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黄素合成工艺研究

合集下载

角黄素合成新工艺

角黄素合成新工艺
1 H NMR ( CDCl3 ) : 6 67 ~ 6 62 ( 4H , m ) , 6 37 ~ 6 24 ( 2H , d ) , 6 16 ~ 6 11 ( 6H , m ) , 2 02 ( 4H , s) , 1 97 ( 12H , s) , 1 72 ( 6H , s) , 1 61~ 1 47 ( 4H , d) , 1 03 ( 12H , s) .
2 1 2 角黄 素 结 构 解 析 IR ( K Br, v/ cm- 1 ) : 3446 8, 3028 02, 2919 15, 2858 26, 1654 71, 1605 50, 1579 46, 1555 09, 1443 84, 1397 47, 1366 18, 1349 21, 1331 33, 1310 21, 1278 87, 1229 65, 1200 35, 1175 67, 1092 02, 1031 26, 1002 48, 975 46, 228 84, 827 83.
Key words: cant hax ant hin; caro tene; select ive cat alyt ic ox idat io n; com po unded cat alyst; unif orm t est design; simplex opt imizat ion
引言
角黄素 ( canthaxant hin) 是 一种 重要 的类 胡 萝卜素[ 1] , 主要用作饲料添加剂、食物着色剂和医 药. 角黄素主要通过化学合成制得[ 2] , 其化学合成 有两条工艺路线, 国内尚未见相关生产报道, 其一 是全合成法[ 3 6] :
% 1194 %




第 57 卷
该工艺碳链采用逐步延长法, 需要对活性基团 进行 保 护, 并 且 由 于 C15 中 存 在 羰 基, Wit t ig H orner 反应副反应增加, 收率低; 另一种是 胡 萝卜素氧化法[ 7 11]

角黄素对蛋鸡产蛋量、蛋品质和蛋黄颜色的影响

角黄素对蛋鸡产蛋量、蛋品质和蛋黄颜色的影响

在114~142日龄“京粉6号”青年初产蛋鸡饮水中按0.1%(1 g/kg)的比例添加液态有机酸化剂,能提高感染过球虫的青年蛋鸡的体重和胫骨长度,对其有补偿生长的作用。

在134~160日龄“京粉6号”初产蛋鸡饮水中按0.1%的比例添加液态有机酸化剂,可提高初产蛋鸡的产蛋率。

饮水中添加0.1%的酸化剂可以提高产蛋后期蛋鸡的经济效益。

蛋黄的颜色是消费者在购买鸡蛋时经常关注的问题之一,会极大影响他们的购买行为。

虽然含有叶黄素的日粮不能向蛋鸡提供更高水平的营养物质,但可以提高色素在蛋黄中的沉着。

家禽业通常使用色素含量低的高能浓缩日粮,因此必须向这种日粮添加色素方能确保蛋鸡所产鸡蛋的蛋黄拥有所需的颜色。

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ried distillers’grains,DDGS)是蛋鸡日粮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含有叶黄素、玉米黄质,这些物质是鸡蛋蛋黄中的主要叶黄素。

叶黄素的活性受限于其对高温和光的相对不稳定性。

然而,Williams 等报告说,与纯合态的叶黄素相比,天然来源的叶黄素能够被蛋鸡更有效地利用。

角黄素对蛋鸡产蛋量、蛋品质和,Vol.5(2013),№1:269~274中图分类号:SS816.7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0769(2022)05-0090-05摘 要:在为期5周的试验中,比较了日粮中的天然叶黄素和角黄素(canthaxanthin,CTX)对蛋鸡产蛋量、平均日采食量(average daily feed intake,ADFI)、蛋品质和蛋黄颜色的影响。

试验将280羽36周龄ISA 褐壳蛋鸡分成7个日粮处理组:T1组,即阴性对照组,所用日粮含30%玉米和20%小麦;T2组,所用日粮含50%玉米;T3组,所用日粮含5%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ried distillers’grains,DDGS);T4组,所用日粮含10%DDGS;T5组,所用日粮由T1组日粮添加0.011%CTX 后配制而成;T6组,所用日粮由T1组日粮中添加0.021%CTX 后配制而成;T7组,所用日粮为含40%玉米的商业日粮,各组日粮的其他组成成分相同。

