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材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第一章建材项目概要
第二章建材项目背景及可行性
第三章建材项目选址用地规划及土建工程
第四章建材项目总图布置方案
第五章建材项目规划方案
第六章建材项目环境保护
第七章建材项目能源消费及节能分析
第八章建材项目建设期及实施进度计划
第九章建材项目投资估算
第十章建材项目融资方案
第十一章建材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第十二章建材项目社会效益评价
第十三章建材项目综合评价及投资建议
第一章项目概要
一、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
(一)项目名称
建材生产项目
(二)项目建设性质
本期工程项目属于新建工业项目,主要从事建材项目投资及运营。
二、项目承办企业及项目负责人
某某有限责任公司
三、项目建设背景分析
总结两年来推进制造强国建设的实践,我们的体会是,完善顶层设计和夯实基础能力相结合是前提条件,稳增长和调结构相结合是内在要求,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是战略选择,转变政府职能和发挥市场主体作用相结合是实现途径,中央部门加强统筹协调和地方政府发挥因地施策相结合是根本保障。
四、项目建设选址
“建材投资建设项目”计划在某某省某某市某某县经济开发区实施,本期工程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26666.80 平方米(折合约40.00 亩),净用地面积26106.80 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39.16 亩)。
该建设场址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道路、电力、天然气、给排水、通讯等公用
设施条件完善,非常适宜本期工程项目建设。
五、项目占地及用地指标
1、本期工程项目拟申请有偿受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划总用地面积26666.80 平方米(折合约40.00 亩),其中:代征公共用地面积560.00 平方米,净用地面积26106.80 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39.16 亩);本期工程项目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18616.76 平方米;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26657.66 平方米,其中:不计容建筑面积0.00 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26657.66 平方米;绿化面积1790.93 平方米,场区停车场和道路及场地硬化占地面积4961.83 平方米;土地综合利用面积26106.80 平方米,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0 %。
2、该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建材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建材制造经营的规划建设需要。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8】24号文及国土资发【2008】308号文的规定,某某县土地等别为九等,本期工程项目行业分类:建材行业;根据谨慎测算,本期工程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强度3239.53 万元/公顷>1259.00 万元/公顷,建筑容积率1.02 >0.80 ,建筑系数71.31 %>30.00 %,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6.86 %<20.00 %,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4.80 %<7.00 %,各项用地技术指标均符合规定要求。
六、项目产品规划方案
本期工程项目主要开展建材的制造和销售业务。
七、环境保护
本期工程项目生产过程中无有毒物质排出,并且生产用水为循环水,故无废水排放;环境污染因子主要为生活废水、生活垃圾及设备运行产生的噪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和第一货物贸易国。
然而,长期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质量、低效益、低产出”和“先污染,后治理”为特征的增长模式主导中国工业发展,资源浪费、环境恶化、结构失衡等矛盾和问题十分突出。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工业发展仍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也面临工业4.0时代新一轮全球竞争的挑战。
在新形势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绿色发展新理念。
为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实施《中国制造2025》,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为“十三五”时期工业绿色发展确立了明确的目标原则和推进方略。
八、建设期限及进度安排
1、本期工程项目建设周期确定为12个月。
2、“建材投资建设项目”目前已经完成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
市场调查研究、项目建设选址、建设规模的确定、用地审批手续、建设资金筹措等项事宜,目前正在着手进行办理项目备案工作。
九、项目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
1、按照《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的要求,本期工程项目总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两部分,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预计总投资11865.62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8457.32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1.28 %;流动资金3408.30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8.72 %。
