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中国国民教育的发展历史
民国时期的中国教育
民国时期的中国教育民国时期的中国教育可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初期教育改革期(1912-1919年)、北洋政府时期(1920-1927年)和国共内战时期(1928-1949年)。
初期教育改革期在辛亥革命后的新政府的努力下,中国开始进行教育改革。
1912年3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条例》和《国民教育法》,规定了教育的管理和发展方向。
此外,新政府还成立了“国民体育总会”,推动了学校体育运动的发展。
此时,学校教育以小学、中学和大学为主,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重视度大大提高。
新政府还成立了师范学校、职业学校等,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这个时期的教育改革为中国的现代教育奠定了基础。
北洋政府时期1920年,北洋政府成立后,中国的教育再一次经历了改革。
北洋政府实施了“教育三三计划”,旨在推广普及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此外,国立教育实验所、国立教育研究所等机构的成立,为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学科设置上,新政府注重发展理工科和社会科学,为培养科学人才打下了基础。
这个时期,“教育制度也进重工业,设立各种职业学校,以后发展了多元化教育,如管理、商业、艺术等。
”国共内战时期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后,国共内战爆发。
战争带来了诸多的困难和挑战,同时也对教育造成了影响。
1930年代,由于战争紊乱,全国范围内的教育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同时,因为国民党政府进行教育改革的度和手段存在诸多争议,致使教育界存在着阵营分化、意识形态倾向、教材政治化等问题。
在此时期,职业教育也得到进一步发展,一些农村中学、职业学校等得以建立。
同时,由于战争时期对国民教育的荒废,很多教育精英进入了新崛起的民间学校和教学组织领域,为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五四时期的思想解放、学生运动也影响了教育改革的进程。
五四运动为中国现代教育的走向建立了思想基础,激发了人们的教育热情和创新精神,推动了中国教育的下一步发展。
二战时期,中国国民教育的发展历史
二战时期,中国国民教育的发展历史抗战八年,中国教育事业不但没有因为战争停止前进,反而于战火纷飞中得大发展。
仅以高等教育为例,大学数量由战前的108所增至1945年的141所;在校师生数量增加了48%,学生数量几乎翻了一倍。
几乎达到了惊人的地步。
第一媒体主流观点:抗战爆发后,最主流的舆论观点是教育应该完全服务于抗战自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东南沿海教育发达地区首当其冲,相继沦陷,中国教育事业损失巨大。
据国民政府教育部统计,战前全国专科以上学校共计108所,战争爆发后,77所被迫内迁后方,另有17所被迫停办;原有公立中学,多数设在沿海地区,战争爆发后大多停办,青年失学者极多;影响最大者莫过于初等教育,学生年龄过小,学校无法内迁,只得随国土一并沦陷,其所受日军奴化教育也最深。
民族面临生死存亡,如何处理教育和抗战之间的关系,成了摆在国民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教育界内部也围绕着如何制定新的“战时教育方针”,而展开了论战。
最主流的意见,是认为教育应该完全服务于抗战。
不但学科要调整,变为以军事课为主,如“化学师生可从事军用品制造”;教育对象也要调整,须“以民众为对象”,“高中以上学校与战事无关者,应予以改组或即停办”。
这种意见,在师生内部也相当普遍。
南京失守后,北大、清华、南开三校组成的“长沙临时大学”准备再度南迁至昆明,决定甫一颁布,即在校内师生间引起激烈辩论,许多批评者认为:在国家急需调动三湘民众起来抗日的时刻,学校内迁至昆明,有损道义。
学生自治会甚至派出了自己的代表前往武汉,向国民政府请愿,反对内迁,要求参加抗战。
但也有部分教育界人士对上述意见持反对态度。
如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俊升认为教育是百年大计,只可因战争做若干临时调整,而不能全盘改弦更张。
最具代表性的,则莫过于胡适向蒋介石的进言:“国防教育不是非常时期的教育,是常态教育”。
但这类意见,在当日并不占主流。
最能体现当日教育方针意见分歧的,可推张治中和陈诚在“长沙临时大学”的两场演讲。
中国教育发展历程及改革
中国教育发展历程及改革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古代,中国教育的核心是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强调个人修养和道德教育,尊重师长和传统价值观。
这导致了中国教育在长时间内的保守和封闭。
1840年的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教育开始发生改变。
西方列强入侵中国,中国人民开始认识到自身知识的不足,开始借鉴西方教育模式。
这个时期的重要事件是戊戌变法,这是清朝为了教育系统而进行的一次努力。
然而,这次失败了,教育体制仍然没有真正改变。
直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新的教育体制才开始建立。
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教育。
这个时期的教育着重发展了普通教育,鼓励普及教育,提高国民素质。
然而,由于政治和经济的不稳定,中国教育的发展放缓。
1978年,中国开始了开放政策,教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开放后,中国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推动了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这个时期主要的教育包括:恢复高考,建立国家教育委员会,进行大规模的师范教育等。
进入21世纪,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中国的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政府开始注重基础教育的发展,提出了“素质教育”的理念。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中国教育也开始注重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提倡创新和创业教育。
此外,政府还鼓励优质教育资源的下沉,促进教育公平。
未来,中国教育将继续面临挑战和机遇。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教育的任务将变得更加艰巨。
政府和教育机构需要注重质量和创新,推动教育向更高水平发展。
同时,教育公平也是一个重要的议题,政府需要加大力度提供公共教育资源,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够享受到优质教育的机会。
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
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经历了漫长而辉煌的进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
1. 古代教育(公元前2000年-公元1840年)古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期。
在这个时期,教育主要是由家庭和社会进行的。
贵族子弟通过家庭教育和私塾学习,学习经书、礼仪和文学。
同时,孔子提出了儒家教育思想,强调道德修养和学习。
这一时期的教育以传统文化为基础,注重思想道德教育。
2. 封建教育(公元1840年-1911年)封建教育时期,教育逐渐形成为了官方教育和私人教育两个体系。
官方教育由官方设立的学校进行,主要培养士人和官员。
私人教育则由私塾和家庭进行,主要面向富有阶层。
这一时期的教育注重经世致用和实用技能的培养,但缺乏普及性。
3. 新式教育(1911年-1949年)辛亥革命后,中国开始推动现代教育的发展。
新式学校开始涌现,包括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
