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针对嫉妒的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针对社会心理学嫉妒的分析
【摘要】嫉妒是一种消极的、负面的情绪体验和行为表现。它是含有憎恨成分的激烈感情。是由于别人胜过自己而引起抵触的消极的情绪。在某种意义上又是一种社会情感。多种多样的人际关系都会涉及到嫉妒的问题。例如:当看到别人比自己强时,心里就不是滋味,于是就产生一种包含着憎恶与羡慕、愤怒与怨恨、以及伤心与悲痛的复杂情感,这种情感就是嫉妒。嫉妒会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进而会出现攻击行为、不道德行为、以及幸灾乐祸等表现,它对人类社会生活和个人心理造成巨大的不良影响,具有相当高的普遍性。
【关键词】情绪体验,社会情感,嫉妒,幸灾乐祸,个人心理,普遍性日常经验和实证研究都表明,嫉妒作为一种带有敌意的社会情绪,对嫉妒者本人的身心健康有着诸多不良影响。一方面,嫉妒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抑郁症、神经质、焦虑症、恐惧症、躯体症状和强迫症都与嫉妒的程度有关系。另一方面,嫉妒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许多证据表明,嫉妒情绪的内在成分如敌意、怨恨和抑郁,都会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学习和工作。另外,嫉妒心强可能使我们结交不到知心朋友。嫉妒心强的人往往事事好胜,常想方设法阻止别人的发展,总想压倒别人。这可能使同学、朋友想躲开你,不愿与你交往。从而给自己造成一个不良的人际关系氛围,你会感到孤独、寂寞。
此外,嫉妒是人与生俱来的。从古至今,无论是外国人还是中国人,嫉妒始终与人类相依相伴。圣人也罢,蠢材也好。在他们内心深处中有一个地方在嫉妒着。人要想生存,就得有人际交往,而这也不得不让你在嫉妒中遭遇一番情绪体验。因此。嫉妒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而且它还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化中历史上,跟嫉妒有关的故事曾经在东西方的文化典籍中反复出现:该隐因为嫉妒兄弟亚伯被神宠爱而杀害了他,庞涓因为嫉妒孙膑的才干而设计陷害使他致残。现实中,由于嫉妒而导致的人际冲突以及恶性犯罪更是层出不穷,因此,理解嫉妒心理对于人们的社会适应具有重要意义。
1 嫉妒的概念
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中对嫉妒的定义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
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这个定义的特点是综合了嫉妒被广泛认同的特点,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从这定义中,我们可看出,嫉妒是人固有的,同时也是一种不良的消极情绪的主观体验,而主观距离的比较就可能产生嫉妒。例如:嫉妒者不能容忍别人超过自己,害怕别人得到自己无法得到的名誉、地位等,在他看来,自己办不到的事别人也不要办成,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别人也不要得到。又比如说:在一次同学聚会上,有一个同学开着宝马来参加聚会。但是,仅过了一个月,他的股票和基金暴跌。因此,他也收到了极大的损失。那么,这时候,你会怎么想?你是会为他感到遗憾还是暗自窃喜呢?看到别人的不幸,自己却感到高兴。我们称这种现象为“幸灾乐祸”,即嫉妒。
事实上,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嫉妒心理。培根曾经幽默地引用古人的话说:“嫉妒心是不知休息的。”嫉妒是伴随着私心相伴而生,相伴而亡的,只要私心存在一天,嫉妒心理也就要存在一天。
