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社编辑部投稿须知格式要求
中国药理学通报投稿模板
![中国药理学通报投稿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d9b5b6b7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fd.png)
中国药理学通报投稿模板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一、简介《中国药理学通报》是中国药理学会主办的学术刊物,旨在促进药理学领域的学术交流和研究成果的传播。
本刊以发表原创、高质量的药理学研究成果为宗旨,涵盖药理学的基础研究、临床药理学、慢性病药理学等多个领域。
欢迎广大药理学研究人员积极投稿。
二、投稿要求1. 投稿内容应为未在其他期刊或会议上公开发表的原创性研究成果。
2. 投稿人需详细描述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确保实验数据可靠,并符合学术规范。
3. 投稿文章应具备一定的创新性和学术价值,对药理学领域具有推动作用。
4. 文章格式应符合《中国药理学通报》的排版要求,语言表达准确、清晰。
5. 投稿人需确保所提交的文章不涉及任何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内容,如有侵权行为,一切责任由作者承担。
三、投稿流程1. 投稿人可通过《中国药理学通报》官方网站或邮件方式进行投稿。
2. 投稿人需填写《中国药理学通报》的投稿申请表,并将文章原件、排版格式等相关材料一并提交。
3. 投稿后,编辑部将会在较短时间内进行初审,符合条件的文章将进入专家评审环节。
4. 文章通过专家评审后,编辑部将与作者取得联系,通知相关事宜。
四、注意事项1. 投稿人在投稿前应认真阅读《中国药理学通报》的投稿须知和期刊要求,确保文章符合相关规定。
2. 如有涉及其他学者合作的情况,需在投稿时注明各位作者的真实姓名和单位,并保证各位作者均同意投稿。
3. 投稿人提交的文章必须是自己的研究成果,不得抄袭或剽窃他人的内容。
4. 投稿人需确保文章中使用的图片、表格等资料不侵犯他人的著作权,并在必要时提供相关资料的授权证明。
五、投稿联系方式《中国药理学通报》编辑部联系方式:地址:XXX省XXX市XXX街XXX号电话:XXXX-XXXXXXX邮箱:***************《中国药理学通报》是展示和传播药理学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我们期待着您的积极投稿和精彩文章。
【专业文档】中国药理学通报.doc
![【专业文档】中国药理学通报.doc](https://img.taocdn.com/s3/m/a88dfbdef8c75fbfc77db2c7.png)
征稿启事《中国药理学通报》论文投送调查表1.是否基金项目:2.稿件编号:文章题目:3.撰写人是否熟悉并遵循本刊每年第1期上刊登的《投稿与阅读须知》,英文和统计学处理部分是否经专家核实无误。
撰写人签名:4.由通讯作者把此项研究的总体设计、此前工作的总结和今后打算,本项工作所花费的时间、人力、财力,特别是创新点和难点加以介绍。
通讯作者签名:年月日5.请推荐审稿人及联系办法:①②③④6.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自本声明书签署之日起,本论文全体著作权人同意:本论文将刊登在《中国药理学通报》中文版和英文版上,并将全体著作权人就上述论文(各种语言版本)所享有的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翻译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免费转让给《中国药理学通报》的出版单位中国药理学通报编辑部。
全体著作权人授权中国药理学通报编辑部根据实际需要独家代理申请上述作品的各种语言版本(包含各种介质)的版权登记事项。
本论文的著作权人保证:(1)本论文是著作权人独立取得的原创性研究成果;论文内容不涉及国家机密;(2)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3)上述论文的内容不侵犯他人著作权和其他权利,否则著作权人将承担由于论文内容侵权而产生的全部责任,并赔偿由此给中国药理学通报编辑部造成的全部损失。
并承诺:(1)以后不考虑以任何形式在其他地方发表该论文;(2)未签字的著作权人授权签字的著作权人作为全体著作权人的代理人签署本声明书的,此声明书对全体著作权人均有约束力;(3)签字的著作权人保证其本人具有签署此声明书并做出各项承诺之权利。
著作权人排序并签名: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7.课题组或实验室审查意见:资料是否真实();是否泄密();有无抄袭之嫌();涉及医学伦理问题是如何处理的();是否一稿多投();存在其他问题否()。
负责人签名:年月日见:每年第一期卷首(以PDF格式为准)《中国药理学通报》投稿与阅读须知本刊欢迎网上投稿,投稿信箱是:zgylxtb8@《中国药理学通报》投稿与阅读须知1 本须知刊登在本刊每卷卷首,主要参照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制订的《生物医学期刊投稿的统一要求》(Ann Intern Med, 1997;126(1):36~47)、中国国家标准(GB 3179-92)《科学技术期刊编排格式》和(GB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规则》、国家教委科技司1997年发布《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中国医药院校学报编辑学会1991年制订的《医(药)学院校学报编排规范》。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_投稿须知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_投稿须知](https://img.taocdn.com/s3/m/3ef9238371fe910ef12df896.png)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投稿须知1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为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中国药理学会和中国毒理学会共同主办的学术性刊物,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编辑部设在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内。
本刊主要刊登实验药理学与实验毒理学各分支学科的研究论著、专题评述、综述、短讯和新技术方法的创建。
2 来稿可用中文或英文撰写,基本按照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I nternati onal Comm ittee of Medical Journal Edit ors)制定的《生物医学期刊投稿的统一要求》〔Unifor m require ments for manuscri p ts sub m itted t o bi omedical j ournals.A nn Intern M ed,1997,126(1):36-47〕的格式撰写。
文章应论点明确,逻辑严密,,数据可靠,文字精炼。
论文全文(包括正文、图表、关键词、参考文献、英文和中文摘要)一般不超过8000字(中文)或20000印刷符号(英文)。
