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练习与思考的参考答案第10章 一般均衡论与福利经济学5页

合集下载

尹伯成《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微观经济学)》-第十单元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圣才出品】

尹伯成《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微观经济学)》-第十单元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圣才出品】

第十单元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1.在两个个人(甲和乙)、两种商品(X 和Y )的经济中,达到交换的全面均衡的条件为( )。

A .对甲和乙,XY XY MRT MRS =B .对甲和乙,/XY X Y MRS P P =C .()()XY XY MRS MRS =甲乙D .上述所有条件【答案】C【解析】达到交换的全面均衡就要满足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的条件:任何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对所有的消费者都相等,用公式表示为:XYXY MRS MRS =甲乙。

2.在两种商品(X 和Y )、两种生产要素(L 和K )的经济中,达到生产的全面均衡的条件为( )。

A ./LK L K MRTS P P =B .LK XY MRTS MRS =C .XY XY MRT MRS =D .()()LK LK X Y MRTS MRTS =【答案】D【解析】达到生产的全面均衡就要满足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的条件:任何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对两生产者来说都相等,用公式表示为:X Y LK LK MRTS MRTS =。

3.在两个个人(A 和B )、两种商品(X 和Y )的经济中,生产和交换的全面均衡发生在( )。

A ./XY X Y MRT P P =B .A 与B 的/XY X Y MRS P P =C .()()XY XY A B MRS MRS =D .()()XY XY XY A B MRT MRS MRS ==【答案】D【解析】达到生产和交换的全面均衡就要满足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的条件:两种商品的边际转换率等于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用公式表示为:XY XY MRT MRS =。

4.一个社会要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率,得到最大的经济福利,进入帕累托最优状态,必须( )。

A .满足交换的边际条件:()()XY XY AB MRS MRS =B .满足生产的边际条件:()()LK LK X Y MRTS MRTS =C .满足替代的边际条件:XYXY MRS MRT =D .同时满足上述三个条件【答案】D【解析】一个社会要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率,得到最大的经济福利,进入帕累托最优状态,必须同时满足帕累托最优的三个条件,即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

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课后练习答案第十章

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课后练习答案第十章

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课后练习答案第十章习题一.名词解释一般均衡分析契约曲线帕累托最优生产可能性曲线二.选择题1.完全竞争下一般均衡的任何特点包含着以下意思( )。

A.对所有个人来说,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一定等于它们对应的边际成本之比B. 消费所有商品的边际效用相等,但是不等于每个消费者消费这些商品的边际成本C. 每种投入品的边际有形产品等于此投入品的价格D. 每种投入品的边际收益产品等于它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格2.在完全竞争一般均衡里,以下不正确的是()A. 消费者的边际效用之比等于价格之比B. 两商品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它们的价格之比C. 每种投入品的边际有形产品等于此投入品的价格D. 每种投入品的边际收益产品等于它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格3.边际转换率是 ( ) 的斜率A. 需求曲线B. 边际产品曲线C. 生产函数D. 生产可能性曲线4.生产契约曲线上的点表示生产者()A. 获得了最大利润B. 支出了最小成本C. 通过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提高了总产量D. 以上均正确5.如果社会达到生产可能性边界时, BXY MRS =A XY MRS <XY MRT ,则应该()A. 增加XB.减少YC.增加X ,减少YD. 增加Y ,减少X6.两种商品在两个人之间的分配,能被称为帕累托最优的条件为( )A.如果不使其中一个人受损失就不能使另一个受益B. 每个人都处在其消费契约曲线上C. 每个人都处在其效用可能性曲线上D. 包括以上所有条件7.下列( )不能由帕累托效率引出A. 交换的效率B. 生产的效率C.产品组合的效率D. 所有人平等地分享收入8.当政府决定对救济接受者的收入免税时,实际上是在()A.有意提高接受救济者对工作的兴趣B.帮助受救济者偷税C.减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D.在制定福利计划时的一种随意决定9.以下各条中,除了( )外,都是实现完全竞争均衡状态条件。

A. 价格等于平均成本B.对每一个人和对其消费的每一种商品而言,边际效用与价格的比率对所有商品都是相等的C. 价格等于边际成本D.在个人间的收入分配没有显著的不平等10.在一个存在X 、Y 两种商品和L 、K 两种要素的经济体中,达到生产领域一般均衡的条件为()A.K L LK P P MRTS =B.XY LK MRS MRT =C.XY XY MRS MRT =D.YLK X LK MRTS MRTS =三.简答题1.为什么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可以导致帕累托最优状态?2.为什么说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加生产的最优条件不等于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3.生产可能性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为什么向右上方突出?4.假设所考虑的经济体系由 m 个消费者、 n 个生产者、 r 种资源和s 种产品组成。

微观经济学第10-12章一般均衡福利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第10-12章一般均衡福利经济学

生产者D的等产量线是ⅠD、ⅡD、ⅢD,产量水平增加。

2、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和生产契约线 如图21
水平线表示要素L的数量L, 垂直线表示要素K的数 量D的K。原O点C。为第一个生产者C的原点,OD为第二个生产者
图中任一点a’反映了两种生产要素在两个生产者 之间的分配状况。 a’对于生产者C的生产消费量是
第十章 一般均衡论

