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轴对中找正(单表双打法) 三表打法

合集下载

水泵和电机联轴器的找正、对中方法

水泵和电机联轴器的找正、对中方法

水泵和电机联轴器的找正、对中方法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水泵和电机联轴器的找正、对中方法1、泵对中的重要性泵和电机的联轴器所连接的两根轴的旋转中心应严格的同心,联轴器在安装时必须精确地找正、对中,否则将会在联轴器上引起很大的应力,并将严重地影响轴、轴承和轴上其他零件的正常工作,甚至引起整台机器和基础的振动或损坏等。

因此,泵和电机联轴器的找正是安装和检修过程中很重要的工作环节之一。

2、联轴器找正是偏移情况的分析在安装新泵时,对于联轴器端面与轴线之间的垂直度可以不作检查,但安装旧泵时,一定要仔细地检查,发现不垂直时要调整垂直后再进行找正。

一般情况下,可能遇到的有以下四种情形。

1)S1=S2,a1=a2 两半靠背轮端面是处于既平行又同心的正确位置,这时两轴线必须位于一条直线上。

2)S1=S2,a1≠a2 两半靠背轮端面平行但轴线不同心,这时两轴线之间有平行的径向位移e=(a2-a1)/2。

3)S1≠S2,a1=a2 两半靠背轮端面虽然同心但不平行,两轴线之间有角向位移α。

4)S1≠S2,a1≠a2 两半靠背轮端面既不同心又不平行,两轴线之间既有径向位移e又有角向位移α。

联轴器处于第一种情况是我们在找正中致力达到的状态,而第二、三、四种状态都不正确,需要我们进行调整,使其达到第一种情况。

在安装设备时,首先把从动机(泵)安装好,使其轴线处于水平位置,然后再安装主动机(电机),所以找正时只需要调整主动机,即在主动机(电机)的支脚下面加调整垫面的方法来调节。

3、找正时测量调节方法下面主要介绍在检修过程中常用的两种测量调整方法,根据测量工具不同可分为:1)利用刀形尺和塞尺测量联轴器的不同心和利用楔形间隙轨或塞尺测量联轴器端面的不平行度,这种方法适用于弹性联接的低转速、精度要求不高的设备。

2)利用百分表及表架或专用找正工具测量两联轴器的不同心及不平行情况,这种方法适用于转速较高、刚性联接和精度要求高的转动设备。

轴对中打表找正方法详解,值得注意的细节真不少

轴对中打表找正方法详解,值得注意的细节真不少

轴对中打表找正方法详解,值得注意的细节真不少单表对中找正的装架示意图图1 为单表双打使用单表双打对中法的前提条件图2图中:S—两转子轴头之间的距离;D—联轴节的外径。

前提条件:S≥D/2轴端距离越大,联轴节的直径越小,计算就越准确,当S≥D/2时,单表双打对中法对张口的敏感性强,对中的精度可以达到更高的水平。

•联轴节直径比较大,端面跳动显著,建议用三表法(或双表法);•联轴节直径比较小,端面跳动较小,建议用单表法,单表法适用于长联轴节(指中间接筒较长)设备对中。

单表双打对中法的数据记录规定当把表架固定在A转子的轴头上,表杆头触到B转子的联轴节的外圆上时,如(E)所示,叫A打B,记A→B。

当把表架固定在B转子的轴头上,表杆头触到A转子的联轴节的外园上时,如(F)所示,叫B 打A,记B→A。

图3记录如下:图4在两次打表的过程中,盘车时的旋转方向必须相同,在记录时,四个方向的数据要一一对应,便于下一步进行计算和张口方向的判断。

数据有效性判则数据要“园”。

当我们取在0°时表的读数为零,盘表一周回到0°位置时,表的读数要回零。

否则,我们称数据不“园”,为无效数据,要查找原因。

造成数据不园的原因:•百分表不准(先检查表是否回零);•表架没有拧紧(用手指轻敲表架,看表针是否转动);•磁力表座的磁力不够,未吸牢(同上);•联轴节的外圆不园,盘车时两联轴节没有转动相同的角度。

(确保转动相同的角度)。

遵守数据有效性判则关于径向偏差的测量为什么两转子径向的实际偏差值等于表值的一半?(即为什么实际偏差值是表值的一半?)如图所示:以垂直方向为例,假设A、B两转子的高低差为h,联轴节的外圆半径为R。

图5当我们以A转子的轴心为基准,可测得B转子联轴节的最高点的实际高度为:当我们以A转子的轴心为基准,可测得B转子联轴节的最低点与A转子轴心的高度差为:上两式相减得:当在顶点位置时把表调为零,即L1=0,得:h=L2/2。

单、双表找正对中方法技巧(图文详解)

单、双表找正对中方法技巧(图文详解)

单表对中找正的装架示意图图1 为单表双打使用单表双打对中法的前提条件图2图中:S—两转子轴头之间的距离;D—联轴节的外径。

前提条件:S≥D/2轴端距离越大,联轴节的直径越小,计算就越准确,当S≥D/2时,单表双打对中法对张口的敏感性强,对中的精度可以达到更高的水平。

•联轴节直径比较大,端面跳动显著,建议用三表法(或双表法);•联轴节直径比较小,端面跳动较小,建议用单表法,单表法适用于长联轴节(指中间接筒较长)设备对中。

单表双打对中法的数据记录规定当把表架固定在A转子的轴头上,表杆头触到B转子的联轴节的外圆上时,如(E)所示,叫A打B,记A→B。

当把表架固定在B转子的轴头上,表杆头触到A转子的联轴节的外园上时,如(F)所示,叫B打A,记B→A。

图3记录如下:图4在两次打表的过程中,盘车时的旋转方向必须相同,在记录时,四个方向的数据要一一对应,便于下一步进行计算和张口方向的判断。

数据有效性判则数据要“园”当我们取在0°时表的读数为零,盘表一周回到0°位置时,表的读数要回零。

否则,我们称数据不“园”,为无效数据,要查找原因。

造成数据不园的原因:•百分表不准(先检查表是否回零);•表架没有拧紧(用手指轻敲表架,看表针是否转动);•磁力表座的磁力不够,未吸牢(同上);•联轴节的外圆不园,盘车时两联轴节没有转动相同的角度。

(确保转动相同的角度)。

遵守数据有效性判则关于径向偏差的测量为什么两转子径向的实际偏差值等于表值的一半?(即为什么实际偏差值是表值的一半?)如图所示:以垂直方向为例,假设A、B两转子的高低差为h,联轴节的外圆半径为R。

图5当我们以A转子的轴心为基准,可测得B转子联轴节的最高点的实际高度为:当我们以A转子的轴心为基准,可测得B转子联轴节的最低点与A转子轴心的高度差为:上两式相减得:当在顶点位置时把表调为零,即L1=0,得:h=L2/2。

