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高等教育的差异
比较高等教育
高校的自主权:
中国一些封建思想仍对现在社会生活产生影响,如现行的应试教育的考 核制度和古代科举制度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又受到计划经济体制和苏联 高等教育模式的影响,所以教育在管理体制上实行高度集权制。虽然改 革开放以来,这种局面有所改善,但在实践中高校的自主权仍然有限。 在西方,历经文艺复兴、光荣革命、工业革命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 很多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人们对自由、民主、人权、科技的追求 是十分重视,西方教育在此观念的影响下,注重个性的培养,鼓励创新 发明。同时西方的教育是建立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有很大的自主权 限。
WHY
基础教育的不同:我国受应试教育的制约,认为孩子在早期就
应该学好基础知识,为此学校采取“灌输式”、“填鸭式”的方式对学 生进行教育,让他们机械的死读书,读死书。因为只有读好书才能上重 点初中和高中。西方学校在教育上主张“融合式”的教育方法,从小重 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文化传统的差异:文化、思想价值观的影响下,能够较快地接
中西方高等教育的具体差异
中
④ 教育侧重点(有 共性但本质不一 样)
中英教育都强调, 关注每一个学生 对其各方面的规 范 注重对学生专业 素质的系统化培 养 对学生的规范要 求,旨在使更多 高校毕业生符合 目前经济社会的 行为模式与业务 需要。 严进宽出,被退 学的情况相对较 少
对学生个体的重视
中国
① 穷国办大教育:我国是 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 在这种背景下的高等教育质 量是很难保证
② 发展较快:我国高等教育无论在办学规模、办学质量、 办学理念、办学方式还是在师资水平、学生人数、高教 投资、管理监控上都得到较快的发展,但仍低于发展中 国家的平均水平,远远未能适当超前于社会发展和经济 发展。 ③ 受教育人口比例低:因为人口基数大,即使我国高等 教育发展得很快,但受教育的人口比例仍较低,受高等 教育的人口比例就更少
中西方高等教育对比论文
中西方高等教育对比论文推荐文章中西方教育差异对比论文热度:中西方高等教育对比探究论文热度:中西方教育文化差异对比论文热度:高等教育研究论文精选热度:美国高等教育论文热度: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教育体制改革势在必行,中西方高等教育体制的差异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中西方高等教育对比论文,希望大家喜欢!中西方高等教育对比论文篇一《中西方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差异的比较研究》摘要:在传统以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模式中,适当地加入小组讨论、课外阅读、论文写作等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表达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关键词:传统教育模式研讨式教育模式比较研究“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目前中国高校的师资水平,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相当大比例;实验室的建设水平,不能说大部分,但至少个别重点大学实验室设备也绝对不比欧美大学差;考入大学的生源质量也很好,我国的高中生知识水平普遍比欧美的要求高,那么,我们的大学为什么不能培养出诺贝尔奖获得者呢?原因在哪里呢?在教学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教学方法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工具”,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教学模式的含义教学模式是什么?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反应特定教学理论逻辑轮廓的,为保持某种教学任务的相对稳定而具体的教学活动结构。
作为沟通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方法论体系,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起着桥梁和中介的作用。
由此可见,教学模式是一个方法论体系,其中包含了讲授式、启发式、举例式、讨论式及实践式等多种教学方法。
教师要完成一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对象,采取恰当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可能是一种或几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现代高等教育始于西方,教学模式在历史上也发生了几次阶段性的变化。
二、高等教学模式的历史发展阶段(一)西方高等教育模式的历史阶段西方大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大致经历了三代:第一代发生在19世纪之前,第二代的时间是从19世纪到20世纪后期,第三代是从20世纪后期到现在。
创新自主型大学:中国与西方高等教育的差距
很喜 欢美容 , 我想 成为这 个领 域的专家 , 以去 专业 学校是最 所
好 的选择 ,为 什么 一定要 上大学 呢?即使 自己知道那 些知识对 于 自己来讲是 毫无用处的。顿时 ,我哑 口无言 ,因为我和 众多的
封面频道 I O E T R V RS O Y C
●
●
中国与西方高辅
的差距 文 浏 洋
,而在英
中国教 育的现 实与理想的教 育、与人 民满意的教 育还有相 当大的距 离。中 国迄今 为止所进行 的一些教育改革, 还不能说是 涉及教育本质问题的改革。
有人在 , “ 是混个大学文凭 ” 就
教授 知识 方面 讲求 的是 “ 威性 ”,授 课老 师是 有绝对 的权威 权
性的, 考试 的标 准答案 也是 以老师 的讲义 为准 , 在很 大程度 这
上限制 了学 生的学习积极 性和 自觉性 。_
1 4 B NKVP 0 A I
国 ,这 样的 言论是 很少见 的 ,因 为每一个 学 生都发挥 自主 型的 权利 ,他们 有权去 选择 ,并为自己所 选择的道路负责任 。 英国 的基础 学校毕 业的学生 ,通常只 有约有6 %升入综 合 o
制高 中 , 剩下 的4 %有 的选择就 读 专科学 校 ,有的选 择不再 续 0
大的差距。
首先 中国与西方人才培 养 的一个 根本 区别 是教育理 念的不 同,西方 讲成长 ,中国讲塑造 。成 长的理念是以 自然主义教 育为
基 础 , 重受 教育 者的志趣 和选 择权 ,全面 发展他 们 的兴趣 、 尊
个性 、知识和 智力。所 谓塑造 ,就是把 受教育者 当作 原材料 ,放
中西方的大学教育历史发展对比
中西方的大学教育发展对比——从历史角度来辩证看待中西方大学教育差距摘要:本文对比了中西方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着重从高等教育历史文化起源、高等教育制度发展起源、现代教育发展三个方面分析了中西方大学教育发展的差异。
在充分陈述历史过程之后,本文从传统文化、社会环境、学生本身三个角度辩证看待了中西方高等教育的差距,总结了中国高等教育现在所处的阶段。
关键词:中国高等教育欧美高等教育教育发展史一引言在本学期过程中,老师讲了很多关于目前中国的学术和科技发展的一些现状和分析。
针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让我很受启发。
但我作为一个刚刚进入研究生的同学,从学术的角度看很多问题可能都是不成熟。
于是,我决定从中国大学教育入手,反思教育对于大学生和学术的影响。
作为一名清华学子,成为一名优秀的学者是很多清华人的梦想。
但在中国,近二十年来大学一直面临这样的一个一个困境——无法产生大师。
面对这个问题,大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原因,其中有一种说法就是:中国的学术人才在思维上缺少一种人文情怀,在大学里缺少这一部分的教育,这使得这些人才最后仅仅能成长为专家,而进入不了大师的层次。
针对这个观点,本文从中西方大学发展的历史来看这个问题,以一种辩证思维对比分析中国和西方大学教育的特点。
二西方大学起源及发展过程从传统上来看,西方是科学的发源地,也是近代科学的中心。
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因此回顾西方的大学教育发展对于科学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虽然西方的科学传统和发展现状是优于东方各国。
但是,西方的道路也不是一帆风顺,他们对于大学、科学、以及大学的人文思考也经历了波澜起伏的几个阶段。
西方科学起源最早的代表是古希腊。
在古希腊,科学发展的代表是数学,海洋小国时代的古希腊将数学的地位放在了对未知领域的渴望上,使得科学的发展脱离了功利性。
由于古希腊的特有文化特点,使得古希腊自由民主的人文气息也深深的影响了那一个时代的科学家。
希腊文化对于西方近代科学的贡献,处于一种奠基意义地位的存在。
中西高校对比
• 在社交场合中西方人崇尚自由、开放……,有时候就连我 们认为所不道德的行为在他们看来也很正常。在西方,政 治上的的对手可以是私下的老朋友,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 西方人人必中国人豁达。 • 相对地,中国人在社交场合中都比较谨慎,把个人的地位 看得过重,官做的越高行为就越谨慎,在公事中也不免参 杂过多个人感情成分。普通用人也很在乎自己在别人眼中 的形象。如西方人所说;“中国人很友好,对待宾客非常 谦和谨慎,甚至看起来好像很害怕得罪他们的客人一样 的……!” • 不同的文化背景造就了不同的时代特征,让中国人和西方 人各自有自己的有鲜明特征。
中国的一些知名大学建筑
建筑小解析
西方高校的主建筑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仿古。大部分校内的建筑都有教堂的模 样,那些建筑的腕表及其朴实,给人以一种平和自然、易于亲近的感觉 。用朴 实精致来形容西方高校建筑再合适不过了。很多人都表示对这种建筑相当满意, 它们能让感到轻松愉悦,让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有所提高。 相对的,中国高校的建筑则是以高楼危宇为主,方方正正的钢筋混泥土结构象征 着人类先进的文明校园中学生们自是奋发图强,蒸蒸日上!然而,也有人指出了高楼大 厦的缺点;整天在这种混泥土钢筋的包围下活动会给人一种无形的压力。根据调 查发现有小部分人因整天在这种环境下作业而产生压抑的感觉,“好像被现实所 束缚,挣脱不了”
•
•
•
教育理念的差异
中国目前的境况是:人们狂热地追求学历,把学习与今后的工作联系在一起,不注重实用主义。 中国目前的境况是:人们狂热地追求学历,把学习与今后的工作联系在一起,不注重实用主义。 孩子从一进学校就被鼓励要刻苦学习,导致竞争激烈,负担加重,孩子不可避免的处于一种紧张之 孩子从一进学校就被鼓励要刻苦学习,导致竞争激烈,负担加重, 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而西方注重的是人性的“自由、平等、发展”的理念, 中,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而西方注重的是人性的“自由、平等、发展”的理念,他们的基础教 育不会强迫孩子去做他们不喜欢的事,不会在孩子应有的课余时间里还让他们去上钢琴课、 育不会强迫孩子去做他们不喜欢的事,不会在孩子应有的课余时间里还让他们去上钢琴课、围棋课 等等。的确,我们所应该做的是尊重孩子的天性,让他们在自由成长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去思考问题, 等等。的确,我们所应该做的是尊重孩子的天性,让他们在自由成长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去思考问题, 如何去更好的学会创造。 如何去更好的学会创造。 纵观中西方教育的种种差异,我们应该对中国的教育有一个更清醒的认识, 纵观中西方教育的种种差异,我们应该对中国的教育有一个更清醒的认识,我们的教育确实存 在着诸多不如意的地方。当然西方教育也不是十全十美,他们的也同样存在许多弊端。在此, 在着诸多不如意的地方。当然西方教育也不是十全十美,他们的也同样存在许多弊端。在此,我认 为真正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在于“如何把中西方教育的优点结合起来, 为真正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在于“如何把中西方教育的优点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更能适应当今世 界的发展需要的教育制度、教育形式。 为此,我认为中西方的教育负责人能够增进了解, 界的发展需要的教育制度、教育形式。”为此,我认为中西方的教育负责人能够增进了解,加强沟 能够早日找到一种新的教育方式。从根本上说,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首先来自于材料的不同: 通,能够早日找到一种新的教育方式。从根本上说,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首先来自于材料的不同: 传统的西方建筑长期以石头为主体;而传统的东方建筑则一直是以木头为构架的。 传统的西方建筑长期以石头为主体;而传统的东方建筑则一直是以木头为构架的。这种建筑材料的 不同,为其各自的建筑艺术提供了不同的可能性。 不同,为其各自的建筑艺术提供了不同的可能性。 不同的建筑材料、不同的社会功用,使得中国与西方的古典建筑有了不同的“艺术语言” 不同的建筑材料、不同的社会功用,使得中国与西方的古典建筑有了不同的“艺术语言”。 中国的教育方式精致细腻,西方的教育方式则贴近自然,更接近社会。学校考试和对知识的透彻理 中国的教育方式精致细腻,西方的教育方式则贴近自然,更接近社会。 解是中国学生的拿手好戏,而西方学生则更注重实践和锻炼各方面的能力。可以说是八仙过海, 解是中国学生的拿手好戏,而西方学生则更注重实践和锻炼各方面的能力。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 显神通。 显神通。 我们中国国土面积大,人口多,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高,使竞争残酷激烈。 我们中国国土面积大,人口多,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高,使竞争残酷激烈。中国老师传授的课 本知识面面俱到,大多数的家长把孩子照顾得细致入微。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 本知识面面俱到,大多数的家长把孩子照顾得细致入微。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 西方教育观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中国学生学习以勤奋为主,美国和德国的学生主要以探索为主. 西方教育观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中国学生学习以勤奋为主,美国和德国的学生主要以探索为主.我 认为学习既离不开勤奋,也离不开探索创新。 认为学习既离不开勤奋,也离不开探索创新。 每个国家都有它的特点,中国教育自有它的特点,并不能一味的否定, 每个国家都有它的特点,中国教育自有它的特点,并不能一味的否定,身为中国人的我们更应 该发扬中式教育的长处。但目前可以说是大部分中国人都对现阶段我国的教育制度不满意,说是: 该发扬中式教育的长处。但目前可以说是大部分中国人都对现阶段我国的教育制度不满意,说是: 学生压力大,教育脱离实际,学生几乎学不到社会能力…… 学生压力大,教育脱离实际,学生几乎学不到社会能力…… 教育是一个民族的希望,而有希望的民族一定是不断创新的民族。当然, 教育是一个民族的希望,而有希望的民族一定是不断创新的民族。当然,中国现行的教育也并 非一无是处。我们的教育重视文化基础课, 非一无是处。我们的教育重视文化基础课,学生学到的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知识比大多数美国学生 多得多,这无疑在某些方面上提高了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多得多,这无疑在某些方面上提高了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浅谈中外教育差异
