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交际中不合语法现象及成因分析
高中英语语法错误的常见原因与解决方法
![高中英语语法错误的常见原因与解决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63fab82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6b.png)
高中英语语法错误的常见原因与解决方法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语法错误是许多高中生常常遇到的问题。
这些错误可能会导致理解困难、交流障碍,甚至影响到整体的语言表达能力。
本文将探讨高中英语语法错误的常见原因,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法,帮助学生改善语法水平。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高中英语语法错误的一些常见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学生对英语语法规则的理解不够透彻。
英语语法规则相对复杂,学生可能会混淆不同时态、语态、句型等。
此外,学生可能会受到母语的干扰,将母语的语法规则错误地应用到英语中。
第二个原因是缺乏语法练习的机会。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语法练习往往被较少关注。
学生可能只在考试前才会做一些语法练习题,而平时缺乏机会进行系统性的语法训练。
这导致了学生对于语法规则的掌握程度不够牢固。
第三个原因是学生对于语法错误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可能更加关注词汇和口语表达,而忽视了语法的重要性。
他们可能认为语法错误并不会对交流产生太大的影响,因此对于语法错误容忍度较高。
面对这些常见原因,我们可以采取一些解决方法来改善高中英语语法水平。
首先,学生应该加强对英语语法规则的学习和理解。
可以通过阅读语法书籍、参加语法课程等方式来提高对语法规则的掌握程度。
同时,学生也可以积极向老师请教,解决自己在语法上的疑惑。
其次,学生应该增加语法练习的机会。
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做一些语法练习题,加深对语法规则的理解和运用。
同时,可以参加语法训练班或者组织语法学习小组,与同学们一起进行语法练习,提高语法水平。
另外,学生应该提高对语法错误的重视程度。
语法错误可能会导致理解困难和交流障碍,因此学生需要明确意识到语法的重要性。
可以通过反复练习、纠正错误、听取他人的建议等方式来改善自己的语法水平。
此外,学生还可以利用一些辅助工具来提高语法水平。
例如,可以使用语法检查软件来帮助自己找出语法错误,并及时进行修改。
同时,可以利用在线语法学习网站或手机应用程序来进行语法学习和练习,提高语法水平。
语言不规范现象
![语言不规范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e77b99d1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c4.png)
播音员主持人语言不规范现象一、语言不规范现象(一)语音不正确这里所说的语音不正确,就是播音员主持人“念错字”“说错字”的问题。
分析一下,有些是不知道正确发音读错,有些是知道正确发音,在“拿不准”的情况下按照自己的习惯发音;有的表现为将字的声母读错,有的表现为将字的韵母读错,有些表现为把字的声调读错,有些是儿化滥用……1.不知道正确发音读错的,常常是一些“难字”:例如字形相近的错误。
1999年6月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塞浦路斯”的“浦”读“捕”。
2000年3月19日中央电视台第一套11:30播出的《中国人口》节目中,主持人将“武陟县”的“陟”读成“涉”。
2000年1月14日中央电视台第一套18:09播出的《大风车》节目动画片《西游记》的片尾,把“唐玄奘”的“奘”读成“装”。
例如“读半边”的错误。
1996年10月7日北京电视台体育新闻“威慑”的“慑”读“聂”。
1996年12月7日北京电视台体育评论员把“阴霾”读称“阴里”。
《人民政协报》2000年2月15日的文章说,东方电视台“飞跃太平洋”节目主持人将“莘莘学子”读成“xin”。
有些字并不难,但是要根据上下文决定正确发音,播音员主持人要了解相关语文知识。
例如多音字读错。
“处”有两个读音,“处分、处理、处于、处女、处罚、处方、处之泰然”等都读三声;“艺海扁舟”的“扁”读音是“偏”;“人才济济”和“济南”的“济”都读三声;“悄然”的“悄”读音是三声,1997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走近小康》读成一声;1997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屡见不鲜”的“鲜”读成了一声;1999年6月12日北京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新闻联网》“应用型人才”的“应”读成一声。
1999年12月16日中央电视台第一套13:15《爱我中华》节目中,主持人将“泰山封禅”的“禅”读成“缠”。
语法中的语法错误分析
![语法中的语法错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407c30f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56.png)
语法中的语法错误分析在语法学中,语法错误是指在语言表达中出现的语法不正确的用法或结构。
语法错误会导致句子不流畅、不通顺,严重的甚至会使句子的意思产生歧义。
本文将从句子结构、词性搭配和时态使用三个方面来分析常见的语法错误。
一、句子结构错误在句子结构方面,常见的语法错误包括主谓不一致、主语缺失、从句结构混乱等。
1. 主谓不一致主谓不一致指的是主语与谓语动词在单复数上不一致,造成语法错误。
例如:"He play basketball",正确应为"He plays basketball"。
2. 主语缺失主语缺失指的是句子中没有明确的主语,导致句子不完整。
例如:"Walked to the park",应为"I walked to the park"。
3. 从句结构混乱从句结构混乱指的是在复合句中从句的连接词、顺序或语态使用不当。
例如:"He said me that he is late",应为"He told me that he is late"。
二、词性搭配错误词性搭配错误是指在句子中,词语之间的搭配不正确,导致语法错误。
常见的错误包括动词搭配、形容词搭配和介词搭配等。
1. 动词搭配错误动词搭配错误主要体现在动词的时态、语态和宾语的选择上。
例如:"He have a coffee",应为"He has a coffee"。
2. 形容词搭配错误形容词搭配错误主要体现在形容词与名词、副词或动词的搭配上。
例如:"He is very happyly",应为"He is very happy"。
3. 介词搭配错误介词搭配错误主要体现在介词与名词、动词或形容词的搭配上。