均衡理论分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1.局部均衡分析:只研究单个市场,
把某个市场从市场体系中单独拿出来研究,如某一市 场某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仅仅是该商品本身价格的函数, 其他商品的价格假定为不变,结论是该市场的需求和 供给决定了该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2.一般均衡分析:把所有的互相联系的市场看成
第二节 帕累托最优及其实现条件
一、帕累托最优状态
pp345
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资源配置最有经济效率的状态。
对于某种资源配置状态,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 一个人的状况变好的同时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
如果某种资源配置状态已经达到:任何改变使至少 一个人的状况变好的同时必须使其他人的状况变坏,叫 做帕累托最优状态,此时资源配置是最有效率的。

再把生产契约线上的e’点,等产量线ⅠC和
ⅢD的切点,最优产量分别是X2和Y2,转换到产品
图上的e’’(X2,Y2)是两种要素的最优产出量。
这样把生产契约线上的每一点都转换到产品图上 得到生产可能性曲线PP’。表示在既定要素下所能实 现的最大产量组合,又叫产品转换线。增加一种产品 的产量必须减少另一种产品的产量。
要素均衡价格实现了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三、完全竞争与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10.微观第十章 思考题答案详解

10.微观第十章 思考题答案详解

10.微观第十章思考题答案详解第十章思考题答案一、思考题A:1、选择题:1.1 B 解析:局部均衡指在其他市场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孤立的考察单个产品市场和单个要素市场的均衡。

1.2 A 解析:帕累托最优指的是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实现最高效率。

1.3 C 解析:实现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的条件是两者的边际替代率相等,即ABMRSXY?MRSXY,故选C。

1.4 D 解析:实现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的条件是两者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即MRTSLK?MRTSLK,故选D。

1.5 D 解析:实现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的条件是两者的边际替代率等于ABMRS?MRS?MRTXY,故选D。

XYXY边际转换率,即XY1.6 D 解析:要实现一个社会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生产的帕累托最优以及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

故选D。

1.7 C解析:生产的契约曲线上的所有的点都是生产的最优均衡点,也是生产有效率的点。

当然也是通过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提高了总产量的点的集合。

故选C。

1.8 D解析:生产可能性曲线是指在其他条件(如技术、要素供给等)不变情况下,生产产品X与Y所能达到的最大产量的组合。

曲线上的每一点必会满足XYMRTSLK?MRTSLK,故选D。

11.9 D 解析:选项中A是帕累托最优的理论解释;B是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的几何解释,交换的契约曲线就是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点的集合;C是帕累托最优的效用论解释,即契约曲线转换到以效用为坐标量的平面直角图上便可得到效用可能性曲线。

实现了交换的帕累托最优当然也就实现了个人效用的最优组合。

故A、B、C都对,选D。

1.10 B 解析:转换曲线,即生产可能性曲线。

通过前面的研究推导可知,它是由生产的契约曲线导出的。

故选B。

2、简答题:(1)如果商品X的市场供给(SX)增加,按局部均衡分析,则其价格PX下降,需求量QX增加。

由于实际生活中,各种部门、各种市场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X商品市场的变化会对经济的其余部分产生影响,这种影响越大,就越不适应局部均衡分析。

第10章 微观经济学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第10章 微观经济学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艾奇沃斯盒状图的基本假定: 艾奇沃斯盒状图的基本假定: 社会上只存在两个消费者[A,B]和两种 ①社会上只存在两个消费者 和两种 产品[X,Y]; 产品 ; 社会上只存在两个生产者[生产 生产X和 ②社会上只存在两个生产者 生产 和Y] 和两种生产要素[L,K]; 和两种生产要素 ; 资源(生产要素) ③资源(生产要素)的总量和产品与要素 的价格既定; 的价格既定; ④人们所追求的是效用最大化和利润最大 化。
局部均衡[Partial Equilibrium] 局部均衡 ——单个市场的均衡。 单个市场的均衡。 单个市场的均衡 作为一种分析方法, 作为一种分析方法,不考虑其他市场对单个市场的 影响。 影响。 一般均衡[General Equilibrium] 一般均衡 ——经济处于整体均衡状态,即此时所有的商品和要素 经济处于整体均衡状态, 经济处于整体均衡状态 市场都同时处于均衡。 市场都同时处于均衡。 作为一种分析方法,考虑各个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 作为一种分析方法,考虑各个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
新福利经济学的福利命题
新福利经济学根据帕累托最优状态和效用序数论 提出了自己的福利命题: 提出了自己的福利命题: 个人是他本人的福利的最好判断者; ①个人是他本人的福利的最好判断者; 社会福利取决于组成社会的所有个人的福利; ②社会福利取决于组成社会的所有个人的福利; 如果至少有一个人的境况好起来, ③如果至少有一个人的境况好起来,而没有一个 人的境况坏下去,那么整个社会的境况就算好了起来。 人的境况坏下去,那么整个社会的境况就算好了起来。
MRTSLK 或 MRTSKL
生产契约线 ——由两种产品的等产量曲线相切点的轨迹所组成的曲 由两种产品的等产量曲线相切点的轨迹所组成的曲 线。 在生产契约线上的任意一点, 在生产契约线上的任意一点,表示生产处于均衡状 态。 若沿着契约线分配要素, 若沿着契约线分配要素,一种产品的产量增加以另 一种产品的产量减少为代价; 一种产品的产量减少为代价; 若离开契约线分配要素,总产量将减少。 若离开契约线分配要素,总产量将减少。