同时,西方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知识开始引入中国。
这一时期的教育注重科学素质和现代化思维,为中国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4. 社会主义教育(1949年-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教育进入了社会主义教育阶段。
政府开始实施义务教育制度,普及教育。
教育资源得到了大力发展和配置,教育体制逐渐完善。
同时,政府也重视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培养各类人材。
这一时期的教育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
5. 现代教育改革(现在-未来)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教育改革也在不断进行。
政府致力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推动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
同时,教育国际化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鼓励学生参预国际交流和合作。
未来的教育改革将进一步关注个性化教育和技术创新。
总结: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古代教育、封建教育、新式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和现代教育改革等阶段。
从古代的传统文化教育到现代的素质教育,中国教育向来在不断进步和发展。
未来,中国教育将继续致力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材,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过程
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近代前期(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在近代前期,中国经历了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传统的教育体制遭到破坏。
这段时期,西方传教士和外国商人介入中国的教育事务,建立了一些西式的学校。
此外,中国的改革派也提倡新式教育,如“自强学堂”等,开始了近代教育的发展。
2. 辛亥革命后(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随着新政权的建立,教育改革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
孙中山提倡了"民主、科学、教育"的主张,推动了近代教育的发展。
此时期,大量的西式学校和职业学校被创办,并加强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力度。
3. 新文化运动时期(1910年代至1920年代):新文化运动是对传统文化和教育的挑战,倡导民主、科学、自由、平等的教育观念。
这一时期,一批知识分子兴起,他们提倡科学、民主和国际化的教育理念,推动了对中国传统封建观念的颠覆和现代教育观念的建立。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
建国初期,教育改革以消除文盲、普及初等教育为重点。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推进,中国的教育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高等教育的普及、职业教育的发展成为近代中国教育的重要特点。
5. 改革开放后(20世纪80年代至今):改革开放的政策为中国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动力。
中国的教育政策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教育体制的改革、课程改革、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等。
此外,对国际教育的开放和交流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对外汉语教育的发展和中国学生在国际教育舞台上的表现引起了广泛关注。
综上所述,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教育体制的破坏、西方传统教育的引入、教育改革的推进、到大规模教育普及和教育体制创新的过程。
近代中国教育的进步是多方面的,包括体制建设、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资源的配置等方面。
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
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经历了漫长而丰富多彩的变迁。
本文将从古代教育、近代教育到现代教育三个阶段,详细介绍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古代教育(公元前21世纪-1840年)古代中国的教育主要以儒家思想为基础,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传承。
最早的教育形式是家庭教育,父母亲自教导子女。
随着社会的发展,孔子创办了私塾,成为古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私塾以经书为教材,注重礼仪、音乐和文字的学习。
这种教育形式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
二、近代教育(1840年-1949年)近代中国的教育经历了西方教育的影响和中国传统教育的冲击。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接触西方教育,引进了西方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
最著名的是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的“新学”运动,提倡西方科学、民主和自由的教育思想。
同时,中国传统教育也受到了冲击,私塾逐渐减少,学堂和学校开始兴起。
1905年,清政府颁布了《学堂条例》,确立了现代学校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
三、现代教育(1949年至今)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被视为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撑,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1951年,中国实行了全面的义务教育制度,确保了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基本教育。
此后,中国教育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发展,包括高等教育的普及、职业教育的发展以及教育体制的改革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大学数量和规模大幅增加,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
职业教育也得到了重视,培养了大量的技术工人和技能人才。
此外,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注重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提高了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总结起来,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古代教育、近代教育和现代教育三个阶段。
从古代的家庭教育到近代的学堂教育,再到现代的全面发展,中国教育不断进步,为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做出了重要贡献。
