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品种类型及识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均
17564. 4
4774.16
27.15 4.25
粳稻 1.05 1.03 0.9 1.03 1.09 1.02
粳稻% 24.37 24.43 21.95 24.25 25.19 24.04
水稻
粳稻 粳稻%
410.9 410.67 99.94
412.61 429.33 104.05
404.94 408.67 100.92
图1-5 稻穗的形态
粳稻稻穗
籼稻稻穗 粳稻稻谷
粳稻稻穗 粳稻稻谷
籼稻稻穗 籼稻稻谷
我国籼稻种植面积大和总产量均约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和总产量 70%~75%,但江苏省籼稻种植面积约占全省种植面积的不到10%。 南方大部分稻区的人习惯吃籼稻米;北方稻区的人则习惯食用粳稻米。
2001-2005我国粳稻生产概况
420.71 482.67 114.73
417.35 481.33 115.33
413.30 442.53 106.99
三、栽培稻种分类
早熟 wenku.baidu.com差5-7天, 约1张叶片
高:>120cm
大穗型
熟期
中熟
株高

穗粒 性状
晚熟
遗传组 成杂合 与否
杂交稻 常规稻
矮:<100cm
野生稻(20个野生种)
稻属
栽培稻
亚洲栽培稻: (普通栽培稻)
世界各地均有, 占栽培稻面积的 99%以上。
有籼、粳之分。
非洲栽培稻: (光身稻 )
仅在西非,丰产性差, 但耐瘠性强。
无籼、粳之分。
栽培稻起源于野生稻
普通野生稻
普通栽培稻
2、我国栽培稻种的分类
我国栽培稻由于分布区域辽阔,栽培历史悠久,生态环境多样,在长 期自然选择和人工培育下,出现了繁多的适应各稻区和各栽培季节的品种。 丁颖曾根据它们的起源、演变和栽培发展过程,把我国栽培稻种分为5级。
项目
稃毛
抽穗时壳色 1-2穗节长
叶毛 长宽比 酚反应
0
短、齐
硬、直、 匀
绿白 <2cm 甚多 >3.5

等级及评分
1
2
3
4
中或较长、 硬、稍齐、 不太齐、
略软、
稍长
或仅有疣 状突起
长、稍 软、欠齐或
不齐
长、乱、软
白绿2.1-2.5cm
多 3.5-3.1 灰黑或褐

黄绿 2.6-3cm
中 3.0-2.6
(基本型)
早、中季稻 (变异型) (以下全部同上)
籼 稻
粳 稻
深水稻
旱稻
水稻
浮水稻
粘稻和糯稻区别主要在于胚乳淀粉性质的不同。
项目
糯稻
粘稻
米粒食泽 淀粉组成
乳白色,无腹白, 略透明,有光泽,一 般腹白明显。
含支链淀粉98%以上, 直链淀粉15-30%, 几乎不含直链淀粉 支链淀粉70-85%。
碘液反应
淀粉吸碘性很小,遇 淀粉吸碘性很大,遇
碘反应呈棕红色
碘反应呈蓝色
二、籼粳亚种的分类方法及形态特征
1、籼粳亚种的分类方法
加藤等(Kato et al,1928)以形态特征、杂交亲和性与 血清反应为依据,最早将将亚洲栽培稻(主要为中、日居多) 分籼、粳两个亚种,奠定了稻种分类的基础;
松尾(Matsuo,1952),综合了多种性状,最后以粒型为 主分将世界稻种分为A(日本型,粳)、C(印度型,籼)、B (爪哇型);
水稻品种类型识别
一、稻的分类 1、稻属分类
稻属: 禾本科作物中最重要的属之一.稻属植物起源于南半球1亿3千万年前
的冈瓦纳古大陆,随古大陆的分裂而广泛分布到温湿的热带非洲、南美、 南亚、东南亚和大洋洲。
普通栽培稻和非洲栽培稻有一共同的祖先,而后在亚洲和非洲独立、 平行演化,即多年生野生稻→一年生野生稻→一年生栽培稻。
胀性大
粘性大,胀性小
谷粒在苯酚中 易着色(黑色、灰黑)
不易着色
取试样二份,各100粒,先浸于清水中6h,倒去清水注入1%苯酚溶液,浸12h,取出用清 水冲洗,放在吸水纸上经一昼夜,鉴定种子染色程度,谷粒染色分五级:不染色、淡茶褐色、 茶褐色、深茶褐色、黑色。此法可以鉴别籼粳稻,一般籼稻染色深,粳稻不染色或染成浅色深, 因籼、粳型不同品种染色均有深浅之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凡不染色者均属粳稻。
亚种(籼/粳) 群(晚季稻/早、中季稻) 型(水稻/陆稻) 变种(粘稻/糯稻) 品种(栽培品种)
普通栽培稻
籼亚种 (基本型)
晚季稻 (基本型)
水稻 (基本型)
陆稻 (变异型)
粘稻―品种
糯稻―品种 粘稻―品种
早、中季稻 (变异型)
糯稻―品种 水 稻 (同上)
陆 稻 (同上)
粳亚种 (变异型)
晚季稻
(以下全部同上)
多数<2.5cm 细长,扁平

典型的>3cm 短圆,宽厚

2、籼、粳稻主要形态、生理特征比较
籼稻
粳稻
发芽速度

抗寒性
较快 不耐寒,易烂秧
较慢 较耐寒,不易烂秧
抗旱性
较弱
较强

分蘖力
较强
较弱
耐肥性
矮杆较耐肥,高秆不耐肥
耐肥

落粒性


抗病性
较强
较弱

米质
出米率低,碎米多,粘性差, 出米率高,碎米少,
总产量(万吨)
种植面积(亿亩)
单产(kg)
年份 水稻
粳稻 粳稻% 水稻
2001
17758. 1
4863.5
27.39
4.32
2002 17454 4752 27.23 4.23
2003 2004
16641. 82
17908. 8
4109 4958.4
24.69 27.69
4.11 4.26
2005 18059.2 5187.9 28.73 4.33

浅绿 3.1-3.5cm
少 2.5-2.1
边及棱微染
绿 >3.5cm
无 <2
不染
有时一个品种某一性状很难分为籼稻和粳稻,可以将各项目的分数 加起来后,
0~8分为籼(H) 9~13 分为偏籼(H’) 14~17分为偏粳(K’) 18~24分为粳(K)
2、籼稻与粳稻主要形态特征、生理特征比较
叶形
籼稻 叶片较宽
粳稻 叶片较窄
叶色
淡绿
浓绿
顶叶开角(自然状态)



叶毛

少或无

多数有芒,少数有短芒直生 多数有长芒或短芒,芒

略呈弯曲状

稃毛
稀或短,散生
密而长,集生稃尖或棱 上

抽穗时壳色
浅绿泛白
均匀稍深
穗颈伸出度(穗颈长) 短,由包颈不出到6cm 长,约在5-15cm(?)之间
第一穗节的长度 谷粒形状
着粒密度(趋势)
盛永(Morinags,1960)则分为籼、粳、Bulu、Aus为栽 培稻的四个生态种。
我国程侃声(1984,1985) 及Glaszmann(1986) 都认 为爪哇型只是冈彦一(Oka,1958)文中的热带岛屿型粳稻, 达不到种或亚种的水平,仍分籼、粳两个亚种。
表一、鉴别性状的级别及评分(程侃声,形态指数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