所以:两转子径向的实际偏差值等于表值的一半?(说明:该判则在水平方向也适用)单表对中张口方向的判断张口值的计算公式图6图7垂直方向的张口值的计算公式:水平方向的张口值的计算公式:式中:⊥A—垂直方向(上下)的张口值;∥A—水平方向(左右)的张口值;S—两联轴节端面之间的距离;d—联轴节的外圆直径(打表处)。

水泵和电机联轴器的找正、对中办法

水泵和电机联轴器的找正、对中办法

水泵和电机联轴器的找正、对中方法
1、泵对中的重要性
泵和电机的联轴器所连接的两根轴的旋转中心应严格的同心,联轴器在安装时必须精确地找正、对中,否则将会在联轴器上引起很大的应力,并将严重地影响轴、轴承和轴上其他零件的正常工作,甚至引起整台机器和基础的振动或损坏等。

因此,泵和电机联轴器的找正是安装和检修过程中很重要的工作环节之一。

2、联轴器找正是偏移情况的分析
在安装新泵时,对于联轴器端面与轴线之间的垂直度可以不作检查,但安装旧泵时,一定要仔细地检查,发现不垂直时要调整垂直后再进行找正。

一般情况下,可能遇到的有以下四种情形。

1)S1=S2,
2)S1=S2
种情况。

即在主动机(
3
1)
2)
的转动设备。

注意:
1)在用塞尺和刀形尺找正时,联轴器径向端面的表面上都应该平整、光滑、无锈、无毛刺。

2)为了看清刀形尺的光线,最好使用手电筒。

3)对于最终测量值,电机的地脚螺栓应是完全紧固,无一松动。

4)用专用工具找正时,作好同一记号,为避免测量数据误差加大,并应把靠背轮均分为4-8个点,以便取到精确的数据。

5)作好记录使找正的重要一环。

加调整垫面时有以下方法:
1)直(感)观(经验加、减垫)因为在检修中,一些泵的找正并没有完全具备良好的条件和工具,在调整时,老师傅的经验会起到很大的作用(每次加、减垫都应考虑电机螺栓的松紧状况及其余量)。

2)计算法
Ⅰ原始状态
Ⅱ抬高Δh
Ⅲ调节后的轴心线
(1)
(2)
在A、B。

泵轴对中找正(单表双打法) 三表打法(调)

泵轴对中找正(单表双打法) 三表打法(调)

泵轴对中找正(单表双打法) 三表打法单表对中找正方法1、单表对中找正的装架示意图(图示为单表双打)2、使用单表双打对中法的前提条件:S—两转子轴头之间的距离D—联轴节的外径前提条件:S≥D/2轴端距离越大,联轴节的直径越小,计算就越准确,当S≥D/2 时,单表双打对中法对张口的敏感性强,对中的精度可以达到更高的水平。

联轴节直径比较大,端面跳动显著,建议用三表法(或双表法)联轴节直径比较小,端面跳动较小,建议用单表法,单表法适用于长联轴节(指中间接筒较长)设备对中。

3、单表双打对中法的数据记录规定当把表架固定在 A 转子的轴头上,表杆头触到 B 转子的联轴节的外圆上时,如(E)所示,叫 A 打B,记 A →B 。

当把表架固定在 B 转子的轴头上,表杆头触到A转子的联轴节的外园上时,如(F)所示,叫 B 打A,记 B →A 。

记录如下:在两次打表的过程中,盘车时的旋转方向必须相同,在记录时四个方向的数据要一一对应,便于下一步进行计算和张口方向的判断。

4、数据有效性判则:(1)数据要“园”。

当我们取在0°\u26102X表的读数为零,盘表一周回到0°\u20301X置时,表的读数要回零。

否则,我们称数据不“园”,为无效数据,要查找原因。

造成数据不园的原因:A、百分表不准(先检查表是否回零)B、表架没有拧紧(用手指轻敲表架,看表针是否转动)C、磁力表座的磁力不够,未吸牢(同上)D、联轴节的外圆不园,盘车时两联轴节没有转动相同的角度。

(确保转动相同的角度)(2)遵守数据有效性判则:a1﹢a3=a2﹢a4 b1﹢b3=b2﹢b45、关于径向偏差的测量:为什么两转子径向的实际偏差值等于表值的一半?(即为什么实际偏差值是表值的一半?)如图所示:以垂直方向为例,假设A、B 两转子的高低差为h,联轴节的外圆半径为R。

当我们以 A 转子的轴心为基准,可测得 B 转子联轴节的最高点的实际高度为:L1=R-h (1)当我们以 A 转子的轴心为基准,可测得 B 转子联轴节的最低点与 A 转子轴心的高度差为:L2=R﹢h (2)由(2)-(1)得:L2-L1=2h h=(L2-L1) /2当在顶点位置时把表调为零,即L1=0,得:h=L2/2所以:两转子径向的实际偏差值等于表值的一半?(说明:该判则在水平方向也适用)6、单表对中张口方向的判断(1)张口值的计算公式a垂直方向的张口值的计算公式:⊥A=(a3+b3) d/2sb水平方向的张口值的计算公式:∥A= 〔(a4-a2) +(b4-b2) 〕d/2s式中:⊥A—垂直方向(上下)的张口值∥A—水平方向(左右)的张口值S—两联轴节端面之间的距离d—联轴节的外圆直径(打表处)c关于张口值计算公式的推导由于张口值计算公式的推导较为复杂,涉及到相似三角形等数学方面的知识,加之不影响我们的实际找正工作,在此不再叙述。

机泵对中课件

机泵对中课件

21
3、张口架双百分表安装示意图
22
23
24
4、计算公式相似三角形原理

d

1
L1
2
L2
1 1 2 2
25
4、加减垫片计算简图及公式
26
4、加减垫片计算简图及公式
a3 a1 (b1 c3 b3 c1 ) l1 Δ1 2 2 d
6
2、找正步骤
电机初定位:把泵和电机放到台板上,用塞尺检查空脚,并把空脚垫实。
7
2、找正步骤
拎上电机地脚螺栓,调整电机使各螺栓在螺栓孔的中间位置。
四周间隙均匀
8
2、找正步骤
9
2、找正步骤
上紧地脚螺栓。
10
2、找正步骤
泵定位:根据电机的位置,调整泵的左右位置,同时看泵的高低。
11
2、找正步骤
公式中的d值取张口表表头的转动直径, L1、L2从张口表的表头处到电机螺栓中心。
31
7、注意事项
预防计算出反值,测量数值记录 好后,首先判断是上张口还是下 张口和电机高低。 在电机初定位时,电机左右张口 和外援应控制在0.1mm以下,减 少上下测量误差。

32
7、注意事项
上紧电机地脚螺栓时观察表值左 右数值变化量,可在变化的相反 方向预留对应的值。 紧电机地脚螺栓时的顺序,从开 始到结束要一致。否则电机左右 变化值会发生变化,很难控制左 右误差。
机泵找正培训
目录