未来,中国教育将继续致力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十四章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
▪ 1929年3月, 国民党在南京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以制定教育方针和政策为会议重要议题。国民党中央宣 传部提出《教育方针及其实施原则案》,强调教育为 “立国之大本”,教育方针须“适应民族与时代之需 要”,在全国统一、训政开始之际,确立教育方针和实 施原则尤为急迫和重要。
▪ 三、“整饬学风”,建立训育制度 ▪ (一)“整饬学风” ▪ 以三民主义统一青年学生思想。 ▪ (二)建立训育制度 ▪ 1929年7月,国民政府教育部通令全国实行
《中小学训育主任办法》,设立逊于主任和训 育人员,专事考查学生的思想、言论和行动, 在全国中小学实行训育制度。 ▪ (三)施行导师制
▪ 四、实行童子军训练和军训
▪ 2.教育具有历史性
▪ 杨贤江认为教育是因生产、劳动的需要而产生的, 也是在劳动过程中得以发展的。在不同的社会, 由于人们的劳动时间不同,由于人们的社会生活 需要不同,各个社会也就有不同的教育。他把教 育发展划分为原始社会阶段、奴隶社会阶段、封 建社会阶段和资本主义社会阶段,并认为随着社 会主义的胜利,必然产生社会主义的教育。
▪ 为了严格控制学校和学生,作为对学生训育的组成部分, 国民政府在小学和初中实行童子军训练,在高中以上学 校实行军事教育和军事训练,用管理军营的办法管理学 校,用管理军队的办法管理学生,其目的在于养成儿童 青少年的绝对服从意识、划一行动习惯、团体主义精神 和军事知识技能。
▪ 五、颁布课程标准,实行教科书审查制度 ▪ 1928年12月,教育部公布《中小学课程标
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
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和不断的改革创新。
从古代的私塾教育到现代的普及教育,中国教育经历了许多重要的阶段和变革。
以下是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的详细描述:1. 古代教育(公元前2000年-公元1840年)古代中国的教育主要由私塾教育和官方教育组成。
私塾教育是由有学问的人在家中或者庙宇中传授知识,主要培养士人阶层。
官方教育则由政府设立的学校进行,培养官员和士人。
这个时期的教育注重经典的学习,以儒家思想为主导。
2. 近代教育(1840年-1949年)近代中国的教育发生了重大变革,西方的教育理念和制度开始传入中国。
在清朝末年,中国开始设立学堂和学校,引进西方教育体系,培养专业人材和士兵。
1905年,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北京大学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教育的开始。
此后,中国各地相继建立了许多大学和学院。
3. 新中国教育(1949年至今)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教育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提出了“教育为人民、全民教育”的宗旨。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平衡,主要集中在城市和发达地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措施,推动教育的普及和均衡发展。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启动了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教育改革的重点是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
中国实施了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基本的教育。
此外,中国还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建立了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
近年来,中国教育进一步发展,注重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也不断提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来华留学。
同时,中国还积极推动教育信息化,利用互联网和新技术改变教学方式,提升教育质量和效益。
总结起来,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经历了私塾教育、近代教育和新中国教育三个阶段。
从古代的经典学习到现代的普及教育,中国教育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前,中国教育正朝着更高质量、更公平、更创新的方向发展,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材做出贡献。
民国时期国民教育的发展与变革
民国时期国民教育的发展与变革民国时期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从1912年至1949年,中国历经了清朝末年的混乱和乱世时期,逐步走向社会主义。
在这样一个时期,民国政府对教育的发展也十分关注,致力于推行全民教育,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
一、背景分析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国民教育发展和变革是一个重要的领域,也是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交汇点。
在民国时期,教育制度的建立,重点是建立现代国民教育制度,并与先进国家的教育体系接轨。
同时,民国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受到了诸多内外因素的影响,例如战争、政治和社会动荡、文化差异以及教育资源的不均等问题。
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使得民国时期教育变革的路径并不平坦。
二、国民教育初期发展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国民教育开始进入国家掌握的范围,政府开始大力推动普及国民教育的工作。
1919年,京师大学堂改制为北京大学,其办学宗旨强调现代化和国民化,尤其注重“四个教育”:现代化、普及、民族和科学的教育。
1925年,南京政府决定实施“六年义务教育”,进一步推动全国的国民教育普及。
同时,各级政府和民间机构也纷纷设立学校,推广普及国民教育。
初期发展虽然充满了困难,但是民国政府仍然坚定执行政策,推动着国民教育的普及。
三、国民教育的系统化建立在改革初期,教育系统的建立主要是采用“学校模式”,也就是在各地设立各级各类的学校,从而构建一个较为全面的教育系统。
但是,这种模式存在许多问题,如教学质量不稳定、教育资金不充足等问题。
因此,在此基础上,民国政府进行了教育体系的再次改革,形成了一套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教育体系建立方案。
其中,最重要的变革是教育财政制度的改革。
政府增加财政投入,同时还建立了教师的职业化和晋升途径,进一步提高了教育的质量。
此外,还实行了国民教育的统一管理,实现从整体上推进国民教育的发展。
四、国民教育的区域差异然而,尽管国家不断加大投入,全民教育普及逐渐成为可能,但实际上,中国国民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地域差别。
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历程
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历程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这个时期,中国面临着国家衰落、社会动荡和教育落后的困境,因此发展教育成为了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
以下是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历程的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洋务运动(19世纪末)19世纪末,中国开始迎来洋务运动。
