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现象简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程度较高,职业期望值较高
与20 世纪80 年代进城的农民工多为小学文化水平或文盲的状况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水平明显提 升了一个档次,他们中80%以上为初高中毕业生,还有部分是大中专毕业生。第二代农民工在来城市务工之前 主要是在学校读书,其比例占到了44. 3%。不仅如此,很多人还参加过职业技能培训并获得证书。

农民只要有进城的机会就绝不会留在农村,这就与中国农民几千来 的“乡土本色”产生了分离因为有更好更多的外出务工的收入来源, 土地对农民的限制作用就不断减小,土地也就与农民不相粘着了。
农民离开土地: 无奈抑或梦想?

打工经济的兴起是农民离开土地的大背景。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农 业收入低、农业劳动艰辛、农民向往城市生活等。
农民工对社会的贡献
农民工为中国经济起飞持续提供了充裕的廉价劳动力 壮大并更新了中国产业大军,解决了农村剩余 劳动力难题,为三农问题困境踏出一条坦途,农民工成为中国农村社会脱贫的主力军,大量农民工进城冲 击着城市消费,已经改变了并继续改变着城市消费规模、消费结构,推动了中国城市扩容与小城镇的建设, 为中国市场化的进程起到了独特的作用,将城市生活的新观念,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新规范,带回了农村 。

第一代农民工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工,他们当中的很多人 在20世纪80 年代至90 年代开始从农业和农村中流出,而 新生代农民工是在20世纪80 年代以后出生的群体。

新生代农民工根据其成长经历和环境的不同可划分为两类:
一类是在农村出生长大、走出去到城市务工的农村新生代农民工 一类是自小跟随父母一起外出、在城市成长、学习,成人后留在城市务工的城市新生代农民工。
人群 特点
——基于与第一代农民工比较的视角
• • • • • 渴望融入城市社会,缺乏基本的农业生产技能 文化程度较高,职业期望值较高 思想活跃,公平意识、公民意维权意识强 勤俭意识淡化,消费观念较为现代 更加注重交往,更加注重自身学习和子女教育
新旧农民工的区别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农民工群体内部已经产生了代际分化, 群体同质性不 断减弱, 而异质性、多样性、选择性、独立性不断增强,新生代农民工表现出明显不同于第一代农民工的 特点。新生代农民工性别比例基本持平。初中文化程度占到61%, 高中、中专为27%, 从事行业以销售、餐 饮、工厂、服务行业为主。第一代农民工男性居多。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 , 小学文化水平以下的占到了 32% ,有52. 4% 人具有初中文化水平, 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的占到15. 5%。从事建筑业最多, 占到了39. 8%, 其次是家政保洁等服务行业, 占到16. 5%。
“农民工”在中国经济中发展中的影响——弊