利用代谢工程改造解脂耶式酵母合成角黄素

利用代谢工程改造解脂耶式酵母合成角黄素

利用代谢工程改造解脂耶式酵母合成角黄素
刘双;窦平川;蒋珊;吴靖叶;万霞
【期刊名称】《武汉轻工大学学报》
【年(卷),期】2024(43)2
【摘要】角黄素是一种橙红色的二酮类胡萝卜素,作为着色剂和抗氧化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和化妆品等领域。

为生产高水平的角黄素,改造解脂耶氏酵母,通过增加内源牻牛儿基牻牛儿基焦磷酸供给、引入外源β-胡萝卜素生物合成路径、过表达DNA修复基因rad52、增强还原能量及前体物供应,构建了高产β-胡萝卜素的工程菌株。

进一步引入副球菌来源的β-胡萝卜素酮化酶基因,增加基因拷贝数及β-胡萝卜素的前体物供应,回补营养缺陷型标签,构建的工程菌株在摇瓶条件下合成了301.1 mg/L的角黄素。

实验结果报告了目前微生物合成角黄素的最高摇瓶产量,可为角黄素的商业化生产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也为其它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提供理论依据。

【总页数】10页(P1-10)
【作者】刘双;窦平川;蒋珊;吴靖叶;万霞
【作者单位】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农业部油料作物生物学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13
【相关文献】
1.解脂耶罗维亚酵母(Yarrowia lipolytica)的代谢工程
2.利用a凝集素在酿酒酵母表面展示解脂耶氏酵母脂肪酶Lip2
3.代谢工程改造解脂耶氏酵母生产脂肪酸及其衍生物
4.解脂耶氏酵母合成萜烯的进展:见微知著的改造策略
5.代谢工程改造解脂耶氏酵母高效合成赤藓糖醇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步氧化法合成角黄素的工艺改进

一步氧化法合成角黄素的工艺改进
摘要 : 角黄素是类胡萝 素的一种 , 作为着色添加剂 , 主要应用于食 品和饲料 。在角黄素一步氧化合成 工艺 中, 氧化剂 、 催化剂 、 温 度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 考察不同的酸配制 的酸度调节剂 对工艺 的影 响 , 经试验 验证 , 得 到用硫 酸进行酸度 调节下 , 工 艺条件最

角黄 素是 一种 良好 的着 色 剂 , 是 … 种 具 有 很 高
鲑鱼 , 鳟鱼 的色 泽更 红 润 。另外 , 也少 量应用 于食 品
应用价值 和经 济价值 的添加 剂 ¨ 。 目前主要应用
于饲料添加剂 , 它能使蛋黄和禽 肉的颜色更鲜明 , 使
添加剂 , 做着色剂使用 。角黄素 晶体对空气 、 热、 光
s y n he t s i s . Ke y wo r ds: e a n t ha x a nt h i n;o x i d a t i o n;a c i d i t y r e g u l a t o r .
角 黄素 , 又名 斑 蝥 黄 , 英 文名 : C a n t h a x a n t h i n , 化 学名: 2 , 4 , 4一T r i me t h y l 一3一[ ( 1 E, 3 E, 5 E, 7 E, 9 E,
第 2期

伟, 等: 一步氧化法合成 角黄素 的工艺改进
・9・

步氧化法合成角黄素的工艺改进
耿 伟 一 , 赵桂森 , 冯辉杰
( 1 . 山东大学药学院 山东 济南 2 5 0 0 1 2 ; 2 . 浙江医药股份有 限公 司新 昌制药厂 , 浙江 新昌 3 1 2 5 0 0 )
C h i n a ; 2 . Z h e j i a n g Me d i c i n e C o . ,L t d .P h a r m a c e u t i c a l F a c t o r y , X i n e h a n g 3 1 2 5 0 0, C h i n a . )