浅谈中外教育差异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给孩子选择双语教学,希望孩子以后可以接受国外的教育,认为国外的教育比国内的要先进,出国留学成为热潮,一方面是经济条件的改善,使得很多家庭能够承担得起出国留学的费用;另一方面是国外教育的理念。
虽然,现在我们都称“地球村”,但是各国还是存在着差异,那么中外教育到底存在着哪些差异化呢?第一、教育理念不同中国的家长基本上都是这样的想法,认为孩子是自己生的,就该全听自己的。
这样的情况就好像孩子是自己的附属品。
而在西方,这样的情况基本是不存在的,他们能尊重孩子的独立性,也更能尊重孩子的兴趣,这样在孩子的成长和教育上,就更能发掘孩子的天赋。
中国学生能在应试教育中取得佳绩,但是国外的高等教育更多地要求学生去参与、实践、创造,许多课程都安排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
外国的教育体制更看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看重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等社交活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而国内学生更看重的是考试成绩和自我发展、提高方面,团队意识不强。
第二、培养目标不同对于教育,国内存在这样的现象:孩子哪门课不好就重点去培养,不问孩子的意愿,从而往往会忽视孩子的特长;而国外则是发现孩子的特长,从而开始引导孩子,培养孩子的特长。
这样,孩子在一件事上的成功所产生的自信及其带来的能量是不可估量的,由兴趣引发的学习动力一定比功利的目标引发的动力更持久而有力。
相对来说,西方国家在高等教育之前对孩子的教育更多的引导他们探索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这样虽然让一部分人只能找到技术难度不高的工作,但更多地发掘出各领域的拥有天赋的人,这也是诺贝尔奖或者其他科技方面的奖项获得者西方国家比中国要多的原因之一。
第三、激励措施不同中国的教育,表扬与批评为惯用的教育手段,教师喜欢采用横向比较法,如利用小红笔、小红旗、排名次表等方式鼓励孩子,看谁表现好。
当纠正孩子不良行为时常常采取表扬其他孩子,以其他孩子做榜样的方式。
美国教师则不同,一般对孩子不表扬也不批评,理由是:批评了你的孩子会刺激你的孩子,表扬了你的孩子会刺激其他的孩子,他们注重儿童自身的纵向发展而避免对儿童进行相互比较。
大学中西方高等教育体制差异英语作文
大学中西方高等教育体制差异英语作文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Differences Between Higher Education Systems in Western and Chinese UniversitiesIntroductionHigher education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shaping the knowledge, skills, and future prospects of individuals. In today's globalized world, students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pursue higher education in countries with diverse education systems. One such comparison that is often drawn is between th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s in Western and Chinese universities. This essay aims to explore and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two systems.Curriculum and Teaching MethodsOne of the key differences between Western and Chinese universities lies in their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methods. Western universities typically emphasize critical thinking, problem-solving skills, and independent research. Students are encouraged to question, analyze, and engage in dialogue withtheir professors and peers. The curriculum is often flexible, allowing students to tailor their course of study to their interests and career goals.On the other hand, Chinese universities place a greater emphasis on rote learning, memorization, and exams. The curriculum is often rigid and standardized, with less room for students to explore different subjects or pursue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Teaching methods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are typically lecture-based, with little opportunity for interactive or hands-on learning.Faculty and Student InteractionAnother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Western and Chinese universities is the level of interaction between faculty and students. In Western universities, professors are seen as mentors and guides who are readily accessible to students for help, advice, and collaboration. There is a strong emphasis on build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students and professors, and students are encouraged to seek out mentors who can support their academic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In contrast, faculty-student relationships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are often more formal and hierarchical. Professors are highly respected authority figures who are less approachableand more focused on delivering lectures and grading assignments. While some Chinese universities are starting to adopt a more student-centric approach, the traditional model of teacher-centered education still prevails in many institutions.Research and InnovationWestern universities are known for their strong emphasis on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Faculty members are expected to engage in cutting-edge research and publish their findings in reputable journals. Students are encouraged to participate in research projects, internships, and other experiential learning opportunities that deepe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ir field of study.In comparison, Chinese universities are making significant investments in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but there is still a gap between Western and Chinese institutions in terms of research output and impact. Chinese universities are increasingly focusing on building partnerships with industry, government, and other research institutions to enhance their research capabilities and drive innovation.Glob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One of the key trends shaping higher education today is the increasing glob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universities. Western universities have been at the forefront of this trend, with a growing number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faculty, and collaborations with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Many Western universities offer study abroad programs, joint degrees, and other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gain a global perspective on their education.Chinese universities are also embracing glob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with a growing number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choosing to study in China. Chinese universities are forging partnerships with universities in other countries, hosting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and events, and expanding their reach in the global higher education landscape. However, Chinese universities still face challenges in terms of language barriers,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visa restrictions that impact their ability to attract and retain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nd faculty.ConclusionIn conclusi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Western and Chinese universities reflect broader cultural, historical, and institutional factors that shape the higher education landscape in each country. While there are many strengths and opportunities inboth systems, there is also room for improvement in terms of curriculum, teaching methods, faculty-student relationships,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and glob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By learning from each other's strengths and challenges, Western and Chinese universities can continue to evolve and innovate to provide the best possible education for their students.篇2Differences in Higher Education System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IntroductionHigher education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both individuals and societies.