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合集下载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是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的一部分,主要讲述了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早期国家的产生、夏商西周的更迭、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以及秦朝的统一。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早期国家产生的背景、发展过程以及各个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古代中国的历史背景,对夏商西周时期的文明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的具体过程,以及各个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的认识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史料、讨论问题等方式,深入理解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以及各个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早期国家产生的背景、发展过程以及各个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史料、讨论问题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学研究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早期国家产生的重要性和发展的必然性,了解各个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四. 教学重难点1.早期国家产生的背景和过程。

2.夏商西周时期的更迭和重要事件。

3.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和重要人物。

4.秦朝的统一和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早期国家产生的背景、发展过程以及各个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2.阅读史料法:引导学生阅读相关史料,培养学生的史学研究能力。

3.讨论问题法:学生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2.参考资料:相关的历史文献和学术著作。

3.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什么是国家?国家是如何产生的?”引起学生的思考,进而引出本课的主题——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发展的过程;2.掌握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过程;3.理解古代文明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1. 内容本课程将分为三个部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以及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其中,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是本课程的重点,将重点探讨早期国家的产生原因、基本特征以及早期国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

2. 方法1.授课法:通过讲解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提高文化素养;2.互动探究法:通过问题、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1.掌握早期国家的产生原因和基本特征;2.理解早期国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

2. 难点1.理解早期国家的作用和影响;2.掌握古代文明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四、课时安排本课程共计1课时,根据教学内容和方法,课时安排如下:1.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发展与演变(20分钟);2.早期国家的产生原因和基本特征(25分钟);3.早期国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15分钟)。

五、教学过程1. 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发展与演变在这一部分,我们会通过PPT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发展与演变过程,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转变原因。

2. 早期国家的产生原因和基本特征在这一部分,我们将通过案例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早期国家的产生原因和基本特征,并辅以PPT展示,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3. 早期国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在这一部分,我们将通过问题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早期国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以及古代文明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同时,我们将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点。

六、评估方式本课程的评估方式采用口头提问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

在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结束后,我们将对学生进行口头提问和小组讨论,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和思考能力。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一、教材分析夏、商和西周的建立以及灭亡,构成了本课的主线索。

本课首先简要的叙述了约公元前2070年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的建立和夏桀无道被汤所灭,商朝建立的史实。

其次,叙述了盘庚迁都后,商超疆域不断扩大以及商纣的奢靡残暴和武王伐纣,西周的建立。

最后,叙述了周初统治者为巩固奴隶制政权而实行的分封制和西周的灭亡。

二、课程标准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知道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

三: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夏、商、西周更替的基本史实和西周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实行的分封制的简况,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夏、商、西周奴隶制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基础。

通过本课的学习讨论,让学生初步理解、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认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

通过夏、商、西周的兴亡过程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

四、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夏、商、西周发展交替的脉络难点:商汤伐桀和武王伐纣取胜的原因。

五、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多媒体播放中秋节民俗教师: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月饼好吃,可是在你品尝月饼的时候是否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呢?学生:不知道。

教师:相传,夏朝的时候,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去。

有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

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

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几天后后羿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一个徒弟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他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他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

04.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四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04.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四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知识点1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夏朝的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结束部落联盟局面,建立夏王朝。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禹的儿子启在他死后凭借强大的势力,继承了他的位置。

从此,世袭制(家天下)代替禅让制(公天下)。

夏朝的统治:夏朝建立了军队_,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制定了历法,称为“_夏历_”。

考古学者在洛阳平原发掘出夏王朝的一座都城遗址——_二里头遗址,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等级界限和文明进程。

知识点2商汤灭夏与武王伐纣商汤灭夏:夏朝经历400多年,到夏王_.桀在位期间,国力衰弱,最终被商部落的首领汤联合周围部落灭亡。

商朝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_汤__建立商朝,都城建在__亳_。

盘庚迁都: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_盘庚_时迁到殷,此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商朝灭亡:_商纣王是商朝的最后一个王。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各地势力,组成庞大的政治联盟,与商军在_牧野决战,商军倒戈,商朝灭亡。

