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最新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陶瓷材料选择性激光烧结熔融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

陶瓷材料选择性激光烧结熔融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

陶瓷材料选择性激光烧结熔融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一、本文概述陶瓷材料以其独特的高硬度、高耐磨性、高化学稳定性以及良好的热学、电学性能,在众多工程领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传统的陶瓷成型工艺如压制、注浆等静压等,都存在工艺复杂、能耗高、生产周期长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陶瓷材料的大规模应用。

近年来,随着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选择性激光烧结熔融技术(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Melting,简称SLS/SLM)作为一种先进的陶瓷材料成型工艺,逐渐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和应用潜力。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陶瓷材料选择性激光烧结熔融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应用进展。

文章将简要介绍选择性激光烧结熔融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并重点分析其在陶瓷材料成型中的应用优势。

随后,文章将详细探讨陶瓷材料选择性激光烧结熔融技术的研究现状,包括材料体系、工艺参数、设备发展等方面。

文章还将对陶瓷材料选择性激光烧结熔融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梳理,涉及航空航天、生物医学、汽车制造、电子封装等领域。

文章将展望陶瓷材料选择性激光烧结熔融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挑战,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陶瓷材料选择性激光烧结熔融技术原理选择性激光烧结熔融(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SLS)是一种增材制造技术,特别适用于陶瓷材料的加工。

该技术的核心原理是通过激光束在计算机控制下,选择性地熔化或烧结粉末材料,层层堆积形成三维实体。

在陶瓷材料的选择性激光烧结熔融过程中,首先需要将陶瓷粉末均匀铺设在打印平台上。

然后,激光束根据预先设定的三维模型数据,在计算机的控制下,对陶瓷粉末进行选择性加热。

激光束的能量使粉末颗粒间的接触点发生熔化或烧结,形成牢固的结合。

随着打印层的逐渐累加,最终形成完整的陶瓷部件。

陶瓷材料的选择性激光烧结熔融技术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和高材料利用率等优点。

同时,该技术还可以通过调整激光参数、粉末材料性能等因素,实现陶瓷部件的微观结构和性能的调控,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木粉/PES复合粉末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形及后处理技术研究

木粉/PES复合粉末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形及后处理技术研究
Ab t a t sr c :Th sp p rs c e su l e eo e w i d o a e il a e u e n s lc ie ls r i a e u c s f ly d v lp d ane k n fm t rasc n b s d i ee tv a e
S l c i e La e i e i g Pr t t p n n s o e sng Te h q e e e tv s r S ntr n o o y i g a d Po tPr c s i c ni u s
t r W o d—l u | o o fo r PES Co o ie mp st s
s tr g ( L ) tSmotmp r n d a tg w cs, l re il i l n eyl . i i ei n n S S .I’ s i ot t vn aei l —ot a og en b o c d rcc d W t a a so s o g aa e h o t l ei f o o e t, h at maeb odP Scmp s e W P h v ihfr n — pi s no mp n ns teprs d yW o —E o oi s( C) a e g miga ma d g c t h o c
o e o n a cn h te g h a d r d cn h o d fa t n,t i p p ra ay e h h o iso h p d f re h n i g t e sr n t n e u i g t ev i r c i o h s a e n lz d t e t e re ft e
c r c n o c a c lp o e te .Th o tpr c s ig tc n l g fp o o y i g p r sd v l u a y a d go d me h nia r p ris e p s o e sn e h o o y o r t t p n a twa e e—

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的起源及现状

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的起源及现状

课后练习
1.择性激光烧结技术(SLS)的起源于哪个国家?(A 日本B 美国
C 比利时
D 德国
)。
2.目前,我国从事SLS/SLM/DMLS技术研究的主要机构
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华
北工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中北大学等高校和研
究机构。
谢谢
知识要点
二、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的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状况 比利时的J.P.Kruth教授等学者对SLS的烧结机理进行了深入研
究,并对SLS工艺进行了分类,对认识烧结理论起了重要作用。 白 俄罗斯国家科学院的学者对单一和二元金属粉末(Ni-Cu、Fe-Cu等 合金)的SLS进行了细致研究,提出了烧结过程中的“球化效应” (Balling)是影响烧结质量和精度的最关键问题,并对球化效应 的产生原理和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
知识要点
一、择性激光烧结技术的起源
目前典型的快速成型的方法有:光固化立体造型SLA、分层物 件制作LOM、选择性激光烧结SLS和熔融沉积造型FDM等。各种RP方 法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由于SLS工艺具有粉末选材广泛、适用性广、制造工艺比较简 单、 成形精度高、无需支撑结构、可直接烧结零件等诸多优点, 成为当前发展最快、最为成功的且已经商业化的RP方法之一,在现 代制造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意大利、伊朗等国也相继展开了对SLS工艺的温度场的演化规律及 其建模与仿真、“球化效应”、粉末材料对性能的影响等方面的研 究。
知识要点
二、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的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状况 目前,我国从事SLS/SLM/DMLS技术研究的主要机构有:华中科
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北工学院、大 连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北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

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型技术的工艺与应用

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型技术的工艺与应用

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摘要:介绍了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型技术的基本原理、工艺过程和特点,阐述了激光烧结技术的材料和设备的选择,列举了激光烧结技术在各个领域特别是模具制造领域的应用,并且分析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前景的展望。

关键词:快速成型;选择型激光烧结(SLS);模具制造1.引言快速原型技术(Rapid Prototyping,PR)是一种涉及多学科的新型综合制造技术。

它是借助计算机、激光、精密传动和数控技术等现代手段,根据在计算机上构造的三位模型,能在很短时间内直接制造产品模型或样品。

快速原型技术改善了设计过程中的人机交流,缩短了产品开发的周期,加快了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降低了企业投资新产品的成本和风险。

选择性激光烧结机技术(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SLS)作为快速原型技术的常用工艺,是利用粉末材料在激光照射下烧结的原理,在计算机控制下层层堆积成型。

与其他快速成型工艺相比,其最大的独特性是能够直接制作金属制品,而且其工艺比较简单、精度高、无需支撑结构、材料利用率高。

本文主要介绍选择型激光烧结成型技术的基本原理、工艺特点、材料设备选择以及应用等内容。

2.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SLS)2.1选择性激光烧机技术(SLS)的基本原理和工艺过程选择性激光烧机技术(SLS)工艺是一种基于离散-堆积思想的加工过程,其成形过程可分为在计算机上的离散过程和在成形机上的堆积过程,简单描述如下:(1)离散过程。

首先用CAD软件,根据产品的要求设计出零件的三维模型,然后对三维模型进行表面网格处理,常用一系列相连三角形平面来逼近自由曲面,形成经过近似处理的三维CAD模型文件。

然后根据工艺要求,按一定的规则和精度要求,将CAD模型离散为一系列的单元,通常是由Z向离散为一系列层面,称之为切片。

然后将切片的轮廓线转化成激光的扫描轨迹。

(2)堆积过程。

首先,铺粉滚筒移至最左边,在加工区域内用滚筒均匀地铺上一层热塑性粉状材料,然后根据扫描轨迹,用激光在粉末材料表面绘出所加工的截面形状,热量使粉末材料熔化并在接合处与旧层粘接。

材料成型激光烧结SLS摘要(含英文)

材料成型激光烧结SLS摘要(含英文)

摘要选择性激光烧结(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SLS)是一种快速成型工艺。

此技术有独特的优点高分子粉末是目前应用较多的SLS粉料,用高分子粉料制作功能件和代替传统的蜡模应用于精密熔模铸造技术是SLS技术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通过查阅文献等方法,详细的介绍和分析了目前发展应用比较成熟的快速成型工艺,以及它们在各领域上的应用和它们的工艺流程。

本文用选择性激光烧结的正交试验对SLS制件平面尺寸和高度尺寸误差进行了详细的测量和理论分析,以及激光功率、扫描速度、扫描间距和分层厚度等成型工艺参数对铸件收缩率的影响。

通过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的相结合,以及图表的分析,在查阅一些文献的情况下,得出一个相对准确、科学的结论。

关键词: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型工艺参数;快速成型;SLS高分子粉料Abstract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SLS)is a rapid prototyping process. This technology has unique advantages polymer powder is used more SLS powder, with a polymer powder produced functional parts and replace the traditional wax used in precision investment casting technology is the SLS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Through literature and other methods, a detailed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rapid prototyping technology is relatively mature,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various fields and their processWith the development of rapid prototyping technology now, its future use in the field of materials has made a more detailed analysis. SLS rapid prototyp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research prospects and their specific research discussion.Keywords: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molding process parameters; rapid prototyping; SLS polymer powder。

选择性激光烧结(SLS)

