,移动互联网指的是基于IP宽带技术并能够提供数据和多媒体开放式业务的电信网络。从终端角度看,移动互联网由网络、终端和应用共同构成,即用户借助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利用移动网络,借助各类应用实现

信息查询和数据的传递。 二、移动互联网的特点 便携。移动互联网终端以手机和平板电脑为主,现在市场上也出现了智能手环、智能手表和智能眼镜等随身设备,这些设备在“智能化”以前本就是人们随身携带的物品,因此这些智能设备与以往相比并没有增加用户使用中的不便,便携性能依然优越。便捷。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互联网不同,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与互联网相连,只要有移动网络,就能联网,不再依赖于接线插口或其他端口,因此使用过程中更加便捷。即时。移动互联网使人们能够利用“碎片时间”处理一些简单事物,例如收发简单的邮件或接受工作指令,如果用户愿意的话,可以24小时都联网接收和处理信息,不会再有重要信息被错过。强制。移动互联网的“强制性”是一种相对的特点,与“传统”互联网相比,移动互联网使人们习惯于不断查看手机或其他移动设备,每一条信息都有声音或其他提示,这使用户不得不及时处理这些信息。这也体现了移动互联网的软性强制性。封闭。

未来十互联网十大发展趋势分析P

世界已被互联网占领,互联网未来10年将如何变化与发展? 1.互联网全球普及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最近统计,全球互联网用户总数已经达到20亿人;而联合国公布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世界人口在2011年底突破70亿大关。所以到2020年毫无疑问会有更多的人使用互联网。据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预测,2020年前全球互联网用户将增加到50亿。联合国估计2020年世界人口将为75亿,大部分人将使用互联网。 2.互联网将成为物联网 到2020年,互联网预计将成为一个设备网络而不再只是一个计算机网络。根据CIA World Factbook 2009的统计,今天的互联网拥有大约5.75亿台主机电脑。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则预计未来会有数十亿个传感器连接到互联网。在物联网上,每个人都可以应用电子标签将真实的物体上网联结。学校班车将接入互联网,父母可实时了解孩子上学或放学途中的情况。 3.互联网将成为无线网络 目前移动宽带网的用户已经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迹象,据Informa公司统计,2009年第二季度,全球移动宽带的用户数突破了2.57亿人。这表明3G,WiMAX等高速无线网络的普及率已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5%左右。近年来,亚洲地区是无线宽带网用户最多的地区,不过用户增长率最强劲的地区则是在拉丁美洲地区。按Informa预计,到2014年,全球无线宽带网的用户数量将提升到25亿人左右。 4.社交网络的巅峰 基于Web2.0技术的社交网络是万维网技术的最新应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社会生态。Facebook自2004年2月4日上线以来,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已经超过了8亿,至今并未呈现出减缓的迹象,Facebook、LinkedIn、Twitter、Instagram以及Google+还会继续增长。美国新媒体公司Wetpaint联合创始人兼CEO本·埃洛维茨(Ben Elowitz)在TechCrunch撰文称,未来十年内,社交网络将与搜索引擎全面整合,成为一位不知疲倦的个人助理,为用户规划日常生活,提高决策效率。 5.SoLoMo将主导互联网 2010年,中国手机用户数量达到了7.38亿,全球手机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50亿。2011年5亿Facebook用户中有2亿为移动用户,活跃度比远高于台式机用户。未来十年内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 随着社交网络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Social(社交的)、Local(本地的)、Mobile(移动的)三概念的结合,也称社交本地移动,代表着未来互联网发展的趋势。LBS已经成为连接真实世界与虚拟网络的一道桥梁,SoLoMo将引领未来十年移动互联网走势。 6.互联网变得越来越轻 互联网正在变得越来越轻,意味着轻量、轻松、轻快、轻简、傻瓜化、碎片化,主要有四个方面。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种种手持移动终端轻量化,人人都可随身携带一个图书馆。 微博(micro blogging)、轻博(light blogging)等新媒体的兴起,展示形式更加简洁、便捷,网络表达方式在变轻。 轻游戏崛起,网络娱乐方式轻简化,风靡全球的轻度社交类游戏《愤怒的小鸟》《偷菜》《抢车位》是多么的简单、轻松。 软件应用更轻了,从各种应用市场(App Store)里可以直接下载各种应用,不像以前那样需要拷贝光盘或软盘,还有许多是基于云服务的在线应用。 7.大数据时代 未来的十年将是一个“大数据”引领的智慧科技的时代。随着社交网络的逐渐成熟,移动带宽迅速提升,云计算、物联网应用更加丰富。更多的传感设备、移动终端接入到网络,由此产生的数据及增长速度将比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要多和快。 互联网上的数据流量,尤其是高清图像和高清视频流量,迅猛增长。2012年华为报告指出未来十年网络容量提升千倍,每个移动终端也会达到Gb级的连接速度。思科预计,到2012年,互联网每个月的流量将会增加44艾字节(exabyte,109GB),仅每月的增量就是今天互联网流量的一倍多。 8.云计算大行其道 2009年,市场调研公司ABI Research在一份名为《移动云计算》的报告中提出,云计算不久将成为移动世界中的一股爆破力量,最终会成为移动应用的主导运行方式。根据Gartner的调查,到2015年,将有超过40%的CIO期望将其大部分IT运行在云中。 物联网也离不开云计算,物联网中的网络传输和管理服务就会利用到云计算。一位美国专家曾经预测说,全球只要5台计算机就可以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了。 9.语义网的春天 从20世纪80年代万维网之父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提出万维网(WWW)构想以来,互联网进入飞速发展阶段。网络信息的沟通方式,从“人际交流”延伸至“人机交流”,语言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结合的语义网,将是对目前互联网的一种扩展。 2010年Google收购了一家语义技术领先公司Metaweb。Metaweb运营着一个开放的语义信息数据库Freebase。Freebase和维基百科类似,不同的是,它完全专注于结构化数据及个人用户可行性操作。 2010年Facebook也公布了一个大规模的新平台Open Graph(开放图谱),让Facebook里的每个物件都拥有独特的ID。通过Open Graph把其他社交网站建构的网络给连接起来,将创造一个更聪明、更与社交连接、更个人化也更具语意意识的网络。 10.虚拟世界脱胎换骨 作为将来的网络系统,林登实验室于2003年推出的第二生命(second life)得到了很多主流媒体的关注。Second Life是一个基于因特网的虚拟世界,2011年美国虚拟社区Second Life年收入达1亿美元。 第二人生在一个巨大的Debian服务器阵列上模拟了一个平面的,类似地球的世界,被称为Grid。平台只提供土地,土地上的一切由人自己决定,网民可以像建主页一样建设自己的“世界”,并能与其他人的“世界”相连,最终形成一个巨型的“虚拟世界”,全世界各 地的玩家可以相互交流。未来10年,虚拟世界将会得我们的现实生活更加数字化。 未来十年,将是移动互联网普及应用、云计算技术大行其道、SoLoMo占主导、虚拟世界脱胎换骨的十年。除了以上的变化,未来还有三网合一、网络电视、富媒体应用、电商社区化、带宽提速、实时搜索、3D互联网、5G技术、人工智能等各种趋势和突破。

