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益阳职业技术学院
大专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浅谈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
姓名:
班级:08105
所属系部:经济贸易系
专业:会计电算化
指导教师: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目录
No table of contents entries found.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繁荣,城乡居民收人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这也就使得所得税的纳税筹划引起了人们的重视。那么,如何对个人所得税进行纳税筹划,合理避税、节税就显得重要起来。本文以此为背景展开讨论,具体介绍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意义及其必要性,主要针对个人所得税主要涉税项目中,贴近百姓生活的几个问题进行简单的纳税筹划。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意义途径
进入十二五规划,经济的发展必将上升到另一个高度,这也使得个人收人的来源和形式更加多样化,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财政收入中来源于个人所得税的比重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我国本就贫富差距很大,低收入者占了大多数,从普通纳税人的角度出发,如何在不违法的前提下,对个人所得税进行纳税筹划,尽可能地减轻税负获得最大收益,就显得重要起来,但是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在我国仍然不被普遍认知。
一、个人所得税和纳税筹划的概念
1.个人所得税及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个人所得税(personal income tax)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凡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所得的,以及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均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2.纳税筹划的含义及其特点
对于纳税筹划,可以下这样一个定义:“纳税筹划”,又称税务筹划、税收筹划,英文为tax planning或tax saving,指的是:纳税人通过筹资、投资、收入分配、组织形式、经营等事项的事先安排、选择和策划,在合法的前提下,以税收负担最小化为目的的经济活动。
从国内外学者对纳税筹划的论述中,可以总结出纳税筹划这种经济活动的几个特点:(1)合法性。合法性是纳税筹划最本质的特点,也是纳税筹划区别于偷税行为的基本特征;(2)筹划性。筹划性是指事先进行计划、设计、安排;(3) 目的性。目的性是指纳税人纳税筹划行为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纳税,取得节税收益;(4)
专业性。专业性不仅指纳税筹划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跨税收学、法学、财务管理学的综合性学科,而且指从事纳税筹划业务的人员应是具有专业技能的专门人才。
二.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出现的原因和意义
1.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出现原因
纳税筹划产生的主观原因:任何纳税筹划行为,其产生的根本原因都是经济利益的驱动。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在取得个人收入之后, 税收支出会减少个人辛苦得来的收入,在此基础上,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都希望减少纳税支出,以达到增加个人生活储蓄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于是,纳税筹划便成为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理想选择。
纳税筹划出现的客观原因:(1)税法规定的差异性带来的税收差别待遇: 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定义的可变通性、课税对象的可调整性、税率上的差别性、起征点与各种减免税存在的诱惑性。(2)税收政策导向性带来的税收差别待遇: 一国税法在税负公平和税收中性的一般原则下, 总渗透着体现政府经济政策的税收优惠政策, 政府通过倾斜的税收政策诱惑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实现政府目标意图。(3)税收国际化带来的税收差别待遇。(4)起征点的诱惑力。起征点是课税对象金额最低税额,低于起征点可以免征,而当超过时,应全额征收,因此纳税人总想使自己的应纳税所得额控制在起征点以下。(5)各种减免税是纳税筹划的温床。税收中一般都有例外的减免照顾,正是这些规定诱使众多纳税人千方百计使自己也符合减免条件。
2.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意义
纳税筹划在某些人的观念意识中往往和投机取巧联系在一起。曾有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纳税筹划虽然没有违法,但筹划本身是不是损害了国家的利益呢?”所以这里有必要谈论一下纳税筹划的意义。
(一)有利于纳税人利益最大化
从纳税人方面看,纳税筹划可以节减纳税人税收,有利于纳税人的财务利益最大化。纳税筹划通过税收方案的比较,选择纳税较轻的方案,减少纳税人的现金流出或者减少本期现金的流出,增加可支配资金。纳税筹划从底线意义上可避免纳税人缴纳“冤枉税”。中国市场经济的健全过程也是税法体系不断健全的过程,税法的健全伴随着税法的日益复杂,如果对税法研究得不透,就既有可能漏税,也有可能多缴税。纳税筹划通过对税法的深入研究,至少可以不缴“冤枉税”。(二)有利于更好地掌握和实施税收法规
纳税筹划人为了帮助纳税人节减更多的税收,总是随时随地、密切地注意着国家税制法规和最新税收政策的出台。一旦税法有所变化,纳税筹划人就会从追求纳税人的最大财务利益出发,马上采取相应行动,趋利避害,把税收的意图迅速
融入纳税人企业的经营活动的过程中。从这方面来说,纳税筹划在客观上起到了更快、更好地贯彻税收法律法规的作用。
(三)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
在市场经济比较成熟的国家,一般只有管理规范、规模较大的企业才配有专门的纳税筹划的专业人员。通过专业人员的筹划,在企业运营的整个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税收的影响,可使纳税人财务利益最大化,包括使纳税人税后利润最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润的高低决定了资本的流向,而资本总是流向利润最大的行业、企业,所以资本的流动代表的是实物资产和劳动力流动,实际上代表着资源在全社会的流动配置。资源向经营管理规范、规模大的企业流动,实现规模经济,可以达到全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
三.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的途径及案例
1.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思路
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项目分别规定了不同的费用扣除标准、适用不同的税率和不同的计税方法。这就为纳税人进行纳税筹划提供了潜在的空间。首先,制定合理避税计划。对个人在近期内收入情况的预计作出的收入安排,通过收入的时间和数量,支付方式变化,达到降低名义收入额之目的,进而降低税率档次,以降低税负或免除税负。其次,采取合理避税策略。个人所得税的合理纳税筹划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1)充分利用不同纳税人的不同纳税义务的规定;(2)充分考虑影响应纳税额的因素;(3)充分利用个人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政策
2.个人所得税筹划的应用
工资、薪金所得的筹划及案例
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由于我国对于工资薪金所得采取的是九级超额累进税率,从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四十五不等。使得收入越高,适用的税率越高,税收负担也越重。通过采取一定的合法的手段进行筹划,可以使得纳税人收入适用地范围的税率。具体方法有很多,主要有:
(1)将劳务报酬转化为工薪所得
例:周女士2010年8月从单位获得工资类收入600元,由于单位工资太低,周女士同月在A企业找了一份兼职工作,收入为每月2200元。如果周女士与A 企业没有固定的雇佣关系,则按照税法规定,工薪所得与劳务所得分开计算征收。这时,工薪所得没有超过基本扣除额2000元不用纳税,而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为:(2200-800)*20%=280(元)。因而周女士8月应纳税额为280元。如果周女士与A企业有固定关系,则有A企业支付的2200元作为工薪收入应和单位支付的工资合并缴纳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为:(2200+600-2000)*10%-25=5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