这一时期的教育发展主要受到西方国家的启发。
洋务运动的推动者认识到,西方的现代科技和教育制度是国家发展的关键。
因此,大力推动教育改革和技术学习,引进了西方的科学知识、教科书和教育制度。
不过由于洋务运动的弊端和中国传统教育体制的限制,这一阶段的教育发展效果并不明显。
第二阶段:维新运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重要阶段。
中国的知识分子意识到,教育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关键。
为了推动国家发展,他们积极主张教育改革,借鉴西方国家的教育经验。
在维新运动中,中国大力推进了教育制度的改革,开始实施普及教育的政策。
此外,创办了多所西式学校,培养了一批文化和科学技术人才,为中国的进步奠定了基础。
第三阶段:新文化运动(20世纪初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这一时期,反对封建主义和传统观念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主要诉求。
他们积极主张新的思想和观念,推动社会进步。
在教育领域,新文化运动提倡现代教育,主张以科学、民主和人性为基础的教育理念。
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些著名的教育家和教育理论家,如胡适、鲁迅等。
他们鼓励青年人接受先进的教育,推动了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第四阶段:教育改革与发展(20世纪五六十年代)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这一时期,中国推行了大规模的教育改革,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教育资源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倾斜,普及教育获得了巨大发展。
此外,中国还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这一阶段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第五阶段: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和国际交流(20世纪八九十年代至今)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
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
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从古代开始,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变和变革。
1. 古代教育:古代中国教育注重儒家思想的传承,以经典读书和礼仪教育为核心。
古代教育机构包括私塾和官学,私塾主要是由知识分子自行创设,官学则由政府设立,培养官员人才。
2. 封建社会教育:封建社会教育以儒家思想为主导,注重培养君子文化和士人修身的教育目标。
科举制度成为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通过考试选拔士人,进入官僚体系。
3. 近代教育改革: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开始接触西方教育
体系,启蒙思想逐渐传入中国。
洋务运动标志着近代中国教育的起步,国内开始兴办西式学堂、学校,注重自然科学和现代科技的教育。
4. 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发展: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教育经历了重大的改革和发展。
实行了全民教育政策,普及义务教育,并逐步建立起完整的教育体系。
高等教育也得到了极大发展,建立了大学、学院和研究机构。
5. 现代教育改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力推进教育改革,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强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实施。
教育模式、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推动教育向全面发展转变。
总体来说,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传统到近代再到现代的演变过程,从注重传统文化传承到与国际接轨的发展转变。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需求的变化,中国教育将继续迎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
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儒家教育。
在中国古代,教育主要由私塾和家庭教育组成。
这些私塾由知识赅博的儒生或者文人主持,教授儒家经典和礼仪道德。
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向来延续到近代。
近代中国的教育改革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在这个时期,中国开始接触到西方的现代教育理念和科学知识。
康有为、梁启超等知识份子提出了教育改革的主张,主张兼容中西教育,推动中国教育的现代化。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教育改革成为国家重要议题。
国民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政策和法规,推动了现代教育的发展。
这些政策包括普及义务教育、提高教师素质、建立现代学校体系等。
此外,中国还引进了西方的教育模式和教材,推动了教育的国际化。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新中国的教育政策主张普及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的各类人材。
在这个时期,中国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加强职业教育,推动了教育的大众化和专业化。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1985年,中国政府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教育方针。
这一方针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此后,中国教育不断调整教育结构,加强教育质量评估,推动教育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目前,中国教育正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教育需求的不断提高,中国教育需要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加强教师培训,推动教育公平,培养创新人材,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总之,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古代儒家教育到现代教育的转变。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教育不断适应社会变革和教育需求的变化,推动教育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未来,中国教育将继续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人材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
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1.古代教育阶段:古代中国的教育以家庭为主,父母传授儿女基本的文化知识和道德观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先秦时期出现了私人学校和师傅教授学徒的制度,这些学校主要培养士人,学习儒家经典、礼仪和文学等。