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s been a growing interest in comparing th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particularly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While both systems aim to provide quality education to students,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erms of structure, curriculum, teaching methods, and overall philosophy. In this essay, we will explore some of the key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s in China and the West.Structure and Organization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s in China and the West is the structure and organization of universities. In China, universities are typically large institutions with a centralized administration. Students are often required to take a fixed set of courses in a specific sequence, leading to a more standardized educational experience. In contrast, universities in the West are usually smaller and more decentralized, with greater flexibility in course selection and program structure. Students have more freedom to choose their courses and create their own learning paths.Curriculum and Teaching MethodsAnother key difference between th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s in China and the West is the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methods used in universities. In China, the focus is often on rote memorization and exams, with an emphasis on theoretical knowledge.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master a large amount of content and perform well in standardized tests. In contrast, universities in the West place a greater emphasis on critical thinking, creativity,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knowledge. Students are encouraged to engage in group discussions, hands-on projects, and independent research, leading to a more interactive and student-centered learning experience.Philosophy and ValuesTh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s in China and the West also differ in terms of their underlying philosophy and values. In China, education is seen as a means to achieve academic success and social mobility. There is a strong emphasis on hard work, discipline, and conformity. Students are often under pressure to excel academically and conform to societal expectations. In contrast, universities in the West place a greater emphasis on personal development, self-expression, and diversity. Students are encouraged to explore their interests, challenge traditional norms, and think independently. The focus is on holistic development and preparing students for life beyond the classroom.ConclusionIn conclusion, th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s in China and the West have their own uniqu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While the Chinese system emphasizes discipline, hard work, and standardized testing, the Western system focuses on creativity, critical thinking, and personal development. Both systems have their own merits and limitations, and there is much that each can learn from the other. By understanding and appreciat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systems, we can work towardscreating a more inclusive and effectiv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that benefits students and society as a whole.篇3Differences between th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s in China and the WestIntroductionHigher education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nation's economy and society.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have their own uniqu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s, each with its own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In this essay, we will explore and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s in China and the West, focusing on factors such as curriculum, teaching methods, assessment, and student experience.CurriculumOne of the key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s in China and the West is the curriculum. In China, the curriculum is often standardized and focused on rote memorization and examinations.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master a wide range of subjects, including mathematics, science, languages, and social studies. In contrast, the curriculum in Western countries tends to be more flexible andstudent-centered. Students have the freedom to choose their own courses and pursue their interests and passions. This allows them to develop critical thinking and problem-solving skills, which are essential in today's globalized world.Teaching MethodsAnother major difference between th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s in China and the West is the teaching methods. In China, teachers are seen as authority figures who impart knowledge to students through lectures and readings.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listen, take notes, and memorize information. In contrast, in Western countries, teachers are seen as facilitators who encourage active learning and student engagement. They use a variety of teaching methods, such as group work, discussions, and hands-on activities, to help students learn and apply concepts in real-world situations.AssessmentThe assessment methods used in higher education also differ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In China, assessment is often based on standardized tests and final exams. Students are evaluated on their ability to memorize and regurgitate information. In Western countries, assessment is more diverse and includes a combination of exams, essays,presentations, projects, and practical assignments. This allows students to demonstrate their knowledge and skills in different ways and encourages creativity and critical thinking.Student ExperienceFinally, the student experience in higher education is also different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In China, students are often focused on studying and achieving high grades. They face intense competition from their peers and pressure from their families to succeed academically. In contrast, in Western countries, students are encouraged to explore their interests, participate in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and engage with the local community. This helps them develop a well-rounded education and prepare for the challenges of the future.ConclusionIn conclusion, th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s in China and the West have their own uniqu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While China emphasizes standardization and discipline, Western countries prioritize flexibility and creativity. By understanding and learning from each other, both systems can continue to evolve and improve, providing students with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they need to succeed in an increasingly interconnected world.。
浅析中西方高等教育理念的差异
在 英 国旺西大 学学习经 历来剖 析 中西方 高等 教育理念 的差异 。
1 中国大学讲塑造 . 西 方 则讲 成 长 所 谓 塑 造 ,就 是 把 受 教 育 者 当 作 原 材 料 , 到 统 一 的生 产 流 水 线 上 , 照 一 放 按 个 标 准 的 模 具 和 加 工 程 序 , 生 产 出 来 规 格 毫 厘 不 差 的 产 品 , 此 , 国 大 学 教 育 因 中
通 大 学 、 江大 学 、 国科 学技 术 大学 、 浙 中 南京大学等 6所大学 均排在第 2 1 0 0 ~3 0 名。由此 可见 , 国与 西方 的高等 教育之 中
间 的 差 距 还 是 非 常 巨 大 的 。 笔 者 以 自己 业 硬 软 件环 境 , 主要 指风 险 投 资 机 构 对 大 学 生创 业 项 目的 关 注 和 扶 持 : 是 大 学 生 二 创 业 的社 会 舆 论 。从 调 查 的 结 果 来 看 , 样
强 调教育 者对学 生的知 识灌输 ,注 定 了 学 生往往“ 多悟 少 ” 学 。此教 学模式 在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中 注 重 和 谐 文 化 观 的 影 响 有创 业 的 美 好 梦 想 , 由于 种 种 可 能 且 未 却 知 的 阻 碍 而 在 了 解 创 业 环 境 时 采 取 了 消 极 的 态度 。 3 结 语 .