例如:"He is interested with playing basketball",应为"He is interested in playing basketball"。
语言逻辑混乱的原因
![语言逻辑混乱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cdd4fb5f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04.png)
语言逻辑混乱的原因1. 思绪混乱呀,就像一团乱麻。
比如说,你正讲着一件事,突然跳到另一件毫不相干的事上去了,这能不乱吗?就像我那次,本来在说今天吃了啥好吃的,一下子就扯到昨天看的电视剧去了。
2. 缺乏条理呗,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
好比写作文,没有个明确的结构,一会儿写这儿一会儿写那儿,那肯定乱套呀!我朋友写个计划就是这样,完全没个先后顺序。
3. 紧张焦虑也会导致语言逻辑混乱呀,一紧张脑子都空白了,还能有条理地说话?就像考试的时候,一紧张连最简单的问题都答得乱七八糟,我自己就有过这样的体验!4. 知识储备不足呀,肚子里没货,说出来的话能不乱吗?就好像让一个没学过数学的人去讲数学题,那不是瞎说一气嘛!我见过有人不懂装懂地讲一个专业知识,结果说得乱七八糟的。
5. 注意力不集中呗,一边说话一边想别的。
就跟上课走神似的,老师讲的啥都没听进去,回答问题肯定乱呀!我有时候就是,别人跟我说话我却在想别的事。
6. 情绪激动的时候也容易乱呀,生气或者兴奋过头了。
就像吵架的时候,哪还顾得上什么逻辑呀,都是脱口而出!我见过有人高兴得语无伦次的。
7. 思维跳跃太快啦,别人都跟不上节奏。
好比坐过山车,一下子就冲到另一个地方了,能不乱吗?我自己思维就很跳跃,经常把别人说得一愣一愣的。
8. 表达能力不行呀,心里想的表达不出来。
就像有一幅美丽的画,却画不出来一样可惜呀!我有个同学就是,心里明白但就是说不清楚。
9. 没经过思考就说话,那不乱才怪呢!就像不打草稿就写文章,肯定漏洞百出呀!我有时候就会这样,脱口而出后才发现说得乱七八糟。
10. 受外界干扰太多啦,一会儿一个动静,能不乱吗?就好像在闹市中读书,怎么能读得进去呀!我在嘈杂环境中说话就容易逻辑混乱。
我觉得呀,语言逻辑混乱真的得重视,不然别人都听不懂你在说啥,多影响交流呀!。
造成英语句子意思不连贯的几个主要原因
![造成英语句子意思不连贯的几个主要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225a6c31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f9.png)
造成英语句子意思不连贯的几个主要原因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我们时常会遇到句子意思不连贯的情况。
这可能会给我们的交流造成很大的困难,因此我们需要了解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以便更好地避免和解决这些问题。
1. 语法错误
语法错误是造成英语句子意思不连贯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语法错误包括错误的主语-谓语一致、错误的时态、错误的冠词使用等等。
这些错误可能会导致句子缺乏逻辑性和连贯性,造成读者或听者的困惑。
2. 词汇不当
词汇不当也是造成英语句子意思不连贯的常见原因之一。
如果我们使用了不恰当的词汇或词汇用法,可能会导致句子的意思不清晰或甚至与我们的意图相反。
此外,如果我们使用了过于复杂或生僻的词汇,读者或听者可能无法理解我们的意思。
3. 句型结构不当
句型结构不当也可能会造成英语句子意思不连贯的问题。
如果我们使用了过于复杂或混乱的句型结构,可能会让读者或听者感到困惑和不知所措。
因此,在编写句子时,我们应该尽量使用简单和清晰的句型结构,这样读者或听者就能更容易地理解我们的意思。
4. 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也可能会造成英语句子意思不连贯的问题。
由于英语是一门全球通用的语言,不同的文化背景可能会导致我们对某些词汇或
句子的理解存在差异。
因此,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我们应该尽可能地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以避免造成意思不连贯的问题。
总之,造成英语句子意思不连贯的原因有很多,但通过了解和避免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英语交流,并有效地传达我们的意思。
英语中不合逻辑的语用现象
![英语中不合逻辑的语用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ef40bc06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01.png)
英语中不合逻辑的语用现象在英语中,有一些不合逻辑的语用现象:1. 歧义:有些词或短语在不同上下文中会产生歧义,导致理解上的困惑。
例如,单词"left"既可以表示"剩下的",也可以表示"左边的"。
因此,句子"For the party, there are only five cakes left"可以被理解为"派对上只剩下五块蛋糕",也可以被理解为"派对上只有五块蛋糕是属于左边的",造成语义上的混淆。
2. 矛盾的修饰词:有时候,修饰词的使用与句子的意思相矛盾。
例如,"She is incredibly lazy"表示她非常懒惰,然而,如果说"She is incredibly hardworking"则表示她非常勤奋。
在这两个例子中,修饰词的使用与所表达的含义相反,产生了逻辑上的矛盾。
3. 反讽:反讽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于表达与字面意思相反的含义。
例如,当一个人做了令人震惊的事情时,我们可能会说:"Well, that was clever!"(嗯,真聪明!)。
这里的表面意思是称赞他聪明,但实际上是在讽刺他的愚蠢。
4. 非常用法:有时候,为了表达强烈的情感或夸张的效果,人们会使用非常规的用法。
例如,"I'm so hungry, I could eat a horse!"(我饿得可以吃一匹马!)这种用法在字面意义上是不合逻辑的,但是在表达对饥饿的描述时,它产生了夸张的效果。
这些不合逻辑的语用现象在英语中是常见的,因为语言往往是灵活和多义的。
理解和运用这些现象可以使语言更具有表达力和幽默感。
语言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语言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c5b3be8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2d.png)
语言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语言是人类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但常常会出现各种问题,如语法错误、措辞不当、口语表达不流利等。