知识点3西周的分封制西周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西周的分封制: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_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的对象)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

诸侯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服从周王调兵,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从而确立起周王朝金字塔式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分封制”。

周代的贵族等级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衰落: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_国人暴动”,厉王逃亡。

到周幽王时,朝政腐败,社会矛盾激化。

西周的灭亡: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被犬戎_族所灭。

后来,_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第四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第四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第四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之前的课程我们学习了原始社会时期的生产生活状态,了解中国早期的人类如何一步一步从群居生活发展到部落生活,再团结在一起形成部落联盟的。

部落联盟的出现,使得中华大地日益成为了一体,为早期国家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早期的国家是如何出现的,又是如何更替和发展的,请同学们把教材翻到第四课我们来学习一下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我们所说的早期国家,其实就是中国最早的三个王朝夏朝、商朝和西周王朝,对于这三个王朝是如何建立又是如何灭亡的,咱们分别来了解一下。

首先来了解第一个王朝。

有没有同学知道哪个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夏朝】好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填上这个表格中关于夏朝的部分【夏朝、建立者禹、存在时间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年、首都阳城、最后一任君主桀】由于夏朝建立时间最早,所以说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也就是第一个王朝。

到了这里有些同学就会产生疑问了,之前的历史课我们了解了黄帝炎帝、学习了尧舜禅让,为什么他们统治的时期就不是国家呢?这和咱们对于国家这一词汇的定义是有关系的。

所谓的国家,全称是国家机器,它的含义是指统治阶级管理被统治阶级的工具。

说白了就是以禹为首的统治者们管理老百姓的工具,有了这些工具才叫国家。

黄帝炎帝尧舜时期中国并不存在着这样的工具,所以当时不能算作国家。

哪些东西算是算是典型的工具的?【有城池,这是保护统治者安全的场所。

还需要有军队,这是保护统治者不受外来人员侵害的暴力机构。

最后还需要法律和监狱,这是统治者维护他在国家内部权威的机构,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谁不服从统治者,统治者就把他们抓到监狱里用法律惩罚他们。

中国早期的法律其实都是用来维护统治者利益的工具,这与现代的法律是完全不一样的】到了禹统治时期,中国出现了城池、军队、法律制度和监狱,于是我们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国家——夏朝。

夏朝时期出现了明确的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分化。

我们是如何知道这一点的呢?通过考古发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共20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共20张PPT)
复习 • 在尧舜禹时期,他们 是通过什么方式当上 部落联盟首领的?
第4 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 国家的出现,是人类 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 标志。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 概况

