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_交通网络布局规划与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 均 值
17.1
道路面积率 (%) 人均道路用地 (m2/人) 道路网密度 (km/km2)
25.4
16.6
8.7
20.0
14.1
17.2
28.3
45.9
25.3
27.1
9.6
——
8.8
10.3
22.8
14.2
21.4
13.1
18.6
36.7
8.00
7.14
13.3
18.4
18.4
18.1
18.1
大城市交通发展的需要,建议将我国的城市道路面
积率调整到10%~30%较为合适。
(5)人均道路面积(m2/人)
S 106 P
人均道路面积是指城市居民人均占有的道路面积。 我国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中,给出了道路广场用地为7~15 m2/人,这一 指标是与上述8%~15%的道路广场用地率相对应的 ,因此大城市的人均道路用地面积指标也应该相应
中等城市 大城市
道路宽度(m)
中等城市
表7.1.6-2 小城市道路网规划指标
项 目 机动车设计速度 (km/h) 道路网密度(公里 /平方公里) 道路中机动车车道 条数(条 ) 城市人口(万人) >5 1-5 <1 >5 干 路 40 40 40 3-4 支 路 20 20 20 3-5
道路宽度(m)
第4章 交通网络布局规划与设计
是交通规划的基础工作之一。
交通规划中交通小区的划分、交通网络布局、交通
网络的数学建模知识与技术,包括:交通网络构成
的基本要素、各种交通网络的表现法以及公共交通
方式相互换乘等复杂的交通网络表现法,网络布局
评价指标。
为后述各章的学习奠定基础。
主要内容:
第1节
概述
第2节
第3节
原因二:我国古代的城市是以礼制建城,“匠人营 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九涂九轨, 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周礼•考工 记》)。
中等城市:路网布局相对比较简单,多以一种典型 形式为主,在平原地区和限制条件比较少的地区, 多以方格网式为主。小城市:一般以几条主干街道 为主。
(2) 城市性质与路网形式
(5) 自由式
多为因地形、水系或其他条件限制而自由布置。
优点:较好地满足地形、水系及其他限制条件。适 合于地形条件较复杂及其他限制条件较苛刻的城市 。在风景旅游城市或风景旅游区可以采用自由式路 网,以便于与自然景观的较好协调。 缺点:无秩序、方向性差,同时道路交叉口易形成 畸形交叉。
2. 城市交通网络形式与城市类型
(1) 方格网式
是一种常见的交通网络形式 优点:各部分的可达性均等,秩序性和方向感较 好,易于辨别,网络可靠性较高,有利于城市用 地的划分和建筑的布置。 缺点:网络空间形式简单、对角线方向交通的直
线系数较小。
图4.3-1方格网式交通网
(2) 带状
由一条或几条主要交通线路沿带状轴向延伸,并与一 些相垂直的次级交通线路组成类似方格状的交通网。
布局规划的理论与方法:
(1)节点重要度法
节点重要度法是路网布局规划的一种常用方法。该 方法从规划区域内节点分析入手,通过对节点重要 度、线路重要度的计算,完成由点及线、由线及网 的布局过程。拓扑结构和交通状况等相对重要节点。
Li a j
j 1
m
eij ej
(2)交通区位法
交通区位线的区划网络图存在由重要性而决定的等 级级别。结合网络布局规划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区划 各种区位线,如高速公路区位线、快速路区位线、 城市主干路区位线、主要拥堵路线及拥堵节点区位 线、立交匝道出入口区位线、广场区位线等
交通小区划分
交通网络与线路布局规划
第4节 交通网络的拓扑建模
第1节 概述
网络:在运筹学理论及其应用问题中,数学建模是非
常重要的概念且极其有用
时刻表编制问题、最短路搜索问题和网络流等问题 的简单明了表现和高效处理 预测各种交通设施的利用量、各区间和节点(枢纽 )等的利用量
交通网络作为交通需求预测的条件,网络对解决交
网络布局形式
节点数
32
网络总边数
40
连接度值
2.5
45
68
表7.1.6-1 大、中城市道路网规划指标
项 目 机动车设计速度 (km/h) 城市规模与人口 (万人) 大城市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快速路 80 60-80 -0.4-0.5 0.3-0.4 主干路 60 40-60 40 0.8-1.2 0.8-1.2 次干路 40 40 40 1.2-1.4 1.2-1.4 支 路 30 30 30 3-4 3-4