2、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建设投资8429.07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1.04 %;建设期固定资产借款利息28.25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24 %。
3、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投资8429.07 万元,其中:工程建设费用7618.13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4.20 %,包括:建筑工程投资3062.34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5.81 %;设备购置费4422.33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7.27 %;安装工程费133.46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12 %。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686.37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5.78 %(其中:土地使用权费480.00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4.05 %);预备费124.57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05 %。
4、总投资及其构成:项目总投资=建设投资+建设期固定资产借款利息+流动资金,项目总投资=8429.07 +28.25 +3408.30 =11865.62 (万元)。
十、资金筹措方案
1、项目总投资11865.62 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某某有限责任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7762.89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5.42 %。
2、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2918.70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4.60 %,其中:项目建设期申请银行固定资产借款918.70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74 %;本期工程项目正常经营期拟申请银行流动资金借款2000.00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6.86 %。
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无固定资产借款计划。
3、本期工程项目采取其他方式筹措资金1184.03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9.98 %(其中:申请国家专项资金676.59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5.70 %;其他融资507.44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4.28 %)。
十一、预期经济效益
1、根据预测,本期工程项目建成投产后达纲年营业收入26217.69 万元,总成本费用21667.24 万元,税金及附加137.90 万元,年利税总额5772.87 万元,其中:年利润总额4412.55 万元,税后净利润3309.41 万元,纳税总额2463.46 万元,其中:增值税1222.42 万元,税金及附加137.90 万元,年缴纳企业所得税1103.14 万元。
2、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达纲年投资利润率37.19 %,投资利税率48.65 %,全部投资回报率27.89 %,全部投资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26.18 %,财务净现值8646.16 万元,总投资收益率38.48 %,资本
金净利润率56.84 %。
3、根据谨慎财务估算,全部投资回收期4.74 年(含建设期12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 3.38 年(含建设期);用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现的盈亏平衡点49.42 %,因此,本期工程项目经营非常安全,财务盈利能力指标表明本期工程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十二、社会效益分析
1、通过与其他备选生产工艺技术对比,本期工程项目能源消费处于节能优势,根据谨慎节能测算,项目达纲年综合节能量18.36 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17.99 %,项目节能效果显著。
2、项目达纲年预计营业收入26217.69 万元,占地产出收益率10042.53 万元/公顷;达纲年纳税总额2463.46 万元,占地税收产出率943.61 万元/公顷;项目建成后,达纲年全员劳动生产率100.00 万元/人。
3、本期工程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和某某省某某市发展规划,有利于促进某某市某某县区域建材产业集群发展;此外,项目达纲年为社会提供262.18个就业职位,每年可为某某市某某县增加财政税收2463.46 万元,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十三、简要评价结论
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某某省及某某市某某县建材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设对促进某某县建
材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2、“建材投资建设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鼓励类发展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导向;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加速我国建材的国产化进程,推动建材制造产业调整和行业振兴;有助于提高某某有限责任公司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本期工程项目的实施是必要的。