2.基督教传入阶段:明清时期,随着西方基督教传入中国,传教士们在中国设立了学堂,为中国人提供西方科学和教育的知识。
这些学堂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教育体系的。
3.近代教育阶段:19世纪末,中国开始进行近代化的。
维新派和戊戌变法运动推动了中国教育的,包括重新制定教育计划,建立新式学校,引进西方教育理念和科学知识。
4.民主革命时期:1919年“五四”运动是中国教育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学生和知识分子发起了反帝反封建的运动。
该运动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提倡科学教育和民主精神。
同时,中国的教育机构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出了"以教育救国"的口号,推动了中国教育的发展。
5.新中国成立后:6.开放以来:1978年开放以后,中国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政府推行优先发展教育政策,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的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质量也有所提高。
同时,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发展也成为中国教育的重点。
7.未来发展趋势:当前,中国教育正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机遇。
教育公平、质量保障、创新能力培养等问题仍然存在,需要继续进行。
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教育和远程教育等新型教育方式也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将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
总体来说,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传统家庭教育到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再到开放以及未来的与发展。
这个历程中,中国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和机遇,但始终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推动国家社会进步。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高等教育政策
【摘要】: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中国的教育事业也陷入;【关键词】抗战国民政府教育政策;一.引言;11937年7月7日爆发的中日战争是“近代中日关;是中日两个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武力等各方面的;国民政府以“战时须作平时看”为战时教育方针,出于;2陈钊:《国民政府战时教育方针研究》,西北大学硕;二.抗战初期中国的高等教育状况;经过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高等教育政策【摘要】: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中国的教育事业也陷入了严重的危机之中。
战争时期中国的教育到底该往何处去,人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不同的目的阐释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在社会上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国民政府审时度势,从长远出发,制定了“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使中国的教育没有因战争的原因中断,反而在战火中不断的发展,较战前有很大的进步。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教育政策对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抗战国民政府教育政策一.引言11937年7月7日爆发的中日战争是“近代中日关系恶性发展的最高阶段”,是中日两个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武力等各方面的生死对决,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当时国家的一切方针、政策、措施都紧紧围绕“抗战”这一中心。
然而,由于教育的特殊性,对于在抗战时期应该实行什么样的教育政策,当时的人们却有不同的意见,中国的教育该向何处去,在当时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之一。
一些人认为教育是百年大计,不应更改;另一些人的主张与此完全相反,他们认为维持正常教育就是在坚持“亡国教育”,大中学校应全面转轨,变成各种战时短期培训班,直接为前线后方输送抗战人才;也有人主张一面对整个教育事业加以整理、充实、调整、改进、扩充,一面增加一些适应抗战需要的设施。
国民政府最初并没有明确的方针,而是经过一年多的反复权衡,于1939年3月第三次全国教育会议议决以蒋介石提出的“战时须作平时看”为战时教育方针,主旨是维持正常教育体系不变。
国民政府以“战时须作平时看”为战时教育方针,出于“建国”“抗战”的双重考虑,而且因教育作用的滞后性而更强调其在“建国”的中的作用。
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
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和变革。
本文将从古代教育、近代教育和现代教育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古代教育古代中国的教育以儒家思想为主导,注重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古代教育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家庭教育和官学教育。
1. 家庭教育:古代中国的家庭教育是最早的教育形式。
父母亲自教育子女,传授道德、礼仪和家族传统等知识。
这种教育形式注重家族观念和孝道教育。
2. 官学教育:官学是古代中国的官方教育机构,由政府设立和管理。
官学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儒家经典的学习和礼仪规范的培养。
官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才干的官员和士人,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统治。
二、近代教育近代中国的教育经历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和中国现代化的推动,教育体制和教育理念发生了重大改变。
1. 西方教育的引入:19世纪中叶,西方教育开始传入中国,包括传教士学校和近代学堂。
这些学校引入了西方的科学知识和现代教育理念,对中国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新式学堂的兴起:近代中国的教育改革推动了新式学堂的兴起。
这些学堂采用了西方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新式学堂的兴起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人才支持。
三、现代教育20世纪以来,中国的教育经历了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程,教育体制和教育政策不断完善。
1. 教育体制的改革: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进行了一系列教育体制的改革,包括义务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的扩大和职业教育的发展等。
这些改革使得更多的人接受到了教育,并提高了教育的质量和公平性。
2. 教育政策的调整:中国的教育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