[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第10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第10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市场均衡叫做局部均衡。局部均衡所研究的是单
个(产品或要素)市场,其方法是把所考虑的某个 市场从相互联系的构成中“取出”来单独加以研 究。
2019/1/30 4
2、一般均衡(general equilibrium)
将所有相互联系的各个市场看成一个整体来加 以研究。在一般均衡理论中,每一商品的需求和 供给不仅取决于该商品本身的价格,而且也取决 于所有其他商品(如替代品和互补品)。一般均衡 状态就是所有市场同时出清、所有价格同时决定 的一种状态。
2019/1/30 10
三、实现一般均衡的“试探过程”
瓦尔拉斯假定,在市场上存在一位“拍卖人”。 该拍卖人的任务是寻找并确定能使市场供求一致 的均衡价格。他寻找均衡价格的方法如下:他随 意报出一组价格,当某个市场的需求大于供给时, 就提高该市场的价格,反之,则降低其价格。这 就可以保证新的价格比原先的价格更加接近于均 衡价格。如果新报出的价格仍然不是均衡价格, 则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找到均衡价格为止。这就 是瓦尔拉斯体系达到均衡的试探过程。
2019/1/30 17
(2)帕累托改进
由帕累托标准可以推出帕累托改进的定义:
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使得至少 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使任何人的状 况变坏,则认为这种资源配置状态的变化是 “好”的,否则认为是‘‘坏’’的。这种 以帕累托标准来衡量为“好”的状态改变称 为帕累托改进。
2019/1/30 18
(3)帕累托最优状态
利用帕累托标准和帕累托改进,可以来定
义帕累托最优状态,即:
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 有的帕累托改进均不存在,即在该状态上, 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 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称这 种资源配置状态为怕累托最优状态。

微观经济学-第十章---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习题

微观经济学-第十章---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习题

微观经济学-第十章---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习题(总1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十章 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一、重点和难点(一)重点1.局部均衡、一般均衡、帕累托最优状态2.简单的一般均衡模型3.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4.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5.生产与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二)难点1.社会福利函数与三种代表性的社会福利函数:平均主义者的社会福利函数、功利主义者的社会福利函数、罗尔斯社会福利函数二、关键概念局部均衡分析 一般均衡分析 帕累托改进 帕累托最优状态 交换的一般均衡 产品转换率 罗尔斯社会福利标准 不可能性定理 契约曲线 福利经济学 社会无差异曲线三、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当最初的变化影响广泛分散到很多市场,每个市场只受到轻微的影响时,( )。

A.要求用一般均衡分析B.一般均衡分析很可能推出错误的结论C.局部均衡分析很可能推出错误的结论D.局部均衡分析将提供合理可靠的预测2.被西方经济学界推崇为“福利经济学之父”的是( )。

A.霍布森B.庇古C.帕雷托D.埃奇沃斯3.假定只存在两个人(A 和B )、两种商品(X 和Y )的经济中,要想达到交换全面均衡的条件是( )。

A.对于A 和B ,XY X Y MRS P P =B.对于A 和B ,XY XY MRS MRTS =C.对于A 和B ,A B XY XY MRS MRS =D.上面三个条件都是4.假定一个经济,在其中只有两种商品(X 和Y ),两种生产要素(L 和K ),那么要想达到生产的全面均衡的条件是( )。

A.LK L K MRTS P P =B.LK XY MRTS MRS =C.X Y LK LK MRTS MRTS =D.XY LK MRT MRS =5.假定存在一个经济,其中有两个个人(A 和B )、两种商品(X 和Y ),生产和交换的全面均衡条件是( )。

微观经济学第10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习题

微观经济学第10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习题

微观经济学第10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习题第10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一、名词解释1.局部均衡2.一般均衡3.帕累托改进4.帕累托最优状态5.交换的契约曲线6.生产的契约曲线7.生产可能性曲线二、判断正误并解释原因1.如果A点不是帕累托最优(即不在契约曲线上),B点是帕累托最优点,那么,从A点向B点的移动一定是帕累托改进。

