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网络环境对高校学生思想的影响与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网络环境对高校学生思想的影响与对策摘要:网络舆论信息席卷而来,作为处于思想成长阶段的高校学生没有十足的抵挡能力,常常成为不良舆论信息幕后推手的助推者,他们随意的转发和评论舆论信息,并使这些海量信息对个人思想造成深远的影响,甚至出现个人消极思想的形成。
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到学生中间去,进行适时的引导,加强思想教育工作。
关键词:网络舆论信息高校学生虚拟化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c doi:
10.3969/j.issn.1672-8181.2013.11.079
1 当下网络舆论的特点
1.1 舆论信息发布随意
由于网络是一个言论相对自由的媒介,因此作为网民可以享有平等、自由的权利,在各大网络平台公开发布个人对当下社会现象的意见。
而作为高校学生,由于思想处于成长阶段,对外界事物好奇的同时却缺乏一定判断能力,因此较容易被虚假信息所误导,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转发或者附和这些信息,从而成为了虚假舆论信息的助推者。
1.2 舆论制造者的虚拟化
由于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空间,因此作为舆论的制造者存在于一个虚拟平台之下,完全可以利用一定手段通过隐藏真实身份而随意、自由的发表言论,甚至是发泄内心过激感受,煽动他人情绪。
由于舆论制造和推动者处于虚拟状况,可以捏造更多不符合实际的身份和事件动态,因此在传播的过程中更具有破坏性,同时也更难以追踪其行踪,让其游离在法律制裁之外。
1.3 舆论信息载体的多元化
由于网络媒体有着广阔的市场,蕴藏着强大的经济利益,因此众多机构参与其中来构建其网络平台。
例如腾讯、新浪、百度等都是时下流行的网络舆论信息发布和传播平台。
广大网民只需要一台电脑和网线就可时时关注全球所有舆论事件的进展,并且在接受信息的同时发表个人的看法或转发、散播信息。
因此,多元化的网络平台让高校学生的思想更易受到摆布。
1.4 舆论信息互动式交流
有别于传统纸质和广播媒体,网络媒体有着其互动交流的特点,并且是同步、多人的互动交流,改变了传统媒体的单向信息接收模式。
高校学生一方面可以通过网络自由平台与其他网民交流个人看法;另一方面还可以在媒体发布的信息栏目中与媒体方进行互动交流,例如跟帖。
由于在一个相对开放和情绪化的舆论环境中,学生更容易在这种氛围中发表过激言论,导致舆论事件升级,并将这种过激的舆论不断的扩散传播。
2 网络舆论信息对高校学生思想的影响
2.1 高校学生参与网络舆论的原因
高校学生一般处于思想的形成期,有着强烈的表达欲望和参与
愿望,他们希望凭借微博、网络跟帖这些形式发出他个人的声音,感受参与的快感,甚至部分学生希望以此来成为舆论的领导者。
由于这种心理的存在,导致他们必然成为舆论信息的参与重要元素,同时也受到舆论的影响。
2.2 积极影响
高校学生在参与舆论信息讨论中时,让他们与社会的距离渐渐缩短,他们可以轻易的通过网络丰富的资源来填充自己的信息量,加强自身能力和知识的培养,同时又提供给他们一个生动的思想平台,帮助其自身思维模式形成。
当网络正面信息成为主体的时候,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在正确观念的引导下,有助于学生和网络形成一种和谐发展的氛围,提供给学生自身走入社会的平台。
2.3 消极影响
网络既是一个正面力量的平台,但是也不乏消极、不良网络舆论信息的传递。
高校学生也许会从那些负面信息、虚假信息中得到思想上的误导,丧志个人人生理想、斗志,变得焦虑、抑郁。
还未进入社会的大学生会对一些问题产生畏惧心理,甚至对今后的人生充满不信任感,丧失信心,甚至是堕落。
3 网络舆论信息的正确引导方法
3.1 加强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的日常教育
网络环境虽然善恶参半,但是我们不能回避它,更应该在日常
学习生活中指导学生如何分辨舆论信息的真假、善恶,同时让学生明白自己作为一个享有言论自由网民的责任,让他们消除恶意或随意发布信息的心理状态,端正网络舆论信息参与的态度,加大对不实消息传播或恶意评论舆论信息所带来严重后果的教育。
3.2 注重高校学生关注舆论信息的状况了解
引导学生正确的思想走向,必须多参与学生的思想交流,多参与学生关注的网络交流圈子,了解学生当下关注的热点和态度,积极开展流行话题讨论会,让学生发表观点,并帮助学生看清事件真实状况,引导学生向积极正面的态度看齐。
对于偏激学生,应提供更多具有积极导向的网络信息进行引导,避免不实信息的误导。
3.3 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和看待问题的能力
首先,学校要开设相关教育课程,教授其参与网络舆论信息的技巧,告诉其正确利用网络的方法,用社会中发生的真实案例来告诫学生,加强学生的警惕性。
同时,要加强高校学生法律意识,端正其网络舆论信息参与的态度,了解利用网络散播谣言的严重后果,引导其发布适当的网络信息。
其次,教师群体应该时时关注网络舆论动向,深入到学生中间去,了解学生的想法和思维模式,从而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思想引导方式,同时还可以了解学生错误思想的状态,并加以引导教育。
同时,对于学生心理教育要成立专门的心理监督机制。
例如班级心理委员,院心理咨询室,或者定期开展有助于了解学生心理状态的主题会议,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动向。
综上所述,当下网络环境虚拟、多元、丰富、鱼龙混杂,既提供给学生海量的信息,也不乏消极因素的混入,虽然对学生有着双重的影响,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还是需要借助网络这个媒介来进行有效的学生思想引导,深入学生是必不可少的教育方式,了解学生的想法和需要,帮助其构筑正确的思维模式和看待问题的态度。
参考文献:
[1]李耘涛,刘妍,刘毅.网络舆情灰色预警评价研究[j].情报杂志,2011,(4).
[2]肖文涛,范达超.网络舆情事件的引导策略探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1,(12).
[3]周瑛.新时期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几点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1,(11).
作者简介:曹远,西安航空学院,陕西西安 71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