准备工作 找正步骤 双表法示意图解 双表法数值计算 单表法示意图解 单表法数值计算 注意事项 示例
21、准备工作源自工具:根据机泵大小准备,梅花扳手 (17-24)、平口梅花起子各一把、铜 棒一根、小撬杠一根、剪刀、10寸活动 扳手一把、钳子一把,手锤一把。 量具:塞尺一把、百分表三块、表卡子 一个(或磁力表座三个)、150mm钢 板尺一把、卷尺一个。

水泵和电机联轴器的找正、对中方法

水泵和电机联轴器的找正、对中方法

水泵和电机联轴器的找正、对中方法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水泵和电机联轴器的找正、对中方法1、泵对中的重要性泵和电机的联轴器所连接的两根轴的旋转中心应严格的同心,联轴器在安装时必须精确地找正、对中,否则将会在联轴器上引起很大的应力,并将严重地影响轴、轴承和轴上其他零件的正常工作,甚至引起整台机器和基础的振动或损坏等。

因此,泵和电机联轴器的找正是安装和检修过程中很重要的工作环节之一。

2、联轴器找正是偏移情况的分析在安装新泵时,对于联轴器端面与轴线之间的垂直度可以不作检查,但安装旧泵时,一定要仔细地检查,发现不垂直时要调整垂直后再进行找正。

一般情况下,可能遇到的有以下四种情形。

1)S1=S2,a1=a2 两半靠背轮端面是处于既平行又同心的正确位置,这时两轴线必须位于一条直线上。

2)S1=S2,a1≠a2 两半靠背轮端面平行但轴线不同心,这时两轴线之间有平行的径向位移e=(a2-a1)/2。

3)S1≠S2,a1=a2 两半靠背轮端面虽然同心但不平行,两轴线之间有角向位移α。

4)S1≠S2,a1≠a2 两半靠背轮端面既不同心又不平行,两轴线之间既有径向位移e又有角向位移α。

联轴器处于第一种情况是我们在找正中致力达到的状态,而第二、三、四种状态都不正确,需要我们进行调整,使其达到第一种情况。

在安装设备时,首先把从动机(泵)安装好,使其轴线处于水平位置,然后再安装主动机(电机),所以找正时只需要调整主动机,即在主动机(电机)的支脚下面加调整垫面的方法来调节。

3、找正时测量调节方法下面主要介绍在检修过程中常用的两种测量调整方法,根据测量工具不同可分为:1)利用刀形尺和塞尺测量联轴器的不同心和利用楔形间隙轨或塞尺测量联轴器端面的不平行度,这种方法适用于弹性联接的低转速、精度要求不高的设备。

2)利用百分表及表架或专用找正工具测量两联轴器的不同心及不平行情况,这种方法适用于转速较高、刚性联接和精度要求高的转动设备。

浅谈设备找正

浅谈设备找正

浅谈设备找正摘要本文简述了转动设备检修中,联轴器常见的几种找正方法以及适用情况,重点对找正过程中常遇到的几种错误方法加以阐述。

指导员工采用正确的找正方法,避免走弯路或出现误差,从而快速保质的完成对中检修。

关键词:找正联轴器单表法双表法三表法前言:联轴器找正是转动设备检修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找正目的是使转动设备的主动轴与从动轴两轴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消除设备在运转过程中联轴器处的机械应力。

一旦找正不好,会直接导致运转设备振动大、轴承损坏、联轴器膜片或注销磨损以及其它部件过早失效。

因此找正的精度是设备能否正常运转,配件能否长周期使用的关键。

一、目前找正常用的几种方法及其应用范围1、双表测量法图1 双表测量法双表法应用比较广泛,可满足一般机器的安装精度要求。

其测量方法是在联轴器对轮的径向和轴向(对轮边缘处)各安装一块百分表,将对轮按垂直水平划分为四等份并盘动一圈,通过四个点的数值判断两轴的对中情况。

主要缺点是对有轴向不固定的设备(如:机组、带轴瓦的电机等),在盘车时由于受转子轴向窜动的影响,其端面的位移数据会产生误差。

因此,这种测量方法适用于由滚动轴承支撑的转轴及轴向窜动比较小的中、小型机器。

2、三表测量法三表测量法与两表测量法不同之处是在联轴器对轮轴向多安装了一块百分表,目的是消除轴在盘车时窜动对轴向读数的影响。

其又可采用两种方法:方法1,将多加的百分表安装指向转子轴心位置,其主要作用是盘车时用来显示转子的轴向窜量,在计算轴向数值时根据转子窜动方向将该数值减去或加上,此种方法必须保证百分表安装在转子轴心处,否则会略有偏差。

方法2,与轴中心等距离处对称布置两块百分表,两块表同时测量联轴器对轮轴向数值,最后将两表数值相减,除去转子窜量对轴向数值的影响,由于两块表都测量了联轴器的轴向偏差,因此还需将相减后的数值除以2,即为两联轴器轴向数值偏差。

3、单表测量法图4单表测量法单表法它是近年来国外应用日益广泛的一种联轴器找正方法。

机泵联轴器找正对中

机泵联轴器找正对中

如何进行泵和电机联轴器的找正、对中1、泵对中的重要性泵和电机的联轴器所连接的两根轴的旋转中心应严格的同心,联轴器在安装时必须精确地找正、对中,否则将会在联轴器上引起很大的应力,并将严重地影响轴、轴承和轴上其他零件的正常工作,甚至引起整台机器和基础的振动或损坏等。

因此,泵和电机联轴器的找正是安装和检修过程中很重要的工作环节之一。

2、联轴器找正是偏移情况的分析在安装新泵时,对于联轴器端面与轴线之间的垂直度可以不作检查,但安装旧泵时,一定要仔细地检查,发现不垂直时要调整垂直后再进行找正。

一般情况下,可能遇到的有以下四种情形。

1)S1=S2,a1=a2 两半靠背轮端面是处于既平行又同心的正确位置,这时两轴线必须位于一条直线上。

2)S1=S2,a1≠a2 两半靠背轮端面平行但轴线不同心,这时两轴线之间有平行的径向位移e=(a2-a1)/2。

3)S1≠S2,a1=a2 两半靠背轮端面虽然同心但不平行,两轴线之间有角向位移α。

4)S1≠S2,a1≠a2 两半靠背轮端面既不同心又不平行,两轴线之间既有径向位移e又有角向位移α。

联轴器处于第一种情况是我们在找正中致力达到的状态,而第二、三、四种状态都不正确,需要我们进行调整,使其达到第一种情况。

在安装设备时,首先把从动机(泵)安装好,使其轴线处于水平位置,然后再安装主动机(电机),所以找正时只需要调整主动机,即在主动机(电机)的支脚下面加调整垫面的方法来调节。

3、找正时测量调节方法下面主要介绍在检修过程中常用的两种测量调整方法,根据测量工具不同可分为:1)利用刀形尺和塞尺测量联轴器的不同心和利用楔形间隙轨或塞尺测量联轴器端面的不平行度,这种方法适用于弹性联接的低转速、精度要求不高的设备。