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提高了教师待遇和教育资源的配置。
同时,教育改革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总结: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古代教育、近代教育和现代教育三个阶段。
古代教育以儒家思想为主导,注重道德和社会责任的培养;近代教育受到西方教育的影响,引入了科学知识和现代教育理念;现代教育经历了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教育体制和教育政策不断完善。
我国历史上几次大的教育改革
我国历史上几次大的教育改革我国历史上经历了几次大的教育改革,这些改革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我国教育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改革旨在提高教育质量,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推动国家整体素质的提升。
本文将重点介绍我国历史上几次重要的教育改革,包括普及教育、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教育革命、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改革以及改革开放后的教育改革。
首先,普及教育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教育改革。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时期,中国的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摆脱封建制度束缚,推动社会进步和现代化发展,晚清政府和维新派开始大力倡导普及教育运动。
这一运动以军事教育为核心,倡导以兴学校、创新课程和提高教师素质为主要目标。
这些努力为中国教育的现代化改革奠定了基础。
第二次重要的教育改革发生在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时期。
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救亡图存”的口号,呼吁彻底改变传统的封建文化和教育体制。
在这一背景下,教育革命成为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新文化运动倡导普及教育,提倡以科学思想为导向,并主张批判性思维和自由主义的教育理念。
这使得中国的教育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对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系统面临了巨大的挑战。
为了迅速提高国民素质,新中国政府开展了一系列重要的教育改革。
其中最重要的改革是1952年实施的《关于统一全国中小学教育计划的报告》,这一报告倡导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推行社会主义教育改革。
这一改革的核心是全面推行义务教育,普及九年制教育,以及加强职业教育,为国家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
此外,这一改革还重视提高教师素质,推动教育科研和教育管理的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体系再次迎来了深刻的转变和发展。
在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下,我国开始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育质量,并积极引进和吸收国际先进教育经验。
改革开放初期,政府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将教育与国民经济发展相结合。
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和对教育资源的不断投入,我国教育逐渐实现了从普及教育到优质教育的转变。
中国教育政策发展历程
中国教育政策发展历程中国的教育政策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但本文主要关注中国近代以及近年来的教育政策发展。
以下是中国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的主要阶段:1.近代初期(19世纪前半叶)近代初期,中国受到西方列强的入侵和侵占,教育体制几乎被摧毁。
1840年的《南京条约》和1856年的《天津条约》要求中国开放教育,促进了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清朝政府在广州、福州、上海等地设立洋务学堂,引入西方的科学和技术知识。
2.新文化运动时期(20世纪20年代-30年代)新文化运动时期是中国教育的重要时期,人们提出了"教育革命"的口号,要求推翻传统的文化和教育体制。
一些新的教育机构如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等成立或重新建立,引入了西方的教学方法和知识,推动了现代教育的发展。
4.开放以后(1978年~现在)开放以后,中国的教育政策经历了一系列的调整和。
中国提出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高等教育得到了大力发展,大学扩招,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2001年,中国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的政策,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基本的教育。
2024年,中国提出了"双一流"高等教育建设的目标,力争培养世界一流的大学和学科。
此外,中国还积极推广信息化教育,加强教育资源的平等化。
近年来,政府还加大了对教师培训和教育体制的力度,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
总的来说,中国的教育政策在近代以及近年来有了巨大的进步和。
从受西方教育的影响,到自己的教育探索,中国致力于提供优质教育,培养人才,推动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民国时期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民国时期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发展民国时期,即1912年至1949年,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内,中国经历了大量的思想解放和社会变革,其中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发展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本文就将从教育制度、教师培养、教育思想等方面分析探究民国时期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一、教育制度的改革在民国时期,中国教育制度经历了多次的改革。
由于政局的动荡以及社会的变化,中国的教育制度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与体制。
下面就是其中的几个重要阶段。
1、“新学制”时期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制定了新的教育法规。
这一时期被称为“新学制”时期。
新学制反对科举制度,倡导“以考试录取现实”、“以学业评价能力”等理念,实行公、私立学校并重,公立学校以基础教育为主,私立学校以高等教育为主。
2、学制时期1921年,国民政府发布实施“新学制”的法规,明确了小学、中学、大学三级教育的学制,即“五年制”小学、“五年制”初中、“三年制” 高中、“四年制”大学。
同时,建立了统一的学制,实行了新式的教科书制度以及考试制度。
3、《教育法》时期1930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了中国第一部《教育法》。
此时期更加重视教育,强调教育与国家建设之关系,崇尚民生教育。
《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资格考试与普通教育相统一,实行“自由选择、平等竞争”的原则。
