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此图可以看出:图片形象地展示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构成。图中高高在上的是皇帝,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大官职,属于皇帝下属的中央政府机构;地方政府自上而下依次是郡和县。地方政府受中央政府管辖,中央政府直接听命于皇帝,所有权力都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
(1)特点:中央集权
(2)影响:加强封建统治;巩固国家统一;为后世历代统治者所沿用;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一、秦朝的暴政;
1、秦始皇的贡献:
(1)完成了统一中国的事业。
(2)实行了各项巩固统一的措施。
(3)创立了郡县制等后世沿用的制度。
2、秦始皇的统治特点:急于求成和暴虐。
3、秦朝的暴政表现在:
(1)沉重的赋税;(上交三分之二)
(2)繁重的徭役和兵役;
(3)刑罚残酷(严苛的法律)
(4)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赵高“指鹿为马”)
影响:秦朝的暴政使社会经济严重破坏,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和苦难,激起人民的反抗。
二、陈胜吴广起义(又名“大泽乡起义”)——揭竿而起
1、爆发的原因:①遇雨误期,按律当斩(直接原因)
②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2、爆发: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率众起义。
3、起义方式:农民揭竿而起
4、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5、经过:陈胜称王,在陈建立“张楚”政权,向西进攻,直逼咸阳。结果起义失败。
6、历史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三、农民起义军推翻秦朝(易错:最后推翻秦朝的是刘邦领导的起义军)
1、项羽和刘邦起义:
(1)项羽: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成语:破釜沉舟)
(2)刘邦:直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约法三章)
2、楚汉之争:(1)时间: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四年楚汉之争)(2)双方:项羽和刘邦;
(3)目的:争夺帝位。
(4)结果:刘邦胜利。
(5)刘邦胜利、项羽失败的原因:项羽刚愎自负,一味依赖武力,失去民心;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于用人。根本原因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项羽和刘邦进行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战争目的代表阶级战争性质
秦末农民战争反抗秦的暴
政
农民阶级农民战争
楚汉之争帝位之争封建地主阶
级
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夺最高统治权的
斗争
★相关成语:破釜沉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楚河汉界、四面楚歌、霸王别姬
等
★相关故事:鸿门宴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一、西汉的建立
1、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称为西汉,定都长安。刘邦是汉高祖。
2、汉初的社会状况及面临的问题:
(1)汉初的社会状况: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社会十分贫困,经济萧条。原因是: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秦末农民战争、楚汉之争)。
(2)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成为首要问题。
二、休养生息政策:
1、原因: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暴政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
2、汉高祖采取的措施:1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家务农;(解甲归田)2将奴婢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释奴为民)
3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轻徭薄赋)
4十五税一:减轻田租,定税率为十五税一;
★★汉高祖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的措施可概括为:解甲归田、释奴为民、轻徭薄
赋。
3、影响: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得以稳定。
三、文景之治:
1、汉文帝、汉景帝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
(文帝、景帝采取了哪些发展经济的措施?)
★★议一议:人们为什么总把“秦皇汉武”并称?
(1)都是我国封建时代重要的君主;
(2)都采取了创新的制度来巩固中央集权;这些制度对后世影响巨大,且对封建社会历史起了推动作用;
(3)“秦皇汉武”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
★★列表比较汉武帝和秦始皇对儒学的态度: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
儒术”
秦始皇“焚书坑儒”
不
同点方式
独尊儒术,以儒学
为正统
采用法家的思想,对其他思想文
化,特别是儒家文化进行粗暴破
坏
结果促进了汉朝大一统局
面的形成和西汉的兴
盛。
结果未能巩固统
治,反而加速其灭
亡
相
同点目的
都是为了加强中央
集权、巩固统治
实质都是思想文化上的专制政策
第13课东汉的兴亡
一、建立:刘秀称帝
1、西汉的灭亡:公元9年,王莽夺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2、东汉建立:公元25年,刘秀(光武帝)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二、兴盛;光武中兴
1、光武中兴出现的原因(中兴措施):
①释放奴婢;
②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
③合并郡县,裁减冗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
迁。
2、影响: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三、衰落:外戚宦官交替专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