本文将探讨语言中的常见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法。
一、语法错误语法错误是使用语言时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不正确的语法会导致信息传达不准确,严重影响沟通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语法错误及解决方法:1.主谓一致错误主谓一致是指主语与动词在人称和数上保持一致。
例如:The girl walks to school.(正确) The girl walk to school.(错误)解决方法是要确保主语与动词在人称和数上保持一致。
2.动词时态错误动词时态错误是指在使用动词时,时态使用不当。
例如:I go to the school yesterday.(错误) I went to the school yesterday.(正确)解决方法是要根据具体语境和时间要求,正确选择动词的时态。
3.冠词错误冠词错误是指使用冠词不当,导致表达含义的混淆。
例如:I want a apple.(错误) I want an apple.(正确)解决方法是要正确使用"a"和"an",根据后面单词的发音选择使用。
二、措辞不当措辞不当是指在使用语言时,用词不准确或不恰当,造成误解或表达不清晰。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措辞问题及解决方法:1.词义模糊词义模糊是指使用词语时,不清楚其具体含义,导致理解障碍。
解决方法是要充分了解词语的准确含义,并根据上下文选择合适的词语。
2.用词贫乏用词贫乏是指词汇量不够丰富,导致表达时使用相同或类似的词语。
解决方法是要积极扩大词汇量,学习并运用更多的同义词及表达方式。
3.表达含糊表达含糊是指在语言表达中,语气不明确或措辞随意,导致信息传达不明确。
解决方法是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避免模棱两可或含混不清的表达方式。
三、口语表达不流利口语表达不流利是指在口头交流中,思维和语言无法快速匹配,导致表达不连贯、语句结构混乱等问题。
口语中的语法错误解析
![口语中的语法错误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e9d8caf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1d.png)
口语中的语法错误解析在日常口语交流中,我们常常会犯一些语法错误。
虽然这些错误可能影响了我们的表达准确性,但它们却是我们掌握语言过程中的一部分。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口语中常见的语法错误,并解析其原因和正确的表达方式。
1. 语序错误语序错误指的是句子中单词或短语的顺序与语法规则不符。
在英语中,通常遵循主语-谓语-宾语的语序,但在口语中,我们有时会打乱这种顺序。
例如,我们可能会说:“Yesterday I went to park”, 而正确的表达方式应该是:“I went to the park yesterday”。
语序错误通常是因为我们在思维和表达之间出现了断裂,或者受到母语语法的影响。
2. 动词时态错误动词时态错误是口语中常见的错误之一。
我们有时会在句子中使用错误的时态,导致表达不准确。
例如,我们可能会说:“I am go to the store”,而正确的表达方式应该是:“I am going to the store”。
这种错误通常是因为我们在表达时没有注意动词的时态规则。
为了避免这种错误,我们需要更加熟悉各种时态的用法,并在口语交流中加以应用。
3. 主谓一致错误主谓一致错误是指主语和谓语之间的不一致。
例如,我们可能会说:“The students is studying”,而正确的表达方式应该是:“The students are studying”。
这种错误通常是因为我们没有在口语交流中注意到主谓一致的规则。
为了避免这种错误,我们需要注意主谓之间的关系,并根据主语的单复数形式来选择正确的谓语动词。
4. 冠词错误使用错误的冠词是口语中常见的错误之一。
例如,我们可能会说:“I want a apple”,而正确的表达方式应该是:“I want an apple”。
这种错误通常是因为我们没有准确掌握冠词的用法。
为了避免这种错误,我们需要了解不同情况下冠词的用法规则,并在口语交流中适当运用。
中国英语学习者言语交际中语用失误之研究
![中国英语学习者言语交际中语用失误之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8a17f40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0d.png)
中国英语学习者言语交际中语用失误之研究中国英语学习者言语交际中语用失误之研究引言:在全球化和英语国际地位的背景下,英语已成为国际交流中最为广泛使用的语言之一。
中国学习者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语用失误的问题。
语用失误在言语交际中常常导致误解、不适当的回应和不成功的社交互动。
本文旨在研究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言语交际中常见的语用失误,并探讨其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常见的语用失误1. 礼貌用语失误中国学习者常常受到中文礼貌用语的影响,在英语交际中过度使用或缺乏使用。
例如,他们可能在不恰当的场合下使用“谢谢”或“对不起”,或者未能用适当的礼貌用语表达谢意或道歉。
2. 语气和语调失误中国学习者在语气和语调上的失误可能导致信息的误解或不适当的言辞。
他们可能过度表达或缺乏表达情感的能力,或者使用不适当的语气和语调来表达观点。
3. 不恰当的指代中国学习者在使用代词时常常出现指代不明确或错误的情况。
他们可能未能清楚地指代先前提到的人或物,这导致交流的不连贯或误会。
4. 社交礼仪失误在跨文化交际中,中国学习者可能不熟悉或不理解英语国家的社交礼仪,导致社交交往上的困惑。
例如,他们可能在社交场合中不懂得适当地使用眼神接触、身体语言或笑声。
二、语用失误的原因1. 第一语言的干扰中国学习者在使用英语时通常会受到母语中语言习惯的影响。
他们可能会将中文的语用习惯直接应用于英语交际中,从而导致语用失误。
2. 文化差异英语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语言,不同文化背景的学习者可能面临跨文化交际困难。
中国学习者可能不熟悉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导致语用失误的发生。
三、解决语用失误的方法1. 语用教学的重视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注重语用教学的重要性,并在课堂中引入与语用有关的话题和活动。
通过模拟真实的语境和情境,学习者可以增加对英语交际中语用规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文化意识的培养学习者需要通过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和习俗,增强对语言背后文化含义的理解。