人 才 (55 、 2 .%) 创业 培训 指 导 (55 等 3 .%) 方面; 然而对 于现 在的 社会创业 环境 , 八
成 以上 的 学 生 认 为 一 般 ,政 府 政 策 鼓 励
体来说看似无病 , 却无处不病 , 病情严 重, 已蔓延至全 身。 既然面临着这样 的困境 , 就要 对症下 药, 一一根 治; 然而正如文章 所中分析 的,
中国VS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体制区别在哪里(范文)
中国VS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体制区别在哪里中国V S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体制区别在哪里中国VS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体制区别在哪里本文主要概念高等教育体制是高等教育机构与相应规范的结合体或统一体。
它由高等学校这个实施机构与相应规范相结合而形成的高等学校教育体制,由高等教育行政机构与相应规范相结合而形成的高等教育行政体制,由高等学校内部的治理机构与相应规范相结合而形成的高等学校治理体制三个子体制系统所组成。
高等学校教育体制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处理好各级各类高等学校之间的关系,高等教育行政体制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处理好中心办高等教育与地方办高等教育、政府与高等学校、高等学校与高等学校之间的关系,高等学校治理体制涉及的是高等学校内部领导体制、执行体制、咨询体制和监督反馈体制的问题。
本文写作框架本文考察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体制对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首先从高等教育体制的两个要素,即高等教育机构与相应的规范来考察,其次从由不同的高等教育机构与相应的规范所组成的高等教育体制所包含的三个子体制来考察。
中国高校:政府?企业?社会?西方高校:关注学术品味本部分从高等教育体制的两个要素的角度来谈,即是什么样的机构,遵从何种规范。
我国有些高校在行政权力的控制下,在市场经济的冲击和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办得倒有些像政府、企业和小社会,不太像学校。
所谓像政府是指,大学官本位现象严重,大学按行政级别分等,教师的学术职称也要和行政级别对应。
大学按行政的模式运行,学术权力的地位较低,教授的作用在大学发挥不够。
所谓像企业是指,由于中国教师的收入除了来自政府的基本工资以外,还有学校和各院、系的创收及教师自己所挣的外快。
因此,中国大学从学校到各院系,直到教师个人,都在想方设法弄钱。
中西方学校教育的对比_PPT课件
• 同时,不同学科对学位的要求也不一样。 一个好的高等学校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培养 多少硕士生和博士生。据统计,我国研究 生的绝对数量已居世界第三,建立一个比 较合理的高等学校结构,使之符合教育发 展规律,并能满足社会的不同需求,是非 常重要的
• (四)高校的内部结构不同。这一差异导致了学 生培养方法上的根本不同。任何高等院校的内部 结构都是纵横交错的,纵的方向是本科教学,横 的方向是科学研究。不同的学校其内部结构是不 一样的。国外一流的研究型大学纵向简洁,横向 丰富;但一流的高等职业学校纵向丰富,而横向 简洁。我国的高校却趋于雷同。依国际经验,对 复旦、北大这样的学校来说,本科教学的方向不 能多,横向的交叉学科、研究机构可以多些。但 我国的高中生考入高校,往往被分入几十个不同 的系、院,像被领到了一个个窄胡同里面,怎能 培养出创新人才?世界上一流的研究型大学,都 把广博教育放在培养本科生的首位,把专业培训 放在次要位置。
理科学生都必须从这十个领域中选修八个领域的 课程,并在大学前两年内修完(主要是前三学期)
• 〈二〉学生进校门的途径不一样。 • 在中国,从古至今都非常重视考试。考试本身并
不坏,但一卷定终身、一分定终身不好。我们来 看看那些有成就的人。19世纪伟大的物理学家法 拉第,13岁在装订百科全书的时候,看到“电学” 这个条目,就着了迷,从此对电学发生兴趣,后 来发明了发电机。而麦克斯韦青少年时在博物馆 里看到法拉第发明的发电机,十分有兴趣,从此 决心钻研电磁学,并创立了麦克斯威尔理论----19 世纪经典物理的基石之一。很多例子说明,一个 人在小时候的兴趣和好奇心,对他的一生都会有 很大影响。然而,今天中国的高考制度已成为学 校教育的指挥棒,从某种程度上讲确实扼杀了许 多青少年的兴趣与爱好。
中美高等教育理念差异
中西方高等教育理念差异——以中美为例商学院商英三班栗爽 2014013980 贺豆豆 2014013978高等教育是在完成中等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高等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依靠,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高等教育。
因为中西方国家的国情、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等不同,高等教育理念也存在很多差异,在此,我们以中美为例,来介绍这些差异。
一、中美高等教育理念的差异二、差异形成的原因1、文化传统的差异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它主要以人伦为出发点,以礼义为核心。
在学校里要尊师重道,特别是在课堂上学生要严格遵守纪律,强调对学校权威和老师的服从; 在家里“家长制权威”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美国的文化以人文主义为出发点,以理性和科学为核心,重视个人的发展。
受此文化的影响,在美国学校里,老师的角色就是一个咨询者或者顾问; 同样在家庭里,家长都把孩子看成独立的个体,在给孩子做决定的时候都会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兴趣。
2、社会环境的差异中国是由封建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所以一些封建思想仍对现在社会生活产生影响,如现行的应试教育的考核制度和古代科举制度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教育又受到计划经济体制和苏联高等教育模式的影响,所以教育在管理体制上实行高度集权制。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这种局面有所改善,但在实践中高校的自主权仍然有限。
在美国,历经独立战争,南北战争,工业革命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人们对自由、民主、人权、科技的追求是十分重视,美国教育在此观念的影响下,注重个性的培养,鼓励创新发明。
同时美国的教育是建立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有很大的自主权限。
3、家庭背景的差异在中国,家庭背景和经验对一个人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如果你即没有过硬的家庭背景又没有相应的工作经验,那你找一份好的工作时很困难的。
而且在中国很少能有人把对青少年的监督作为自己的责任,很多人都抱着“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的态度对一些青少年的不恰当行为视而不见,更有一些人在利益的驱使下向青少年销售不健康刊物、书籍等。
中西方高等教育的差异
中西方高等教育的差异教育是我们身边最深有切身体会的事情。
教育不仅关系着个人的命运,也维系着一个民族前途的发展,特别是对于处于21世纪的我们,教育对于我们今后的发展有着巨大作用。
学校、家庭、社会方方面面都对我们的人生轨迹有决定性影响。
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教育方式,中西方教育方式的不同就形成了中西方教育文化的差异。
现仅就中西高等教育差异进行一些比较。
一、专业课程的设立每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是其经济体制的思考,并且必须服务于经济,西方教育的目的是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他们明确规定的三大功能,包括教育服务经济发展,科学的研究和教学。
在西方,为满足社会的需要,设立了专门的课程和专业。
在中国的大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建立专业课程缺乏后续的变化,而且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在过去的几年里,大多数中国大学都开始重视改造和振兴建立专业课程,来适应社会。
二、专业课程和学校的选择为了适应社会,在西方大学里设立了许多专业和课程以供学生选择,这些学生选择或改变专业和学校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西方高等教育制度是极为不同的,灵活的,这是单独的世界高等教育。
在中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专业,但变化的专业在学校是不容易的,转变学校就变得更加困难。
在西方大学,强制性的主题很少,有主题丰富的选修课。
但是我国高校的必修课占据主要部分,而且许多学校(特别是技术学院)有严重偏理科科目的现象。
三、学生管理在西方,大多数学校是后注册,并支付学费。
与他们相比,中国学生需要安排好课程和宿舍。
在许多大学,如密歇根大学的学生在学校可以方便地采取IC卡的照片,其中的作用相当于我们国内的学生证和图书馆卡。
该卡可用于输入各种书籍、电脑室和其他设施,如体育馆。
除了简单的教学活动之间的关系,学生和学校没有其他联系。
经验丰富的咨询配备由学校提供,将帮助学生确定其主要方向(有点像我们国内的专业),并引导学生选择特定的类别。
在选择课程时,根据学校的时间表。
时间,地点,教室和课程是完全由个人控制的,这意味着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课程负责。
中国和法国的大学教育有何不同?
