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2.3_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课时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2.3_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课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67627517cd184254b3535c5.png)
还原剂
单质
氧化物
化 合
盐
物 含氧酸
无氧酸
O2、Cl2、Br2 MnO2、CO2 FeCl3、KMnO4 HClO、HNO3、浓硫酸
HCl
Na、Fe、H2、C CO、SO2
FeSO4、Na2SO3
H2SO3 H2S、HCl
课堂小结
→ → 失电子
化合价
(或电子对偏离) 升高
氧化反应
→ → 得电子
(或电子对偏向)
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有元素化合价升降
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
有无元素化合价升降
练习
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B
A: CaO+H2O=Ca(OH)2
B: Mg0+2H+1Cl=+M2 gCl20 +H2↑
C: AgNO3+HCl=AgCl↓+HNO3
D:
△
2NaHCO3=Na2CO3+H2O+CO2↑
复 分 解
反
应
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是氧化 还原反应. 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是氧化 还原反应.
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四大基本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化合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分解反应
非 氧 化 还 原 反 应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动画演示
还是咱哥俩好啊!
氧化剂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非氧化还原反应
Cl2 + H2O==== HCl + HClO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3d446a3f46527d3250ce00a.png)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杭信一中何逸冬一、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2、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的转移(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离)口诀: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氧化反应),还原剂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还原反应),氧化剂3、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有元素化合价变化失电子总数=化合价升高总数=得电子总数=化合价降低总数4、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1双线桥法——表示电子得失结果○2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情况5、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习题一】(2018•绍兴模拟)下列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2FeCl2+Cl2═2FeCl3B.ICl+H2O═HCl+HIOC.SiO2+2C高温Si+2CO↑D.2Na+O2点燃Na2O2【考点】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规律【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从元素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的角度判断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以此解答。
【解答】解:A.Fe和Cl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B.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属于复分解反应,故B选;C.C和Si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选;D.Na和O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选。
故选:B。
【习题二】(2015春•高安市校级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 Cl2与足量Fe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B.工业可采用火法炼铜:Cu2S+O2═2Cu+SO2,每生成2mol铜,反应共转移6mol电子C.称取25g CuSO4•5H2O固体溶于75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D.NO和NO2的混合气体共1mol,其中氮原子数为2mol【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电子守恒法的计算【分析】A.根据转移电子=化合价变化×物质的量计算;B.根据转移电子=化合价变化×物质的量计算;C.根据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100%计算;D.根据一个分子中含1个氮原子判断.【解答】解:A.1mol Cl2与足量Fe反应,Cl元素由0价降低为-1价,所以1mol Cl2与足量Fe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故A错误;B.由方程式可知,每生成1molSO2,有1mol硫被氧化生成SO2,转移电子为1mol ×[4-(-2)]=6mol,故B正确;C.称取25gCuSO4•5H2O固体溶于75g水中,则含硫酸铜为25×=16g,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故C错误;D.因为论NO还是二氧氮还是NO和NO2的混合气体都是一个分子中含1个氮原子,所以NO和NO2的混合气体共1mol,其中氮原子数为1mol,故D错误。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9cbc0f6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77.png)
举例
化合 反应
点燃 Na2O H2O 2NaOH,C O2 CO2
分解反 应
高温 CaCO3 CaO CO2 , H2 ?SS H2
置换 反应
高温 C CuOCu CO
复分解 反应
AgNO3+NaCl=AgCl↓+NaNO3
表示式
A+B=AB
AB=A+B
A+BC= AC+B AB+CD= AD+CB
