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选修外国小说欣赏课文归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的几种形式: 1.单线型结构; 2.复线型结构; 3.辐射型结构; 4.蛛网型结构; 5.情绪型结构
半张纸
一位刚刚失去妻子和孩子 的丈夫在搬离过去的住所 之前,凭借发现的写满电 话号码的半张纸追忆以前 的生活。
“他”
以一张小纸片作为“ “他”:从颓废到充 容器”,以半张纸上 人生无常,幸福易逝 满信心 一系列名称和电话号 码为线索展开情节
丹柯
丹柯、族人
丹柯:勇敢、执着 族人:胆怯、无知
悲剧性
炼金术士
西班牙牧羊少年圣地亚哥 两次做了同一个梦,梦见 他在埃及金字塔附近找到 保罗·戈埃罗,巴西作家。代 一批埋藏的珍宝。他跨海 表作有《炼金术士》《笼头》 来到非洲,穿越撒哈拉大 《主神的使女们》等 沙漠,一路奇遇迭起,最 后他终于看到了金字塔, 并悟出了宝藏所在。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伟大文学家,世 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 。写实主义。代表作有《战争 与和平》《复活》《安娜·卡 列尼娜》等 泰戈尔(1861-1941),印度 诗人、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 “歌手与哲人”。1931年获诺 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个获得该 奖的亚洲作家。代表作有诗集 《吉檀迦利》《新月集》《飞 鸟集》等,小说集《弃绝》《 素芭》《摩诃摩耶》《沉船》 等 娜塔莎第一次参加舞会; 娜塔莎和安德来在舞会上 一见钟情;娜塔莎受到花 花公子阿那托尔的诱惑, 神仙爱情之中失去理智无 法自拔。 素芭是一位美丽聪慧、心 地善良的哑女,她有一双 美丽的眼睛,有着纯真清 澈的心灵,但由于自身的 缺陷和世俗的偏见,却只 能独享孤独和寂寞,最后 被父母骗嫁到远方,最终 被抛弃。
老人:逃难者 我:侦察兵
运用第一人称,将叙 谴责非正义的战争, 述限定在一个有限的 老人:朴实憨厚善良 表达对生命的尊重和 视角中,增加小说的 对和平的尊重 真实感和亲历感 叙述貌似散漫无羁, 表达对生命的思考, 实则结构对称,构思 我:意识活动无拘无 对种种陈规陋习的否 严谨,内容与形式难 束,散漫无序 定和对平静生活及自 以区分。虽然用第一 由理想的追求 人称叙述,却对视角 不作限制 炮队队长:疏忽大意 而又勇于承担责任。 勇敢敏捷的悲剧军人 将军:严厉、冷峻、 刚毅
娜塔莎:圆形人物
素芭
素芭 牛、山羊、小猫:素 芭的动物朋友 帕勒达帕:素芭唯一 的人类朋友
着力刻画人物的眼 素芭:美丽聪慧,心 对不幸人民的同情、 睛,通过对人物神态 地善良 对世俗的不满 动作的描写塑造人物 形象
素芭:扁平人物
志贺直哉(1883-1971),日 本著名小说家,被誉为“小说 之神”,“白桦派”代表作家 清兵卫与葫芦 。代表作有《暗夜行路》《佐 佐木的场合》《在城崎》《好 人夫妇》《和解》等 海因里希·伯尔(19171985),废墟文学代表作家, 曾获几十种国际国内颁发的文 学奖,1972年获诺贝尔文学 奖,被公认为“当代德国的歌 德和国际文坛巨擘”
乘坐火车去拜祭被当做小 偷打死的亲人的母女俩从 神父及其妹妹那里得到接 待和关爱。
母亲:沉着,爱子 母亲、女儿、神父及 神父及其妹妹:有悲 其妹妹 悯之心
母爱与悲悯
魔幻现实主义:20世纪50 年代前后在拉丁美洲兴起 并盛行的一种文学流派, 既在作品中坚持反映社会 悒郁压抑,情感的节 生活的原则,又在创作方 制胜于放纵 法上运用欧美现代派的手 法,插入许多神奇、怪诞 的场景使整个画面呈现出 虚假南边的风格
意识流
山羊兹拉特
生活穷困的主人决定卖掉 山羊兹拉特。这家的孩子 阿隆在前去卖山羊的路上 经历了宜昌暴风雪,在患 难中他与山羊互相救助得 以保全性命。
阿隆、山羊兹拉特