短讯只报道实验结果,一般不超过500字。
3 文稿请用小4号字1.5倍行距打印。
来稿须达到清稿要求。
勿用非规范字。
数字与单位之间加空格。
需排斜体字的外文直接排为斜体或加下划线,如:拉丁字〔如属名,种加词和种下加词C rotalaria m edicaginea La mk.var.iuxurians (Benth.)Baker〕、物理量(如速度v,质量m)、旋光性、构型和标明取代位的化学元素符号(如l,d,cis,N,O等)、基因名称及一些统计学符号(如样本均数x,t检验,概率P)。
4 题名 简明确切地反映本文内容,一般不超过30字,不用副标题。
中、英文题名一致。
5 作者 作者应为能解答文章的有关问题者。
姓名右上角用3标出联系作者。
英文稿中,中国作者姓名用汉语拼音(如:Y ANG Guang2Hui,L I Gang)。
中国药理学通报审稿流程详解
![中国药理学通报审稿流程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308d173c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25.png)
中国药理学通报审稿流程详解摘要:1.引言:介绍《中国药理学通报》的概述2.审稿流程:详解《中国药理学通报》的审稿流程3.投稿须知:提供投稿《中国药理学通报》的注意事项4.结论:总结《中国药理学通报》的审稿流程及投稿须知正文:《中国药理学通报》是我国药理学领域的一本权威性期刊,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药理学会主办。
期刊主要报道药物的研究与开发、药理学实验方法、药物安全性评价、药物代谢等方面的学术论文。
为了让广大作者了解该期刊的审稿流程,本文将对其进行详细解读。
一、审稿流程1.作者投稿:作者通过《中国药理学通报》官方网站投稿系统进行投稿,需注意填写完整的个人信息和稿件相关信息。
2.编辑初审:编辑部对收到的稿件进行初步审查,主要检查稿件的格式、结构、语言等方面是否符合期刊要求。
3.专家审稿:通过初审的稿件将送至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审稿。
专家对稿件的学术价值、创新性、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评估,并提出修改建议。
4.编辑终审:根据专家的审稿意见,编辑部对稿件进行终审。
终审通过的稿件将被接受发表。
5.作者修改:作者根据专家和编辑部的意见对稿件进行修改,并提交最终稿。
6.接收发表:稿件通过终审后,将被安排在近期的期刊中发表。
二、投稿须知1.投稿类型:本刊接受原创研究论文、综述文章、简短的研究报告等类型的稿件。
2.文献引用:稿件中涉及的文献应按照中国药理学会的格式要求进行引用。
3.作者信息:作者需提供完整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单位、职称、联系方式等。
4.投稿协议:作者需签署投稿协议,声明稿件为原创作品,并保证不存在版权纠纷。
5.保密审查:稿件涉及的研究内容需符合国家有关保密的规定。
6.稿件处理费:投稿时需缴纳一定的稿件处理费。
总之,《中国药理学通报》的审稿流程严谨、规范,为保证学术质量,对投稿的论文进行严格的把关。
作者在投稿时需注意各项要求,确保稿件符合期刊的标准。
中国药师投稿须知(共五则)
![中国药师投稿须知(共五则)](https://img.taocdn.com/s3/m/7453cd21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6c.png)
中国药师投稿须知(共五则)第一篇:中国药师投稿须知《中国药师》杂志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药学学术类综合性月刊,为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大16开本,100页,每月5日出版,刊号ISSN1008-049X,CN42-1262/R。
本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本着求实的科学态度,遵循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树立严谨朴实的刊物形象,努力为广大药师和医药工作者服务。
本刊积极宣传国家有关药品监督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传播药学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术,开展药学继续教育,传递国内外药学信息,促进医、药学人员信息交流,为药学事业的发展和医药经济的繁荣作出贡献。
1 主要栏目研究论文(药物研发、生产、使用等领域具有创新性的、水平较高的研究成果)、继续教育、药学进展(对当前药学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的总结、评述)、研究报告(具有一定创新性或阶段性研究成果)、药学与临床(临床疗效观察、合理用药、药学服务、ADR及监测等)、药品监管(药品政策法规及药事管理)、综述、科技交流、医药信息等。
必要时增设补充栏目。
2 投稿一般要求与注意事项2.1 每篇来稿均应附第一作者单位证明信,其内容包括稿件真实性、保密性审查结论,并保证无抄袭之嫌、未一稿多投。
若属基金资助或攻关项,或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或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者均请提交证明材料复印件,并在稿件首页脚注中注明。
编译类稿件请附原文复印件及校者亲笔签名。
作者姓名、单位、详细地址、邮编、个人常用电话、电子信箱等,务请写清,以便联系。
增加作者或改变作者排序应经第一作者单位来函证明。
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文字简炼、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结论准确。
实验研究类来稿请用另纸附中英文题名、作者姓名与单位、结构式摘要与关键词。
2.2 来稿务请打印一式两份,挂号寄本刊编辑部(同时通过杂志网站在线投稿可缩短稿件处理周期),并邮汇稿件处理费40元,手续齐备后即予登记并通过网上投稿及查询系统、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方式反馈稿件回执。
《中国药理学通报》投稿与阅读须知
![《中国药理学通报》投稿与阅读须知](https://img.taocdn.com/s3/m/8f8be818f18583d0496459c0.png)