选择性激光烧结(SLS)
与传统工艺相比——加工一个汽车空调HVAC壳体,1台FS1001P仅需2天(建 造时间仅10小时),CNC需要2台设备加工3天,硅胶模工艺则需要5天。 与其他设备相比——FS1001P生产效率提升,大大节省了送粉、清粉、拼接组 装等时间,能轻松实现与预处理、后处理等多模块集成,或融入自动化生产线, 使生产更加高效便捷。
3D打印技术 —选择性激光烧结
旅顺职业中专
李建新
授课内容
01 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介绍 02 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发展 03 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应用
01 PART ONE 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
1、SLS打印技术
SLS打印技术概念:
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SLS),主要是利用粉末材料在激光照射下高温烧结的基 本原理,通过计算机控制光源定位装置实现精确定位,然 后逐层烧结堆积成型
华曙高科通过3D打印SLS技 术,为某汽车生产的车用空 调总成的部件原型件产品, 节省了磨具,修复等环节, 大大节省了时间,以前使用 CNC机床制造磨具,大概需 要14天时间,使用3D打印 后仅需要4天时间就可以交 付产品,单次打印的费用是 开模费用的10%
华曙高科与武汉萨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采用连续增材制造解决方案建造 时间仅用10小时,将长度近1米、结构复杂的汽车空调HVAC壳体一体成型,且 其强度、精度完全符合技术标准。
02 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发展 PART TWO
2、激光烧结技术发展
选择性激光烧结工艺最早是由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Carl R. Deckard 于1989年在其硕士论文中提出的,随后C.R.Dechard创立了DTM公司,并于1992年 发布了基于SLS技术的工业级商用3D打印机Sinterstation。

选择性激光烧结金属粉末技术的进展研究

选择性激光烧结金属粉末技术的进展研究
组成部分, 其优 点是: 以粉末为成型材料。用材种 类广泛、 工艺过程简单、 成型效率高以及几乎百分 之百的材料利用率 、 无需支撑 、 能量密度高 、 可制 造任意复杂形状 的零件等 。理论上凡经激光加热 后能在粉 末间形成原子联接的粉末材料都可作为 SS L 成型材料n 目前 己商业化的材料主要有: ] 。 塑 料粉 ( 如聚碳酸醋、 尼龙等) 蜡粉、 、 金属粉、 覆膜金 属粉、 表面涂有粘结剂的陶瓷粉 、 覆膜砂等 r 由于 2 ] 。 技术保密等原因,国内目前 尚无专 门的快速成型 材料制造商和销售商 。国外对高新技术实行严格
属件的最新发展趋势 。
关键词 : 选择性激光烧结; 快速制模; 金属模具
T e eet d es n o t n f t o eb l t  ̄ a h c A wn F r i Me l w r y e cv L ir R n  ̄O mao o aP Sei S
L a C e a g e B iP ia g iY n hnF n li a e k n (o l g f M t r a s a d S in e E g n e i g N rh U i e st f C i a C le e o a e i l n c e c n ie r n , o t n v r i y o h n ,
末为材料 , 烧结后进行后处理得到金属功能件, 这
做间接法 , 用后一种粘结材料成形叫做直接法 。
பைடு நூலகம்4 两种成 型方法 的应用研究现状
间接成形用覆膜金属粉末材料 已经得到实际
应用 的是美 国 D M 司与其他公司共 同为其 SS T公 L
种技术较成熟, 应用广泛, 但国外这种材料 的技术
金 属 世

激光选区烧结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应用进展

激光选区烧结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应用进展

激光选区烧结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应用进展文世峰;季羡泰【摘要】激光选区烧结作为3D打印技术的一种,具有操作简单、成形材料广泛、成形精度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生物医疗等领域的快速成形与制造.本研究简要介绍激光选区烧结技术的原理与特点,分析近年来在设备、材料与应用等方面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期刊名称】《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8(029)001【总页数】7页(P26-31,71)【关键词】增材制造;3D打印;激光选区烧结;高分子材料【作者】文世峰;季羡泰【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29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AM)技术又称3D打印,是一种集成了材料、数控加工、计算机等多种技术的先进制造工艺,是基于“离散—累积”的方式逐层成形零件。

与传统加工方式相比,3D打印不需要工装夹具,可加工任意复杂形状的零件,零件的设计不再受加工方法和装夹的限制[1-2]。

因此,3D打印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生物医疗、能源动力等领域。

激光选区烧结(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SLS),又称选择性激光烧结、粉末材料选择性激光烧结,作为3D打印技术的一种,与其他3D打印技术相比,具有工艺简单、用材广泛、制造成本低等特点[3]。

本文将重点介绍激光选区烧结技术的研究现状,包括设备、材料和应用等方面,最后对其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1 激光选区烧结技术原理及特点激光选区烧结技术(SLS)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Deckard首次提出。

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首先通过专用软件对零件的三维CAD模型进行分层切片处理,生成STL文件,文件中保存着各层截面的轮廓信息。