3、某某有限责任公司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建材投资建设项目”,本期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某某省某某市某某县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就业职位262.18个,达纲年纳税总额2463.46 万元,可以促进某某县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极的贡献,由此可见,本期工程项目的实施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4、项目拟建设在某某省某某市某某县经济开发区内,工程选址符合某某省某某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保证项目用地要求,而且项目建设区域交通运输便利,可利用现有公用工程设施,水、电、气等能源供应有保障。
综上所述,通过本章上述所做的技术、经济、环保、安全等方面分析结果表明,“建材投资建设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本报告认为:本期工程项目所提供的建材产品市场前景良好,投资方向正确,技术方案设计先进合理,经济效益突出,因此,本期工程项目的投资建设并实施无
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还是环境保护、清洁生产都是积极可行的,因此,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行的。
第二章建材项目背景及可行性
企业转型升级、实施中国制造2025反映在微笑曲线上,就是企业由曲线中间的低附加值环节向曲线高附加值的两端转移,或通过创新使低附加值的制造环节成为高附加值的环节,并进而引起生产经营模式的变革。
提高效率的路径很多,但并不是要消灭传统的制造业,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过程其实就是提高效率的过程。
规划提出,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
2015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8%左右。
未来5到10年,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从蓄势待发到群体迸发的关键时期。
第三章项目选址用地规划及土建工程
一、项目选址方案
1、由某某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建材投资建设项目”,通过对拟建场地缜密调研,充分考虑了项目生产所需的内部和外部条件:距原料产地的远近、企业劳动力成本和生产成本的高低以及拟建区域产业配套情况、基础设施条件及土地成本等,拟选址在某某省某某市某某县经济开发区,0.00 项目建设选址区域地势平坦开阔、空气清新、阳光充足、排水通畅、
环境适宜、公用设施比较完善、远离污染源的地段;所选建设区域土地资源充裕,而且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四方通衢、地形平坦、土地平整、交通条件便利、配套设施齐备,符合项目选址要求。
2、拟定建设区域属项目建设占地规划区,项目总用地面积26666.80 平方米(折合约40.00 亩),代征公共用地面积560.00 平方米,净用地面积26106.80 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39.16 亩);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建材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建材生产经营的需要。
二、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概况
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535.51亿元,比上年增长9.0%。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79.45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998.26亿元,增长7.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157.80亿元,增长10.9%。
第一、二、三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0.1、3.8、5.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2%、42.1%、56.7%。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135388元,比上年增长5.6%。
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6:47.4:49.0。
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6811.30亿元,占GDP的比重达64.7%。
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4101.47亿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533.26亿元,增长8.5%;工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为38.9%。
全市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22.05亿元,比上年增
长13.1%,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2.9%,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92.7%。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的216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产量比上年增长的有144种,占产品总数量的比重为66.7%。
2、某某有限责任公司所选建设地址—某某省某某市某某县经济开发区,建有现代化的城区道路、桥梁、供水厂、配气站、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变电站、程控电话、电信枢纽;某某县经济开发区水、电、气、路、电视、通讯、排污管道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三、项目选址土地利用情况