阿隆:聪明、善良 山羊:忠实
情节安排跌宕起伏、 曲折有致,却又在情 人与动物之间的温情 理之中。情感不断积 累升华,蓄势待发
清单自然
加西亚·马尔克斯,哥伦比亚 人。“各种题材的多产作家 礼拜二午睡时 ”,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家。 刻 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 作有《百年孤独》《霍乱时期 的爱情》等
课题
作者简介
情节梗概
人物及关系
主要人物性格
主题
写作特色
备注
桥边的老人
海明威(1899-1961),美国 著名小说家,“迷惘的一代” 二战中一位孤苦的西班牙 代表作家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 老人疲惫不堪地艰难逃离 奖。代表作有《老人与海》《 家乡。 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 器》等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欧洲杰出女作家,意 “我”看到墙上的一个半 识流小说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点后引发了一系列意识活 。代表作有《墙上的斑点》《 动。 远航》《夜与日》等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杰出诗人、戏剧 家和小说家。主张人道主义, 反暴力、以爱制恶。代表作有 《巴黎圣母院》《九三年》《 悲惨世界》等 在风暴中的大海上,军舰 上的一尊大炮滑脱,给军 舰以及武器和人员造成了 极大损失。炮手与大炮展 开了英勇搏斗,最后在将 军的帮助下制服炮兽并获 得嘉奖,但又因自己开始 的疏忽而被将军处死。 安东诺夫卡苹果成熟时果 园丰收;田野丰收;农忙 快过去,深秋时节狩猎时 的情形;回忆小地主生活 一个人类部落被敌人逼入 森林,美少年丹柯挺身而 出,率领组人穿越森林, 却收到人们的抱怨和责 难,最后不得不剖腹取 心,引领人们走出森林、 走出黑暗,力竭而亡。
小学生清兵卫热衷于葫 芦,并且对鉴赏和收藏葫 芦有特别的天赋,但最终 在老师和父亲的压力下被 迫放弃爱好。 “我”在战争结束后被安 排在桥边做统计人数的乏 味工作,在此期间爱上了 一位姑娘,差点因她而失 去工作,幸而受到矿工提 醒,不仅没有失业,还交 了数马车的鸿运。
情节一波三折。小说 在新的矛盾处戛然而 追求个性自由发展, 清兵卫:温和 止,无限的后续故事 对没和自然在恶俗的 清兵卫、教员、父亲 教员、父亲:独断专 留给读者自己想象, 时代氛围中处境艰难 权 引起读者在阅读结束 、倍感孤立的忧思 之后对主题内容的继 续思考。
骑桶者
对悲剧进行了冷峻的 作者对虚构的态度: 人与世界的不通融 我、煤店老板、煤店 我:战战兢兢、自怨 幽默处理,叙述语调 1.煞有介事 性,交流的失败导致 老板娘 自艾、害怕失败 谈不上严肃,相反带 2.老实承认 了悲剧的产生 有一点冷幽默的感觉 3.不置可否
陌生人来访推销“沙之书 ”,“我”买下它,逐渐 由占有它的幸福转入无法 自拔的敬畏、恐惧,最终 “我”无法忍受并选择了 逃避。 一个穷得买不起煤的人骑 着桶飞着过去想去向煤店 老板借煤,结果被煤店老 板娘的围裙扇到了冰山区 域
我、陌生人
现代派的艺术特征: 对世界的迷茫和对未 虚构了一本现实中并 1.追求在形式上的标新立 知世界的一种惶恐心 我:对未知世界感到 不存在的“沙之书 异; 理,揭示了现实的神 迷茫和恐惧 ”,象征无限性、复 2.象征; 秘,不可知的非理性 杂性的现实世界。 3.意识流; 的本质 4.荒诞
沙之书
博尔赫斯,阿根廷人,拉美现 代派、后现代派文学的主要代 表作家。代表作《阿莱夫》、 《小径分岔的花园》、《死亡 与罗盘》,诗集《布宜诺斯艾 利斯的激情》、《面前的月亮 》、《阴影颂》等 卡夫卡(1883-1924),西方 现代派文学奠基人之一,代表 作《城堡》、《美国》、《审 判》(三本未完成)和《变形 记》等