断其升降,进而确定得失电子的元素。 ②连单线:连接等式左边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箭头指向氧化剂。
③标出转移的电子总数。
2e
2 MnO2 4HCl(浓)MnCl2 Cl2 2H2O
特别提示:①单线桥表示氧化剂和还原剂中变价元素原子得失电 子的情况;
②不需标明“得”或“失”,只标明电子转移数目; ③箭头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 ④单线桥箭头从还原剂中失电子的元素原子指向氧化剂中得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1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能从化合价升降观点,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理解氧化 还原反应的本质。
2.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的关系。 3.掌握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等
基本概念。 4.了解常见的氧化剂与还原剂。
一、氧化还原反应 1.概念 (1)得到氧原子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失去氧原子的反应叫做
(1)2NaBr+Cl2=2NaCl+Br2 (2)NaOH+HCl=NaCl+H2O
3 MnO2 4HCl(浓)MnCl2 2H2O Cl2
(4)Ca(ClO)2+CO2+H2O=CaCO3↓+2HClO
氧化还原反应 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一
![氧化还原反应 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一](https://img.taocdn.com/s3/m/5c1aa478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6e.png)
2Na+ Cl2 = 2NaCl
化合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点燃
H2O+ CaO == Ca(OH)2
2H2O =通电 2H2↑+O2↑
△
CaCO3 == CaO+CO2↑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分解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
Fe+CuSO4=FeSO4+Cu
Zn+H2SO4 == ZnSO4 +H2
以 2Na + Cl2 = 2NaCl 反应为例分析:
Na
+11
பைடு நூலகம்
28
e11
7 8 2 +17 Cl
Na+ +11 2 8
8 8 2 +17 Cl-
Na+ Cl-
化合价升降原因之一:电子的得失
以 H2 + Cl2 = 2HCl 反应为例分析:
H +1 1
7 8 2 +17 Cl
H Cl
共用电子对 化合价升降原因之二: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练习
书本P27 T4、T5
4、下列变化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①_②__③___(填序号)。
①金属的冶炼
②钢铁的锈蚀
③食物的腐败
④钟乳石的形成
5.下列4种基本类型的反应中,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③___(填序号,
下同),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④___,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___①__②____。
只能作还原剂 既能作还原剂,也能作氧化剂 只能作氧化剂
化合价 -2
0
S
S
+4
+6
S
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一难点:氧化还原反应
![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一难点:氧化还原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f6a447929e3143323868933c.png)
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一难点:氧化还原反应一、氧化还原反应1.定义:在反应过程中有元素的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2.实质:反应过程中有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3.特征:化合价有升降。
4.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发展二、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1.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关系①置换反应全部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②复分解反应全部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全部是氧化还原反应。
④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全部是氧化还原反应。
⑤有单质参与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3O2=2O3。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四对概念四、1.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剂: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化合价降低)的物质。
还原剂: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化合价升高)的物质。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2.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氧化反应: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还原反应: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3.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氧化产物: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后被氧化形成的生成物。
还原产物: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后被还原形成的生成物。
4.氧化性与还原性氧化剂具有的得电子的性质称为氧化性;还原剂具有的失电子的性质称为还原性。
总之记住六字口诀:升失氧,降得还!解释:四、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表示方法双线桥法:(1)两条桥线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且对准同种元素;(2)要标明“得”“失”电子,且数目要相等;(3)箭头不代表电子转移的方向。
单线桥法:(1)一条桥线表示不同元素原子得失电子的情况;(2)不需标明“得”“失”电子,只标明电子转移的数目;(3)箭头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4)单线桥箭头从还原剂指向氧化剂。