2)利用百分表及表架或专用找正工具测量两联轴器的不同心及不平行情况,这种方法适用于转速较高、刚性联接和精度要求高的转动设备。

注意:1)在用塞尺和刀形尺找正时,联轴器径向端面的表面上都应该平整、光滑、无锈、无毛刺。

水泵和电机联轴器的找正、对中方法

水泵和电机联轴器的找正、对中方法

水泵和电机联轴器的找正、对中方法1、泵对中的重要性泵和电机的联轴器所连接的两根轴的旋转中心应严格的同心,联轴器在安装时必须精确地找正、对中,否则将会在联轴器上引起很大的应力,并将严重地影响轴、轴承和轴上其他零件的正常工作,甚至引起整台机器和基础的振动或损坏等。

因此,泵和电机联轴器的找正是安装和检修过程中很重要的工作环节之一。

2、联轴器找正是偏移情况的分析在安装新泵时,对于联轴器端面与轴线之间的垂直度可以不作检查,但安装旧泵时,一定要仔细地检查,发现不垂直时要调整垂直后再进行找正。

一般情况下,可能遇到的有以下四种情形。

1)S1=S2,a1=a2 两半靠背轮端面是处于既平行又同心的正确位置,这时两轴线必须位于一条直线上。

2)S1=S2,a1≠a2 两半靠背轮端面平行但轴线不同心,这时两轴线之间有平行的径向位移e=(a2-a1)/2。

3)S1≠S2,a1=a2 两半靠背轮端面虽然同心但不平行,两轴线之间有角向位移α。

4)S1≠S2,a1≠a2 两半靠背轮端面既不同心又不平行,两轴线之间既有径向位移e又有角向位移α。

联轴器处于第一种情况是我们在找正中致力达到的状态,而第二、三、四种状态都不正确,需要我们进行调整,使其达到第一种情况。

在安装设备时,首先把从动机(泵)安装好,使其轴线处于水平位置,然后再安装主动机(电机),所以找正时只需要调整主动机,即在主动机(电机)的支脚下面加调整垫面的方法来调节。

3、找正时测量调节方法下面主要介绍在检修过程中常用的两种测量调整方法,根据测量工具不同可分为:1)利用刀形尺和塞尺测量联轴器的不同心和利用楔形间隙轨或塞尺测量联轴器端面的不平行度,这种方法适用于弹性联接的低转速、精度要求不高的设备。

2)利用百分表及表架或专用找正工具测量两联轴器的不同心及不平行情况,这种方法适用于转速较高、刚性联接和精度要求高的转动设备。

注意:1)在用塞尺和刀形尺找正时,联轴器径向端面的表面上都应该平整、光滑、无锈、无毛刺。

浅述单表找正法和三表找正法

浅述单表找正法和三表找正法

h一0 II —24 ̄了--二j当两轴夹角较小时,(),K O:Ⅳ :h
(1)在 坐 标纸 上 ,根 据 测量 的机器 尺 寸 ,确 定 横坐 标和 纵 坐标 的 比例 , 以轴 A中心 线 为基 准水 平 线 。
一 一 , O:W h +1l。。 AKWO2分 别相 似 于AKED 和△KGF,得 :
1.1找正步 骤
(1)按 要求 装 好 表 架和 表 头 ,注 意 表 的指针 要压 缩2—3mm,指针尽 量 要垂 直 于测 量位 置 ,并在
表 指针 接 触 测量 位 置 处做 上 记号 。在 0。起 始 测量 位 置 ,最 好 把 指 针 归 零 位 ,这 样 在 盘 动 转 子 时 读 数很方 便 , 以免误读 。
2.1找 正步骤
将 表 读 数计 入 图4表 中 ,记 录数 据 时 ,要 面 向 联 轴 器 端 面 ,方 向和 数 据 对 应 ,不 要 混 淆 。检 查 数 据 ,要 求有 e1+g1=fi+s1,e2+g2=f2+s2,如 果 误差 较 大 ,要按 前述 方法 检查 原 因 。 2.2垫 片调 整量 计算
设端面 跳 动量 (角 偏差 )为
BC ! ±! 2二! : !


(2)两转 子相 对位 置 关系判 断
单 表 找 正 法 ,也 叫单 表 双 打 法 ,就 是 分 别 测 量 两 转 子 联 轴 器 外 圆 , 不 测量 端 面 跳 动 。架 表 要 求 同前 ,见 图3。 以轴A为 基 准 ,调 整 轴B机 脚 垫 片 ,将 表架 安 装在A轴 半 联轴 器上 ,百分 表一 块测 量B轴 半联 轴器 的外 圆表面 ,当测 完数 据 后 ,将表 架 卸下 装 在B轴 半 联轴 器 上 , 百分 表 测量A轴 半联 轴 器 的外 圆表 面 。安 装 表 架 的注 意 事 项 同三 表 找 正 ,要 确保 读数 不产 生过 大 的误差 。

轴对中找正(单表双打法)

轴对中找正(单表双打法)

单表对中找正方法1、单表对中找正的装架示意图(图示为单表双打)2、使用单表双打对中法的前提条件:S—两转子轴头之间的距离D—联轴节的外径前提条件:S≥D/2轴端距离越大,联轴节的直径越小,计算就越准确,当S≥D/2 时,单表双打对中法对张口的敏感性强,对中的精度可以达到更高的水平。

联轴节直径比较大,端面跳动显著,建议用三表法(或双表法)联轴节直径比较小,端面跳动较小,建议用单表法,单表法适用于长联轴节(指中间接筒较长)设备对中。

3、单表双打对中法的数据记录规定当把表架固定在 A 转子的轴头上,表杆头触到 B 转子的联轴节的外圆上时,如(E)所示,叫A 打B,记 A →B 。

当把表架固定在 B 转子的轴头上,表杆头触到 A转子的联轴节的外园上时,如(F)所示,叫 B 打A,记 B →A 。

记录如下:在两次打表的过程中,盘车时的旋转方向必须相同,在记录时四个方向的数据要一一对应,便于下一步进行计算和张口方向的判断。

4、数据有效性判则:(1)数据要“园”。

当我们取在0°\u26102X表的读数为零,盘表一周回到0°\u20301X置时,表的读数要回零。

否则,我们称数据不“园”,为无效数据,要查找原因。

造成数据不园的原因:A、百分表不准(先检查表是否回零)B、表架没有拧紧(用手指轻敲表架,看表针是否转动)C、磁力表座的磁力不够,未吸牢(同上)D、联轴节的外圆不园,盘车时两联轴节没有转动相同的角度。

(确保转动相同的角度)(2)遵守数据有效性判则:a1﹢a3=a2﹢a4 b1﹢b3=b2﹢b45、关于径向偏差的测量:为什么两转子径向的实际偏差值等于表值的一半?(即为什么实际偏差值是表值的一半?)如图所示:以垂直方向为例,假设A、B 两转子的高低差为h,联轴节的外圆半径为R。

