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样本运输的冷链控制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样本运输的冷链控制方法
来源:本站原创作者:吴国桥茹新龙蒋国瑾(绍兴市中心血站,浙江绍兴 312000)
发布时间:2009-12-3
血液集中化检测工作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血液检测样本从采供血点运送至检测实验室,最长可能延至几个小时,如何保证运送过程的冷链,是检测前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1]。实验前质量控制是整个检验质量控制中一个非常重要、关键的环节,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先决条件[2]。
1 材料与方法
1.1设备温度芯片及配套读码器、送血箱、专用4 ℃冷源(上海若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电偶温度计(天津立文电子有限公司);水袋、冰袋(自制)。
1.2方法1)芯片放置:芯片放入空试管,置于试管架中。2)冷源的选用与放置:根据冷源及放置方式分为4组。1组:冰袋放置在送血箱底部,上面覆盖泡沫塑料板,再放置试管架;2组:4 ℃水袋放置在试管架周围;3组:专用4 ℃冷源放置在送血箱底部,上面直接放置试管架;4组:4 ℃水袋放置在试管架周围,外周再放冰袋,水袋与冰块的比例约为2∶ 1。质量控制方法[3]:电偶温度计探头与芯片放入同一水杯中,置4 ℃冰箱,2 h后开始测温进行温度比对,每1 min观测记录1次温度,连续30次。
1.3统计学方法数据统计采用SPSS 11 5 统计软件,P<0 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表1、2)
表1 不同组别温度控制情况
注:样本量(n)为前期摸索加实践的累积量
表2 不同温度计温度测定情况
注:t=0 81,P>0 05
1组方法为“经典”方法,过去大多采用此冷链模式,但在实践中不易掌控,时有超出低限的情况发生,因此很快放弃了;3组方法需专用冷源,受冷源数量的限制应用较少;2组方法应用后效果较好,温控理想,但保温时间有限,夏季、长途或交通路况不佳时,弱点就暴露无遗;4组方法是2组的改进,实践中效果较好,温控较佳,保温时间较长,后期均采用此方法。降温时间比较:1组与2组比较F=16 96,P<0 01;1组与3组比较F=24 17,P<0 01;1组与4组比较F=6 43,P<0 05。保温时间比较:1组与2组比较F=15 77,P<0 01;1组与3组比较F=23 65,P<0 01;1组与4组比较F=2 43,P>0 05。
3 讨论
血液样本均需在低温(2—8 ℃)条件下储运,其冷链传递首端至末端必须始终保证温度在规定范围之内。实施冷链监测是保证冷链系统正常运转的必要手段,过去一直采用最高最低温度计进行监测,可显示出温度所达到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但不能指示最高值和最低值出现的时间段以及持续的时间长短,不能反映血液样本温度变化的全貌,也就是说不能根本性说明温度变化可能对血液标本质量的影响(一瞬间的温度波动不一定影响血液样本质量[4])。
智能温度芯片体积小,极易附着于任何物体上,内置温度感应芯片和时钟芯片,可根据人为指令设定任务,监测间隔可设定为1 min。温度芯片具备超大的时间温度存储分析记录功能,信息不可更改,且配备专门软件,各种信息即读即现,可生成温度曲线,直观反映温度变化情况,还可打印保存原始记录,为避免医疗纠纷和官司提供合法证据[5]。经与检定合格的标准温度计比对无显著性差异,测定结果可靠。采用冰块为冷源组降温最快,保温时间长,但温度不易控制,有超出低限的情况发生;冰块加水袋组降温速度次之,温度恒定,保温时间长,在这里水袋既作为冷源,又能起缓冲作用,防止过度降温;专用冷源组与水袋组降温稍慢,保温时间稍短,但单位时间内温度最恒定。当然降温时间和保温时间存在冷源数量与气温、容积及物体数量的关系,结果会有变化。据我们初步观测,气温<10 ℃时对降温时间和保温时间的影响有限,以后每增高10 ℃,降温时间约延长3—6 min,保温时间约缩短10—30 min,且有呈加速之势。冷源数量存在一个最低需求量,具体与冷源性质、气温、容积、拟保温时间等有关,将另文阐述。确定降温时间有助于在运输前的预降温,确定保温时间有助于摸清冷源数量与气温、容积及物体数量的关系。
样本运输冷链的控制[6]应足够重视,各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不同冷源与放置方式,运输时间短的可选用水袋或专用冷源方式,运输时间长的选用水袋加冰块方式,建议不单用冰块方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2006 05 09[2]丛玉隆.临床实验室分析前质量管理及对策.中华检验医学
杂志,2004,27(8):483—487
[3]李影林.医学检验常用仪器及基本技术∥李影林.中华医学检
验全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30—232
[4]刘玉英,丁东平.影响采供血冷链系统因素分析及对策.华
南国防医学杂志,2006,20(4):43—44
[5]沈武,刘李栋.血液安全的平衡与血液监督的有效.中国输
血杂志,2005,18(6):451—453
[6]丛玉隆,张海鹏,任珍群.血液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
要因素——标本的采集及其控制.中华医学检验杂志,l998,2l(1):52—55
收稿,07 02修回)本文编辑:闻欣
(2008 02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