商汤灭夏 武王伐纣
西周的分封制

概况

概况

概况
重 难 点
重点:了解夏商西周的更迭过程 难点:区分禅让制与世袭制
阅读材料,讨论回答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为小康。 ----《礼记.礼运》 1、 “天下为公”指我国什么社会时期?“选贤与 能” 指的是什么更替首领的制度? 2、“天下为家”指我国什么时期? 其中“家”指 的是什么? 3、通过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从“天下为公” 到“ 天下为家” 这一变化的认识。
• 国家机构: • 城堡、宫殿、军队、刑法、监狱等
• 制定历法----‘夏历’
• 答案: • 1 .尧舜禹时期;夏朝时期; • 2 .提示:天下为公,禅让制;王位世袭制。
• 名师点拨:
• 合作探究
•尧
•舜
•禹
•启
• 禅让制
• 世袭制
“公天下” “家天下”
• 合作学习:商汤灭夏
• 学习思考三: • 夏桀的暴行有哪些? 夏朝的灭亡说明了 什么道理?
• 合作学习:夏朝的建立
• 学习思考一: • 夏朝的建立者是 谁?建立于哪一 年?
禹、公元前2070年
• 合作学习:夏朝的建立
• 学习思考二: • 继承方式是什么?夏朝的国家机构 是什么?
• 合作学习:夏朝的建立
• 继承方式: • 王位世袭制
• 二 里 头 宫 殿 复 原 图 • 开始了家天下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例3 学者考证,历史上的商朝屡屡迁都,最后一次迁都后,都城才稳定下 来,定都二百多年,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这次迁都的组织者是 ( ) A.商汤 B.桀 C.盘庚 D.商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因为水患和政治 动乱,商朝曾几次迁都,一直到商王盘庚迁都到殷,都城才稳定下来。
答案 B
歌谣记忆 大禹建夏属第一,华夏从此奴隶制,王位传给儿子启,禅让从 此变世袭,夏桀本是亡国君,夏朝历时四百七。商汤灭夏建商朝,盘庚迁 都始称殷,商纣暴虐施炮烙,引来武王正义师。商周决战在牧野,纣死商 亡西周立。武王定都在镐京,分封制行天下固。厉王无道国人起,西周 灭在前771(年)。
【重要图片点拨】 教材 《周初分封诸侯国分布图》 点拨 西周初年实行分封制后,出现了一些大的诸侯国,如鲁、齐、 燕、吴、宋、晋等,重点注意周都城的位置以及分封的诸侯国所处的位 置。
2.(2015江苏盐城中考)据《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 但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从材料中能得到的 准确信息是 ( ) A.伯益建立夏朝 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C.夏朝建立标志我国封建社会开始 D.启是夏朝第一代君主
个部落击败商朝军队,纣王自焚,商朝灭亡。他由此回忆起哪一历史事
件( )
A.炎黄战蚩尤 B.商汤灭夏
C.牧野之战
D.国人暴动
答案 C 本题考查学生的辨别能力。A发生于炎黄部落和蚩尤部落 之间;B发生于商汤和夏桀之间;C即武王伐纣,符合题意;D是西周镐京城 里人赶走周厉王的暴动。故选C。
4.(2016安徽中考)《书·洪范》记载:“武王既胜殷,邦诸侯。”这体现了 武王推行的制度是 (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科举制

第4课 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第4课   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建造豪华宫室, 征发百姓服劳役,
“宁愿和他一起灭亡”!
你这太阳什么 时候灭亡啊?
不分昼夜饮酒作乐……
夏 桀 把 人 当 坐 骑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建立者 时间 意 义 都 城 地 位
禹传启,
国家机构
亡国君主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二、商汤灭夏
约公元前1600 1、建立时间:
武王伐纣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1)目的: 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2)对象: 宗亲和功臣等。 (3)内容: 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 (4)作用: 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 大了统治范围。 (5)实质: 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 镇守疆土、随从作战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统治中心: 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二里头遗址位于偃师市二里头村及其周围,初步被确认 为夏代中晚期都城遗址。对研究华夏文明的渊源、国家的兴 起、城市的起源、王都建设、王宫定制等重大问题具有重要 的参考价值。址内发现有宫殿、居民区、制陶作坊、铸铜作 坊、窖穴、墓葬等遗迹。
约公元前 1600年 约公元前 1046年 约公元前 1046年 公元前 771年




西周 镐京
武王
幽王
分封制

第四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第四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亳、殷 纣
西周
分封制、 周武王 镐京 周厉王 国人暴动
课堂练习
1、夏朝建立者禹死后, 启 继承了
父亲的王位。
从此, 世袭 制代替了禅让制。
2、夏朝灭亡于暴君 桀 的残酷统治, 商朝则灭亡于暴君 纣 的残酷统治。
3.下列内容中,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A.禹传位给伯益 B.禹传子家天下 C.舜传位给禹 D.启打败有扈氏 4、商朝被后世称为殷朝,下列事件中,与此有关的是

(
)
A.商汤伐夏 B.牧野之战 C.盘庚迁都 D.武王伐纣 5.常言道:“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当年姜尚等
待的贤明君主是(
A.黄帝 B.夏启