百度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报告_2012年Q2

录 Contents 1.1 移动互联网用户地域分布 /8 1.1.1 全部移动互联网用户地域分布 /8 1.1.2 Android 、iOS 用户地域分布 /9 1.2 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运营商分布 /10 1.2.1 全部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运营商分布 /10 1.2.2 Android 、iOS 用户接入运营商分布 /11 1.3 移动互联网用户网络接入方式分布 /12 1.3.1 全部移动互联网用户网络接入方式分布 /12 1.3.2 Android 、iOS 用户接入网络方式分布 /13 1.3.3 Android 、iOS 用户接入网络方式占比变化 /14 1.4 移动终端iPad 流量增速 /15 移动互联网用户分布及网络接入习惯 /7 1 0 综述 /4

录 Contents 2.2 手机品牌变化趋势 /18 2.3 Android 系统手机品牌分布 /19 2.4 移动互联网终端机型TOP20 /20 2.5 Android 系统手机品牌TOP20 /21 移动互联网终端竞争格局及变化趋势 /16 2 3.1 移动互联网用户手机平台分布 /23 3.2 手机平台变化趋势 /24 3.2.1 非智能平台变化趋势 /24 3.2.2 智能平台变化趋势 /25 3.3 Android 、iOS 智能手机平台版本分布 /26 3.4 Android 智能手机平台分辨率分布 /27 移动互联网 终端平台 变化趋势 /22 3

录 Contents 4.1 移动互联网手机浏览器分布 /29 4.2 移动互联网手机自带浏览器变化趋势 /30 4.3 移动互联网手机第三方浏览器变化趋势 /31 手机浏览器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 /28 4 附录 术语解释 /32