五、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常见的氧化剂(处于高价态的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1)活泼的非金属单质(F2、O2、Cl2、Br2、I2、O3等)(2)元素处于高价时的含氧酸(硝酸、浓硫酸)(3)元素处于高价时的盐:(KClO3、KMnO4、FeCl3)(4)过氧化物(H2O2、Na2O2)(5)其它(HClO)常见的还原剂(处于低价态的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1)活泼的金属单质:K、Na、Mg等;(2)非金属单质:H2、C、Si等;(3)低价态的化合物:CO、H2S、HI、Fe2+、NH3等。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c520a7b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ca.png)
新教材•化学(RJ) 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化学(RJ) 必修·第一册
解析:应先根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标出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然后分析各物质被氧化、被还原的情况。
从式中看出,每生成 1 个 O2 转移 4 个电子。
新教材•化学(RJ) 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化学(RJ) 必修·第一册
(1)用单线桥法表示反应①,用双线桥法表示反应②中的电子转移情况。
新教材•化学(RJ) 必修•第一册
2.表示方法
新教材·化学(RJ) 必修·第一册
(1)双线桥法
标明所有化合价发生 变化 的元素, 标价态 ━化合价没有变化 的元素不用标明
↓
一条线由反应物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指向产
物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相应元素,另一条由 连双线 ━反应物中化合价 升高 的元素指向产物
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相应元素
新教材•化学(RJ) 必修•第一册
研习一 氧化还原反应
新教材•化学(RJ) 必修•第一册
自读教材
新教材·化学(RJ) 必修·第一册
1.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分析 反应:2CuO+C=高==温==2Cu+CO2↑
(1)CuO 失去氧,发生__还__原 ____反应。 (2)C 得到氧,发生__氧__化____反应。 结论:一种物质被__氧__化____,另一种物质被__还__原____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结论: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___升_降____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新教材•化学(RJ) 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化学(RJ) 必修·第一册
3.从电子转移的角度分析
(1)反应:2Na+Cl2=点==燃==2NaCl
①氯原子 得 电子,发生 还原 反应,被 还原 ②钠原子 失 电子,发生 氧化 反应,被 氧化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物质及其变化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物质及其变化PPT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907e5a7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18.png)
学 科
规律方法指导
核
心
素 养
信息提取
已知四个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要求判断其中氧 化剂、还原剂属于不同物质的选项。
思路建立
元素化合价变化→氧化剂、还原剂。
第四部分
课堂达标验收
课 堂
选择正确答案
研
标价态
习
明确变价元素的化合价升降关系。
连单线
始于氧化剂中的降价元素 一条线
止于还原产物中的相应元素
标得失 标出转移电子的总数。
课 堂
电子转移表示方法
探
双线桥法
究
正确标出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
研
标价态
习
明确变价元素的化合价升降关系。
连双线
一条线 一条线
始于氧化剂中的降价元素 止于还原产物中的相应元素 始于还原剂中的升价元素 止于氧化产物中的相应元素
移)的反应
课 堂
基本概念和关系
探
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究 研
发生
生成
化合价升高的物质
氧化反应
氧化产物
习 反 应 物
得 失 电 子 相
等
同 时 发 生
同 时 生 成
生 成 物
发生
生成
化合价降低的物质
还原反应
还原产物
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课 堂
电子转移表示方法
探
单线桥法
究
正确标出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
课 前
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新
知
3.从电子转移的角度——有电子得失的反应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优秀课件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2c0081a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cb.png)
0
+1 -1 +2 -1 0
Zn + 2HCl = ZnCl2 + H2
+1 -2 +1 +1 -1 +1 -1 +1 -2
NaOH + HCl = NaCl + H2O
不仅有得失氧的化学反响是氧化复原反响, 只要化学反响前后化合价有变化的反响 都是氧化复原反响
高温
CuO + H2 Cu + H2O
H2得到氧,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响
CuO失去氧,被复原,发生复原反响
思考与交流
以上反响在得氧和失氧的同时元素的化合价 有什么变化? 找出氧化反响和复原反响与元素化合价变化 的关系。
2、从化合价角度分析:
发生复原反响,被复原,化合价降低,
0
+2 -2 高温
0
+4 -2
标出反响前后 反响物升价(降价)元素 标出“得到或
各元素化合价 指向生成物对应元素 失去m×ne-
失去4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本卷须〞知:
〔1〕箭头由反响物指向生成物,
+2
0 高温 0 +4
2CuO + C 2Cu + CO2
箭头箭尾指向化合价变化的元素 〔2〕注明“得到〞“失去〞
得到2×2e-,化合价降低,被复原
C. 有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响一定是氧化复原反响。
D. 在氧化复原反响中,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就必然另一种元素的化合价一定降低。
二、氧化剂和复原剂
1、氧化剂和复原剂
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复原