C.商汤 D.周文王
第四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Βιβλιοθήκη 一、夏朝的建立和“家天下”
夏朝的建立
建立时间: 公元前2070年 建立者: 禹
灭亡(商汤灭夏)
暴君: 桀
阳城(今河南登封) 灭亡原因:桀的暴政 都城 : 产生阶级分化 社会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特点 设置国家机构如:建立军队、 制定刑法、设置监狱 意义: 标志我国早期国家 的产生
作用: 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
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周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平民 奴隶 西周分封制
统治阶级
被统治 阶级
小结
朝代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暴君 重要事件

公元前 2070年 公元前 1600年 公元前 1046年

阳城

世袭制代 替禅让制 商汤灭夏、 盘庚迁殷、 武王伐纣

国人暴动
建立时间: 公元前1046年 暴君: 周厉王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更替,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

知识与技能1.列表归纳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起止时间、建立者和末代国王、都城、导致灭亡的事件等内容,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知道夏、商、西周更替的史实;简述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及其作用。

(基本掌握)2.简单解释什么是“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家天下”;运用历史地图简单描述夏、商、西周的大致疆域。

(初步知道)3.知道夏朝与商朝文化的主要代表——二里头遗址和殷墟的考古成果。

(扩展了解) 过程与方法1.查找、整理有关夏朝二里头文化、殷墟及夏、商、西周建立与更替的资料。

2.认真阅读教材和资料,科学标记课文中的知识要点,归纳制作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基础知识表格。

3.思考、回答问题,认真、及时做好笔记:(1)为什么说夏朝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建立?以此认识什么是“国家”。

(2)简述一下,夏、商、西周的灭亡有什么共同原因?以此理解、认识国家衰亡与统治者的关系。

4.模拟绘制一个图示,形象展现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严格的等级制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夏、商、西周三朝更替的史实和夏桀、商纣、周厉王等腐朽残暴的表现,认识国家兴亡与统治者的关系。

2.从夏、商、西周王朝“家天下”的统治观念、西周建立分封制并确立森严的等级制度,认识国家政权的性质及其建立的意义。

3.与同学交流学习本课的体会和感受,找出自己在本课学习中最感兴趣、学习效果最好的内容或活动,知道自己的不足和改进的方法。

重点归纳夏、商、西周三朝更替的史实;简述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难点理解“家天下”的基本含义;明确贵族等级制度的层级关系。

同学们,前面我们共同学习了远古时代的历史。

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不少远古人类,他们的智慧和艰苦创业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奴隶社会。

在约公元前2070年,中国仅次于古代埃及进入奴隶社会,从此我国历史迎来了文明时代。

第四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第四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第四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出现——私有财产出现——贫富分化
氏族贵族早期奴隶主
战俘、罪犯和贫民早期奴隶
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1、夏朝的建立
时间:建立者:都城:意义:
注:人类文明时代是指人类建立国家,进入奴隶社会。

夏朝的建立,说明我国是世界上较早进入文明时代的国家之一,是世界上注明的文明古国。

2、夏朝的传承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了他的位置,成为夏朝的第二个国王。

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3、夏朝的统治
统治中心:今山西南部、河南中西部一带
国家机构:修建城堡、宫殿,建立政府机构,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并制定历法国家机构的实质:奴隶主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
4、夏朝的灭亡:
二、商汤灭夏
1、商朝的建立
时间:建立者:都城:前期:后期:
2、商朝的强盛
3、盘庚迁殷商
三、武王伐纣
商的灭亡(酒池肉林)及西周的建立
时间:建立者:都城:
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都会去的胜利?
1、夏桀、商纣的残暴统治激起了平民和奴隶的不满和反抗;
2、商汤和武王伐无道,除暴君,深得人心;
3、商汤和武王能重用人才,联合周边小国,部落,抓住时机一战取胜。

四、西周的分封制
目的:
内容:
意义:
西周的灭亡:
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厉王逃亡。