戈登氏菌产角黄素提取工艺的比较与优化

戈登氏菌产角黄素提取工艺的比较与优化
( 北 工 业 大 学 发 酵工 程 教 育 部 重 点 实验 室 , 湖 湖北 武 汉 40 6 ) 3 0 8

要 : 一 株 戈登 氏 茵产 角黄 素 的提 取 工 艺进 行 研 究。 采 用 二 甲基 亚 砜 法 、 声 波破 胞 法 、 法 、 融 法 和 酸 热 法 对 超 酶 冻
等 五 种 方 法 对 角黄 素 进 行 提 取 , 并通 过 用 ( 正 交 试 验 , 3) 以提 取 温度 、 取 时 间 和料 液 比 为 影 响 因素 对 提 取 工 艺进 提 行 进 一步 的优 化 。 结果 表 明 : 用二 甲基 亚 砜 法提 取 角黄 素 的效 果 较好 , 酵 液 中提 取 角黄 素含 量 能 达 到 17 8 / 。 使 发 9 . mgL 8 正 交 实验 得 到 二 甲基 亚 砜 的 最佳 工 艺条 件 为 : 取 时间 为 1 , 取 温度 为 2 ℃ , 液 比 为 1 0 在 此 条件 下 , 提 取 提 h提 5 料 :。 2 所
wt f edfrn id f tossc sdm ty sl x e (MS ) x at n cm i yrc l i ai ( C) i i v ieet n so h d u ha i ehl uf i D O et ci , o bn hdoho c cd H 1wt hi k me od r o g r h h an to , ni ezmet am n n ez- a ehd F r e r, 9 4 otoo a ts w sue pi i et gme d sal ny et et df ee t w m to . ut r e L( ) r gn let a sdt ot z i h r a r h h mo 3 h o m e

加丽素红中角黄素在鸡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加丽素红中角黄素在鸡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和三黄鸡饲粮中,使用率达到
左右 60%
[2] 。
国内
定或阐明其毒性大小的基础。 目前国内外关于角
市场上出现的“红心蛋”就是由于饲粮中添加了加 黄素在动物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的研究较少,且
丽素红致使蛋黄呈现诱人的红色。 随着一些报 大部分集中在虹鳟鱼等水产动物上,关于对其在
纸、网站等新闻媒体对“红心蛋”各种评论的不断 家禽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却鲜见报道。
, IKA ;
冷冻离心机 德国 公司 3 -30K

Sigma ; tH2 -320
台式恒温振荡器,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Waters2695 高效液相色谱仪附紫外检测器,美国
公司 Waters ;HR2864 飞利浦三合一搅拌器,荷兰
皇家飞利浦电子公司;SB3200 超声波清洗仪,美
国伯明斯顿公司;BUCHIR-200 旋转蒸发仪,瑞
活动专项( A3006884)
作者简介:田 洋(1982—),男,辽宁北镇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食品安全及功效性评价研究。 E-mail: tianyang1208@
徐昆龙 教授 硕士生导师 *通讯作者: , ,
,E-mail: xkl910@
6期
田 洋等:加丽素红中角黄素在鸡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式为C40H52O2,相对分子质量为 564.9,化学名称
为 胡萝卜素 二酮 年我 β,β′-
-4,4′- 。 [4 -5] 2008
学方面的研究及其在畜牧养殖业中合理使用提供 科学依据。
国农业部公布的第1 126号文件中允许使用的
收稿日期:2012 -01 -10
基金项目: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10 ZC082 ) ;云南省高端科技 人 才 引 进 计 划 项 目 ( 2009 CI125 -03 ) ;省 财 政 厅 政 府 性 公 共 科 技 服 务 与

制备角黄素的方法[发明专利]

制备角黄素的方法[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11]公开号CN 1277191A [43]公开日2000年12月20日[21]申请号00108015.6[21]申请号00108015.6[22]申请日2000.06.08[30]优先权[32]1999.06.09 [33]JP [31]162577/1999[71]申请人株式会社可乐丽地址日本冈山县[72]发明人森俊树 片山直行 锻冶屋敷强 北山胜彦 [74]专利代理机构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代理人丁业平 王维玉[51]Int.CI 7C07C 403/00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8 页[54]发明名称制备角黄素的方法[57]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角黄素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水和与水不混溶的有机溶剂中用碱金属氯酸盐或碱金属溴酸盐将β-胡萝卜素氧化的步骤,其中所述的氧化反应是通过向包含β-胡萝卜素、水、与水不混溶的有机溶剂和碱金属氯酸盐或碱金属溴酸盐的混合物中添加a)卤化碘或碘,和b)金属碘化物来启始的;该方法能在短时间内高效地并以工业化规模制备角黄素。