+2
0 △ 0还是+咱1哥俩好啊!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4cdba27ea216147916112854.png)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一、氧化还原反应【思考与交流】请列举几个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实例,讨论并交流这类反应的分类标准。
【答案】①3Fe + 2O2点燃Fe3O4;②S + O2点燃SO2;③2H2 + O2点燃2H2O ;④C+2CuO 高温2Cu + CO2↑。
这类反应的4类标准为得氧为氧化反应,失氧为还原反应。
【思考与交流】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为什么一定是同时发生的?【答案】以H2 + CuO △Cu+ H2O为例,既有CuO失去氧发生还原反应,又有H2得到氧发生氧化反应。
因此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是同时进行的。
全面认识氧化还原反应(1)从得、失氧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初中根据反应中物质是否得到氧或失去氧,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反应类型得氧失氧的情况举例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氧的反应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发生的,我们把这样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特别提醒】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一定是同时发生的。
因为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原子个数守恒,有物质得到氧,就必然有物质失去氧,所以在同一个反应中,既有氧化反应,又有还原反应。
(2)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某些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
如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反应中碳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铜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
由此可知,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氧化反应;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在上述反应中,铁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铜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
此反应中并没有氧的得失,但也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总结】①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不一定有氧得失。
②若无元素化合价升降,就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注意】①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并不是所有的元素化合价都发生改变,故不一定所有的元素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②并非只有得氧、失氧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人教版高中必修1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课件-PPT
![化学人教版高中必修1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a3790fb0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0a.png)
2、氧化产物:还原剂失电子被氧化对应生成物 还原产物:氧化剂得电子被还原对应生成物 氧化剂(有氧化性)--→还原产物 还原剂(有还原性)--→氧化产物
一、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常见氧化剂
(1)部分非金属单质:如 、Cl2 等O。2
CaCO3 高温 CaO+CO2
(否)
2KClMO△n3O2 2KCl+3O2
(是)
CaO+H2O Ca(OH) 2
(否)
C+O2 点燃 CO2
(是)
CuO+H△2
Cu+H2O
(是)
3C+Fe2O3 高温 2Fe+3CO2
(是)
HCl+NaOH NaCl+H2O
(否)
2HCl+CaCO3 CaCl2+H2O+CO2(否)
(2)含有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如
HNO3、 KMnO、4 FeC等l3。
H2、SO4
2.常见还原剂 (1)活泼的金属单质,如 (2)某些非金属单质,如
Al Zn Fe
、H2 、C 等。 、 C等O。 SO2
(3)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如 、 等。
要点一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进行判断 在同一反应中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 原产物; 如:Fe+H2SO4===FeSO4+H2↑ 氧化性:H2SO4>FeSO4,还原性:Fe>H2
四 “双线桥”法
Mg + Cl2 = MgCl2
步骤:
1.标出变价元素的化合价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氧化还原反应 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氧化还原反应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078387f01f69e314332948b.png)
【交流研讨】 判断下列反应那些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是 ①Fe+CuSO4 == Cu+FeSO4 置换反应 是 ②Zn + H2SO4 = ZnSO4 + H2↑ 否 ③NaOH+HCl==NaCl+H2O
否 ④NaCl+AgNO3=NaNO3
是 ⑤2Na+Cl2 === 否 ⑥CaO
高温 点燃
+ AgCl ↓
复分解反应
2NaCl
+ H2O == Ca(OH) 2
△
化合反应
否 ⑦CaCO3===CaO+CO2 ↑ 是 ⑧2KClO3===2KCl+3O2 ↑
分解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讨论 讨论
氧化还原反应
置换反应
非氧还反应
复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阅读思考】P49页
3.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点燃
2Na + Cl2==== 2NaCl
点燃
Na和Cl2的反应
Na
+11
281
Na+
+11 2 8
Na+Cl-ຫໍສະໝຸດ Cl+17
287
Cl-
+17
288
讨论化合价升降与电子转移有何关系?