( )2.如果一个社会中的每个消费者的偏好都是理性的,那么按照多数票原则决定的集体偏好也一定是理性的。

( )3.如果两种商品的边际转换率不等于这两种商品对任何消费者而言的边际替代率,那么两种商品中有一种不是有效的生产出来。

( )4.对于福利极大化来说,完全竞争长期一般均衡既是必要的,又是充分的。

( )三、判断题1. 瓦尔拉斯一般均衡体系强调存在一组价格正好使每一个市场的供求相等,这组价格在现实中正好也是存在的。

( )2.如果购买某种商品有补贴,在一般均衡时,该商品的产量和销售量将大于最优的产量和销售量。

( )3.瓦尔拉斯之后的西方经济学家,用数学方法证明一般均衡体系需要在严格的假设条件下才可能存在均衡解。

( )4.边际转换率递增的原因在于要素的边际报酬也在递增。

( ) 5.生产可能性曲线位置高低取决于投入要素的数量和技术状况。

( ) 6.阿罗不可能性定理认为,在非独裁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存在适用于所有个人偏好类型的社会福利函数。

( )7.现代经济学所认为的有效率的经济状态,一般就是指帕累托最优状态。

( )8.消费者均衡条件满足后,也就达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

( )9.社会福利函数可以代表全社会所有成员对福利的判断。

( )10.收入分配平等了,财富的分布自然也就平等了。

( )11.当两个消费者消费相同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不相等时,就可能存在帕累托改进。

( ) 12.在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两条等产量线的斜率相等。

( )13.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就是将交换的最优条件和生产的最优条件并列起来。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习题第一章一、名词解释西方经济学资源配置实证分析规范分析边际分析二、选择题1、经济学可定义为()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B.企业取得利润的活动C.研究如何最合理地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用途D.人们靠收入生活2、下列哪项问题不是西方经济学研究涉及的问题()A.在稀缺资源约束条件下,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方法B.如何实现中国人均收入水平翻两番C.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问题D.充分就业和物价水平的稳定3、下列哪项是属于规范经济学研究的范畴()A.电冰箱在夏季热销的原因分析B.政府如何改变收入分配不均的现象C.对中国经济实现经济增长率超过8%的研究D.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研究4、下列命题中哪一个不是实证经济学命题(C )A.2007年9月美联储把贴现率降至4.75%B.2007年美国失业率超过4%C.联邦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D.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现已超过30000美元5、关于经济如何运作的基本经济问题()A.只有在市场经济国家中才存在B.只有在计划经济国家中才存在C.只有在混合经济国家中才存在D.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经济,都存在三、判断题1、西方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关于选择行为的科学。

2、资源的稀缺性是由于人们的欲望存在无限性特征决定的。

3、“一家制药厂研发新药并上市销售”这一事件属于宏观经济学讨论的问题;“本年度失业人数下降”这一事件属于微观经济学讨论的问题。

4、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经济体系中的决策完全是由非政府组织做出的。

5、经济理论揭示了经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6、实证研究所得到的结论,是人们进行规范研究的基础。

四、简答题1、请简单介绍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研究内容。

2、西方经济学中的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有什么区别?请举例说明。

第二章一、名词解释需求供给需求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供给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均衡价格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供给弹性二、选择题1、需求定律说明(B )A.药品的价格上涨会使药品的质量提高B.在其它条件不变时,计算机价格下降导致销售量增加C.丝绸价格提高,游览公园的人数增加D.汽油的价格提高,小汽车的销售量减少2、下列因素中除哪一项以外都会使需求曲线移动(D)A、购买者(消费者)收入变化B、消费者偏好变化C、其他有关商品价格变化D、商品价格变化3、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汽车的价格上升,将导致()A、汽车需求量的增加B、汽车供给量的增加C、汽车需求的增加D、汽车供给的减少4、在需求和供给同时减少的情况下(C)A、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都将下降B、均衡价格将下降,均衡交易量的变化无法确定C、均衡价格的变化无法确定,均衡交易量将减少D、均衡价格将上升,均衡交易量将下降5、小麦歉收导致小麦价格上升。

微观经济学 第十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第十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社会公平与效率
政府干预需要在社会公 平和效率之间寻求平衡, 避免过度干预或放任不
管。
05
社会福利函数
社会福利函数的定义
社会福利函数是一种衡量社会 福利水平的工具,它通过将个 人偏好转化为社会偏好,来决 定社会最优的资源配置和分配 状态。
社会福利函数以个人偏好为基 础,通过一定的规则和程序, 将个人的效用水平转化为社会 效用水平,从而确定社会的整 体福利水平。
可操作性
社会福利函数是一种可操作性的 工具,可以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方 法将个人偏好转化为社会偏好, 从而确定社会的最优资源配置和
分配状态。
社会福利函数的局限性
个人偏好的代表性
社会福利函数依赖于个人偏好的 代表性,如果个人偏好存在偏差 或不合理,那么社会福利函数的
结果也会存在偏差。
公平与效率的矛盾
社会福利函数需要在公正和平等之 间进行权衡,有时候难以同时满足 公平和效率的要求。
效率与公平
福利经济学在追求效率的同时,也关注社会公平和 收入分配问题。
帕累托最优
80%
帕累托最优状态
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无法通 过重新配置资源来提高至少一个 人的效用而不降低其他人的效用 。
100%
帕累托改进
通过重新配置资源来提高至少一 个人的效用而不降低其他人的效 用。
80%
帕累托最优的局限性
监管
政府对某些行业进行监管,例如金融、能源等, 确保市场公平竞争和公共利益。
政府干预的局限性
政府失灵
成本与收益
政府干预也可能导致政 府失灵,例如官僚主义、 低效率和腐败等问题。
政府干预需要投入大量 人力、物力和财力,需
要权衡成本与收益。
市场适应性