然后采用铺粉装置将粉末材料平铺在工作台上,再利用激光束的热作用,根据轮廓数据对目标区域内的粉末进行烧结,使其层层粘接堆积。

用于选择性激光烧结的聚合物粉末材料研究进展

用于选择性激光烧结的聚合物粉末材料研究进展

文章编号:1001G9731(2019)10G10027G13用于选择性激光烧结的聚合物粉末材料研究进展∗龚小弟1,2,王㊀智1,2,于㊀宁1,高㊀霞1,黎㊀静1(1.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重庆400714;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摘㊀要:㊀选择性激光烧结是增材制造技术中的一种,可制备具有复杂结构的复合材料功能件或其它原型零件.评估烧结成型工艺的关键因素之一是聚合物粉末材料.从聚合物粉末材料种类㊁材料制备方法㊁烧结成型工艺3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用于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的聚合物粉末材料的研究现状,并对聚合物粉末材料在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关键词:㊀选择性激光烧结;复合材料;聚合物;烧结成型工艺中图分类号:㊀T F124文献标识码:A D O I:10.3969/j.i s s n.1001G9731.2019.10.0060㊀引㊀言增材制造技术是基于离散-堆积原理,结合数控与软件系统,通过逐层堆积方式,将数字化模型转化为实体物品的制造技术[1].选择性激光烧结(s e l e c t i v e l a s e r s i n t e r i n g,S L S)是一种以粉末材料为基体材料的增材制造技术,具有成型速度快㊁精度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㊁生物医疗㊁汽车制造等领域[2G5].1㊀S L S成型加工过程与原理S L S技术以红外激光作为烧结热源,将粉末材料烧结成增材制造实体.S L S设备主要包括:激光器及其光路系统㊁扫描镜㊁传粉及铺粉装置㊁预热装置㊁烧结工作台等.S L S成型工艺过程与原理(图1).图1㊀S L S原理示意图F i g1T h e s c h e m a t i c d i a g r a mo f S L S 1.1㊀计算机辅助设计(c o m p u t e r a i d e dd e s i g n,C A D)建模与格式转化计算机程序中利用C A D模型分层软件,获取每层的加工数据信息,并将C A D模型转换为计算机可以识别的S T L格式文件,导入S L S的计算机辅助系统.1.2㊀S L S打印在一定的烧结气氛中,加热底板预热待烧结的粉末材料.激光按照既定规划路径,从第一层粉末材料开始烧结.待第一层粉末烧结完成之后,工作台下降一个分层厚度,滚轮重新铺粉并进行下一层烧结.如此循环叠加,直至完成全部烧结流程.1.3㊀成型件后处理依据S L S成型件材质,可采用清理㊁浸蜡㊁打磨或烘干等工艺处理,以获得满足性能要求的零件原型[6G9].2㊀S L S技术研究现状S L S技术是由美国T e x a s大学研究生D e c k a r d于1986年首次提出,并获得首个专利授权[10].国内外主要的S L S设备制造商及产品包括:美国3D S y s t e m s 的S i n t e r s a t a t i o n系列㊁德国E O S公司的E O S S I N TP 系列㊁北京隆源自动成型系统有限公司的A F S㊁L a s e rGC o r e系列[11],华中科技大学的H R P S系列[12]等.制约S L S技术推广及应用的主要因素之一是S L S成型件力学性能差.烧结粉末材料和S L S烧结工艺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出发点与着力点.因此,本文从S L S的聚合物粉末材料种类㊁材料制备方法和S L S烧结工艺等3个方面,梳理和总结目前的相关研究成果.3㊀S L S聚合物粉末材料材料是决定S L S成型件力学性能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在满足一定激光波长范围和激光功率的条件72001龚小弟等:用于选择性激光烧结的聚合物粉末材料研究进展∗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673198);中国科学院西部青年学者人才资助项目(Y62A400V10);重庆市双创人才资助项目(Y72Z340T10)收到初稿日期:2019G05G29收到修改稿日期:2019G07G18通讯作者:于㊀宁,EGm a i l:n i n g y u@c i g i t.a c.c n作者简介:龚小弟㊀(1989-),男,福建南平人,硕士,师承黎静研究员,主要从事高分子复合材料研究.下,聚合物粉末材料将吸收激光并转化为热量,从而实现粉末材料的烧结成型.但目前满足激光烧结的聚合物粉末材料较少,其主要原因是聚合物粉末烧结窗口窄㊁S L S 烧结工艺精度高[13]以及成型件孔隙率高[14]等.理论上,聚合物材料均可用于S L S 领域.但适用于S L S 技术的聚合物粉末材料需要满足一定的物理标准(球形度㊁粒径分布㊁粉末流动性等)和加工工艺要求(结晶㊁非晶㊁烧结温度区间等).由于高分子材料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导致其材料粉末化制备技术的差异.目前可满足S L S 成型件物理机械性能及成型精度要求的聚合物粉末材料较少.对于结构精度和强度有特殊要求的成型件,现有聚合物本体粉末材料性能无法满足其需求,需要通过聚合物本体粉末材料的改性及复合材料的研究来解决(表1).因此,本文从S L S 领域常用的高分子材料及其复合材料出发,着重总结聚苯乙烯㊁聚酰胺㊁聚丙烯㊁高性能聚合物粉末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与进展.表1㊀聚合物粉末特性及烧结件力学性能T a b l e 1P o l y m e r p o w d e rm a t e r i a l s a n dm e c h a n i c a l p r o pe r t i e s of s i n t e r e d p a r t s 材料名称制备方法质量分数/%拉伸强度/M P a弯曲强度/M P a粉末粒径/μm 参考文献P S 机械共混乳液聚合机械共混C F :10A l 2O 3:5P E :10-10.4-2.6-8.41505075[21][22][24]P A 机械共混溶剂沉淀碳纤维:40C u 粉:648065.3114-3538[29][32]P P 水分散---2116.627-8960[37][39]P E E K 机械共混机械共混G P :5C F :1060.0109--6055[43][44]P E S机械共混机械共混C N T :10P A :204.213.7--6059[45][46]3.1㊀聚苯乙烯聚苯乙烯(p o l y s t y r e n e ,P S )是S L S 使用广泛的聚合物粉末材料之一,其成型件具有吸湿率低㊁收缩率小㊁成型尺寸精度高[15]的特点.但P S 熔融指数低,粘度大,导致在成型过程中烧结速率慢㊁烧结件致密度差和力学强度低.因此,近年来国内外对于P S 粉末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提高其烧结速率㊁烧结件致密度与力学强度等方面[16G17].针对P S 粉末材料的选择性激光烧结工艺,S t r o b b e 等[18]调控工艺参数,获得相对密度为94%的S L S 制件.王传洋等[19]研究工艺参数对P S 成型件拉伸强度的影响,通过试验数据对比,P S 成型件拉伸强度值仅为3.6M P a,远低于实际应用要求.杨来侠等[20]在70ħ下预热条件下预热P S 粉末并进行烧结工艺调整,提高了制品尺寸相对误差(1.8%),但P S 烧结制件强度较差,仅为3.2M P a,严重制约其应用范围.为解决P S 选择性激光烧结件的力学强度问题,许多研究者添加无机填料,例如碳纤维(c a r b o nf i b e r,C F )㊁三氧化二铝(A l 2O 3)等作为P S 基体增强相,以提高其力学强度.杨来侠等[21]采用机械搅拌混合的方法制备出碳纤维C F /P S 复合粉末,在最佳烧结工艺参数下,复合粉末试样弯曲强度最高可达7.5M P a ,比纯P S 粉末增加2.8倍.但烧结件中,C F 粉与P S 粉之间有粘结;P S 粉末颗粒表面仅发生微熔,颗粒之间存在大量空隙.Z h e n g 等[22]发现在P S 基体中加入纳米A l 2O 3粒子,可提高材料对激光的能量吸收率,进而增加烧结制件致密度和力学强度,其拉伸强度可提高至300%,达到31.2M P a ,冲击强度增加50%,达到12.1k J /m 2.N a z e m o s a d a t 等[16]使用诱导成球法制备出P S /A l 2O 3复合粉末,其制件烧结密度提高至81.3%.郑海忠等[23]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A l 2O 3/P S 复合粉末,探索复合材料烧结性能;该粉末材料具有核G壳式复合结构,提高了纳米粒子与聚合物基体的相容性以及复合材料的烧结性能.提高P S 烧结强度的一条有效途经是P S 与其它高分子材料共混制备P S 高分子合金.Y a n g 等[24]采用机械共混法制备P S /P E (p o l y e t h yl e n e ,P E )复合粉末,并研究其烧结件的尺寸精度和力学性能.在同样的工艺下,P S /P E 复合粉末烧结件Z 向尺寸绝对偏差值比纯P S 烧结件提高62.8%,弯曲强度可达8.9M P a.周泽全等[25]采用机械共混法制备成分比例不同的P S/P A 12复合粉末;当P S 质量分数占复合材料20%时,复合粉末烧结成型件的各项性能均提高.3.2㊀聚酰胺聚酰胺(p o l ya m i d e ,P A )具有熔融粘度低㊁烧结热性能好㊁力学性能优良等特性,是一种常用的S L S 成型高分子材料[26].但P A 中所含的酰胺基团易与水分子形成氢键,吸湿性强;其残留水分在烧结成型过程影响材料粘结性,进而影响成型件力学强度.因此,P A 在烧结成型前,需进行脱水与除湿处理.目前,P A 在S L S 成型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在基体中添加无机820012019年第10期(50)卷填料㊁金属粉末和聚合物材料,并调控工艺参数,以提高其制件力学强度.增强P A 力学强度的方法主要是添加无机填料.C a n o 等[28]在P A 12中添加玻璃微珠制备复合材料,研究其S L S 成型件在不同温度下的拉伸断裂行为.复合材料成型件-50,23,50ħ的弹性模量分别为63,29和20M P a.烧结件中玻璃的粘附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从而导致成型件拉伸强度降低.吴琼等[29]采用机械共混法制备P A 基短切碳纤维和P A 复合材料粉末;碳纤维经过硝酸氧化并高温处理后,当质量分数达到40%时,烧结成型件拉伸强度由45M P a 提升至80M P a ,弯曲强度由51M P a 提升至114M P a.