中等城市 大城市
道路网密度 (公里/平方公里) 道路中机动车车道 条数 (条 )
中等城市
大城市
-6-8 4-6 -40-45 35-40 --
1.0-1.2
6-8 4-6 4 45-55 40-50 35-45
1.2-1.4
4-6 4-6 2-4 40-50 30-45 30-40
3-4
3-4 2 2 15-30 15-20 15-20
(1)城市规模与路网形式 特大城市:非农业人口100万以上 大城市:非农业人口50万~100万 中等城市:非农业人口20万~50万 小城市:非农业人口20万以下
特大、大城市:道路网一般比较复杂,多为几种典 型路网形式的混合式路网。 原因一:特大和大城市历史发展过程较长,用地规 模大,地形、自然条件比较复杂,很难以单一的路 网形式适应;
可使城市的土地利用布局沿着交通轴线方向延伸并接
近自然,对地形、水系等条件适应性较好。
(3) 放射状
放射状交通网络常被用于连接主城与卫星城之间
(4) 环形放射状
由环形和放射交通线路组合而
成。 放射状交通线路承担内外出行 ,并连接主城与卫星城; 环形交通网承担区与区之间或
过境出行,连接卫星城之间,
减少卫星城之间的出行穿越主 城中心。
(2)干路网间距(km) 干路网间距即两条干路之间的间隔,对道路网密 度起到决定作用。我国没有规定城市干路的间隔 ,国际上各国采用的标准也不一致。荷兰规定干 路间隔为800~1000m;美国为1/2~2英里;丹麦 哥本哈根为700m;德国慕尼黑为700~1000 m;英 国道路多采用区域自动化控制,道路间距以250~
国家中长期国家高速 公路网布局方案
不同方案的城市数量
方案 高方案 中方案 低方案 城市人口规模(万人) 10 20 30 城市个数(个) 555 319 204
规模估计及覆盖人口
方案 高方案 中方案 低方案 路网规模 (万km) 11—12.5 8--9 6--7 路网密度 (km/100km2) 1.15—1.30 0.83—0.94 0.63—0.73 覆盖人口 (亿人) 2.3 2.0 1.7
27%~30%、32%和33%~36%。
(4)道路面积率(%)
p
S M
道路面积率即道路用地(S1)面积占城市建设用地面 积的比例。我国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
设用地标准》中,要求道路广场用地(S)占城市建
设用地的比例为8%~15%,参照表4.3-1所示国外城
市的数值可知,我国国标的规定值偏小。为了适应
(4) 城市发展形态结构与路网形式
中央组团式、分散组团式、带状、棋盘式和自由式。
①中央组团式结构
特点:有一个强
大的城市中心, 与此对应的交通 网络应该是放射 形或环形放射状
,以处理城市的
内外交通和过境 交通。 图4.4-6 J.M.Tomson的城市结构模式
②分散组团式结构:由几个中心组成,与此对应的交 通网络应该是环形放射状或带状形式。它适用于地形 比较复杂的城市,如重庆、包头等城市。 ③带状结构:由几个分布于同一带上的组团组成,因 此与此对应的交通网为带状形式。它适用于受地形限 制的城市,如兰州、桂林、深圳等城市。 ④棋盘式结构:城市均匀分布,与此对应的交通网络 为方格式交通网。它适用于地形限制较少的平原地区 ,如北京、西安、开封等城市。 ⑤自由式结构:受特定的地形、水系等约束而自由发 展,与此对应的交通网络为自由式交通网。它适用于 海岸城市或水系比较发达的地区,如天津、大连、青 岛等城市。
二、 交通网络布局规划指标 1.评价指标
(1)道路网密度(km/km2)
国土系数法
L M
L I AP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道路网密度;
L:道路长度(km);
:国土系数;
I:人均国民收入(万元); 2); A :区域面积 (km M:用地面积(km2)。 P:区域人口(万人)。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GB50220-95)
城市按照其主要的土地利用、经济位置等可分为: 工业城市、中心城市、交通枢纽城市及特殊功能城
市(如旅游城市等)。交通枢纽城市又可以分为铁
路枢纽城市、海港城市、河埠城市和水上交通枢纽
城市等。
(3)城市在区域交通网中的位置与路网形式
按照城市在区域交通网络中的位置和对外交通的组 织形式:交通枢纽、尽头式和穿越式城市。
高速公路网指标:贯穿全国所有的省会级城市、目前 国家中长期国家高速公路网布局方案 城镇人口在20万以上的城市,并与其他运输方式相衔
接,连接起包括50个铁路枢纽、140多个公路枢纽和 50多个水路枢纽在内的全国所有重要的交通枢纽,形 成综合运输大通道和较为完善的集疏运系统。
日本:从全国所有的市、町、村政府所在地,15分钟 之内上高速公路。
通需求预测问题极其重要 一个区域的网络规模?如何计算机模型化?
