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教学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鸟的天堂》教学案例
篇一:《鸟的天堂》教学案例《鸟的天堂》教学案例咸安区马桥镇吕铺小学刘琪【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纠正、逼近、做巢、树梢、静寂、应接不暇”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3.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种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教学重、难点】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想象群鸟纷飞的美丽壮观景象,感受自然之美。【教学方法】 1.以读代讲,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大量的语文“读”的实践中,开展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探究性教学活动。 2.引导学生运用“读——画——说——读”的方法自学,训练学生边读边思考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初步了解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情景。教学过程:(略)第二课时教学要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众鸟纷飞的景象 2.学习作者动静结合与寄情于景描写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一共去了几次鸟的天堂?所看到的的景象有什么不同?(两次去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的是大榕树,第二次看到的是鸟。) 2.作者去了鸟的天堂,发出了怎样的感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设计意图: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回忆引出本课重点内容,以设疑的方法调动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并快速进入课堂教学。】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一)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画出描写大榕树的句子,深入体会榕树的大和美。(二)师生交流感悟。 1.出示写榕树“大”的句子:(1)在一个地方,河面变窄了。思考:为什么河面变窄了?(因为大榕树十分茂盛,密密层层的枝叶伸入了河道,所以河面显得窄了。)(2)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思考:两个“真”字的含义有什么不同?应该怎样区别呢?出示词语卡片:①本来的,实际的真:②清楚,明白③确确实实(第一个“真”意思是本来的,实际的。第二个“真”指的是确确实实,应读出惊叹的语气。)【设计意图:通过对同字不同意的理解和掌握,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用词的准确,体会
情感。】(3)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卧在水面上。思考:“卧”是什么意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卧”是躺的意思,作者说“大树卧在水面上”是指树的占地面积很大,写出了大榕树的茂盛。) 2.出示写榕树“美”的句子:(1)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缝隙。思考:“堆”字说明了什么?(“堆”字表达出了树叶多而密的特点。)(2)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思考:“新的生命在颤动”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绿色是生命的象征,作者看到这每一片绿叶,绿得鲜亮,绿得发光,让作者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重点体会“颤动”,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感受榕树长势旺盛、充满活力、充满生机的美。)【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通过朗读、勾画、体会,进一步品词读句,从而体会语句的含义、作者的感情。这不仅体现“双主”的教学模式,也为下面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奠定了基础。】(三)请学生反复朗读这部分内容,突出重点词句,体会榕树的特点,在读中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