2 《 中国药理学通报》 是经原国家科委批准 , 由中 国科协 主 管 、 国药 理 学会 主办 、 中 中国药理 学通 报编 辑 部 编辑 出版 的全 国性 学 术 性 月 刊 , 内外公 开 发 国 行 。本刊 主要 刊登 药 理 学 研 究 原 著 , 别 欢 迎化 学 特 成 分 明确 的新 药 研究 论 文 , 有论 著 、 辟 讲座 与综 述 、 小 专 论 、 验 方 法学 、 究 简 报 、 报 等专 栏 。本 刊 实 研 快 原 则上 不用 复方 制 剂 、 制剂 、 煎 剂 、 剂等 无 恒 粗 水 贴 定 药效 成分 的研究 文 章 , 对 符 合 国家 质量 标 准 的 但 各 批次 ( 有 各 批 次 批 准 证 号 ) 需 中药 药 理 稿 件 将 选 择 刊用 或集 中刊用 。下 列 文章 将 优 先 发 表 : 受 到 ① 省 部级 以上 资 金资 助 的文 章 ; 属 于 攻关 或重 点 项 ② 目的 文章 ; ③有 重要 指 导 性 意 义 或 发 表 后具 有 广 泛 引 用价 值 的文章 ; 两 院院士 及博 士生 导师 的文 章 ; ④ ⑤有重大发现 , 发表后准备报奖的文章 ; ⑥引用了本 刊 近年 已发 表论 文 的文 章 ; 经 本 刊 两位 以上 编 委 ⑦ 推 荐 , 明示 确有 “ 并 创新 ” 的文 章 。 3 通讯 作者 应 当把此 项研 究 的总体 设计 、 前工 作 此 的总结 和今 后 打算 , 项 工 作 所 花 费 的 时 间 、 力 、 本 人 财 力 以及所 取得 的创 新 点和难 点 加 以介 绍 。英 文和 统计 学 处理 部分 应经 专家 核实 无误 。作 者投 稿 到本 刊 zy t8 1 3 c r, gl b @ 6 .o 即可从 自动 回复 中得 到 《 P x n CB 论文投送调查表 ( 刊用合 同书 ) ( 》 也可到本刊主页 W W.g l b a 下 载 ) 《 P W zyx .n上 t 和 C B发 表论 文追 踪调 查 表 》 论 文发 表后 若干 年 内 回复 ) ( 。 4 来 稿 后 应 按 本 刊 回 复 要 求 填 写 调 查 表 ( 同 合 书) 。并 保证 : 未 “ ① 一稿 两投 ” 并遵 循 本 刊《 投稿 与 阅 读须 知》 要求 ; 署 名 无 争 议 ; 对 内容 的真 实 之 ② ③ 性 负责 ; ④无 泄 密 内容 ; 不违 反伦 理道 德 的要求 。 ⑤ 5 来稿要 求论 点 明确 、 据 严谨 、 构严 密 、 论 结 层次 分 明 、 字精练 , 电脑打字并 认真 校对 , 保无 误 。研 文 用 确 究简 报要求在 10 50字左 右 , 著为 850字 以内 ( 论 0 包 括 文题 、 文 、 要 、 正 摘 关键 词 、 图表 、 考文 献 等 , 参 以版 面计 , 每版 230字左右 ) 0 。本 刊特别欢 迎研究快报 。 6 讲座 与综 述 稿 : 一般 只 接受第 1 者 具有正 高 ① 作 级 职称 或博 士 学位 或 在 读博 士 生 ( 有 博 士 生导 师 需 的实际指导) 的高级综述 ; 内容要求结合作者 的 ② 科 研 课 题 , 出作者 的科研 心得 , 求 专 、 、 , 写 力 新 深 切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在线投稿须知操作指南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在线投稿须知操作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bbe2b24ebe1e650e52ea99ea.png)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网络在线投稿须知一、期刊简介本刊的主要读者对象为临床药理工作者、广大的临床医师、药师、药理学与毒理学工作者,医药院校的师生以及从事药品研究、生产、管理的技术人员及广大医药卫生界的科技管理干部。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是国家科委正式批准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临床药理学高级学术刊物。
在办刊中认真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注意普及与提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本刊的主要任务是:报道我国临床药理学专业的学术成果;交流临床药理的科研、教学培训、药物评价、药物治疗等工作中的经验体会;介绍国内外的最新进展、学术动态;促进国内与国际的学术交流.宜传与药物评价有关的药品管理政策和规定;面向临床指导新药评价与临床合理用药,以提高我国临床药理学与药物治疗学水平;促进新药的发展,保障人民用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发展我国临床药理学做出贡献。
刊名:《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英文:The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主办单位:中国药学会;编辑单位:《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编辑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邮政编码:100083;电子邮件:zglcylxzz@;国际刊号:1001-6821;国内刊号:11-2220/R;期刊种类:双月刊。
二、刊载内容1药物的临床药理学研究论文内容包括药效学、毒理学、药代动力学、生物利用度、临床试验、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代谢研究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等。
2临床药理学进展及国内外动态。
3新药介绍及评价。
4药物治疗学方面的经验及合理用药咨询。
5临床药理方法学的研究及介绍。
6新药审评信息。
7有关新药研究的方针、政策、管理。
三、栏目设置研究论著及方法、综述、专题讲座和讨论、合理用药、新药介绍与评价、新药审评信息、读者园地、学术动态、药物不良反应、药政管理、述评、临床药理文摘。
四、投稿要求和注意事项1、投稿方式。
来稿须附单位推荐信(电子邮件投稿请拍照后以JPG格式的附件来邮),作者单位对文稿的真实性和保密性负责,并声明未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并注明第一作者姓名、性别、学历、职称、职务、单位、地址及邮码务必写清楚。
中国药理学通报写作编辑校对规则
![中国药理学通报写作编辑校对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9d2d22bd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2a.png)
《中国药理学通报》写作、编辑、校对规则:1 题目一般不超过20字。
应以简要、确切旳词语反应文章中最重要旳特定内容, 要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旳有关原则, 并有助于选定关键词。
中英文题目含义应一致。
2 作者姓名居题目下方, 单位写在姓名下方, 写明省、市(县)和邮政编码, 单位要详细到所在旳科、室, 括在括号内。
作者在不一样都市、不一样单位, 可用数字上角标标注于名字右上角, 对应单位前加数字序号。
例如: 张广钦1, 程和平2, 3(1.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研究室, 江苏南京210009;2.北京大学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试验室, 北京100871;3.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老年研究所心血管试验室)。
单位放在作者下方旳单位栏内。
3 注脚旳第1行放收稿、修回稿日期, 第2行放对标题旳注释(基金资助课题及编号), 第3行放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限于第1作者和签名中最具权威旳作者各1人, 分别简介其性别、出生年份、学位、职称、研究方向及Tel、E-mail, 等(不超过40字)。
4 摘要<综述与讲座>需写出指示性摘要, 中英文各100字左右;原始论文需写成构造式摘要(包括研究目旳、措施、成果和结论), 中英文各300字左右。
