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遥感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周贵强
(贵阳市测绘院贵阳市遵义路4号550002)
摘要:本文在简单阐述遥感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的基础上,着重说明了遥感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文章主要从城市测绘、城市规划、城市公共安全系统、城市环境监测等方面来举例说明。最后简单说明遥感与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关系。关键词: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城市建设
在信息时代,城市建设与信息技术密不可分,更离不开地球科学的支持。3S (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简称)技术使地球科学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它已经成为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最重要方式。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遥感的基本原理及分析方法
遥感(Remote Sensing),即“遥远的感知”。即远距离不接触“物体”而获得其相关信息[1]。遥感通过电磁波、力、声波等形式采集数据。应用最多的是以电磁波方式获取数据。因此,遥感的理论基础是电磁辐射与地表的相互作用。
电磁波遥感分为被动遥感和主动遥感。被动遥感主要利用太阳辐射能——通过照相机或多光谱扫描仪记录地表反射或发射的电磁辐射;主动遥感——人为发出电磁能量,并记录其返回的辐射能,常见的雷达就属于主动遥感。其中,主动遥感的过程大致如下:太阳辐射能——通过大气传播(衰减)——部分到达地面的辐射波段与地表物质相互作用——再次进入大气传播——被遥感仪器记录地表
反射或发射的电磁辐射——得到图像数据——对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解译——得到各种信息产品——分发给不同应用部门进行使用。
地球表面特征十分复杂,不同波段的能量到达地表后,被选择性地反射、吸收、透射、折射等。即使同一物体在不同状态下与电磁波的作用都不尽相同。遥感正是利用物质对电磁波的不同作用表现,进行大量的实验研究后,得到不同物质对电磁波的响应关系,从而能够通过对记录的电磁波谱特征进行反解得到地球表面的信息。
对遥感图像的分析处理的方法主要是目视法、计算机自动处理、人机交互法。处理方式按照遥感解译的组织方法和实施条件可以分为:(1)野外解译——在实地进行图像解译;(2)飞行器目视解译——在飞机上识别地物;(3)室内解译;(4)综合解译——以上两种以上的方式相结合。
通过各种方法,结合相关地学知识及专业知识,可以从对遥感图像的处理、分析中得到地理基础信息和用于不同部门的专题要素信息。我们正是利用遥感快速获取的地理基础信息和各种专题要素信息来为城市建设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和基础资料。下面浅谈遥感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二、遥感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1、遥感在城市测绘中的应用。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遥感卫星的地面分辨率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精度。如SPIN-2拍摄的影像达到2米分辨率,IKONOS和ORBVIEW数据的地面分辨率为1米,QUICK BIRD空间分辨率达到0.6米。随着遥感卫星地面分辨率的不断提高,精准遥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城市测绘正是需要利用高精度的卫星遥感图像进行城市基础地理数据的获取。城市的典型地物主要有植被、水体、
道路、建筑物等。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可以准确识别各种植被、道路质地(水泥路、沥青路等)以及不同材料的屋顶的建筑物等。目前、利用高精度卫星遥感影像图实现了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更新,大大提高了城市基础地理数据的更新能力。一些部门已经开始利用卫星遥感图像进行1:5000地形图测量的尝试和应用。近年发展起来的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技术(INSAR),提供了获取地面三维信息的全新方法,即利用干涉雷达提取地形数字高程模型(DEM)[2]。该方法具有全天时、全天候、不受云雾等恶劣天气影响的特性,极大地方便了城市基础数据的更新,将在获取城市地面三维信息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2、遥感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管理的基本依据,它的主要任务是协调城市的自然与社会属性,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结合国民经济长远规划和区域规划,制定城市的性质、发展方向和规模以及整体布局、各项建设发展的原则要求[3]。在城市规划中,现势性的基础资料对规划部门和规划人员十分重要。传统的基础数据的获取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城市发展十分迅速,不少城市都进行了大量的房屋建设和道路修建,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许多基础资料的更新跟不上城市的发展速度,因此采用传统测量的方法获取基础数据跟不上规划的需要。利用高精度的遥感图像进行分析,可以更新基础数据,并提取规划要素的专题信息,为城市规划提供精确的、现实性强的基础数据。并可利用遥感卫星图像编制高精度的城市正射影像图,为规划人员提供直观的城市现实景观。利用SPOT影像可制作10m分辨率的数字正射影像图,利用IKONOS影像可制作4m 和1m分辨率的数字正射影像图等[2]。以高精度的遥感图像通过相关的专业软件处理,并套和到高精度的DEM(数字高程模型)上进行校正,以GIS为基础虚拟现实,规划人员可以将规划设计成果放在虚拟现实系统中进行检验、修改、评估等,极大
地方便了城市规划的决策和实施。国外一些国家已经将遥感技术引进城市规划的编制过程中[3],这充分说明了遥感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作用。
3、遥感在城市公共安全系统中的应用
遥感在城市公共安全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城市交通系统、应急系统(110、119、120等)、防洪系统、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如:突发流行病、突发自然灾害)等等。
在交通方面,获取同一瞬间市区总体交通状况,分析不同地段的机动车密度、流量、平均车速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特别是获取车流高峰时期的数据,有利于分析出城市交通堵塞的主要原因。
在应急系统方面,主要是利用遥感图像结合GIS,GPS为应急指挥决策提供服务。获取遥感图像,建立图像数据库,结合GIS数据库,利用GPS进行精确定位,对发生应急事件的地区进行分析,以便做出最快速、最有效的措施。如:120指挥中心接到求救电话,立即进入应急系统,查询求救者的位置,将GIS矢量数据叠加到相应的遥感图像上,可直观、准确地知道求救者的地点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包括与周边医院的位置关系、道路交通状况等),指挥中心可根据系统分析迅速做出营救方案。
在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方面,遥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利用遥感研究流行病学方面,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遥感作为一种流行病学研究的信息源,尤其在获取有关社会、经济状况的基础数据方面十分有益。它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为“人人享有健康”的全球战略的关键之一[4]。
4、遥感在城市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城市环境监测主要包括空气质量监测、水资源监测、城市绿化—植被的检测、土地利用监测、城市热岛效应的调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