完整版微观经济学试题库(带答案).doc

完整版微观经济学试题库(带答案).doc

《微观经济学》习题集第一章导论一、判断1.以萨缪尔森为首的新古典综合派把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二、选择题3.21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学经历的第二次修改和补充ACDA.出现于1936 年B.涉及垄断问题C.代表人物是凯恩斯D.为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奠定了理论基础三、简答题1.什么是西方经济学?2.试述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两个问题及两重属性。

第二章需求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一、解释概念均衡价格需求需求价格弹性比较静态分析需求收入弹性供给二、判断1.价格分析是微观经济学分析的核心。

∨2.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包括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单个市场在内的个体经济单位。

∨3.若某商品的需求价格弹Ed =0.6,卖者提高价格肯定增加销售收入。

∨4.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的价格与销售收入呈同方向变动关系。

∨5.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6.当消费者的收入发生变化时,会引起需求曲线的移动。

∨7.Ed>1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

∨8.若某商品的Ed<1,表明当该商品价格下降20% 时,该商品需求量减少小于20%。

×9.卖者提高价格肯定会增加销售收入。

×10.在几何图形上,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供给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供给曲线运动。

∨11.在几何图形上,需求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需求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运动。

×12.当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动时,这两种商品的需求量都同时增加或减少,则这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正。

×13.某商品的可替代品越多,相近程度越高,则该商品需求弹性往往就越大。

∨14.商品用途越广,需求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

∨15.任何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都是反方向变化的。

×16.当对农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时,粮食丰收,粮价下跌,农民收入反而会减少。

西方经济学第10、11章题目和答案【精选文档】

西方经济学第10、11章题目和答案【精选文档】

第十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是帕累托最优的必要条件( E )A。

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对于所有消费他们的消费者都是相同的B。

两种商品的边际转换率一定等于所有消费这两种商品的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C.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对于生产中运用这两种要素的所有商品来说都是相等的D。

生产一定在生产可能性边界进行E。

上述各项都是帕累托最优的必要条件2、假定对于苹果和桔子,小王更喜欢苹果,小李更喜欢桔子,水果的价格对两人是相同的。

在效用最大化时(C )A.小王的苹果对桔子的边际替代率大于小李的B.小王将消费比他拥有的更多的桔子C。

两人的边际替代率相等D。

只有B和C正确 E.上述说法均不准确3、在一个完全竞争的经济中,x1和x2的均衡价格分别为5元和10元。

那么,( D )A、生产x2中所用的劳动的MP一定是生产x1中所用的劳动的MP的2倍B、生产x1的两种要素的MRTS一定是1/2C、x1的生产一定是x2的2倍D、x1的边际成本一定是x2的边际成本的1/2E、上述说法均不准确4、某种生产要素的市场(或行业)的需求曲线,与单个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相比较( D )A、前者比后者平坦;B、前者比后者陡峭;C、前者与后者重合;D、无法确定. 5、当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均为不完全竞争时,则(C )。

A存在买方剥削;B存在卖方剥削;C既存在买方剥削也存在卖方剥削; D以上均不正确。

6、局部均衡分析是对下列哪一项的分析?(D )A 一个部门的变化对其他部门的影响;B 一个市场出现的情况,忽视其他市场;C 经济中所有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关系;D 与供给相独立的需求的变化。