现代汉语的常见语法错误及改正技巧
![现代汉语的常见语法错误及改正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c3a4b420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99.png)
现代汉语的常见语法错误及改正技巧在我们日常的写作和口语交流中,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语法错误。
这些错误可能是因为我们对于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不熟悉,也可能是因为粗心大意或者盲目追求表达的简洁性而忽略了语法的正确性。
本文将从常见的语法错误入手,并提供相应的改正技巧,帮助我们校正这些错误,提升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主谓不一致主谓不一致是一种常见的语法错误,指的是主语与谓语动词在人称、数、时态等方面不相一致。
这种错误可能会导致句子不通顺、不符合语法规则。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主谓不一致错误及其改正技巧:1. 例句:他们喜欢跳舞是因为它使她们开心。
改正:他们喜欢跳舞是因为它使他们开心。
2. 例句:每个学生都需要准备好他的材料。
改正:每个学生都需要准备好自己的材料。
改正技巧:- 当主语为第三人称单数(he、she、it)时,谓语动词要加上“-s”或“-es”。
- 当主语是复数时,谓语动词不加“-s”或“-es”。
- 当主语是“每个”、“任何”、“所有”等表示单数概念的词语时,谓语动词也要用单数形式。
二、名词性错误名词性错误主要包括名词单复数错误、名词性从句错误等。
这些错误可能导致句子语义不明确,表达不准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名词性错误及其改正技巧:1. 例句:他告诉我有很多信息是有用的。
改正:他告诉我有很多信息是有用的。
2. 例句:我喜欢听音乐和看电影是因为它们能够放松我。
改正:我喜欢听音乐和看电影是因为它们能够放松我。
改正技巧:- 当名词与数词、每个、许多、几个等词一起表示复数时,名词要用复数形式。
- 当名词性从句作为句子的主语、宾语、表语等成分时,要根据从句的情况来确定主谓一致。
三、动词时态错误动词时态错误是指在句子中使用了错误的动词时态,这可能会导致句子的语义不准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动词时态错误及其改正技巧:1. 例句:我昨天去了超市买了一些水果。
改正:我昨天去超市买了一些水果。
2. 例句:他对这个问题有了很多了解。
浅析语法非正确使用的原因及对英语交流的影响
![浅析语法非正确使用的原因及对英语交流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3c28129d84868762caaed563.png)
浅析语法非正确使用的原因及对英语交流的影响【摘要】随着英语的日益普及以及中国国际化步伐的进一步加深,能够熟练的使用英语交流已逐渐成为一项必备的基本素质。
然而中国人在用英语交流时也会时常发现一些障碍,比如词不达意或者是误解信息。
造成这种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有:词汇贫乏,口音严重,听力能力弱,对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了解甚少,以及语法的非正确使用等。
本文将主要分析语法非正确使用的原因及其对使用英语交流的影响,并探究解决语法非正确使用及其消极影响的途径。
【关键词】英语交流;语法的非正确使用;消极影响引言任何一种语言得以产生的现实和根本动机都是交流,而任何一种语言必不可少的部分都是词汇和语法。
词汇使一种语言得以在同一时空或者是非同一时空的进行单向的或者是双向交流的两个人或多个人心中锁定一个或者是多个特定的对象。
词汇量越大能够进行交流的范围越广。
英语基础词汇有3000个左右,掌握了这些词汇便能进行一些日常交流。
语法是语言的另一个重要部分,能使人们心中锁定的对象间发生作用从而产生意义。
它起着框架式支撑作用,能够使庞大的词汇堆构成许多意群建筑。
在实际交流中使用非正确的语法,会使词汇不能按照说话者想要传达的意义进行串联,造成交流障碍。
以Chomsky为代表的心理语言学派认为广义的语法是人类先天具有的一种内在机制。
通过后天学习或刺激能唤醒该机制。
一.产生语法非正确使用现象的原因语法的非正确使用包括两个方面。
其一是语法的错误使用,即表达过程中使用的语法与标准语法结构不符。
比如句子”I want a dog.” 符合标准语法,而句子“I a dog want.” 则不符合。
其二是语法使用不符合母语习惯,属于语用失当,即使用的语法结构本身没有错误,但习惯上却不那么用。
比如句子“I think y ou are not right.” 为主语加谓语动词再加上宾语从句的主谓宾结构,但在英语国家的人并不这样说。
他们会说”I don’t think you are right”,因为英语里否定成分会习惯性地提前来实现句义否定。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与对策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3688721e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41.png)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与对策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与对策在全球化的今天,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沟通方式。
然而,由于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跨文化交际中经常会出现语用失误,给沟通双方带来一定的困扰和不便。
本文将从语用失误的定义与类型、分析原因和对策等多个方面来探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一、语用失误的定义与类型语用失误指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使用者对目标语言的语用规则不熟悉,导致与原语言所表达的含义不同的信息传达过程。
语用失误的类型分为四类:(1)错用语用规则;(2)选择不当的语用策略;(3)未恰当运用常用语;(4)意图不明确。
其中,错用语用规则指的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使用者将自己母语的语用规则错误地应用到目标语言中。
比如,很多英语学生在学习中文的时候,会不自觉地采用英语中的“尊重性语言”来表达敬意和礼貌,这往往会在中国人的眼中显得过于生硬和冷淡。
选择不当的语用策略是指使用者在跨文化交际中选择不适当的语用策略导致了沟通不畅。
比如,在西方国家中,使用直接的语言表达对方的错误或不满是非常常见的,但在华人社会中,这种做法会被认为是不礼貌和失礼的。