二、教师培养民国时期的教育制度改革中,教师培养也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而教育部门与各级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通过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调整,加强了对教师的培养。
1、师范教育1921年,国民政府发布了针对师范教育的“中等师范学校暂行条例”。
此条例规定成立了中等师范学校,在“五年制”的教育体系中负责为初中和小学培养教师。
这些学校的课程设置主要涉及教育、心理学、教育法等课程和测试要求。
2、教育部门的举措国民政府教育部随后在1923年发布加强教育的新方案,该方案认为教育改革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发展资源之一。
教育部门随即采用新的课程和管理方法,加强了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学科内容。
中国在战争中的战时教育与学校
中国在战争中的战时教育与学校战争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事件之一,它不仅对经济、政治和社会产生深远影响,也对教育系统提出了巨大挑战。
在中国历史上的多次战争中,战时教育和学校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们既是保卫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民族精神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关键渠道。
本文将探讨中国在战争中的战时教育与学校的发展和作用。
一、战争背景下的战时教育发展在战争背景下,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战时教育的发展。
战时教育以军事教育为核心,旨在培养国民的军事素质和国防观念,提高全民的抗战能力。
在中国的抗日战争时期,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动战时教育的发展。
这包括举办国防教育培训班、普及军事知识、加强军事训练等。
通过这些措施,人民能够更好地了解战争的严峻形势,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为抵抗侵略者做出贡献。
二、学校在战争中的角色和功能学校作为教育的重要场所,在战争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首先,学校为国家选拔和培养人才提供了重要渠道。
在战争期间,学校将重点培养有军事素质和科学技术能力的学生成为未来的军事人才和科技力量。
其次,学校是传承民族文化和精神的重要场所。
在战争期间,学校通过教材和课程设置,强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第三,学校为国家提供了战略智力支持。
许多学校成立了研究机构,参与了国家决策和战略规划,为战争做出了贡献。
三、战时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战时教育的主要内容围绕战争知识、国防观念和军事技能三个方面展开。
首先,战争知识是战时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学校通过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向学生普及战略、战术、武器装备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们对战争的了解和认识。
其次,战时教育注重培养国防观念。
学校通过组织各类国防教育活动,如军事演习、国防论坛等,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国家安全意识和军事责任感。
最后,军事技能培训也是战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鼓励学生参加军事训练,提高他们的体能和实战技能,为国家的抗战事业做出贡献。
一、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
一、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一)教育宗旨与教育方针的变迁1.“党化”教育(受苏联的影响实施)“党化”教育就是指在国民党指导之下,求得教育的“革命化”、“民众化”、“科学化”、“社会化”,即把教育方针建立在国民党的根本政策之下,按国民党的“党义”和政策的精神重新改组学校课程,不仅造就各种专门人才,尤其使学生走出学校后都能做党的工作。
2.“三民主义”教育宗旨中华民国之教育,根据三民主义,以充实人民生活,扶植社会生存,发展国民生计,延续民族生命为目的;务期民族独立,民权普遍、民生发展,以促进世界大同。
3.“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是国民政府在抗战期间提出的,主要内容如下:①保证战争时期的教育维持正常状态。
一方面采取应急措施,另一方面维持正常的教育和管理秩序。
②组织高校西迁和改私立学校、省立学校为国立学校。
③建立战地失学青年招致训练委员会。
④设置战区教育指导委员会,实施战区教育。
⑤蒋介石作《今后教育的基本方针》提出国家的生命力由教育、经济、军事三要素组成,而教育是基本,是经济和军事总枢纽的观点。
(二)教育制度改革1.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的试行与终结①1927年,大学院制度正式实行实施,中央设“中华民国”大学院,地方试行大学区,大学院是全国最高教育学术和教育机关。
②大学区的最高审议机构是评议会。
③在专制独裁统治的政治形式下,大学院与大学区制在一年后不了了之。
④原因是:理想过高,期望学术领导行政,使教育行政学术化,反而使学术机构官僚化;忽视中小学实际需要,削减中小学教育经费。
2.“戊辰学制”的颁行1928年,中华民国大学院在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
会议对1922年公布的学制略加修改整理,提出了《整理中华民国学校系统案》即“戊辰学制”,主要内容如下:①“戊辰”学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整理学制的7项原则,即根据本国实情;适应民生需要;增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科标准;谋个性之发展;使教育易于普及;多留各地伸缩之可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战时期,中国国民教育的发展历史抗战八年,中国教育事业不但没有因为战争停止前进,反而于战火纷飞中得大发展。
仅以高等教育为例,大学数量由战前的108所增至1945年的141所;在校师生数量增加了48%,学生数量几乎翻了一倍。
几乎达到了惊人的地步。
第一媒体主流观点:抗战爆发后,最主流的舆论观点是教育应该完全服务于抗战自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东南沿海教育发达地区首当其冲,相继沦陷,中国教育事业损失巨大。
据国民政府教育部统计,战前全国专科以上学校共计108所,战争爆发后,77所被迫内迁后方,另有17所被迫停办;原有公立中学,多数设在沿海地区,战争爆发后大多停办,青年失学者极多;影响最大者莫过于初等教育,学生年龄过小,学校无法内迁,只得随国土一并沦陷,其所受日军奴化教育也最深。
民族面临生死存亡,如何处理教育和抗战之间的关系,成了摆在国民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教育界内部也围绕着如何制定新的“战时教育方针”,而展开了论战。
最主流的意见,是认为教育应该完全服务于抗战。
不但学科要调整,变为以军事课为主,如“化学师生可从事军用品制造”;教育对象也要调整,须“以民众为对象”,“高中以上学校与战事无关者,应予以改组或即停办”。
这种意见,在师生内部也相当普遍。
南京失守后,北大、清华、南开三校组成的“长沙临时大学”准备再度南迁至昆明,决定甫一颁布,即在校内师生间引起激烈辩论,许多批评者认为:在国家急需调动三湘民众起来抗日的时刻,学校内迁至昆明,有损道义。
学生自治会甚至派出了自己的代表前往武汉,向国民政府请愿,反对内迁,要求参加抗战。
但也有部分教育界人士对上述意见持反对态度。
如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俊升认为教育是百年大计,只可因战争做若干临时调整,而不能全盘改弦更张。