唐城城等[30]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A l 2O 3/P A 12复合颗粒料,辅助低温粉碎法获得复合粉末,并进一步分析A l 2O 3/P A 12复合粉末的S L S 成型性,以及热处理对S L S 成型试样致密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加入A l 2O 3粒子有助于提高烧结件相对密度,工艺优化后烧结件相对密度可达84.5%(图2).W a n g 等[31]通过溶剂沉淀法制备直径为20~80μm 的细粒径P A 6/S i O 2复合微球粉末(图3).加入S i O 2可减少S L S 成型过程中复合材料的吸水率;烧结窗口从17.2ħ拓宽至19.9ħ,结晶度从50.3%提高到57.4%,提高了烧结成型件精度;但无机粒子与基体的相界面相容性差,表面空隙导致烧结成型件力学强度低.图2㊀A l 2O 3/P A 12复合粉末S L S 烧结试样[30]F i g 2S L Ss p e c i m e no fA l 2O 3/P A 12c o m p o s i t e p o w Gd e r [30]图3㊀P A 6多孔微球S E M 图,P A 6/S i O 2复合微球SE M 图[31]F i g 3S E M p h o t o g r a p h s o f P A 6p o r o u sm i c r o s p h e r e s ,P A 6/S i O 2c o m p o s i t em i c r o s p h e r e s ㊀㊀目前用于S L S 领域的金属基P A 材料与成型方法研究较少,主要是因为金属材料与高分子材料的相容性差.闫春泽等[32]采用溶剂沉淀法制备P A 12覆膜铜粉复合粉末材料,并研究粉末的热行为以及烧结件的力学性能.复合粉成型件的弯曲强度㊁模量㊁硬度均高于纯P A 粉烧结件;当铜粉含量为50%(质量分数)时,各项性能达到峰值(弯曲强度65.3M P a㊁模量3.2G P a ㊁硬度110H R L ).在P A 基体树脂中添加聚合物材料,是增加P A材料力学强度的主要方法之一.S a l m o r i a 等[33]采用机械搅拌将高密度聚乙烯与P A 粉末进行一定比例混合,并进行激光烧结;高密度聚乙烯与P A 等比例混合粉末烧结成型件的孔隙率最低.S a l m o r i a 等[34]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代替聚乙烯,通过机械混合制备P A 12/P B T 复合粉末提高P A 烧结件性能.其成型件中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颗粒可增强材料粘弹性,提高抗疲劳性能;复合材料添加10%(质量分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弯曲模量由245M P a 提高至257M P a .3.3㊀聚丙烯聚丙烯(p o l y p r o p yl e n e ,P P )作为典型结晶性聚合物,加工性能优异,具有成型速率快㊁烧结致密度高的92001龚小弟等:用于选择性激光烧结的聚合物粉末材料研究进展优点[35].但P P 粉的激光烧结成型件容易出现翘曲㊁收缩变形现象,严重影响精度和强度等性能.P P 粉末的S L S 成型件力学强度由其粒径大小及其分布㊁堆积密度㊁结晶性能等因素决定.L i u 等[36]采用化学反应器制备超细粒径的P P 粉末,平均粉末尺寸为28μm ,符合S L S 成型工艺对粉末尺寸要求,但粉末形貌粗糙,影响烧结件成型致密度.马云鹏等[35]采用诱导成球法制备P P 粉末,其聚丙烯粉末堆积密度最高0.457g /c m 3,适合用于S L S 成型工艺;但诱导成球法制备所得粉末表面光滑性差,存在大量横沟状缝隙,可烧结性降低(图4).杨旭生等[37]采用水分散法制备P P 粉末,并与溶剂沉淀法制备的样品进行比较,发现水分散法所得P P 粉表面更光滑㊁表观平均密度提高了0.2g /c m 3;所得成型件拉伸强度为21M P a㊁弯曲强度为27M P a ㊁弯曲弹性模量为1.3G P a,但整体力学强度仍小于溶剂沉淀法P P 粉末成型件的力学强度(拉伸强度29M P a ㊁弯曲强度37M P a㊁弯曲弹性模量1.6G P a ).S h a h z a d 等[38]采用热致相分离合成均相球形A l 2O 3/P P 复合粉末,并研究其烧结性能;A l 2O 3粒子可增加制件致密度,复合粉末制件烧结密度高达89%,但烧结制件表面粗糙,表面精度差,无机粒子与聚合物基体间相界面排斥问题仍然存在.Z h u 等[39]对比研究P P 粉末的S L S 和注射成型的熔融指数㊁结晶特性及力学性能;其S L S 成型件的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分别为19.9和599.1M P a,注射成型件分别为16.6和349.1M P a ,两者差异是由于P P 在S L S 成型过程中具有更高的结晶度,使其成型件具有更高的拉伸强度和模量.图4㊀P P 粉碎粉末,P P 诱导成球微球粉末[35]F i g 4P Ps m a s h p o w d e r a n d s p h e r i c a l po w d e r [35]3.4㊀高性能聚合物粉末高性能聚合物粉末的主要代表包括聚醚醚酮[40](p o l y e t h e r e t h e r k e t o n e ,P E E K )㊁聚醚砜[41](p o l ye t h e r Gs u lf o n e ,P E S)等.与普通聚合物粉末相比,高性能聚合物粉末具有更高的机械强度,耐高温㊁耐酸碱㊁抗疲劳等性能.然而,适用于S L S 的高性能聚合物粉末材料制备方法㊁烧结成型工艺㊁成型件力学强度等问题,一直制约着高性能材料在S L S 成型领域的扩展和应用.提升P E E K 的S L S 成型件力学性能,主要采用添加无机填料的方式.G h i t a 等[42]研究P E E K 的S L S成型件力学性能及影响因素,其成型件机械强度要远高于P A 成型件,但只及P E E K 注塑成型件机械强度的一半.W a n g 等[43]将P E E K 与石墨简单机械混合制备复合粉末,然后用S L S 加工成型;当添加石墨质量分数提高到5%,烧结件拉伸强度比纯P E E K 制件提高36%;烧结件断裂面的微观结构可观察到石墨与P E E K 明显的分层现象,表明基体与增强体间粘合性差,容易影响烧结件的其它力学性能(图5).Y a n [44]等采用机械混合法制备高强度C F 增强P E E K 复合材料粉末,对C F /P E E K 复合材料进行烧结模拟研究;该复合材料具有比注射成型件更高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最大拉伸强度达到109M P a,而且弹性模量为7.4G P a ,比纯P E E K 注塑成型高85%.聚醚砜在S L S 成型领域的研究集中于其复合材料粉末的制备㊁烧结工艺等方面.方静等[45]以P E S 为基体,添加增强体松木粉及少量碳纳米管制备复合粉末;采用S L S 成型工艺制备烧结件,并研究其力学性能㊁微观形貌和烧结机理.随碳纳米管含量的增加,以P E S 为基体的烧结件力学性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030012019年第10期(50)卷势;但由于增强体和基体制件的相界面兼容性差,导致烧结件在烧结颈处容易出现断裂.Z h a n g 等[46]将P E S GHm A 和P A GB 249通过混合制备复合粉末;复合粉末S L S 成型件力学性能比纯P E S GHm A 烧结件拉伸强度增加71.7%,弯曲强度增加24.4%,冲击强度增加102.1%.图5㊀P E E K /5%石墨片结构C T 二维和三维图[43]F i g 5P E E K /5%G Ps a m p l e :m i c r o GC T2D i m a g e a n d 3D i m a ge [43]4㊀S L S 聚合物粉末材料制备方法材料的制备方法极大影响高分子粉末材料的球形度㊁表面形貌㊁粒径及分布等物理性质.国内外适用于S L S 高分子物粉末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是物理法和化学法.4.1㊀物理法物理法是采用物理方式制备高分子粉末材料,典型备方法包括,机械粉碎法[11]㊁球磨法[47]㊁溶剂沉淀法[16]㊁诱导成球法等.机械粉碎法是聚合物粉末材料最常用㊁最经济的制备方法,通过机械机构与颗粒间的高速度㊁高频率相互作用力细化高分子材料,但该方法制备的粉末形状不规则㊁粒径尺寸分布宽㊁流动性差.李忠容等[48]采用涡轮膨胀制冷法(图6)破碎制备聚乙烯醇粉末,平均粒径<165μm .汤教佳等[26]通过深冷机械粉碎法制备纯P A 及P A /S i O 2复合粉末,平均粒径<100μm .所得纯P A 粉表面存在锯齿状片层,但加入S i O 2后,可改善其表面形貌,更适合于S L S 成型工艺.图6㊀机械粉碎设备示意图F i g 6S c h e m a t i c d i a g r a mo fm e c h a n i c a l c r u s h i n g e q u i pm e n t ㊀㊀相比于机械粉碎法,球磨法(图7)通过球体之间的碰撞对聚合物粒料进行研磨,所得粉末的形状更加规整㊁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但球磨法存在操作复杂㊁生产效率低的问题.A t h r e ya 等[50]通过机械球磨混合P A 12和炭黑制备复合粉末,该复合粉末球形度高,粒径均一(平均粒径约为40μm ),炭黑分布在P A 12粉中,无明显相分离;所得S L S 成型件电导率提高约5个数量级.但炭黑阻碍粉末间的融合,导致烧结成性件力学性能降低.G u o 等[51]采用球磨方式制备酚醛树脂和石墨复合粉末,粒径尺寸为75~150μm ;其S L S 成型件导电性和力学强度同时提高.金光辉等[47]采用机械球磨法制备的聚己内脂和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粉,具有良好的力学强度和细胞粘附性(图8),可作为人工骨支架S L S 成型工艺原材料.溶剂沉淀法,即在一定温度或压力下,将聚合物溶解在溶剂中得到聚合物饱和溶液,并通过降温或者加入沉淀剂,降低聚合物在饱和溶液中的溶解度,得到聚合物粉末析出物(图9).B a i 等[52]采用溶剂沉淀法制备0.1%(质量分数)碳纳米管与P A 12的S L S 烧结粉末,粉末平均粒径57.2μm ,粒径分布窄,且碳纳米管均匀分布于粉末表面;其S L S 成型件的导热性和力学性均显著提高.W a n g 等[27]采用溶剂沉淀法制备PA 12微球粉末,配制甲酸㊁P A 12及分散剂的混合溶液,加入沉淀剂乙醇,在过饱和状态下,P A 12相分离从溶液中析13001龚小弟等:用于选择性激光烧结的聚合物粉末材料研究进展出,从而得到平均直径范围为39.2~128.9μm 的P A 12微球粉末(图10).W a n g 等[31]采用溶剂沉淀法制备P A 6/S i O 2复合微球粉末,粒径为20~80μm ;该复合粉末粒径处于最佳烧结粒径范围,所得复合粉末的烧结器件精度高于纯P A 6材料,且制品表面缺陷得到明显改善.图7㊀球磨法示意图[49]F i g 7S c h e m a t i c d i a gr a mo f b a l lm i l lm e t h o d [49]图8㊀不同人工骨支架表面细胞黏附情况[47]F i g 8C e l l a d h e s i o no f s c a f f o r d s i ne a c h g r o u p u n d e r s c a n n i n g e l e c t r o nm i c r o s c o p y[47]㊀㊀诱导成球法,即将形状不规则粉末置于由分散介质和表面活性剂等组成的分散液体中,体系在升温和保温过程中,熔融状态的粉末在表面张力作用下收缩成球,最终得到球形度较高的聚合物粉末(图11).