未恰当运用常用语是指使用者在跨文化交际中,未能恰当地运用目标语中常见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导致信息传达不清楚。
比如,日本人在主动表达自己的意见时,通常会使用含糊不清的表达方式,这容易让他们的外国朋友误解他们的意思。
最后,意图不明确是指在跨文化交际中,无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图,从而造成语用失误。
比如,一些母语非英语的学生在申请留学时,由于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导致申请被拒或错过最佳的申请时间。
二、分析语用失误的原因产生语用失误的原因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文化差异;二是语言差异。
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不同的人群对于同一事物可能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和态度。
比如,在中国,长辈和上司通常被视为更加重要和值得尊重的人物,而在西方,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则更受到重视。
收集语言交际中不合语法的现象并分析其在交际中流行的原因
![收集语言交际中不合语法的现象并分析其在交际中流行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1cff4336376baf1ffc4fad47.png)
收集语言交际中不合语法的现象并分析其在交际中流行的原因语言是我们每个人每天必须会接触到的事物,无论是口语还是手语亦或是身体语言,总而言之离开语言我们几乎无法生存于这个社会。
然而,正是由于它的广泛应用性,很多问题也由此而产生,其中一个就是语言的表达不合语言原来的语法。
这个问题在网络语言上尤为突出。
随着中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几乎覆盖了整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更多的是通过手机或者电脑等电子产品,这为网络语言的出现做了很大贡献。
网络语言中出现了种种陌生的语言现象,如大量的新词、自造词,表达的方式随意自由,语义的变异等,它脱胎于现代汉语,超越了现代汉语的常用语法规则,对现代汉语造成了一种冲击。
比如有段时间我的口头禅就是“…..的说”,说话时常就是“我现在好无聊的说”、“我在吃饭的说”,但实际上“的说”放在句尾并没有任何含义,也不符合句法结构;还比如说话的时候会把宾语和谓语的位置互换,比如原来问吃饭这件事情我们会说“你吃饭了没”,而如今一般都会说“你饭吃了没”等等之类的。
其次就是网络语言的使用随意自由,言语的组织搭配往往打破语法规则,违背语法规范。
如:“她很淑女”、“她很灿烂”、“他很生活”、“他很中国”等。
这些都是不符合语法规范的。
按传统语法规律,汉语的副词是不能修饰名词的。
所以副词“很”不能修饰名词。
还有生活中不合语法的现象很常见的由成语、俗语等改变而来的广告词,当然平时在与他人交流过程中,我们不经意间所造成的语法错误。
例如语义用错。
这包括词义轻重不分、词义范围大小不分、词语适用范围弄错等。
以前语文试卷上出现过这么一句话:“这种鼓吹有钱便是万能的说法,简直是不刊之论。
”其中不刊之论是望文生义,将“不刊之论”理解为不可发表的言论了。
而“刊”是“削除的意思”,“不刊之论”即不可更改不可磨灭的言论,这里显然是用反了,应改为“荒谬言论”。
那么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有哪些呢?首先,现实生活中为了便于交流或适应某种需要,于是不合语法的现象开始出现。
不合语法
![不合语法](https://img.taocdn.com/s3/m/a30c0f691ed9ad51f01df24f.png)
生活中语言交际之不合语法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社会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随着时代的发展,语言在生活中的运用也变得越来越“灵活”,由此产生了许多不合语法的现象。
对流传了几千年的汉语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一.不合语法之倒装。
“你饭吃了吗?”中午、傍晚,我们见到熟人的时候,经常会这样彼此问候,“干什么啊你”有时候我们会用这句话对周围人的行为表示不满,“我都急死了快”我们还经常使用这句话表达我们内心的急切。
这些语言在生活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甚至很多人认为这些语言的使用是理所当然符合常理的。
但是,我们仔细地去分析一下,这几个句子的语法真的正确吗?我们发现,正常的语序应该是“你吃饭了吗”,“你干什么啊”,“我都快急死了”。
每个句子中都有某一个成分被提前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我认为,句子的某些成分提前之后,会对提前的成分起到强调作用,使说话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更加地清晰明了。
二.不合语法之搭配随意生活中,我们在形容人的时候,经常会说“你很淑女”,“你很生活”,由此形成一种副词+名词的结构。
其实在汉语的语法结构中,这种搭配形式是不存在的,副词“很”并不能修饰名词。
很显然,这些词语搭配都是不合语法规范的。
但是,为什么生活中会有这么多人不采用副词+形容词的结构修饰人,而是采用副词+名词的结构呢?我认为,即使采用副词+形容词的形式,我们同样可以表达出相同的意思。
我们发现,搭配随意往往出自于年轻人之口或笔下,年轻人富于创新知识,反对保守,往往会创造出新的词语搭配,说的人多了,自然而然地就流行起来了。
三.不合语法现象之省略“不要忘了伊妹儿我”,在这句话中,我们可以判断,这句话按正确的语法表达应该是“不要忘了发伊妹儿给我”。
出现这种情况,我认为可能是英语表达“Don’t forget to E-mail me”de 语序起了干扰作用。
四.不合语法现象之英汉混合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的学习越来越普及,我们在汉语的运用过程中受到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为什么有些英语句子语法不通
![为什么有些英语句子语法不通](https://img.taocdn.com/s3/m/df0ae010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4f.png)
为什么有些英语句子语法不通其中最明显的有以下两个方面:1.一些被动方式对于接受信息加入了明显没有必要的障碍;2.有些方式没有考虑到中英文在语言方面上的差异造成的。
而这两方面反映到具体的阅读英语能力上表现为很多学生读到一个复杂一点的英语句子不能立刻反映出这句话的意思,即使这句话中的单词都认识的情况下,也不能通过一遍阅读出这句话的整体意思。