中国和法国的大学教育有何不同?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大学教育开展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因此想要了解大学教育的区别需要深度挖掘和多方面分析。
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讨论中国和法国的大学教育之间的不同点。
一、教学方式的不同中国的大学教育对于笃信“书生意气万夫不拔”的人而言,似乎是一个理想的环境。
每个在中国大学里的学生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刻苦的学习,掌握各种基础知识,以及培养扎实的思考和研究能力。
这种教学方式着重于原理和概念的理解,有点类似于欧美的扎实功底教育。
而法国的大学教育则更侧重于实践应用:学生需要接受针对具体问题的实际训练,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断进行实践检验,一种根据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循环模式。
二、论文撰写重视程度的不同不同的学科和不同的领域对于学术论文的重视程度存在差异。
然而,笔者认为,中国对于学术论文的重视远高于西方国家,特别是与法国相比。
在中国的大学教育中,论文撰写是评估学生的重要指标,许多学生会投入极大努力来完成学术论文。
相比之下,法国的大学教育相对更为宽松,一些法国大学的课程会对“自由研究”抱有相对开放的态度,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术课题,这也促进了后来研究和创新的发展。
三、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不同中国和法国的大学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差异很大。
一方面,中国大学的教育设置比较固定,学生需要学习各种基础课程,如语文、数学、外语等,才能进入所学专业的学习。
而法国大学的教育设置则相对松散,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能力来自主选择学习方向。
此外,中国的大学课程注重文化素质的提升,倡导全面发展。
而法国则更侧重于专业实用技能的培养,教育注重职业实践技能的训练和实际操作。
四、学生自我管理的不同中国的大学教育对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要求比较高,大学生需要学会在自己的学习与生活中做出适当的调整与掌控。
而法国大学更注重自由与平等,学生们被认为已经成年并独立,完全有能力管理自己的时间、生活与事业。
相较于中国大学,法国大学更注重个性的发展,并尊重学生所做出的任何决策。
中西方的教育差异
中西教育差异一.感受中西教育理念差异一位留学德国的女孩:众所周知,位于欧洲中部的德国,高等教育在全欧洲乃至全世界都享有极好声誉。
目前德国是除美、英之外的第三大留学国家,其留学生生源主要来自中国及东欧。
随着贵州经济不断发展,相信在未来的日子,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贵州学子能实现自己的留学梦。
近日我们邀请已在德国学习生活了近四年的一位贵阳女孩,比较中西教育理念差异,与大家分享她学习的心得与感受。
四年前,怀揣着理想抱负以及一份懵懂的热情,我离开了养育自己的父母和生于斯长于斯的贵阳,只身踏上了飞往德国的航班。
临行前,父母对我说:“在国外无论遇到什么困难,要咬咬牙挺过来。
”就这么普普通通的一句话,竟成为我以后身处逆境时的导航灯,让我有勇气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
出国前曾听人说,德国的高等教育是“宽进严出”。
但真正领悟这四个字,是在我开始专业学习以后————所谓“宽进”,对于留学生而言(一般指攻读硕士的留学生),只需要具备本科学历便有资格申请大学,毋须通过考试录取。
所谓“严出”,即学生如果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和严谨治学的态度,那一纸毕业文凭是永远不可能“混”到手的。
一般来说,德国大学的授课形式主要有三种:研讨课、讲演课和训练课。
研讨课对我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感受。
因为一直以来在我的印象里,课堂上老师永远都是高高在上,学生只能跟随着老师的思维前进。
但德国的研讨课,从中文意思上就不难看出,即是要研究、讨论,把学生提到了与老师“平等”的地位。
课堂上,用学生做专题报告的形式代替了教师单一的授课模式。
专题报告一般控制在二十五到三十分钟左右,余下的时间就用来讨论。
大家(当然也包括教师)各抒己见。
学生在畅所欲言的同时,教师也许会从中发现一些思想上的“闪光点”,这与我国“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正好不谋而合。
刚开始,由于以前在国内读大学时少于培养在课堂上积极思维,踊跃回答问题的能力,也由于自身语言水平有限,常常是一堂课下来,我像个旁观者似的坐在那里一言不发。
管窥:中西方教育的差异方式
管窥:中西方教育的差异方式中国的学生在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中几乎包揽所有奖牌,正当我们为这些所谓的“神童”欢呼雀跃时,西方却又多了几位诺贝尔奖得主。
为什么这些“神童”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很少有人再做出更辉煌的成就,为什么许多获得诺贝尔奖的是西方人而不是我们中国人呢?或许有人会抱怨中国的高等教育的条件,经费等等不如西方国家,其实不然。
很多名牌高校他们拥有世界一流的办学条件,可是他们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中也并非人人都是有大成就者,原因何在?中西教育的差别何在,何者更能适应世界的需要呢?一、中西方学校教育的差异1、学校不能推行素质教育。
学校之间的竞争很激烈,学校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死存亡,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和教师的工资高低。
中高考制度的存在,使得学校不择手段的提高自己的上线人数。
一旦推行素质教育,学生的负担减轻了,可是随之而来的教学质量也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这对学校的竞争十分不利。
当其他学校还在实行应试教育,而只有几所学校在那里大搞素质教育时,其结果在短时期内必然是素质教育的学校比不上应试教育的学校。
2、学生在短时期内无法适应素质教育从上学的那天起,学生就是跟着老师一步一步地学,没有的老师的安排,真的给他们自由安排的时间,他们反倒不适应了。
就这一点本人有着深切的体会。
既然推行素质教育困难重重,那我们还要不要继续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那种“填鸭”式的应试教育存在着诸多的弊端。
3、从高等教育差异论学生素质教育。
有人自然地想到的是我们高等教育的条件、经费上的不如人家。
其实真正的差异在于教育体制。
中国的大学是严进宽出,中国的学生经过中考、高考的层层选拔才能进入大学。
可是一到大学后,由于缺乏以前的竞争机制,很少有人再像中学一样好好学习,混个文凭的人不在少数,结果四年过去了,真正的东西没学到多少。
而在西方许多国家,他们的大学是宽进严出,只要能够支付得起大学的费用,谁都可以上大学,但在大学里充满了竞争,经过一次次的筛选、淘汰,最后留下的学生才能顺利毕业。
中西方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差异的比较分析与研究
中西方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差异的比较分析与研究高等教育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教学模式,中西方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差异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以下是对中西方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差异的比较分析与研究:一、教学理论研究差异中西方教学理论存在差异,这个差异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中西方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差异。
西方教学理论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通过研究、实践、讨论等方式,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以便深入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