马云鹏等[35]采用诱导成球法,通过添加分散介质㊁表面活性剂等极大提高了P P 粉球形度;所得P P 粉堆积密度高,适用于S L S 成型工艺.N a z e m o s a d a t 等[16]使用诱导成球法制备表面涂覆P S 的球形A l 2O 3粉末,可有效提高P S 涂覆过程的均匀性,从而把烧结件的烧结密度提高至81.3%,但所得烧结制件表面形貌粗糙,表面颗粒感明显.杨旭生等[37]利用水分散法提高粉末烧结性能,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和成核剂炭黑,使处于高温高压下的粘流态P P 均匀分散于水中,然后通过控制降温过程,得到冷却结晶后微米级的P P 粉末,其表面光滑,致密度高,可用于S L S 工艺.4.2㊀化学法化学法主要是利用高分子材料与相容剂与填料之间的化学反应,制备出粒径可控的聚合物粉末,例如,熔融反应挤出法[53]㊁聚合法[23](悬浮聚合㊁乳液聚合)等.230012019年第10期(50)卷图9㊀P A 6/S i O 2复合微球制备流程示意图[31]F i g 9S c h e m a t i c d i a g r a mo f t h e p r e p a r a t i o no f P A 6/S i O 2co m p o s i t em i c r o s p h e r e s [31]图10㊀P A 12微球制备流程示意图[27]F i g 10S c h e m a t i c d i a g r a mo f t h e p r e p a r a t i o no f P A 12m i c r o s ph e r e s [27]图11㊀诱导成球法制备复合粒子示意图[16]F i g 11S c h e m a t i c d i a g r a mo f p r e s e n t a t i o no f c o m p o s i t e p a r t i c l e s v i a i n d u c e d s ph e r o i d i z a t i o n [16]㊀㊀熔融反应挤出法,即将螺杆和料筒组成的塑化挤压系统作为连续反应器,在螺杆转动下,实现高分子材料㊁相容剂和填料等各原料间的混合㊁塑化㊁反应并挤出,得到反应改性聚合物(图12).李海等[54]采用熔融反应一步挤出法成功制备出高密度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共混物.过氧化二异丙苯含量对共混体系增容效果大于单体含量体系;当其含量为0.3p h r时,增容效果最佳.肖淼等[55]采用熔融反应挤出法制备聚乳酸/聚己内脂共混材料;在相容剂柠檬酸三丁酯作用下,聚乳酸和聚己内脂间易发生酯交换反应,影响共混材料力学性能;当两者配比质量分数为80/20,相容剂质量分数为8%时,所得材料断裂伸长率可达125%,冲击强度值可达9.8k J /m 2.33001龚小弟等:用于选择性激光烧结的聚合物粉末材料研究进展图12㊀熔融反应挤出过程图F i g 12P r o c e s s d i a g r a mo fm e l t r e a c t i v e e x t r u d i n g㊀㊀聚合法,即将低分子量的单体通过聚合反应转化成高分子量聚合物.该方法可以通过对聚合反应过程的控制(图13),获得粒径尺寸与分布㊁球形度等可控的粉末材料,是制备适用于S L S 成型工艺聚合物粉末材料的主要方法之一.采用聚合法制得的聚合物粉末材料具有粒径小㊁球形度高的特点,可以提高S L S 成型时的铺粉效率与堆积密度,减少成型时间,提高成型件的力学性能.目前,适用于S L S 工艺的微球聚合法,主要包括乳液聚合和悬浮聚合法.L i u 等[56]通过乳液聚合法制备出符合S L S 成型工艺要求,粒径为30μm ,分布均一㊁分散性和稳定性高的P S 粉末.郑海忠等[23]采用乳液聚合方式制备的纳米A l 2O 3/P S 复合粉末,粒径约为60~100n m ,包覆层厚度约为10~20n m ,不易团聚,纳米粒子分散性好,与基体P S 之间界面相容性高,且所得烧结件致密度高.徐昊垠等[57]通过悬浮聚合法(图14)制备高球形度,平均粒径为40μm 的P S 微球分散性好,但表面有微孔,可能会对烧结性能产生影响.郑瑾等[58]通过悬浮聚合方式,制备以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壁材的姜黄色素胶囊微粒,平均粒径约为3μm ,分散稳定性性和均匀度高.图13㊀种子微乳液聚合成核机理[56]F i g 13N u c l e a t i o nm e c h a n i s mo f t h e s e e d e dm i c r o e m u l s i o n p o l ym e r i z a t i o n [56]图14㊀悬浮聚合过程示意图F i g 14S c h e m a t i c d i a g r a mo f s u s p e n s i o n p o l ym e r i z a t i o n p r o c e s s 5㊀S L S 聚合物材料成型件的性能从结晶的角度,聚合物可分为非晶聚合物和结晶聚合物.非晶聚合物粉末的高分子链随机分布,从熔融态到固态没有结晶过程,所得制件翘曲现象小,尺寸精度高;但非晶态聚合物熔融指数低,粘度大,导致在烧结成型过程中烧结速率低,成型件力学强度差[18,59G60].结晶聚合物粉末材料模量和强度高,所得430012019年第10期(50)卷成型件的致密度㊁强度和韧性高;但其熔点以下粉末颗粒粘结度低,导致其在烧结成型时容易翘曲与收缩.由于S L S成型件的力学强度差㊁翘曲和收缩问题,不仅与高分子材料的物化特性有关,也与S L S的成型方式及工艺相关.前文已对材料方面进行了论述,着重分析S L S制备工艺参数对S L S成型件的影响.主要工艺参数包括激光功率㊁扫描方式和烧结温度等.5.1㊀激光功率激光功率是S L S高分子材料成型件致密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功率越高,成型件的致密度也越高,但超过一定数值后,会出现过烧导致制件翘曲和材料碳化失效现象.波长为10.6μm的红外二氧化碳激光器是高分子材料S L S成型的主要能量源.吴海华等[61]研究了石墨/酚醛树脂混合粉末的烧结固化温度区间,利用有限元法模拟分析激光功率对次级烧结区域大小影响,发现合理调控激光功率,可以提高墨/酚醛树脂尺寸精度,减少成型件翘曲与收缩;烧结实验验证了该分析的合理性.G h i t a等[42]研究激光功率对P E E K成型件力学强度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8.5~15W)提高激光功率不会明显提升P E E K制件的力学强度.鄢然等[62]研究S L S成型中的激光功率对P S成型件的影响;烧结成型件的尺寸精度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大而减小,通过响应面法所预测的最大尺寸精度数值与实际值误差不超过7%.5.2㊀扫描方式激光扫描方式也是影响S L S成型件尺寸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包括扫描速度㊁扫描间隙等.由于激光扫描方式决定了激光能量密度的大小与分布,从而影响S L S成型件的尺寸精度.扫描速度越低㊁扫描间隙越小,激光能量密度越高,烧结件的致密度就越高,但翘曲程度增大,S L S成型件的尺寸精度降低.徐超[63]等研究扫描速度和扫描间距对P S/P E烧结件X㊁Y㊁Z方向尺寸精度的影响及规律;扫描速度对X㊁Z方向尺寸影响最大,扫描间距对X㊁Z方向尺寸精度的影响大于Y方向,并通过正交试验和极差分析优化尺寸精度最佳的烧结工艺参数组合.杨来侠等[64]研究扫描速度和扫描间距对聚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玻璃纤维复合材料S L S成型件尺寸精度及弯曲强度的影响;在最优参数扫描速度1700mm/s,扫描间距0.2mm条件组合下,所得烧结件的弯曲强度可达9.7M P a,但此强度下的成型件Z 方向尺寸误差为10%,难以满足精铸要求.5.3㊀烧结温度在S L S成型加工过程中,烧结温度是极为重要的一环.烧结温度不均匀,烧结温度调控差,均会导致成型件性能下降,增加成型耗时量,或无法实施成型过程.烧结温度在成型过程中的影响主要是粉末床温度和铺层厚度相互作用的结果.合理设置粉末床温度,粉末在成型过程中对环境温度敏感性降低,制件翘曲几率就越小;铺层厚度主要影响温度在粉末间的均匀性;层厚过小,会导致铺粉失败,层厚过大,粉末间的温度场分布均匀性低,在激光烧结时粉末颗粒粘结度不同,导致成型件力学性能降低.S t r o b b e等[18]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和粗糙度测量来分析粉末床温度对S L S成型P S单层制件加工性能的影响,通过优化粉床温度,得到相对密度为94%的超高密度成型件.崔建芳等[65]采用正交方差分析法,对P S粉末进行了烧结成型实验并研究其尺寸性能;铺粉层厚对于X㊁Y平面上的尺寸精度影响最大,平均尺寸误差分别为-0.37和-0.23mm,而在Z方向上,粉末床温度影响最大,平均尺寸误差为0.06mm.王春博等[66]通过有限元分析法研究粉末床温度对烧结成型的影响,结果表明预热粉末床温度场分布不均,导致成型件中心与边缘区域烧结存在显著差异.6㊀结㊀语3D打印中的聚合物S L S成型技术是材料科学㊁机械制造㊁软件工程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兴领域.新型聚合物材料的研发㊁聚合物粉末材料的制备㊁S L S 工艺的优化一直是聚合物S L S成型领域的研究重点.从上述几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聚合物S L S技术的研究进展和成果:适用于S L S技术的聚合物本体材料增强相(无机填料㊁金属材料㊁聚合物合金等材料),可有效提高聚合物粉末材料的机械性能,并获得广泛应用验证.多种物理与化学的方法扩宽了获得具有理想球形度与粒径尺寸分布的聚合物粉末材料的途径;相比于依靠机械力减少颗粒尺寸的物理制备法,通过聚合物合成㊁添加化学助剂等的化学方法制备出的聚合物粉末材料,具有良好的球形度㊁较小的粒径㊁较好的尺寸均一性.随着聚合物材料S L S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扩宽了聚合物材料的成型手段与制备方法,今后可能的重点研究方向如下:(1)㊀聚合物S L S在线监测技术:由于缺乏基于聚合物粉末的S L S的工艺 结构 性能之间耦合关系的深入理解,导致目前对于聚合物材料的S L S技术的研究停留在经验性研究层面.虽然,数值模拟已被证明是理解分析聚合物粉末材料S L S成型过程中热力学行为的有用工具,即利用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建立的多物理模型可有效揭示和预测材料熔合的动力学行为㊁三维温度分布和残余应力等,但仍需将其与在线监测技术相结合,揭示S L S成型过程中聚合物粉末材料形成机理,以控制粉末的形貌和组成,从而为S L S成型件的几何构型㊁材料和结构设计以及S L S工艺参数的优化提供指导.(2)㊀聚合物S L S技术的高精度㊁高性能成型件53001龚小弟等:用于选择性激光烧结的聚合物粉末材料研究进展。