公元前771年,西周被犬戎所灭。

七上历史第四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七上历史第四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发展。
科技传播
02
早期国家的科技进步和创新对世界科技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如四大发明等。
政治格局
03
早期国家的政治格局和外交政策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和发展
产生了深远影响。
对现代的启示
重视国家治理
早期国家的发展历程表明,国家治理对于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至 关重要。
倡导文化交流
早期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对于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 流具有启示意义。
强化科技创新
早期国家的科技创新精神对于现代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 的启示作用。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商业的快速发展。
商人的崛起
商业的繁荣促进了商人的崛起, 他们成为早期国家的重要力量之
一。
城市的兴起
城市规划与建设
随着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城市逐渐兴起,城市规划与建设也越 来越完善。
人口集聚与文化交流
城市成为人口集聚的中心,不同文化在这里交流融合,促进了文化 的发展。
城市管理制度的完善
随着城市的兴起,城市管理制度也逐渐完善,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提供了保障。
03 早期国家的文化
宗教与哲学
宗教
早期国家通常会形成一种统一的宗教信仰,成为维系社会秩序和凝聚民族精神 的重要力量。例如,古埃及人信仰太阳神拉,古希腊人崇拜宙斯等。
哲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思想家开始对宗教信仰和传统观念进行反思和批判,形 成了早期的哲学思想。例如,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哲学 家对人类存在、真理和道德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文学与艺术
文学
早期国家的文学创作主要反映社会生活和民族精神,如史诗 、神话、民间故事等。例如,古希腊的《伊利亚特》和《奥 德赛》等史诗作品,以及古埃及的《死者之书》等文学作品 。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01知识管理知识点1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________结束部落联盟局面,建立夏王朝。

意义: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________的产生。

从此,我国逐渐向________社会过渡。

禹的儿子________凭借强大的势力,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置。

从此,________制代替________制。

统治:夏朝建立了________,制定________,设置________,制定了历法,称为“________”。

遗址:洛阳平原发掘的________遗址,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________和文明进程。

知识点2商汤灭夏商汤灭夏:夏朝后期,商部落的首领________联络周围部落,起兵攻伐夏王________,夏王朝灭亡。

商朝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________建立商朝,都城建在________。

迁都: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________时迁到殷,此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统治:商朝为巩固统治,设置监狱,制定酷刑,加1.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2.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时迁到殷,都城才稳定下来。

02基础过关知识点1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1.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出现于()A.约公元前2070年B.约公元前1600年C.公元前1046年D.公元前221年2.“夏传子,家天下。

四百载,迁夏社。

”这是古时的《三字经》中对夏朝的描述。

夏朝的建立者是()A.禹B.伯益C.启D.舜3.《礼记》记述说:“天子和诸侯都把世袭当作礼,用城郭、护城河来维护国家的稳固。

”第一个借助世袭之“礼”登上王位并治理国家的是()A.尧B.舜C.启D.禹4.我国考古学者在洛阳平原发掘出的一座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这里有宫殿建筑群、成套的青铜酒器、镶嵌绿松石的精美铜牌。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说课稿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说课稿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历史七年级上册》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的重要一课。

本课主要介绍了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的相关内容,包括夏朝、商朝和西周的建立与更迭,以及早期国家制度的特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我国早期国家产生的背景、发展过程及其特点,对我国历史的发展有更深入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对我国古代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如夏商周的传说和部分历史事实。

但学生对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的原因、过程及其特点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历史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夏朝、商朝和西周的建立与更迭,了解早期国家制度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早期国家产生的背景,了解国家发展的艰辛历程,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夏朝、商朝和西周的建立与更迭,早期国家制度的特点。

2.教学难点:早期国家产生的背景及其与原始社会的关系,早期国家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合作讨论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文献资料等,生动形象地展示历史事实,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early state 的产生和发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早期国家产生的背景和原因。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夏朝、商朝和西周的建立与更迭。