西方教学理论推崇“激励式学习”,注重“学生为中心”,强调教师教育应该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实践能力为目标。
相比之下,中方教学理论更加注重“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输入和考试成绩,以及学生的分数排名。
二、教师的角色与职责在中方高等教育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被视为传播知识的“输送带”,强调的是教师对学生具有掌控力和支配力。
教师往往从“讲解重要性”、“强化知识点”等基础上来展开教学,而学生往往只是接受、背诵和吸收教师传授的知识点。
相比之下,西方高等教育教学模式认为教师和学生平等地参与教学交流,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需要帮助学生发展自身的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师一方面要担负教学任务,还要注意自我提升和学习领域的研究。
三、学习方式与学生的主动性中方高等教育教学模式中,学生一般都是呆坐在教室被老师“讲解”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学生需要感性理解和记住教师讲授的知识点,并在应试中发挥出自己的优势。
相比之下,西方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强调建立独立学习和自我探究的学习体系,通过分组、小组讨论、研究以及实践等形式,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并掌握自主学习的技能。
既在学习中反思与总结,也在外部资源调用上进行拓展与应用整合。
四、教育评价的焦点中方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往往重点评价学生的考试成绩,成为了评价学生成败的最终标准;而西方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强调教育评价是指对学生各种综合素质、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的考核。
浅析中西方教育文化差异
浅析中西方教育文化差异通过这学期的2次形式与政策课,以及老师给看的视频后,我准备从教育的差异方面着手来分析一下中西方之间这方面的异同点。
1中西方教育差异的具体体现1.1中西方教育观念及思维模式的小同。
东方教育的目的以增加知识为主,视知识比创造力重要。
在中国,老师们认为创造力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它依赖于坚固的基础知识。
而西方教育的目的是寻求高层认知能力的学习,老师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提问,批判性的思考,建构、挑战知识。
在西方发达国家,公布学生的学习成绩被看成是侵犯个人隐私权的,因为作为学生享有与公民同样平等的权利。
而我国传统的教育观点认为,公布学生的学习成绩,一方面可激励学习差的学生向优秀的学生学习;另一方面,对学习差的学生也是一种批评,或者说是让学习差的学生有挫折感,让其知耻而奋起再者,西方的教育重视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生话的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方法,从而为进入社会做准备。
而我国的教育重视文化基础课,学生学到的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知识比大多数国外学生多,而且中国学校的管理相对严格,要求学生在上课的时候精神集中,这种教育理念在继承优良传统、掌握知识、规范行为等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1.2教学方式的差异。
在西方,课堂大多为小班,一般不超过30人。
课堂氛围比较随意自山,有什么问题不需举手当堂可以提问。
英国学校大都是九点上课,所以在第一节课的课堂上很少出现队队欲睡的双眼。
老师讲课的时间不多,课堂以学生的分组活动为主,包括讨论、辩论、实践活动等等形式。
英语课的授课方式多种多样,老师常常带他们到学校外的商店、广场等公共地方,进行实践,把所学的东西活学活用,这点和中国的学校形成很大的对比。
在班上,你会发现经常会有学生缺勤,千万不要大惊小怪,囚为这在英国的学校是很普遍的,他们大都是随家人去旅游了。
这种情况,在中国简直是想都不敢想。
还有一点很大的差异就是英国的学校很重视对学生进行“山野教育”,其意义就是让学生经受磨练,训练学生的体能.,冒险精神和生存能力,然而在中国的很多学校都是整个学期只有难得的一两次社会实践机1.3高等教育办学思路的差异。
中国与西方高等教育制度差异之我见
中国与西方高等教育制度差异之我见姓名:李春香班级:管理101 学号:061091111与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制度相比,我国的高等教育制度有很大的不同。
对此,就拿中国与美国的高等教育制度相比来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第一,两国的管理体制不同。
美国的立体式管理体制之所以能保证高等教育有序高效地运行,关键的因素是建立了完善的“分权——制衡”机制。
与其他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相比,美国高等教育的控制权最为分散。
但这种分权不是无序的,而是通过合理划分权力,使各管理主体都有其相对稳定的权力范围,且不同管理主体的权力相互补充、相互制约,最终实现管理权力的平衡。
相比之下,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一条主线是“转变政府职能”,“向高校放权”。
但长期以来,教育界一直坚持高等教育管理就是行政管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就是“行政体制”的观点。
这样,所谓“转变政府职能”,“向高校放权”势必难以落到实处,同时单一的行政性管理体制也无法适应日益多元化的社会政治、经济体制。
因此,必须从理论上打破传统观念,树立“高等教育管理社会化”的思想,推进管理主体社会化,实现管理效能社会化,创造高额的管理附加值,从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的改革发展相适应,实现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
第二,两国的高考制度不同。
美国不实行全国大学入学统考,但中学生申请上大学影响最大的考试是SAT(学业能力评估考试)和ACT(美国大学测评系统),我们通常说的美国高考一般指的是SAT。
目前SAT考试一年举行7次,考试时间3小时。
而中国高考每年举行一次,大部分省区考试时间为2-3天。
中国的考生就在这几天的考试中决定是否能进入心中的名校,高校仅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进行录取。
在美国,参加SAT考试不是由学校统一组织,学生何时参加全凭自愿。
美国的高中学制是四年,即从9至12年级(15—18岁前)。
毕业时“考”大学不是单凭“高考”的高分,而是靠这四年各科期评成绩的平均分必须在“B”(良好)以上,才能被本科大学和社区学院录取。
浅析中西方教育的差异
一
sho rpr)交给家长 , 并正式约见学生家长 中不会考的东西就不教。 这种做法无非会令同学们 西方教育的精华 , 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 深入 次, 约见采取与家长个别谈话的方式 , 而不是以 的知识量减少, 在课堂 【 = 锻炼能力的机会减少。 进行教育改革 , 以更快地适应世界教育发展的潮 全体家长会的形式。事先由学生带 回通知单 , 向家 中国现在的教育在另一个方面也存在着较大 流, 培养出更多符合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才
科
文 化教 育 lll
浅析 中西方教育 的差异
扈 守 华
( 丽水职 业技术学院财 贸分 院, 浙江 丽水 3 30 ) 2 00
