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篇:广义知识的定义、 分类和知识的学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广义知识的定义与类型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 知识的定义

2 有关知识的分类

能力要求

能利用各种分类标准对某种知识作出类别归属的判断

一、定义

•(一)狭义的定义

•1 知识:人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属性、联系和关系的反映,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2 技能:通过练习在个体身上固定下来的巩固了的自动化的动作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3 能力:心理活动的可能性和动作的可能性,是个体顺利完成活动任务的直接有效的心理特征。

•(二)广义的定义

•1 皮亚杰:知识是主体和环境或思维与客体相互交换而导致的知觉建构,知识不是客体的副本,也不是由主体决定的先验意识。

2 结合皮亚杰和当代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观点:知识是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储存于个体内即为个体的知识,储存于个体外即为人类的知识。

3 本质:信息在人脑中的表征。

二、知识的静态的分类

•(一)信息加工心理学的知识分类

•随着近20年来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崛起,知识成了信息加工的一个中心概念。信息加工心理学家大多同意把广义的知识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陈述性知识,另一类为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用以回答“世界是什么”这一类问题的知识。与who when where what which 等问题联系在一起。

•程序性知识是用以回答“怎么办”这一类问题的知识。

•(二)哲学的显性知识与默会知识

英籍匈牙利哲学家波兰尼(Michael Polanyi,1891—1976)提出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 )与默会知识(tacit knowledge )。

前者也称“明言知识”(articulate knowledge ),是能用语言文字(包括数学公式、图表)等诸种符号表达的知识。

后者是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的知识。如幼儿在受正规教育之前,能用合乎语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思想,但是他们未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话语中暗含的语法规则。

实际上,信息加工心理学的两类知识划分与波兰尼的两类知识划分存在着很大的一致性。陈述性知识也就是显性知识,是个体能够意识到并能用言语表达的;程序性知识中有些是个体完全不能意识和用言语表达的,也就是默会知识。

•(三)奥苏伯尔的知识分类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了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在该理论中,他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而根据对于学习的这种分类,可以将陈述性知识学习的结果分为机械知识与有意义知识。

机械知识:通过死记硬背来获得的知识。

有意义知识:通过意义理解来获得的知识。

三、广义知识学习阶段与分类模型

•(一)陈述性知识学习三阶段

1 新旧知识的联系;

2 新知识储存于长时记忆中,如果不进行新的学习和复述,会出现遗忘;

3 意义的提取和运用。

•(二)程序性知识学习三阶段

1 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相同;

2 通过应用规则的变式练习,使规则的陈述性形式向程序性形式转化;

3 达到相对自动化的程度。

(三)广义知识学习阶段与分类模型

第二节 新知识习得阶段 知识的巩固和转化阶

知识的迁移和应用阶段

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教学目标

•1 掌握陈述性知识的两种表征方式;

•2 掌握奥苏伯尔的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

•3 了解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与保持的策略。

一、陈述性知识的表征(represent代表、表示)

•心理学家一般认为,陈述性知识可以以命题网络或图式来表征。

(一)命题

•1含义

(1)逻辑学中命题的含义

命题是指表达判断的语言形式。如,“北京是中国的首都”这个句子就是一个命题。(2)认知心理学中命题的含义

命题是用语词表达的最小单位的意义。

命题用句子表达,但命题不等于句子,命题是指句子所表达的意义,句子则是命题的载体或外壳。人们在长时记忆中保持的不是句子本身,而是句子所表达的意义(命题)。

2命题网络

(1)如果两个命题具有共同成份,通过这种共同成分,可以把若干命题彼此联系组成命题网络。

(2)举例:“蚂蚁吃了甜果酱”、科林斯和奎廉的知识层次结构说。

(二)图式

•1定义人头脑中关于普通事件、客体与情景的一般知识结构。

•2 图式的含义

(1)图式具有概括性;

(2)图式中包含同类事物的本质特征和非本质特征;

(3)图式中的知识是以某种方式或结构组织起来的;

(4)个体的图式是发展的。

•3 图式的种类

(1)关于客体的图式,如房子、汽车等的图式;

(2)关于事件的图式或做事的图式,如去看电影、上医院看病等的图式。

•4 图式与表象、概念的关系

可以这么说,在许多场合,图式指的就是表象或概念或他们的组合。

表象——事物的一般形象在人脑中的反映。

概念——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二、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奥苏贝尔的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

•“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的所有内容简约成一条原理的话,我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弄清了这一点后,进行相应的教学。” -----.奥苏贝尔(一)意义学习

奥苏贝尔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的观念之一,是他对意义学习的描述。在他看来,学生的学习,如果要有价值的话,应该尽可能有意义。为此,他仔细区分了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之间的关系。

1 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讲授法与发现法)

•接受学习:学习不包括发现,只要求他们把教学内容加以内化(即把它结合进自己的认知结构之内),以便将来能够再现或作他用。

•发现学习:学习的首要任务是发现,然后便同接受学习一样,把发现的内容加以内化,以便以后在一定的场合下予以运用。

所以,发现学习只是比接受学习多了前面一个阶段——发现,其他没有什么不同。

2 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

接受学习(讲授法)=机械学习(填鸭式或说灌输式教学方法)吗?

发现学习=意义学习吗?

多少年来,人们常常把接受学习(讲授法)视为一种机械学习(填鸭式或说灌输式教学方法)而加以批评,把发现学习视为一种意义学习而大加褒扬,奥苏贝尔认为这是毫无根据的,他认为接受学习并不一定是机械学习,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接受学习完全可以是意义学习。这些条件包括:

1 教学内容应该具有逻辑意义;

2 教师所提供的学习内容对学生具有潜在意义;

3 最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他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原有的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

在课堂里的意义学习中,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之间的对比,由于各种原因,总是偏重于接受学习。如,发现学习费时较多。因此奥苏贝尔认为,学校主要应采用意义接受学习,尤其是意义言语接受学习。

3 认知结构在意义学习中的作用

奥苏贝尔认为,当学生把教学内容与自己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意义学习便发生了。所以,影响课堂教学中意义接受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的认知结构。

•所谓认知结构,就是指学生现有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织方式,它是由学生眼下能回想出的事实、概念、理论等构成的。简单讲就是知识结构,一个人知识经验的总和。

(二)意义学习的类型

符号表征学习

概念学习

命题学习

1 符号表征学习

•所谓符号表征学习就是学习各种符号的意义。

•符号表征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词汇学习,即学习单词代表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