7、当最初的变化的影响广泛分散到很多市场,每个市场只受到轻微的影响时,(C )。

A 要求用一般均衡分析; B一般均衡分析很可能推出错误的结论;C 局部均衡分析很可能推出错误的结论; D局部均衡分析将提供合理可靠的预测。

8、帕累托最优配置被定义为下列哪种情况下的资源配置?(A )A 总产量达到最大;B 边际效用达到最大;C 没有一个人可以在不使他人境况变坏的条件下使自己的境况变得更好;D 消费者得到他们想要的所有东西.9、经济中生产的所有商品都必须以有效率的方式在各人之间加以分配,这样的要求称为(A )A 生产的效率;B 分配的效率;C 产品组合的效率;D 交换的效率。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第三版第十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第三版第十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十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1、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的关键区别在什么地方?解答:要点如下:第一,局部均衡分析研究的是单个(产品或要素)市场;其方法是把所考虑的某个市场从相互联系的构成整个经济体系的市场全体中“取出”来单独加以研究.在这种研究中,该市场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仅仅看成是其本身价格的函数,其他商品的价格则被假设为固定不变,而这些不变价格的高低只影响所研究商品的供求曲线的位置.所得到的结论是:该市场的需求和供给曲线共同决定了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第二,一般均衡分析是把所有相互联系的各个市场看成是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的.因此,在一般均衡理论中,每一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不仅取决于该商品本身的价格,而且也取决于所有其他商品(日替代品和补充品)的价格.每一商品的价格都不能单独地决定,而必须和其他商品价格联合着决定.当整个经济的价格体系使所有的商品都供求相等时,市场就达到了一般均衡.2、试评论瓦尔拉斯的拍卖者假定.解答:要点如下:第一,拍卖者假定意味着,在拍卖人最终喊出能使市场供求相等的价格以前,参和交易的人只能报出他们愿意出售和购买的数量,但不能据此而进行实际的交易.只有但拍卖人喊出的价格恰好使得供求相等时,交易各方才可以实际成交.第二,拍卖者假定是瓦尔拉斯均衡和现在的一般均衡理论赖以成立的基础.第三,很显然,拍卖者假定完全不符合实际.因此,以该假定为基础的一般均衡理论也就成了“空中楼阁”.如果容许参和交易的人在非均衡价格下进行交易,那就不能保证一切市场在同一时间达到均衡状态,从而也就不能保证一般均衡的实现.3、试说明福利经济学在西方微观经济学中的地位.解答:要点如下:第一,福利经济学可以说是西方微观经济学论证“看不见的手”原理的最后一个环节,其目的在于说明:完全竞争模型可以导致帕累托状态,而这一状态对整个社会来说又是配置资源的最优状态.第二,西方的微观经济学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实证经济学研究实际经济体系是怎样运行的,它对经济行为作出有关的假设,根据假设分析和陈述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并试图对结论进行检验.简言之,实证经济学回答“是什么”的问题.除了是使命的问题外,西方经济学家还试图回答“应当是什么”的问题,即他们试图从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出发,根据这些标准,对一个经济体系的运行进行评价,并进一步说明一个经济体系应当怎样运行,以及为此提出相应的经济政策.这便属于所谓规范经济学的内容.第三,福利经济学就是一种规范经济学.具体来说,福利经济学是在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条件下,研究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和福利的关系,以及和此有关的各种政策问题.4、什么是帕累托最优?满足帕累托最优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解答:要点如下:第一,如果对于某中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第二,帕累托最优状态要满足三个条件:(1)交换的最优条件:对于任意两个消费者来说,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相等;(2)生产的最优条件:对于任意两个生产者来说,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3)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任意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和边际转换率相等.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帕累托最优最优的三个条件均能得到满足.5、为什么说交换的最优条件加上生产的最优条件不等于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解答:要点如下:第一,交换的最优只是说明消费是最有效率的.生产的最优只是说明生产是最有效率的.两者的简单并列,只是说明消费和生产分开来看时各自独立地达到了最优,但并不能说明,当将交换和生产这两者方面综合起来,讨论生产和交换的最优的帕累托最优条件.6、为什么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可以导致帕累托最优状态?解答:要点如下:第一,在完全竞争经济中,产品的均衡价格可以实现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第二,在完全竞争经济中,要素的均衡价格可以实现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第一,在完全竞争经济中,商品的均衡价格可以实现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7、生产可能性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为什么向右上方凸出?解答:要点如下:第一,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在最优产出组合中,两种最优产出的变化是相反的:一种产出的增加必然伴随着另一种产出的减少.第二,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右上方凸出是因为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8、阿罗的不可能性定理说明了什么问题?解答:要点如下:第一,根据阿罗的不可能性定理,在非独裁的情况下,不可能存在有适用于所有个人偏好类型的社会福利函数.第二,阿罗的不可能性定理意味着,不能从不同个人的偏好当中合理地形成所谓的社会偏好.换句话说,一般意义上的社会福利函数并不存在.这表明,西方经济学没有能彻底地解决资源配置问题.9、如果对于消费者甲来说,以商品X替代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3;对于消费者乙来说,以商品X替代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2,那么有可能发生什么情况?解答:要点如下:第一,当两个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不相等时,产品的分配未达到帕累托最优.于是,他们会进行自愿的和互利的交易.第二,消费者甲的边际替代率等于3,消费者乙的边际替代率等于2.这意味着甲愿意放弃不多于3单位的Y来交换1单位的X.因此,甲若能用3单位以下的Y交换到1单位X就增加了自己的福利;另一发面,乙愿意放弃1单位的X来交换不少于2单位的Y.因此,乙若能用1单位的X交换到2单位以上的Y就增进了自己的福利.由此可见,如果消费者甲用2.5单位的Y 交换1单位X,而消费者乙用1单位X 交换2.5单位Y,则两个人的福利都得到了提高.10、假定整个经济原来处于一般均衡状态,如果现在由于某种原因使得商品X的市场供给增加,试考察:(a)在X商品市场中,其替代品市场和互补品市场会有什么变化?(b)在生产要素市场上会有什么变化?(C)收入的分配回有什么变化?解答:要点如下:(a)如果X商品的供给增加,按局部均衡分析,其价格将下降,供给量将增加.按一般均衡分析,X产品价格的下降,会提高对其互补品的需求,降低对其替代品的需求.这样,互补品的价格和数量会上升,替代品的价格和数量将下降(假定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b)在商品市场上的上述变化也会影响到生产要素市场,因为它导致了生产X商品和其互补品的生产要素的需求增加,因此又引起了生产商品X和其互补品的要素价格和数量的上升.它同时又导致商品X 的替代品的需求下降,因此又引起生产商品X的替代品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和数量的下降.(c)由于(b)中所述的变化,不同生产要素的收入及收入的分配也发生变化.商品X及其互补品的投入要素的所有者因对其要素需求的增加,其收入便随要素价格的上升而增加.商品X的替代品的投入要素的所有者因对其要素需求的减少,其收入便随要素价格的下降而减少.这些变化转而又或多或少地影响包括商品X在内的所有最终商品的需求.文稿录入:胡争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章 一般均衡论与福利经济学【练习及思考】参考答案要点1.填空题(1)局部均衡分析是在假定其他市场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孤立地考察单个产品市场和单个要素市场的均衡而不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一般均衡分析则考察每一个产品和每一种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状态所需具备的条件及相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2)帕累托最优是指社会资源配置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状态,在不使一部分人状况 变坏 的情况下就不可能使另一些人的状况 变好 。