播 要: 从中西方教育观念及思维模 式、 学方式与家长 沟通交流的方式等方 面加 以论述比较, 教 并对我 国现行教 育进行反 思。 关键词 : 申西方教 育; 差异 ; 思考 ; 展望 1 中西方教育差异的具体体现 长征求约见的时间。—般每位家长安排 1 1 分 的漏洞和缺陷, 5 那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其原 会见时 , 只有班主任和家长面谈 , 没有任何其 因在于使用了教育水平的等级化考评制。创造性 1中 . 西力彩育 观念圾思维模式的不同。f - 钟 , 1  ̄3 思维如试探猜想、 大胆假设及直觉、 灵感等思维方 教育的目的以增加知识为主, 视知识 比创造力重 他人在场。 我觉得逮晰 移 式与国内开家长会的形式相比 科技的发展既要求 要。在中国, 老师们认为创造力是—个 缓慢的过 程, 它依赖于坚固的基础知识。 而西方教育的目的 有两个好处 : 首先是私密性好 , 尊重孩子和家长的 我们掌握广博的知识 , 还要求我们打破常规的思 是寻求高层认知能力的学习,老师帮助学生 自主 个 ^ 隐私权。其次, 是效率高, 时间短。 维定势 , 把知识变为创造的基础。 所以说创新能力 学习, 提问, 批判性的思考 , 建构、 挑战知识。 1 高等教育办学思路的差异。 - 4 西方发达国家 对于最终要踏八 社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西方发达国家 , 公布学生的学习成绩被看 的办学思路倾向于宽进严出, 即人门相对宽松 , 但 此外, 反观中国的教育现状, 中国的高考制度 成是侵犯个 ^ 、 隐私权的,因为作为学生享有与公 出门的要求很严 , 格 特别是对硕士 、 博士的要求非 及高校学生选拨标准仍然很大程度上受到教育体 民同样平等的权利。 而我国传统的教育观点认为, 常严格。 在终身教育看来, 宽进严出无论是列 社会 制 、 教育发展水平等因素 的相对制约 , 专家们也由 还是对适龄青年的高等教育都是可 此颇有微词。 为: 他仃 教育培养的不仅是普通国 公布学生的学习成绩 , 一方面可激励学习差的学 的回归教育 , 生向 优秀的学生学习 ; 另一方面, 对学习差 的学生 取的合适路径,因为它既善意地 向 有志者敞开大 民的生活技能 , 国家的民 更应i 族精神。 如今我 也是一种批评,或者说是让学习差的学生有挫折 门, 又保证了 ^ 、 才培养的质量 , 更重要的是注重教 们这套教育 , 只适应—般 人 的技术培训 , 而非创造 育学生学会学习, 这是— 种更高远的追求 , 它可 性人才的摇篮。今 1 3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中 感, 让其知耻而奋起 。 再者, 西方的教育重视学生学会独立思考 , 独 以影响 其—生。 而我国的高等教育则是严进宽出和 心 , 这是中国的福音 , 也是中国的危机。因为我们 到位的 学分制。 我国的高等教育历来严进 只是制造业大国, 而非科技大国, 制造业只需要规 立生活的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包 能力, 断 以及思 尚未完全 考问题的习惯和方法 , 从而为进 ^ 社会作准备。 而 宽出, 即入门要求很高, 但进门后不管学生是否最 范的技术,而科学 我国的教育重视文化基础课,学生学到的数学和 有效地利用在校期间的优越条件用功努力 , 到该毕 未有的 创新精神。当前, 我们的教育 , 虽然可以生 其他自 然科学知识比大多数国外学生多 , 而且中 证书顺利毕业。 产出一流的技术人才 , 但不足以培养出真正的科 最后, 是学期安j k { 的不同了。 k 西方的学校一 学精神, 培养创造未来的天才。 国学校的管理相对严格, 要求学生在 课的时候 为 暑 2 对我国 2 教育的展望。 坚持“ g ̄=f ” li =, l 的教 精神集中, 这种教育理念在继承优 良 传统、 掌握知 年有三个学期,每个;期之间的假期分 别 “ 识、 规范行为等方面也 起到了 _定的移 作 。 般 用 假 ”S mm rH l a) “ 诞 节 假 ” C r t a 学创新原则: (u e oi y、 圣 d ( hi m s s 改别 ^ 要我学为我要学习。 弱化被动 1 . 2教学方式的差异 。在西方 , 课堂大多为小 H l a) 复活节假”E s r o d y。在三个 学习 , o dy和“ i (ae H la) t i 泛化主动学习, 强化研究型学习, 应用型学 班, —般不超过 3 人。课堂氛围比 苞 O 意自由, 有 学期中问各有一周 “ 半期假 ( 或期中假 ) Ha 习, ” ,- ( f 将学生降压减负工作落到实处 , 给学生腾出更 e o dy。而在我国, r i ~学gC Y 为两个学 多 自由 tt - 想象 , 尽兴创作空间 , 将教育重心转移至专 什么问题不需举手当堂可以提问。英国学校大都 t m H l a ) 是九点上课, 所以在第一节课的课堂上很少出现 期 , 每个学期之间的假期分别为“ 暑假” _ 。 业学习 、 和‘ 假” 枣 科学创意、 市场调查 、 研究项 目 上来 , 同 恹恹欲睡的双眼。 老师讲课的时间不多, 课堂以学 除E 述所列的几种差异之外,中西方在教育 时 , 破除平等, l 弓 进竞争 , 想必是 中国教育改革的 如: 学生接受义 必由之路。 生的 ̄ 1 N 活动为主 , 包括讨论、 辩论、 实践活动等 是至/ , J 而在西方 W- 以人为本 , 高扬理性。创新人才的培养, 创新 等形式。 英语课的授课方式多种多样, 老师常常带 务教育的年限不同。在我国, 他们到e t b # g 的商店、 . 3 广场等公共地方 , 进行实 国家, 是到中学为止。评价标准 匕 也存在差异 , 西 思维的 倡导 , 创新成果的迭出都集中体现和反映 践, 把所学的东西活学活用 , 这点和中国的学校形 方课程的成绩通常是分等级的, 而中国大多数情 了—个民族的整体素质,—个国家的综合国 力和 成很大的对比。 在班 匕你会发现经常会有学生缺 况是按百分制计算的等等。 , 国际竞争力。 但这一切都需要人来实现, 人 要靠 才 勤, 千万不要大惊小怪, 因为这在英国的学校是很 2对我国现行教育的反思及展望 去完成。 以, 人为本 , 所 以 以师为本 , 理应成为国风 普遍的, 他们大都是随家人去旅游了。这种情况, 2 对我国 . 1 现行教育的反思。 纵观中西方教育 民俗, 国策良规 , 这样才能够迎接 日 趋激烈的国际 在中国简直是想都不敢想。还有一点很大的差异 的种种差异 , 我们应该对我国传统教育有—个更 ^ 才竞争的严峻挑战。 让学生充分享受教育权 、 主权 、 自 参与权与知 就是英国的学校很重视对学生进行 “ 山野教育” 清醒的认识。 , 训练学生的体能 、 冒 现阶段 , 我国的教育政策是素质教育。 素质教 情权。 做知识的主人, 而不是做学问的 奴隶。将 险精神和生存能力,然而在 中国的 很多学校都是 育是以全面提高公 民思想品德 , 提高科学文化和 呵护学子的创造才华与探索精神, 及时表扬与充 整个学期只有难得的一两次社会实践机会。 身体、 心理、 劳动技能素质, 培养能力 、 发展个性为 分肯定学生的创造性劳动和仓 成果是至关重要 厮 袁振国先生在其《 反思科学教育卜 文中有过 目 的的 基础教育。 从表面上看, 从应试教育过渡到 的。 因为, 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 。 因此 , 保 神,满足学生 这样一段论述 , 我觉得很有道理:中国衡量教育 素质教育是一个较大的飞跃。 “ 但是 , 据调查问卷显 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没问题,全 示表明, ‘ 大多数学生对目 自己学校实行的素质 强烈的好奇心与 前 求知欲, 让学生真正意 义 E 成为 都懂了’ , 所以中国的学生年龄越大 , 年级越高 , 教育表示并不怎么满意。 问 他们普遍认为 , 真正的素 人才工程建设的 参与者 、 合作者, 而不是单纯是被 题越少;而西方教育的标准是将没问题的学生教 质教育并没有渗透到他们的 日 常学习中。 经深 ^ 分 动地接受教育或机械 、 刻板、 毫无创新意识与探险 育得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连老师都网答 析, 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现在实行的教 冲动的人。 不了了, 那算是非常得成功 , 所以西方的学生年级 育机制问题。在部分家长和学生眼里, 学习的终极 3结论 越高, 越富有创意, 越会突发奇想。” 目 的就是考 E 个 好高中或者大学, 一 升学率几乎成 综合上述 , 我认为中西方教育不能简单地说 l 3与家长沟通交流的方式不同。 在与家长 沟 了学校的 唯—追求 目 正如我们经常说的: 标。 “ 考考 孰是孰非 , 它们各有特色 , 各有短长 , 在许多方面 通交流的方式上, 中西方也有所不同。在西方 , 班 考 , 老师的法宝; 分分分, 学生的命根。 有些学校也 有着较强的互补性。我们应该站在 自 ” 我超越的立 主任通常每学年为每个学生写一份 “ 学年汇报 ” 是一味地追求考试的成绩 , 在平时的课堂中, 考试 场上, 反观中国传统教育的不足之处 , 学习和借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方高等教育的差异之我见
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和学校教育体制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西方教育体制观念方面加以论述比较,并对我国现行教育反思。
关键字:中西方教育;体制;差异;反思
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大学,后来历经发展,主要是英国、德国、美国的大学的不断转型,形成了高等教育的三项职能即:培养专门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