00108015.6权 利 要 求 书第1/1页 1.一种制备角黄素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水和与水不混溶的有机溶剂中用碱金属氯酸盐或碱金属溴酸盐将β-胡萝卜素氧化的步骤,其中所述的氧化反应是通过向包含β-胡萝卜素、水、所述与水不混溶的有机溶剂和碱金属氯酸盐或碱金属溴酸盐的混合物中加入a)卤化碘或碘,和b)金属碘化物来起始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角黄素的方法,其中b)金属碘化物的摩尔量与a)卤化碘或碘的摩尔量的比,即,b)组分/a)组分,为0.5-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角黄素的方法,其中包含β-胡萝卜素、水、所述有机溶剂、碱金属氯酸盐或碱金属溴酸盐、卤化碘或碘和金属碘化物的反应混合物的pH为2-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角黄素的方法,其中包含β-胡萝卜素、水、所述有机溶剂、碱金属氯酸盐或碱金属溴酸盐、卤化碘或碘和金属碘化物的反应混合物的pH为3-7。

一种提高角黄素制备收率的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提高角黄素制备收率的方法[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607818.2(22)申请日 2019.07.05(71)申请人 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地址 312500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城关镇环城东路59号(72)发明人 翟德伟 刘冬 霍鸿飞 张献炉 项学兵 李春亮 章益波 (74)专利代理机构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代理人 张建青(51)Int.Cl.C07C 403/24(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提高角黄素制备收率的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角黄素制备收率的方法。

在一步氧化法合成角黄素时,条件的控制、产品的收率对整个工艺的实施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发明采用一步氧化法合成,重点解决氧化剂的残留以及后处理转位过程中,长期加热的条件下,角黄素不稳定造成产品收率偏低的问题;本发明主要对一步氧化法的后处理转位工艺进行优化,在转位过程中加入氧化抑制剂,避免温度过高氧化剂的残留对产品的破坏,同时可以降低转位温度、缩短转位时间,来解决现有角黄素收率偏低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CN 112174866 A 2021.01.05C N 112174866A1.一种提高角黄素制备收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转位过程中向反应物中加入转位溶剂,再加入氧化抑制剂,在60~110℃下转位3-8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角黄素制备收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按下述步骤进行:1)投料:用溶剂溶解β-胡萝卜素,用水溶解氧化剂,两者混合;2)冷却至-10~0℃,滴加催化剂;3)控制在-15~5℃下反应5~40h;4)原料转化完全后,终止反应;6)静置分层,水洗若干次、分去水层,洗去氧化剂;7)步骤6)所得的有机层减压回收溶剂;8)步骤7)所得的旋干物加入转位溶剂,再加入氧化抑制剂,在60~110℃下转位3-8h;9)转位结束后,在-15~5℃下结晶;10)抽滤,真空烘干得纯品。

从佐夫色绿藻中提取角黄素的工艺及优化方法

从佐夫色绿藻中提取角黄素的工艺及优化方法

从佐夫色绿藻中提取角黄素的工艺及优化方法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Certainly! Here's a structured demonstration article on the topic "Process and Optimization Methods for Extracting Astaxanthin from Haematococcus pluvialis":从佐夫色绿藻中提取角黄素的工艺及优化方法。