5.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的转移
【实验探究】 Zn+CuSO
4
= Cu+ZnSO4
按照课本50页图2-3-5连接装置进行实验, 观察电流计的指针是否发生偏转。 思考:这一现象,对你认识金属锌与CuSO4 溶液反应的实质有什么启发?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课件:2.3氧化还原反应 (共36张PPT)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课件:2.3氧化还原反应 (共3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ebe00c26294dd88d0d26b93.png)
四、几种特殊的氧化还原反应
(一)部分氧化还原反应
2KMnO4 + 16HCl == 2KCl + 2MnCl2 + 5Cl2↑ + 8H2O
(二)歧化反应
Cl2 + H2O = HCl + HClO
(三)归中反应:
H2SO4(浓) + H2S = SO2↑+ S↓+ 2H2O
目录
(一) 部分氧化还原反应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如果还原剂只有部分被
__2_:_1 __
(三)归中反应 不同价态的同一元素化合价可升高或降低至某
一中间价态。 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发生氧化还原 反应遵循以下归中规律:
高价+低价→相同中间价(注“可靠拢、不交叉”)
例题 2H2S+SO2=3S+2H2O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__2_:1___
练习:C + CO2 = 2CO n(氧化产物):n(还原产物)=__1_:_1____
2、氧化还原的实质是( ) A、有氧化剂和还原剂 B、有氧原子得失的反应 C、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 D、有电子得失的反应
3、下列说法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化剂本身被子还原,生成氧化产物
B、氧化剂是在反应中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氧化剂 + 还原剂 =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
(氧化性) (还原性 )
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2、口诀: “失, 升, 氧 , 得, 降, 还, 若 是 剂, 两 相 反 ”
3、Βιβλιοθήκη 氧化剂被还原还原产物
反 (氧化性)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2.3氧化还原反应优秀课件PPT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2.3氧化还原反应优秀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4898bb44bceb19e8b9f6ba14.png)
(7)1molFeS参加反应,转移电子____3___mol。
勤学勤练:
2S2- + SO32- + 6H+ = 3S↓+ 3H2O
氧化剂:__S_O_3_2_-
还原剂:__S_2_- ___
氧化产物:_S______ 还原产物:_S______
每生成1molS转移电子__1_._3_3___mol
(三)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元素的化合价分成最高价,最低价和中间价态,元 素的最高价只有: 氧化性 最低价只有:还原性 中 间价态: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金属的化合价只 有: 正价 所以金属单质只有: 还原 性。非金属 的最高化合价一般等于 最外层电子数 最低化合价一 般等于:最高化合价-8 但是氟元素的化合价一般只 有:负一价 所以F2只有: 氧化性。
重要的氧化剂、还原剂
氧化剂
具体物质
(1)活泼非金属单质 O3、Cl2、Br2、O2
(2)高价的氧化物 NO2、CO2、MnO2
(3)高价的含氧酸 HClO、浓H2SO4、HNO3
(4)高价的盐
KMnO4、KClO3、FeCl3
(5)过氧化物
Na2O2、H2O2等
还原剂
具体物质
(1)活泼金属单质 Na、Al、Zn、Fe
记忆方法:失高氧、得低还,若说“剂” 两相反。 氧化剂本身被还原,还原剂本身被氧化。
(二)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双线桥法 线上标出得失电子的情况及价的升降、被氧
化或被还原等内容。
1氧、化M剂nO是2:+4MHnCO2l(浓) 还原剂Cl是2↑:+MHnCCll2+2H2O 氧化产物是:Cl2 还原产物是:MnCl2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1_:__2__。 每生成2.24LCl2(标况),转移__0_._2_mol电子。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课件(共16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课件(共1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d37f63ef18583d04964592a.png)
有电子转移(电子的得失或偏移) 的化学反应
氧化还原的本质:电子的转移(电子的得失或 偏移)
总结
◆从得氧失氧角度分析 特点:局限于得氧失氧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的表 观现象。
◆从化合价升降角度分析 特点:可作为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
◆从电子转移角度分析 特点: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NaCl +H2O
高温
B. CaCO3
CaO + CO2 D、E、F
C. Na2O + H2O
2NaOH
D. Mg + 2HCl
MgCl2 + H2↑
点燃
E. H2 + Cl2 Nhomakorabea2HCl
催化剂
F. 2KClO3 △ 2KCl + 3O2↑
一、氧化还原反应
1、定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化学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课堂练习
√
× ×√
√ ××√
关系如下图:
非氧化还原反应
Ⅱ.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CDE ) A CaCO3 + 2HCl == CaCl2 + CO2↑ + H2O B. Na2O + H2O == 2NaOH C.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D. MnO2 + 4HCl == MnCl2 + 2H2O + Cl2↑ E. 3Fe + 2O2 == Fe3O4 F. CuSO4·5H2O == CuSO4 + 5H2O
人教版化学1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变化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1.为什么这些食品要采用 真空包装?