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的发展现状

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的发展现状

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的发展现状3潘琰峰 沈以赴 顾冬冬 胥橙庭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摘 要:介绍了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其研究发展状况,简述了选择性激光烧结金属粉末的两种典型成型工艺,并简要分析讨论了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成型金属零件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最后,总结了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快速成形, 选择性激光烧结, 烧结粉末Present Status of Development f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SLS)Pan Y anfeng Shen Y ifu G u D ongdong et alAbstract:The principl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 LS are introduced.The latest researches on S LS,including tw o typical S LS of metallic powder,are discribed briefly.The relevant problems during S LS processing are analyzed.Finally,the application of S LS nowadays is reviewed and its prospect in the future is als o presented.K eyw ords:rapid prototyping,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powder for sintering 1 引言快速成型[1-5]RP(Rapid Prototyping)技术第一次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

它集C AD技术、数控技术、激光加工技术和材料科学技术于一体,其原理突破了传统的材料变形成型和去除成型的工艺方法,可在没有工装夹具或模具的条件下,迅速制造出任意复杂形状的三维实体零件,且可有效地降低产品开发周期。

激光选区烧结成型材料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激光选区烧结成型材料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激光选区烧结成型材料的研究和应用现状激光选区烧结(LaserSelectiveSoldering,简称LSS)是一种新型的焊接技术,它可以快速准确烧结微型电子元件,具有一个精度高、操作简单和控制柔性强的优点。

随着科技的发展,激光选区烧结技术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分析激光选区烧结电子材料的发展和研究状况,并就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作出介绍。

第一部分介绍了激光选区烧结电子材料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

激光选区烧结是由一个可控制的激光源和热传导装置一起使用的一种新型的焊接技术。

它的工作原理是,在被烧结的电子元件表面,激光束会将部分区域迅速加热,使其熔化,形成一个可控制的熔接池,而另一部分区域则不会受到激光的影响,因此可以防止熔接区域的损伤。

自从三十年前被发明以来,激光选区烧结技术不断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一种实用、有效的焊接技术。

第二部分介绍了激光选区烧结电子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

相比传统的焊接技术,激光选区烧结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烧结速度快,烧结更加准确;(2)焊点大小可控制,可以满足不同应用要求;(3)对电子元件的热损伤更小,能够保证元件的可靠性;(4)烧结时不会出现外焊,降低了焊接失败率;(5)操作简单,减少了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

但是,该技术也存在一些不足,如:(1)其精度要求较高,不适合大型电子元件的焊接;(2)成本较高,不适合大规模生产;(3)对灰尘和气体的污染较大,不利于环保。

综上所述,激光选区烧结是一种新型的焊接技术,它可以实现快速、准确的烧结,具有精度高,操作简单,控制柔性强的优点,但也有一些不足。

未来将进一步提高技术精度,缩短烧结时间,减少污染,并把成本降至最低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更好地运用激光选区烧结技术,实现高效、质量更优的烧结制品。

选择性激光烧结快速成型制件翘曲变形的研究

选择性激光烧结快速成型制件翘曲变形的研究
切片厚 度 为 0 1 T . 5/ i m。
翘, 铺 粉时就会有 粉末 再
图 激光
末材料的
3 改 善 制件 翘 曲变 形 的措 施
3 1 选取 适 当的预 热温度 . 在 S S成 型过程 中 , L 预热是 一个重 要 的环 节 , 没有
钻 入 到 烧 结 层 的底 部 , 这 样 也会加 剧烧结 层 的翘 曲变 形 。
分析 研究 。
另外 , 由于 S S粉 末 材料 的粉 体形 状很 不规 则 , L 这
就造 成 粉末颗 粒 之 间 存 有 一 定 的 间 隙 。例 如 , 粉 末 若
全 为均 匀 的球 体 , 压 实 状 态 下 粉末 的 间 隙空 间 会 占 在 总体 积 的 5 %左 右 , 0 只有 当粉末 全 为 方 体 时才 可 能 达 到全 密度 。但 是 在实 际 中这 是 不 可 能 的 , 由烧 结 层 而
叠加 起来 的成 型 件 的密度 却 高 达全 密度 的 9 % 以上 。 5
所 以 , S S烧 结过 程 中 , 在 L 由于 密 度 的增 加 , 件 必 然 制 会产 生 收缩 。这 种 由粉末 密度 的变化 导致 的制 件收 缩
可称 为 密度 收缩 。 1 2 不 均 匀收缩 造成 烧 结层 的翘 曲变 形 .
Absr c :W a p n itrin o e e t e ls rsntrn v r a n u n e o omi g a c a y ta t r i g d so to fs lc i a e i e ig ha ea g e tif e c n f r n c ur c .Th o g v l r u h HRPS
p r t e o h mp c a o r i g d so i n.Th p rh d ma e a fe t e me s r frdu ig e aur n t e i a tlw fwa n itr o p t e pa e a d n e fc i a u e o e cn v

选择性激光烧结用聚合物粉末材料的研究进展

选择性激光烧结用聚合物粉末材料的研究进展

选择性激光烧结用聚合物粉末材料的研究进展
王小萍;程炳坤;贾德民
【期刊名称】《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年(卷),期】2016(045)003
【摘要】选择性激光烧结是一种增材制造快速成型技术.原材料的结构、组成和特性对激光烧结件的质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聚合物粉末是激光烧结技术中应用最早、最广泛的一类材料.该文重点介绍了多种结晶与非结晶聚合物粉末及其复合材料在SLS中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并对其材料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总页数】7页(P108-113,123)
【作者】王小萍;程炳坤;贾德民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641;华南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641;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广
州5106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B324
【相关文献】
1.选择性激光烧结蒙脱土陶瓷粉末及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工艺与性能分析 [J],
胡光辉;唐大学;毛建中;谢远明;刘建宁
2.陶瓷粉末选择性激光烧结及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前景 [J], 邓朝晖;谢远铭;刘健宁
3.选择性激光烧结金属粉末材料的研究进展 [J], 任乃飞;曹松
4.用于选择性激光烧结的聚合物粉末材料研究进展 [J], 龚小弟; 王智; 于宁; 高霞; 黎静
5.基于选择性激光烧结覆膜金属纳米复合粉末材料的研究进展 [J], 曹松;任乃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选择性激光烧结快速成型机铺粉系统的研究

选择性激光烧结快速成型机铺粉系统的研究

选择性激光烧结快速成型机铺粉系统的研究选择性激光烧结快速成型(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SLS)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制造技术,能够实现快速、精确的三维打印。

它通过使用激光束将粉末材料逐层烧结,从而实现零件的快速制造。

铺粉系统是SLS快速成型机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它直接影响着零件的质量和精度。

铺粉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粉末均匀地铺设在工作台上,以便激光束可以准确地烧结。

在实际操作中,铺粉系统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粉末均匀性、粉末厚度的控制、粉末对流的消除、铺粉速度的快慢和铺粉的稳定性。

首先,粉末均匀性是铺粉系统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粉末的均匀性直接影响着零件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

如果粉末铺设不均匀,烧结过程中就会出现不均匀的热点和冷点,从而导致零件的形状偏差和质量问题。

因此,铺粉系统需要设计合理的铺粉机构,以确保粉末能够均匀地分布在工作台上。

其次,铺粉系统需要能够精确地控制粉末的厚度。

粉末的厚度直接决定着成品零件的尺寸和形状。

如果粉末厚度过小,烧结过程中就会出现不完整烧结的问题;如果粉末厚度过大,烧结过程中就会出现过烧结的问题,导致零件表面粗糙。

因此,铺粉系统需要有一套精确的控制机制,以实现粉末厚度的准确控制。

另外,粉末对流是一个需要被注意的问题。

在铺粉的过程中,粉末往往会出现对流现象,导致粉末在工作台上的分布不均匀。

这种不均匀分布会影响零件的质量和精度。

因此,铺粉系统需要设计合理的铺粉机构,并采取适当的手段来消除对流现象。

铺粉速度是铺粉系统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快速成型技术的优势在于其快速性,因此铺粉系统的铺粉速度要求较高。

如果铺粉速度太慢,将会大大延长成品制造的时间;如果铺粉速度太快,会导致粉末无法均匀铺设,从而影响零件的质量。

铺粉系统需要根据工艺要求,设计合适的铺粉速度。

最后,铺粉系统的稳定性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在SLS快速成型过程中,铺粉系统需要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以确保粉末能够均匀地铺设在工作台上。

sls激光烧结的光源形式

sls激光烧结的光源形式

sls激光烧结的光源形式【实用版】目录1.SLS 激光烧结技术简介2.SLS 激光烧结的光源形式及其特点3.常见 SLS 激光烧结光源的比较4.SLS 激光烧结光源的发展趋势正文【1.SLS 激光烧结技术简介】选择性激光烧结(SLS)是一种增材制造技术,通过激光束逐层扫描并烧结金属或陶瓷粉末,最终形成三维实体。

这种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因为它具有生产复杂形状零件、减少废料、降低生产成本等优点。