嫉妒心理的产生,主要有三个原因:
1、个人强烈的欲望所致。人,都有一种积极向上,追求美好的强烈欲望。当这种欲望得到满足和实现的时候,往往会产生一种占有欲和排他性;当这种欲望未能实现而别人比自己先实现这种欲望时,便产生一种为自己达不到而憎恨别人的激烈情感。
2、攀比心理。因为是同学、同事、同行、同龄、同性、同时参加工作且在同一环境中,你上我也得上。而先上的人往往被嫉妒,未上或后上者不服气,这种攀比心理化为嫉妒。
3、品德低下的人会强化嫉妒心理。社会生活中,也确有少数道德品质恶劣的人,他们采取"我不行,你也休想",的处世态度,"抢打出头鸟",自己无所为,也不让别人有所为,或看到别人的进步总有点不舒服,甚至制造谣言,有意中伤,极力破坏他人的名声。
由嫉妒产生的原因可见,嫉妒在产生上具有自发性和比较性的特点
比较一定会产生嫉妒,但是嫉妒则必由比较所生。这个比较也不是一般的比较,它是一种主观距离的认知比较。也就是说,这比较是有条件的。比较双方必须处于相近性质方面的东西并且要处于相近级别,否则就满足不了条件。例如,一个理科状元并不会去无端嫉妒一个文科状元,毕竟他们所属的领域不同,没可比性。再如,一个地方县官不可能去嫉妒一个国家主席,毕竟他们不是相近级别
的角色。中国的“文人相轻”、“争风吃醋”无不体现比较后产生的嫉妒,因为看不惯别人比自己好,就一定要求别人比自己差,这样自己才能在社会立足,这一系列的不健康心理无不具有其指向性。而对于比较来说,比较是产生嫉妒的前提,嫉妒的比较在社会,而嫉妒的体验却在个人。
嫉妒是寻求公正的一种表现。确实很有现实意义,正是社会的种种不公平现象,让人的嫉妒无处藏身。而最为活跃的嫉妒话题却屈指可数,有爱情的嫉妒,权利与金钱的嫉妒,这始终贯穿整个人的一生。这些潜伏在生活中的现实不得不让人类纠结,产生的频率也高不可防,这也酿就一系列的犯罪举动。比较也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而正是这些因素对人的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这将会造成嫉妒者的不公平感的不断激化,嫉妒也随之加重。绝对的公平不可能在社会发生,这也就让我们理解到嫉妒存在的合理性。
人都会有情绪的波动,人总是要受到外界这样或那样的嫉妒诱惑。其性质不仅波及范围广,而且持续的时间也是深远持久。正是由于嫉妒的积累与爆发。才会让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产生转变,由于嫉妒的不断积累,导致爆发的可怕性。有时不只是出口中伤、拳打脚踢,甚至是谋财害命,其危险性可见一斑。情绪的不稳定使得各种莫名其妙的想法层出不穷:“为什么你们高楼大厦,我们却残檐破瓦?为什么你们大鱼大肉,我们却小米粥?我就是看不惯,我就要‘杀’你们,我们是‘杀富济贫’而已,老天还会赞扬我呢!”嫉妒正是由内心微小嫉妒的日积月累而成的,可见盲目的嫉妒是多么可怕,还能扭曲一个人的人性。
嫉妒对人类来说是前进的动力,还是落后的鞭笞?这确实是值得商榷的问题。中西方有些人对嫉妒持否定观,他们都认为嫉妒是一种没用的消极情绪反应,人不该有嫉妒心理,应该把他们从心灵中驱除,那才是一种善。所以中国人才有了“红眼病”、“吃醋”等之说。然而,肯定嫉妒作用的人也为数不少。哈里逊认为:“嫉妒是爱情的刺激物;稍有几分醋意可以使爱侣之间感情更甜蜜。”波普尔说:“对心胸卑鄙的人来说,他是嫉妒的奴隶;对有学问、有气质的人而言,嫉妒却化为竞争心。”人在社会流动,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威胁,而特殊的嫉妒在这种情况下却能起到一种自我保护机制的作用。当你发现自己落后时,嫉妒会让你发愤图强,激发未曾出现的自我的潜能。当你在爱情中嫉妒时,会让你对爱侣更加关心呵护,更加利于情侣间的情感交流。
不经过大脑的运转而无节制的嫉妒,最终也就落个物极必反的结局。嫉妒的发展更加偏向与负面,因为嫉妒本身就是一种消极情绪,它往负向转化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