1、项目选定场址为租用,该场区已经按某某县经济开发区规划进行施工建设,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并合理地将场区土地进行了规划和利用。
2、项目租用场址位于某某省某某市某某县经济开发区的现有场区及标准化厂房;场区内建筑物有生产用房,配套了动力、公用工程设施,有配电房、生产车间等。
3、项目租用的场区总用地面积26666.80 平方米,本期工程项目目前租用建筑面积26657.66 平方米,需要根据生产和办公使用的要求进行部分改造。
4、某某有限责任公司租用的场区场地平整,道路、绿化、公用工程设施等均已基本完善。
本期工程项目没有新建的建筑物,所以总图布置不需变动。
场区的消防和各幢建筑物的消防设施已经齐备,本期工程项目亦
不需做大的改动。
四、项目用地规划及功能指标分析
本期工程项目计划在某某省某某市某某县经济开发区建设,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选定区域预计规划总用地面积26666.80 平方米(折合约40.00 亩),其中:代征公共用地面积560.00 平方米,净用地面积26106.80 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39.16 亩);本期工程项目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18616.76 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26657.66 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26657.66 平方米,绿化面积1790.93 平方米,场区停车场和道路及场地硬化占地面积4961.83 平方米,土地综合利用面积26106.80 平方米。
五、项目用地控制指标对比分析
根据综合测算,本期工程项目建设规划建筑系数71.31 %,建筑容积率1.02 ,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6.86 %,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4.80 %,固定资产投资强度3239.53 万元/公顷,建设场区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0 %。
六、土建工程建设规划
本期工程项目预计总建筑面积26657.66 平方米,其中:不计容建筑面积0.00 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26657.66 平方米,计划建筑工程投资3062.34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5.81 %。
第四章总图布置方案
本期工程项目总用地面积26666.80 平方米,其中:净用地面积26106.80 平方米;项目总建筑面积26657.66 平方米;其中:生产性建筑面积24360.25 平方米,非生产性建筑面积2297.41 平方米。
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18616.76 平方米,其中:生产性建筑占地面积17363.63 平方米,非生产性建筑占地面积1253.13 平方米。
计容建筑面积(H≥8.00米按两层计)26657.66 平方米;场区停车场和道路及场地硬化占地面积4961.83 平方米;规划广场面积4150.98 平方米;场区围墙长度3686.40 延米;绿化面积1790.93 平方米;建设场区土地综合利用面积26106.80 平方米;固定资产投资强度3239.53 万元/公顷;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4.80 %;建筑设计耐久年限50年;建筑抗震设防烈度Ⅷ度;建筑结构安全等级2级;建筑耐火等级3级;建筑系数71.31 %;建筑容积率1.02 ;绿化覆盖率6.86 %;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0 %;理论停车泊位46.00 个;人均建设用地指标99.58 平方米/人;产业工人人均宿舍面积3.62 平方米/人;人均绿化面积6.83 平方米/人。
第五章产品规划方案和建设内容及规模
一、总体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期工程项目拟建场区总用地面积26666.80 平方米(折合约40.00 亩),其中:净用地面积26106.80 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39.16 亩);总建筑面积26657.66 平方米(其中:不计容建筑面积0.00 平方米,计容
建筑面积26657.66 平方米);建筑工程投资3062.34 万元;计划购置安装247台(套)主要生产设备、检测设备、环境保护和安全保障设备,预计设备购置费4422.33 万元。
二、土建工程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期工程项目预计总建筑面积26657.66 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20279.76 平方米,仓储设施面积3472.20 平方米(其中:原辅材料仓储设施2036.33 平方米,成品贮存设施1435.87 平方米),办公用房1566.42 平方米,职工宿舍600.46 平方米,其他建筑面积738.82 平方米(含部分公用工程和辅助工程);预计建筑工程投资3062.34 万元。
三、建设公用工程
本期工程项目计划建设的公用工程包括:电气系统、给排水系统、供热系统、办公生活设施、消防系统等,同时建设场区道路、绿化等公用工程和室外工程,为“建材投资建设项目”提供完善的配套设施及便捷舒适的生产经营环境。
四、组建生产管理机构
第六章环境保护
一、项目建设期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砂石料统一堆放,采取遮盖措施;对作业面和土堆适当喷水,使其保持一定湿度减少扬尘量;开挖的泥土和建筑垃圾要及时运走;运输车辆不
应装载过满,采取密闭措施减少沿途抛洒,并及时清扫散落在路面上的泥土和建筑材料。
二、项目建设期水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间在排污工程不健全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物料流失、散落和溢流现象;另建造集水池、砂池、排水沟等水处理构筑物,并对施工期废污水进行必要的分类处理达标后排放。
水泥、黄砂、石灰类的建筑材料须集中堆放,并采取一定的防雨措施,及时清扫施工运输过程中抛洒的上述建筑材料,以免这些物质被雨水冲刷带入污水处理装置内和附近的水体。