3.合作讨论:分组讨论早期国家制度的特点,分享讨论成果。

4.案例分析:分析具体历史事件,如夏商周的更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早期国家的发展过程。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镐京 申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镐京,幽王被杀。
被废掉的太子宜臼,在幽王被犬戎杀 死后,受诸侯拥立为新天子,是为周 平王。
周平王即位后,因为……
镐京西面受犬戎威胁
犬戎
镐京
洛邑
镐京残破
第二年,迁都洛邑。
本课小结
朝代 都城
建立 时间
灭亡 时间

阳城
约公元前 2070年
约公元前 1600年


约公元前 1600年
历史微剧场
• 众人(姜、微、康、毕)齐说:谢天子,我们一定会遵守义务, 绝对服从您的命令,管理好诸侯国,保卫您,定期朝拜进贡、 跟随您作战。
• 周天子:哈哈,太好了,这样天下太平了,我终于可以歇心了。 • 旁白:经过分封,周初共分封71国,同姓诸侯40国。天下真的
太平了吗?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公元前 1046年
开国 末代 君主 君主 禹桀
汤纣
重要事件 夏朝建立 盘庚迁殷
西周
镐京
公元前 1046年
公元前 武王 幽王 牧野之战,
771年
分封制
随堂测试
C 1.西周众多的诸侯,是通过下面的什么制度产生的(
)。
A.奴隶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D 2.商朝的最后一位王是(
)。
A.夏桀
B.成汤
04 西周的分封制
周族先世本居于岐山下的周原 周文王時期
周武王灭殷时

周公东征后
周人势力范围扩张至 黃河下游和淮河流域
黃河中游 霍晋

卫 黃河下游


渭水
洛管邑 蔡
淮河
讲授新课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
15
商纣王的残暴统治不仅没有巩固自己的统治,反而加速了商朝的灭亡。就在商纣王沉 湎于酒池肉林、贪图享乐之时,西边渭水流域的周国,却在周文王的领导下,任用贤能的 姜太公,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国力逐渐强大起来。 周的兴起:周文王有作为;重用贤能;发展生产。 周文王死后,他的儿子周武王在吕尚、周公等人的辅佐下,开始伐纣灭商。 3、武王伐纣(牧野之战) 时间:公元前 1046 年 经过:周武王联合众多部落,领兵 5 万,讨伐商纣,双方在牧野大战。商朝军队中的奴隶 和战俘纷纷倒戈,引导周军攻入商朝,商纣在鹿台自焚,商朝灭亡(武王连射三箭,悬于 城门) 结果:商朝灭亡,武王建立了周朝,定都镐京(今西安西南),史称“西周”。 评价:武王伐纣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得人心的一场正义战争,是一个新兴奴隶主集团代 替另一个腐朽没落的奴隶主集团的斗争。 教师过渡:统治者打下了江山,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后,管理范围空前扩大,这时候,他迫 切要做什么事情呢?如果你是西周的统治者,你会想什么方法来管理自己的国家?说说你 的设想。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西周的统治者是怎样管理自己的国家的。 四、西周的分封制 西周是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鼎盛的表现之一就是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下面我们就 来看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1、西周的分封制 1)、西周的分封制 前提:周王自视为天之子,天下的土地和人民都归其所有,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 土之滨,莫非王臣”。 目的:周原本是一个相对较小的部落,取代商朝后,面临一个严峻的现实:在自己部落的 人口占绝对少数的条件下,在国土面积扩大了数倍的情势下,在通讯和和交通极不便利的 环境中,如何有效的行使政权,管理国家,治理百姓。为了巩固政权,从而有效地治理幅 员广大的国家,西周实行了分封制 2)、分封制的内容 ①分封对象:亲属、功臣及古帝王后代。 带着武装家臣和俘虏,到指定的地点去进行统治,把那里的土地和人民赐给他们,建 立西周的属国,统辖当地的部落和人民。 分封的基础是宗法制 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他规定,周 王称为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为大宗;其他儿子分封为诸侯,它们对天子来说是小 宗,但在自己的领地内却是大宗。诸侯的爵位,也只有嫡长子才能继承,其他儿子领有封 地成为卿大夫。卿大夫对诸侯来说是小宗,但在自己的领地内又是大宗。卿大夫与士的关 系,依此类推。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周天子是天下的大宗,也 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的特点:严格区分嫡庶,确立嫡长子的优先继承权。(没有嫡长子继承制,就 没有宗法制。) 王——诸侯——卿大夫——士(最低)——平民——奴隶 (士之下为农业生产者) 宗法制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 结。 ②赏给他们什么:土地和人民 周天子把王畿(都城附近的地区)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自己的亲属和功臣,分 封他们到各地去做诸侯,建立诸侯国,镇守疆土,保卫王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 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上面三幅图描绘的嫦娥奔月的故事,据说嫦娥 和后羿是夏朝时的著名人物。谁来给大家简单 讲一下这个故事呢?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概况
商汤灭夏
概况
武王伐纣
概况
西周的分封制
概况