非公知公认旳符号或术语第1次出现时应写全称, 在括号内写明英文全称和缩写。
要用第3人称旳写法, 应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道了……现实状况”、“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措施, 省去“本文……”, “作者……”等主语。
5 关键词所有文章在投稿时均要写出中、英文关键词 6~8个。
关键词宜选自《MeSH词表》和《中医中药主题词表》, 重要旳自由词和未被词表收录旳新学科、新技术中旳重要术语, 也可作为关键词标出。
6 引言论述文章旳目旳, 概述研究和观测旳理论基础, 国内外对该项研究旳现实状况, 已经处理旳问题, 尚未处理旳问题。
勿需对主题展开回忆。
不要包括已经刊登过旳数据或结论。
中国药理学通报审稿流程详解
![中国药理学通报审稿流程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e7220d25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62.png)
中国药理学通报审稿流程详解中国药理学通报审稿流程详解一、中国药理学通报是中国药理学会主办的一本中文核心期刊,是国内影响力很大的学术期刊之一。
该期刊定期发布与药理学相关的原创研究成果,包括药理学基础研究、临床药理学、毒理学等方面的研究文章,对于推动药理学科的发展和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
该期刊的审稿流程十分重要,保证了文章的质量和学术水平。
二、中国药理学通报的审稿流程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投稿:作者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撰写成文章后,通过中国药理学通报的官方投稿系统进行投稿。
在投稿时,作者需要填写详细的论文信息,包括文章标题、作者信息、摘要、关键词等。
2. 编辑初审:投稿后,编辑部会对文章进行初步审核,主要检查文章的格式和内容是否符合期刊的要求。
如果文章不符合要求,则会被退稿,作者需要进行修改后再次投稿。
3. 外部评审:符合期刊要求的文章将会被分配给两位或以上的外部专家进行匿名评审。
评审专家将对文章的学术水平、创新性、实用价值、文笔等方面进行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
4. 答复修改:在收到评审意见后,作者需要根据评审意见对文章进行修改,并在一定时间内提交修改后的通稿和回复函。
回复函中需要对评审意见逐条进行回复,并说明每个修改的具体做法。
5. 决定接受或拒绝:经过答复修改后,编辑部会再次审核文章和答复意见,最终决定是否接受该文章。
如果文章被接受,将会通知作者进行后续的刊印事宜;如果文章被拒绝,编辑部会说明拒绝的原因并给予作者建议。
三、中国药理学通报审稿流程的严谨性和规范性为保障期刊的学术水平和严肃性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在这个过程中,编辑部、评审专家和作者三方共同努力,最终达到了提高学术品质的目的。
通过这个流程作者也可以从中学习到如何更好地撰写学术论文,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
四、总结回顾:在中国药理学通报的审稿流程中,编辑部的严谨审核、评审专家的专业评价以及作者的答复修改都是促进学术交流和质量保障的重要环节。
对于作者来说,积极参与审稿流程、虚心接受评审意见并进行修改,将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中草药杂志社格式
![中草药杂志社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745f6ecd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ca.png)
中草药杂志社格式
中草药杂志社的格式要求包括以下方面:
1. 字体格式:正文使用中文楷体,标题使用黑体。
2. 字号:一级标题使用小四号字,二级以下标题使用五号字。
3. 行距:倍行距。
4. 内容格式:临床和实验研究类文稿内容格式宜有共性,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
一级标题用黑体,二级以下标题用“1.”、“”、“”等标注。
5. 结论:应准确、完整、精练。
如果不能导出应有的结论,也可进行必要的讨论。
可以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改进意见、尚待解决的问题等。
6. 科技名词术语:使用1989年以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为准。
请注意,不同期刊的规定不同,出版周期也不同,一般四个月以上。
因此,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阅读期刊的具体要求,并按照要求准备稿件。
中国药学杂志格式
![中国药学杂志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477f13611ed9ad51f01df255.png)
中国药学杂志1要求文字精练紧凑,通顺准确,重点突出,层次清晰。
实验研究文稿请附中英文题名(每个实词第一个字母要求大写)、作者和作者汉语拼音名、作者中英文单位名、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
综述、科研简报(附全文)、科技园地、药学史等稿附英文题名及作者汉语拼音名。
文稿中的外文字母和符号的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标及除英文以外的文种等均请用铅笔注明。
文中数据、结构式、公式、参考文献等请仔细核对,避免出错。
2 文稿的撰写要求文稿层次不宜超过3层。
文题、层次标题、表题、图题及参考文献、致谢等,一律顶格书写。
2.1文题简明确切并反映本文特定内容,一般不超过20字,不要副题。
避免使用化学式、公式及不太为读者所熟悉的缩写等。
2.2摘要内容要明确列出四个要素,即目的:研究、研制、调查前提、目的和任务以及涉及的主题范围;方法:相关原理、理论、条件、对象、材料、工艺、结构、手段、装备、程序等;结果:实验或研究的结果,数据,被确定的关系,观察结果,得到的效果,性能等;结论:结果分析、研究、比较、评价、应用,提出问题,启发,建议,预测等。
英文摘要写在中文摘要之下,其间空一行。
论著要有英文摘要。
摘要的英文题名、作者、工作单位和关键词均应与中文一致,ABSTRACT内容可比中文摘要详细些,尤其方法要详细,具体,可独立存在。
英文摘要应明确列出四个要素,即OBJECTIVE、METHODS、RESULTS、CONCLUSION。
力求用词、语法、拼写、含意和逻辑正确。
成文后最好请有关专家修改润色。
2.4关键词为便于计算机的自动检索和读者寻找文献,应标注能反映论文特征内容、通用性较强的、符合主题词表的术语为关键词,一般3~8个。
中英文关键词数排列应一致。
2.5标出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具体由编辑部填写)。
2.6前言(引言或序言) 概述本题的理论依据、研究思路、实验基础及国内外现状(可列出主要的参考文献),并应明确提出本文目的,尤其指出其创新性。
中国药理学通报投稿及阅读须知
![中国药理学通报投稿及阅读须知](https://img.taocdn.com/s3/m/cf2d5a492b160b4e767fcf72.png)