三、项目建设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严格按照施工噪声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严禁夜间进行高噪声施工作业;尽量采用低噪声的施工工具;采用文明施工方法,降低噪声源。
在高噪声设备周围设置掩蔽物;应加强对运输车辆的管理,尽量压缩工区汽车数量和行车密度,控制汽车鸣笛;设备调试尽量在白天进行。
四、项目建设期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措施
工程建设期间对生活垃圾要进行专门收集,严禁乱堆乱扔,防止产生二次污染;合理布置施工现场的所需原辅材料及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的堆场,严禁安置在地表水源周边。
五、项目建设期环境控制措施
项目建设期以控制建筑工地和道路扬尘为重点内容,加强扬尘污染控制,有效降低大气中颗粒物浓度,提高大气能见度;工程结束后,全面覆盖裸土、树穴,裸土覆盖率达到100.00 %。
大力整治堆场削减扬尘污染源;加强道路保洁,所有建设施工过程全面实施扬尘污染规范化控制措施;加强建筑施工场地噪声控制,对工地噪声的相关工序的重点监控。
六、项目建设期实现固体废弃物的安全、有效、无害化处置措施
项目建设期积极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建成运营后全面核实工业废物产生情况,实施工业废物特性检测,特别是正确识别危险废物,避免将危险废物作为一般工业废物处理造成污染。
七、项目运营期环境保护对策
本期工程项目建成运营期生产过程中无有毒物质排出,并且生产用水为循环水,故无生产废水排放;环境污染因子主要是生活废水、生活垃圾及设备运行产生的噪声。
八、项目运营期废水治理措施
本期工程项目建成投产后劳动定员262.18人,根据测算本期工程项目达纲年生活废水排放量约728.58 立方米/年,生活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是SS、氨氮,经场区化粪池处理后排入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再处理,排放浓度
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表6中的二级排放标准,同冲洗废水一同排入某某省某某市某某县经济开发区市政管网,最终进入污水处理厂,对周围水环境影响较小。
九、项目运营期固体废弃物治理措施
某某有限责任公司场区职工办公及生活产生垃圾量约32.77 吨/年,经集中收集后由环卫工人及时清运,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在建材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含废弃包装物),设专人收集后定置存放并进行集中处理,或交回收公司综合利用。
十、项目运营期噪声污染治理措施
本期工程项目噪声主要是建材生产时所产生的机械噪音,因此,在设备选型上首先选用先进的、符合国家噪声排放标准要求的设备(设施),同时,加装防护设施进而降低噪声对环境产生的污染。
对噪声较大的设备可在安装时增加减振消声装置,同时,对于设备运行过程产生的噪声选用降噪装置,降低噪声对场区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
特别说明:由于某某有限责任公司没有提供上级环保部门关于该项目执行环境标准的正式批复文件,本可行性研究报告只是执行环境保护的建议标准和规范,所以,报告所描述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仅仅作为初步分析预测的参考文本。
如若与其后所做的《建材投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或表)
有冲突或不相符的地方,均以国家环境保护部门的正式批复文件为准。
第八章能源消费及节能分析
根据《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是: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和生产使用耗能工质所消耗的能源;根据“建材投资建设项目”用能数据统计和设备及工艺运行情况,本期工程项目达纲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83.67 吨标准煤/年,本期工程项目主要能源消费种类及数量如下所述。
一、项目用电量测算
本期工程项目用电量由生产设备电耗、公用辅助设备电耗、工业照明电耗以及变压器及线路损耗构成,变压器及电路损耗按项目运行耗电量的2.60 %估算;根据项目生产工艺用电和办公及生活用电情况测算,全年用电量381892.80 千瓦•时,折合46.93 吨标准煤。
二、项目用水量测算
某某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工艺用水及设备耗水和生活用水由某某县经济开发区自来水供水管网供应,项目建设规划区现有给、排水系统设施完备可以满足使用要求,项目工业用水水压0.35 Mpa-0.45 Mpa,生活给水水压0.35 Mpa,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实施后总用水量5015.18 立方米/年,折合0.43 吨标准煤。
三、项目总用能测算分析
根据综合测算,本期工程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83.67 吨标准煤。
四、能源单耗综合指标分析
根据节能测算,本期工程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83.67 吨标准煤,达纲年建材产品年产量为10000.00 #N/A/年,营业收入26217.69 万元,年现价增加值6411.03 万元,因此,单位产品综合能耗8.37 千克标准煤/#N/A,万元产值综合能耗 3.19 千克标准煤/万元,现价增加值综合能耗13.05 千克标准煤/万元。
五、万元现价增加值综合能耗指标分析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建成达纲后,预计年现价增加值6411.03 万元,达纲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83.67 吨标准煤,则本期工程项目达纲年万元现价增加值综合能耗:
达纲年万元现价增加值综合能耗=年综合总能耗÷年现价增加值。
=83.67 吨标准煤÷6411.03 万元≈13.05 千克标准煤/万元(当量值)。
六、项目预期节能综合评价
1、本期工程项目采用先进的生产装备和成熟可靠的技术工艺,在项目总体设计、主要设备的选型、工艺技术、能源管理等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项目建设规模确定为年产建材10000.00 #N/A/年,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