重难点
重点:了解夏商西周的更迭过程 难点:区分禅让制与世袭制
建立者:汤 时间:约公元前1600年 都城:亳(bó) 朝代:商 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殷
合作学习:武王伐纣
学习思考五:牧野之战发生的时间、地点、结果分别是 什么?
时间:公元前1046年 地点:牧野 结果:商朝灭亡
合作探究
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合作学习:西周的分封制
学习思考六:西周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分封了哪些人做了诸侯?分封的诸 侯与周天子之间的关系如何?分封制的效果如何?
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 )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
予他们管理( 土地 )和(人民 )的权力,建立诸侯国,这 种制度历史称作( 分封制 )
3、周代的贵族等级分为( A )等。 A、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B、天子、卿大夫、农民、奴隶
C、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兵
D、皇帝、诸侯、卿大夫、士
退

课堂作业
1、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 夏 ),是由( 禹 )于
(公元前2070)年建立的。 2、禹死后,他的儿子 启 继承父位, 从此世袭制代替 了 禅让制 “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3、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牧野 与 商 朝大战,商灭亡 ,周武王 建立了周朝,定都 镐京,史称 西周 。 4、周初为了稳定政治形势,巩__固_疆__土__思考一: 夏朝的建立者是谁?建立于哪一年?
禹、公元前2070年
合作学习:夏朝的建立
学习思考二: 继承方式是什么?夏朝的国家机构是什么?
合作学习:夏朝的建立
二里 头宫 殿复 原图
继承方式: 王位世袭制
开始了家天下
国家机构:城池、宫殿、军队、刑法、监狱等 制定历法----‘夏历’
答案:
合作探究
1 .尧舜禹时期;夏朝时期;
2 .提示:天下为公,禅让制;王位世袭制。
名师点拨:




禅让制
世袭制
合作学习:商汤灭夏
学习思考三:
夏桀的暴行有哪些?夏朝的灭亡说明了什么道理?
统治残暴,用武力伤害百姓 多行不义必自毙;暴政就会亡国
合作学习:商汤灭夏
学习思考四:商朝建立者、建立的时间是?定都哪里?朝代为?后 来什么时候由谁迁都至什么地方?
合作学习:西周的分封制
周天子为了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统治,把宗亲、功臣等分封 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诸侯必 须向天子交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通过分封,西周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 统治范围。
西 周 分 封 略 图
课堂小结
夏商西周的更迭
国家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末代 君主
夏 约公元前2070年 禹
阳城 桀
商 约公元前1600年 汤 亳、殷 纣
西周 公元前1046年 武王
镐京
幽王
当堂达标
【1】“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的开始是
在( B )
A.禹时
B.启时
C.汤时
D.纣王时
当堂达标
【2】将都城迁到殷,使商朝统治稳定下来的商王是
(B )
A.商汤
B.盘庚
C.伊尹
D.纣武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