其实,这都是对于被动式接受信息的能力没有掌握造成的。
一、传统阅读方式的过程剖析在学校里,很多老师传授的阅读句子的方法往往是通过分析英语句子的语法结构来帮助理解句子的意思。
也就是说,当看到一个复杂的英语句子而不能理解句子意思时,首先要分析出句子的主要成分。
主语、谓语和宾语;以及其他相关的修饰成分修饰词或是修饰从句。
再根据主次意思,按照分析出的复杂结构,把每个分句的意思拼装成整句话的意思去理解。
比如以下这个例子:例句1:The airline industry is cutting its lowest discount fares more widely,more substantially,and earlier this year than it normally does at the end of the summer,a time when travel usually decreases and the industry uses some lower fares to attract passengers.按照我们刚才所说的过程,传统的理解方式会通过以下两个步骤:1.分析这句话的语法结构。
The airline industry(主语)is cutting(谓语动词)its lowest discountfares(宾语)more widely,more substantially,and earlier this year(比较级more…than…结构)than(连词than引导的一个并列句)it normally does at the end of the summer,a time when(when 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travel usually decreases and the industry uses some lower fares to attract passengers.2.在清楚了整个句子的语法结构后,对各个语法结构进行翻译,最后再把意思整合到一起理解。
语法错误的常见原因与纠正方法如何避免常见的语法错误
![语法错误的常见原因与纠正方法如何避免常见的语法错误](https://img.taocdn.com/s3/m/bd0c2021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c5.png)
语法错误的常见原因与纠正方法如何避免常见的语法错误语法在英语学习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经常出现语法错误会影响我们的写作和交流能力。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语法错误原因,并提供相应的纠正方法,以帮助读者避免这些错误的出现。
一、主谓不一致主谓不一致是造成语法错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主谓不一致指的是主语与谓语动词在人称、单复数、时态等方面不匹配。
例如,“The book on the table were interesting.” 在这个例子中,主语“The book” 是单数形式,而谓语动词“were” 却是复数形式,造成了主谓不一致的错误。
要避免主谓不一致的错误,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确保主语与谓语动词在人称、单复数、时态等方面保持一致。
例如,如果主语是单数形式,谓语动词应该用单数形式。
同样地,如果主语是复数形式,谓语动词应该用复数形式。
2. 注意特殊情况,如集体名词和不可数名词。
集体名词在形式上是单数,但在意义上表示一个群体,因此谓语动词通常是复数形式。
不可数名词既没有复数形式,也没有单数形式,因此谓语动词需要用单数形式。
二、缺少主谓宾完整结构缺少主谓宾完整结构也是常见的语法错误之一。
主谓宾完整结构指的是一个句子中包括主语、谓语动词和宾语,并且它们之间的关系清晰明了。
例如,“He eat.” 这个例子中缺少了宾语,使得句子不完整。
为了避免缺少主谓宾完整结构的错误,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确保句子中包含主语、谓语动词和宾语。
主语是句子的主导者,谓语动词表示主语的动作或状态,而宾语是动作的承受者或影响者。
2. 确保主谓宾之间的关系清晰明了。
主谓宾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致的,不能出现混淆或不明确的情况。
三、时态与语态错误时态和语态错误也是常见的语法错误之一。
时态错误指的是句子中的动词时态与上下文不一致,而语态错误是指句子中动词的语态与表达的意思不符。
例如,“I have a headache yesterday.” 这个例子中,动词的时态使用错误。
中文语法中的常见错误及改正方法
![中文语法中的常见错误及改正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4ce9343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26.png)
中文语法中的常见错误及改正方法中文作为我们的母语,我们每天都在使用它进行交流和表达。
然而,由于习惯和不注意,我们常常在语法上犯一些错误。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文语法中常见的错误,并给出相应的改正方法。
一、句子成分搭配错误句子成分搭配错误是经常出现的问题之一。
比如,有些人会把“对于”和“对”混淆使用,导致句子意思不清晰。
正确的用法是“对于”表示一种态度或观点,而“对”则表示一种动作或行为。
另外,一些人在使用“跟”和“和”时也容易混淆。
正确的用法是“跟”表示主体之间的关系,而“和”表示主体之间的并列关系。
二、词语搭配错误词语搭配错误是造成语法问题的另一个常见原因。
比如,有些人在使用动词时,不注意与它所搭配的宾语或补语之间的搭配关系。
例如,错误的说法是“听一声音”,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听到一声音”。
另外,有些人在使用形容词时,也容易出现搭配问题。
例如,错误的说法是“高大了建筑物”,正确的说法应该是“高大的建筑物”。
三、主谓一致错误主谓一致错误也是我们使用中文时常见的一个问题。
在句子中,主语和谓语之间必须保持一致。
例如,错误的说法是“他们每人都带着自己的行李”,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他们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行李”。
四、动词时态错误动词时态错误是中文语法中另一个常见问题。
有些人在使用时态时不够准确,导致句子表达不清楚。
例如,错误的说法是“我昨天去商店买书”,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我昨天去商店买了书”。
另外,有些人在使用时态时容易混淆。
例如,“我开着车去了北京”和“我开车去北京”表达的时间点是不同的。
五、词序错误词序错误也是中文语法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有些人在句子中的词序上容易出错,导致句子意思不明确。