(3)帕累托最优的三个条件是: BXY A XY MRS MRS = 、 C D LK LK MRTS MRTS =、XY XY MRS MRT = 。

(4)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 完全竞争市场 的一般均衡是 具有经济效率的 。

(5)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在所有消费者的偏好为凸性和其它的一些条件下,任何一个帕累托最优都可以从一个适当的初始配置出发,通过 完全竞争 的市场均衡来达到。

2.判断题(下面判断正确的在括号中打√,错误的打×)(1)(×)交换的契约线是两消费者在进行产品交换时的所有可能的契约之轨迹。

(2)(×)完全竞争的一般均衡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反之,任一帕累托最优状态也一定由完全竞争市场实现。

(3)(×)从交换的埃奇渥斯盒中的任一初始禀赋开始,一定可以通过讨价还价达到契约线上的任何位置。

(4)(×)如果两种商品的边际转换率不等于它们的边际替代率,则至少一种商品的生产是无效率的。

(5)(×)边际转换率是社会福利曲线的斜率。

(6)(×)社会资源配置实现了帕累托最优就实现了社会分配公平。

(7)(√)如果一个部门的变化对其它部门的影响是微小的,就可以用局部分析方法。

(8)(×)当经济具有生产效率时,消费者之间不具有进一步交换的余地。

(9)(√)当政府对某种产品课以产品税时,这种税收的影响不但会涉及该种产品本身的价格和产量,而且还会涉及到其他直接和间接相关产品的价格和数量。

如果只进行局部分析而不进行一般均衡分析,可能会导致政府课税的初衷与课税的结果南辕北辙。

3.选择题(1)在由A 、B 两个人和X 、Y 两种商品组成的经济中,在交换上实现帕累托最优的条件是( B )。

A .MRT xy =MRS xyB .MRS A xy =MRS B xyC .MRSxy=Px/PyD .MRT xy = Px/Py(2)假定在C 、D 两个厂商使用L 、K 两种要素生产X 、Y 两种产品的经济中,实现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的条件是( B )。

A .MRT xy =MRS xyB .MRTSC LK =MRTSD LKC .MRTS LK =P L /P KD .MRT xy = Px/Py(3)假定在C 、D 两个厂商,使用L 、K 两种要素,生产X 、Y 两种产品,提供给A 、B 两个消费者的经济中,实现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的条件是( A )。

A .MRT xy =MRS xyB .MRTSC LK =MRTSD LKC .MRTS LK =P L /P KD .MRS A xy =MRS B xy(4)帕累托最优的必要条件是( D )。

A .所有消费者对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都相等B .厂商使用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都相等C .厂商生产两种产品的边际转换率与消费者消费这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相等D .以上都是(5)研究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分析被称为( B )。

A .局部均衡分析B .一般均衡分析C .静态分析D .边际分析(6)下列哪种情况只须进行局部分析?( A )A .荞麦减产B .征污染税C .取消农业价格支持D .银行加息(7)生产的效率意思是指( A )。

A .经济运行在生产的可能性曲线上B .生产的所有产品的配置是有效率的C .生产的所有产品的配置是公平的D .生产的所有产品的配置反映了消费者的偏好(8)交换的效率意思是指( B )。

A .经济运行在生产的可能性曲线上B .生产的所有产品的配置是有效率的C .生产的所有产品的配置是公平的D .以上说法都正确(9)当不同的人面对不同的价格时,经济将( A )。

A .低效率运行B .高效率运行C .在不均衡状态下运行D .不在生产的可能性曲线上运行(10)当一个市场是有效率的时候( B )。

A .稀缺被消除B .不再能通过交换获得好处C .所有人的需要都被满足D .不再能通过技术革新获得好处4.计算题(1)假设社会只有要素100,200L K ==,且用来生产X 与Y 两种产品,已知X 的生产函数为0.40.65X L K =,Y 的生产函数为0.50.54Y L K =。