移动互联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移动互联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李建锋 * LI Jian-feng doi :10. 3969/j. issn. 1672 - 9528. 2014. 07 .13 1 移动互联网概述 互联网是网络和网络串连起来形成的一个大网络。 对于移动互联网的概念,目前没有一个具体的定义。有研 究者认为移动互联网的概念是相对传统的互联网而言的, 强调用户可以不限制地点、时间,并且随时可以在移动中 接入互联网并使用相关业务。有学者认为移动互联网不是 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简单结合,而是深度融合,属于一 种全新的产业形式。 移动通信的优点是随时、随地、随身携带设备,而 互联网的优点是开放、互动、共享。相比传统固定的互联 网,移动互联网的显著特点就是移动性,就是随时随地在 移动的环境下可以访问互联网,享受相关业务。 2 移动互联网研究研究现状 2.1 用户规模研究 1994 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人们可以全方位地 访问互联网,网民的数量急速增长。随着手机终端应用的 持续升温,手机网民的规模也持续增长。且人群已经慢慢 向普及化、大众化发展。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 心(CNNIC ) 在 2014 年 1 月 16 日发布第 33 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这份 报告显示,截止 2013 年 12 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 6.18 亿,互联网普及率为 45.8%,其中手机网民的规模就达到 了 5 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比例由 2012 年底的 74.5% 提升至 81.0%,远远高于其他设备上网的网民比例。 * 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 广西 桂林 530001 2.2 移动终端的研究 移动终端是移动互联网重要的组成部分。移动终端 是指可在移动中使用的手持电脑设备,其包括智能手机、 平板电脑和其它手持或便捷电脑设备。 智能手机的便捷携带的优点,使得手机终端成为人们 最喜欢的移动终端设备。手机的智能化主要依赖于手机独 立的移动操作系统。移动互联网是一个以移动操作系统为 中心的生物链系统,而移动操作系统也是智能手机的核心。 在众多移动操作系统中胜出的 IOS 、android 和 windows phone 基本成为了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的三国鼎立的局面。 2.3 移动互联网市场的研究 一个产业的发展,一定需要市场的支撑。移动互联 网产业的市场空间非常巨大,作为移动通信和互联网融合 的产物,移动互联网的业务既涵盖原有互联网运营所必须 的业务,还包括改进后的新型移动互联网业务和网络化的 通信增值业务。移动通信和互联网都有各自的优点,两者 相融合产生的移动互联网业必集两者的优点于一身。 根据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显示,从 2011Q3 到 2012Q3 的一年内,移动互联网整体市场规模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 其中,2012Q3 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已经达到 1478 亿元, 同比增长 102.1%,环比增长 16.9%。从移动互联网市场 规模增长的势态可以看出,移动互联网有着很大的市场空 间,同时也蕴藏不少商机。 3 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趋势 移动互联网是基于 IP 技术的移动通信网络。传统的 互联网 IP 技术只是适用于固定的终端设备。对于移动互 联网的终端设备来讲,最大的特点就是移动。移动终端设 备在通信期间有可能在不同子网之间移动,IP 地址也需 2014年第7期 39

信息通信业最新发展趋势

2014年信息通信业的最新发展趋势 一、信息通信业总体发展趋势 2013年,通信行业在总体稳定、结构调整中度过了表面上波澜不惊的一年。行业收入增长8.7%,流量对行业收入的增长贡献达到75%,已经成长为拉动行业增长的决定性力量。2014年,在宏观经济形势整体复苏回暖、信息通信需求持续扩张的大势下,信息消费、宽带战略、4G等产业政策全面落实,电信业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LTE牌照的发放将同时促进3G和4G的快速发展,流量对行业收入增速的贡献将超过90%,奠定行业增长8%的基础。国家宽带战略的落实将确保宽带网络的升级改造和普及率的进一步提升,带动宽带收入增长9%以上。在3G和4G的带动下,增值业务与综合信息服务对行业增长的拉动作用将更加明显,进一步促进行业转型。与此同时,在OTT业务快速发展、传统通信市场饱和等因素的冲击下,移动语音收入将触顶天花板,收入首次下降,对行业发展的负拉动效应将更加明显。 二、新技术新服务的发展趋势 1、全球基础电信业的行业复苏缓慢 OTT业务的快速发展已经给电信运营业带来巨大经营压力,管道化风险继续加剧。“营改增”财税新政在电信业全面铺开,给行业发展和企业运营带来深层次影响。移动互联网领域群雄角逐,行业竞争更趋白热化。 OTT 是“Over The Top”的缩写,是通信行业非常流行的一个词汇,即互联网公司越过运营商,发展基于开放互联网的各种视频及数据服务业务,强调服务与物理网络的无关性。比如飞信就是ott业务,与运营商(联通、移动、电信)的物理通信层完全无关。这个词汇来源于篮球等体育运动,是“过顶传球”之意,指的是球旁路了运动员(player)在他们头之上来回传送而达到目的地。 简单理解就是:没有基础网络设施的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公司通过将传统通信行业的基础网络设施当成一种传输管道来传输自己的业务。。。。OTT业务就是传输管道业务。例如腾讯的QQ,微信;阿里的来往;小米的米聊等业务数据。。。。基本都是在三大运行商的基础网络设施里进行传输。而微信,QQ 来往等客户端的功能越来越多,并且使用的人越来越多,那么占用这个网络设施里的流量也越来越多,基本就是把运行商的基础网络当成传输管道来使用。 2014年,传统运营商之间的全业务同质竞争将趋白热化,互联网企业虎视眈眈、OTT异质替代势不可当,不同阵营产业链更在铆足劲角力市场,电信运营业必须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加快转型,破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