当今世界上的高等教育体制以西方的模式为主,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大学也在不断发展中,也逐渐发现了自身存在的各种不足。
通过对比中西方不同的高等教育体制,我们可以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以缩小与发达国家大学的差距。
当今世界,我国成为了社会主义国家的代表,我国的高等教育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大学教育。
美国作为发达国家的以及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表,由于他的高等教育发展时间长,水平高,值得我们学习。
本文主要将把美国的高等教育体制与我国的进行比较,并从中获得启示。
从表面的大学设计以及运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比较。
(一)办学体制:美国的大学分为三类:由州政府主办的州大学和州立大学,由社会、私人财团或社会团体举办的私立大学和由社区或企业联办的社区大学,在学制上,除社区大学提供两年的课程外,州立大学与私立大学都提供了四年制的大学教育。
不同的大学有着不同的办学目的,例如,州立大学主要为了培养本科生与研究生,而社区大学一方面为社区提供各种职业性的培训,培养职业技术人才,同时为学生提供大学本科一、二年级的课程,使他们继续升入大学本科深造。
美国的高等教育层面多且相当分散,以竞争和自治高等学府为特征。
目前,美国共有大专院校4,180家左右,其中1,700多家为两年制,2,450家实行四年制。
除了1,700家左右的公立院校(由所在州、市、或县经营)以外,还有2,480家私立院校。
在美国的两年制院校中,“社区大学”占主体,对希望学习入门级或普通语言课程的新生有特别实际的意义。
而我国的大学办学体制借鉴了西方的办学模式,但是大学的类型较为单一,以公立大学为主。
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包括两个系列和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研究生教育;第二个层次是本科生教育;第三个层次是高等职业教育。
四年制的学时为大多数大学所使用,而专科,职业教育大多
数为三年。
专科教育接受学生转本科的要求,每年都有这样的考试,使得许多专科生圆了本科梦。
(二)管理体制。
美国的联邦政府不设教育部,不直接管理大学。
这一点与我国完全不同,而这一点也决定了美国大学没有统一的管理模式,非常有利于学术的自由。
政府大多数时间负责拨款,设立奖学金和支持学科开发。
而私立大学受到更少的束缚,学校的教学行政事务由校长负责,不受政府影响。
我们发现,教育部这个部门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有着相当大的影响,不仅仅在于资金,更在于其政治的管理。
大学的行政化使得高等教育出现了政府中存在的不足。
(三)自主体制。
美国的大学拥有很大的自主权,学校能够自主办学,政府也不加过问,不干涉。
具体表现在学校有权决定招生、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材选用、教师聘任等方面的事务。
这非常有利于办学效率的提高,以及大学文化的繁荣。
而在这一点上,我国的大学就做的非常不好。
办学的各个方面受到各种的影响,自主权严重缺失。
在应该由学校决定的事务上,却常常受到行政人员的干涉,使得大学背违了大学精神。
我国大学的经费来源主要是政府拨款,这就使得大学出现了学者为经费折腰的现象,政府坐拥资金,学校却无钱开展研究。
尽管处于市场经济,但是大学的竞争停留在了暗箱操作的层面。
(四)教师体制。
美国教师的聘任由系进行,大学没有固定的教师编制,按需聘用,学校不负责教师的培训提高,不提供教学用具,住房等。
教师的续聘由四个条件决定,教学经历、学历的评价;学术水平;同行认可、社区贡献。
一方面教师淘汰率相当高,另一方面为了吸引一下高水平的教师,建立了终身教授制度。
而在我国,教师为了获得高职称,时常忽略教学本职,有时甚至作假。
这仅仅是为了钱。
市场经济有利于社会,而在大学却造成了许多弊病。
且评估方式单一,受到过多的政治因素。
大学教师成了铁饭碗,许多人并非为了学术追求而教学。
(五)办学模式.美国的大学多为综合性质,大都具有专、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系列,还有形式多样的专业教育、职业教育、技术教育等,而学制含全日制、半日制、夜间学习等。
学校全面实行学分制,修满规定的学分即可拿到证书,学生不受年龄、地区、学习年限的限制。
大学允许学生跨校选修课程,大学之间互相承认学分。
在这一点,我国的大学已在不断完善当中,学分制
开始为各大学校使用,许多综合性的大学,例如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都有较好的口碑。
但是不足在于大学之间并不承认学分,不允许跨校选修课程,可以说这是一大遗憾。
另外,由于发展历史大多悠久,美国的大学能够了解国家的需要,强调学生要融入社会,参加社会实践,学校能够保持其活力。
而我国的大学像象牙塔,许多大学的学生天天在宿舍,而且学校与社会难以提供社会实践的环境与条件。
总的来说,我国的大学并非都是缺点,他们也有美国大学难以超越的优势,例如,初高中教育给予学生以更好的基础,这使学校的教育工作更好开展。
也就是说,我们一方面不可以完全照搬美国大学的模式,一方面还要不断探求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
作为处于当今中国大学环境的一部分的我,尽管我的看法难免具有偏激与幼稚性,但是在我看来,一方面,我国的高等教育应批判地吸收西方高等教育中的优点,洋为中用,看到自身的不足;另一方面,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寻求合适中国大地土壤的高等教育方式.
尽管教育应与社会需求接轨,但是我国的高等教育过度以某一专业的就业好坏来评价某一学科存在的价值,这使得大学没有达到一个很高的高度,停留在了很低的物质层面之上。
这就要求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精神应由培养一个打工者转为培养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不拘泥于物质需求的青年。
以这些年的热门职业变化为例,由最初的英语专业到后来的法律,工商管理,这些专业本身的重要性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削弱,工科院校开办文科专业,文科大学盲目开办理科专业,并非排斥大学的综合化,只是大学不应盲目扩展,若如此,对于学生,对于社会都有消极的影响。
另外,我国的高等教育中的教师制度存在着重大的问题。
其最主要的缺陷在于职称制。
教师的水平单纯由其发表的论文为评判标准,而真正的学术并不会有那么多的论文可以发表,这一方面导致教师为了教授或副教授的职称浪费大量时间研究或造假,而另一方面,由于教师忙于有时无意义的论文,忽略了教学,造成了教学事故。
另一点值得思考的是,是什么导致了应为人师表的教师有时为了利益而放弃师德,这不得不说是这个过度拜金的社会造成,也是我国的教育在德育方面的不足。
这些年,教育单位的行政化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
大学的行政化有两层基本含意,一是政府部门对学校管理的行政化,二是学校内部管理的行政化。
政府部门对学校管理方面的行政化,是指过多地以行政方式,干预学校的工作,使得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受到限制。
而学校内部管理的行政化,是指学校的管理人员,以行政权力压制教授的学术权力,或者获取不应该获得的资源,使得学校的价值取向扭曲,大家都想当官,而不专心教学和科研业务。
不懂得教学的肆意干涉教学,学术的自由性难以得到保证,在这样的制度下所作出的学问难免值得让人怀疑其是否真正有价值。
而本应专心教学的,为了政治上的利益,放弃人格,放弃师德,为了一官半职,忽略教学,忽略学术。
这两者导致的同一后果就是整体大学水平的下降,对社会有重大消极影响,更甚者导致国家科技文化水平的落后,国民素质的下降。
最后一点,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学生的德育方面做得很差。
许多学生在进入大学后,有些人进入学生会成为大学内的官僚主义者;有些人放弃了自己的理想,碌碌无为;有些人一心向学,最终却发现国内的学术为政治所把权;有些人丧失了最基本的道德,做了许多见不得人的勾当;而那些本性为善者迷失在了大学里。
高等教育最终达到的目标是:一、能够真正地为社会做出贡献,不仅仅在于科技,更在于文化;二、能够培养出真正有思想,有胆识的、有能力的大学生,而不仅仅在于培养有技术而没有文化的技术工人。
三、能够达到真正的学术自由、思想自由,去除行政化。
如果能做到这三点,大学教育才是真正的有意义,有存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