角黄素产品的稳定性研究

角黄素产品的稳定性研究
维普资讯
广东饲料 第 1 卷第 2 5 期
20 年 4 06 月
角黄泰产品的稳定性研究
张 欣 欣 , 王 万祥 , 吴世 林 , 叶 家 平
( 广州市智特奇饲料科技有 限公 司 , 广东 广州 5 0 0 ) 15 7
【 中图分类号】8 67 S 1. 【 文献标识码】 C 【 编号】O 5 8 1 (0 6 0 — 03 0 文章 1O — 6 3 2 0 )2 0 2 — 2
l % ) 0 。
角黄素有效成分的测定结果见表 1 。
由表 1 知 , 可 自然 暴 露 的角 黄 素产 品 , 外 界 受
光 、 、 的影 响 , 着 贮存 期增 加 , 热 酸 随 各批 样 品保 留
角 黄 素产 品 6批 ( 效 含 量 约 为 25 有 .%和 1%各 3 0
批) , 每批 产品装 于 3 9个铝 箔 袋 (0 5 包 ) 中密封 , 自
【 关键词】 角黄素 贮存 制 粒 稳定性
然 状 态 下存 放 于 仓 库 中 , 6个 月 内每 月 观 察 、 定 测
含 量 1次 , 以后 每 3个月 测定 1次至 2 4个 月 。 1 . 黄素 产 品制 粒稳 定 忡 研 究 。 试验期 为 . 2角 2
后 . 剐测 定样 品 中 角黄 素 的含 量 , 行 角 黄 素 产 品 稳 定性 分 进 的研 究 , 果 表 明 , 三 种 试 验 处 理 条 件 下 , 结 在 角黄 素 产 品 的 有 效 成 分 保 留 率 分 别 为 9 . %、5 6 9 .9 84 9 %、2 %.说 明 角黄 7 2 9 素 产 品 的稳 定性 良好 。
【 摘要】本文通过 角黄素产品在 自然状 态下贮存 2 4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9期 收稿日期:2018-07-10作者简介:耿 伟(1979—),男,研究生,主要从事化学制药方面研究。

角黄素合成工艺研究耿 伟(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浙江新昌 312500)摘要:本文以碘化钾、双氧水代替碘作为催化剂,用氯酸钠作为氧化剂,在酸性环境下以β-胡萝卜素为原料一步氧化法生产角黄素。

同时,对各个反应条件进行了工艺优化,得到了最优条件,角黄素总收率可以达到78%。

结果证明:该工艺路线条件温和,收率高,工艺稳定、可靠。

关键词:角黄素;β-胡萝卜素;氧化反应;碘化钾;双氧水中图分类号:TQ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21X(2018)19-0023-02SynthesisofCanthaxanthinGengWei(ZhejiangPharmaceuticalCo.,Ltd.,XinchangPharmaceuticalFactory,Xinchang 312500,China)Abstract:Thisarticlewasselectedpotassiumiodideandhydrogenperoxideasthecatalyst,sodiumchlorateasoxidantandbetacaroteneasrawmaterialintheacidiccondition.Atthesametime,itwasoptimizedofeachreactionconditions,andthenobtainedtheoptimumconditionforreaching78%totalyield.Theresultindicatedthatthisprocessroutehastheobviousadvantageofmilderconditionsandhighertotalyield.Keywords:Canthaxanthin;β-carotene;oxidationreaction;potassiumiodide;hydrogenperoxide 角黄素属于类胡萝卜素的一种,又名斑蝥黄,化学合成的角黄素晶体呈深红色至紫褐色[1]。

角黄素分子中存在的共轭烯键对氧敏感,高温也会引起其分解,要求避光、避氧及低温保存;角黄素在酸性条件下,易氧化和降解,碱性条件下很稳定[2]。

在角黄素的生产方法主要有天然产物提取法、微生物发酵法、化学合成法等,化学合成法成本低、含量高,生产稳定[3]。

有些厂家采用了从基础原料到产品的全合成法,一般步骤较长,也大都需Wittig反应或格式反应等,反应条件苛刻,三废排放量大,环境不友好,整体收率偏低[4-5];有些厂家采用了从β-胡萝卜素到角黄素的一步氧化法来合成,该法为在催化剂碘或卤化碘的条件下,用卤酸盐或次卤酸盐氧化,该反应虽然步骤短,但在工业化生产中,由于碘的易升华特点,对人身体造成危害,操作环境要采取特殊保护[6-8]。

本课题的主要价值就是要避免以上合成工艺的不足,采用氯酸钠一步氧化β-胡萝卜素合成角黄素的工艺,采用更加安全方便的催化剂加入方式,来代替碘或卤化碘的直接催化工艺,从而使整个反应和处理过程更加友好、环保。