试求:①社会生产的契约线;②生产可能性曲线。

③公平分配置点在生产的契约线上吗? 解:已知100,200L K ==; 0.40.65X L K =;0.50.54Y L K =① 当用L 、K 生产X 产品时,可用来生产Y 产品的要素为100-L 、200-K生产X 的边际技术替代率:KX XL LK X MP MRTS MP = 因为0.60.62X L MP L K -=;0.40.43X K MP L K -= 所以:0.60.60.40.42233K X XL LK X MP L K K MRTS MP L K L--=== (1)生产Y 的边际技术替代率:KY YL LK Y MP MRTS MP = 因为0.50.52(100)(200)Y L MP L K -=---;0.50.52(100)(200)Y K MP L K -=--- 所以:0.50.50.50.5(100)(200)200(100)(200)100K X XL LK X MP L K K MRTS MP L K L-----===---……………(2) 生产的契约线为满足条件:X Y LK LK MRTS MRTS =的L 、K 的轨迹,由(1)(2)式得:② 生产可能性曲线为X 、Y 满足方程组0.40.60.50.55422003100X L K Y L K K K L L⎧⎪=⎪=⎨⎪-⎪=-⎩ 的点的轨迹。

③ 因为对公平没有统计的定义,所以,生产的效率线也并不能解决公平问题。

平均分配点L=100/2=50、K=200/2=100不在契约线上。

5.问答与论述题(1)什么是帕累托最优?满足帕托累最优需要具备什么条件?答: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累托改进均不存在,则就达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

即,社会经济达到了这样一种状态,不可能在不损坏其它人福利的情况下使至少一个人的状况变好。

这种经济状态就称为帕累托最优。

帕累托最优状态通常被当作作衡量经济效率的标准。

满足帕累托最优需要具备的条件是: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B XY A XY MRS MRS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D LK C LK MRTS MRTS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XY XY MRT MRS =(2)完全竞争市场的一般均衡能达到帕累托最优吗?为什么?答:根据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完全竞争市场的一般均衡能达到帕累托最优。

因为,完全竞争市场的一般均衡,即存在一组价格体系,使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同时达到均衡。

不妨假设整个完全竞争市场中只有两个消费者A 、B ,提供两种要素L 、K ,消费两种产品X 、Y ;只有两个厂商C 、D ,使用两种生产要素L 、K ,生产两种产品X 、Y 。

当经济达到一般均衡时,X 、Y 、L 、K 的均衡价格记为P X 、P Y 、w 、r 。

首先,由于消费者A 、B 和厂商C 、D 都是这组价格的接受者。

消费者在追求最大化的过程中必须满足:A X XY Y P MRS P =和B X XY YP MRS P =,即MRS A xy = Px/Py = MRS B xy ; 其次,厂商在追求最大化地过程中必须满足:C LK w MRTS r =和D LK w MRTS r =,即C D LK LK w MRTS MRTS r==; 第三,在一个只能生产X 、Y 两种产品的经济中,增加X 产品的生产必定减少Y 产品的生产。

因此△x 与△y 互为边际成本,又因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为MC=P ,所以有:总上所述,完全竞争市场的一般均衡满足帕累托最优的三个条件,所以完全竞争市场具有经济效率。

(3)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具有这样的特点?答:生产可能性曲线(production possibility curve )表示在技术水平和生产要素总量一定时,一个经济所能达到的最大产出组合。

它具有如下特点:①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右下方倾斜;②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右上方凸出。

首先,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随着X 的产量增加,Y 的产量必定减少,即X 与Y 之间存在着反向替代关系。

如若不然,在X 产量增加的同时Y 的产量也能增加的话,就一定存在帕累托改进的余地,与生产可能性曲线是由生产的契约线推导而来矛盾。

因此,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或者说,X 和Y 的产出有一种反转关系。

X 商品对Y 商品的边际转换率:0lim XY x y dy MRT x dx∆→∆==∆ (1) 从式1可以看出,边际转换率实际就是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

这样,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第二个特点就表现为:随着X 产量的不断增加,边际转换率是递增的。

这是因为:()()()()XY dy dy dy d L K d L K MRT dx dx d L K dxd L K ++===++ (2) 如果将要素L 和K 合并一起看作一种生产要素,称为L +K ,那么,dy/d(L+K)和dx/d(L+K)就是投入要素L+K 生产Y 的边际产量和X 的边际产量。

根据边际报酬递减规律,随着X 的产量不断增加,投入X 的生产中去的要素也不断增加,其边际产量不断递减,与此同时,投入Y 的生产中去的生产要素却不断递减,因而其边际产量不断递增。

也就是说,对于公式(2)而言,随着X 产量的不断增加,其分母递减,分子递增。

所以,其比值增加,即边际转换率是不断递增的。

(4)已知食物的价格为2,衣服的价格为1,张强想买2单位的食物,李伟想出售4单位的衣服。

请问这组食物和衣服的价格是否是均衡价格?为什么?如果不均衡,价格比该如何调整?如果张强想买3单位的食物,李伟想出售4单位的衣服。

请问这组食物和衣服的价格是否是均衡价格?为什么?如果不均衡,价格比该如何调整?答:略(5)如何理解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原理?答:两百多年前亚当·斯密的断言: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人们在追求自己的私人目的时,会在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下,实现增进社会福利的社会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