参考文献中个人作者一律姓在前,名在后,由于各国(或民族)的姓名写法不同,撰写时应注意:缅甸、印尼人多为一个字,如Sukarno(印
文题、正文、提要、关键词、图表、参考文献等),综述和讲座稿要求结合作者的科研课题,力求专、新、深,切忌空、旧、泛,不超过5 000字。
5题目一般不超过20字,尽量避免用“……的研究”或“……的探讨”等非特定词,不用非公知公认的缩写或符号,药名一般不用代号,不用商品名。中文题用小2号小标宋。英文文摘题目用3号黑正,第1个字母大写,其余字母小写。如系某基金资助课题,请在题目右上角标注星号,在第1页底部注脚处标注说明。
下列文章将优先发表:①受到省部级以上资金资助的文章;②属于攻关或重点项目的文章;③有重要指导性意义或发表后具有广泛引用价值的文章;④两院院士及博士生导师的文章;⑤有重大发现,发表后准备报奖的文章;⑥引用了本刊近年已发表论文的文章;⑦经本刊两位以上编委推荐,并明示确有“创新”的文章。
1、通讯作者应当把此项研究的总体设计、此前工作的总结和今后打算,本项工作所花费的时间、人力、财力以及所取得的创新点和难点加以介绍。英文统计学处理部分应经专家核实无误。作者投稿前应向本刊zgylxtb8@索取《CPB论文投送调查表》(与介绍信一同寄回)和《CPB发表论文追踪调查表》(论文发表后若干年内回复)。
《中国药理学通报》是经原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药理学会主办、安徽医科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编辑出版的全国性学术性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主要刊登药理学研究原著,特别欢迎化学成分明确的新药研究论文,辟有论著、综述与讲座、小专论、实验方法学、研究简报、快报等专栏。本刊原则上不用复方制剂、粗制剂、水煎剂、贴剂等无恒定药效成分的研究文章,但对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各批次(需有各批次批准证号)中药药理稿件将选择刊用或集中刊用。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编辑部投稿温馨提示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编辑部投稿温馨提示](https://img.taocdn.com/s3/m/568f1a3a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97.png)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编辑部投稿温馨提示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年(卷),期】2022(36)3
【摘要】结合本刊的稿约及平时常见的问题,编辑部温馨提示:1.在线
(http://202.38.153.236:81/Jweb_cjpt)投稿成功后,请尽快在线上传“版权专有使用授权书”,编辑部收到全部材料后方开始稿件的处理工作。
2.“版权专有使用授
权书”可在本刊网站的“投稿指南”下载;签名作者的顺序一定要与稿件署名顺序
一致;不方便签字者,可由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代签;加盖单位公章。
3.本刊中英文稿件兼收,优秀英文稿件优先刊出。
【总页数】1页(P230-2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3
【相关文献】
1.《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编辑部投稿温馨提示
2.《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编辑部投稿温馨提示
3.《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编辑部投稿温馨提示
4.《中
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编辑部投稿温馨提示5.《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编
辑部投稿温馨提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药理学通报审稿流程详解
![中国药理学通报审稿流程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e68c8c6c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c2.png)
中国药理学通报审稿流程详解摘要:I.引言- 介绍中国药理学通报- 解释审稿流程的重要性II.审稿流程概述- 期刊基本信息- 审稿流程的各个阶段1.投稿2.初审3.外部审稿4.编辑决策5.最终审稿III.投稿- 投稿方式- 投稿要求1.格式要求2.内容要求3.作者信息要求IV.初审- 初审的目的- 初审的过程- 初审的结果V.外部审稿- 外部审稿的作用- 外部审稿的过程- 外部审稿的标准VI.编辑决策- 编辑决策的目的- 编辑决策的过程- 编辑决策的结果VII.最终审稿- 最终审稿的目的- 最终审稿的过程- 最终审稿的结果VIII.结论- 总结审稿流程- 强调审稿流程的重要性正文:中国药理学通报是我国药理学界的重要学术期刊,其审稿流程对于保证文章质量和学术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药理学通报的审稿流程。
首先,在投稿阶段,作者需要按照期刊的要求提交稿件。
投稿方式包括在线投稿和邮件投稿。
无论哪种方式,作者都需要确保稿件格式、内容以及作者信息符合期刊要求。
在投稿过程中,作者还需要支付相应的审稿费用。
接下来,进入初审阶段。
初审的主要目的是检查稿件是否符合期刊的基本要求,如格式、字数、图片等。
此外,初审编辑还会对文章的内容、结构、逻辑等进行初步评估。
初审过程中,编辑还会检查是否存在抄袭、剽窃等问题。
如果初审通过,稿件将进入外部审稿阶段;否则,稿件将被拒稿。
在外部审稿阶段,期刊会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稿件进行评审。
外部审稿的主要目的是评估稿件的学术价值、创新性、实用性等。
评审专家将根据期刊的要求,对稿件的质量、研究方法和数据等进行全面评估。
这一阶段,审稿时间较长,通常需要数周甚至数月。
在编辑决策阶段,编辑会综合考虑初审意见和外部审稿意见,作出是否接受稿件的决定。
如果编辑认为稿件质量较高,将接受稿件并进入最终审稿阶段;否则,将拒稿。
最终审稿阶段是审稿流程的最后一个环节。
在这一阶段,编辑会对稿件进行最后的审核,确保文章没有遗漏或错误。
中国药学杂志投稿须知
![中国药学杂志投稿须知](https://img.taocdn.com/s3/m/3633473a5f0e7cd18425364a.png)
投稿指南中国药学杂志稿约本刊为中国药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药学学术刊物(半月刊),是一本反映我国药学各学科进展和动态的专业性学术期刊,以高、中级药学工作者及其他医药卫生人员为读者对象。
本刊内容包括药学各学科,如生物技术、药剂学、临床药学、药理学、药品检验学、药物化学、生化药学、中药学、天然药物学等,辟有专家笔谈、综述、论著、知识介绍、药物与临床、新药评述、药学史、药学人物、药事管理、学术讨论、知识介绍、科研简报、科技园地、编读园地、学术动态等栏目。