1 实验部分1.1 试剂及仪器氯酸钠、醋酸、二氯甲烷、亚硫酸钠、乙醇:均为工业级;双氧水:30%;次氯酸钠,10%;β-胡萝卜素:饲料级。

称量天平,AE240型,梅特勒-托利多称重设备系统有限公司;低温冷却夜循环泵,DLSB-10/30,上海东玺制冷仪器设备有限公司;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DF-101S,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公司;旋转蒸发器,R5003K2B,上海市申生科技有限公司;电热真空干燥箱,ZK-82B,上海实验仪器厂有限公司。

1.2 合成角黄素的操作方法将25gβ-胡萝卜素溶解于600mL二氯甲烷溶液中,取适量的氯酸钠等卤酸盐氧化剂和0.7g碘化钾溶解于200mL的水中,先后放入三口烧瓶中,在氮气环在合适温度下,一次性加入适量的双氧水,滴加适量的醋酸,在整个反应进程中,保持溶液在酸性条件下,搅拌反应,通过TLC薄层色谱判断反应终点。

反应结束后,将该反应液取出,倒入分液漏斗中,静止,直至分离出水层和有机层,收集有机层,并先后用200mL的2%亚硫酸钠溶液和200mL的水洗涤两次。

取水洗后的有机层减压蒸出二氯甲烷,然后加入乙醇200mL,溶解,结晶,抽滤,得到湿品28g,在80℃的真空烘箱中干燥4h,称重,并进行紫外分析。

2 结果与讨论2.1 惰性气体的影响考虑到β-胡萝卜素和角黄素都含有多个烯键,在氧气存在下,极易氧化,在反应过程中,可能导致更多的副产物产生,因此,选取氮气存在和非氮气存在两个反应环境进行优化考察,结果见表1。

表1 惰性气体的影响反应条件产物数量/g收率/%含量/%非氮气17.369.296.1氮气17.369.297.7 结果分析:两个反应条件下,收率无明显区别,含量都在要求范围内,说明有无惰性气体对整个反应和工艺相比较没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氧化反应操作时,避免和氧气或空气的接触是非关键因素。

2.2 反应温度的影响因在氧化反应中,不同的温度对反应快慢有较大影响,且温度也影响到原料和产物的活性,可能影响到产品收率,因此,考察在氧化反应时,反应温度对整个工艺的影响是否至关重要,在氮气保护下,分别选择0,10,15,20,30℃四个温度点进行考察,其他操作条件不变,结果见表2。

从表2可看出:虽然温度升高,可以加快反应进程,缩短反应时间,但收率明显下降,因此氧化反应温度在15℃,效率是最高的。

·32·耿 伟:角黄素合成工艺研究山 东 化 工表2 反应温度的影响温度/℃反应时间/h产物数量/g收率/%含量/%0518.0g72.096.110418.0g72.096.815318.272.896.9202.517.670.496.530217.168.496.52.3 反应酸碱度的影响在氧化反应中,酸性越强则氯酸钠氧化能力越强,但可能反应副产物也增加,因此,合适的酸性条件是很重要的。

表3 反应酸碱度的影响醋酸量/mLpH值反应时间/h产物数量/g收率/%含量/%0.66718.172.496.70.85.5618.172.496.81.05318.272.896.91.242.517.469.696.51.53217.369.296.4 实验结果分析:酸性过强,可能导致副反应过多,收率降低;酸性过弱,反应时间延长,收率和含量也无明显变化。

综合考虑,最佳反应pH值为5左右。

2.4 双氧水用量的影响表4 双氧水用量的影响2%双氧水用量/mL反应时间/h产物数量/g收率/%含量/%2617.469.696.13517.369.296.64318.272.896.94.5817.469.694.85.01017.068.093.7 双氧水的主要作用是调节催化剂碘的使用量,不同的量生成的催化剂的量不同,对反应的影响也不同,结果见表4。