当我们以A 转子的轴心为基准,可测得 B 转子联轴节的最高点的实际高度为:L1=R-h (1)当我们以A 转子的轴心为基准,可测得 B 转子联轴节的最低点与 A 转子轴心的高度差为:L2=R﹢h (2)由(2)-(1)得:L2-L1=2h h=(L2-L1) /2当在顶点位置时把表调为零,即L1=0,得:h=L2/2所以:两转子径向的实际偏差值等于表值的一半?(说明:该判则在水平方向也适用)6、单表对中张口方向的判断(一)、张口值的计算公式(1)、垂直方向的张口值的计算公式:⊥A=(a3+b3) d/2s(2)、水平方向的张口值的计算公式:∥A= 〔(a4-a2) +(b4-b2) 〕d/2s式中:⊥A—垂直方向(上下)的张口值∥A—水平方向(左右)的张口值S—两联轴节端面之间的距离d—联轴节的外圆直径(打表处)(3)、关于张口值计算公式的推导由于张口值计算公式的推导较为复杂,涉及到相似三角形等数学方面的知识,加之不影响我们的实际找正工作,在此不再叙述。

泵轴对中找正(单表双打法) 三表打法(调)

泵轴对中找正(单表双打法) 三表打法(调)

泵轴对中找正(单表双打法) 三表打法单表对中找正方法1、单表对中找正的装架示意图(图示为单表双打)2、使用单表双打对中法的前提条件:S—两转子轴头之间的距离D—联轴节的外径前提条件:S≥D/2轴端距离越大,联轴节的直径越小,计算就越准确,当S≥D/2 时,单表双打对中法对张口的敏感性强,对中的精度可以达到更高的水平。

联轴节直径比较大,端面跳动显著,建议用三表法(或双表法)联轴节直径比较小,端面跳动较小,建议用单表法,单表法适用于长联轴节(指中间接筒较长)设备对中。

3、单表双打对中法的数据记录规定当把表架固定在 A 转子的轴头上,表杆头触到 B 转子的联轴节的外圆上时,如(E)所示,叫 A 打B,记 A →B 。

当把表架固定在 B 转子的轴头上,表杆头触到A转子的联轴节的外园上时,如(F)所示,叫 B 打A,记 B →A 。

记录如下:在两次打表的过程中,盘车时的旋转方向必须相同,在记录时四个方向的数据要一一对应,便于下一步进行计算和张口方向的判断。

4、数据有效性判则:(1)数据要“园”。

当我们取在0°\u26102X表的读数为零,盘表一周回到0°\u20301X置时,表的读数要回零。

否则,我们称数据不“园”,为无效数据,要查找原因。

造成数据不园的原因:A、百分表不准(先检查表是否回零)B、表架没有拧紧(用手指轻敲表架,看表针是否转动)C、磁力表座的磁力不够,未吸牢(同上)D、联轴节的外圆不园,盘车时两联轴节没有转动相同的角度。

(确保转动相同的角度)(2)遵守数据有效性判则:a1﹢a3=a2﹢a4 b1﹢b3=b2﹢b45、关于径向偏差的测量:为什么两转子径向的实际偏差值等于表值的一半?(即为什么实际偏差值是表值的一半?)如图所示:以垂直方向为例,假设A、B 两转子的高低差为h,联轴节的外圆半径为R。

当我们以 A 转子的轴心为基准,可测得 B 转子联轴节的最高点的实际高度为:L1=R-h (1)当我们以 A 转子的轴心为基准,可测得 B 转子联轴节的最低点与 A 转子轴心的高度差为:L2=R﹢h (2)由(2)-(1)得:L2-L1=2h h=(L2-L1) /2当在顶点位置时把表调为零,即L1=0,得:h=L2/2所以:两转子径向的实际偏差值等于表值的一半?(说明:该判则在水平方向也适用)6、单表对中张口方向的判断(1)张口值的计算公式a垂直方向的张口值的计算公式:⊥A=(a3+b3) d/2sb水平方向的张口值的计算公式:∥A= 〔(a4-a2) +(b4-b2) 〕d/2s式中:⊥A—垂直方向(上下)的张口值∥A—水平方向(左右)的张口值S—两联轴节端面之间的距离d—联轴节的外圆直径(打表处)c关于张口值计算公式的推导由于张口值计算公式的推导较为复杂,涉及到相似三角形等数学方面的知识,加之不影响我们的实际找正工作,在此不再叙述。

水泵和电机联轴器找正、对中办法

水泵和电机联轴器找正、对中办法

水泵和电机联轴器的找正、对中方法1、泵对中的重要性泵和电机的联轴器所连结的两根轴的旋转中心应严格的齐心,联轴器在安装时一定精准地找正、对中,不然将会在联轴器上惹起很大的应力,并将严重地影响轴、轴承和轴上其余部件的正常工作,甚至惹起整台机器和基础的振动或破坏等。

所以,泵和电机联轴器的找正是安装和检修过程中很重要的工作环节之一。

2、联轴器找正是偏移状况的剖析在安装新泵时,关于联轴器端面与轴线之间的垂直度能够不作检查,但安装旧泵时,必定要认真地检查,发现不垂直时要调整垂直后再进行找正。

一般状况下,可能碰到的有以下四种情况。

1)S1=S2,a1=a2 两半靠背轮端面是处于既平行又齐心的正确地点,这时两轴线一定位于一条直线上。

2)S1=S2,a1≠a2 两半靠背轮端面平行但轴线不一样心,这时两轴线之间有平行的径向位移e=(a2-a1)/2。

3)S1≠S2, a1=a2 两半靠背轮端面固然齐心但不平行,两轴线之间有角向位移α 。

4)S1≠S2,a1≠a2两半靠背轮端面既不一样心又不平行,两轴线之间既有径向位移 e 又有角向位移α 。

联轴器处于第一种状况是我们在找正中致力达到的状态,而第二、三、四种状态都不正确,需要我们进行调整,使其达到第一种状况。

在安装设施时,第一把从动机 ( 泵 ) 安装好,使其轴线处于水平地点,而后再安装主动机 ( 电机 ) ,所以找正时只要要调整主动机,即在主动机 ( 电机 ) 的支脚下边加调整垫面的方法来调理。

3、找正时丈量调理方法下边主要介绍在检修过程中常用的两种丈量调整方法,依据丈量工具不一样可分为:1) 利用刀形尺和塞尺丈量联轴器的不一样心和利用楔形空隙轨或塞尺丈量联轴器端面的不平行度,这类方法合用于弹性联接的低转速、精度要求不高的设施。