例如,错误的说法是“我很喜欢看书小说”,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我很喜欢看小说书”。
六、用词不当使用不当的词语也会导致语法问题。
有些人在使用形容词和副词时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例如,错误的说法是“我很完全同意你的观点”,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我完全同意你的观点”。
语言中常见的错误和解决方法
![语言中常见的错误和解决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ffe6ad7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04.png)
语言中常见的错误和解决方法语言是人们交流的工具,但在使用语言时常常会出现一些错误。
这些错误可能导致信息传递不准确,影响表达的效果和理解的准确性。
为了避免这些错误,我们需要了解常见的语言错误并学会相应的解决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语言错误,并提供解决方法。
一、语法错误语法错误是使用不正确的语言结构和规则。
常见的语法错误包括主谓不一致、动词时态错误、单复数形式不一致等。
这些错误会导致句子结构不通顺,理解起来困难。
解决语法错误的方法是多读多写,提高对语法规则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可以使用语法书籍和在线资源进行学习,也可以通过参加语言培训班提升自己的语法水平。
二、拼写错误拼写错误是在书写单词时出现的错误。
常见的拼写错误包括字母顺序不正确、字母缺失、字母重复等。
这些错误会使文本难以阅读和理解。
解决拼写错误的方法是注意细节,多加练习。
可以通过拼写游戏、拼写练习册等方式提高自己的拼写能力。
在写作时可以使用拼写检查工具进行核对和纠正。
三、词义混淆词义混淆是使用词语时产生的错误。
常见的词义混淆包括用词不当、使用近义词错误等。
这些错误会使文本的意思产生误解。
解决词义混淆的方法是扩充词汇量,了解词语的准确含义和用法。
可以通过多读书、多看电影等方式积累词汇。
在写作时可以使用在线词典和词汇表进行查询和参考。
四、语言风格不合适语言风格不合适指的是在不同场合使用不当的语言风格。
比如在正式场合使用口语化的表达,或者在非正式场合使用过于正式的语言。
这些错误会导致交流的不适应和疏远。
解决语言风格不合适的方法是了解不同场合的语言要求,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语言风格。
可以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表达方式来提升自己的语言水平。
五、语气不明确语气不明确指的是在表达时没有明确的态度和情感。
比如使用含糊的词语和措辞,让人难以理解自己的观点和意图。
解决语气不明确的方法是提高表达能力和表达技巧。
可以通过训练自己的逻辑思维和思考能力,更清晰地组织自己的语言。
英语语法歧义现象成因与避免方法探究
![英语语法歧义现象成因与避免方法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0ef5a83d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e9.png)
英语语法歧义现象成因与避免方法探究一、英语语法歧义现象成因英语语法歧义是指在英语句中,由于语法结构的某些特点,使句子的意思容易受到歧义的影响。
原因有以下几点:1、双重否定。
英语中有一种双重否定,即不只使用一个否定词,而是使用两个否定词,例如:I don't know nothing。
这种双重否定容易造成歧义,因为它可以表达两种不同的意思:一种是表达不知道任何事情,另一种是表达不知道某件事情。
2、模糊词。
英语中有很多模糊词,例如:all, maybe, sometimes等等。
这些模糊词容易导致语义的模糊,从而造成歧义。
3、混用不同语言。
人们在英语句子中常常混用不同语言,例如把汉语词语放在英语句子里,或者把英语词语放在汉语句子里,这种做法会使句子的意思变得模糊,从而容易产生歧义。
4、拼写错误。
英语有时会因为拼写错误而产生歧义,例如:She is a nice girl(她是一个好姑娘),She is an ice girl(她是一个冰姑娘),这两句话的意思完全不同,因为一个字母的拼写错误而造成歧义。
二、避免英语语法歧义的方法1、避免双重否定,尽量使用简洁的英语句子,避免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否定词,以免造成歧义。
2、尽量避免使用模糊词,如all, maybe, sometimes等等,使用更精确的词语,以免句意模糊,容易产生歧义。
3、尽量避免混用不同语言,把汉语词语放在英语句子里,或者把英语词语放在汉语句子里,这种做法容易产生歧义。
4、正确拼写,准确拼写英语单词,以避免由于拼写错误而造成的歧义。
综上所述,英语语法歧义的成因主要有双重否定、模糊词、混用不同语言以及拼写错误等,要避免英语语法歧义,可以采取避免双重否定、尽量避免使用模糊词、尽量避免混用不同语言以及正确拼写等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交际中不合语法现象及成因分析
语言是一门交际艺术,影响交际最主要的是语言的表达,表达的恰当与否,这还涉及语法。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我们日常交际中,不合语法的现象数不胜数。
其中网络语言就是最典型的案例。
伴随互联网的出现,网络语言应运而生,它的发展势头强劲,出现了种种陌生的语言现象,如大量的新词、语素出现,表达的方式随意自由,语义的变异等,网络语言脱胎于现代汉语,超越了现代汉语的常用语法规则,出现了种种变异的语法现象,对流传几千年的汉民族共同语构成了强大的冲击。
首先就是网络语言中出现了与常规的现代汉语不符的语序。
例如:1.省略:“楼主,说你也太吧!”。
看到这个眼熟的句子,想必大家都会会心一笑。
在这个句子中,因为省略了必要成分而出现了句法错误,这种现象在网络语言中是较为普遍的,尤以缺少谓语最为多。
又如:“我今天下午你那里。
”、“你这个人太实在,为什么真话呀!”。
其中这两个句子就是因为缺少了谓语“去”和“说”而导致句法错误。
2.倒装:“郁闷呀,我现在。
”、“找个幽默的北京人聊天会儿。
”、“我都急哭了快!”、“你饭吃了吗?”。
这几个句子在我们生活中出现的频率是最高的,甚至于我们都认为是理所当然,但仔细去分析,就会发现每个句子某些句子成分被提前了,因而出现了语法错误。
还有比较经典的就是出现了奇特句式。
前段时间流行一时的一种句式是“⋯⋯的说”,这种句式成为了人们在日常交际中的口头禅,例如:“今天晚上谁去散步的说?”“我还真有点儿舍不得的说。
”但实际上“的说”放在句子末尾,并无实在意义,也不符合句法结构。
其次就是网络语言的使用随意自由,言语的组织搭配往往打破语法规则,违背语法规范。
如:“她很淑女”、“她很灿烂”、“他很生活”、“他很中国”等。
这些都是不符合语法规范的。
按传统语法规律,汉语的副词是不能修饰名词的。
所以副词“很”不能修饰名词。
和网络语言大相径庭的应该就是广告语。