2.从化学反应角度考虑真 空包装食品防止了什么反 应的发生?
高中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
![高中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94645d15bb4cf7ec4bfed02c.png)
三氧化还原反应一、五对概念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五对既相对立又相联系的概念。
它们的名称和相互关系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的转移(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口诀: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氧化反应),还原剂;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还原反应),氧化剂;二、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氧化性→得电子性,得到电子越容易→氧化性越强还原性→失电子性,失去电子越容易→还原性越强由此,金属原子因其最外层电子数较少,通常都容易失去电子,表现出还原性,所以,一般来说,金属性也就是还原性;非金属原子因其最外层电子数较多,通常都容易得到电子,表现出氧化性,所以,一般来说,非金属性也就是氧化性。
1.‘两表’一规律‘(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一般来说,越活泼的金属,失电子氧化成金属阳离子越容易,其阳离子得电子还原成金属单质越难,氧化性越弱;反之,越不活泼的金属,失电子氧化成金属阳离子越难,其阳离子得电子还原成金属单质越容易,氧化性越强。
(2)根据元素周期表来判断①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②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逐渐增强,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增强(3)根据元素周期律来判断①非金属对应的最高价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对应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如酸性:HClO4>H2SO4>H3PO4>H2CO3>H2SiO3单质氧化性:Cl2>S>P>C>Si②金属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对应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如碱性:NaOH>Mg(OH)2>Al(OH)3单质还原性:Na>Mg>Al2.根据非金属活动性顺序来判断:一般来说,越活泼的非金属,得到电子还原成非金属阴离子越容易,其阴离子失电子氧化成单质越难,还原性越弱。
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规律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可用如下式子表示:规律:反应物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生成物中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反应物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生成物中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氧化还原反应一、五对概念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五对既相对立又相联系的概念。
它们的名称和相互关系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的转移(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口诀: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氧化反应),还原剂;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还原反应),氧化剂;二、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氧化性→得电子性,得到电子越容易→氧化性越强还原性→失电子性,失去电子越容易→还原性越强由此,金属原子因其最外层电子数较少,通常都容易失去电子,表现出还原性,所以,一般来说,金属性也就是还原性;非金属原子因其最外层电子数较多,通常都容易得到电子,表现出氧化性,所以,一般来说,非金属性也就是氧化性。
1.‘两表’一规律‘(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一般来说,越活泼的金属,失电子氧化成金属阳离子越容易,其阳离子得电子还原成金属单质越难,氧化性越弱;反之,越不活泼的金属,失电子氧化成金属阳离子越难,其阳离子得电子还原成金属单质越容易,氧化性越强。
(2)根据元素周期表来判断①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②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逐渐增强,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增强(3)根据元素周期律来判断①非金属对应的最高价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对应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如酸性:HClO4>H2SO4>H3PO4>H2CO3>H2SiO3单质氧化性:Cl2>S>P>C>Si②金属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对应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如碱性:NaOH>Mg(OH)2>Al(OH)3单质还原性:Na>Mg>Al2.根据非金属活动性顺序来判断:一般来说,越活泼的非金属,得到电子还原成非金属阴离子越容易,其阴离子失电子氧化成单质越难,还原性越弱。