2) 利用百分表及表架或专用找正工具丈量两联轴器的不一样心及不平行状况,这类方法合用于转速较高、刚性联接和精度要求高的转动设施。

注意:1)在用塞尺和刀形尺找正时,联轴器径向端面的表面上都应当平坦、圆滑、无锈、无毛刺。

水泵和电机联轴器的找正、对中方法

水泵和电机联轴器的找正、对中方法

水泵和电机联轴器的找正、对中方法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水泵和电机联轴器的找正、对中方法1、泵对中的重要性泵和电机的联轴器所连接的两根轴的旋转中心应严格的同心,联轴器在安装时必须精确地找正、对中,否则将会在联轴器上引起很大的应力,并将严重地影响轴、轴承和轴上其他零件的正常工作,甚至引起整台机器和基础的振动或损坏等。

因此,泵和电机联轴器的找正是安装和检修过程中很重要的工作环节之一。

2、联轴器找正是偏移情况的分析在安装新泵时,对于联轴器端面与轴线之间的垂直度可以不作检查,但安装旧泵时,一定要仔细地检查,发现不垂直时要调整垂直后再进行找正。

一般情况下,可能遇到的有以下四种情形。

1)S1=S2,a1=a2 两半靠背轮端面是处于既平行又同心的正确位置,这时两轴线必须位于一条直线上。

2)S1=S2,a1≠a2 两半靠背轮端面平行但轴线不同心,这时两轴线之间有平行的径向位移e=(a2-a1)/2。

3)S1≠S2,a1=a2 两半靠背轮端面虽然同心但不平行,两轴线之间有角向位移α。

4)S1≠S2,a1≠a2 两半靠背轮端面既不同心又不平行,两轴线之间既有径向位移e又有角向位移α。

联轴器处于第一种情况是我们在找正中致力达到的状态,而第二、三、四种状态都不正确,需要我们进行调整,使其达到第一种情况。

在安装设备时,首先把从动机(泵)安装好,使其轴线处于水平位置,然后再安装主动机(电机),所以找正时只需要调整主动机,即在主动机(电机)的支脚下面加调整垫面的方法来调节。

3、找正时测量调节方法下面主要介绍在检修过程中常用的两种测量调整方法,根据测量工具不同可分为:1)利用刀形尺和塞尺测量联轴器的不同心和利用楔形间隙轨或塞尺测量联轴器端面的不平行度,这种方法适用于弹性联接的低转速、精度要求不高的设备。

2)利用百分表及表架或专用找正工具测量两联轴器的不同心及不平行情况,这种方法适用于转速较高、刚性联接和精度要求高的转动设备。

泵轴对中找正(单表双打法) 三表打法(调)

泵轴对中找正(单表双打法) 三表打法(调)

泵轴对中找正(单表双打法) 三表打法单表对中找正方法1、单表对中找正的装架示意图(图示为单表双打)2、使用单表双打对中法的前提条件:S—两转子轴头之间的距离D—联轴节的外径前提条件:S≥D/2轴端距离越大,联轴节的直径越小,计算就越准确,当S≥D/2 时,单表双打对中法对张口的敏感性强,对中的精度可以达到更高的水平。

联轴节直径比较大,端面跳动显著,建议用三表法(或双表法)联轴节直径比较小,端面跳动较小,建议用单表法,单表法适用于长联轴节(指中间接筒较长)设备对中。

3、单表双打对中法的数据记录规定当把表架固定在 A 转子的轴头上,表杆头触到 B 转子的联轴节的外圆上时,如(E)所示,叫 A 打B,记 A →B 。

当把表架固定在 B 转子的轴头上,表杆头触到A转子的联轴节的外园上时,如(F)所示,叫 B 打A,记 B →A 。

记录如下:在两次打表的过程中,盘车时的旋转方向必须相同,在记录时四个方向的数据要一一对应,便于下一步进行计算和张口方向的判断。

4、数据有效性判则:(1)数据要“园”。

当我们取在0°\u26102X表的读数为零,盘表一周回到0°\u20301X置时,表的读数要回零。

否则,我们称数据不“园”,为无效数据,要查找原因。

造成数据不园的原因:A、百分表不准(先检查表是否回零)B、表架没有拧紧(用手指轻敲表架,看表针是否转动)C、磁力表座的磁力不够,未吸牢(同上)D、联轴节的外圆不园,盘车时两联轴节没有转动相同的角度。

(确保转动相同的角度)(2)遵守数据有效性判则:a1﹢a3=a2﹢a4 b1﹢b3=b2﹢b45、关于径向偏差的测量:为什么两转子径向的实际偏差值等于表值的一半?(即为什么实际偏差值是表值的一半?)如图所示:以垂直方向为例,假设A、B 两转子的高低差为h,联轴节的外圆半径为R。

当我们以 A 转子的轴心为基准,可测得 B 转子联轴节的最高点的实际高度为:L1=R-h (1)当我们以 A 转子的轴心为基准,可测得 B 转子联轴节的最低点与 A 转子轴心的高度差为:L2=R﹢h (2)由(2)-(1)得:L2-L1=2h h=(L2-L1) /2当在顶点位置时把表调为零,即L1=0,得:h=L2/2所以:两转子径向的实际偏差值等于表值的一半?(说明:该判则在水平方向也适用)6、单表对中张口方向的判断(1)张口值的计算公式a垂直方向的张口值的计算公式:⊥A=(a3+b3) d/2sb水平方向的张口值的计算公式:∥A= 〔(a4-a2) +(b4-b2) 〕d/2s式中:⊥A—垂直方向(上下)的张口值∥A—水平方向(左右)的张口值S—两联轴节端面之间的距离d—联轴节的外圆直径(打表处)c关于张口值计算公式的推导由于张口值计算公式的推导较为复杂,涉及到相似三角形等数学方面的知识,加之不影响我们的实际找正工作,在此不再叙述。

泵轴对中找正(单表双打法) 三表打法(调)

泵轴对中找正(单表双打法) 三表打法(调)

泵轴对中找正(单表双打法) 三表打法单表对中找正方法1、单表对中找正的装架示意图(图示为单表双打)2、使用单表双打对中法的前提条件:S—两转子轴头之间的距离D—联轴节的外径前提条件:S≥D/2轴端距离越大,联轴节的直径越小,计算就越准确,当S≥D/2 时,单表双打对中法对张口的敏感性强,对中的精度可以达到更高的水平。

联轴节直径比较大,端面跳动显著,建议用三表法(或双表法)联轴节直径比较小,端面跳动较小,建议用单表法,单表法适用于长联轴节(指中间接筒较长)设备对中。

3、单表双打对中法的数据记录规定当把表架固定在 A 转子的轴头上,表杆头触到 B 转子的联轴节的外圆上时,如(E)所示,叫 A 打B,记 A →B 。

当把表架固定在 B 转子的轴头上,表杆头触到A转子的联轴节的外园上时,如(F)所示,叫 B 打A,记 B →A 。

记录如下:在两次打表的过程中,盘车时的旋转方向必须相同,在记录时四个方向的数据要一一对应,便于下一步进行计算和张口方向的判断。

4、数据有效性判则:(1)数据要“园”。

当我们取在0°\u26102X表的读数为零,盘表一周回到0°\u20301X置时,表的读数要回零。

否则,我们称数据不“园”,为无效数据,要查找原因。

造成数据不园的原因:A、百分表不准(先检查表是否回零)B、表架没有拧紧(用手指轻敲表架,看表针是否转动)C、磁力表座的磁力不够,未吸牢(同上)D、联轴节的外圆不园,盘车时两联轴节没有转动相同的角度。