1.农村教育发展受影响 2.由于农村青壮年的迁出,家庭的安全无法得 到保障,造成乡村的治 安环境恶化和社会 秩序的混乱 3.基础设施建设缺乏,基层组织建设受影响 4.由于劳动力外迁造成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不足,从而引发了如今各个对 方普遍存在的田地 抛荒现象 5.留守儿童问题和空巢家庭问题不断显现 6.大量的人口迁入导致了城市的结构性就业竞争 7.贫富差距矛盾更加激化,两种文化碰撞显性化; 8.大量的人口流入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带来沉重压力。 9.新增的人口良荞不齐,为了生计他们会采取任何 办法来生存,所以一 部分迁入者就有可能发生违法犯罪行为,从而社会秩序混乱。
农民工的产生原因
农民希望离开土地、离开农村的观念早已有之,而且在
未来也将成为必然趋势。然而,在最近十几年中,农民离开
土地的过程最为迅速、数量也最大,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 再到社会舆论,都勾勒出农民渴望离开农村的形象。
农民离开土地: 坚守抑或逃离?
打工经济的兴起使得当前农村社会的种田格局发生了 很大变化,从社会结构上看,农村社会现状分化成为三个阶 层:
对他们而言,城市意 味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意味着不一样的前途和 命运。中国青少年研究 中心一项研究显示, 50 岁以上的农民工只有 15% 的人想在城市定居, 40 ~ 50 岁 的 为 21% , 30 ~ 40 岁的为 37% , 20 ~ 30 岁的为 45% , 20 岁以下的高达 61% 。, 新 生 代 农 民 工 中 有 69. 9% 的人倾向于认为“自 己是城市中的一员”, “应该得到和城里人同 等的社会地位”
由于经济方面的原 因,这些“新生代农民工” 绝大多数没有能力购买城 镇的住房,甚至不能租到 一个可以进行简单家庭生 活的空间。 由于文化方面的原因, 这些“新生代农民工”虽 然对现代城市文明充满了 渴望,却很难真正融入城 市主流的文化生活,甚至 不能获得最基本的信任或 遭受到各种歧视……种种 现象表明,新生代农民工 的问题已越来越突出,已 成为一个摆在我们面前必 须解决的社会问题。
“农民工”在中国经济中的十大历史性贡献——利
1.为中国经济起飞持续提供了充裕的廉价劳动力 2.壮大并更新了中国产业大军 3.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难题,为三农问题困境踏出一条坦途 4.农民工成为中国农村社会脱贫的主力军 5.大量农民工进城冲击着城市消费,已经改变了并继续改变着城市消费规模、 消费结构与消费水平 6.对传统中国农村的生育观念起到了根本性冲击 7.推动了中国城市扩容与小城镇的建设 8.为中国市场化的进程起到了独特的作用 9.将城市生活的新观念,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新规范带回了农村 10.农民进城打工,事实上在培养着一代新型农民,即农夫转变为农商
现状 问题
农民工无法平等地享受城市公共服务 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制度不健全 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农民工在城镇落户定居门槛高 农村留守儿童、老人、妇女问题突出
农民工无法平等地享受城市公共服务
进城农民工子女尚未纳入流入地义务教育体系:多数农民工子弟学校得不到政府的扶持,其义务教育经费没 有列人财政预算,只是靠向农民工收费维持运转,影响教育质量,加重农民工负担。而且农民工子女在完成义 务教育阶段后,仍然需要回到农村读高中、考大学。 农民工医疗卫生条件差,看病难:2/3的农民工不上正规医院看病,大都选择自己买药治疗或去个体诊所。不 少城市农民工子女计划免疫的合格接种率较低。农民工疾病预防监测尚未完全覆盖,对于分散、流动的农民 工的疾病预防宣传教育还缺乏有效的手段。
收入,而且还是在风调雨顺和农产品价格有利的情况下。