“白桦派”:20世纪初日 本的文学流派,得名于《 白桦》杂志,反对自然主 义文学对日常生活的阴暗 描写和颓废派作家颓废享 乐的倾向,主张充分发展 个性和自我 “废墟文学”:人们把战 后的德国文学称为“废墟 文学”,主要反映战争生 活的痛苦,内容几乎全部 来自现实的生活
在桥边
批评战后德国重建过 小说情节极富张力和 “我”、姑娘、主任 “我”:厌倦现实却 程中只偏重物质而缺 艺术空间,笔调充满 统计员 无力抗争 乏精神关怀 反讽和揶揄。
牲畜林
卡尔维诺(1923-1985),意 大利作家,代表作有《命运交 织的城堡》《寒冬夜行人》《 我们的先人(三部曲)》《宇 宙谐趣》《看不见的城市》《 千年文学备忘录(美国讲稿) 》《意大利童话》等 斯特林堡(1849-1912),瑞 典戏剧家、小说家。由批判现 实主义专项悲观主义和变态心 理。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红房 间》《新国家》《疯人辩护词 》《女仆的儿子》中篇小说《 在海边》短篇小说《结婚集》 剧本《父亲》语言研究著作《 中国文字的起源》 艾萨克·什维斯·辛格 (1904-1991),美国犹太作 家,被称为当代最会讲故事的 作家。197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有《傻瓜吉姆佩尔》 《鲁布林的魔法师》《庄园》
揭示出俄国中等贵族 四幅图景: 我:对往昔贵族生活 阶级的衰落,也表达 描绘的场景诗意、细 一、果园秋收图 我、果园主、村民、 颇为留恋与向往,喜 了作者对往日生活的 腻,如图一幅幅细腻 二、田园丰年图 小地主 欢与世无争,相安无 留恋和对贵族衰落现 的工笔画 三、狩猎休闲图 事的农庄生活 实的不满 四、小地主生活图 以人物为主,以思想 为目的,小说除了歌 批判了人们在困难面 颂勇于实践、不计个 前只知抱怨而无勇气 人得失的献身精神 的落后和胆怯 外,还有一份浓厚的 悲剧色彩,凸现小说 主题的复杂性
德军入侵,村民带着家中 牲畜逃难进入树林。朱阿 的奶牛“花大姐”被抢, 朱阿为了救回花大姐决定 杀死德国兵,然而五次瞄 准都被别人阻止。最后开 枪射击却未中,德国兵在 山崖旁与野猫同归于尽。
朱阿、德国兵
笔调平实、诙谐幽默 朱阿:典型的小农, 。全文多次使用延迟 爱喝酒,惜财如命, 残酷的战争终会结束 的手法,使原本紧张 胆小多虑爱推脱 激烈的情节节奏舒缓 德国兵:贪婪、傻气 下来。
电报式
墙上的斑点

意识流
炮兽
炮队队长、将军
战争的残酷
有大量场景描写,有 明显的浪漫主义的主 观和夸张色彩
场景描写的作用: 1.给全篇“定调”; 2.导引人物出场; 3.营造意境与渲染气氛; 4.揭示人物性格; 5.作为象征
伊凡·蒲宁(1870-1953), 俄国作家,1901年获普希金 安东诺夫卡苹 奖,193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果 代表作有《安东诺夫卡苹果》 《松树》《新路》《黑土》《 乡村》等 玛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俄国无产阶级作家,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代 表作有《海燕》《母亲》《童 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真正的幸福在自己身 牧羊少年圣地亚哥、 圣地亚哥:勇敢、执着 边,但若不到远处去 吉普寨老人、撒冷王 撒冷王:睿智 寻找,就永远不会发 现身边的幸福
中间步步铺垫、环环 相扣,结尾出人意 料,使小说的哲理意 义更加深厚
受既复杂又丰满,常 战争与和平(全书) 娜塔莎:轻率、稚气 用对比的艺术方法来 娜塔莎、索尼亚、安 描写娜塔莎遭遇爱情 、意志不坚定、愿意 表述,提出才在俄国 德来公爵、皮埃尔 和激情的心理状态和 为爱情付出一切 文学史上是一种创 外部表现(节选) 新,也超越了欧洲长 篇小说的传统规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