(确保转动相同的角度)(2)遵守数据有效性判则:a1﹢a3=a2﹢a4 b1﹢b3=b2﹢b45、关于径向偏差的测量:为什么两转子径向的实际偏差值等于表值的一半?(即为什么实际偏差值是表值的一半?)如图所示:以垂直方向为例,假设A、B 两转子的高低差为h,联轴节的外圆半径为R。

当我们以 A 转子的轴心为基准,可测得 B 转子联轴节的最高点的实际高度为:L1=R-h (1)当我们以 A 转子的轴心为基准,可测得 B 转子联轴节的最低点与 A 转子轴心的高度差为:L2=R﹢h (2)由(2)-(1)得:L2-L1=2h h=(L2-L1) /2当在顶点位置时把表调为零,即L1=0,得:h=L2/2所以:两转子径向的实际偏差值等于表值的一半?(说明:该判则在水平方向也适用)6、单表对中张口方向的判断(1)张口值的计算公式a垂直方向的张口值的计算公式:⊥A=(a3+b3) d/2sb水平方向的张口值的计算公式:∥A= 〔(a4-a2) +(b4-b2) 〕d/2s式中:⊥A—垂直方向(上下)的张口值∥A—水平方向(左右)的张口值S—两联轴节端面之间的距离d—联轴节的外圆直径(打表处)c关于张口值计算公式的推导由于张口值计算公式的推导较为复杂,涉及到相似三角形等数学方面的知识,加之不影响我们的实际找正工作,在此不再叙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泵轴对中找正(单表双打法) 三表打法单表对中找正方法1、单表对中找正的装架示意图(图示为单表双打)2、使用单表双打对中法的前提条件:S—两转子轴头之间的距离D—联轴节的外径前提条件:S≥D/2轴端距离越大,联轴节的直径越小,计算就越准确,当S≥D/2 时,单表双打对中法对张口的敏感性强,对中的精度可以达到更高的水平。

联轴节直径比较大,端面跳动显著,建议用三表法(或双表法)联轴节直径比较小,端面跳动较小,建议用单表法,单表法适用于长联轴节(指中间接筒较长)设备对中。

3、单表双打对中法的数据记录规定当把表架固定在 A 转子的轴头上,表杆头触到 B 转子的联轴节的外圆上时,如(E)所示,叫 A 打B,记 A →B 。

当把表架固定在 B 转子的轴头上,表杆头触到 A转子的联轴节的外园上时,如(F)所示,叫 B 打A,记 B →A 。

记录如下:在两次打表的过程中,盘车时的旋转方向必须相同,在记录时四个方向的数据要一一对应,便于下一步进行计算和张口方向的判断。

4、数据有效性判则:(1)数据要“园”。

当我们取在0°\u26102X表的读数为零,盘表一周回到0°\u20301X置时,表的读数要回零。

否则,我们称数据不“园”,为无效数据,要查找原因。

造成数据不园的原因:A、百分表不准(先检查表是否回零)B、表架没有拧紧(用手指轻敲表架,看表针是否转动)C、磁力表座的磁力不够,未吸牢(同上)D、联轴节的外圆不园,盘车时两联轴节没有转动相同的角度。

(确保转动相同的角度)(2)遵守数据有效性判则:a1﹢a3=a2﹢a4 b1﹢b3=b2﹢b45、关于径向偏差的测量:为什么两转子径向的实际偏差值等于表值的一半?(即为什么实际偏差值是表值的一半?)如图所示:以垂直方向为例,假设A、B 两转子的高低差为h,联轴节的外圆半径为R。

当我们以A 转子的轴心为基准,可测得 B 转子联轴节的最高点的实际高度为:L1=R-h (1)当我们以A 转子的轴心为基准,可测得 B 转子联轴节的最低点与 A 转子轴心的高度差为:L2=R﹢h (2)由(2)-(1)得:L2-L1=2h h=(L2-L1) /2当在顶点位置时把表调为零,即L1=0,得:h=L2/2所以:两转子径向的实际偏差值等于表值的一半?(说明:该判则在水平方向也适用)6、单表对中张口方向的判断(一)、张口值的计算公式(1)、垂直方向的张口值的计算公式:⊥A=(a3+b3) d/2s(2)、水平方向的张口值的计算公式:∥A= 〔(a4-a2) +(b4-b2) 〕d/2s 式中:⊥A—垂直方向(上下)的张口值∥A—水平方向(左右)的张口值S—两联轴节端面之间的距离d—联轴节的外圆直径(打表处)(3)、关于张口值计算公式的推导由于张口值计算公式的推导较为复杂,涉及到相似三角形等数学方面的知识,加之不影响我们的实际找正工作,在此不再叙述。

(4)、关于张口值计算公式的简化我们在实际找正过程中,尤其是对小机泵的找正,都习惯于口算,很少笔算。

所以为了便于运用,进行如下简化。

由于张口值相对与联轴节的外径和两联轴节的距离来说很小,我们可以近似的认为S=d,则张口值的计算公式变为:(1)、垂直方向的张口值的计算公式:⊥A=(a3+b3) /2(2)、水平方向的张口值的计算公式:∥A= 〔(a4-a2) +(b4-b2) 〕/2式中:⊥A—垂直方向(上下)的张口值∥A—水平方向(左右)的张口值注意:a、以上张口值的计算公式为单表找正的实际运用公式(大机组除外)b、在计算中要考虑实测数据的正、负。

(5)、关于张口方向的判断(a)、垂直方向公式:⊥A=(a3+b3) /2当:⊥A>0 时,上张口,⊥A<0 时,下张口,⊥A=0 时,无张口,(b)、水平方向公式:∥A= 〔(a4-a2) +(b4-b2) 〕/2当:∥A>0 时,右张口,向a2 方向张口,∥A<0 时,左张口,向a4 方向张口,∥A=0 时,无张口。

6、关于加减垫子及左右调整量的计算(1)、垂直方向(上、下)加减垫子的计算公式⊥H 前=(a3+b3) (S+L 前) /2S-b3 /2⊥H 后=(a3+b3) (S+L 后) /2S-b3 /2当⊥H>0,表示加垫子,当⊥H<0,表示减垫子,当⊥H=0,表示合适。

其中:S—两联轴节之间的距离.L 前—前支腿到联轴节端面的距离L 后—后支腿到联轴节端面的距离(2)、水平方向(左、右)调整量的计算公式∥ H 前=(a4-a2+b4-b2) (S+L 前) /2S-(b4-b2) /2∥ H 后=(a4-a2+b4-b2) (S+L 后) /2S-(b4-b2) /2当∥H>0,表示向a2、b2 方向移动,当∥H<0,表示向a4、b4 方向移动,当∥ H=0,表示合适。