实验数据分析:双氧水的量最终直接影响催化剂碘的用量和浓度,不同的量催化效果不一样,因此,合适的物料配比是非常重要的。

综合考虑:双氧水用量为4mL。

3 结论(1)用氯酸钠作为氧化剂,以碘化钾、双氧水代替碘作为催化剂,以β-胡萝卜素为原料一步氧化法生产角黄素是切实可行的。

(2)通过工艺优化,β-胡萝卜素一步氧化法合成角黄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在惰性气氛下,以氯酸钠作为氧化剂,氧化反应温度控制在15℃,pH值在5左右下反应3h,得到的角黄素收率和含量是最优的。

参考文献[1]凌关庭.食品添加剂手册[M].2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2]张欣欣,王万祥,吴世林,等.角黄素产品的稳定性研究[J].广东饲料,2006(4):23-24.[3]彭志强.斑蝥黄预混剂制造工艺的研究[J].饲料研究,2008(2):38-39.[4]陈志荣,李浩然.一种斑蝥黄的制备方法:CN,100338004C[P].2007-06-28.[5]MichaealRosenberger,PatrickMcDougal,JulieBahr.CanhtaxanthinAnewtotalsynthesis[J].JOrgChem,1982,47(11):2130-2134.[6]陆 豫,匡滨海,张 彬.一步法合成斑蝥黄[J].精细化工,2000,17(2):74-75.[7]MoriT,KatayamaN,KajiyashikiT,etal.Processforproducingcanthaxanthin:US,6313352[P].2001-06-11.[8]DubnerF,BilzJ,WeckbeckerC,etal.Processfortheproductionofcanthaxanthin:US,20040010164[P].2004-01-15.(本文文献格式:耿 伟.角黄素合成工艺研究[J].山东化工,2018,47(19):23-24.檯檯檯檯檯檯檯檯檯檯檯檯檯檯檯檯檯檯檯檯檯檯檯檯檯檯檯檯檯檯檯檯檯檯檯檯檯檯檯檯檯檯檯檯檯檯檯檯)(上接第22页)率也呈现上升趋势,但相比而言,2#肥料的最大持水率略高于1#肥料,原因在于包膜组成会对土壤持水性能产生影响,2#肥料中海藻酸钠比例高于1#肥料,加入土壤后肥料会吸收更多的水分。

双层包膜肥料能够有效提高土壤持水、保水性能,故可在雨水或灌溉期间施肥,使土壤吸收和保持更多的水分,从而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3 结论(1)以水稻秸秆基高吸水树脂为外层包膜、海藻酸钠为内层包膜,通过圆盘造粒法制备得双层包膜氮肥。

扫描电镜结果显示高吸水树脂均匀包裹在肥料颗粒表面,肥料内部有清晰的孔隙结构,有利于水分子的吸收和肥料内部养分的缓慢释放。

(2)静水浸泡、土壤掩埋实验结果表明,双层包膜氮肥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土壤最大持水率测试结果显示,肥料外层包膜水稻秸秆基树脂的高吸水性能够有效提高土壤的持水、保水性能。

(3)高吸水树脂/海藻酸钠双层包膜氮肥的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与普通肥料相比具有养分释放缓慢、释放周期长、吸水持水性能好等优点,可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1]王兴刚.有机无机复合型多功能缓控释肥料的研制及其性能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5.[2]陈金佩.缓控释肥料用粘土聚丙烯酸钾制备及性能分析[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2.[3]戴勋,张 娜,苏阔伟.棉花秸秆接枝丙烯酸制备高吸水性树脂[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0,10(2):30-38.[4]秦裕波,唐树梅,谢佳贵,等.新型缓控释肥的研制及其释放性能[J].土壤通报,2008,39(4):855-857.[5]谢丽华.小麦秸秆基新型缓控释肥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3.[6]黄永兰,罗奇祥,刘秀梅,等.包膜型缓控释肥技术的研究与进展[J].江西农业学报,2008,20(3):55-59.[7]牛红艳,蒲陆梅,李 静,等.一种环境友好的淀粉基缓释铜肥的制备及性能测试[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6(5):604-609.(本文文献格式:王中华,李言言,吴限彩,等.高吸水树脂/海藻酸钠双层包膜氮肥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山东化工,2018,47(19):21-22,24.)·42·SHANDONGCHEMICALINDUSTRY 2018年第47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