且不说广告用语中的错别字、生造字五花八门,层出不穷。
就光光从语法现象去查找,就有点令人眼花缭乱了。
部分广告不遵循汉语语法,出现了诸如搭配不当、结构混乱、模糊歧义等语法错误,具体表现如下:一是在广告中有逻辑上搭配不当、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关联词语缺漏等。
如:(1)让你热焰红唇,与春争俏(奇士美化妆品);(2)蚊子死光光(雷达水性蚊子喷杀剂);这两个句子都属于逻辑上词语搭配不当。
(3)体积虽小,总是高人一筹(海尔空调);在这个句子中,“虽……总是……”构不成转折关系,应改为“体积虽小,却高人一筹”,属于典型的关联词语搭配不当或关联词语缺漏。
二是有些广告违背了汉语的构词造句规则。
下面以“又”字为例分析这一现象。
如:“豪华型双门双温风冷式冷柜,对社会又一贡献。
”(冷柜广告)这则广告中的“对社会又一贡献”应该是“对社会的又一贡献”的简写,还原全句就是“豪华型双门双温风冷式冷柜是对社会的又一贡献!”这是一个包含“是”字的判断句,其构成是:“名词性结构+是+名词性结构”;而把“对社会的又一贡献”中的“的”字省掉后,“对社会又一贡献”就不是名词性结构了。
这样一来,“名词性结构”与“名词性结构”相对称的判断语义关系就无法构成,即句子存在语法错误。
又如:“冬天的蔬菜,价格又便宜。
”(蔬菜广告)。
这可有两种不同理解。
第一种理解,由《现代汉语八百词》可知,“又”可表“另外”,若把此用例中的
“又”解释为“另外”义就讲不通了。
第二种理解,还原广告语为:“冬天你不仅能吃到蔬菜而且蔬菜的价格也便宜”,这里就出现了“又”与“而且”的混用问题。
另外就是平时在与他人交流过程中,我们不经意间所造成的语法错误。
例如:1.介词的用法错误。
“我们多么需要有更多的老师像高老师这样,把‘差班’的纪律整顿好,把‘慢班’的学习提高……”在这个句子中,“把”后面只能带名词性结构,而不能带主谓结构。
2.语义用错。
这包括词义轻重不分、词义范围大小不分、词语适用范围弄错等。
如:“这种鼓吹有钱便是万能的说法,简直是不刊之论。
”其中不刊之论是望文生义,将“不刊之论”理解为不可发表的言论了。
而“刊”是“削除的意思”,“不刊之论”即不可更改不可磨灭的言论,这里显然是用反了,应改为“荒谬言论”。
3.词色用错。
其中包括感情色彩用错、语体色彩用错等,例如:班长提出利用寒假开展尊师活动,大家纷纷附和。
其中附和是贬义词用成了褒义词了,应改为“赞成”。
另外还包括了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多余、歧义等。
面对这些铺天盖地而来的语法错误,我们是否应该去寻找其在交际中流行开来的原因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语言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这些不合语法的交际用语在我们身边流行开来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为我们生活带来了某种便利或适应了某种需要。
首先一方面,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中,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入不同的版块、讨论区或论坛,这一特定的环境为年轻人展示个性、释放压力、发泄不满、乃至轻松搞笑提供了自由的空间环境。
而现代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也为这一平台加快了传播的速度,让这些语言在我们身边散播开来。
另一方面,由于生活的快节奏,网友们一味求简求快,在网络交流中常用字母、数字、符号代替汉字,或把汉字与字母、数字混用,如:“你QQ吗?”、“有事请Call我”等。
这种语言交流方式被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所认可而盛行于网络。
对于广告而言,它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借助于电视、网络、电台、报纸等媒体,传播速度快、辐射面广,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成为人们了解商品的主要途径之一。
因此广告中不规范的语法现象也给规范的语言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一些商家为了品牌效应,开拓市场,追求广告效益,而乱用谐音,混淆概念等。
这些行为对于那些正在求知的中小学生或标新立异的青少年影响较大,他们接受能力强,一旦接受,很容易造成以讹传讹。
另外外来语言,特别是英语,对汉语语法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不仅英语的语法结构和语序干扰了汉语的语法结构和语序,导致语序颠倒,改变汉语的语言习惯。
而且在语言交际中出现了英汉、符号、字母等相互混杂,使汉语面目全非,改变了汉语的语法结构,造成汉语的异化。
最后一点就是人们对于语法知识的了解还不够全面,以及方言的影响,有些句子就成为了人们日常交际中的习惯用语。
对待这种种现象,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呢?有人认为应该一概否定,说“不合语法”,有碍于汉语规范化。
我觉得这种态度过于简单化了。
语法,归根结底是一种社会习惯。
套用鲁迅的话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语法也是如此:原来本没有这种说法,但说(写)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语法”。
语言是一种现象,它也像其他社会现象一样,在时刻变化着。
特别是当社会处于转型时期,这种变化尤其明显,突出的表现是求新心态。
所以,网络语言种种变异的现象是社会的一种自然现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它有健康、积极
的东西,也有不健康、消极的东西。
对于网络语言是否会破坏语言的纯洁,我们没必要担心,我们应该做的是对它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发现其发展的规律,然后再对网络语言的发展进行客观的指导。
以及对于广告用语中出现的严重语法错误,我们要对广告创作者进行语言文字培训,提高他们的语言文字素养。
使他们在创作过程中遵循现代汉语语法规范,正确运用谐音双关、比喻拟人、历史典故、成语熟语,以规范的广告语言来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和传统美德,避免不健康的思想和错误的语言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另外应该说明的是,上述现象多半出现在青年人的口中或笔下。
这不是偶然的。
众所周知,青年人最活跃,最富于创新精神,最反对保守。
所以对于青年人应该辩证的看待,一方面,应该重视和培养青年人的语法知识与能力。
另一方面,也要多保护他们的朝气。
这样,我们的未来就充满了希望,语言也才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