【2.SLS 激光烧结的光源形式及其特点】SLS 激光烧结的光源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CO2 激光器:CO2 激光器是 SLS 激光烧结中最常用的光源形式。

它具有功率稳定、成本低、光束质量好等特点,适用于大多数金属和陶瓷材料的烧结。

(2)光纤激光器:光纤激光器具有光束质量高、能量密度集中、稳定性好等特点,适用于对精度要求较高的 SLS 激光烧结应用。

(3)固体激光器:固体激光器具有输出功率高、脉冲宽度窄等特点,适用于对熔融深度要求较高的金属材料烧结。

【3.常见 SLS 激光烧结光源的比较】以下是几种常见 SLS 激光烧结光源的比较:(1)CO2 激光器:功率稳定,成本低,适用于大多数材料,但光束质量相对较差。

(2)光纤激光器:光束质量高,能量密度集中,稳定性好,适用于对精度要求较高的应用,但成本较高。

(3)固体激光器:输出功率高,脉冲宽度窄,适用于对熔融深度要求较高的金属材料烧结,但成本较高,且对非金属材料适用性较差。

【4.SLS 激光烧结光源的发展趋势】随着 SLS 激光烧结技术的发展,未来光源形式将朝着更高效、更稳定、更环保的方向发展。

例如,研究者们正在开发新型的光源,如超快激光器,以提高烧结速度和精度。

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原材料及技术发展研究

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原材料及技术发展研究

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原材料及技术发展研究杨洁;王庆顺;关鹤【摘要】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是RP&M(Rapid Prototyping&Manufacturing)技术中发展最快和应用最广的技术之一,是一种基于离散—堆积原理的快速成型技术.它选材广泛,操作简单,产品的复杂程度不会对其产生影响,可以直接烧结成件,广泛应用于制造业,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的发展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如果突破瓶颈,有望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得到普及.未来随着SLS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会对设备的研发、技术的应用、新工艺和材料的研发产生更为积极的影响,对传统制造业迈向环保、节能、高效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介绍了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的成型原理和特点,概括阐述了SLS技术中应用较多的原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分析SLS技术产业化存在的问题及可能解决的途径.【期刊名称】《黑龙江科学》【年(卷),期】2017(008)020【总页数】4页(P30-33)【关键词】选择性激光烧结;SLS技术;快速成型;粉末材料;应用现状;技术发展【作者】杨洁;王庆顺;关鹤【作者单位】沈阳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沈阳110044;沈阳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沈阳110044;沈阳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沈阳1100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B383.3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SLS)又被称为激光选区烧结技术,是RPamp;M(Rapid Prototypingamp;Manufacturing)技术中发展最快和应用最广的技术之一,是一种基于离散—堆积原理的快速成型技术[1]。

它选材广泛,操作简单,产品的复杂程度不会对其产生影响,可以直接烧结成件,广泛应用于制造业,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的发展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2]。

如果突破瓶颈,有望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得到普及。

SLS(Selected Laser Sintering)技术是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的简称。

激光选区烧结成型材料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激光选区烧结成型材料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激光选区烧结成型材料的研究和应用现状激光选区烧结(LaserAssistedSelectiveSintering简称LASS是一种利用激光烧结粉末成形技术,它具有快速成形的优势,可以制造出精度高、表面光洁度好的形状复杂的三维零件。

激光选区烧结材料一般指通过激光烧结形成的金属、塑料和陶瓷等材料。

近年来,激光选区烧结技术在信息、电子、航空航天、机械、制药、化工、汽车、火力发电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在航空航天、机械、电子制造领域应用最多。

首先,激光选区烧结在航空航天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可以用来制造航空航天发动机零件,如叶片、机壳、排气管等。

它的用途不仅限于制造发动机部件,还可以制造卫星的机壳、维修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以及电话卫星的控制装置。

另外,它还可以制造涡轮发动机的零件,如外壳、旋转部件和气动部件。

其次,激光选区烧结在机械制造领域也有重要应用。

它可以用来制造机械零件,如齿轮、轴承、螺丝和密封件等,以及汽车零部件,如发动机或变速器等。

此外,它还可以用来制造高精度的微型零件,如手表件、钟表件、汽车零部件等。

第三,激光选区烧结在电子制造领域也有重要应用。

它可以用来制造系统集成电路、半导体器件、多层电路板、复杂的晶体管和光电器件等。

此外,它还可以用来制造复杂的电子组件,如数据芯片和多层电路板等。

此外,激光选区烧结也在制药、化工、汽车、火力发电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可以用来制造具有高精度的医疗仪器和药品零件,如注射器和药瓶等。

它还可以用来制造化工和汽车行业的零件,如塑料泵和汽车部件等。

从以上讨论可以看出,激光选区烧结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成形材料的制造技术,其应用面广泛,各行各业用上它,可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

然而,激光选区烧结技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烧结温度控制不是太精确、烧结过程中会产生烟尘等。

必须继续努力改进激光选区烧结技术,以满足不断发展的现代制造业的需要。

综上所述,激光选区烧结是一种有效且可靠的成形材料制造技术,它在航空航天、机械、电子制造和其他行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制造过程中能够提高效率,减少成本。

激光选区烧结技术的原理

激光选区烧结技术的原理

激光选区烧结技术的原理要说这激光选区烧结技术啊,咱得先聊聊我那会儿在工厂里的日子。

那时候,车间里轰隆隆的机器声,跟唱大戏似的,热闹非凡。

我呢,就在那堆机器里头,跟个学徒似的,东瞅瞅西看看,啥都想学,啥都想琢磨。

有一天,师傅领我到了一台奇怪的机器前,说:“小子,今儿个给你开开眼,这是激光选区烧结机,高科技玩意儿,学着点。

”我瞅着那机器,嘿,还真挺新鲜。

一个密封的大箱子,里头布满了各种线路和管道,跟一个复杂的迷宫似的。

箱子上头,有个激光头,跟个探照灯似的,来回晃动。

我问师傅:“这激光头干啥用的?”师傅笑了笑,说:“这可是关键,它负责把粉末材料一层一层地烧结起来,跟变魔术似的。

”师傅这么一说,我就更好奇了。

他接着解释道:“这激光选区烧结技术啊,原理其实挺简单。

就是先把粉末材料铺平,然后用激光头按照预定的图案一层一层地烧结。

激光烧到的地方,粉末就熔化了,凝固后就成了固体,跟砌墙似的,一层一层往上叠。

”我听着师傅的解释,心里头那个痒啊,恨不得立马自己动手试试。

师傅看出了我的心思,说:“别急,小子,这东西得慢慢来,得琢磨透了才行。

”于是,他就开始手把手地教我,从铺粉、设定参数到启动激光,一步步地来。

我记得第一次自己动手操作时,紧张得手心都出汗了。

我小心翼翼地按下启动按钮,激光头就开始工作了。

我看着那些粉末在激光的照射下,一点点地熔化、凝固,心里头那个激动啊,就跟看着自己的孩子一点点长大似的。

操作过程中,我还跟师傅聊起了这技术的妙用。

师傅说:“这激光选区烧结技术啊,可不止能造些小玩意儿,它还能造出复杂的零件和模型,精度还特高。

以后啊,这技术在汽车、航空、医疗等领域都能派上大用场。

”我一听这话,心里头那个美啊,感觉自己就像是在见证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于是,我就更加用心地学,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不过啊,这技术也有个缺点,就是速度慢了点。

有时候,为了造个复杂的零件,得等上好几天。

我就跟师傅抱怨:“这速度也太慢了吧,能不能快点?”师傅笑了笑,说:“快不得,快不得,这东西得慢慢来,急不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快速成型技术论文作业题目: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最新研究进展姓名:山海明学号:1000404042专业: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院系:机械工程学院2013年10月25日摘要选择性激光加工是一种新的快速成型工艺, 使用的造型材料多为粉末材料。

加工时,首先将粉末预热到稍低于其熔点的温度,然后在刮平棍子的作用下将粉末铺平;激光束在计算机控制下根据分层截面信息进行有选择地烧结,一层完成后再进行下一层烧结,全部烧结完后去掉多余的粉末,则就可以得到一烧结好的零件。

目前成熟的工艺材料为蜡粉及塑料粉,用金属粉或陶瓷粉进行烧结的工艺还在研究之中。

它利用激光束烧结粉末材料制造原型,具有原料广泛、制作工艺简单、周期短等特点,在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介绍了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实际应用,综述了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热点。

关键词快速成型粉末激光束烧结SLS法采用红外激光器作能源,使用的造型材料多为粉末材料。

加工时,首先将粉末预热到稍低于其熔点的温度,然后在刮平棍子的作用下将粉末铺平;激光束在计算机控制下根据分层截面信息进行有选择地烧结,一层完成后再进行下一层烧结,全部烧结完后去掉多余的粉末,则就可以得到一烧结好的零件。

目前成熟的工艺材料为蜡塑料粉,用金属粉或陶瓷粉进行烧结的工艺还在研究之中。

在成型的过程中因为是把粉末烧结,所以工作中会有很多的粉状物体污染办公空间,一般设备要有单独的办公室放置。

另外成型后的产品是一个实体,一般不能直接装配进行性能验证。

另外产品存储时间过长后会因为内应力释放而变形。

对容易发生变形的地方设计支撑,表面质量一般。

生产效率较高,运营成本较高,设备费用较贵。

能耗通常在8000瓦以上。

材料利用率约100%。

SLS工艺又称为选择性激光烧结,由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C.R. Dechard于1989年研制成功。