(3)、垂直方向(上下)张口值计算公式的推导(水平方向不讲)如图所示:联轴器的找正是机器安装的重要工作之一.找正的目的是在机器在工作时使主动轴和从动轴两轴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找正的精度关系到机器是否能正常运转,对高速运转的机器尤其重要.两轴绝对准确的对中是难以达到的,对连续运转的机器要求始终保持准确的对中就更困难.各零部件的不均匀热膨胀,轴的挠曲,轴承的不均匀磨损,机器产生的位移及基础的不均匀下沉等,都是造成不易保持轴对中的原因.因此,在设计机器时规定两轴中心有一个允许偏差值,这也是安装联轴器时所需要的.从装配角度讲,只要能保证联轴器安全可靠地传递扭矩,两轴中心允许的偏差值愈大,安装时愈容易达到要求。

但是从安装质量角度讲,两轴中心线偏差愈小,对中愈精确,机器的运转情况愈好,使用寿命愈长。

所以,不能把联轴器安装时两轴对中的允许偏差看成是安装者草率施工所留的余量.联轴器找正时两轴偏移情况的分析机器安装时,联轴器在轴向和径向会出现偏差或倾斜,可能出现四种情况,如图1所示。

根据图1所示对主动轴和从动轴相对位置的分析见表1。

图1联轴器找正时可能遇到的四种情况表1联轴器偏移的分析单表法它是近年来国外应用日益广泛的一种联轴器找正方法。

这种方法只测定联轴器轮毂外圆的径向读数,不测量端面的轴向读数,测量操作时仅用一个百分表,故称单表法。

其安装,测量示意图如图此种方法用一块百分表就能判断两轴的相对位置并可计算出轴向和径向的偏差值。

也可以根据百分表上的读数用图解法求得调整量。

用此方法测量时,需要特制一个找正用表架,其尺寸,结构由两半联轴器间的轴向距离及轮毂尺寸大小而定。

表架自身质量要小,并有足够的刚度。

表架及百分表均要求固紧,不允许有松动现象。

图便是两轴端距离较大时找正用表架的结构示意图。

单表测量的操作方法是,在两个半联轴器的轮毂外圆面上各作相隔90°的四等分标志点1a,2a,3a,4a与1b,2b,3b,4b。

先在“B”联轴器上架设百分表,使百分表的触头接触在“A”联轴器的外圆面上的1a点处,然后将表盘对到“0”位,按轴运转方向盘动“B”联轴器,分别测得“A”联轴器上的1a,2a,3a,4a的读数(其中1a=0),为准确可靠可复测几次。

为了避免“A”联轴器外圆面与轴不同心给测量带来误差,可同时盘动“B”与“A”联轴器。

然后再将百分表架设在“A”联轴器上,以同样方法测得“B”联轴器上1b,2b,3b,4b的读数(其中1b=0)。

测出偏差值后,利用上图所示的偏差分析示意图分析方法,可得出“A”与“B”两半联轴器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两轴空间相对位置的各种情况,如表2,表3所示。

表2垂直方向两轴相对位置分析表3水平方向两轴相对位置分析图中假设“B”轴向上平移,使Ob’与Oa’相重合,此时3b=0,而3a的读数则变为3ac,由于3ac=3a+3b(代数和),这时Oa’与Oa’’的垂直距离也就是两轴在垂直方向的偏差值3ac/2 。

因此,只要测得3a与3b的数值,可以求得3ac的数值(要注意读数的正负号)。

水平方向的偏差分析与垂直方向相同。

单表测量时计算调整量的方法计算前,后两支点的调整量如下图所示。

以“B”轴作基准轴,调整“A”轴时应先测定X,Y,Z之值(图(a)),若以δy与δz分别表示前后支点的调整量,从图(b)可推导出:⊿Oa’Oa”G ∽⊿EO”F由于GO”=XFO”=YGO’=3ac/2(忽略Oa”Ob’)所以EF=Y/X×3ac/2δy=EF+3b/2=Y/X×3ac/2+3b/2--------(1-11)同理可得HI=Z/X×3ac/2δz=HI+3b/2=Z/X×3ac/2+3b/2---------(1-12)几点说明:①δy及δz为正值,则要求增加垫片厚度;若为负值,则减少垫片厚度.②上式为垂直方向调整的计算.若水平方向计算调整量可用同样原理,只是调整量为支点的左右移动量,而不需增减垫片厚.③上述方法是将两轴中心线调成一条直线(冷态联轴器对中),然后根据各转轴支点处的热膨胀量大小撤去相应厚度的垫片,以达到冷态找正的要求.为此,首先根据3a,3b及3ac 的数值判断两轴之间的空间位置,再进行计算.调整工作必须分成两步走:先将两转轴中心线调成一条直线,再按热膨胀量大小在支点处撤去相应厚度的垫片。

单表测量法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在两个半联轴器上同时装上百分表架和百分表,一个百分表指在“A”联轴器上,另一个百表指在“B”联轴器上,互相错开180°,两轴同步盘动360°,两个百分表同时记录读数。

可以免去装拆卸百分表架的麻烦,减少发生误差的可能性,加快调整速度。

当水平面内两側读数都不是零时,为方便起见,可在两側读数中分别加上一个相等到的数(包括正或负),使其中一側变为零。

这种数学变换对实际偏差没有影响。

应该注意的是支脚螺栓孔和螺栓之间的空隙要满足在水平方向上的调整量,否则应调整基准轴,使其它轴的位置作相称应的调整找正方法采用三表找正法在找正前先要准备一个安装百分表的表架和一个作为找正基准的圆盘,然后分别与要找正的两个轴端固定(见下图)。

三表找正法的三块百分表一块是用来测量径向偏差,一块测量轴向偏差,而另一块轴向表是为了测量轴向窜量而设置。

找正的步骤如下:先将径向百分表放在顶部垂直位置,并在圆盘的相应位置上划出细线记号,将三个百分表全部读数拨到“0”位,然后按轴在工作状况下的转向,同时盘动两轴90°,分别记下三个表上的读数,然后继续盘动两轴至180°、270°,分别记下三表上的读数,当轴盘回原位时三个表上的读数原则上应该回到“0”(在读数时要注意正负数,应将表中的大数指针指在中间的某个整数上,以防止误读以及损坏百分表)。

若径向表1积轴向表2、3的读数如下:则径向垂直面偏差△1=(b-0)/2=b/2当△1>0时应增加垫片;△1<0撤垫片,径向水平偏差△2=(c-a)/2;当△2>0时向右顶,△2<0向左顶,轴向垂直面偏差△3=(e-h)/2;当△3>0时上张口,△3<0时下张口,轴向水平面偏差△4=[(f-d)-(i-g)]/2;当△4>0时右张口,△4<0时左张口,对所测得的数字应进行复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