最具代表性的,则莫过于胡适向蒋介石的进言:“国防教育不是非常时期的教育,是常态教育”。
但这类意见,在当日并不占主流。
最能体现当日教育方针意见分歧的,可推张治中和陈诚在“长沙临时大学”的两场演讲。
张治中时任湖南省政府主席,其演讲劈头就骂:“际兹国难当头,你们这批青年,不上前线作战服务,躲在这里干么?”陈诚时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主任,其演讲高度赞成学校内迁,将学生誉为国宝,鼓励他们于国家危难之际努力完成学业,因为十年之后,国家的命运就掌握在他们手里。
第二当时政坛主要人物的观点蒋介石等人力排众议,认为国防教育的着眼点“不仅在战时,还应该看到战后”教育部为这场论战做出的最终“裁决”是“战时需作平时看”,虽有各种暂时措施,“但仍以维持正常教育为主旨”。
换言之,也就是否定了张治中等人的教育完全服务于抗战的意见。
教育部如此决策的理由有二:其一,“抗战既属长期,各方面人材直接间接均为战时所需要。
我国大学本不发达,每一万国民中仅有大学生一人,与英美教育发达国家相差甚远。
为自力更生抗战建国计,原有教育必得维持,否则后果将更不堪”;其二,“以我国人口之众,尚无立即征调此类大学生之必要”。
在当时的舆论环境下,教育部如此决策,与国民政府最高领导层的认知关系极大。
陈诚的意见已如前述;1938年3月上任的教育部部长陈立夫也认为“国防之内涵,并不限于狭义之军事教育,各级学校之课程……纵在战时,其可伸缩者亦至有限,断不能任意废弃,致使国力根本动摇,将来国家有无人可用之危险。
”陈立夫的意见,与蒋介石高度一致。
在蒋氏看来,战时教育不仅仅需要满足抗战救国,更需要满足战后建设——1939年3月,蒋氏在重庆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会议上说道:“我们切不可忘记战时应作平时看,切勿为应急之故而丢弃了基本。
我们这一战,一方面是争取民族生存,一方面就要于此时期中改造我们的民族,复兴我们的国家,所以我们教育上的着眼点,不仅在战时,还应该看到战后。
”第三国民初等教育以乡镇地方财政50%为主要经费来源;抗战结束时后方入学率维持在50%以上因为年龄问题,初等教育,也就是初小、高小教育问题,没有被“战时教育方针论战”所波及。
自抗战爆发到1940年,初等教育的工作重点,主要是义务教育的普及。
1940年,初等教育又增加了另一个工作重点:对成年失学民众的补习教育。
自此,“每乡镇设中心小学,每保设国民学校,均包括儿童、成人、妇女三部分,使民众教育与义务教育打成一片。
”初等教育属于地方自办事业,中央政府每年有专门的补助费,但主要经费来源仍以地方自筹为主。
为保证教育质量和适龄儿童入学率,1940年,教育部颁布规定,指定乡镇地方财政中至少50%须用作初等教育经费;稍后,又由行政院和国防最高委员会出台规定,将初等教育经费列为“特种基金”纳入预算,严禁地方政府挪作他用。
至1945年,四川适龄儿童入学率达80%;其他大后方省份,云南43%、西康57%、陕西58%……总体保持在50%以上。
1936年,大后方10省市在校小学生为300余万人,至1943年,已增至676万余人。
第四国民中等教育1936年在校学生48万,抗战结束时增至126万1936年之前,中等教育素由地方省市教育厅办理,中央并不直接负责。
抗战爆发后,为安置从沦陷区流亡到后方的中学生就学,国民政府开始创办国立中学,至1944年,共设立国力中学34所,国立大学附属中学16所,国立师范学校和职业学校14所,遍及后方12个省区。
国立中学的主要职责,是收容来自沦陷区的中学生就学;以及吸收来自沦陷区的骨干教师,解决其生存问题并保证教育质量。
在沦陷区,国民政府的主要措施是设置“教育指导区”。
1938年,沦陷区9省4市曾设置50个“教育指导区”,派遣大批教育干部赴沦陷区从事公开或秘密的教育活动。
随着战争的推进,“教育指导区”不断增加至18省6市102个之多。
“指导区”的主要工作,是联络、吸收敌占区的仍忠于国家的中小学教师,借以消灭奴化教育。
1940年,国民政府还特别通过《津贴沦陷区中小学教师办法》,对沦陷区内暗中为国家服务的中小学教师给予津贴补助。
接受津贴的教师须宣誓效忠国家,其誓词如下:“我是中华民国的国民,矢志尽忠国家,遵守政府法令,拥护抗战国策,绝对排除奴化教育,不作教育界败类,遗羞子孙。
如违誓词,愿受政府最严厉的处分。
”同时,教育部还特别制订了沦陷区中学毕业生升入大后方大学就学的规定。
1936年在校中学生为48万余人,正因为当局的努力,至抗战结束,在校中学生数量不降反增至120余万。
具体增长数据如下图:第五国民高等教育1936年在校学生4万余人,抗战结束时增至8万余人1936年之前,中国的高等学府大部分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大城市,其学费普遍“年须数百元”,非家境富裕者,一般无力入学。
1927年,教育界人士周谷城即指责过中国的高等教育“以富人为中心,以权贵为中心”。
抗战爆发后,学费问题转由国民政府出面解决,不但保证了来自沦陷区的大学生可以继续求学,而且打破了中国高等教育旧有的贵族化倾向。
解决大学生学费问题的同时,国民政府还竭力解决私立大学的运营经费问题。
较典型者如厦门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等,全系中央政府大量拨款补助,才得以继续运转。
此外尚有大批省立大学因资金紧张而申请改为国立获批,而得以继续维持。
因为当局的种种努力,中国的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数,在抗战期间也不降反升,由1936年的4万余人,增至1945年的8万余人。
具体数据如下表:高校研究所:从1936年的22所75人,增至1944年的49所422人战前,各大学的研究所,大多由各大学自动发展成立,1936年共计有研究所22个,仅招有研究生75人。
抗战爆发后,大学大量内迁,多数研究工作中断。
1939年,教育部认为“抗战建国正在迈进之际,学术研究需要尤大”,开始从政策、经费上扶持各大学成立研究所、招收研究生。
到1944年,大学研究所已增至49所,研究生增至422人。
研究所的运转经费、设备经费、研究生的学费等各项费用,基本上全由中央政府负担。
绝大多数大、中学生享受政府免费教育、免费伙食及一定的医疗保障将战时教育如平常时期那般维持的最大困难,是大部分离乡背井的大、中学生都丧失了经济来源,政府不但要负担起对他们“教”的责任,还必须承担对他们“养”的义务。
1938年,国民政府开始实施“贷金制度”,规定家在战区的专科以上学生,可向政府申请“贷金”,毕业后三年内再向政府无息偿还。
但抗战既系持久,学生毕业后并无正常就业环境,加之自1940年以来国内通胀日趋严重,“贷金制”在1943年被“公费制”取代。
其发放范围也大大扩大,连家住重庆有经济来源的大学生也可以享受公费待遇,私立学校入复旦学的学生,同样也可以享受政府的“公费”。
高等教育当中,每年获得国民政府的“贷金”和“公费”者达5-7万人,约占了全部学生的80%以上。
这些“贷金”和“公费”不但包括学费、生活费,还包括一定程度的医疗保障,故学生看病相当便宜。
譬如:中央大学政治系学生唐飞霄1946年1月7日的日记写道:“今去卫生室治牙,可笑挂号金仅一元,药费亦寥寥五元”——当时从重庆往湖南寄一封平信的邮资是20元。
“贷金制”和“公费制”不仅仅面向高等教育,同样也惠及中等教育。
按教育部规定,国立中学招收的学生,不仅免除学费,而且免费提供伙食、制服和书籍。
40年后物价飞涨,大、中学校师生生活艰难,但有政府特殊补助,比其他公务员好很多教师方面,1940年以前,后方大学教授平均每月可获得200余元左右的工资,收入虽不如战前,但较之大城市,后方物价低廉,其实际购买力较之战前并无多大下降,某些教授甚至把课堂搬到了餐馆里。
学生方面,毕业于复旦大学的罗文锦,1940年以前“每月可领贷金法币八元,以六元缴纳学校伙食,剩下二元做零用”。
当时,八块钱的购买力是相当高的,西南联大“学生的伙食费1938年每月7元,还可以吃到肉和鸡蛋”。
1940年,因日军的封锁,大后方物价暴涨。
教育部及时制定《战时救济大中学生膳食暂时办法》。
该办法要求财政部于每年的一、七两月向学生预发半年的救济费和生活费,由各校支配,其目的,是使各校可以在春季一、二月间和秋季七、八月间尽量购买粮食储存,以备青黄不接时的粮价高涨。
该办法实施三年后,又做了一次大的修订,负责救济大中学生膳食的部门,由财政部变换为了粮食部。
如此修订的原因在于:各地粮价不同,荒歉地甚至无粮可购以及粮价持续上涨等因素,使得财政部的统一拨款无法做到因地制宜,故改由粮食部向师生员工“免费发给公粮”。
此一时期,大、中等学校师生的生活水准虽然大幅度下降,但薪水之外,尚有政府补助的“平价食粮代金”,较之其他公务员(如国民党中央及地方党部的工作人员),已算比较好的了——1942年,《中央日报》社论明言:靠薪水收入维生者,早已靠典卖度日,生活苦不堪言。
结语陈立夫说,抗战八年期间,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巨大,“这一笔庞大费用在国家财务支出上仅次于军费”,确非虚言。
也唯其如此,才得以在战火纷飞中造就中国教育的一次大飞跃、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