本刊连续三届荣获国家期刊奖,并入选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药学类核心期刊,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荷兰医学文摘、国际药学文摘(IPA)等国际重要检索系统收录。
2006~2007年连续两年获“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B类资助,并获得“2007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
进入中国知网(CNKI)光盘版、网络版。
1 投稿指南本刊实行网上投稿,步骤如下。
①登陆网址:或点击杂志在线投稿;②进行注册登陆(*为必填项);③上传稿件时,如果文题中有特殊字符,可以点击网页上的“选择特殊字符”进行选择;④所投稿件如果由多位作者合写,必须点击“增加作者”,填入所有合写作者的信息(*为必填项);⑤请在下拉框中选择“学科类型”及“专业类型”;⑥请输入对应的中英文关键词,并点击“添加”添至关键词框内,如稿件有多个关键词,请依次逐个添加;⑦您可以提供您想回避的审稿专家和建议的审稿专家,供我们参考;⑧本网站只支持Word文件,上传文件成功后,请继续点击“下一次”进行提交;⑨提交成功以后,将在“待处理稿件”中显示您的稿件。
若未成功则请点击“草稿箱”进行“修改并继续投稿”。
2 投稿要求文稿应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先进性,并有理论和实践意义,侧重实用。
2.1来稿务必请自留底稿,网上投稿成功后请再寄一份纸稿(注明已网上投稿及稿号);请附单位介绍信,并注明保密审查意见;附作者书面声明“来稿未投他刊”及每位作者的亲笔签名,以示将专有权授予中国药学会;务必写清楚作者姓名及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及手机、传真、E-mail地址。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投稿须知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投稿须知](https://img.taocdn.com/s3/m/0dbdf77f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b0.png)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投稿须知Chin J C lin Phar macolVo l 27No 1Ja nua r y2011(Seri a l No 135)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投稿须知1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药学会主办和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承办。
1985年创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是主要反映国内外临床药理学研究现状的一级专业学术刊物,具学术性、实用性和情报性。
主要报道我国临床药理学专业的学术成果;交流临床药理的科研、教学培训、药物评价、药物治疗等工作中的经验体会;介绍国内外的最新进展、学术动态;促进国内与国际的学术交流;宣传与药物评价有关的药品管理政策和规定;面向临床指导新药评价与临床合理用药,以提高我国临床药理学与药物治疗学水平;促进新药的发展,保障人民用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发展我国临床药理学做出贡献。
本刊被国家科委科技信息研究所确定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首批被确认为中国自然科学中文核心期刊(药学)。
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美国化学文摘收录期刊、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作程项目资助。
本刊以医药行业广大科研、临床、生产、经营、药政等方面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为主要读者对象。
欢迎业内工作者、读者投稿和订阅。
2设有研究论著及方法、研究简报、综述、专题讲座、合理用药、新药介绍与评价、新药审评信息、科学园地、读者园地、学术动态、药物不良反应、合理用药、药药评价与管理、述评等栏目。
临床药理学研究论文内容包括药效学、毒理学、药代动力学、生物利用度、临床试验、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代谢研究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等;还有临床药理学进展及国内外动态;新药介绍及评价;药物治疗学方面的经验及合理用药咨询;临床药理方法学的研究及介绍;新药审评信息;有关新药研究的方针、政策、管理。
3论著类来稿要求附单位介绍信,注明无一稿两投,无作者署名纠纷,经保密审查;学位论文要求导师的推荐信;欢迎境外投稿。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投稿须知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投稿须知](https://img.taocdn.com/s3/m/0ec6ffd3d1f34693daef3ea4.png)
主要报道药学学科创新性科研成果ꎬ登载合成药物化学、天
然药物化学、中药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药物代谢动力
学、生物技术、生物制药工程、药理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研
究成果和学术动态ꎮ 本刊为双月刊ꎬ128 页ꎬ国内外公开发 行ꎮ
1 稿件受理和注意事项
1������ 1 本刊设药学前沿、获奖成果、论文、简报、技术交流、综 述、专论等栏目ꎮ 论文一般在 6000 ~ 8000 字ꎬ简报、技术交 流一般在 4000 字内ꎻ综述一般不超过8000 字ꎬ引用文献中 近 5 年发表的应占 70% 以上ꎬ并结合本人工作提出见解ꎮ
2������ 3 摘要 论文需要同时提供中文和英文摘要ꎮ 摘要以 提供论文的内容梗概为目的ꎬ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ꎮ 简明、 确切地论述研究目的、采用的方法原理和结论ꎬ具有相对独 立性ꎮ 中文和英文摘要均要求采用报道性摘要ꎮ 具体要 求:中英文摘要均为一段式ꎬ内容比较具体ꎬ一般需要列举 关键数据ꎮ 中英文摘要内容基本一致ꎬ中文摘要以 300 字 左右为宜ꎬ英文摘要可略详ꎮ
1������ 4 来稿进入审稿程序后ꎬ一般 2 个月内通知作者稿件审 理情况ꎮ 投稿后 2 个月未收到通知者ꎬ请直接与编辑部联 系ꎮ 基金资助论文在符合发表的条件下优先录用ꎬ国家重 大项目基金论文可进入快速评审通道ꎬ并尽快发表ꎮ
1������ 5 需作修改的稿件ꎬ请作者按照退修通知要求修改并逐 项加以说明ꎮ 请将修改稿连同修改说明发至本刊稿件处理 系统ꎮ 退修时间超过 60 天ꎬ则按新稿处理ꎮ
2 文稿要求
2������ 1 文题 文题应简明、具体ꎬ确切反映文章的主旨ꎮ 中 文题名一般不超过 20 个字ꎬ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 语、字符、代号和商品名称ꎬ尽可能不出现数学式和化学式ꎮ 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ꎮ
中国药学杂志投稿须知