第2节 交通小区划分
2 1 3
图例
码头用地 物流用地 商业用地 工业用地 住宅用地
4
5
研究用地 绿化用地
北 京 市 建 成 区 交 通 小 区 划 分 示 意 图
第3节 交通网络与线路布局规划 一、 交通网络结构与布局 交通网络结构形式,尤其是城市交通网络结 构,决定了城市的骨架和城市的发展。 1.城市交通网络基本结构形式 城市交通网络的基本结构形式大致可以分为 :方格网式、带状、放射状、环形放射状和 自由式等。
700 m为宜;日本没有规定干路间隔的具体数值。
(3)路网结构
路网结构: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在 长度上的比例,衡量道路网的结构合理性。根据城
市道路功能的分类和保证交通流的畅通,道路的交
通结构应该为“塔”字型,即城市快速路的比例最
小、按照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的顺
序比例逐渐增高。其比例值分别被推荐为≤5%、
1-5 <1 >5 1-5 <1 >5 1-5 <1
4-5 5-6 2-4 2-4 2-3 25-35 25-35 25-30
4-6 6-8 2 2 2 12-15 12-15 12-15
纽 约
芝 加 哥
23.4
旧 金 山
14.9
伦 敦
米 兰
巴 黎
巴 塞 罗 那
15.8
东 京
名 古 屋
14.4
大 阪
提高。
(6)道路网的可达性
道路网的可达性(Accessibility)是指所有交通小 区中心到达道路网最短距离的平均值。
1 La Nz
L
i 1
Nz
i
Nz—交通小区数; Li—i交通小区到道路网的最短距离。
(7)道路网连接度
道路网连接度是指道路网中路段之间的连接程度
2M J N
M—道路网中路段数; N—道路网的节点数。
在国家公路网规划“7918”中的应用:
L K N NA
KN:路网连通度。树 状取1.0,方格状取 2.0,放射状+对角状 取3.0。实际取1.3— 1.5 ; ξ:路网变形系数, 取1.05—1.15; N:区域内节点数量 (个); A:区域面积(km2)。
目标:连接所有人口超过20万人的 中等以上城市。
道路网密度(km/km2)
9.07
5.98 9.29 9.16 6.06 6.66 10.4 11.46 6.98 7.59 7.74 4.28 6.60 6.96 11.09 3.09 3.38 4.90 6.61 8.19 9.37 7.27
9.43
6.11 9.59 9.19 5.72 6.66 8.74 8.92 7.07 7.64 8.40 6.34 7.75 6.26 13.65 3.19 3.57 5.83 4.96 6.33 5.09 7.53
16.2
道路用地率(%)
上海
北京 天津 沈阳 武汉 广州 哈尔滨 重庆 南京 西安 成都 大连 长春 太原 济南 兰州 昆明 郑州 长沙 杭州 南昌 石家庄
人均道路用地(m2/人)
3.2
4.8 7.1 4.7 3.6 4.5 5.3 4.0 4.8 5.5 4.2 7.0 5.0 6.6 10.4 4.2 2.9 5.0 4.3 5.0 2.9 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