所以,要想留住农民就需要政府加大对农业和农民的补贴力度,发
挥政府对农民的积极责任
新生代农民工走向城市之路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时代变化,农民工不再是一
个具有高度同质性的抽象群体,其内部已经产生了分化。

根据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不同的计划生育政策及成长的 社会背景,以1980 年为界,可以把农民工群体划分为第一 代农民工与第二代农民工即新生代农民工。

“城市有人们羡慕的繁荣、便捷的生活条件、完善的公共服务,成 为农村年轻人梦想的天堂,他们或为城市生活方式所吸引,或为让
后代享受良好的教育,或为自己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坚定了他们
彻底离开乡村的决心”。

农民之所以选择离开土地主要是因为农业收益难以满足农民日常生
活生产的需要,大部分农民通过一年艰辛劳动后只能获取几千元的
常年外出务工经商者
半工半农
普通种田农户
只有半工半农农户和普通种田农户构成了当前农村主要的 种田者。
农村社会中各种人群希望“逃离”农村的心态 • 年轻人深知农业劳动的艰辛而不愿意留在农村从事农业劳动,他们更希望进入到城市中去,以 体验那花花绿绿的世界,这一部分人基本不会做农业生产劳动,对土地的感情也是最浅的,所 以他们离开土地的动力是最大的。 • 农村里的中年人因为家庭生计的压力而被迫外出务工,因为仅仅指望在家务农的收入难以支撑 整个家庭的消费支出,对这一部分人来说,外出打工比务农划算,他们也希望离开农村离开土 地。 由此,农村中最主要的劳动力(年轻人和中年人)大部分都在现实中或者理想中与农业 脱离了关系。
农村新生代和城市新生代之间存在差异。 相对于农村新生代来说,城市新生代更熟悉城市生活,对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已经产生了疏离感, 相对于城市的同龄人,他们的不平等感和被剥夺感更强烈一些,心理预期和现实状况落差较大。
不管是城市新生代农民工,还是农村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和老一代农民工相比,受教育程度、技能 水平、职业选择等方面都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中的很多人缺少像父辈们对赖以生存的土地的“恋 土意识”,由于长期受到外出打工改善生活观念的影响,对家乡农村和农业的依恋在减退,不愿甚至无 法回归农村。
同时他们中的相当部分人失范行为 较多,犯罪率也较高,形成社会不 稳定因素。上海闵行区公安局反映, 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当前违法犯 罪的主体,2009 年抓获的违法犯 罪人员中1980 年以后出生的占55. 3%。
勤俭意识淡化,消费观念较为现代
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是少子女家庭,家庭负担较轻,他们更倾向于将收入用于自我生活和发展,追求城市 物质和精神生活。根据沈阳市调查显示,其平均月工资收入为1329. 07 元,除去邮寄回家的21. 36%和储蓄 的33. 4%,在吃( 11. 33%) 、住( 6. 22%) 、通讯( 7. 17%) 、娱乐( 4. 37%) 、社保投入( 1. 40%) 、穿 着及社会交往等其他支出( 14. 75%) 方面的消费支出占45. 24%,在收入中所占比重最大。因此, 新生代农民工的工资收入有接近一半在城市中消费掉。他们中80% 的人拥有手机或小灵通,闲暇时间生活更 为丰富多彩,除了看电视、听广播,还会经常光顾网吧、迪厅、酒吧、溜冰、卡拉OK 等。
数据对比可以发现,5 年间制造业和服 务业分别上升了5. 8 和2. 6 个百分点,建 筑业则下降了5. 6个百分点。调查表明,第 二代农民工从事服务业的比率最大,为41. 4%,而第一代农民工从事这一行业的只有16. 9%; 同时第二代农民工从事建筑、社区服务 等工作的比例要低于第一代农民工。此外, 因为职业期望等原因,新生代农民工“跳槽 率”普遍偏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 所的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平均每人每年 换工作0. 45 次,远高于上一代农民工的平 均水平。
在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绝大部分是从“校门”到“社会门”,没有务农经历,他们对城市现代生
活有着深切的感受和体验,并充满着强烈的向往意识。

目前“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发展状况不太理想。由于现行的户籍制度还没有真正放开,这些“新 生代农民工”虽然有着成为城里人的强烈愿望,可他们有的就是不能获得城镇户口,只能长期在城镇 暂居,因此,他们也就不能享受城市居民的社会福利以及最基本的社会保障,他们的下一代甚至没有 资格同城镇居民一样获得最基本的教育。
由表1和表2可 以发现, 与第 一代农民工相 比,新生代农民 工男女出来打 工的人数基本 持平, 文化程 度较高。
渴望融入城市社会,缺乏基本的农业生产技能
新生代农民工无论是出生在农村还是城市,其绝大多数都是直接从学校走向工厂,鲜有从事农业生产的 经历,基本不会种地。他们不习惯也不喜欢农村生活,乡情淡薄,其中大多数人表示“宁肯在城里饿死”也 不愿意回到农村。
思想活跃,公平意识、公民意识、维权意识强
新生代农民工的成长环境相对较好,对生活满意程度参照 的主要是城市生活,缺少父辈的那种满足感。新生代农民工对 自己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有着更高的要求,除了劳动报酬外, 他们较重视安全、维权等这些关乎生活质量的因素。新生代农 民工有一定的政策理解水平和法律常识,往往具有更强的维权 意识,要求对自己的权利和地位给予充分保障和平等对待。
农民工现象解读
小组成员:张璐嘉 郭萌 郑淑浩 黄凯 卓振华 林桂鹏 张梦凡 邱爽
基本 定义
源自文库
• • • • •
农民工定义 农民工产生的原因 农民工对社会的帮助 农民工常见的问题 新旧农民工的区别
农民工定义
中国把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劳动力称 为“农民工”。“农民工”这个概念主要 指户籍身份还是农民、有承包土地,但主 要从事非农产业工作、以工资为主要收入 来源的劳动者。2006年1月18日,中国国务 院通过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 若干意见》的文件, 这是“农民工”的概 念第一次写入中央政府具有行政法规作用 的文件。农民工包括两大部分 : 一部分是 在家乡附近乡镇企业工作的“离土不离乡” 的农民工 ;另一部分是离开家乡到外地去 打工的农民工,也称“流动民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