![中国药学杂志投稿须知](https://img.taocdn.com/s3/m/23bfc6aeb0717fd5360cdc54.png)
[摘要] 限于古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传统中药复方只能以丸、散、膏、丹等传统剂型形式表现;当前多组分中药的研究已成为中医药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但其制剂成药性的研究往往被忽视。
该文在提出了多组分中药研究应注意与中医药理论融合及其成药性评价2个关键难点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组分中药理化性质的表征及其与成型工艺相关性,基于方-证-剂对应思想的调释微丸制备技术,基于集合数学模型的调释微丸组分释放评价技术等多组分中药制剂学研究可采用的研究方法与技术。
[关键词] 组分中药;制剂;调释微丸;释放评价中药复方是中医临床用药的特色和主体,其多组分、多重效应的特点决定了中医药在临床上的治疗优势。
中药“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的配伍变化,使有限之药成为无限之方。
复方的疗效在适应复杂病情的同时,克服了单味中药的偏性,继而减少不良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药有个性之专长,方有合群之妙用”,“药”和“方”的功效可以通过“剂”发挥得淋漓尽致,使制成的制剂在最大程度上满足治疗的需要。
限于古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传统中药复方只能以丸、散、膏、丹等传统剂型形式表现,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复方中多种不同性质的药效组分通过不同作用途径和靶点发挥更大的临床治疗作用,且传统制剂由于服用量、服用方便程度等临床依从性以及生产工艺的可控性等问题成为了中药复方制剂从生产向现代制造业快速发展、发挥中医治疗特色为更多患者服务的瓶颈。
1 多组分中药的研究已成为中医药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随着提取分离及成分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从中药众多复杂的组分中获得效应组分已不是难事。
因此,组分中药也必将逐步成为开发新型中药新药的趋势和必然。
从“十一五”开始到今后一段时期,科技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基本任务是“继承、发展、创新、国际化[l]。
”中药是我国最有希望取得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是我国最具知识产权优势的产业[2]。
而组分中药是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遵循中药方剂的配伍理论与原则,由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配伍而成的现代中药,具有有效物质更明确、作用机制更清楚、临床适应病症更确切等特点;并且组分中药能够以专利保护知识产权,易于融入全球法典,将促进中药向国际化发展,是开发中药创新制剂的一条有效的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药理学通报》投稿与阅读须知1本须知刊登在本刊每卷卷首,主要参照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制订的《生物医学期刊投稿的统一要求》[Uniform Requirements of Manuscripts Submit-ted to Biomedical Journal:Writing and Editing for Bio-medical Publication(Updated April2010)http:// www.icmje.org]、中国国家标准(GB3179-92)《科学技术期刊编排格式》和(GB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规则》、原国家教委科技司1997年发布《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中国医药院校学报编辑学会1991年制订的《医(药)学院校学报编排规范》。
2《中国药理学通报》是经原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药理学会主办、中国药理学通报编辑部编辑出版的全国性学术性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本刊主要刊登药理学研究原著,特别欢迎化学成分明确的新药研究论文,辟有论著、讲座与综述、小专论、实验方法学、研究简报、快报等专栏。
本刊原则上不用复方制剂、粗制剂、水煎剂、贴剂等无恒定药效成分的研究文章,但对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各批次(需有各批次批准证号)中药药理稿件将选择刊用或集中刊用。
下列文章将优先发表:①受到省部级以上资金资助的文章;②属于攻关或重点项目的文章;③有重要指导性意义或发表后具有广泛引用价值的文章;④两院院士及博士生导师的文章;⑤有重大发现,发表后准备报奖的文章;⑥引用了本刊近年已发表论文的文章;⑦经本刊两位以上编委推荐,并明示确有“创新”的文章。
3通讯作者应当把此项研究的总体设计、此前工作的总结和今后打算,本项工作所花费的时间、人力、财力以及所取得的创新点和难点加以介绍。
英文和统计学处理部分应经专家核实无误。
作者投稿到本刊邮箱zgylxtb8@163.com,即可从自动回复中得到《CPB论文投送调查表(刊用合同书)》(也可到本刊主页www.zgylxtb.cn上下载)和《CPB发表论文追踪调查表》(论文发表后若干年内回复)。
4来稿后应按本刊回复要求填写调查表(合同书)。
并保证:①未“一稿两投”并遵循本刊《投稿与阅读须知》的要求;②作者之间、作者与审稿人之间、作者与文章投资人之间没有有损于文章质量的利益冲突;③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④无泄密内容;⑤不违反伦理道德之要求(是否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5来稿要求论点明确、论据严谨、结构严密、层次分明、文字精练,用电脑打字并认真校对,确保无误。
研究简报要求在1500字左右,论著为8500字以内(包括文题、正文、摘要、关键词、图表、参考文献等,以版面计,每版2300字左右)。
本刊特别欢迎研究快报。
6讲座与综述稿:①一般只接受第1作者具有正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或在读博士生(需有博士生导师的实际指导)的高级综述;②内容要求结合作者的科研课题,写出作者的科研心得,力求专、新、深,切忌空、旧、泛;③强调要有国内的文献资料,特别是第1作者的创新文献;④不接受开题报告或文献调研方面的文稿;⑤不超过8500字。
7题目一般不超过20字。
应以简明、确切的词语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要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并有助于选定关键词。
中英文题目含义应一致。
不用非公知公认的缩写或符号,药名一般不用代号,不用商品名。
中文题用小2号小标宋。
英文文摘题目用3号黑正,第1个字母大写,其余字母小写。