SLS工艺是利用粉末状材料成形的。

将材料粉末铺洒在已成形零件的上表面,并刮平;用高强度的CO2激光器在刚铺的新层上扫描出零件截面;材料粉末在高强度的激光照射下被烧结在一起,得到零件的截面,并与下面已成形的部分粘接;当一层截面烧结完后,铺上新的一层材料粉末,选择地烧结下层截面。

SLS工艺最大的优点在于选材较为广泛,如尼龙、蜡、ABS、树脂裹覆砂(覆膜砂)、聚碳酸脂(poly carbonates)、金属和陶瓷粉末等都可以作为烧结对象。

粉床上未被烧结部分成为烧结部分的支撑结构,因而无需考虑支撑系统(硬件和软件)。

SLS工艺与铸造工艺的关系极为密切,如烧结的陶瓷型可作为铸造之型壳、型芯,蜡型可做蜡模,热塑性材料烧结的模型可做消失模。

3.3 选择性激光烧结法(SLS) 选择性激光烧结法又称为选区激光烧结。

它的原理是预先在工作台上铺一层粉末材料(金属粉末或非金属粉末),激光在计算机控制下,按照界面轮廓信息,对实心部分粉末进行烧结层层堆积成型。

一、选择性激光烧结工艺的最新研究进展与成果SLS 工艺最初是由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Carl Deckard 于1989 年在其硕士论文中提出的。

后美国DTM公司于1992 年推出了该工艺的商业化生产设备SinterSation。

几十年来,奥斯汀分校和DTM公司在SLS 领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设备研制和工艺、材料开发上取得了丰硕成果。

德国的EOS 公司在这一领域也做了很多研究工作,并开发了相应的系列成型设备。

在国内,也有多家单位进行SLS 的相关研究工作,如华中科技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华北工学院和北京隆源自动成型有限公司等,也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制的RAP - I 型激光烧结快速成型系统、北京隆源自动成型有限公司开发的AFS - 300 激光快速成型的商品化设备。

按烧结用材料的特性,SLS 技术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14 ] : ①用SLS 技术烧结低熔点的材料来制造原型。

目前的烧结设备和工艺大多处于这一阶段,所用的材料是塑料、尼龙、金属或陶瓷的包衣粉末(或与聚合物的混合物) 。

②用SLS 技术直接烧结高熔点的材料来制造零件。

二、选择性激光烧结设备的最新产品与技术情况产品型号:HL-450产品代码:HL-450快速成型技术中,金属粉末激光烧结是近年来人们研究的一个热点,实现使用高熔点金属直接烧结成型金属零件,对传统切削加工方法难以制造出高强度零件以及对快速成型技术更广泛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14 ] ,尤其是在航天器件、飞机发动机零件及武器零件的制备方面。

近十几年来SLS 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但作为一项新兴制造技术,尚处于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之中。

目前,SLS 技术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2 , 5 ] :①成形工艺和设备的开发与改进,以提高成型件的表面质量、尺寸精度和机械性能;②新材料成型机理、成型性的研究与开发,为SLS 提供具有良好综合性能的烧结粉末材料及形成快速成型材料的商品化;③探索SLS 技术与传统加工、特种加工等技术相结合的多种加工手段的综合工艺,为快速模具、工具制造提供新的技术手段;④后处理工艺的优化。

利用SLS 虽可直接成型金属零件,但成型件的机械性能和热学性能还不能很好满足直接使用的要求,经后处理后可明显得到改善,但对尺寸精度有所影响[10 ] ,这就需要优化设计现有的后处理工艺以提高综合质量。

随着SLS 技术的发展,新工艺、新材料的不断出现,势必会对未来的实际零件制造产生重大影响,对制造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选择性激光烧结用材料研究现状成型材料是SLS 技术发展和烧结成功的一个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成型件的成型速度、精度和物理、化学性能,影响成型工艺和设备的选择及成型件的综合性能。

因此,国内外有许多公司和研究单位加强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并且取得了重大进步。

(1) 国外主要SLS 成型材料的产品及用途国外的许多快速成型系统开发公司和使用单位都对快速成型材料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开发了多种适合于快速成型工艺的材料。

其中在SLS 领域,以DTM公司所开发的成型材料最具代表性,其已商品化的SLS 用成型材料产品见表1。

表1 DTM开发的SLS 用成型材料产品材料型号材料类型使用范围DuraFormPolyamide 聚酰胺粉末概念型和测试型制造DuraFormGF 聚酰胺粉末, 适合概念型和测试型制DTMPolycarbanate 聚碳酸酰粉末消失模制造TrueFormPolymer 聚苯乙烯粉末消失模制造SandFormSi 覆膜硅砂砂型(芯) 制造制造覆膜锆砂砂型(芯) 与快速成型设备的研究相比,我国快速成型材料及工艺的研究相对滞后,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与国外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虽国内有多家研究开发单位对SLS 材料和工艺进行了研究开发工作,但还没有专门的成型材料生产和销售单位。

四、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型的应用现状几十年来, SLS 工艺已经成功应用于汽车、造船、航天和航空等诸多行业,为许多传统制造业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概括地说, SLS 工艺可以应用于以下一些场合[2 , 11 , 16 ] :①快速原型制造。

可快速制造设计零件的原型,及时进行评价、修正以提高产品的设计质量;使客户获得直观的零件模型;制造教学、试验用复杂模型。

②快速模具和工具制造。

将SLS 制造的零件直接作为模具使用,如砂型铸造用模、金属冷喷模、低熔点合金模等;也可将成型件经后处理后作功能性零部件使用。

③单件或小批量生产。

对于那些不能批量生产或形状很复杂的零件,利用SLS 技术来制造,可降低成本和节约生产时间,这对航空航天及国防工业更具有重大意义。

具体应用已有诸多报道[5 , 25~27 ] 。

德国EOS 公司在这方面走在前列,它开发了可直接对未经预热的金属粉末进行激光烧结的系统Eosint M。

该系统所使用的是不同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各混合物在烧结过程中相互补偿体积的变化而使全部粉末的收缩率可小到忽略不计,有利于保证制作精度;而且各混合物的粒度仅为50μm 左右,有利于提高表面质量;可制作形状复杂的薄壁金属零件,特别是用于制作注塑模具。

DTM公司于1994 年推出Rapid Steel 制造技术,在SLS - 2000 系统中烧结表面包覆树脂材料的铁粉,初次成型零件后,置入铜粉中再一起放入高温炉进行二次烧结制造出注塑模具,此模具在性能上相当于7075 铝合金,可以注塑5 万件。

国内,北京隆源自动成形系统有限公司在快速精密铸造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利用其开发的AFS- 300 激光快速成型机在较短时间内可为用户制成铸件原型、熔模及铸造型壳。

1、选择性激光烧机技术(SLS)在快速原型制造中的应用可快速制造设计零件的原型,及时进行评价、修正以提高产品的设计质量;使客户获得直观的零件模型;制造教学、试验用复杂模型。

单件或小批量生产。

对于那些不能批量生产或形状很复杂的零件,利用SLS 技术来制造,可降低成本和节约生产时间,这对航空航天及国防工业更具有重大意义。

2、选择性激光烧机技术(SLS)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1) 采用玲技术直接制造模具。

美国DTM公司于1994年推出Rapid Steel制造技术,在SLS—2000系统中烧结表面包覆树脂材料的铁粉,初次成形零件后,置人铜粉中再一起放人高温炉进行二次烧结,制造出的注塑模在性能上相当于7075铝合金,寿命可达5万件以上。

2) 采用SLS技术快速制作高精度的复杂塑料模,代替木模进行砂型铸造。

或者将铸造树脂砂作为巧烧结材料,直接生产出带有铸件型腔的树脂砂模型, 进行一次性浇铸。

在铸造行业中, 传统制造木模的方法,不仅周期长、精度低,而且对于一些复杂的铸件,例如叶片、发动机缸体、缸盖等制造木模困难。

采用SLS技术可以克服传统制模方法的上述问题,制模速度快,成本低,可完成复杂模具的整体制造。

汽车设计和塑胶件批量制造中应用汽车外形及内饰件的设计、改型、装配试验,发动机、汽缸头等复杂外型的试制。

作为设计验证和评估的手段,激光快速成型已经用于国内外汽车产业中,●例如美国克莱斯勒公司已制造车身模型,将其放在高速风洞中进行空气动力学试验分析,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大大节约了试验费用。

●汽车发动机进气管内腔形状是由十分复杂的自由曲面构成的,它对提高进气效率、燃烧过程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设计过程中,需要对不同的进气管方案做气道试验,传统的方法是用手工方法加工出由几十个截面来描述的气管木模或石膏模,再用砂模铸造进气管,加工中,木模工对图纸的理解和本身的技术水平常导致零件与设计意图的偏离,有时这种误差的影响是显著的。

使用数控加工虽然能较好地反映出设计意图,但其准备时间长,特别是几何形状复杂时更是如此。

英国Rover公司使用激光快速成型技术生产进气管的外模及内腔模,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