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规律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可用如下式子表示:规律:反应物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生成物中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反应物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生成物中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4.根据反应条件来判断:当氧化剂(还原剂)与同一还原剂(氧化剂)反应时,反应越容易进行,对应的氧化剂(还原剂)的氧化性(还原性)越强如MnO2和HCl(浓)反应需要加热才能进行,KMnO4和HCl(浓)反应不需加热就能进行,所以KMnO4的氧化性比MnO2强5.根据反应剧烈程度来判断:(1)金属单质与水化合(酸)的剧烈程度越强,对应的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如Na与水反应非常剧烈,Mg与水反应要加热才看到有气泡产生,Al与水加热现象也不明显,所以还原性:Na >Mg >Al6.根据同一物质被氧化或被还原的价态高低来判断:在相同条件下,同一物质(变价单质元素)被氧化的价态越高,对应的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如:2Fe + Cl2 ∆==2FeCl3 ,Fe + S∆==FeS氧化性:Cl2>S7.根据反应剧烈程度来判断:同一元素,一般来说,化合价越高氧化性越高,元素处于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化合价越低还原性越强;元素处于最低价只有还原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当遇较强还原性物质,其表现还原性,当遇到较强还原性,其表现氧化性,或者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如氧化性:HNO3>HNO2 ,还原性:H2S>S>SO2(SO32-)8.某些氧化剂的氧化性或还原剂的还原性与下列因素有关:温度:如热的浓硫酸的氧化性比冷的浓硫酸的氧化性强。
浓度:如浓硝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的强。
酸碱性:如中性环境中不显氧化性,酸性环境中显氧化性;又如溶液的氧化性随溶液的酸性增强而增强。
注意: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只决定于得到或失去电子的难易,与得失电子的多少无关。
如还原性:,氧化性:。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五条规律1、“两强两弱”规律:对于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除高温、电解条件),总是强氧化性物质和强还原性物质反应生成弱氧化性物质和弱还原性物质。
即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应用1:判断微粒氧化性、还原性的相对强弱。
应用2: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能否发生。
2、“高氧、低还、中兼”规律对于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原子而言,最高价态只具有氧化性,最低价态只具有还原性,中间价态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例如:S元素化合价:-2 、0、+4、+6代表物:H2S、S、SO2、H2SO4(浓)S元素的性质:还原性、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氧化性3、“单强离弱、单弱离强”规律1、金属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反之金属单质的还原性越弱,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就越强。
K+、Ca2+、Na+、Mg2+、Al3+、Zn2+、Fe2+、Sn2+、Pb2+、(H+)、Cu2+、Hg2+、Fe3+、Ag+氧化性逐渐增强2、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反之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越弱,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就越强。
F2、(O2)、Cl2、Br2、I2、S氧化性逐渐减弱F-、(OH-)、Cl-、Br-、I-、S2-还原性逐渐增强利用此规律可比较微粒氧化性、还原性的相对强弱。
4、“价态归中,互不交叉”规律“价态归中”是指同种元素不同价态原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总是从高价态与低价态反应后生成中间价态的物质。
(1)同种元素间不同价态的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时候,其产物的价态既不相互交换,也不交错。
如H2S和浓硫酸反应,H2S+H2SO4(浓)===S↓+SO2↑+2H2O。
H2S的氧化产物是S,H2SO4的还原产物是SO2。
(2)同种元素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当存在中间价态时,同种元素的高价态物质和低价态物质才有可能发生反应,若无中间价态则不能反应。
如浓硫酸和SO2不能反应。
(3)同种元素的高价态氧化低价态的时候,遵循的规律可简单概括为:高到高,低到低,可以归中,不能跨越。
a、利用此规律可准确确定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例如:2H2S+SO2=3S+2H2O,S元素的化合价从-2价和+4价归中到0价。