如系某基金资助课题,在第1页底部注脚处标注基金项目。
8作者、单位和注脚作者姓名居题目下方,单位写在姓名下方,注明城市和邮政编码,单位括在括号内。
作者在同一单位的不同部门(如邮政编码相同),可用数字上角标标注于名字右上角,相应单位前加数字序号。
例如:张广钦1,程和平2(1.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研究室,江苏南京210009;2.北京大学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单位放在作者下方的单位栏内。
注脚放在第1页左栏底部,上方用10字间距的横线隔开,注脚的第1行放收稿、修回稿日期,第2行放对标题的注释(基金资助课题及编号),第3行放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限于第1作者和署名中最具权威的作者各1人,分别介绍其性别、出生年份、学位、职称、研究方向及Tel、Fax、E-mail等(不超过40字)。
英文摘要中所有作者姓名均用汉语拼音列出,中国人的姓名,姓在前,全大写;名在后,双名或复姓之间用半字连接号,名的第1个字母大写,余小写。
如有外籍作者,则用其本国语名。
9摘要、关键词、DOI码和中图分类号DOI码放在论文的首行,中图分类号放在DOI码下方,摘要上方。
所有文章在投稿时均要写出中英文摘要与关键词(不少于6个)。
讲座与综述需写出指示性摘要,中英文各100字左右;原始论文需写成结构式摘要,中英文各300字左右。
结构式摘要应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不分段;非公知公认的符号或术语第1次出现时应写明全称。
不宜引用正文中的图、表、公式、参考文献和序号。
要用第3人称的写法,应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道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法,省去“本文……”,“作者……”等主语。
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均顶格排。
关键词宜选自《MeSH词表》和《中医中药主题词表》,主要的自由词和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也可作为关键词标出。
10引言阐述文章的目的,概述研究和观察的理论基础,国内外对该项研究的现状,已经解决的问·Ⅴ·中国药理学通报Chinese Pharmacological Bulletin2012Jan;28(1):Ⅴ Ⅷ题,尚未解决的问题。
勿需对主题展开回顾。
不要包括已经发表过的数据或结论。
11材料与方法清楚地描述观察或实验对象(病人或实验动物,包括对照组)的选择情况,详述实验方法及步骤,仪器应注明制造厂商,以便他人重复验证。
列出建立方法的文献,其中包括统计学方法的文献。
对已发表但尚未为人们所熟悉的方法,要提供简要的描述和文献;对新的或有实质性改进的方法要详细介绍并对其限度加以评价。
准确说明药物和化学品的使用方法,包括商品名称、剂量以及给药途径。
病理号、药品批号、仪器型号、所用动物的清洁度、种系等均应列出。
药物应尽量采用最新版药典名。
所用的材料、药品、食品、动物均需标明出处、批号、性别等。
12结果按照逻辑顺序在正文、表格和图中表述所得结果,文字叙述时,无需重复图表中的全部数据,也不要详述,只需强调或概括其重要发现。
13讨论着重讨论研究中的重要方面和新的发现以及从中得出的结论,不必重述已在引言和结果部分详述过的数据或其他材料。
讨论中应包括该发现的含意和限度,进一步研究的启示,并将观察结果与其他有关的研究相联系。
应当避免交待不成熟的论点和不足以为自己的资料所支持的结论。
避免工作尚未完成就提出或者暗示要求首创权。
有充足理由时可提出新的假说,但应恰如其分。
14参考文献仅限作者亲自阅读过的最新和本专业领域内权威的文献,论著一般不超过15篇,综述不超过25篇。
请作者务必注意准确性和完整性。
中文文献应加英文对照。
格式举例如下:〔期刊〕[1]作者(超过4名,仅取前3名,后加“等”;第3人名字与“等”间加逗号;4名以内,则取全部作者姓名,作者之间加“,”,下同).篇名[文献类型标志].刊名,年,卷(期):起-止页[引用日期(纯电子版的联机文献必备,其他电子文献任选,下同)].获取或访问路径(联机电子文献必备,下同)。
如:[1]张莉,杜冠华.磷酸二酯酶7:一个新的抗炎免疫药物靶点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9,25(1):1-4.[2]莫少强.数字式中文全文文献格式的设计与研究[J/OL].情报科学,1999,18(4):1[2001-07-08].http://www.periodical.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qbxb/qbxb99/qbxb9904/990407.htm.〔图书〕[1]作者.篇名[文献类型标志]//编者.书名.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如:[1]张均田.学习、记忆实验方法[M]//徐叔云,卞如濂,陈修,主编.药理实验方法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26-9.如止页的前几位数字与起页相同,止页可仅标注与起页不同的后几位数字,如上:161-165可标为161-5;457-472可标为457-72(Medline之要求)。
各文种均应清晰明了,注意上述标点符号的用法(不要添加或随意写标点),未发表的文章不列入参考文献,正在印刷的文章应标明“印刷中”。
参考文献的文献类型标识:专著M,论文集C,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电子文献类型标识: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电子文献载体类型标识:磁带MT,磁盘DK,光盘CD,联机网络OL。
参考文献中个人作者一律姓在前,名在后,由于各国(或民族)的姓名写法不同,撰写时应注意:缅甸、印尼人多为一个字,如Sukarno(印尼)。
缅甸人名前的“吴”、“德钦”为尊称,西文U Nu,书写时为吴努,文献著录时为Nu U。
姓前名后的见于中国人(汉族等)、日本人(但用拉丁字符撰写时常用名前姓后的写法)、朝鲜人、越南人、匈牙利人。
欧美及阿拉伯人、泰国人一般名前姓后。
例如:①英、美、加拿大人:通常为“教名·本名·姓”,如:J.C.Smith著录为Smith JC;联姓E.C.Bate-Smith 文献著录为Bate-Smith EC;父子、几世:F.W.Day,Jr(小)文献著录为Day FW Jr;A.B.TollⅢ文献著录为Toll ABⅢ。
②埃及人或阿拉伯人,姓前有前缀或其变体,如ed,ibn,abdel,badoul,abu,abou,aboul,或el,文献著录时用连接号与姓相连,如:Aly Abdel Aziz文献著录为Abdel-Aziz A;Kamel el Met-wali文献著录为el-Metwali K。
③法国人姓前有冠词le,la,les或前置词de(du,dela,des)文献著录时放在姓前,如:Jules Le Beau文献著录为Le Beau J;Charles de Gaulle文献著录为de Gaulle C。
④德国人或荷兰人姓前有词头、词组或其缩写词,应写在姓前。
如:Kurt von Holt文献著录为von Holt K;Hans zur Horst-Meyer文献著录为zur Horst-Meyer H。
⑤巴西人和葡萄牙人姓前有词头do,da,dos,das应写在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