“互不交叉”是指,若反应后生成多种中间价态的产物,则遵从邻近变价,互不交叉的原则。
例如:H2S+H2SO4(浓)=S↓+SO2↑+2H2O,S元素的化合价应从-2价变化为0价,从+6价变化为+4价。
而不能认为是从-2→+4价,+6→0价。
b、可判断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原子间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若有中间价态,则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若无中间价态,则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例如:SO2+H2SO4(浓),Fe2++Fe3+之间四、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1、常见的氧化剂(1)活泼的非金属单质:Cl2、Br2、O2、I2、S等(2)元素处于高价时的氧化物:CO2、NO2、SO3、MnO2、PbO2等(3)元素处于高价时的含氧酸:浓H2SO4、HNO3等(4)元素处于高价时的盐:KClO3、KMnO4、FeCl3、K2Cr2O7等(5)过氧化物:Na2O2、H2O2等(6)次氯酸及其盐:HClO、Ca(ClO)2、NaClO等2、常见的还原剂(1)活泼的金属单质:Na、Mg、Al、Zn、Fe(2)某些非金属单质:H2、C、Si(3)元素处于低价时的氧化物:CO 、、SO 2(4)元素处于低价时的酸:HCl 、HI 、H 2S 、H 2SO 3等 (5)元素处于低价时的盐:Na 2S 、KI 、Na 2SO 3、FeSO 4等五、 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及配平 1、表示方法(1)双线桥法:表示同种元素在反应前后得失电子的情况。
用带箭头的连线从化合价升高的元素开始,指向化合价降低的元素,再在连线上方标出电子转移的数目.-氧化剂 +(2)单线桥法:表示反应物中氧化剂、还原剂间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在单线桥法中,箭头的指向已经表明了电子转移的方向,因此不能再在线桥上写“得”、“失”字样.2、配平的方法和步骤:写好化学式,标明化合价;画上双箭头,列出变化价; 升降化合价,公倍求相等;观察再配平,两边添系数。
步骤:(1)标出有变价的元素反应前后的化合价.(2)用“双桥线”连接反应前后的元素并在桥上或桥下注明化合价升降数.(3)找出化合价升降数之间的最小公倍数,再依据以上有关原则首先配平有关物质前面的系数. 要求:(1)质量守恒:即反应前后各元素原子的种类和个数相等.(2)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电子转移关系正确.(3)电荷守恒:反应物总电荷数与生成物总电荷数相等,且电性相同.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1)整体法的应用:A .还原剂或氧化剂的所有元素完全被氧化或完全被还原,可以看成一个整体,在配平时按各元素的系数比考虑得失电子的总数.如:分析:422O C H 中碳元素的平均价态为+3价,都被氧化到+4价,可考虑整体法22143:2422=⨯↑+→+C O C H 中 ×5指422O C H 计量数为5 527:4↓+→+Mn KMnO 中×2指4KMnO 计量数为2B .还原剂或氧化剂的元素部分被氧化或部分被还原,不能看成一个整体,要分别考虑.如:HClO HCl O H Cl ++______22分析:氯气中的氯元素部分被还原,部分被氧化,分别考虑1)(10:2↓-→HCl Cl Cl 中×1指HC1O 计量数为11)(10:↑+→HClO Cl ×1指HC1计量数为1(2)离子型氧化还原反应配平离子型氧化还原反应配平时,遵循整体法配平的同时,还可从两边的电荷守恒出发.如分析:22O Na 中的氧元素都被还原为-2价,可用整体法363:3↑+→++Cr ×2指+3Cr 计量数为2 22121:222=⨯↓-→-O O Na 中 ×3指22O Na 计量数为3根据电荷守恒,用观察法配平其他化学计量数:O H Na CrO OH O Na Cr 224223262432++++--+六、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1、氧化还原反应中各中量比例的计算 ① 一般氧化还原的计算例1:在反应KClO 3+6HCl=KCl+3Cl 2↑+3H 2O 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1:3B 、1:5C 、5:1D 、1:1 变式1:在反应8NH 3+3Cl 2=6NH 4Cl +N 2中,被氧化的氨和未被氧化的氨的质量比是( ) A. 3∶1 B. 1∶3 C. 1∶1 D. 3∶8② 歧化反应的计算例1:Cl 2在强碱条件下与NaOH 的反应如下:3Cl 2 + 6NaOH ═ 5NaCl + NaClO 3 + 3H 2O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1:3B 、1:5C 、5:1D 、1:1变式2. 工业制漂白粉的化学方程:2Ca(OH)2 +4Cl 2 ═ CaCl 2 + Ca(ClO)2 +2 H 20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1:3B 、1:2C 、2:1D 、1:12. 氧化还原的顺序问题计算例1:某溶液中Cl -、Br -、I -三者个数之比是1:2:3,通入一定量的Cl 2,当反应完成后,该比值变为3:2:1,则反应的Cl 2与原溶液中I -的个数之比是( )A .1:2B .1:3C .1:4D .1:6七、 氧化还原反应的几个不一定1. 某元素由化合态变成游离态时,该元素不一定被还原,如2H 2O ═ H 2↑ + O 2↑ 中,氢元素被还原,氧元素被氧化2. 有单质参与或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 2O 2 + O 2 ═ 2O 3 同时有单质参与反应也有单质生成3. 在氧化还原中,非金属单质不一定只作氧化剂,大部分非金属单质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只是以氧化性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